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历史之谜1

第一节 帝王之谜(一)

炎黄二帝之谜

根据《国语·晋语》,少典氏娶有娇氏之女,生下黄帝和炎帝,而少典究竟为氏族名还是父名,则众说不一。习惯上称中华民族为炎、黄子孙,而炎、黄是列为五方天神的五帝中的二位。

炎帝和黄帝,过去被说成是像夏、商、周三代的天子或秦、汉以后的皇帝那样的远古时期的帝王。《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国语》的说法有所不同,说黄帝在姬水边长成,因而姓姬。《史记集解》说黄帝号有熊氏,可能是以熊为图腾而得名。《龙鱼河图》说“天遣玄女”。下援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在早期部落之间的战争中,黄帝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是有功绩的。功绩还不止于此,《史记正义》说:“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教民江湖陂泽山林原隰皆收采禁捕以时,用之有节,令得其利也。”为什么称他为黄帝?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东方木也,其帝太皋,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即祝融),执衡而治夏;中央土地,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也就是说,黄帝为五天帝之中央天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首领,又因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至于炎帝,也为少典之子,与黄帝兄弟相继,但《帝王世纪》认为炎黄之间凡隔8帝500余年。汉高诱注《淮南子》,说赤帝就是炎帝,少典之子,号神农,南方火德之帝;或说炎帝是生活在姜水一带的部落首领。《世本·帝系篇》把炎帝和神农氏连到了一起,认为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班固说炎帝“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氏”,对古老的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传说最初炎帝做了华夏族的帝王,黄帝只是炎帝属下的诸侯。关于炎帝的事迹,古书中有一些不同的记载,一般多把炎帝与神农氏说成是一个人,如《帝王世纪》即说“炎帝神农氏”,因此,像教民食五谷、创制耒耜等农业发明的功绩,也就自然归于炎帝身上了。据说炎帝一族传了八代,共530年,“无制令而民从”,完全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传到了第八代炎帝榆罔时期,“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可是榆罔却不能阻止,而且后来榆罔也开始不断“侵凌诸侯”,于是,诸侯纷纷脱离榆罔,归顺于黄帝。黄帝修明政治,整顿兵力,鼓励生产,安抚百姓。经过一番准备,率领诸侯在阪泉(相传在今河北涿鹿东南,一说在山西运城)与炎帝榆罔交战,经过三次大战,终于打败了榆罔,黄帝遂取而代之,做了帝王。也有人说黄帝与炎帝本是兄弟,所以双方的部落联盟很快融合为一,后世称炎黄子孙,即来源于此。之后,黄帝又经过一系列南征北讨,制服了不顺从的诸侯,天下复归于太平。黄帝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治理天下,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农业生产得以发展。传说黄帝还创造发明了舟楫、杵臼、弓箭、房屋、门、棺椁、文字,为华夏文明的发展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有关黄帝神话传说的主要部分,莫过于黄帝与炎帝、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了。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中,黄帝“帅熊、罴、狼、豹、虎为图腾的部落为前驱,以雕、鹰、鸢为旗帜”,战争的规模显而易见。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则异常惨烈,“血流漂杵”。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施出了神功魔法。起初,蚩尤施展法术,即刻大雾弥漫,人马相对而人影莫辨。黄帝便令风后制造出指南车,识别了方向,将蚩尤打败。随后,蚩尤又请来了风伯、雨师,一时间,风雨大作,急风暴雨把黄帝的人马搅得人仰马翻。黄帝又请来了天女“魃”,止住了暴雨,指挥大军以雷霆闪电之势,冲乱了蚩尤部下的阵形,乘胜捉住了蚩尤并把他杀掉,将其头颅埋在涿鹿。至今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的涿鹿县,还有一座蚩尤坟。

炎帝、黄帝作为功绩卓著的贤明帝王,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炎帝、黄帝死后,黄帝的一些后代子孙如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又先后做了帝王,他们不忘炎帝、黄帝对于华夏文明的开创之功,把炎帝、黄帝奉为始祖,率领臣民依时节祭祀、供奉。这样,炎帝和黄帝就成了华夏族的共同祖先了。后来,由华夏族发展而成的汉族、中华民族,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一直尊奉炎帝、黄帝为始祖,于是也就自称为“炎黄子孙”了。

从现代历史科学的观点来说,炎帝、黄帝的时代,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阶级和国家还没有产生,也没有如后世那样的帝王。当时,中华大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和部落,这些氏族和部落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有相互通婚的姻亲关系,有祖族与支族及支族之间的血缘关系,有生产生活中的睦邻友好关系,也有相互争战的敌对关系。由此而形成了几个大的部落集团,其中中原部落联盟(即华夏族)最为强盛,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都属于这一部落联盟,炎帝和黄帝还先后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根据古史记载的内容来看,有专家认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来都是少典氏族中分化出来的支族。这种祖族与支族的关系,由于后人不理解,故在古书中记载为父子关系。炎帝族从祖族中独立出来后,很快便兴盛起来,成为中原部落联盟中颇有影响力的骨干族,他们的首领炎帝也就成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这种局面持续了很长时间,先后继任的几位炎帝族的首领也都担任了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职,并且承袭了“炎帝”这一称号。因此,这时期可称之为炎帝时代。几百年以后,炎帝族渐渐衰弱了,黄帝族却强大起来。这个时候的炎帝榆罔利用部落联盟首领的职权,欺凌一些弱小的部落和氏族,这些部落和氏族便逐渐脱离了炎帝族,黄帝遂取代炎帝做了新的部落联盟首领,从此开始了黄帝时代。

一些学者指出,炎帝和黄帝的时代,相当于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是中国中原远古文化取得大发展的一个时期,原始农业文明繁荣,还有许多重大的发明。这些成就是当时人们共同创造的,可是在历史的传说中,往往把这些成就归之于时代的代表人物,即当时的部落联盟的首领炎帝和黄帝身上,因此他们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圣人,受到普遍尊敬。早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就形成了华夏族、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夷、戎狄的许多兄弟民族。说华夏族为黄、炎之后,这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族是由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两个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所谓帝,只不过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首长的称谓。

有人认为这个传说中的黄帝是个神,但也有人认为黄帝是真的存在过的一个历史人物。黄帝究竟是人还是神?其实学术界至今仍无定论。

我国一些著名的神话研究专家认为,黄帝为一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起于雷电,最初之神职为雷神,后以雷神崛起而为中央天帝。相传他长有四张脸,能同时顾及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无论什么地方发生了事情,总逃不过他的眼睛。最后,黄帝战胜了其他四天帝,从而建立了自己的神国。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合并后,统称为华夏族,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前身。黄帝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之后,便教导人们伐木筑屋,他发明了舟车、弓箭,还造字制乐、编历法医学;他的妻子螺祖则教民众种桑养蚕,缝衣作冕,创造了中华的原始文明。直至今天,人们常用“炎黄子孙”来称呼中国人,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炎帝和黄帝的追溯与尊奉。

另一位专家曲辰则认为,黄帝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生下来就很神奇灵异,襁褓中就能说话,显示了其与众不同的禀赋。而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则是各部落间战争纷起的年代。黄帝以其聪明才智,将他周围的部落团结起来,结成部落联盟,并成为他们的军事领袖。他修明政治,整顿武备,征伐四方,最终战败蚩尤,兼并炎帝部落,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统一后,他制礼仪,施教化,创立法规典章,作为治世准则,并遣官员到各处治理天下。实际上,他是以战争手段结束了各部落联盟间的长期混战,建立了早期国家的雏形,从而开始了中华文明历史的新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

黄帝部落聚居的地方,历史记载也各有不同。有记载说,他曾居住在河北涿鹿县,史称涿鹿之野;又有记载说,他的部落居住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名曰“轩辕之丘”。这说明当时部落大约还没有完全定居,经常迁徙。黄帝部落大体活动于今天陕西、河南、河北沿黄河一带。

更有学者认为,“黄帝”的名称实际上反映了原始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对黄土地崇拜的一种特殊感情。黄帝所处的时代,我国华北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已普遍进入农耕时期。黄帝征服各部落后,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命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大挠造干支、容成造历法,并按天时,审地利,播种百谷草木,并教民节用水火材物,他还专门设立土地种植之官“后土”。这一切都使得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古史记载他为“以土德而王”,因土地为黄色,故而称为“黄帝”。这种因对土地的崇拜而衍生的黄色崇尚,在后代的历史中得到进一步发扬。后世的帝王们都要依据黄帝的故事,“数用五,服尚黄”,从而逐渐将黄色演变成为一种权力和尊贵的象征。

炎黄二帝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功不可没。在他们的身上,同时凝聚了许多神话传说的影子。关于黄帝之死,历代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据说,黄帝并没有死,而是乘龙升天了。现在陕西黄陵的围墙正面,还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个大字。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他的一种尊敬和爱戴,对他的部族和后代们的美好祝愿。

著名学者冯天瑜指出,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大致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大致在今天的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传说中的太皋、射日的后羿及与黄帝恶战的蚩尤,都属于这个集团。苗蛮集团主要活动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于此集团。著名的伏羲、女娲及三苗、祝融氏,都属于这个集团。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北部部分地区,大约相当于今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分布区。华夏集团以黄帝和炎帝两人为主。这三大集团之间,既有和睦共处的安定,也有大动干戈的战争。后来黄帝兼并炎帝部落,统一其他各部,黄帝、炎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华夏集团也因为其连续的胜利,巩固了自己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的古老代表。

盘庚迁殷之谜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长达五百多年。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子,商朝的第十九个王。商朝曾经屡次迁都,盘庚定都于殷,不再迁徙,反映了这时候农业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畜牧业,人们要求定居下来。

商汤灭夏之前,把统治中心迁到了亳(今河南濮阳县)。亳位于商族活动区的南部边界地带,再向南,就是夏人的势力范围了。汤灭夏之后,为了便于统治夏国的遗民,又在位于夏的中心地区的今河南省偃师县修筑都城,定都于此。这是商王朝建立后修筑的第一座城池,它仍以“亳”命名,史称“西亳”,以与原来的亳城相区别。从汤到大戊九位商王都以此为都。从仲丁继位为王开始,商朝的都城频繁迁徙,仲丁时迁都于(今河南荥阳县),河甲时迁都于相(今河南内黄县),祖乙继位后迁到庇(今山东鱼台县),南庚又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从仲丁到盘庚只有十王,却迁了五次都,平均两王一迁,频率是很高的。

盘庚决定迁殷,是经历了一番斗争的。

盘庚即位前,商王朝已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商王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生活都很腐化。他们迷信鬼神,又特别喜欢喝酒。他们是十足的寄生虫,自己不劳动,一切事情都驻使奴隶去做。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大批逃亡。在王室贵族当中,争夺王位越演越剧烈,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叔侄之间,兄弟之间,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

各种内部矛盾削弱了商朝,生产荒废了,一些小国和少数民族不再受商朝的节制,加上水涝、干旱等等自然灾害,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简直维持不下去了。

正在这个时候,商朝的第十八个王阳甲死了,阳甲的弟弟盘庚做了王。盘庚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善于观察形势,觉得国家不能再照老样子维持下去了,应当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缓和这些矛盾,挽救商朝的衰亡。他想出来的办法就是都城迁到殷,开垦荒地,长期定居下来。

盘庚考虑迁都的原因主要是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灾害比较少些轻些,在这里建设都城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其次盘庚认为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奴隶主贵族不能过分享受,这样社会矛盾就可以缓和。而且迁都可以避开危险的反叛势力,都城一旦安全,统治就可以稳定。

可是迁都的决定招致了许多人的反对,反对的人主要是奴隶主贵族,他们害怕到了新的地方不能照旧享乐。盘庚是个办事十分坚决的人,他决不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变主意。他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对他们发表了两篇训诰。第一篇训诰是劝说,告诉大家搬家到殷的好处。他说:“以前上天降下大灾难时,先王们都为了臣民的利益而迁徙。现在我也和先王一样,希望你们都能得到安乐的生活,并不是因为你们有罪而惩罚你们。我要遵照先王关心臣民的样子,关心你们,保佑你们,带着你们去寻求安乐的地方。你们如果不与我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责罚你们,降下不祥来了。”第二篇训诰是威胁,用强硬的口气,警告大家一定要老老实实地服从迁都命令,否则就要进行严厉的制裁。

盘庚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终于把首都迁到了殷。可是斗争并没有结束。老百姓到了一个新地方,生活不习惯,吵嚷着要回老家。奴隶主贵族就乘机起哄,煽动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盘庚又发表了一篇训诰,用强硬的语气制止住了奴隶主贵族的反对。他说:“先王谨遵上天之命,开国以来已经迁都五次了。现在如果不听从上天之命迁都的话,谈什么继承先王的事业呢?”他知道臣民口出怨言是由于当权的大臣在煽动,他严厉警告说:“我看得很清楚,你们在浮言煽动,只是我没有表示出来罢了,你们就放肆起来。你们在自己祸害自己。我不论关系亲疏,谁做好事就受赏赐,谁犯罪就要受惩罚。国家能治理好,是你们大家的功劳;国家治理不好,由我一人承担责任。今后你们别乱讲话,否则到惩罚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过了几年,局面才安定下来。奴隶们在这里被迫没日没夜地劳动,把殷建设成了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从此,商朝的都城就固定在殷城,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有更大的发展。那时候,铜的冶炼技术大大提高,青铜器的制作范围更加扩大。殷城附近就有一个很大的青铜器作坊,有上千个奴隶在作坊里劳动。奴隶们用铜、锡、铅三种金属做原料,冶炼铸造了成千上万件斧、钺、戈、矛、刀、镞等武器,鼎、爵、觚、壶、盘、盂等饮食器皿以及斧、锛、凿、钻、铲等生产工具。许多青铜器造型优美,花纹图案十分精巧,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形成了后来著称于世的青铜器文化。有一个很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被考古学家从殷墟遗址中发掘出来,完整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这是世界上到现在为止发掘到的最大青铜器。从商代的青铜器也可以看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以奴隶为主体的劳动群众创造出来的。

在殷墟遗址中,还发掘到大批乌龟的腹甲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着许多文字。这种文字和现在的不同,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古的文字,叫做甲骨文,一共有四千多个单字,大多已经被考古学家辨认出来。当时殷朝的王室贵族很迷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采用龟甲和牛骨进行占卜。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大都是占卜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后来是否应验等等的话,这些卜辞记载着殷朝的许多大事,为研究殷商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盘庚迁都,又一度复兴了商朝,使得殷商这个奴隶制国家,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放出了灿烂夺目的光彩,成了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

史学家通常以盘庚迁殷为界,把商代历史分为前后两期。盘庚迁殷后,发扬商汤的政治传统,使商王朝再度兴盛,出现了百姓安宁、诸侯归依的局面,长期以来威胁着商北部、西部边界的那些部族,也在商王朝的打击下退缩、收敛,有的重向商朝表示臣服。

盘庚开创的中兴局面,到了武丁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武丁对西方、北方的少数部族发动了一系列的征伐战争,消除了北方、西方的威胁,商的势力范围大大扩展。武丁以后,革除了易于引起内乱的兄终弟及制,实行单一的父死子继的王位继承制,避免了兄弟阋于墙的变乱,遂使商王朝进入了一个持续发展的时期。盘庚以后的二百多年间,不仅未再有迁都之举,而且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殷墟文明。

秦始皇坑儒之谜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当政治上加强控制的举措完成之后,秦始皇便开始了对人们思想上的箝制。因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空气的影响,秦初的儒生们尚保留着敢于直言、相互争鸣的学术传统。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的第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有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置酒,文武官员全都出席了,有70个在学术思想上有名望有地位的博士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宴会进行当中,围绕着是否实行分封制,众儒生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丞相王绾、博士淳于越等人主张实行分封,博士周青臣举酒颂扬秦始皇的功德:“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秦始皇听后喜形于色。淳于越听周青臣说分封制不好,郡县制好,心里十分不舒服。他赶快往前走几步,急急忙忙地对秦始皇说:“陛下!我听别人说,殷周两代的国王传了一千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做诸侯,像众星拱月那样护卫着中央,那个制度本来就好得很。如今陛下统一了中原,子弟却毫无地位和实权,将来万一出个像当年齐国田常那样谋篡王位的乱臣贼子,又有谁能挽救得了那种局面呢?我听老一辈人说过:事情不照老规矩办而想要长久,根本就不可能。现在周青臣又当面奉承陛下,加重陛下的过错,我看他不是忠臣。陛下还是应当重新谋虑关于分封子弟的事情才好!”

淳于越重提分封的事情,秦始皇听了心里有些厌烦。而丞相李斯等认为“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主张实行郡县制,并指责淳于越等人“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这一点对秦始皇触动很大。最后,秦始皇赞同李斯的观点,并采纳了李斯“焚书”的建议,下令:除秦纪(秦国史书)、医药、卜筮、农书外,凡列国史籍、私人所藏的儒家经典、诸子著作和其他典籍,一律限期交官销毁。同时,禁止谈论《诗》、和“以古非今”,违者处以黥刑乃至死罪。焚书之后,百姓如想学法令,可拜官吏为师。

当时焚书的具体办法是:除了那些讲医药、占卜、种树一类的书以外,凡不是秦国史官所记的历史书,不是官家收藏而是民间所藏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在命令下达的30天之内,都要缴到地方官那里去焚毁;以后还有偷偷谈论古书内容的,处死刑;借古时候的道理攻击当前政治的,全家都要处死;官吏知情不告发的,判处同样的罪。命令到达后三十天不烧毁书籍的,在脸上刺字后罚去做四年长城的苦工。凡有愿意学习法令的人,只许跟官吏去学,不许偷偷地照着以前的古书去学。

这样,从都城咸阳到边远的乡村,四处是焚书的烈焰,大批文化古籍在无情的烈火中化为灰烬,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灭绝性的大浩劫从天而降。焚书的恶果不仅使许多先秦重要典籍遭到破坏,同时也给春秋战国以来活跃的思想领域及理论探索者们以致命的打击,堵塞了秦代学术自由探讨之路,阻碍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文化融合的进程。

焚书的余烟尚未消散,“坑儒”的风波又平地而起。“坑儒”的直接起因是方士侯生、卢生等讽议始皇,继而逃走。

战国以来,阴阳五行之说盛行,一切方术都用阴阳五行来推演。燕、齐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批讲神仙方术的方士。他们宣称,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上的宫阙用金银筑成,住着很多长寿的神仙,山上生长着长生不老的妙药。秦始皇称帝后,为求长生不老,迷恋仙道,不惜重金,先后派徐福、韩终、侯公、石生等人前去寻求仙药。由于多方未果,引起秦始皇的不满,他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乖戾、暴躁,喜怒无常。

侯生与卢生当时都是秦始皇身边的方士,由于长期求仙人和仙药终不可得,他们内心也惴惴不安。按照秦国的法律,求药不应验就会被处死。他们从博士们的前车之鉴,感受到自身命运亦将不济;从秦始皇的暴戾无常,感受到自己的末日亦将来临。他们讥议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他们互相商量:像这样以靠刑罚和杀戮而建立威势并且贪婪权势的人,不能为他求仙药。于是,侯生、卢生悄悄地带着从秦始皇那里领来的钱财,相约逃走了。秦始皇大为震怒,他认为自己对卢生等赏赐丰厚,待遇尊隆,而侯生、卢生竟然用这样恶毒的话来诽谤自己,还居然逃走了,决定要狠狠地惩治他们。于是秦始皇下了一道命令,叫御史大夫去查办那些在背后诽谤他的读书人。被抓去审问的人,受不了残酷的刑罚,为了给自己开脱,就一个一个的牵出其他人,攀来攀去,一下子查出来有四百六十多个方士和儒生犯有嫌疑。秦始皇一怒之下,也不详细审问核实,就叫人在咸阳城外挖个大坑,把他们全都给活埋了。其实四百六十多人当中,真正反对秦始皇的只有少数人,大多数人都是含冤死去的。始皇的长子扶苏觉得这样做太残暴了,他对秦始皇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尚未安定,“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秦始皇对自己的残暴不仅没有一点点醒悟,相反还将扶苏贬到上郡。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从史书的记载上看,事实比较清晰。但有人认为这件事情的经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秦始皇究竟坑的是谁?

章太炎、顾颉刚等大师指出,焚书确是事实,但坑儒是没有发生过。秦始皇发怒是冲着方士的,按情理来说当时坑的四百六十个是方术之士而非“诵法孔子”的儒生,至少可以说四百多人中儒生很少。《盐铁论》说:“燕齐之士释锄耒,争言神仙方术,于是趣咸阳者以千数。”坑杀者中没有方士,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秦始皇时期,儒士在社会上的地位比战国更有所提高,坑方士后,对儒生的社会政治地位并未造成什么影响。之后始皇东巡,齐鲁地区的70位儒生被任命为博士,跟着他到泰山举行封禅。到了汉代,儒家对这件事也不十分介意,很少有人谈起。西汉中期时,人们谈到这件事,也仅是说“坑杀术士”,没有人说是坑杀了儒士。

首次将这件事说成“坑儒”的是西汉始元六年(前81)的桑弘羊,然这时离事件的发生远达一百多年,说法的准确性是令人怀疑的。但这种讲法却为后代许多人继承,而且越传越烈。尽管如此,一些儒学大家对此还是比较谨慎,如韩愈、苏轼等人仍然称其为“坑杀学士”、“屠术士”。

大多数人认为坑儒是存在的,这四百多人中儒士占了大多数。而且从一些史料的记载来看,秦始皇的坑儒好像还不止一次。唐朝颜师古注《汉书·儒林传》和孔颖达《尚书正义》中引录东汉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说:“秦始皇焚书以后,担心天下人不按照他颁布的法令去做,遂召诸生,凡是到咸阳的一律拜为郎,前后有七百人。不久密令冬天在骊山坑谷比较温暖处种瓜。等到瓜结果成熟,他诏博士、诸生谈论这件事。冬天种瓜,儒生们实在搞不清楚,各人谈各人的观点,乱哄哄的。于是始皇让大家前去察看,预先派人在这个地方设置了一个机关。诸生贤儒来到后,大家仍是互相论难不止,始皇命人触发机关,从上面将土往下填,不一会儿众儒生全部被压在下面,没多少时间就没有声息了。”卫宏的记录,当然是得之于传闻,而且这件事情《史记》没有记载。与前面的“坑儒”不知是否为一件事,今天因没有佐证而无法知道。

骊山温谷从此又叫坑儒谷,汉代又把这里叫愍儒乡。有学者考证,该谷在今临潼县西十公里的洪庆堡,洪庆堡过去又叫灭文堡。又据刘修明先生实地考察认为,坑儒谷当在今临潼西南五里处的一个狭长幽深的山谷里,其地“温泉水脉纵横,瓜果能不按季节而生”。山谷两边都是高坡峻岭,只要投下黄土石块,守住谷口,进的人,别说是数百人,即便是数千人也同样逃不出来。

也有人认为秦汉时期的儒生兼事方术,方士也可能兼事儒术。侯生、卢生为秦始皇寻仙药,显然他们是术士,但他攻击秦始皇的那段话,口气与儒生一模一样。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始皇迷信方术,单纯的儒术明摆着吃不开,所以儒生兼习方术或弃儒专事方术应是很有可能的。

“焚书坑儒”对社会发展是否有利,也是一个历史之谜。

有许多人认为焚书坑儒没有什么好的作用。郭沫若认为:“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林剑鸣等秦汉史专家指出秦始皇下令焚书,使中国文化遭到巨大损失,先秦许多重要文献古籍,从而被付之一炬。秦始皇为追求长生,大施淫威,肆意杀人,充分表现了他的愚蠢和残暴。有人进一步认为:焚书坑儒乃是秦王朝由盛及衰并迅速滑向灭亡的转折点。焚书坑儒的出发点是错误的,方法、手段既残暴又愚蠢,效果是加速秦王朝的灭亡,所以应该彻底否定焚书坑儒。

有人认为对焚书坑儒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走向评价的极端。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指出,焚书坑儒对于古文献的保存和学术的传授,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但是在当时统一与分裂激烈斗争的年代里,秦始皇用这种手段打击复活封建贵族政治的反动思想,又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其进步作用的,但我们并不应该毫无批判地讴歌秦始皇的这种措施。采取把书烧掉这种简单粗暴的作法,毕竟对文化的发展十分不利。

也有部分人对焚书坑儒是抱着肯定的观点。著名学者何兹全就认为秦始皇的焚书,不能单纯地从焚的观点上来看。秦始皇焚书,是两种思想斗争的结果,是当时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斗争的结果,是进步派和反动派政治斗争的结果。焚书是禁止“是古非今”反动思想的手段,为了禁止反动思想而焚掉古代文献,手段是粗暴了些,但它却是有进步意义的。坑儒是焚书事件的延续,它的意义和焚书是一样的。“还有学者指出:秦始皇的政治方向在那一历史阶段是对头的,只是在施行的方法上不够技巧。李斯的”焚书“建议并未完全化为始皇的制书,更未完全付诸实行。”焚书坑儒“之后,有秦一代包括儒术在内的文化学术的师授并未中断,《史记》的真实可信被逐步证实,也就从正面否定了”焚书坑儒“对于古文献的保存和文化学术的传授造成了极大损失的说法。至于”坑儒事件,那是秦统治集团内部政治斗争的一个典型表现。

今天看来,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想统一思想,压制那些反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和言论,但是他的做法太过分了,太残暴了。焚书毁灭了秦以前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而坑儒杀害了许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此以后,秦朝宫廷里真正有学问的人大大减少,而那些专会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奸贼如赵高之流,逐渐成了秦始皇身边的重要人物,秦朝确是从此开始走下坡路。秦始皇是一个完成伟大统一事业的了不起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的皇帝。

秦始皇陵之谜

中国人历来有希望长寿的心态,古代的帝王尤其如此。传说秦始皇曾派人去寻长生不老之药,遗憾的是并没有人能够找到。在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同时,秦始皇还动用全国的财力物力,征发民工70万,修建自己死后的陵墓。从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修建,直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时为止,长达36年之久。

始皇陵规模宏大,背靠骊山,面临渭水,形势异常雄伟。陵墓地面原有内外两城,内外城之间有角楼、寝殿、便殿。封土堆现有高度76米,底部南北长350米,东西345米,是一个夯土陵丘。今日的秦岭上栽满了石榴树和柿树,四周环绕着两重白杨林带,景色优美。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九月,葬始皇骊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修筑这样一个大型的工程,所需役力人数是巨大的,有人说他们全是秦国的刑徒,显然人数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有农民、少量的军功地主、以劳役抵债的奴婢及其他不明身份的人。这是十分奢华的陵墓,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一节 帝王之谜(二)

玉玺

修筑秦始皇陵,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材料要由四川、湖北等地运输。骊山的河渠本由南向北,为防止河水冲激,保障陵墓安全,需大量的劳役改变河流,使其向东西流。同时骊山上石料缺乏,大量石料需由渭北诸山采运。当时有歌谣:“运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千人一唱,万人相钩。”其工程之大可以想像。

根据目前考古调查发掘,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结构有下列7个特点:其一、陵墓有内外两重城垣,呈南北狭长的“回”字形;陵墓近于方形覆斗式,座落在内城的南半部。其二、在陵墓西边墓道的一个配房中,埋有成组的车马,既有髹漆的木车,又有彩绘的铜御手和铜车马。其三、在陵墓西北角的内外城之间,发现有左右饲官的建筑遗址,饲官是陵寝中供给饮食的官。其四、内城中心有宏伟壮观的寝殿建筑。其五、内城的东北部有一长方形的区域,向北有门可以通向外城,向南有门可以通向陵寝,可能是用来居住管理陵园的官吏和供奉陵寝的宫女。其六、在陵墓内外城的南部以东,有一长条南北向的陪葬墓地区,当是一些亲属和大臣的葬地。其七、在陵墓东边外城以东1000米处,正当东门大道的北侧,有三个放置兵马俑的从葬坑,组成了面向东方的庞大军阵。

关于秦始皇陵,尚有许多问题我们至今仍不能明白,如秦始皇陵的朝向为什么是正东方?秦始皇陵是否被盗?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到底是什么性质?等等。

后代的帝王大都是以面南为尊,而秦始皇陵却是坐西向东,为什么会这样呢?

著名学者杨宽认为:“陵园整个朝向东方,在东方正中设有大道和东门阙,因为按照礼制是以东向为尊的。陵园的东门大道,相当于后世陵园的‘神道’,是整个陵园的主要通道”,“秦始皇创设第一个皇帝的陵园,并不是凭空设计的。他有战国时代各国君王的陵寝作为蓝图”,也是“按时国都咸阳设计的”。始皇陵的布局“对西汉诸帝陵园发生了直接的影响。西汉陵园的布局有许多方面是沿袭秦的礼制的”。赞同这种说法者都认为秦汉之际的礼俗决定了陵墓的朝向。《礼仪·士冠礼》云“主人东面答拜,乃宿宾”。《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时,“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都说明,战国到秦汉时期,主人是朝东坐的。秦始皇生前是天下共主,死后的陵墓便理所当然是要坐西向东的。

有人认为秦国本偏西隅,建陵向东的目的是为了表示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全国统一后,陵还在继续修,但布局朝向没有改变,这主要是为了使自己死后仍能注视着原来的东方六国之地,以防有人东山再起。这种说法多少有点牵强。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除了要显示雄踞天下的威风之外,也可能因为他仍然在祈求生死轮回,寻求神仙境界。生前无法觅到不死的秘方,死后也要闭着双目瞻瞩东溟,以求神仙引渡天国。秦始皇为长生不老,出巡到琅琊,命方士求仙取药,派徐福带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并多次亲自出巡,东临碣石,南达会稽,在琅琊、芝罘一带留恋忘返。他自己多次东巡,仍无法到达日夜思念的仙境,万岁的天子不长寿,结果照样不能违背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还是得病而死。徐福没有回来,仙药也没有求到,秦始皇心里感到十分遗憾,死后他也要面朝东方,求神仙把他引导进天国。

有人发现不仅仅是秦始皇陵,秦国其他的墓葬大多是坐西向东的。考古发掘证实越是秦国早期的墓葬,几乎全是朝着这种方向。有学者认为秦人的祖先来自东方,他们对自己曾经劳动和生活过的地方怀有特殊的感情。然而路途遥远,中间相隔了许多敌对的国家,他们很难回到自己原来的家园。死后,他们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叶落归根的感情。部分专家对秦人的祖先来自东方不以为然,认为秦人的祖先来自西方,之所以他们要采用头朝西方的葬俗,主要是寓意他们的祖先是从那儿过来的。

也有人认为甘肃地区曾流行过屈肢葬,这与当地的古文化和某种原始宗教信仰有关。秦人的西首向东的葬法,应该与他们的民族特性相关。

秦始皇陵是否被盗,将直接决定保存至今的这座陵墓的价值。

一些人认为这座精心建造的帝陵并不能使秦始皇在死后仍与生前一样过上帝王生活,反使帝陵成为贪婪者的目标,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的破坏。其中较大规模的破坏有两次:一次是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中后,曾以30万人,火烧阿房宫,盗窃者掘其陵墓,燔烧其宫观,30日运物不绝,这是最大的一次破坏。到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时,又经过一次大规模的破坏,所以清代文学家袁枚曾说:“生则张良之锥荆轲刀,死则黄巢掘之项羽烧,居然一坯尚在临潼郊,隆然黄土浮而高……”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从陵底到陵顶,修遍了战沟,有几处挖得特别深,陵顶上还挖了一个很大的坑。

另有一些人认为秦始皇陵并未被毁,被毁的只是陵园的附属建筑,而秦始皇陵地宫并未被盗,它仍在现存的秦始皇陵封土下、兵马俑坑身后一千多米处。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根据陵区周围的含汞量分析,发现地宫中心有大量集中汞的成分,而且分布具有一定规则,这从化学成分分析上印证了《史记》中关于墓内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描述。再通过对秦始皇陵封土堆的全面探测,只发现有个盗洞,而且深不到九米,未能接近地宫,整个封土的土层为秦时的原状。总之地宫的宫墙没有破坏痕迹,地宫中水银分布有规律,可见秦始皇陵未被盗毁。

1974年,在外城以东1225米处,发现了三个兵马俑坑,这个重大的考古发现,轰动了当今世界。三个兵马俑坑都坐西向东,呈“品”字形分布。其中一号坑平面呈长方形,面积一万四千多平方米,内有战车、步兵组成的大型方阵,有陶人陶马六千余件。二号坑在一号坑的东北边,平面呈曲尺阵。三号坑在一号坑的西北边,平面呈凹字形,面积五百多平方米。另外在二号坑和三号坑之间,还有一个平面呈长方形面积为四千多平方米的废弃坑。按照考古工作者的探测,全部兵马俑加起来有七千多个,驷马战车一百多辆,战马一百多匹。坑内兵马俑全部面向东方,与陵园的方向保持一致。

秦始皇陵边上大量兵马俑的存在,令世界惊叹。然惊叹之余,人们要问,这些兵马俑的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与秦始皇有关吗?

主持对秦始皇陵考古的袁仲一先生认为大型兵马俑的存在,象征着驻在京城外的军队,就如皇宫中的宿卫军。以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一号坑兵马俑军阵是右军,以战车和骑兵为主的二号坑兵马俑军阵是左军,未建成的废弃坑,当为拟议中的中军,第三号兵马俑坑是统帅三军的幕府。俑坑本身象征着屯军的壁垒。有人观点稍有不同,认为这些兵马俑象征着秦始皇东巡的卫队。

也有人认为兵马俑仅是体现秦皇军阵布局。兵马俑坑是一项未完成的工程,全部建成要有五个坑。从设计者角度来说,兵马俑是按当时的方阵来设计的。方阵是一种进攻型的军阵,按前后左右中五个方位配置兵力。主将所在的叫中军,与敌战斗的是外围四军。作战时,战阵可随时变换,互相保护。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修建后,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陵墓的建筑被迫停了下来,被废弃的坑仅挖了个土塘,还未来得及放置陶器具。而第五个坑尚没有动工挖掘,所以现在见不到任何痕迹。

杨宽先生认为兵马俑排列成面向东方的庞大军阵,是有其用意的:一方面是用来表现秦朝威镇东方的形势,另一方面又是用来表现东向为尊的礼制。

林剑鸣先生认为兵马俑不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而是属于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建筑物,可能称为“封”,用以表彰统一全国的军功。他认为兵马俑是秦始皇时代建造的,但其性质不是陪葬坑。因为秦国仍有活人殉葬的旧习,根本无需建大型俑坑陪葬。从出土的兵器来看,很少见到铁兵器,与当时十分发达的冶炼水平不相称,因而这支部队根本不是一支战斗部队。

更有人在对獬冠、铭文的细致分析后,认为兵马俑的主人根本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公元前306年,昭王年少即位,太后摄掌政事。太后临终之际下令近臣为她殉葬。秦昭王为人仁厚宽容,在人殉的要求未予满足的条件下,对于自己的出身之母,塑造真人大小的殉葬,布置一个辎重车队,象征性地让太后回归自己的楚国故地,这在当时也是符合各国习俗风尚的。

对于这座显赫的秦始皇陵,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释清楚,我们期待着研究者们新成果的出现。

西楚霸王项羽失败之谜

项羽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杰出人物。

早在秦始皇东游时,刘邦和项羽都见到了秦始皇的车马仪仗,威武雄壮的气势令人震惊。项羽看到这些,豪兴大发,高喊:“彼当取而代之!”豪放直爽的气派跃然而出。然而刘邦发出的叹息只是:“大丈夫当如是。”其艳羡阴妒之情溢于言表。在后来的战争中,项羽勇猛善战,无人能敌,性格也直阔豪爽,令人敬畏。

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时,死在半路。秦二世即位的第二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消息传来,在吴中(今江苏苏州)的项梁、项羽起而响应,他们感到为楚国报仇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召集起8000子弟兵,杀掉了郡守。不久,有消息传来,陈胜被秦将章邯打败,项梁赶快率领江东子弟兵渡过长江,向西挺进。一些零散的反秦队伍,如陈婴、英布、吕臣等率领的武装,都纷纷投奔到项梁的队伍中,部队一下子增长到六七万人。

其时陈胜被叛徒庄贾杀死,张楚政权四分五裂。在这个紧要关头,项梁在薛县(今山东滕县南)召开各路义军首领会议,商量要公推一个义军的首领。这时候,项梁接受范增的计策,派人四处寻访楚怀王的后代,找到楚怀王一个叫熊心的孙子,这时他才13岁,正替人家当放羊娃。于是项梁带领大家把熊心立为楚王,为了顺应楚人怀念故国的心情,仍称他做“楚怀王”。这个消息传开以后,果然又有很多人赶来参加项梁的队伍。

项梁把楚怀王安置在盱眙(今山东盱眙东北),自己带兵继续西进。先在东阿打败章邯,又在濮阳大破秦军,不久攻占了定陶。其时原先齐、赵、燕、魏等国的旧贵族,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立为王,恢复了原来国家的名称,秦朝的统治眼看就要崩溃。秦将章邯见形势危急,赶快请秦朝政府增派援军,乘着项梁得胜后骄傲自满,偷袭定陶,杀死了项梁。项梁一死,起义军的队伍受到很大损失,原来增援北上的项羽和刘邦只好撤退到彭城一带。

秦将章邯击破了项梁的楚军主力之后,带领大军北渡黄河,攻打当时自称赵王的赵歇。赵军被围困得顶不住了,赶紧派人四处求救。楚怀王接到赵王求援的书信,派宋义为上将军,叫他带着次将项羽、末将范增北上救赵。宋义却是一个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小人,他根本就不想到城下和秦军拼命。当他走到安阳时,按兵不动。项羽见此愤恨无比,冲进宋义军帐,一剑斩下他的脑袋。将土们听说杀了宋义,都立刻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并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一职。项羽担任了援赵大军的主帅,下令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然后又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将士们都愣了,项羽说:“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至于吃饭嘛,让我们到章邯军营中取锅做饭吧。”大军渡过了漳河,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部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战士们一看退路没了,这场仗如果打不赢,就谁也活不成了。

项羽指挥楚军包围了王离的军队,同秦军展开了9次激烈的战斗,渡河的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个个如下山猛虎,个个都奋勇拼杀。经过多次交锋,楚军终于以少胜多,把秦军打得大败,杀死了秦将苏角,俘虏了王离,章邯带着残兵败将急忙后退。那些旧贵族派来的援军,看到项羽大获全胜,又是佩服,又是害怕。

巨鹿大战之后,项羽获得了诸侯们的一致崇拜拥护,成为楚怀王的上将军,从此,他成为反秦运动的实际领导者。章邯在巨鹿失败之后,已没有了自信心,后决定投降。项羽封他为雍王,留在楚军的部队中,另任命自己的亲信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章邯的旧部,为攻秦的先锋。一路西进,诸侯的军队不断加入,总数达到60万以上。走到新安附近时,章邯的旧部表示出一些动摇的倾向,项羽就在一个晚上,将他们全部活埋,人数约有20万之多。走到函谷关时,关上的兵卒已不是秦军,而是刘邦的军队,项羽这才明白,在他和章邯相持数月的时候,留守砀山的刘邦,已经兼程向西,由南阳进入武关,占领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比他领先了一步。

秦王朝既然已经灭亡,项羽就没有入关的必要,因为占据关内的是同属于楚怀王旗帜下的刘邦。但是为了争夺支配全国的大权,项羽便不能不立刻入关与刘邦一决雌雄。由此,开始了刘邦、项羽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

开始阶段,以力量对比来说,项羽的军队拥有40万人,刘邦只有10万人,项羽想要消灭刘邦是很容易的事。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建议说:“刘邦在东边家乡的时候又贪财,又欢喜美女,如今进关以后,财物和美女都不要了,我看他的野心不小,恐怕想要跟大王争夺天下,您不如趁早下手,除了他算了。”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偷偷派人来给项羽送信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他准备拜秦王子婴做相国,把秦朝宫里的一切珍宝都占为已有。”项羽听了这个消息,火冒三丈,他决定第二天一早派兵去攻打霸上,消灭刘邦。

项羽的决定,惊动了他的另一个叔父项伯,项伯和刘邦手下的张良是好朋友,他生怕明天打起仗来会伤害张良,就连夜赶到刘邦军营里去通知张良,叫张良赶快逃走。张良把项伯的话一五一十地报告了刘邦。刘邦一听着了慌,连声说:“这怎么办?这怎么办?”张良对刘邦说:“大王估计一下,咱们的军队能挡得住项王的进攻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愁眉苦脸地说:“我看挡不住啊!这怎么好呢?”张良说:“那您可以请项伯帮帮忙,叫他在项王面前给求求情。”刘邦叫张良赶快把项伯请进来,摆上酒席,热情招待。刘邦低声下气地对项伯说:“我自从到霸上以来,什么东西都不敢动一下。只是登记了官民的户籍,查封了秦朝的仓库,日日夜夜盼望项王到来。我派些军队把守关口,也只是为了防止盗贼,决没有抗御项王的意思。请您务必在项王面前替我美言几句,请项王不要听信谣言。”为了结交项伯,刘邦还当场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项伯的儿子,两人结成儿女亲家。项伯答应了刘邦的请托,并嘱咐刘邦第二天清早到项羽大营里去谢罪,然后连夜赶回驻军地鸿门。

第二天一清早,刘邦带着一百来个人赶到鸿门,当面向项羽谢罪。项羽是个直性人,他看刘邦这样谦虚,心头的怒火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亚父范增一再地给项羽使眼色,项羽都默不作声,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范增急了,借个机会出去,把项羽的堂兄项庄找来,吩咐他舞剑来刺杀刘邦,但项伯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下不了手。最后在张良和樊哙的掩护下,刘邦得以脱身。范增拿过刘邦送的玉杯,扔在地上,用宝剑把它劈了,然后长长地叹一口气说:“唉!项王太幼稚,真不值得替他出主意。将来与项王争夺天下的,必定是刘邦这家伙,我们都等着做俘虏吧!”

但当时项羽的力量还是要远远超过刘邦,眼看两军矛盾加重,刘邦军中的一些人被项羽吓得逃走了。先是韩信因未被重用而走,后来萧何也失踪,这对刘邦来说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因为萧何是他多年的朋友,共同起义于沛县,又很有才能。幸亏过了二天,萧何回来了,才得知他是去追回韩信的。萧何说这位韩信的确能够贡献别人所没有的计谋,以解决当前的问题。不过一个如此有能力的人,应该摆在一个与他相适合的位置,他应该担任的是将军、大将,列于所有的将军之上,这样他才肯贡献他的方法。萧何的保荐,刘邦绝对依从,立刻筑坛,拜韩信为大将。

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尊楚怀王为义帝,迁之于江南。他大封诸侯,违背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令刘邦僻处汉中为汉王,令秦国三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分王三秦。三秦子弟,未死于讨平陈涉之时,亦死于项羽尽坑降卒于新安之时,现在这笔帐全算在章邯身上了。董翳、司马欣之辈,原本毫无声望,只是与项羽的关系较为密切,自然为三秦父老所恨。三秦百姓的确很思念那灭秦而不杀子婴、取咸阳而不烧宫屠城、除秦苛法而仅仅约法三章的刘邦。

在东方,项羽的政策也发生了失误,他不该迁逐齐王、赵王、燕王。这三位崛起的诸侯,不曾有罪,都曾经派兵遣将来助项羽入关。现在项羽却分封那些他们派来的将官,如田都、张耳、臧荼等,各自回国为齐王、常山王、燕王,驱逐原有的国王,使他们屈身为胶东王、代王、辽东王。这不仅令人不平,而且助长了叛乱势力。项羽在山东、河北、辽东都一一种下了动乱的苗子。

在中部,魏王变成了西魏王,魏国的东部成了西魏王的领地。韩王郑昌,项羽并不让他回国,于是韩国的旧壤无形中成了西楚霸王的采邑。义帝原都彭城,项羽要他将彭城让出,作为西楚霸王的都城。义帝无奈地被流放到郴县,走至途中,又遭项羽暗杀。

韩信向刘邦献策说:“项羽已经丧失了天下人的信任。他只是名义上的霸王。虽然一时看上去很强大,但我们很容易使他变弱。”韩信认为项羽对部下不信任,只是匹夫之勇;他对于有功者,舍不得赏赐与封赠,只是妇人之仁。打倒他,不是难事。可以想出的办法就是我们赶快作好准备,一旦东方有事,项羽无暇西顾,汉军第一步击破章邯、董翳、司马欣,第二步出函谷关就可以直捣彭城。

中国的舞台剧上,刘、项二人的争雄正式开始了,双方在中原大地进行了连续的血雨腥风的战斗,刘邦在萧何、陈平、韩信三位人杰的辅佐下,逐渐取得了主动。第二年,刘邦乘项羽主力在齐作战,大举东进。当得知义帝被杀,刘邦就为义帝发丧,声讨“楚之杀义帝者”项羽。刘邦派韩信北击燕赵,东攻齐,南绝楚粮道,逐渐形成对楚的包围态势。公元前204年,刘邦联络九江王英布反楚。陈平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钟离昧等忠诚有谋之士,项羽中计,范增被疑,怒而辞官,途中病死。自此项羽左右有远见、多谋略者告绝,为刘邦取胜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202年,刘邦追项羽至垓下。项羽只剩下八百余人,四面楚歌声中,项羽与宠姬虞姬诀别,突围南走。到了天明,汉军才知道消息,派了五千骑兵去追。项羽走到淮河,只剩下一百余人。渡淮以后,问路于农夫,为农户欺骗,陷入一大片沼泽之中,被汉军追及。又突围向东,到了东城,所剩仅有28骑。这28名骑兵到了最后,他仍分为四队,施演惊人的战术,四队同时突围,指定对面三个山坡,为集合地点。于是一声令下,分向四面驰出,便有汉将一名为项羽所斩杀。片刻之间,项羽的骑兵又集合在三个山坡之上,汉军不能确知项羽的所在。等到汉军分而为三,把三处的楚骑分别围困,项羽又再度冲出,斩汉一都尉,杀了几百汉军。28骑之中,只损失二骑。

项羽带了这26骑,又继续向东南奔逃,来到长江江岸的和县东北的乌江镇渡口。乌江亭长将船靠在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但地方千里,数十万人之众,也足以称王。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追至,无船可渡。”项羽笑道:“天亡我,我渡江做什么?而且我与江东子弟八个人渡江西进,如今无一人生还,纵然江东父兄可怜我而仍以我为主,我有何面目见他们。”遂将所乘马送给亭长,让从骑都下马步行,手持短武器与汉军交战。项羽手杀汉军数百人,自己也负伤十余处。他知道大势已去,仰望苍天,大吼一声,挥剑自刎。

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以刘邦取得胜利最后即皇帝位而结束,而项羽最后成了一个悲剧人物留在了中国人的心里。四年前后刘邦和项羽地位的转变,如谜一般为史书记录,但史书并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答案。

对项羽失败的原因,很多人进行了探讨,但看法不全一样。有人认为项羽之所以失败主要是他实行了分封。在政治上刘邦是进步的,项羽是反动的,他大搞分封,符合旧贵族的利益,违背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日益陷于孤立,终归于败亡。也有人指出项羽缺乏政治头脑,陶醉于眼前的成功,一心沽名钓誉。平时吝悭分封,胜利之后,又极其简单地以封王的形式肯定和承认割据势力。因与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终遭失败。

另一种观点认为刘邦、项羽的成败,是他们个人素质所致。项羽过于残暴,自恃拒谏,是出色的军事家,但不是成功的政治家。刘邦品格低劣,成功在长于权术,善于用人。项羽失败在于用人唯亲,不讲策略。更有人认为项羽失败原因除了个人因素外,还有推翻暴秦后,没有给人民带来任何利益和生存生产的条件,而内部有不折不扣的奸细项伯的破坏。各家意见分歧颇大,要取得观点一致,已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史学方法,须加强历史人物个性的研究。

刘邦流氓成性之谜

今江苏省沛县相邻的丰县,在二千年前是秦朝的沛县丰邑。刘邦出生于丰邑,丰邑秦末置县,属于沛县,汉兴改称丰县。

刘邦有兄弟三人,长兄名伯,次兄名仲,他自己名季,伯、仲、季就是老大、老二、老三的意思,以排行取名乃是乡间俚俗。刘邦这个名字颇为文雅,据说那是他当了皇帝后起的名,当皇帝之前一直叫刘季。农民子弟无钱入学,他的两个兄长都是文盲。刘邦比较聪明,父亲把他送入乡间学校,读书不多,略能识字与作文,至今刘邦家乡中阳里还保存着他读书时的书塾。乡间缺医少药,大哥患病早死,二哥是个朴素巴结的庄稼汉,埋头陇亩,辛勤耕作,略有节余,稍置产业。父亲赞扬老二干活卖力,持家有方。刘邦却游手好闲,不治产业,被人看作是个不务正业的人。老太公有时也责怪他于家无利可入,认为他没有出息。

其实刘父也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平时不治家产,喜欢饮酒,有钱就打酒与人共饮,经常出入乡间市井,肚子饿了,随便买个汤饼充饥。凡是乡里有斗鸡、踢球的事情,他都要插上一手,而且很在行。这种从小养成的习性,直到晚年还是没有改掉。当时刘邦封他为太上皇,住在长安皇宫中,食宿都很豪华,刘邦以为这下他总该高兴了,但出乎意外他总是一副郁郁不乐的样子。刘邦不解,忙问其故,答称自己从小就乐与屠夫、小贩之流结交,现在周围没有这号人,很不习惯。刘邦为逗父欢心,选宫内废址,筑成类似丰沛乡里市井风光街一条,以内监充任屠贩,叫卖其中,乐得太上皇留连忘返。

少壮之年的刘邦很多生活习性与他的父亲相似。他的酒瘾很大,是邑市小酒店的常客。手中有钱就现买现饮,无钱则赊酒记帐,但他不会赖帐,一旦有了钱,他会加倍甚至加几倍偿还。酒家欢迎这样的酒客,混得熟了,如同一家。当他喝成烂醉如泥,顾不得什么体统,就和衣卧倒酒家床上,成了醉汉。可是后来刘邦当了皇帝,谁都不敢讲他以前喝酒的事情,相反还有人为他粉饰了一些神奇的色彩,说什么刘邦醉卧时,老板娘常常亲眼看到他身上有龙出现,龙体附身正与刘邦后来当上皇帝相符。传说还有两个老板娘居然不计血本,把刘邦一年欠下的酒帐来个一笔勾销,这无非是想证实刘邦龙体附身的神异之事。

刘邦结交的朋友也有屠贩之徒,不过比他父亲稍高一个档次,可能与他的经历有关。约公元前216年,时年31岁的刘邦被推为泗水亭长。亭长虽只管辖十里以内的民事、诉讼,是个小小的乡吏,但他有机会与县吏打交道。加上刘邦为人豪爽、不拘礼节的个性,很快与同事、上级混得很熟。

不务正业,游荡乡里,使刘邦染上流气,这个习性直至他补秦吏时还依然故我。当时沛县有一外来户,户主姓吕,因与沛令友善,人们尊称为吕公。那些有头面的县吏、乡吏,得知沛令结识了一位尊客,纷纷准备厚礼往贺。主吏萧何负责收受贺礼、贺钱,告诉送礼人不足千钱,只能坐在堂下低等宴席。刘邦囊中羞涩,不要说千钱,就是十钱、百钱也拿不出来,但他要跻身酒宴,怎么办?急中生智,假装贺客往见,大言不惭地高声喊:“贺万钱!”在座的贵宾大为惊奇,自愧不如。他大摇大摆地闯进大门,手中却空无一物,正当诸吏疑惑不解时,不料吕公从贵宾首座中徐徐起身,跨步相迎,引入贵宾之席。

刘邦好说大话,诳骗众吏,自然使主受贺礼的萧何不满,于是当众数落了刘邦几句。但吕公不以为意,居然对这个捉弄他人的不速之客十分看重,其中缘由,据说吕公相中刘邦状貌将来贵不可言,遂有此举。

刘邦与吕公在贺宴上的邂逅相遇,还引出了他大龄得妻的风流韵事。吕公择婿不以男方的家产、地位为重,而从其将来发展前途考虑。传说吕公精通相术,初见刘邦,大奇其人;再相状貌,贵不可言,到底是他的相术灵验,还是后人有意夸大其辞,今天不得而知。但尊刘嫁女是事实,不能说此人没有眼光。

刘邦好发大言,常常会流露出豪迈大志。有一次,他被征发到秦都咸阳服徭役,目睹秦始皇豪华壮丽的出巡,四周簇拥着威武的侍卫、鲜艳的仪仗和无尽的马队,只见到处都是光亮闪闪的刀枪兵器。事后他大发感慨道:“为人应做一个大丈夫,大丈夫当如此地出人头地。”也许善于观颜察色的吕公正是从刘邦的口出大言、必有大志这个角度去认识刘邦的,才会做出常人难以想像的事来。

无赖成性的刘邦即使当上皇帝后仍改不了本性。吕公的女儿叫吕雉,是个奇女子,为人刚毅,生性泼辣,连刘邦也让她几分,但刘邦不喜欢这个带有几分阳刚之气的女人。吕雉既不能使刘邦得到性爱的满足,又严禁刘邦爱上别的女人,好色的刘邦怎能忍受得了。碍于吕后的雌威,只得躲躲闪闪地寻欢作乐。一天,他进入掖庭织室,就忘了自己的身份。室中的织妇都是穷人或犯罪官员被株连的妻女,她们一入织室,就终生与织机相伴,永无见天之日。这时他偶然看见一个美貌的织女,顿时心花怒放,不顾对方的低贱身份,在情欲的驱使下,先是调戏,后则云雨交欢,遂有身孕。问明女子姓薄,封为薄姬,不久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恒。不管其母如何低贱,生下的都是龙子。母以子贵,薄姬告别了永不见天日的织室,搬进了豪华的宫殿。她的儿子后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她被尊为薄太后。

刘邦后又迷恋上了一个比薄姬更漂亮、更称心的戚姓女子,薄姬便遭冷遇了。戚女聪明,善察刘邦心意,颇富女性柔媚之态。刘邦日理万机,回到宫室,劳顿不堪,戚姬便百般温存、柔语慰藉,倦怠之意立即消失,顿觉神情清爽,使精力日耗的晚年刘邦重有了勃勃生机。刘邦十分眷爱这位女子,遂初封她为戚姬,后又封为戚夫人,后宫地位仅次于吕后。

刘邦起于乡里,出自布衣,结交群氓,思想深处不免打上粗野烙印。他从小不喜诗书,虽然曾进入过家乡中阳里的马公书院读书,但他与书不结缘,甚至有厌恶感。当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消息传来时,他竟幸灾乐祸,庆幸自己没有与读书沾过多少边,用不到担惊受怕。想到书烧成灰了,今后大家无书可读,更是喜形于色。长大以后他不喜欢儒生,时时流露出草莽意趣和粗野作风。登位之后,有不少戴儒冠来求见的儒生,刘邦厌恶之余,随手取下对方所戴的帽子,当着客人的面,撒一泡尿在里头。殃及儒冠外,还波及儒袍。秦博士叔孙通身穿儒袍晋谒,刘邦一脸不高兴。事后叔孙通了解底细,马上变通,脱下儒袍,改穿楚服短衣,刘邦马上高兴起来。他虽贵为天子,但身穿短衣,习于楚俗服饰。如此对士人的轻慢,表面上看无礼至极,实际上是刘邦的流气与粗野作风的流露。

楚汉相争中,刘邦凭他草泽英雄的本色,好谋善断,擢用人杰,胸怀大志,终成一代大业。在他的潜意识中,却难以磨灭他的草莽意趣、流气行为,他不掩饰自己的布衣个性,不弄虚作假,显示了他俗得可爱的纯真品格,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糅流俗于英雄本色的人物。

第一节 帝王之谜(三)

汉武帝杀太子之谜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66岁的汉武帝已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长年体弱多病,这位在中国历史上素以雄才大略著称的皇帝进入了生命的晚期。他和其他的君王一样,在享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后宫粉黛如云的美色之后,就想着如何才能长生不老,永远能享受到天下的荣华富贵。疾病在向他逼近,躺在未央宫中,他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会因病而死,并且怀疑自己的疾病是否是有人在诅咒他而引起的。武帝信任酷吏江充,任为直指绣衣使者。江充见武帝年老多病,且多疑,遂妄称武帝病在巫蛊。

当时,京师聚集着许多方士、巫师,大行巫蛊之术。汉武帝时代通行的“巫蛊”形式,大致是用桐木削制成仇人的形象,有的插刺铁针,埋入地下,用恶语诅咒,以为能够使对方罹祸。当时的人普遍相信,如果想让某人患病甚至去世,可以用木头刻画成此人的样子,然后在他身上扎上针,埋在地下,再施以恶毒的诅咒,事情就会变得很灵验。“巫蛊”曾经是妇女相互仇视时发泄私愤的通常方式之一,宫廷妇女和贵族妇女中因嫉妒而使用“巫蛊”之术,使得这种迷信意识严重侵入上层社会生活。因此,在皇宫表面的富丽堂皇与警卫森严的背后,很多颇有名声的女巫们出入其中,为后妃们度厄,为怨妇们诅咒。这些后妃们为了争宠,常常互相攻讦,而最有杀伤力的攻讦就是让武帝相信,某人的宫中埋有木偶,木偶的神主就是武帝。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有两年左右的时间,想永存于世却又疾病缠身,汉武帝一直被这种木偶与诅咒纠缠得不可自拔,后妃们的谎言与揭发,星象所显示的灾难变异,一日数报的边疆急变,这一切都使得汉武帝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病和帝国的病,真的是由于木偶所引起的。为此,汉武帝命令江充到处掘地寻找木偶,一旦发现,便大开杀戒。这一时期,由于木偶而被处死的人数以万计。

尤其让国人和武帝感到震惊的是,江充报告说他在太子的东宫中找到的了许多木偶,言下之意,乃是指太子希望用诅咒的方法使父亲早早死去,以便提早接班。之前,江充与太子已经结冤。江充凭着武帝对他的信任,见太子家使车马在驰道上行走,就没收车马,并劾奏于武帝。太子请江充宽恕,江充不听,两人遂交恶不和。江充害怕武帝去世后太子将来会迫害自己,遂一直想找到报复的机会,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戾太子刘据,是汉武帝的儿子,卫皇后所生,所以也称为卫太子。后代称他为戾太子,那是刘据死后的谥号。汉武帝29岁时,刘据才出生,汉武帝非常喜爱他。刘据长大以后,性格和顺谨慎,汉武帝嫌他才能一般,不像自己,逐渐转向宠爱王夫人所生子刘闳,李姬所生子刘旦、刘胥,李夫人所生子刘。于是皇后和太子都感到宠爱递减,心不自安。汉武帝自己也感觉到这一点,有一次他对大将军卫青说:“汉家建国匆促,加上四夷侵扰中原,朕不变更制度,则后世无所遵循;不出军征发,则天下不能安定,如此不可能不使民众加重负担。如果后世有人仍然继续沿袭这样的政策,那末,就是在重蹈秦王朝灭亡的覆辙了。太子性格稳重好静,一定能够安定天下,是我放心的继承人。要寻找守成的君主,难道还有贤于太子的吗?”虽然有了承诺,但太子不受宠爱是不争的事实。太子的地位原本就岌岌可危,江充的指控和他准备向武帝汇报的威胁使太子更加胆战心惊,这位已当了30多年的太子,并一直生活在全能的父亲阴影里的年轻人只得找他的师傅石德商议对策。

石德说:“前丞相父子、两位公主都因此致祸。巫与使者掘地得到罪证,不知是他们预先放置的,还是真的就有,现在无以自明,只有假冒皇帝的诏令,收捕江充等入狱,严加审问,追查其奸诈。而且陛下现在甘泉宫养病,皇后及家吏请安都没有得到回音。陛下生死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跋扈,太子难道忘记了扶苏的教训吗?”

石德用秦太子扶苏的悲剧警告刘据,刘据于是下决心起兵自卫。征和二年七月壬午日,武帝患病,在甘泉宫避暑,刘据派宾客以汉武帝使者名义逮捕江充等人,又调用宫中卫士,取武库兵器,向百官宣布江充谋反。于是斩江充示众,又用烈火烧烤的方式处死与江充联手的胡巫。同时动员数万市人与政府军战于长安城中,汉代最严重的政治动乱于是爆发,一起并不太大的事情终于酿成太子造反的后果。

当时在甘泉宫休养的汉武帝命令严厉镇压太子军,宣布抓获和杀死反叛者,自有赏赐。又具体指示:以牛车作为防卫工事,避免短兵相接,用弓箭尽可能多地杀伤叛军。并且坚闭城门,不要让反叛者逃离长安。汉武帝迅速回到长安,居住在城西建章宫,下令长安附近郡县的正规军进发长安,并且亲自进行现场指挥。太子军与政府军在长安城中大战五天,死者多达数万人。5日后,太子兵败逃走。是年8月,太子在长安城郊自杀,同时遇难的还有太子的两个儿子,即武帝两个未成年的亲孙子。

事变之后,“巫蛊”冤案的内情逐渐显现于世。汉武帝知道太子发兵只是由于惶恐,并没有其他意图,又接受了一些臣下的劝谏,内心有所悔悟。他下令族灭江充全家,又将江充的同党苏文焚死在横桥上。他哀怜太子无辜,在刘据去世的地方修筑思子宫与归来望思台,以示怀念之意。天下百姓听说后,都为太子刘据哀伤。思子宫和归来望思台后来也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

事情弄到这种地步,武帝也觉得十分凄凉,想起太子和两个皇孙竟然活生生地寻了死路,心中越发伤感,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到了晚年,行事十分糊涂,不近情理。有人认为武帝举动不可思议的症结在于他宠信方士,信奉巫术,又兼刚愎自用,暴戾恣睢。如果究其根本原因,汉武帝晚年的糊涂暴戾的性格,主要是因长生无术引起的心烦意乱所致。

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汉武帝晚年,临近政权交替,国家政治进入了微妙时期。政治权力的转移,对于最高执政者本人来说,看得非常重大。即使是他自己选定的继承人,也是带有极为苛刻挑剔的目光。在父子对政事看法有所不同的情况下,心理裂痕会越来越明显。在这种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具有极敏感的政治嗅觉,又有投机之心,受到汉武帝特殊信任并赋予重要权力的江充,利用汉武帝父子政治倾向不同的矛盾,制造了太子宫中的“巫蛊”冤案。

隋文帝死因之谜

公元581年,杨坚以后周外戚国丈的身份篡夺了帝位,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隋文帝共有5个儿子,均为独孤皇后所生。隋文帝登基后,即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

之后,文帝将杨勇废为庶人,立善于伪饰的晋王杨广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四月,隋文帝得病,七月病重,不久死于仁寿宫。

关于文帝的死,目前学术界大致形成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隋文帝之死属于他杀,凶手是他的儿子即隋炀帝杨广。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病重期间,尚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等因皇帝病重而入宫侍奉,太子杨广也住进宫中的大兴殿。杨广见文帝的病情危在旦夕,就亲手写信给杨素,让杨素密切注意文帝的情况,并询问今后该怎么办。不料杨素的回信被宫人误送到文帝处,文帝看后非常震怒。

独孤皇后死后,文帝最宠幸的是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宣华夫人陈氏是南朝陈后主的妹妹,人长得很漂亮,号称“江南第一美人”,杨广对她的美貌垂涎已久。当晚,陈夫人在旁侍疾,早晨出来更衣时被杨广撞见。杨广欲对陈夫人无礼,被陈夫人奋力挣脱。当陈夫人衣衫不整、神色慌乱地跑到文帝病榻前时,文帝气愤异常,大骂道:“这个畜生如此无礼,怎能担当治国的大任!”盛怒之下命令柳述说:“召我儿。”柳述以为要召杨广,文帝急忙纠正道:“勇也。”大怒中的文帝要重立杨勇为太子,废黜杨广。柳述起草诏敕后让杨素过目,杨素是杨广的心腹,自然不肯召杨勇。杨广马上假传圣旨,命亲信左庶子张衡立即入大宝殿侍候文帝。张衡进入大宝殿,就把宫人和卫士全都赶出殿外。一会儿,张衡出殿宣布文帝已经驾崩。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认为是张衡杀死了文帝。至于张衡是如何杀死文帝的,史书的记载有较大的出入,《大业略记》记载张衡以毒药害死文帝,而《通历》记载张衡“拉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崩”。相似的记载还见于《隋书》卷36《后妃·宣华夫人陈氏传》。

第二天,杨广即皇帝位,为文帝发丧,并派人以文帝遗诏的名义缢杀杨勇。杨勇的10个儿子,长子被当场毒死,其他9个被流放到岭南后,诏令当地官员把他们全部杀死。

文帝死后,陈夫人惊恐不安,忽然收到杨广派人送来的一个金盒子,用纸封口,上有杨广亲笔书写的封签。陈夫人认为里面必是毒药,非常害怕,不敢启封,在使者的催逼下,万不得已才打开盒盖。出乎她的意料,盒内装的原来是几枚同心结。边上的宫人见此都非常高兴,相互庆贺炀帝是不会杀人灭口了。当天夜里,文帝尸骨未寒,杨广就在宫内占有了名分上是他后母的陈夫人。文帝的另一个宠妃容华夫人,不久也被杨广占有。 eNEQFjvBAgfCoYDva2Q4evIVm1qj8TiU+BL9LOryb7S3nNF+H7hmUNtpdIM01+M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