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通俗易懂,聊天就要接地气

1.精彩的比喻浓缩了生活智慧

比喻可以称得上是说话的神奇魔棒,它深入浅出,能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比喻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巧妙功效,所以灵活地运用比喻,能让我们的言语更加生动形象,酣畅淋漓,对听者也更富有感染力。

在一期《锵锵三人行》节目中,窦文涛和嘉宾许子东、杨舒谈到了电视节目跟风的问题:

窦文涛:我跟你讲电视台要当心,不能因为某些个人他的个人趣味绑架了整个电视台的节目,搞得比如说节目同质化,这也是现在中国电视界很恶心的一个现象。

许子东:同志化,同性恋?

窦文涛:那倒好,那才叫时尚,同质就是说都差不多。我给您一个举一个例子,杨舒,你看女孩成堆的地方,我观察,女孩最讨厌一种什么人呢?今天一个宿舍里,我买了一件衣服,真好看,第二天那女孩也买了一件,穿得一模一样。

许子东:这叫撞衫。

窦文涛:你知道嘛,这女孩最讨厌,因为这事也不能跟人声明是我先穿的,而且也不能说我今天穿成这样,这玩意儿也不能申请个专利。

杨舒:而且还有那种竞争的感觉,就是我的一定要比你的更好看,比你的更特别一点,第三个又要买的比第二个好看。

窦文涛:到最后一个团里的,或者一个班里的女的,一个穿超短裙,过不了一个月,全是超短裙。

许子东:不过她们怕撞衫,不怕撞包,她们看到有谁买了一个最新的,最贵的包,第二个,又另外去买,她都不怕撞,这个什么心理,奇怪。

窦文涛:咱们这个是很好的比喻,比喻这就是中国今天说的电视节目,我说的同质化,就是这个现状,你弄一个,我也弄一个,这有意思吗?

在这段对话中,窦文涛把节目的模仿跟风比喻成了女孩“撞衫”,这样一来,让话题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比喻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辞格之一,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礼记。学记》把是否善用比喻作为衡量教师的一个条件,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古人甚至认为不用比喻简直无法说话交际。

《说苑。善说》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宾客对梁惠王说:“惠子谈论事情特别善用比喻。大王您如果让他不使用比喻,他简直就不能说话了。”梁惠王说:“好吧。”第二天,梁惠王召见惠子时说:“希望先生有什么话直接说好了。不要用比喻。”惠子说:“如果现在有人不了解弹弓,他问:”弹弓的形状像什么?‘回答说:“弹弓的形状像弹弓。'这样能明白吗?”梁惠王说:“不能明白。”惠子说:“要是换种说法;’弹弓的形状像一张弓,用竹子做弦。‘这样明白了吗?”梁惠王说:“明白了。”惠子说:“说话的人,本来应以人们所知道的来比喻所不知道的,从而使人明白。现在大王却说'不要用比喻’,那怎么能行呢?”梁惠王说:“是啊,先生说得对。”由此可见,比喻的运用在言语表达交流中是相当重要的。

生动的语言更能吸引听众,一个会说话的人,通常会用到比喻的方法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将复杂的问题也变得浅显易懂。本来单板单调的表述也变得活泼了起来,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兴趣。

有一个北大学生的演讲例子,题目是《另一只眼睛》,他在演讲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来到北大,就像一张张软盘,到北大这台计算机上拷走了知识和精神。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面对的硬盘却是全国最大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把研究、阐述北大精神的事交给像各位评委这样的专家,和除我之外的十六位选手这样未来的专家去做,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把我们体会到的北大精神抓紧时间拷过来,然后再用一生去慢慢解读。但要注意,可千万要提防自由散漫、眼高手低的北大病毒。拷走知识的同时,你还要问问自己,你又留下了什么?……”

我们说话是为了描绘事物,或阐述道理,或表述情感等,要把这些东西表述得生动具体,使别人印象深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能运用贴切的比喻,就能化难为易,话半功倍,具有说服力。在这段演讲中,他将学生和学校的关系比为软盘和硬盘,这些比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还意味深长,充分表达了演讲者对北大和北大精神的理解。

巧妙运用比喻,能给语言涂上一层绚丽色彩,增加讲话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性,让语言更精彩。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解释,不仅能让人理解相对论的内涵,更让人觉得风趣可爱。用好比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有共通性

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做比的事物或对象;喻词则是标明比喻关系的词语,如“好像”、“恰似”、“像……一样”等。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完全不同、但又有极相似之处的两种事物。属性相同的事物,难以激发人们的联想,没有比喻的意义;而没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根本不具有可比性,也不能用来比喻。

比如,有些人写文章长而空洞,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里,又臭又长,就是烂文章与裹脚布的共通性。

第二,要通俗易懂

喻体要浅显,生动具体,与听众的生活非常贴近,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有些人爱卖弄学识,总是做一些生僻的比喻,结果别人听不出来,这样一来,尴尬的还是自己。

第三,要自然贴切

比喻是增加语言色彩的好方法,但比喻不是越多越好,不能为了比喻而比喻,不能出于猎奇而矫揉造作、故弄玄虚。比喻应有创造性、不能老用那些已经为人熟知的比喻。不自然的比喻,不但不能为讲话添彩,反而会让听众反感。

2.要能深入浅出

生活中常有些人喜欢喜欢在他人面前摆事实,讲道理,尽管他们是出于一番好心,可是因为口才上的欠缺,因此说出的道理常不能被他人所理解。甚至有时候因为他们故作高深,因此反而让对方听上去觉得雨里雾里。

实际上,要想具体而生动地将道理讲出来,那么就应该学会“深入浅出”的说话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道理听上去清晰明了,而且浅显易懂。

在一期《锵锵三人行》中,窦文涛谈到老人讹钱问题时,他觉得大家都指责“道德败坏”是不正确的,他这样解释道:

其实作为我们年轻人,比如很多时候不能理解父母,我就觉得你是小孩的时候,你随便犯脾气父母都宽容你,但是你看很多情况下我们反倒不能宽容父母,因为人过了70岁,大脑在萎缩,有些他像小孩,小孩童言无忌,小孩也会撒谎,有时候他也分不清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而且老年人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偏置,莫名其妙的吃醋,莫名其妙的就糊涂,或者是什么都不记得,一方面特别抠,有点钱丢了一块钱他能高血压,但是另一方面碰见那个江湖大夫,几千块钱都给骗走了,买药买药,一听就最容易骗的就是这老人家。

所以不是说瞧不起老人,老人为什么领导人提前退,都是反映了他们的明智他们的智慧,他能懂得七八十岁之后你对你自己的大脑不要太有信心,你这些老人往往全是老人为什么这样,其实他已经有点像小孩了。

面对“老人讹诈”问题,社会上是一片喊打喊杀声,但是窦文涛却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问题,并有理有据、深入浅出的讲述其中的道理,使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所谓的深入浅出,其实就是要用别人听懂的话,去解释或介绍深层次的道理和新的知识,而且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

孙中山先生开始革命救国的时候,提出“三民主义”纲领,但是除了知识分子之外,群众基础并不好,因为对于连字都不识的老百姓,又怎么可能知道三民主义是什么东西呢?

而毛主席在江西省准备进行分田分地的革命,则恰恰相反,他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这口号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老百姓一下子就搞明白了利害关系:革命的对象是常年剥削自己劳动果实的“土豪”;革命的手段是“打”,是斗他们,是消灭他们;革命的好处就是,可以获得梦寐以求的土地。如此一来,自然就会有许多人响应。

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这样的场景:某位领导在台上讲得吐沫横飞、慷慨激昂,但是下面的员工却是面无表情,一脸茫然,原因就是领导讲得太深奥了,员工们根本就听不懂,结果自然是对牛弹琴,浪费热情。

在主持了《非诚勿扰》之后,乐嘉红了,也经常会有读者给他来信,讲述自己的问题,而乐嘉总会在回信中,陈述自己对信中不同感情的看法,并且有的时候会用一些言浅易懂的道理来为读者一一分析。

例如,有一次,乐嘉接到一封来信,信中读者说自己十分迷茫,总是好像时刻活在他人的评价中。对此,乐嘉回应道:“你总是告诉自己,无论他人如何评价,一定要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所以,你不想变,因为那的话样你担心你就不是你了。可惜你还不明白,你可以做真实的自己,但你可通过个性修炼让你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乐嘉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攒出来的经验分享于读者道:“每个人心里都住一个魔,你抓他不到!它的存在与时间、意志、学识、财富无关!你没必要对抗,更没必要纠缠!当你做了正确的选择,当你做了更多有为无形的事,当你塑造了脱俗的品格,心中的魔自然会离开!但你要提防它卷土重来,因为大多数人被命运所驾驭,或是去心外驾驭自我……”

当这些道理被不少读者聆听之后,不少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概:原来恋人之间那些看似“不共戴天”的矛盾,原来仅仅是因为性格色彩的不同所致啊。

事实上,不论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阐述道理,要使人信服,关键就在于是否有精辟而深刻的论证和严密的推理,以及能否能将一个抽象而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如果做到了这些,就能更有说服力,最终让自己所说出的语言获得成功。

很多时候,一些大的道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讲,关键是每个人吸收与领悟的能力有限,因此不可能都能逐一“消化”掉。因此,如果想要让对方理解我们所陈述的问题,那么最关键的便是我们说出的话是否通俗易懂。

2011年7月23日《非诚勿扰》第二个出场的男嘉宾是某咨询公司的首席咨询师。尽管他善于策划,号称是“父母双教授基因的后代”,并且在场上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但女嘉宾们就是不买账,全部灭了他的灯。

在他失败退场之前,孟非总结了他铩羽而归的主要原因是,说话隐晦曲折,喜欢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本来并不高级的事儿,喜欢用特别高级的词汇包裹在里面。”孟非还顺便总结了说教师讲课说话的几个层次:最厉害的要算深入浅出;次一层的深入深出;再次一点浅入浅出;最低级别的是浅入深出。

深入浅出的去疏导对方的思想,引导对方思考,是陈述事实,讲道理的关键意义所在。另外,如若想要更为生动的表达你的意见与想法,那么不妨在道理中多加一些“大白话”,这样听上去会让人有亲切感,而且让人更加容易信服。

3.表达真实的自己,不做作

不论在何处,不论要给谁留下好印象,有一条规则我们需要遵循:努力把自己的本来面貌很好地表现出来,而不是试图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讨人喜欢的形象。说话半遮半掩,行事总刻意追求与众不同,只会让别人觉得觉得矫揉造作不自然。

真实是说话成功的第一步,曾经打败过拿破仑的库图佐夫,在给叶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说:“您问我靠什么魅力凝聚着社交界如云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实。”简单一点,真实一点,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说话才是最打动人的。

有一次,窦文涛接受《南都娱乐周刊》的采访,记者问他:总理都看的节目,一定不怕被取消了吧?

窦文涛:对,而且你注意到没有,有一个对我们的利好消息,因为我们都算做说话工作的,十八大有一项落在了语言上,提出来语言要平实,基本上就是我们说的“说人话”嘛,那我至少被认为是说人话的主持人之一嘛,所以说我的好天气要来了。

过去中国人在电视上,或者在公开场合,只有一种腔调。但现在我们看到,允许越来越多的腔调在电视上出现,包括《达人秀》这样的选秀节目,能够在中国人群中这么有影响力,也反映了一种允许有个性、有个人表达方式的存在。

鲁迅说:“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在这个越显喧嚣浮躁的社会,虚假泛滥,真实越显珍贵。因此当你变得更真实,不管好与坏,你都会被理解,被接受。

《世界报》的记者曾采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掌门人克里斯汀·拉加德,采访时,记者问及他成功的秘笈,克里斯汀·拉加德想也没想的便说:“是真实。世界需要真实!”有些人在跟别人交流时,习惯上堆砌漂亮的言语或拼凑毫无意义的内容,过分注重说话的技巧,结果再好听的话从他们嘴里吐出来,叫人听着也觉得虚伪娇作。

有家电视台播放过一个节目,中国女足在一次足球赛上获得较好的名次后,记者向运动员问道:“你们得了亚军后心情如何?你们是怎么想的?”其中一名运动员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想最好能睡三天觉!”

这样的回答让人有些出乎意料,但它质朴、没有任何修饰成分,全场顿时爆发出一片赞许的笑声和掌声。如果这位运动员“谦虚”一番,讲一通“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类的话,可能就没有如此强烈的反响了。

真实自然的语言虽然是朴实无华的,但却是最感人的。情深,才可惊心动魄。即使几句简单的话,也能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当著名节目主持人李静被问及,要成为一名知名主持人难不难时,李静很干脆的说:“不难”,以平时的角度讲,主持人的好坏一般用口才的好坏来评价。李静表示:“其实所谓口才,在我的理解当中就是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用语言表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口才的条件。”因为她对自己的口才有自信,所以她觉得不难。

但随后李静说:“我主持工作的前八年,自认为不是特别成熟和成功,因为那时的我没有一点自己的风格。以前,我身边好多朋友见到我就问,你怎么上电视那么傻呀?就会笑,笑容可掬,端庄娴熟,一点个性都没有,跟你生活中完全不一样。于是,在第八年,我仿佛一下子开了窍,原来之前的我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我要做回李静。”

现在的李静主持节目,基本不再对着演讲稿按部就班,而是临场发挥。“谈话类节目的采访过程中,有的时候你会特别有感觉,你说出来的话,一定是最真实、朴实的话。如果当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就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观众会觉得,哦,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哪怕有些不当之处,可是大家都会理解你。”

李静一直认为,要面对观众,需要用真实的面孔,“释放自己的天性,将自己的自身所具有的真实的情感融入到节目当中,这样台上台下坦诚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拉近自己和观众的距离。”

唯有真实的表达才能打动人心,李静就是凭借这一条经验,一路摸索着成为一名知名度很高的主持人,备受观众的喜爱和关注。

一句虚伪的话,说的再情真意切,依旧虚伪;一句真实的言语,说的再白话简短,却可以深入人心。当你懂得把自身真正拥有的思想、自身的真实感觉或经验,整理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时,就可以凭借一张嘴来感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他铁石心肠。

最真实的表达,包括内容的真实、感情的真实,唯有“真”能直击人的心灵,勾起别人的恻隐之心、怜悯之心、信任与支持。

4.朴素的语言更接地气

托尔斯泰说:“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话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似的。”说话力求通俗化,口语化,如不考虑听者的接受能力,用那种文绉绉、酸溜溜的语言就既不亲切,又艰涩难懂,往往事与愿违,弄得不好,还会闹成笑话。

窦文涛的节目就像是聊天一样,自然通俗朴素,比如说在一期节目中,窦文涛说道了国人情绪问题,他这样说道:我有一次就见到也是一个归国的一个海外的一个华人,在深圳罗湖海关那个地方,因为过关排队还是什么,反正遇到一些麻烦,然后就开始跟那个官员就大骂,你一听他大骂他就像五四运动的演讲,他实际就是一个签证的问题,我一直听着,中国为什么不发达,中国为什么跟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就是因为你们这个蛮横无能,他在干什么?他确实有一种动不动他就上升到国家。

……

但是问题我觉得可乐的是国家的事又不是你能决定的,你说有什么用呢?你在这着急,你比如说你看我就觉得你看对于香港人来说这帮人就很奇怪,甚至你看这个知青,你就说知青,上次我有一次跟查建英说起来,我就说我说你们那代人确实有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就你说法禁不住的,比如说咱说这杯水,咱就说这杯水,但它禁不住的就说中国就是这个问题,这是中国怎么怎么着。

窦文涛就是用一种朴素的语言,讲述了这个故事,从而让人觉得亲切生动,好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古书曾有一记载,说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好诗后,常常读给邻居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若有不懂处则修改,直到她点头为止。正是如此,白居易的诗朴实通俗,流传极广,曾被人盛赞为“说尽世间俗语”。

人们常说“话如其人,言为心声”,其寓意本就是说一个人处世质朴真诚,说话不扭捏做作。而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能用最简洁、最真实、毫无雕琢的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心声,那将显的尤为可贵。

朴实无华的语言是一个人真挚心灵的表达,也是其内心美好情感的展现。因为语言的朴素美是来自于办事和为人的态度,所以,如若一个人表达的语言越是“朴素”,那么便越是显现的此人真诚、亲切,更能博得他人的喜爱。

1940年7月,贺龙同志在晋绥军区的党员训练班讲党课。讲课之前,指导员带人抬来一张旧木桌,一条木板凳,桌子上放了两个粗瓷大碗和一双布鞋。这三样东西,一下子吸引住了学员,大家不明白要干什么。

贺龙笑眯眯地说:“我来讲第一课,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党和群众的关系喽!”然后他端一个大碗问学员,里面的小米是做啥子用的,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是做饭的。又问哪来的,大家回答,是老百姓的。贺老总由此生发开,讲吃小米容易,种小米难;又讲老百姓吃墨石,让部队吃小米;讲军民关系,讲群众路线;又批评了有的同志违反群众纪律的事,讲得大家心服口服。大家明白了搞不好群众关系就会挨饿,打败仗的道理。

说着说着,贺龙同志拿起另一个大碗,里面盛满了水,还有一条鱼。贺龙把鱼从碗里捞出来,不一会,鱼不动了。贺龙乘机问,鱼为什么不动了,回答是离开了水。贺龙总结道,军队和群众,是鱼与水的关系,鱼离不开水,军队离开群众,就不能生存。根据地的存在,人民军队的壮大,都是因为执行了党的路线,群众拥护的结果。

贺龙的课讲得具有真情实感。它不仅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而且把一个严肃的课题讲得浅显形象,通俗易懂,同时还感染了所有人。朴实无华的语言是真诚心灵的表露,是美好情感的折射,因此,常常有着巨大的感染力。

著名演员李雪健因饰演《焦裕禄》的主角焦裕禄,而获这“金鸡”“百花”两个大奖的“最佳男主角”。在致答谢词时,他这样说:“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他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

李雪健这里虽然只说了不到30个字的获奖感言,却非常有感染力,言语中既歌颂了焦裕禄的高尚品质,又体现 了自己谦虚的心怀,纯朴实在,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说,要想真正地打动他人,未必一定要用华丽词藻去赞美。朴实的语言更能让人信服,听者更易认真思考和接受。

5.朴实无华不等于简单贫乏

有人说:“朴实就是简单而实在呗。”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朴实的话当然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但朴实绝不等于简单贫乏。事实上,最朴实的东西才最具有生命力,语言的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工具,能让两个不同的个体之间达到交流的目的,而不是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音韵。

说话要有魅力,要具说服力,就必须使用最朴实的语言。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欢华丽或夸饰的辞藻,实事求是、简洁明了地叙说事实,剖析事理,反而能得到人家的肯定。

在谈到刚到凤凰台的时候,窦文涛说过这样一段话:

当时凤凰没有这么多的名利让人去争,那时候很新,因为没有知名度,所以我们也没什么压力,大家就跟结伴去美国打工的小伙伴一样,工作玩了就玩,无忧无虑的,过家家,很快乐,现在没有了。就像当年的一些知青回忆起来一样,虽然下乡是不幸的遭遇,但是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光,一段很难忘的人生经历。所以我玩得不亦乐乎。

我对鲁豫他们说你要珍惜和把握时机,人生的很多东西不是会很长久的,在你手上的时候你就要把握。果然后来我们都忙得不亦乐乎,根本就没有时间再像过去那样悠闲了,所以要珍惜眼前的机会。所以徐戈辉说我是有预见性的,现在,大家都忙得不成样子,哪有时间去购物?就是一年四次换季的时候突击购物,目的性很强,直奔商店,大包小包,早就失去了那种逛街的乐趣。

窦文涛的这段话在文字上平实无华,没有什么出奇的,但是却非常感人,因为他展现出了自身的一种真实的心态。由此可见,“平实”并不意味着贫乏、单调、呆板,事实上恰恰相反,以“平实”为基准的语言,反而更能够凸显言语的真挚,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平实的概念是更接近生活,更接近你的听众,也能容易感动他人,说服他人。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华而不实的用语,过多地使用形容词、描绘性词语,大量地堆砌辞藻,过度地夸饰等等,轻者让人有卖弄、浮夸的感觉,重则让人感到虚假、不真诚。

说话其实就像是写文章,“平凡的琐事,沉浸真情,最平实的,就是最感人的。”朱自清先生的《女儿》称得上是写亲情的经典之作。作为一位五个孩子的父亲,作者满怀真挚、深厚的父爱记下儿女们的种种趣事,在平平静静地叙述中,作者抓住了平日里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琐碎之事,素朴无华的笔下浸透更多的是父母之爱,兄弟姐妹的情深,从而营造了一种普通家庭的和谐、温馨之美,显得那么自然、那么亲切、那么感人。

平实质朴的语言不追求词藻的华丽,但它显然不同于平庸和淡而无味。它不做作,不雕饰,不尚辞藻,但却于平淡中往往蕴含着深意。几句平实的语言,就把自己的观点鲜明的表达出来,让人感到很真实。只有把握平实的语言,才更具有感染力、亲和力。

2007年,马云在一次商业问谈中会话郭台铭,因为这场会谈是郭台铭第一次参加公众场合的演讲,因此在场的气氛很是融洽。尤其是当郭台铭演讲完,马云上台后所发表的演讲,更是直入人心。

马云说:“今天我很感谢郭先生给我们做的演讲。两个月前我跟郭台铭先生说好以后,他说你要把提纲和题目给我,前天早上我们还在开电话会议讨论怎么讲,我还没见过一个大老准备演讲这么认真过。前面两次我们争论比较多一点,但是我坐在下面争论了,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没有时间听。我在下面一直想,有些东西是让我感慨,第一他感觉到成功,我自己也觉得,我不知道什么叫成功,但我知道什么叫失败,我不敢说我们是成功的,人开始承认自己成功的时候也是开始走向失败的时候。”

马云的用一种非常朴实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尽管他本身与郭台铭一样都是商界奇谈人物,但是他却用一种向对手学习的思想去谈论自己的观点,言语中对对方更是充满了敬佩与尊重。

其实,语言的魅力往往来自于说话人内心是否朴实与真诚,越是平实的语言,通常就越显得有人情味儿。即便只是短短的几句话,都能够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正如同上面马云的谈话,让人无不感到亲切。

平实质朴的语言,平常却极富有情味的。给人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亲切之美感,它是真挚心灵的表达,是美好情感的展现。越质朴的语言其实越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无论在艺术领域内,还是社会生活中,纯朴、自然,都可称得上最美的境界之一。

很多的艺术大师们往往都把朴素作为美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列夫·托 尔斯泰在 1851 年《日记》中宣称:朴素,是他一生“梦寐以求的品质 ”。诗仙李白主张:最好的诗文应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老舍在谈到说话艺术时也曾形象地比喻说:“真正美丽的人是不乱施朱粉、不乱穿衣服的。”

言语的真正的朴素美,应如苏东坡所言:“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因此,不妨学着用平实的语言方式去与对方交流吧,它能够让你更容易拉近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成为你打开对方心门的利器。

6.要言之有物

不论是写文章,还是说话,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言之有物,也就是说,与别人说话要有内容,不要专门说一些空话、套话、废话,只有这样,才能让与你交谈的对象最大程度的理解你的意图,而且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在大多数观众眼中,窦文涛给人的印象就是什么都说,什么都敢说,而且还不是瞎说,都是言之有物的。有一期节目中,他谈到了网络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时,这样说道:你知道咱们的嘉宾老师王蒙,最近他们通过微信,朋友圈给我转发了一篇他的文章,叫《网络带来白痴和低智商时代》,他也讲到这个东西,就是网络的这种宣泄,什么这种作用,甚至是包括舆论监督这种作用,但是我看了他这篇文章,我不由的想起,毛主席当年说的一句话,事情正在起变化。

当然,很多人骂王蒙老爷子,你看他典型的,他这篇文章我都可以给你念一点,他的意思就是说,电脑现在使得明窗净几、沐浴焚香的阅读和沉吟漫步的苦思,正在被短促的敲击和瞬息万变的跳出和音像并举的火爆所替代,他的意思,这不利于一个民族对于高端知识分子的这种需求。而且他还谈到,传播本来是一种手段,你现在这种什么叫网络控,手机控,我觉得应该说是被控制,你被控制了,主体成了手段。

这这段对话中,窦文涛就是用王蒙的文章,讲述了一个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许多人都开始被微信、微博能网络传播工具所困扰。他所说的这些,并不是胡编乱造出来的,而是确实存在的问题。

“言之有物”,是一个人好口才最重要的体现,我们平时讲话时,经常觉得自己或别人的说话缺乏内容,显得空洞,不容易记住,一说就忘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言之无物”,显得干巴巴的。

言之无物,给人的特点是:首先,内容空乏,无实质性的东西,全篇空洞说教,使人昏昏欲睡;其次,缺乏形象性,没有重点,听后容易忘记,记不住其中的内容;再次,不生动,没有强烈的时境感;最后,还没有真实感,举事例也会显得苍白无力。要想克服这些,我们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夸夸其谈。我们都喜欢那种花最短的时间,讲出最多信息的人,却不喜欢长篇累牍,让人听得一头雾水,却不知所云的人。然而生活中,后者却不在少数。

例如有部门经理因为该部门当月没有完成规定任务,召集部门人员开会时,先谈国际形势,再谈国内形势,进而将整个工厂、集团和系统的形势统统分析了一遍,夸夸其谈了快两个小时,还没进入主题,分析清楚问题的实质。其实问题之所以没按时完成,主要是因为有两道工序间的衔接出现了问题,只要进一步明确权责就好了,整个过程用不了10分钟,结果却被部门经理大而化之地人为复杂化了。

第二,说的生动,才吸引人。

很多人说话都喜欢讲大道理,殊不知,大道理讲多了,也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大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一旦你的言语中所呈现的那些公式化的大道理过于繁多,听者的激情就会消退,觉得枯燥无味了。

在一艘远洋油轮上面,一群游客围在一起聊天,其中有一位大学教授和一位普通的建筑工人,他们两个最为活跃,不断地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每当大学教授讲述的时候,大家就左顾右盼,教授讲完了,也只是干巴巴地陪着笑两声而已,而当那位建筑工人的讲述的时候,却能让大家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

大学教授,举止文雅,说话逻辑清晰,声音抑扬顿挫,为什么不受大家的欢迎呢?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所说的话枯燥,本来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到了他的嘴里,都变得枯燥无味,成了一条深奥的哲理,根本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那位建筑工人,虽然举止有写粗鲁,但他十分爽朗,总是能把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小事绘声绘色的讲出来,这样自然就吸引人。

第三,富有情节,是语言更真实。

要想“言之有物”,首先就要让大家认可我们所说的事情是真实的,而要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故事说的具体一点,比如说加上时间、地点、细节等等。

举例:某天你在中山公园抓住一个小偷。

一般人可能会说:各位朋友,我昨天在中山公园抓住了一个小偷。这个小偷当时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拎起我的包就跑,我立即追上去,把他抓住了,并把他送进了派出所。

上面这段话,就显得苍白,言之无物,效果不好。如果换另一种讲法:各位朋友,昨天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我孤身一人,抓住了一个小偷:昨天中午12点整,当时烈日当空,气温达到三十几度(讲具体的时间),在中山公园南大门旁边报刊亭那儿(具体地点),当时我把背在身上的包放在脚边,想买份报纸看看(交待事由)。当我正在掏钱的时候,有一个人也走到我身边开始东瞧西看,假装和老板要报纸看。他一下子就挡住了我的视线,当我正转身的时候,突然发现我的包不见了!(制造冲突)我当时就懵了!我一转身,发现有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包向前快跑——我一下子就明白,那是偷我包的人!我大声一叫:抓小偷!然后就追了上去……

这样一来,画面感就更加强烈了,自然更生动也更真实。

7.换一个角度分析问题

有位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一样的人生,异样的心态,看待事情的角度截然不同。一件事情,有的人看出了欢喜,有的人看出了悲伤;有的人看出了绝望,有的人看到了希望;有人看到了命运的苦难和无常,但有人却把它看成是另一种美。

在2013年12月07日的那期《锵锵三人行》节目中,窦文涛说了这么一段话:香港有一个叫蓝洁瑛的,你知道一个女明星,我就发现我这个话没讲完,我就说特别让我觉得唏嘘,曾经是艳压五台山,很美的一个蓝洁瑛,但是现在被人见到好像精神也不太正常,披头散发,经常在街边晃来晃去像个疯婆子一样,所以你就看到人的境遇,我就说我感到特别的唏嘘。

可是其实我想讲的还不是这个,我想讲的你猛一听是不是觉得有点残忍,我觉得是不是对于我们旁观者来说有一种命运的审美,你比方说有些明星他红极一时,到了老他穷愁潦倒,他流落街头,对于他个人来讲是很不幸的是很令人心酸的,对于很多小市民来讲,狗眼看人低的人来讲,瞧不起他的是幸灾乐祸的。

可是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审美家来讲,我会觉得这也是一种美,当然你不能说把我的美建立在人家不幸的基础上,可是真的这也是我喜欢看电影的原因,就是你知道吗,我们现在对一个人就成功还是失败,对他的命运看法太单一了,太势利眼了,其实我就觉得为什么项羽是英雄,因为他没有赢啊,最后就是那么死,项羽就是英雄。

其实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够去片面的看待它,他人眼中的很不幸,很令人心酸的事情,但是在窦文涛看来,这也是一种命运之美,他认为以成败来论英雄,这看法太单一了,太势利眼了。凡事都要用辨证的思想去看待,无论是成与败、荣与辱,还是得与失。

比如说,我们换个角度去分析挫折,就会发现,每个人的一生中,难免都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所不同的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失败,从而每次挫折都能够深深打击他取胜的勇气;成功者则是从不言败,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看,又有获取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个暂时失利的人,如果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战斗的勇气,那就是真输了。

翻阅历史的长河,古今中外,凡功成名就者都历经了千辛万苦,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实验了5000多次都没有成功,大家觉得他已经彻底失败了,应当放弃了,但是艾迪生却说:不,我没有失败,我只是还没有成功,而且我已经知道了有5000多种材料不可用。最终他经过7000多次的实验,他终于发现了钨丝。

同在一片蓝天下,沐浴着一样的阳光,有人说人生如美酒,芳香醇厚,甘饴醉人;有人说人生如苦海,风波险恶,浩渺无边。其实,人生的成败得失、高低起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看你能不能从不能的角度去分析。

一个夏天的傍晚,有一位落魄的年轻人站在桥头要投河自尽,却庆幸被身边的一个老者给拉住了。老者问他:“你年轻轻,有什么事情想不开的呢?”年轻人悲伤地说:“我开了五年的公司破产了,我的妻子也抛弃了我,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老人听了沉吟一会儿,说道:“那五年前你在干什么呢?”年轻人说:“那时我才刚刚大学毕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呀……”老人问:“那时你有公司,有妻子吗和?”“没有”老人说:“那么你不过是回到五年前去。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青年人听了这话盘然醒悟,从此,他没有再寻短见。

有句名言:“我一路光着脚走来,哭我没有一双鞋,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每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每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庆幸自己还有一双脚,人生要懂得满足,需要自信、积极、向上的去面对。

《鲁豫有约》曾经采访过一个名为尼克·胡哲的人,他是一个缺少四肢的残障人士,但是他凭借着超凡的意志力、积极的心态活出了丰盛的生命,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演讲家。在节目中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曾经我也抱怨命运,可换一面想想,如果上帝带走我的四肢,是为了让四肢健全的人感到自己有多幸福,那么,我接受。”这句话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命运的不公却并未让他愤世嫉俗、一蹶不振,“换一面想想”令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与价值,也让这个顽强而豁达的人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人与人的交往充满了艺术的魅力,需要换个角度思考的能力。特别是作为一个窦文涛的娱乐节目的主持人,更需要开阔思维,从一个更加广阔的层面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够让节目更加的深刻,更加的有意义,有可看性。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是一种智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东坡先生的一首《题西林壁》不仅让人对庐山心生向往,更引发了后人无限的思索。它告诉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是另一番天地。

8.语言尽量简练一点

西班牙有一传说:一个守礼甚谨的伯爵将死,一位朋友去看他。伯爵已经气喘不过来,但那位访客还是啰哩啰嗦长谈下去。到了最后关头,伯爵不耐烦对来客说:“对不起,求先生原谅,让我此刻断气。”他翻身朝壁,就此善终。

事实上,说话和做事一样,言语之间过于冗长累赘,不仅使人听着茫然,更会让人厌烦。相反,那些说话简洁的人往往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更易受到欢迎。

有一次,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落成庆典,邀请窦文涛参加走台,在彩排的时候,窦文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没有想过把你的节目时段往前提一点?

窦文涛:那不是我说了算的,我不能决定的事我从来不想。人家安排的嘛,能够有个机会让我做我觉得就挺不错的了。

记者:像这种八万人场馆的大型晚会以前也主持过吗?

窦文涛:有,主持过大型晚会,不过我不喜欢人太多。

记者:你觉得这个场馆怎么样?

窦文涛:我觉得挺金碧辉煌的吧,广州市民应该很自豪。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讲,设计有点繁琐,现在我喜欢简洁的东西,当然这是我的个人见解啊。

记者:以前看你主持的一些晚会,觉得你的语言都是挺诙谐幽默的,这次也会是这种风格吗?

窦文涛:其实晚会越大,主持人越没有什么事,因为没有什么让你发挥的空间。大的晚会里面涉及到的环节太多了,往往都是5、6个主持人一人一句,我也基本上像诗朗诵似的。主持大的晚会反而轻松,主持越小的节目需要人发挥的成分反而越大。

窦文涛对记者的提问可谓是回答的简洁明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喜欢简洁的东西”,简洁,这是一个优秀主持人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事实上,一个好口才的人,最基本,也是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把一件事情讲的清清楚楚,特别是把那些复杂的事情说的简单明白。

林语堂曾说:“绅士的演讲,应当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好。”一个人口才好,不在于他在别人面前如何侃侃而谈,或同样一件事经他嘴一说就能天花乱坠,而是他说的每句话是否都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听众。如果话语能简短而更有力,或同样有力,又何必长篇大论呢?

林肯著名的葛提斯堡演说全文只有272个字。但他字字珠玑,一气呵成,毫不拖沓。而当时的主持者艾弗莱特则言语罗嗦,冗长庞杂,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效果的对照也很鲜明。林肯仅200余字的演说词,从上台到说完还不到3分钟,却赢得了15000名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而艾弗莱特冗长而没有实质内容的话语让听众觉得厌烦。

当时林肯短小精悍的演说造成了全国的轰动,有报纸评论说:“这篇短小精悍的演说是无价之宝,感情深厚,思想集中,措辞精练,字字句句都很朴实、优雅,行文完美无疵,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而且这份手稿还被收藏于国会图书馆,演说辞被铸成金文,放在牛津大学,作为英语演说的最高典范。

由此可以看出,好的演说词并不需要长篇巨幅,它们往往言不在多,但是却能够使人意犹未尽。反而一些冗长的演说抓不住要点,长篇空话,半天也讲不出个所以然,听者只会觉得沉闷、无聊。

有人曾去询问马克·吐温,演说是长篇大论好呢,简洁明了的好?马克·吐温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礼拜天,他到教堂去,适逢一位慈善家正用令人哀怜的语言讲述非洲慈善家的苦难生活。当慈善家讲了五分钟后,他马上决定对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捐助五十美元;当慈善家讲了十分钟后,他就决定将捐款减至二十五美元了;当慈善家继续滔滔不绝讲了半小时之后,马克·吐温又决定减到五美元;慈善家又讲了一个小时后,拿起钵子向大家哀求捐助,并从马克·吐温面前走过时,马克·吐温却反而从钵子里偷走了二美元钱。

鲁迅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那位慈善家本来只需五分钟就能讲完的话,却滔滔不绝地拉长到六十分钟,致使他的说话形象一落千丈,说话风格令人生厌,这怎能不引起马克·吐温的反感,以至于恶作剧地从那位慈善家的钵子里偷走两美元钱。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发表了一句话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邹韬奋先生只用了一句话,就将鲁迅的精神说了出来。在当时,他的演讲被人们誉为最具特色的演讲。即便是现在,人们仍感叹邹韬奋先生演讲的简练有力。

有句俗语说得好,“蛤蟆从晚叫到天亮,不会引人注意;公鸡只啼一声,人们就起身干活”。的确,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说话最多的人,话贵在精,多说无益。

如果你在讲话中不断地用一些大话套话,讲一些陈词滥调,不断地重复别人曾经讲过的众所周知的观点,听众在听了一段时间之后,依然是不知所云,那么你的讲话必然会引起听众的心烦和厌倦。

很多人之所以会在那种长篇累牍的报告会或者是演讲会上昏昏欲睡,就是因为讲话者不能在第一时间讲出吸引他们的内容。所以那些高明的演说家,从来不会在演讲中浪费大量的口水,他们只用短短的几句话就能够赢得听众。

长话短说,不讲空话,不无的放矢,不重复别人已讲过的或众所周知的俗套,这才是会说话的人赢得听众的重要的说辩谋略。

9.用自身经历打动别人

说话是一门语言艺术它对语言的基本要求除了准确、通俗之外,还要求要有生动。所谓生动是指充满生气与活力能够吸引人和感动人。然而,现实中不少人的语言表达或艰涩干瘪或板滞空泛,让别人听了只会感到枯燥乏味,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生动感。

如何才能让演讲的语言生动起来呢?将自己经历代入说话中,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讲述自身经历,可以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真实,也更加富有感情,更加能够打动别人。

2013年11月2日的《锵锵三人行》节目中,窦文涛和嘉宾梁文道、竹幼婷谈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梁文道说:我们相信就算是一个贪官,他在教小孩的时候,他也会说你要好好自己努力做好事怎么样,他也会这么教是一定的,但是问题是所谓的家教,它困难的地方在于不是你怎么跟孩子说,而是你怎么做给孩子看,跟你怎么对孩子。

窦文涛则结合自身经历说:我小时候这个印象最深的,可能你们都没有,因为我们家是兄弟三个,兄弟因为都是男孩子。我们小时候这个孩子很野的,有时候在建筑工地上拿那个石子就这么丢,啪一下脑袋就打破了,你知道吗?所以几乎每个星期,那个时候家长之间也非常有意思,就是一到吃晚饭的时候,那个家长就领着一个头上缠着绷带的孩子,就到你们家来了。来了家长之间都是一个厂子的就聊聊,但是我爸一看他肯定是抓过来打一顿,如果把我们打破了,我爸爸妈妈也是,到人家那家去串门去,就领着孩子缠着绷带就去了。

所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你可以看看最近的咱们这个《爸爸去哪儿》那个节目。这是它韩国节目的原型,湖南卫视买得版权,这是原型,然后你再看下一个,这就是中国版本的,他们每个父亲影响孩子的方法,你看现在在电视上播出来,也是各有各的讨论。

着这段讲话中,窦文涛就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给我们生动地描述除了一副有趣的场景,从而让我们听得更有意义,也更愿意听下去。

卡耐基曾经说过:“在精采的演讲中,你所讲的内容,一定要跟你经历的事、你读过的书、你听到的话有关,谈你自己熟悉而确信的东西,演讲就不会失败。”

卡内基训练的演讲班上,曾经有一位名叫佛莱恩的学生。某天晚上,佛莱恩上台演讲,主题是华盛顿这个城市,整场演讲,所说的内容都是一些枯燥的资料,不但他自己讲得难受,底下听众也听得昏昏欲睡。

两个星期后,他在演讲中再一次提到了华盛顿市,却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原来,他刚买的新车,在市中心让某个不知名的驾驶人给撞坏了,肇事者还逃之夭夭,佛莱恩一提到这件事,就怒火中烧,语气激昂了,表情也丰富了,最后听众全给他如雷的掌声。

为什么佛莱恩前后两个星期,听众的反应会如此不同?不是因为他的演讲技巧更加高明了,而是因为他说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自然而然,话语中就会产生热度,让人听了感觉更加真实,更加生动。

日常生活中,如若我们想要讲话说的能打动人心,不妨现身说法,用你自己的亲身经历的遭遇为例,来对他人进行讲解或劝导,以增加可信度,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2008年4月16日,有着“当代福尔摩斯”、“华裔神探”美誉的著名国际刑侦专家李昌钰博士,来到南京三江学院为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使不可能成为可能》的演讲。他以自己一生的传奇经历为主线,向师生们讲道:

有很多人认为我生下来就立志做一名刑侦专家。其实我跟大家讲,我中学的时候希望长大了能打篮球,做个篮球明星。但是后来发现自己没有姚明的遗传因子,所以就选择了警察职业。

1965年,我刚到美国时,只有50美元,只会讲几句简单的英文,但想到只要自己努力就有成功的机会。于是每天努力工作,我一直坚信要知难而上,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才能够成功,才能够使不可能变成可能。

后来,我便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在兼职3份工作的情况下,我以两年半时间修完了四年大学课程。今天很多朋友为什么要去念书呢?我说人生就好像搭火车一样,进大学的训练就等于取得一个火车的月台票,拿了月台票并不能保证你就成功了。最后上哪一班车,往哪一个方向,今后自己的发展还是要靠自己做决定。但是假如你没有一个学校的文凭,你连上车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要不断地学习。

……

在美国,有人说,一个中国的小警员怎么可能拿到博士学位?怎么能做教授、科学家?而我经过努力,后来都做到了,成为最好的鉴识主任和美国首位州级华裔警政厅长,亲历8000多起离奇要案侦破调查。

现身说法的讲话方式在人际交往中颇为常见,例如在赵本山小品《卖拐》中,赵本山对范伟说:“拄上拐之后,你的两条腿逐渐就平衡了,一点一点也就好了,我当初,一个老头看出我腿有病,她就心疼钱,不让我看病,最后,残了。”

这个现身说法的事例令范伟无比动容,于是更加愿意与他谈论,直到后来不顾别人劝阻心甘情愿地买了这双于自己并无何用的拐。虽然小品以娱乐为“主料”,但同时也说明这种现身说法的谈话方式于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现身说法的表达方式之所以能如此容易走进他人的心里,是因为它使两人站在了同一问题点上,就如同两个老朋友坐在一起讲述自己的经历、见闻、感受等,这种推心置腹的感觉令双方不由放下心理芥蒂,相互之间变得亲切自然无话不谈。 zxoohHDhFq7ae8wKJK+aJYt3q7TFC/1uP6fW2RebPHi213PYELoC8AVyQdhpTjR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