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课要静心,就要降伏心头杂念

真正的修行其实是修心。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那不断生起又不断熄灭的各种念头,我们总能发现所谓苦恼便是“自找麻烦”、“自找缠缚”。譬如,很多事情本来就如同那一阵风偶然吹过一般,可我们却要追逐那风,想要握住那风。风能握住吗?可我们偏偏想要这么做,这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来的烦恼?

如果,我们能修出一颗平静的心、清净的心、不黏着也不贪执的心,那么外界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不能搅扰到我们,而我们的内心一旦生起那不好的心念,马上也能觉知到,然后,将那妄念转为正念。

放下心头的妄想执着,放下分别的心念。当我们尝试着去观察、去战胜自己那些妄念时,我们的人生境界已经在改变了。

用《金刚经》熄下妄念

世间女子,往往因为不明世间诸法的实相道理而产生执着之心,因为执着又导致妄念纷飞,因此才一刻都不得安宁、清静。多病的身体需要治疗调养,妄念纷乱的心亦复如是!《金刚经》开解我们心头的烦恼,开启我们的般若智慧,哪怕是其中的几句经文,都能让我们当下熄灭妄念,看破万事万物的实相。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金刚经》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

这时候,须菩提听闻佛陀所讲的经文,深刻领会到其中的真谛,不禁喜极而泣,他十分恭敬地对佛陀说:“实在稀有难得啊,世尊!佛陀宣说的如此微妙精深的经典,我自见道、证得慧眼以来,还未曾听到过如此殊胜的经典!世尊,如果有人听闻了这部经典,并有深刻的领会,就能生起清净坚定的信心,证悟世间万法的实相,如此当知此人已经成就了最为殊胜稀有的功德。世尊,这个真如实相并不是真实的真如实相,只是假名为实相。世尊,我今日能够亲耳聆听到这样难得的经典,理解其中的奥义并受持此经,这对我来说并不困难。若是到了佛灭度后的末法时期(佛灭度后的第五个五百年),有人听闻了这部经典而信奉、受持,那么这个人真是很难得了。为何呢?因为他已经达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证悟到我、人、众生和寿者这四种相都没有独立自足的自性,它们都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幻相罢了。如果能够洞察到一切形相的真如实相,不再将心念执着于任何虚妄的形相上,这便是佛的境界了。”

佛陀告诉须菩提:“是这样的!如果有人听闻这部经典后,不惊疑、不恐惧、不害怕,应当知道这个人是非常殊胜稀有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明白,如来所说的最彻底的解脱智慧,实际上是不能执着于它的,只有不执着它,才是最彻底、最圆满的解脱智慧。”

“须菩提,修忍辱波罗蜜以达到解脱,道理也是如此。如果执着于它,便不能获得清净解脱。所以如来说忍辱波罗蜜并非实有,而是假名忍辱波罗蜜而已。为何这么说呢?须菩提,就像我在过去世中,被歌利王割截身体,当时我没有执着于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寿者相状。为何呢?如果当时我被歌利王用刀割截身体时,如果有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寿命的相状,那么我就会生起嗔恨之心,一旦生起嗔恨之心,便无法解脱。”

“须菩提,我回想起自己在过去五百世做忍辱仙人的时候,那时我不执着于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和寿命相状。所以,须菩提,菩萨应当舍离对所有一切相状的执着,生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菩萨的心应该是灵动的,不黏着在任何概念和相状上,他不应该执着于色尘而生心念,也不应该执着在声音、香气、味道、触觉和道理上。菩萨应该产生一种对万事万法都不执着的心念。若心中还有执着,那就无法安住在解脱的境地了。所以,佛说菩萨不应该将心念执着在色尘上而做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该这样布施。如来说一切形相都是因缘聚合的假名形相,又说一切众生也不是真实的众生。因为他们都没有独立自存的自性。”

“须菩提,如来是讲真话的人,讲实话的人,讲真理的人,他不打诳语,也不说怪异的话。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境界、领悟的道理,既不是真实的,但也不是虚假的。须菩提,如果菩萨的心执着于法相而布施,就如同一个人进入黑暗中,什么都看不见。如果菩萨的心不执着于法相而布施,就好比一个人眼睛明亮,在阳光下能看到各种形色。”

“须菩提,在未来的时代,如果有善根男女,能对这部经典信奉受持、诵念理解,如来凭着无碍的智慧可以知道,这种人能够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熄灭烦恼、息下妄念,便是“应生无所住心”,这样的心,它对于一切都不黏着——不论是善是恶、是好是坏,都不黏着,因而它是灵明自在的,也是活泼泼的,富于创造性的。

从前,有个僧人向云门海晏禅师发问:“什么是古寺一炉香?”

云门禅师随口答道:“历代无人嗅。”

这僧人又问:“嗅了怎么样?”

禅师回答:“六根俱不到。”

从佛法角度来说,宇宙人生中的各种事物,那都不过是四个字“因缘和合”。在佛法中,把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而六根所接触到的对象又称为“六尘”。只有六根与六尘接触之后才会产生诸种感受。

我们常说“六根清净”,便是说这六根千万不要对各自接触到的外境产生黏着和挂碍。因为产生了贪执就会有痴心妄想,又因这痴心妄想而嗔恨外境的变化。这嗔恨之火是如此的灼热,让我们的心都没有一时半刻的清凉安宁。比如自己太过贪恋某个人,而一旦这感情的结局不是我们预期的结果,而自己又恋着那个人、恋着那种感觉不放,就会从心底生出怨气恨意。这些颠倒执迷的念头,都是虚妄的,然而可笑的是,我们却是因为那虚妄的人、事、物而生起了这颠倒执迷的念头。

所谓“妄念”,便是我们贪恋六尘境界的心,我们又因这妄念而生起妄执。要对治妄念,就要树立起正见、正念,这是八正道中的内容。

所谓“八正道”,是佛陀为世人指出八种通向解脱之路的正确的方法途径,也称作八圣道,即:(1)正见,正确的见解,对于世间和出世间法不作颠倒,明白四圣谛的道理,常离二边、行中道等,这些都属于正确的见解。(2)正思维,做正确的思考,无有邪念,意业常自清净。(3)正语,远离妄言、恶口、绮语、两舌等,要说正确的、善意的言语。(4)正业,正确的行为,远离杀生、偷盗、邪淫等,如此则身业清净。(5)正命,正当的维持生计的方法。(6)正精进,正确的努力方向,在修行时不间杂、不间断。(7)正念,正确的心念。(8)正定,正确的禅定,远离邪定、不定、有漏禅等。

如果我们能遵从八正道中指出的方法来生活、工作,那么我们的身心便会减少许多煎熬、焦虑,我们的烦恼也不会再有那么多了。这就如同我们在夜里行路,有了指明的路灯,我们就不会走到歧路上了。

当然,要降伏心头的妄念,其实并不容易坚持下来。所以,每每听到有人提出诸如“有没有什么快速消除烦恼的法门”这样的问题时,我都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古时候有位无德禅师,他以活泼机智的语言和慈悲的心肠帮助许多人得到了开悟。那时有个学僧,痴迷于雕刻技艺,他总想着尽此一生能雕刻出精美绝伦的佛像来。可是很遗憾,这学僧雕刻出的佛像都缺乏那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他自己都想放弃了。这时候,无德禅师出现了,也正因为无德禅师的出现,这个学僧的理想才坚持下来,并等到有所成就的那天。

无德禅师启发这个学僧的方法很特别。他先给了学僧一块石头,让他好好地握在手里,然后就与他闲谈,什么都谈,不管是人生经历,还是以往的艰难困苦,他们都聊。过了半天,无德禅师就收回了那块石头。这样连续了小半年,虽然学僧不明白无德禅师的意思,但他还是按照禅师的吩咐去做。

这一天,无德禅师又拿出一块石头,吩咐学僧握在手里。“哎呀,禅师!今天您给我的石头,和以往的不一样呢!”

“哦?你倒说说看,今天给你的是个什么石头。”

学僧看也不看,就说道:“这就是块普通的石头,而不是平时我握的那块。”

无德禅师十分欣喜地说:“看来你算是悟到了!雕刻需要心手一致,而且格外地要花工夫,你怎么能希望一日速成呢?”

悟到真理,虽然是刹那间的事情,但在这之前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持——佛陀便是最好的明证啊!他是经过了六年苦修,还有七七四十九天的沉思冥想才证悟到了无上的真理。我们若要静心安心,不下功夫怎么行?再说了,世间还有什么事情能大得过修行?我们生活是修行,工作也是修行,恋爱是修行,读书学习也是修行。不要巴望着“一日速成”,若是能那么快就觉悟,那要这么长的生命做什么呢?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金刚经》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如果有善根男女,上午用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身体来布施,中午和下午也是如此布施,如此经过百千万亿劫都没有间断过。如果又有一个人,他听闻了这部经典,生起不退失的信心,他所得的福德胜过前面那位以身体布施的人。更何况有人抄写经文、信受奉持,不仅自己读诵而且还为他人解说呢!”

“须菩提,简而言之,这部经书具有不可思议、不可估量的无边功德。如来为那些发大乘菩提心的众生而说,为那些追求终极解脱的众生而说。若是有人能够领会、受持、读诵,并为他人宣说,如来便可知道这个人一定能成就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功德。这样的人,和如来一样具有无上正等正觉,能够担当弘法利生的重任。”

“为何这样说呢?须菩提,那些乐于小乘佛法的众生,执着于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和寿命相状,对于这部经典,他们不会听闻信受、读诵受持,更不会为他人解说了。”

“须菩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这部经典在,世间一切的天、人、阿修罗等众生都应虔敬供养此经典。因这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有佛塔存在,大家都应该恭敬地围绕示礼,用各种香花虔敬地供养。”

要想静心,要降伏心头的妄念,虽然也是那一念之间,但却也需要我们坚持去做,才能见到修行的成果——比如专心诵读《金刚经》,并把这经书解说给其他众生,这部经书是如此的殊胜,所以,不论是自己读诵、信奉、持受,还是劝他人读诵,这都是一种修行,都可以让我们烦乱的身心获得安静、喜悦。

你不要觉得修行过程很苦很漫长就想放弃,也不要觉得“顿悟”二字那么简单容易,就不愿踏踏实实、日久月深地坚持修行。在降伏妄念的过程中,我们其实是在给自己打开另外一个世界。

也许你会觉得,虽然妄念不好,它害得我们心生烦恼,但妄念也可以是另一种形式的追求,有目标有追求,这样人们生活才有动力啊。

其实佛陀从来都没有否认过人们的追求和心中的愿望——他不肯定但也不否定,因为不论落在哪一边,那都不合乎中道。只是,佛陀告诉我们,人世间有求皆苦啊。不是说有自己的追求便是错误的念头和举动,而是我们的心执着在这追求上,实际上是捆缚了自己、局限了自己。在我们所专注、所执着的人、事、物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可我们的目光执意地盯在自己追求的目标上,从而把自己与其他的人、事、物隔绝起来。

而且,我们在追求的时候,经常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在这种深深的我执中,我们便忽视了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各种规律。

比方说,我们都喜欢那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觉得它们美丽轻盈,很想得到。于是,我们就学起那宝钗来,拿了团扇或者网子要去捕捉蝴蝶。可是我们累得气喘吁吁,也捉不到几只。但是,如果我们在自家的小院里,或者在阳台上摆放几盆鲜花,那么蝴蝶自己就会飞过来啊!

如果按照前一种做法,我们即便捉到了蝴蝶,那么它们只要逮到机会,就会飞走。我们费心费力,却什么都得不到。也许你会灰心失望,那正说明你还没有从中想通透这个道理:很多人、事、物,求是求不来的啊!

有许多女性就心存这样的困扰:我非常爱我的伴侣,我要留住他,该怎么打动他、请求他呢?当然,这算是比较婉约的想法和做法。比较粗暴一点的就是把爱人的钱包管起来,把爱人的行动管起来。她们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还需要给对方更多的管制,为何?因为她们生怕自己的爱人会离开自己,就像捕捉蝴蝶一样,我们想留住那美丽的感觉,于是我们就拼了命地要捉住蝴蝶,还希望把它们装到瓶子里。许多女人对待另一半就是这样的态度: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管制你,我不要你离开我!当然,很多男人的做法也是如此!

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想明白,所谓伴侣,就是陪伴我们的,而不是供我们强占的。我们这一生,总有不同的阶段,因为不同的因缘而认识不同的人。有些人,能牵着我们的手,陪伴我们一生一世;有些人,只能陪我们一个阶段。既然是内因外缘,那必定会有聚散离别,想开些,本也没什么值得伤怀的。最怕的就是我们会因为贪爱,而将伴侣当作自己的所有物,在限制对方的同时,也深深地伤害了对方,同时也让自己活得那么累。

若是我们有一定的正见,便会做这样的思考:世间的所有事物,都不曾是我们真正占有的。没错,我们只有使用权,却没有占有权,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活在世上,而我们临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那银行里的存款,账户上虽然写着你的名字,可你最后也带不走;在病榻边守护你的亲人,虽然你对他们恋恋不舍,但终究还是会有一别。

在《金刚经》里佛陀说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其实要将那过去、现在、未来三心看破,并不是什么难事。若说我们为何要将那过去的人、事、物忆念起来,正是因为我们心上所有的那贪着的习气。如果单纯是追忆往事,倒也没有什么,因为从前的经历虽说已经过去,但有一些快乐的、温暖的、感动的人、事、物,依然可以带给我们喜悦。只是,不要紧抓着那些不开心的事情纠缠。心中若只是充满对过去人、事、物的嗔恨,那么必定会影响到当下的生命状态,长此以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状态必然都会直线下降。

有这样一个姑娘,之前在感情上受到过挫折,若是她能把心量打开,以后的生活想必也不会太难过。可她就是陷在那痛苦的回忆里不肯出来,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除了对前男友的愤恨,便是对生活的抱怨。

越是抱怨,她的生活便越是难过。大家起初还纷纷劝她,可她却说:“我只要一想到曾经的事情就控制不了愤怒,然后就觉得很悲伤。唉,我管不住自己的念头啊!”她总是说自己的心安静不下来,每天处理事情也觉得是乱糟糟的一团,完全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好。每当看到身边的一些女性将生活打理得多姿多彩时,她就很嫉妒,似乎全世界都欠她幸福。

愤恨、感伤、嫉妒……这都是因为她打不掉那些杂念妄想才生出的坏情绪,过去的不快乐本应该如溪水一般流过便过去,成为永远的过去,可她却这样死死地抓住过去不放,任由妄念把当下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自己的身心无法安宁不说,还给周围人带来情绪上的困扰。可见,杂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有多严重!

每一天,我们不知道要生起多少杂念和妄想,我们也想熄灭这些妄念,还归清静的心灵。可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缺乏一种当下的“觉知”。一旦我们觉知到那不好的心念,就及时地掐断它,引导着它向正念发展,这样我们的心理状态和身心感受必定会大有不同。当然,我们想要熄下妄念,也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手段,比如诵读《金刚经》,而且还不用全文诵读,哪怕仅仅是那里面的四句佛偈,都能帮我们安定下那颗充满妄念的躁动之心。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心中有妄念不可怕,无法安宁自心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如同那盲眼人活在世间,不明白世间的真相,也不懂得世间的道理,自己整个这一生都是在贪、嗔、痴中度过,每天心头烦恼无数,没有一颗是安然清静的,想想就觉得这样的人生很可怕!所以啊,当你在某一天发现自己的生活境遇不如其他女性时,可千万不要怨天怨地,每个人的生活境遇和生命状态都是自己创造的,不仅如此,就连那内心的平静充盈也都是我们自己从《金刚经》的智慧中得来的。

“静心禅语”

心头妄念不可怕,妄念也能成为修行机缘;

安宁清凉容易得,只要不执不取不贪不恋。

一句经文,化解开心头烦恼无数;

四句佛偈,帮我们瞬间击破执着。

转念觉悟,这并不神奇

曾经听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肉体出生,一次是灵魂的觉醒。”这句话到底出自何处,出自何人,实在无须细究,就好比佛陀当初说的一个比喻那样:若是有人身中毒箭,应该先救治伤者,而不是过问制造毒箭的人是谁。

同样的道理,我们只需要明白心灵的觉醒对我们的人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便可,至于说这句话的人是谁,我们没必要过分执着。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金刚经》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须菩提,如果有善根男子女人能对这部经典受持、读诵,但还是遭到他人的轻贱,那么就说明这个善根人过去造下的罪业太深重了,本来是应该堕入三恶道的。但因为信奉受持这部经典,虽然被人轻贱,过去的罪业却得以消除,仍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我想起过去无量无尽的劫前,我在燃灯佛那里,遇到无量无数的佛,我全都一一供养,没有错失过一个。如果有人在未来的时代,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典,那么他所获得的功德,和我过去供养诸佛的功德相比,我还不及他百分之一、千万分之一乃至任何数字和比喻都无法说明。”

“须菩提,如果有善根男女在未来时代,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典,那么他所获得的功德,我一旦细细说明,或许会有人听后就身心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你应当明白,这部经典的义理是不可思议的,受持读诵这部经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你得到多少财富,拥有多少权势,或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长得多么美丽,这些都不是终极的意义。而唯有心灵的觉醒,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人生意义!

心灵的觉醒虽然是终极的意义,但却很难轻易完成。因为那种懒惰散漫的习气,我们似乎永远难以得到这样的觉醒,或者说,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做到,比如佛陀。

《金刚经》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被名相束缚了心,当烦恼、恐惧、焦躁等生起的时候,用般若智慧洞察那名相、那烦恼,我们便可以安然从容、平和宁静地面对世间一切人、事、物,并且不会被那些人、事、物扰乱了内心。

不过再好的道理,也需要我们自己亲身去领悟、体会,不然,我们始终难以安顿这颗躁乱的心。所以,佛陀说不论是读诵还是受持这部经典,都能获得大福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有我们亲身读诵、受持了,才能通达道理,开启那般若智慧。

转念即可获得觉悟,听来似乎很是神奇,但事实就是这样啊!我们的生命状态是处于迷乱之中还是觉悟之中,本来就是当下一个念头的差别。而正是这个或迷或悟的念头,造就了我们以后不同的人生境遇。

在禅宗历史上,有这样一首传法偈:“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可见,我们的这颗心,它本来就不是僵死的、僵硬的,而是自由的、活泼的、富于创造力的。

有些做生意的女性,当她们某一天生意特别好时,就会显得很开心,脸上挂着笑,心里也是甜滋滋的。可若是哪一天生意不好,那她这心里可就各种波澜起伏了,看见谁都觉得心中不爽。人还是以前那个人,可心却不是以往那颗心了。

我们的喜悦或苦恼就这样随着外物外境的变化而变化,一刻不闲,无有停歇。这才是真正的心随万物转。在这时候,我们的心那是迷妄的,恐惧、焦虑、烦躁、嗔恨一起占据着心灵,而清净、安宁、祥和、喜悦却统统被挤到一旁去了。

如果,我们有足够开阔包容的胸怀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人、事、物,我们的生活便会越来越顺利,整个生命都会趋于一种扬升的状态。但这开阔包容的胸怀,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修出来的,“女子自古心眼儿小”,这样的话我们听得多了。女子天性悲悯,心肠慈软,同时她们对外境的感受更为敏锐、细腻,自然也更容易引发烦恼,对于静心安心的需求比男性大,如果能通达道理、坚持修行,女性反而比男性更容易静心安心。

“转念”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学会自己不和自己较真儿,只有不给自己设定限制,不陷入分别思维之中,我们心上的一念很容易就能“转”过来。

当我们觉得内心焦躁不安时,那就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抵抗吧!抵抗是因为我们内心过深的执着,随顺生命中出现的各种境遇,我们不作好坏对错的评判。如果我们用自己一直执着的好坏标准去衡量一切人、事、物,那么我们就会作出“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诸如此类的评断。对于那些“好的”人、事、物,我们恨不能使出浑身解数来留住它们,对于那些“坏的”人、事、物,我们则巴不得远远地躲着它们。于是,贪爱心生起、厌恶心生起,我们的心始终在这“贪爱”与“厌弃”之间摇摆,一刻不得休息。

在这样的状态下,你想安心吗?你想静心吗?那就先放弃你所谓的“好坏对错”的价值评判吧。《金刚经》中,佛陀教诲我们,要远离是非、善恶、得失、成败、好坏等二元对立的价值评判。

唐朝有位禅僧说过“日日是好日”的话,这样的“好”不就正是自由又超然的生活态度吗?而我们很多女性所缺少的,正是这样的心态。

那个故事里说,有个老太太整天都愁眉苦脸的。她对一位禅僧说:“我大女儿是卖鞋的,二女儿是卖雨伞的。在晴天里,我就担心二女儿的生意不好做;在雨天时,我又担心大女儿的生意不好做。唉,我这日子哟,过得真是苦!”

禅僧便宽慰她说:“晴天的时候,您大女儿的鞋子卖得好;雨天的时候,您小女儿家的雨伞卖得快。哎呀,老太太,您这天天都是好日子啊!”

单身的时候是好日子,结婚之后的日子也是好日子;没钱的时候是好日子,致富以后的日子更应该成为好日子。在人生中,必然有喜就有忧。现实人生就是如此,既不会每天都是风和日丽,也不会一连几天都是阴雨绵绵。外境的人、事、物如何,那是它们的事儿;我们让心灵保持在那自由自在的境界上,这是我们的事儿。当你觉得心烦了、焦躁了,被烦恼和压力搞得透不过来气,那就转个念头,说不定心就会放晴了,人生从此日日是好日,时时都宁静。

“静心禅语”

随顺生命中的各种境遇,好坏分别全放下;

心上不做种种分别妄念,人生格局便开阔。

不随外境的变化而焦虑不宁,

清明安乐的自心里没有执念。

杂念的源头,是你自己

我们经常说这个“杂念”、“妄想”,那么,它来自哪里呢?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自己所有的烦恼,都是源自于外部的人、事、物,某人惹怒自己了,某事给自己造成麻烦了,某物让自己不爽了。看起来,似乎全部的烦恼都源自于外部,我们的心不得安宁清静,也是外部人、事、物的原因,事实真是这样吗?《金刚经》中给了我们解答:不是外部的人、事、物让我们烦恼,而是我们自己因为无明而产生了烦恼。

那妄念的源头,正是我们自己啊!可妄念能够生起,便也可以收回,只要做得及时,我们的心仍然是安宁平静的。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金刚经》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须菩提向佛陀请示说:“世尊,世间的善根男女已经发心要求无上正等正觉,他们的心念应该如何安顿?应该如何降伏心头的妄念呢?”

佛陀告诉须菩提:“善根男女发愿成就最高的解脱,应该生起这样的心念:我应当度化一切众生,在度化了一切众生之后,实际上并没有哪一个众生被自己度化。为什么呢?须菩提,若是菩萨执着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和寿命的相状,那么就不是真正的菩萨了。为何这样说呢?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可以让你得到彻底的解脱。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当年在燃灯佛那里,是否得到一种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

须菩提回答:“没有,世尊!按照我理解佛所说的教诲,佛陀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什么无上正等正觉的法。”

佛说:“是的,是的!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可以使如来证得彻底的觉悟。如果我是依照某种方法才能觉悟的话,燃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你在未来能够成佛,号释迦牟尼。’因为实在不是凭借着哪些固定方法而觉悟,所以,燃灯佛才为我授记;‘你在未来世能够成佛,号释迦牟尼。’为什么呢?所谓如来,也就是真如,是诸法的本义,一切诸法本性空寂。若有人说如来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果位,须菩提,如来本身无有形相,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法。”

“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根本上既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同时也是既存在又虚无的。所以,如来说一切诸法都是佛法。所说的一切法,其实都不是一切法,只是一个假名而已。须菩提,假定说有一个人很长很大。”

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所说的人很长很大,只不过是形容他很长很大而已,其实并非真正的身体高大。”

佛说:“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如果菩萨这样说:我应当灭度无边无量众生,那就不能称作菩萨了。为何呢?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一个法可以叫做菩萨。所以,佛说一切诸法都没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和寿命的相状。须菩提,如果菩萨这样想:我应当用各种功德庄严佛土,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庄严佛土,其实真正的庄严是没有一物可得的,心念清净而无执着,这才是真庄严。须菩提,若是菩萨能够觉悟无我的真理,如来就说他真正达到了菩萨境界。”

息下妄念、达到无我的境界,那才是真菩萨。但我们生活在世间,很难做到没有妄念,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随时观察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并约束自己的妄念。如此,做一个无我、无心的自己。

想当年马祖道一的弟子石巩正在厨房里面洗菜,准备做饭。马祖进来就问他:“你干什么呢?”

“放牛啊!”石巩答道。

马祖就问:“你说说,是怎么个放法。”

石巩说:“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

很显然,马祖对弟子的这个回答很满意。若是给外人看到,也许还会觉得很是疑惑,这不是在洗菜吗?怎么又和放牛扯上关系了?

其实,这师徒两人说的正是修行。“放牛”用来比喻“杂念”,一旦心头杂念丛生,那就马上给它们收拾起来。这需要一种善于观照自心的敏锐感。我们时刻照顾好自己的念头,不要放逸,也不要执着。

既能观照自己的念头,而又不会执着,那便是最高的“无心”的境界。

做那“无心”的自己,并不是说要我们做事马马虎虎,对什么事情都不上心,这样便能自在欢喜。马马虎虎做事,对什么都不认真,这并不是率性而为,这样做也不会让生活变得洒脱轻松。

要做“无心”的自己,是要以自己本心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来行事,至于那个“自我”就没必要那么执有了。既没了那个“自我”,那么各种妄想杂念也随之不在了。没有妄念的人生,才不会颠倒。这是一种智慧,但很多人却不明白,或者说宁愿相信自己的妄念并执着于这妄念,也不肯破除掉它。所谓无心,便是无所执着的、不因任何人、事、物所挂碍的心。

看来,要获得安宁平静的身心,我们不仅需要踏实地修行,更要有那种敢扫荡一切烦恼习气、妄念杂想的勇气。这种踏实修行的信心和勇气,对于那些希望静心清心、永处安宁的女人来说,那真的是太重要了。

有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女性朋友,不久前去印度、尼泊尔旅游。回国后,她颇有感触地说:“在那里,许多人都安详平静地度日。他们过日子都是各自过各自的,不与他人攀比,也很少有人因为与旁人的生活水平有差距而特别愤懑。他们是守护着自己的心灵生活。而我们呢,却关注的都是别人的看法和想法,极少真正地关注过自己的心灵,不然,为什么我们心头会有那么多杂念,还任由它们嚣张?”

在经过这次旅行之后,这位女士倒是一改以往做事急匆匆的风格。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希望自己稍微慢一点,让内心更平和、更安静。“就像印度、尼泊尔那里的人一样,在尘世间悠闲地过活。”

慢一些,安然一些,心上的杂念少一些,内心就更平和、安静些。当杂念不存在的时候,人与我、众生与个体之间的分别不存在了,时间便也如同不存在了一般,过去、现在与未来似乎都打成了一片,不论是自我,还是他人,是时间,抑或是日常要忙的事情,都不再成为捆绑自己的枷锁。因为你的杂念少了,实际上等于是你的心念更纯净、专一,你只要保持着这种状态就好。

佛陀如此叮嘱阿难:“你们要做自己的明灯,你们要皈依自己,而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寻求皈依。佛陀所说的真理便可以做你们的明灯和皈依处,你们不要在外境中寻求皈依。”“放牛”的人是我们,可牵着牛的人也是我们啊,佛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在《金刚经》里,佛陀一再告诉我们,世间一切的人、事、物,哪一样不是在生灭法之中呢?没有什么是永恒存在的,可我们偏要执着在这不断变化的人、事、物上面,这样怎能不累?我们看那溪流中倒映的月亮很是迷人,于是就伸出手,妄想抓住那月亮。结果我们用尽了力气,却什么都抓不到。但是,当我们放下对水中月影的执迷时,抬头往天上看,便会看到那散发着柔和光亮的圆月。

放下了执着,便可以超越那世间的生灭法,只有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才是真正安宁清静的,我们也才会得到长久的安宁快乐。

“静心禅语”

做那无心的自己,清空心头一切执迷;

约束散乱的心念,住于无尽虚空之中。

以纯然的本心生活于世间,不忙不慌;

用本真的面目面对人事物,自在喜悦。 vy5Flq6L9d1RUPnkcSAxenGXIUJzmG09/zvFZ0tdIuPm+zuirdnfgx5pPCloz3K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