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蒙哥马利

第一节 从小醉心于权力的追逐

1887年11月17日,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出生在伦敦肯宁顿区板球场圣马克教区牧师寓所。

1889年,蒙哥马利的父亲被任命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主教,全家便搬到那里。蒙哥马利在塔斯马尼亚所受的教育是由英国家庭教师传授的,学识较少。

1901年,蒙哥马利随父母返回伦敦,并于次年1月进入圣保罗学校读书。

1907年,19岁的蒙哥马利终于进入了桑赫斯特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实现了他想当一名军人的愿望。在那里,蒙哥马利开始意识到生活就是一场严峻的斗争,必须通过艰苦的工作和绝对的努力才能获取成功。

1908年9月19日蒙哥马利被分到皇家沃里克郡团。他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军事职业后,他便以全副身心投入进去。

蒙哥马利1916年1月赴西线作战之前。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任师司令部中校一级参谋。1920年1月,蒙哥马利跨进坎伯利参谋学院的大门,同年12月毕业后,参加爱尔兰战争。1926年1月,被调回参谋学院任教官。1930年,陆军部选派他担任步兵教令的重编工作。1934年被任命为奎达参谋学院的首席教官。1937年,调任第9步兵旅旅长,因带兵有方,得到当时南部军区司令韦维尔的赏识。1938年10月任驻巴勒斯坦第8师师长,参与镇压巴勒斯坦人的武装暴动,被晋升为少将。1939年8月,调回国内接任以“钢铁师”著称的远征军第3师师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第3师随同英远征军横跨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1940年5月,德军闪电袭击西欧时,他与法、比军队并肩作战,后被迫随英国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1941年先后任第5军、第12军军长。12月又升任东南军区司令,负责选拔、调整、培养各级指挥官,严格训练部队,提高军事素质。1942年,蒙哥马利奉命飞往开罗指挥第8集团军。

第二节 击溃隆美尔

1942年8月31日,德军统帅隆美尔向北非英军发动了进攻。

蒙哥马利给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设计了一个英国军队从未设想过的陷阱,使隆美尔的进攻落得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结果。蒙哥马利以新西兰师箱形阵地的南翼侧为基础,在箱形阵地与阿拉姆哈勒法山之间的缺口内部署了第22装甲旅,该旅坦克都在隐蔽阵地上掘壕固守。他把从尼罗河三角洲匆匆调来的第44师的两个旅配置在阿拉姆哈勒法山脊上。第23装甲旅作为预备队配置在第22装甲旅后面。第8装甲旅配置在哈勒法山脊以南一个靠后的阵地上。第7装甲师则配置在哈勒法山脊南面,向西保持一个宽大的正面,当敌人袭击时,马上撤退;当敌人袭击转向左面,逼向阿拉姆哈勒法山地时,就从东面和南面进行骚扰。

不管隆美尔采取什么样的进攻方法,这样的部署都能将他堵住。如果他朝正东方向进攻,那他将被第8装甲旅堵住,而第22装甲旅和两个师的炮兵将从其左侧猛击。如果他突破地雷场后向左侧出击,那他将面对配置在隐蔽阵地上的第22装甲旅,而在他的右面则是严阵以待的第8装甲旅。总之,不管隆美尔朝哪个方向运动,都将被困住,当隆美尔被困时,英国空军的飞机将以密集队形对其轮番攻击,实施“地毯式轰炸”。此外,蒙哥马利还将以空前集中的方式使用炮兵,把他在英格兰用无线电同时指挥大量火炮射击的试验用于实战。

对付隆美尔进攻的计划一经制定,就开始进行各项准备。在战役开始前几天,第8集团军官兵都有一种特别镇静的感觉。当时的新西兰第5旅旅长霍华德·基彭伯格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他(蒙哥马利)向我们详尽地说明了整个战役计划。我非常喜欢这一计划。我觉得它比以往任何一次战役计划都高明。更令人高兴的是,我有了一种主意已定、镇静自若的感觉,这种感觉无疑是从集团军司令部那里感染来的。这是第一个典型的蒙哥马利式战役,一切准备活动都是在不慌不忙、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完成的。当德军进攻时,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了。”

1942年8月13日,蒙哥马利将军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然而,蒙哥马利的对手隆美尔却并不镇静。当时,隆美尔不仅疲劳不堪,而且有病。他的医务顾问曾向最高统帅部报告说:隆美尔患有胃溃疡和鼻病,血液循环也不好,不宜再担任指挥职务了。隆美尔本人也建议让古德里安来替换他,但遭到拒绝。实际上,在哈勒法战役之前和战役期间,隆美尔的身心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拜尔莱因将军回忆说,隆美尔曾对他的医务顾问说:“教授,我昨天作出的进攻决定是我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其结果要么是我们在俄国的德军能够抵达格罗兹尼,而我们在非洲能够抵达苏伊士运河,要么是……”

蒙哥马利判断隆美尔可能在8月25日晚发动攻击,但隆美尔当夜并未攻击,第二天也无行动。到27日,蒙哥马利根据最新情报,判断德军的攻击将在两夜之后。隆美尔的进攻延期,使第8集团军有了较充裕的时间进行战前训练演习,进一步增强了战胜敌人的信心。

8月31日晚,蒙哥马利像往常一样,到了时间就上床。当隆美尔在半夜后发动进攻时,他早已睡着了。德·甘冈决定叫醒蒙哥马利,把消息告诉他。蒙哥马利答了一句“好极了,不能再好了。”马上又睡着了。

事情完全像蒙哥马利预料的那样发生了。简直可以说,在阿拉姆哈勒法山战役的最初几个小时内,隆美尔就打输了。实际上,英国空军在8月30日黄昏就开始出动,用“威灵顿”轰炸机轰炸了隆美尔的装甲车停车场。当非洲军团在地雷场奋力开辟通道的时候,他们发现地雷场比预计的要宽得多,复杂得多。第一个通道直到8月31日凌晨4点30分才开辟出来。早上8点,隆美尔接到报告说,进展仍然十分缓慢。第21装甲师的冯·俾斯麦将军被地雷炸死,而非洲军团指挥官涅林也因受伤而不能指挥。拜尔莱因接管了涅林的指挥,并和隆美尔一起决定继续进攻,企图在夜间迅速向东猛冲。其结果是德军坦克纵队在雷场中进展缓慢而英军第8集团军和空军则已完全做好准备:坦克已开到战斗位置待命,炮兵也已做好开炮的准备。由于坦克在松软的洼地上行进非常浪费汽油,隆美尔采取了一个折衷方案,命令他的装甲部队向北作预定的左包抄运动。这样德军坦克就朝着英军第22装甲旅的隐蔽着的坦克开过来了。第22装甲旅旅长罗伯茨准将后来写道:

“它们开上来了,排成令人难忘的阵势……现在它们全都向左转了,面对着我们,开始慢慢地推进……我用无线电预先通知了各部队,在敌人的坦克进入1000码距离以前不允许射击。不久它们就进入这个距离了。几秒钟后,C·L·Y的坦克突然开火,激战随之而起。你一旦处于战斗当中,就很难判断时间,似乎只过了几分钟,C·L·Y的所有‘格兰特’式坦克都开火了。德军的新式75毫米炮坦克给我们造成了很大伤亡。敌人的坦克也遭到了重创,停止了前进。但情况仍然严重,我们的防御阵地被打开了一个大缺口。我立即命令苏格兰龙骑兵第2团尽快离开他们的阵地来堵这个缺口。这时,敌人的坦克又开始慢慢前进,已经开到了离步兵旅的反坦克炮很近的地方。当德军坦克进入几百码距离以内时,反坦克炮仍然保持沉默,接着突然开火,敌人遭到重大伤亡。但由于寡不敌众,一些反坦克炮被敌人的坦克碾碎了。我请求炮兵紧急支援,炮兵立刻就向敌坦克开炮。由于炮兵的威力,加上敌人已受到严重伤亡,进攻被挡住了……”

隆美尔迫于燃料短缺,在那天傍晚就停止使用坦克了。这样,非洲军团就在皇家空军的照明弹和炸弹以及第13军炮兵的轰击下停止了活动。翌日,敌人进行了一些零星的攻击,但远不如31日那样猛烈。6时40分,敌第15装甲师对阿拉姆哈勒法山脊进行了短时间冲击。7时5分和8时30分,又分别进行了两次小规模的局部攻击。在此期间,敌人还与第8装甲旅进行了一次剧烈交战。霍罗克斯牢记着蒙哥马利不允许第13军的坦克从事近战的指示,在损失了几辆坦克后就把第8装甲旅撤回了。

9月2日,隆美尔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撤退,并在3日加快了撤退速度。迫使隆美尔撤退的重要原因是沙漠空军轰炸了隆美尔用以发动攻击的后方基地托布鲁克,使他得到补给的可能性消失了。缺乏汽油意味着他无力重新发动攻击。但蒙哥马利拒绝了一切要求坦克发起进攻的请求,并且实际上禁止霍罗克斯继续追击敌人和占领希迈马特高地。他说,要让隆美尔保留下那里的观察哨,以便德军能够看到英军准备下一个大战役时将要采取的各种欺骗措施。到9月7日,非洲军团已在英军原来的地雷场及其后方站稳了脚跟,于是蒙哥马利下令停止这次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损失了约2900人和49辆坦克及装甲车辆;英军损失了1700余人和67辆坦克,其中13辆“格兰特”式坦克尚可修复。但英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第8集团军司令部充满了兴奋与喜悦的气氛。但对蒙哥马利而言,这种兴奋的顶峰则是罗斯福总统的特使温德尔·威尔基的光临。蒙哥马利亲自陪同威尔基到前方区视察。正当盟军在挪威、法国、希腊、远东等战场遭受挫折之时,能向美国总统特使展示德国军团大撤退的景象确是一个令人自豪的时刻。

第三节 突破阿拉曼防线

阿拉姆哈勒法战役的胜利,犹如一针兴奋剂,使第8集团军的士气空前高涨。9月7日,战斗刚刚结束,蒙哥马利便总结出那次作战的经验教训,一共10条。9月10日,蒙哥马利向整个集团军发布训练指示——第8集团军第一号训练备忘录,并且亲自监督所辖3个军进行训练。9月14日,蒙哥马利制定出代号为“轻步”的阿拉曼战役计划。

这个计划准备同时进攻敌人的两翼。由利斯指挥的第30军在北面主攻,在敌防线与布雷地带打开两条走廊。由拉姆斯登指挥的第10军通过这些走廊后,在敌供应线两侧的重要地带布下阵地,准备消灭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在南面由霍罗克斯指挥的第13军攻入敌阵地,与第7装甲师联合行动,把敌装甲部队吸引过来。这将有助于第10军在北方展开攻击。第13军不应遭受严重伤亡,特别是第7装甲师必须保持“完好”,以便在完成向内陆突进之后进行机动作战。蒙哥马利既不计划在左翼进攻,也不准备在右翼进攻,而准备在中央偏右处突破。这样,部队打进去之后,便可根据情况,朝最有利的方向(向左或者向右)发展战果。蒙哥马利的计划没有得到总司令部参谋班子的普遍赞同,因此他们向德·甘冈施加压力,要他让蒙哥马利改变主意。但总司令亚历山大却没有反对蒙哥马利的计划。

9月17日丘吉尔拍电报给亚历山大,要求第8集团军提前发动攻势。于是,亚历山大带着丘吉尔的电报来到第8集团军司令部,对蒙哥马利说:“首相要求你一定在9月进攻。”蒙哥马利回答说:“我不能在9月进攻,若让我在10月进攻,我一定会打胜仗。”有关这件事,蒙哥马利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在我到达时,我曾对第8集团军的官兵许了愿,在没有作好准备之前我不会发动进攻。从目前情况看,要到10月才能准备就绪。月圆期是10月24日,我认为应在10月23日夜间发动进攻,并报告了亚历山大。白厅当即复电。亚历山大接到首相的电报说,进攻必须在9月发起,以配合俄国人的某些攻势以及盟军于11月初在北非海岸西端的登陆(‘火炬’战役)。亚历山大前来看我,商量怎么答复。我说如在9月份进攻,我们各项准备来不及,攻了也要失败;如果延至10月,我保证可获全胜。我认为9月动手简直是发疯。难道真要照办吗?亚历山大一如往昔,全心全意地支持我,因此,就照我所要求的那样答复了白厅。我曾私下告诉亚历山大,由于我对官兵们许诺过,因而拒绝在9月发动进攻;假如白厅命令我在9月行动,那么就让他们叫别人来干好了。阿拉姆哈勒法山战役之后,我的身价提高了。此后就再也没有听到9月发动进攻的事了。”

10月5日,第8集团军情报单位对隆美尔的防御计划提出最精确的分析。隆美尔的防御计划是他在9月23日回德国休养前制定的。隆美尔用大约50万枚地雷,设置了一系列地雷带,特别是在蒙哥马利试图突破的北部和中北部防线上,设置了两条大致平行的地雷带,并以防御据点形成的“分割墙”连接南北两面的主地雷场,其间隔为4—5公里,造成一连串的空白地区。设置空白地区的目的,是为了给突破部队设置陷阱,因为攻击部队突破第一地雷带之后,将被迫向“分割墙”左边或右边运动。

第8集团军的整个训练情况和这份新情报,迫使蒙哥马利重新考虑他的作战计划。10月6日,他放弃了第一个“轻步”计划,而提出一个基于完全不同原则的计划(代号仍为“轻步”)。他说:“过去一般公认的原则是,现代战役计划应当首先着眼于消灭敌人的装甲部队,一旦这个任务完成了,敌人的非装甲部队就很容易对付。我决定把这个原则颠倒过来,先消灭敌人的非装甲部队。在这样做的时候,我暂不打他的装甲师,留待以后再收拾它们。”他准备让坦克屏护队向前推进,堵住敌地雷场通道的西部出口,而用“粉碎性”打击法有条不紊地消灭敌防区内的步兵。敌装甲部队不可能眼巴巴地看着非装甲部队被逐步消灭而按兵不动。它们将进行猛烈的反突击。这样,便正好撞上第8集团军严阵以待的装甲部队。蒙哥马利说:“粉碎性作战行动是在一系列坚实的基础上周密地组织起来的,而且也在我军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及早组织坦克屏护队显然是这种作战方法的关键。蒙哥马利甚至在地雷场的通道清扫完毕之前,就命令第10军的各装甲师紧跟着第30军各先头步兵师进入通道。此外,他还命令,假如在总攻击日后一天,即10月24日,通道之敌尚未完全肃清时,各装甲师必须自行扫清道路,进入开阔地带。

拉姆斯登和他的师长们认为,按这个计划打,步兵很可能受阻,而坦克如执行命令在地雷场上打出一条通路则可能带来灾难。于是,他的3个师长向第30军军长利斯报告说,他们都对坦克执行任务的能力缺乏信心。利斯把这报告了蒙哥马利。德·甘冈也表示他怀疑拉姆斯登是否坚定。但蒙哥马利不理会这些“无端的抱怨”,坚决要求各装甲师严格执行命令。后来事实证明,他这样做是正确的。

为了使敌人摸不清第8集团军发动进攻的时间和地点,达成进攻的突然性,蒙哥马利决定实施代号为“伯特伦”的欺骗计划。这个计划是8—9月间设计和制定的,是沙漠战中迄今为止最精巧的欺骗计划。计划的总意图是,在北方,不暴露第8集团军的真正意图和实际行动,而在南方,则要有意识地显示正在准备进攻的假象,使敌人摸不清第8集团军发动攻势的意图,进攻日期和主攻地带。

整个欺骗活动是在集团军范围内进行的。除了采取谨慎地传播有利于敌人的假情报等措施外,主要是从视觉上欺骗敌人。首先是伪装前沿地区的巨大的弹药和其他作战物资堆集所。例如,离阿拉曼车站不远,就设立了一个很大的堆集所。它可储存补给品600吨,油料2000吨和工程器材420吨。场地在露天,伪装得很好,除了偶尔有一些坑坑洼洼之外,看不出有堆集所的样子。

其次是用假车辆扮演坦克和其他车辆的运动,使敌人对大量部队在作战阵地上集结逐渐习以为常。10月1日,这些必要的假卡车、大炮、武器牵引车等都要进入阵地。到了发动进攻前一天,当进攻的各师集结时,要在夜间把假卡车换成真的作战用车。在准备进攻的各师开来的后方地区,表面上仍应保持全部的车辆密度,用假车辆替代开走的真车辆。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对付敌人的高空照相侦察。

早在总攻日前一个月,就为参加突击的步兵挖好了细长的战壕,供他们在10月23日昼间躺卧用,而且这些战壕都伪装得丝毫不露破绽。同时,为了表明主要突击可能来自南面,还在那里铺设了一条假输油管。铺设工作于9月下旬开始,施工日进度表明到11月初才能竣工。假输油管长约20英里,在三个地方建造了假油泵房,并在其中两个地方建造了给水站与储油罐。此外,还用通信分队模拟将在南面发动主攻的无线电通讯。为了把伪装搞得天衣无缝,只向下层军官传达将要发生什么事,而且是在9月28日至10月21日期间按军衔高低分批传达。在最后一天,传达到了普通士兵,并且停止了一切休假和进城活动。这些措施产生了这样一种结果:“在黄昏来临之前,23日那天过得像阿拉曼前线上的任何一天。”(隆美尔语)

隆美尔在评述阿拉曼战役时指出:“这一仗在射击开始之前,就由军需官们打了并且决定了胜负。”蒙哥马利在前沿地区的后勤安排以及他从基地得到的后勤保障,使他的野战火炮在阿拉曼战役的12天里,一共发射了100万发炮弹,平均每门炮每天发射102发,而他的中型火炮每天的发射量比这还要大。在其他各方面,蒙哥马利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关于英国军队和轴心国军队在这次战役中的相对实力,就师的数量而言,双方大致相等。德意军队集团有8个意大利师和4个德国师(其中4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师)以及1个空降旅,但各部队的人员和装备都不满额。英军第8集团军辖3个满员军(第10、13和30军),共10个师和4个独立旅(其中3个装甲坦克师、2个装甲坦克旅)。编入第8集团军的有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南非、希腊和法国的师和旅。但就人与装备的数量而言,英军占有决定性优势。此外,他还拥有短而不中断的交通线。

因此,蒙哥马利对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充满信心。10月19日和20日,他分别召集第13军、第30军和第10军所有中校以上的军官训话,告诉他们他的计划的细节,他如何指导战争以及各个局部怎样与总体计划配合。他虽然坚信敌人将无法抵抗这次进攻,第8集团军必将取得胜利,但也警告军官们说:“这个仗将是一次艰苦而持久的战斗,我们的部队绝不可以为有了良好的坦克和强大的炮兵支援,敌人就会投降。敌人是不会投降的,激战就在前头。”他预期“整个战役大约需要12天”。

10月23日,蒙哥马利向第8集团军官兵发表了一份私人文告。他在该文告中说道:“我们马上要打的战役将是决定性的一仗。它将是战争的转折点。全世界将注视着我们,关心这一战役的进展……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必须下定决心投入战斗,以战斗和杀敌的实际行动把战争进行到底,取得最后胜利……要求每个官兵怀着只要一息尚存就必须坚持到底的决心投入战斗。在未受重伤尚能作战的情况下,决不允许任何人投降。”他的私人文告使士气高昂的集团军官兵信心倍增。

10月23日上午,蒙哥马利举行记者招待会,向战地记者发表演说。他在演说中表现出来的必胜信念,使许多战地记者大为震惊,都纳闷他怎么会那么自信。当天下午,他和参谋长德·甘冈一起进驻位于第30军和第13军军部附近的集团军指挥所,准备在那里控制作战。为了能随时访问军长们和部队,他特地调来一辆“格兰特”式坦克备用。

沙漠空军的科宁厄姆也在作战指挥所里,在那里有一个专供他使用的常设帐篷,这与战争早期陆、空军互相隔离的情况已大不相同。大战前夕,第8集团军从上到下的气氛都是轻松而镇定的。利斯将军后来对此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作战开始前的最后一天,我坐汽车慢慢巡视战场一周,尽可能与各排、炮兵及坦克兵交谈。车开得很慢,以避免扬起沙尘,引起敌人注意。我们取下了挡风玻璃,以免日光反射。士兵们多在沉静或思考状态中,很多人在写信,不少随军牧师在为他们举行作战前的最后一次布道。大家士气高昂,期待着投入战斗,并且也了解眼前任务的重要性。每个人都知道他需要做些什么,我想我们都知道赌注很大。集团军的士气很高,到处都显而易见地存在着备战的信心和成功的意志。”

“作战前夜,我和集团军司令共进晚餐。餐后,他问我要做什么。我告诉他我想去看看炮兵阵地。他问我能看到些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然后说现在我没有足以影响战局的事可做。他说,我所能做的事,是早点上床睡觉,以便明日早晨以整洁的仪容出现,给部队更多的信心……”

10月23日晚上,蒙哥马利看了一会儿书,很早就睡了。那天傍晚,接替隆美尔的斯图姆将军发给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情况报告是:“敌情无变化。”但是,到晚上9点40分,英军阿拉曼防线上的1000多门大炮,同时向德军炮兵阵地轰击。刹那间,地动山摇,沙尘满天。20分钟之内,英军炮火已重创敌军炮群。然后,这1000多门大炮调转炮口把暴雨般的炮弹倾泻在敌前沿阵地上。接着,第30军和第13军的士兵,借助天空中的探照灯光和轻高射炮对固定战线发射的曳光弹,冲进战场上令人窒息的烟幕尘雾,向敌人展开进攻。一排排头戴钢盔的步兵,随着尖厉急切的风笛声,队列整肃地向前挺进,月光下,刺刀寒光闪烁,高高端起的步枪杀气逼人。

当第30军的4个步兵师在一个最初宽6英里、后来逐渐扩大到8英里的正面上以横队前进时,他们前面有3个主要目标地带。第一个目标地带叫做“酢浆草”,它沿米泰里亚山脊的西斜面延伸,然后向西北转向腰形山脊的边缘,接着转向正北。“轻步”计划规定于次日凌晨3点10分占领这个目标地带。其次是“皮尔森”目标地带,该地带从腰形山脊的西端向东南延伸,规定于拂晓时由3个装甲旅占领。最后是“小气鬼”目标地带,它在“皮尔森”目标地带的正西,大致是从拉赫曼车站到泰勒阿卡基尔以南的一个区域,这是装甲部队夺取的目标。

在北面,以第51高地师为左翼侧的澳大利亚第9师应夺取直到米泰里亚山脊的“酢浆草”目标地带。山脊本身则由以南非第1师为翼侧的新西兰第2师来占领。供第1装甲师使用的走廊应通过高地师的正面直抵腰形山脊,而供第10装甲师使用的第二条走廊则应通过新西兰师的地域,到米泰里亚山脊北段的反斜面为止。开始时由步兵师负责清除地雷,但后来每个装甲师都必须用扫雷分队为自己开辟4条狭窄的通道。最初,每一条通道仅几码宽,但要求尽快扩展。然而,夜间的战斗并没有实现这个意图,装甲部队不但没有到达“皮尔森”目标地带,甚至连“酢浆草”目标地带的范围也没有超出。

由于蒙哥马利实施的压制敌炮兵火力的射击和随后的拦阻射击使敌步兵的重武器和通讯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到24日凌晨前,敌人的防御射击都未能对英军构成实际威胁。这样,英军就能够突破德军的前哨防线向纵深推进。第23装甲旅的“瓦伦廷”坦克团和3个步兵师一起推进,而新西兰第2步兵师则在整个第9装甲旅的协助下向前推进。这些部队要在必要时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桥头堡。

但夺取桥头堡的任务却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夜深后,敌人的抵抗加强了,越来越多的大炮向正在雷区摸索前进的英军士兵、车辆和装甲车射击。除了在地雷场开辟通道碰到困难外,各处散布的地雷也给英军造成了严重延误与大量伤亡。由于沙漠中没有什么地貌特征,烟尘滚滚能见度差,英军在前进中遇到越来越多的进行顽抗的敌防御阵地。

10月24日,蒙哥马利进攻部队的态势大致如下:右面是澳大利亚第26旅;中央是新西兰师的大部分部队,高地师第154旅配置在他们旁边;而左面远处的南非第3旅则还处于“酢浆草”目标地带。另一个澳大利亚旅、高地师的另外两个旅和一个南非旅仍然没有到达目标地带。第23旅和第9旅还没有建立桥头堡。到拂晓时,第1装甲师的扫雷分队仅在澳大利亚师的作战地域内开辟出一条通道,而第10装甲师所开辟的4条通道,没有一条超出米泰里亚山脊顶峰。

从南面第13军传来的消息也令蒙哥马利不怎么放心。第7装甲师本来应该像北面的第30军那样于23日22时开始进攻,突破“一月”和“二月”两个地雷场,建立一个桥头堡,以便进一步向西扩大战果;而第一自由法国旅则应占领希迈马特山西边山脚下的纳克布赖拉高地。但一切都不顺利。“蝎子”扫雷装置被毁,部队伤亡惨重,白天获得的战果仅仅是拥塞在“一月”地雷场两侧,“二月”地雷场尚未突破。法国人的运气更坏,地面松软,前进速度缓慢,反坦克炮运不上来,又在7点30分遭德军反突击。结果,两个上校阵亡,损失了全部车辆,却连一寸土地也没有攻占。当时第13军的处境是,要么突破“二月”雷场,要么在两个雷场之间陷于崩溃。

蒙哥马利逐渐明白了这一总的形势后,于9时以后发布了24日的新命令:一、彻底打通北部走廊;二、新西兰师从“酢浆草”目标地带和米泰里亚山脊向南扩张战果。

24日中午,蒙哥马利在弗赖伯格的司令部召开了一次会议,下令盖特豪斯的第10装甲师必须在第30军全部炮兵的支援下,于当天晚上打到新西兰师的战线之外,进入开阔地带。为了强调这一命令,蒙哥马利还给拉姆斯登参谋长打电话重申:第10装甲师必须推进到“皮尔森”目标地带,以便为新西兰师的进攻提供保护,为此他准备接受重大伤亡。由此可见,在24日那天,蒙哥马利已开始怀疑他的装甲部队指挥官的积极性了。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坦率地说:“第10军军长在情况危急时没有魄力,也未当机立断;第10军的装甲师又普遍缺乏旺盛的进攻意志,可见这不是他们习惯打的仗。”

在此次作战中,沙漠空军持续地发挥作用,给敌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空军不仅在进攻前对敌人的防御工事实施了猛烈轰炸,而且在整个战役过程中都对第8集团军进行了不停顿的战术支援。10月24日,沙漠空军大约出动了1000架次,主要用于直接支援集团军。“台风”式战斗轰炸机痛击了曾把自由法国旅击溃的敌基尔集群。敌第15坦克师和利托里奥师的坦克集团遭到了轻型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的穿梭轰炸,敌着陆场遭到了攻击,而英军战线则有空中保护伞的保护。

当夜幕降临时,为保障第10装甲师向前推进的准备工作已在进行。但第10装甲师却说,“还没有作好进攻的准备”。利斯向拉姆斯登查问时,发现拉姆斯登对这次作战的可行性表示怀疑,因为山脊上地雷场的纵深比预计的要大,炮轰猛烈,情况混乱,而且英军的掩护炮火越来越远离这支停止前进的装甲部队。为了避免因炮轰而遭到更多伤亡,装甲部队必须马上分散。因此,第8装甲旅旅长卡斯坦斯25日凌晨向盖特豪斯建议说,他的进攻应当取消。盖特豪斯向拉姆斯登提出了同样的建议,拉姆斯登同意这个建议并上报集团军参谋长德·甘冈。

这样就发生了蒙哥马利称之为“战役中的真正危机”,而德·甘冈称之为“第一踏脚台”的事件。德·甘冈认为危机就在眼前,因此决定叫利斯和拉姆斯登于凌晨3点30分到集团军作战指挥所开会。然后,他叫醒了蒙哥马利,把开会的事告诉了他。

利斯和拉姆斯登准时到达,并逐一向蒙哥马利汇报了情况。简单说来,情况是这样的:第10装甲师的一个装甲团已经通过一条通道,进入开阔地带,并且在拂晓前可望有更多的装甲团出击。但盖特豪斯担心,进入西斜面开阔地带的坦克在拂晓时容易被敌人逐个瞄准消灭,他要求退回到东斜面比较安全的地带,而拉姆斯登同意他的观点。蒙哥马利认为,任何迟疑或动摇都会使整个战役毁于一旦。因此,他十分清楚地向拉姆斯登和盖特豪斯表明,他的计划必须贯彻执行,绝不允许撤退。他对拉姆斯登的一切怀疑现在都得到了证实,于是他把拉姆斯登留下来,坦白地对他说,如果他或盖特豪斯不赞成继续推进,他将找别人来代替他们。

当盖特豪斯把拉姆斯登开会后下达的命令传达给卡斯坦斯时,第8装甲旅已经有两个团越过山脊了,第3个团也正沿着走廊跟上来。但在早7时,打出去的3个团又退回到山脊下隐蔽起来,而在他们左边的第9装甲旅和新西兰师的装甲部队则处于困境。早8时,北面的装甲部队全部出动,进入开阔地带。他们所进入的阵地,正是蒙哥马利要求在前一天晨8时应该到达的地方。英军以极大的代价粉碎了敌人企图摧毁英军突出部的作战行动。由于装甲部队楔入敌军防线时建立了用以对付敌军反突击的阵地,蒙哥马利现在开始指挥步兵部队实施“粉碎性”打击。

一支支部队投入进攻,战场上人山人海。数以千计的炮弹和炸弹不断爆炸,滚滚的沙尘遮天蔽日,烟雾笼罩着整个西南面战场。新西兰师陷入了异常激烈的苦战。中午蒙哥马利在新西兰师司令部召集军长开会。会上,蒙哥马利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新西兰师进一步向南推进将付出太大的代价,因此他把进攻矛头转向北面,命令澳大利亚师开始进行“粉碎性”作战行动。现在的形势很明显,只有北面战线有获胜的希望。24日夜至25日黎明前,南面第13军对“二月”地雷场实施的第二次进攻已经失败。实际上,在第50师的一个旅企图突破穆纳西卜失败后,蒙哥马利在南面战线的所有部队就全都处于守势了。

在25日夜至26日黎明前,澳大利亚师进行了一次干净利落的进攻,而且迅速获得成功。但第1装甲师和高地师却没有取得什么重要进展,第8集团军的进攻势头逐渐减弱。此外,隆美尔在10月25日夜又回到了前线指挥所,这必然会增强轴心国部队的反攻力量和势头。

在23日至26日拂晓这段时间里,整个第8集团军的伤亡和失踪人数估计为6140人,被打坏不能使用的坦克约300辆,但却远远没有达到蒙哥马利预定在24日要达成的目标。蒙哥马利已面临步兵短缺的问题。因此,他在10月26日不得不用一整天的时间来周密地思考战场的形势。

隆美尔也有许多问题要考虑,并为许多问题所困扰。他有127辆坦克被摧毁,并且修理设备不如英军好,现在只剩下148辆德国坦克和221辆性能较差的意大利坦克。他的燃料短缺,而运送石油和弹药的轮船又在海上被击沉。他的部队进行反突击,却收效甚微。他已经感到绝望,于是向元首司令部报告说:“除非供应情况得到改善,否则这场战役就要输掉。”

蒙哥马利经过一番周密考虑后,他的头脑清醒了,行动计划明确了。26日中午他发布了第一组命令:命令高地师继续在第一目标地带内扫荡;命令澳大利亚师准备在28日夜间向北发动第三次进攻;在此期间,第30军除了帮助第1装甲师推进到腰形山脊以外,将不实施重大作战任务;第7装甲师则继续休整。但更重要的是,他已决定实施大有希望获胜的机动,并通过重新部署部队来建立一支强大的预备队,以实施猛烈的最后打击。晚上,他召集了一次会议来讨论如何完成这项称之为“增压”行动的任务。作为第一步,他把本战役中尚未参加过激烈战斗的南非师和印度第4师从翼侧调到右边,从而让新西兰师撤到休整地域。然后,他向第7装甲师发出预先号令,让它作好准备向北开进。在此期间,第10装甲师应继续努力作战,以取得新的战果。

第10装甲师于26日夜至27日黎明前向腰形山脊西北面的“山鹬”防御阵地和西南面的“沙锥鸟”防御阵地发动进攻。在第30军和第10军的炮兵的协助下,第7摩托旅的两个营应在夜间夺取这两个阵地,以便拂晓时第2装甲旅能够越过“山鹬”,第24装甲旅能够越过“沙雄鸟”向前推进。这次战斗未能按计划进行,但却变成了整个阿拉曼战役中最英勇的一次战斗,给了隆美尔装甲部队又一次沉重打击。

到28日,蒙哥马利已把他的新计划准备停当。这个新计划很快就能给他和盟国带来决定性胜利。早上8时,他给利斯和拉姆斯登下达了命令:腰形山脊地区必须转入防御;第1装甲师必须撤出战斗,重新编组。中午时分,他告诉弗赖伯格说,澳大利亚师在北面占领更多的地盘后,经过休整的新西兰师必须沿着海岸打下去。这项任务不是由弗赖伯格单独完成,他将得到几个步兵旅的支持,第9装甲旅也将再次归他指挥,该旅可优先补充坦克。同一天早上第7装甲师受领了向北进攻的任务,它将把第4轻装甲旅留下来,但带上第44师的133步兵旅。这样就为“粉碎性”打击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预备队。那天夜里,澳大利亚师采取了第一个步骤,进一步攻占德军突出部的阵地。

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与巴顿交谈。有几个师从前线撤走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开罗和伦敦,引起了很大的恐慌。29日上午丘吉尔问道:“我的蒙蒂在干什么呀,是不是让战斗停下?近三天来,他什么事也没有干成,现在却要从前线撤走他的部队。如果他打算使一场战役半途而废的话,为什么他要告诉我们,他能在7天内突破敌人的防线呢?”12时30分召开了参谋长委员会会议,会上艾伦·布鲁克不得不针对丘吉尔以及其他内阁成员的责难为蒙哥马利辩护。但在史末资无条件支持布鲁克以前,他的辩护没有产生什么效果,而且布鲁克自己内心也有怀疑。他曾这样写道:“返回我的办公室后,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被一种绝望的孤独感折磨着。”

蒙哥马利万万没想到,他认为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军事行动,竟会以截然不同的面貌呈现在伦敦的焦急不安的上司面前。但事情很快就清楚了。29日上午,亚历山大·凯西(驻开罗的国务部长)和亚历山大的参谋长麦克里少将来到蒙哥马利的指挥所,这使蒙哥马利马上明白白厅在惊惶不安。当凯西问要不要发一封电报给首相,使他在思想上对挫折有所准备时,蒙哥马利回答道:“如果你发那样的电报,那你一定会被撵出政治舞台!”在蒙哥马利向视察者讲明自己的意图后,客人们才愉快地走了。凯西和亚历山大都向伦敦发去了让白厅放心的电报。

接着,特德也找上门来。空军也对蒙哥马利的缓慢行动感到十分着急,担心既定的进攻发动太迟,他们便不能夺取机场来救援马耳他。蒙哥马利让特德看了“增压”作战计划,但特德觉得这个计划还不够大胆,并为此进行争论。蒙哥马利回答说:“这是一次猛烈的较量。”特德只好耸耸肩膀说:“好吧,这是你们的战役。”随后,他们一起去吃午饭。饭快要吃完时,蒙哥马利对特德说:“有一些关于隆美尔部署的新情报,这意味着一个变化。”

这份情报具有头等重要意义:澳大利亚师在上一夜的进攻中,发现与之交战的德国部队是第90轻装甲师的第155战斗群。这不仅表明隆美尔的全部精锐部队已投入了北面作战地段,企图堵住英军沿海岸向西迪阿卜杜勒拉赫曼的进攻,而且表明隆美尔现在手头已没有德军预备队了。在这次战役开始之前,蒙哥马利的情报处长威廉斯就向他指出,德国部队和意大利部队是交错地配置在一起的,如果能把它们分隔开,那么突破完全由意大利部队构成的正面就不成问题了。威廉斯所说的情况现在看来已经出现了,于是他和德·甘冈建议把“增压”作战的出击线更向南移动一些,以使新西兰师能够进攻德意部队的接合部。蒙哥马利立即改变计划,决定澳大利亚师在30日夜间至31日黎明前,以相当大的力量向海边发动第三次攻击,但在第二天夜里,“增压”作战的矛头应对准轴心国部队的接合部,主要打击意大利部队。

澳大利亚师打得很出色,该师虽然遭到顽强抵抗,进展困难,未能一直打到海边,但他们夺取了公路和铁路沿线的许多阵地,俘获了500名德军,并在隆美尔发动的许多次凶猛的反突击中守住了阵地。

“增压”作战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但蒙哥马利又把发起总攻的时间推迟了24小时。推迟总攻时间是弗赖伯格建议的,其理由是:步兵感到疲乏;需要进行侦察;把不同的参战部队及其支援兵器结合在一起尚有困难。根据计划,他将统率他的师和两个步兵旅,即151旅和152旅(每个旅由一个“瓦伦廷”坦克团进行支援)向前推进。当时第9装甲旅已加强到拥有79辆“谢尔曼”式和“格兰特”式坦克、53辆“十字军”式坦克。该旅跟在弗赖伯格师的后面推进,越过步兵的目标,夺取泰勒阿卡基尔和拉赫曼车站以外的地方,从而形成一个屏障来保证第1装甲师在拂晓以前编成战斗队形,以进行预期的决定性坦克会战。蒙哥马利接受了弗赖伯格的意见,于10月31日6时30分将“增压”作战的总攻时间改为11月2日1时5分。

当“增压”作战行动在11月2日开始的时候,步兵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51旅和152旅在规定的时间内夺占了目标,在他们右侧和左翼侧的第28营和第133车载步兵旅也都夺取了能保证执行翼侧保卫任务的阵地。至于第9装甲旅,它的任务异常艰巨。

据了解,德军在拉赫曼铁路线上以及在泰勒阿卡基尔周围筑有坚固的防坦克壕和工事。弗赖伯格在进攻前召开的一次会上说:“我们全都明白,用坦克去攻击一堵由火炮构成的墙壁,听起来真像是天方夜谭。这应当是步兵干的事,但我们再没有多余的步兵可供调遣,只好由装甲兵来干。”第9装甲旅指挥官约翰·柯里说,他的旅这样打可能遭受50%的损失。弗赖伯格口答说:“损失可能比这要大得多。集团军司令说,他准备接受100%的损失。”该旅进行的11英里截敌运动使人灰心丧气。新补充的坦克效能很差,摆来摆去地开进时所卷起的滚滚沙尘使能见度变得极差。炮击使坦克和士兵遭到损失和伤亡。一个分队迷失了方向,不得不掉过头来再往前赶。结果,该旅3个团的坦克中只有94辆在发起总攻时可以使用,而发起总攻的时间根据柯里的请求还推迟了半个小时。这一推迟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为它使敌人赢得了30分钟的时间。

但是,第9装甲旅所实施的自杀性冲击绝不是一场灾难。从统计的数字看,该旅的伤亡是骇人听闻的:94辆坦克中有74辆被击伤,伤亡官兵230人,而拉赫曼铁路线上的敌火炮防线仍未突破。但另一方面,该旅摧毁了敌防线上的35门大炮,而且该旅幸存的坦克还坚持战斗了一段时间,使第1装甲师的第2和第8装甲旅得以爬出走廊,在开阔地上展开。但这两个旅的进攻也被阻挡住了。但相对来说,非洲军团的损失更大些:德军有14辆坦克被击毁,40辆坦克被击伤;在这一天里,非洲军团共损失坦克70辆,而它的坦克本来就所剩无几。虽然蒙哥马利有理由为他的雄心勃勃的“增压”作战计划未能最后解决问题而感到懊恼,但他所不知的是,在8时15分的时候,非洲军团指挥官冯·托马将军向隆美尔报告说,他的战线只是勉强地维持下来,如果英国人再继续进攻,就将不可避免地被突破。如果说,胜利的实质在于敌军士气的溃败,那么,蒙哥马利通过“增压”作战已经获得了胜利,因为隆美尔在分析了他的处境后,已经决定撤退到防卫力量薄弱的预备阵地——富凯。但是,就是这样做也不会带来什么希望。隆美尔在呈送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形势报告中写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认为这支军队将逐步毁灭。”

而这时蒙哥马利必须做的事则是结束这场“事先精心布置的战役”,并组织追击。希特勒帮了蒙哥马利一个大忙,因为他在11月3日发给隆美尔的电报中命令:“在你目前所处的形势下,除了坚持战斗以外,不能有任何其他想法,不得放弃一寸土地,要把每一门大炮、每一个士兵都投入战斗。”

当时非洲军团只剩下30辆坦克。隆美尔知道,这是一道要部队去送死的荒唐命令。然而他是个军人,军人的天职乃是服从命令。他把希特勒的电报给冯·托马看,冯·托马愤怒地声称,他不可能“不放弃一寸土地”。这时,英国装甲部队已突入德军南面战场。冯·托马驱车前往察看战场情况,结果被英军坦克包围,被迫投降。

11月3日夜间,印度师和高地师实施了两次猛烈的冲击,于次日凌晨突破了非洲军团的阵地。紧接着,成百上千辆坦克和装甲车通过突破口,进入开阔地带,向西面和北面猛冲而去。尽管隆美尔并没有下达撤退的命令,但非洲军团已开始溃退。隆美尔要求部队坚决抵抗,但根本没有人再听他的。隆美尔后来悲哀地写道:“我们曾竭尽全力地加以避免的那件事终于出现了:我们的战线崩溃了,全部摩托化的敌军已经拥进了我们的后方。上级长官的命令再也不能算数了。我们必须挽救还可以挽救的东西。”

11月4日9时15分,蒙哥马利发布文告说:

“目前的战役已持续了12天,在此期间全体官兵英勇作战,使敌人遭到了很大损失。现在敌人已达到了崩溃点,正企图撤退。皇家空军正在袭击沿主要的海岸公路向西移动的敌军部队,使之遭到重大伤亡。敌人已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崩溃在即。我号召全体官兵继续对敌施加压力,不得有片刻松懈。我们有可能擒获敌人整个装甲集团军,我们一定要做到。我为已经取得的一切成就向全体官兵祝贺。彻底胜利已经在望。我已代表你们向皇家空军发去一份贺电,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巨大支持。”

11月4日上午,隆美尔接到他的参谋长韦斯特法尔打来的电话说,他右面的意大利师已经瓦解。13时,当时已接管了非洲军团的拜尔莱因又报告说,冯·托马将军在前线失踪了,可能已被打死(实际上是当了俘虏),而他本人则徒步逃脱了敌装甲部队的攻击。隆美尔认识到,他的战线已无可挽回地崩溃了,于是只好不顾希特勒的命令,于15点30分发出了全面退却的命令。次日凌晨,希特勒和意大利最高统帅部发来电报,认可了隆美尔的退却命令。

11月4日晚,蒙哥马利与被俘非洲军团司令冯·托马共进晚餐,他们一起谈论9月间的战斗和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事。晚餐方毕,蒙哥马利立刻令人收拾餐桌,然后拿出一幅埃及沙漠地图,摊在桌上。他对冯·托马说:“我的部队今晚将接近富凯,你有何想法?说说,你将如何处置,冯·托马?”但是,冯·托马不露声色,只是说:“非常之严重,确实非常之严重。”实际上,英军推进的距离连那一半都还不到。

蒙哥马利在他的《回忆录》中说:“真正的追击于11月5日开始……我的最终目标是的黎波里;它曾经是第8集团军所经常考虑的目标。”蒙哥马利命令拉姆斯登指挥的第10军担任先头部队;利斯指挥的第30军留在出击地带以西进行整编;霍罗克斯指挥的第13军负责打扫战场和收集敌我遗留下来的所有军事物资。

11月5日凌晨,隆美尔本人到达富凯并在那里建立了司令部,在这一天昼间,非洲军团的大部分部队、第90轻装甲师和若干意大利摩托化部队也到达了。隆美尔原打算在富凯停留一段时间,以便让正在行军的步兵(特别是南面的意大利步兵)摆脱困境,但他很快就认识到停留是没有希望的。11月5日夜间,当隆美尔认清必须抛弃步兵让他们听天由命后,就命令机动部队向马特鲁港撤退。撤退途中,德军的交通严重阻塞,为英国空军提供了良好的攻击目标。尽管英空军对德军造成的实际破坏可能不如预期的那么大,但德军档案却一致认为,英国沙漠空军似乎在昼夜不停地进行空中监视,给轴心国退却部队的士气造成了很大损害。在“十字军”行动中,大雨曾拯救隆美尔,而现在大雨又来营救非洲军团了。新西兰师正向富凯冲去,第1和第7装甲师则向马特鲁分进合击。这时,天突然劈头盖脸地下起暴雨来,几分钟之内就使坚硬的路面变成了无法通行的沼泽。11月7日,整个追击部队都被迫停止前进。虽然沙漠空军继续给德军以沉重的打击,但德军还是充分利用这24小时的喘息时间,使绝大部分的残余部队都能沿海岸公路撤走。

11月8日,蒙哥马利进入马特鲁港时,发现隆美尔已于头天夜间离去。在马特鲁港,蒙哥马利险些遇难。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他派遣一个侦察组为他在马特鲁港一带选择司令部的地址,侦察组中有他的继子迪克·卡弗。当接近马特鲁港时,侦察组取道前往马特鲁港以东的“走私湾”海岸。不料,那里还有德军,于是这个侦察组被德军后卫部队俘虏了。要不是蒙哥马利的警卫队因为一场小遭遇战而停止前进的话,他很可能走上那条通向“走私湾”的路。如果那样的话,他就可能被敌人俘获。

11月8日上午,盖特豪斯向蒙哥马利报告说,第10装甲师“是埃及最强大的师,拥有完整的B梯队”,已经作好战斗准备,要求允许该师向萨卢姆和图卜鲁格推进。但蒙哥马利不愿冒“猛冲”之险,不愿意冒被隆美尔踢回之险。他觉得隆美尔可能作困兽斗,可能创造另一个奇迹。把英军从“杰别尔障碍”(有时也叫做“班加西障碍”)向相反的路线猛推回去。蒙哥马利这样写道“正像一位军官对我说的那样,‘我们过去常到班加西度圣诞节,然后回埃及过新年。’我决心不让这种事情再发生。”其实,蒙哥马利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被隆美尔踢回,因为到11月10日前后,德军主要部队仅剩下大约4000人,仅有11辆坦克和少量野战炮和反坦克炮。凭这种实力,德军是无法将强大的英军踢回去的。

当第8集团军还在肃清马特鲁港的残敌时,11月8日传来了蒙哥马利一直在盼望的消息——“火炬”战役开始了。这个消息对隆美尔来说,是一个真正的致命打击,它“宣告了非洲德军的灭亡”。与拜尔莱因商议后,隆美尔得出的看法是:他必须迅速往西撤退……轴心国甚至现在就必须撤离北非。他希望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一场激战,并且打算撤离昔兰尼加,尽快地沿苏尔特湾海岸往后撤退。但与此相反,墨索里尼却企图在东面尽可能远的地方保留一个立足点,而且保留的时间越长越好。于是,希特勒下令坚守阿盖拉隘道。

11月12日,蒙哥马利把敌军赶出了埃及。他向第8集团军发布文告说:“今天,11月12日,在埃及土地上,除了俘虏外,再也没有德国和意大利士兵了。……我们击溃了德国和意大利军队,追击了约300英里,到达并越过了边界,把残敌逐出了埃及……但北非还有残敌。至于再往西,在利比亚,我们还大有可为,而我们的先头部队现在已准备在利比亚动手。我们此次到班加西及其更远的地方,将不再回来了。”

从文告的落款中,我们看见蒙哥马利已不再是中将而是上将了。阿拉曼战役之后,蒙哥马利因为“战功显赫”在11月11日被提升为上将,同时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

蒙哥马利得到了亚历山大的坚决支持并且不断赢得丘吉尔的赞许,因此对更大的胜利充满信心。11月15日,蒙哥马利夺取了迈尔图拜附近的几个机场,接着又夺取了德尔纳附近的机场,进一步赢得了首相的好感。虽然暴雨使迈尔图拜在11月19日以前不能使用,但重要的护航船队于11月20日到达马耳他岛,使该岛复苏了。同一天,第8集团军进入了班加西。两星期后,第二个护航船队到达马耳他岛。从那以后,该岛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危险。

11月23日夜间,隆美尔撤退到布雷加港和阿盖拉地区,开始建立阵地。蒙哥马利用少量部队予以阻止,自己则停下来检查所面临的形势。这是自10月23日发起阿拉曼战役以来,首次出现的大的战斗间歇。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蒙哥马利完成了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在预定的期限内突破了阿拉曼防线,击溃了隆美尔部队,连续追击敌人上千英里,按要求的时间到达迈尔图拜,解放了马耳他岛。

在阿拉曼战役中,尽管蒙哥马利缺乏明确的追击计划,没有抓住最佳追击时机,并且有时用兵过于谨慎,但他的指挥却是非常成功的。在他的正确指挥下,阿拉曼战役在人员伤亡方面付出的代价只相当于黑格的部队在索姆河战役的第一天所付出的代价的1/4.然而,与黑格不同的是,蒙哥马利在自己所规定的时限内决定性地赢得了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

第四节 解放非洲

12月11日夜,蒙哥马利率军对阿盖拉主阵地开始发起猛烈进攻,并于14日进行全面攻击。敌军被赶出了阿盖拉阵地。随后,蒙哥马利又率军队向的黎波里塔呢亚挺进。1943年1月23日凌晨,英军攻下的黎波里,将意大利法西斯赶出了它在海外领土的最后一个城市。

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法国抵抗运动领导人戴高乐于1943年1月在摩洛哥召开的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决定,英军第8集团军将与美国第1集团军会师,合编为北非盟军,由艾森豪威尔统一指挥,进入突尼斯作战。亚历山大任副总司令,负责指挥地面部队。特德任地中海战区空军总司令。

要完成下一个重要任务——突破马雷斯防线,第8集团军必须依赖的黎波里港供应作战物资。因此,一占领的黎波里后,蒙哥马利便致力于使港口畅通,以便船只进港,每天能卸下大批物资。在第8集团军的协助下,海军创造了奇迹。虽然港口设施被彻底破坏,港湾口完全堵塞,但由于海军的努力,第一艘船于2月3日到达,第一个护航船队于2月9日到达。到2月10日,港口日卸货量就超过了2000吨。

2月3日和4日,英国首相和帝国参谋总长到第8集团军视察。蒙哥马利为他们举行了阅兵式。参加检阅的有苏格兰师、新西兰师、皇家装甲部队和皇家陆军后勤部队。部队精神饱满,威武雄壮,给丘吉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相的视察使部队士气更加高昂。

隆美尔把他的集团军从的黎波里周围的复杂地形中解脱出来以后,到2月初,德军大部分已在马雷斯防线站稳了脚跟。隆美尔与突尼斯德军指挥官冯·阿尼姆之间的责任界限正好定在加贝斯隘口的北面。第21装甲师已经进入冯·阿尼姆的辖区之内,这样,两条战线互相交错起来,而它们彼此靠得越近,就越能从“内线”的运用中得到好处。但不幸的是,由于隆美尔撤出的黎波里过于突然,使意大利人十分不满,因此,意大利人、凯塞林和希特勒的参谋机构全都反对他。这样,德军的力量反而被微妙地削弱了。

2月20日,隆美尔发起卡塞林战役,在卡塞林隘口大败美军,使总的战况显得胜负未定。蒙哥马利说,在那一天,“亚历山大给我发来一份紧急求援的电报,强烈要求我采取行动以减轻敌军对美军的压力”。当时,蒙哥马利的部队已经进入了突尼斯,第7装甲师和第51师的1个旅已经到达了本加尔丹。因此,蒙哥马利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加快了行动的速度,到2月26日,我们施加的压力明显地使隆美尔停止了对美军的进攻。”

隆美尔从第1集团军的正面撤走后,蒙哥马利估计他很可能转过身来向第8集团军发起攻击。在2月28日至3月3日这段时间,蒙哥马利感到十分焦虑,认为他在前线还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来对付隆美尔可能发动的反攻。马雷斯战役很快就要打响,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进行十分复杂的准备。但那时他主要考虑的却是离他很近的梅德宁。梅德宁是他的集团军的前哨,他估计敌人任何时候都可能向那里发动进攻。果然,蒙哥马利很快就得到了敌人向第8集团军正面调动军队的情报。但是,蒙哥马利并没有慌乱。到3月4日,他的忧虑消除了,又恢复了自信。他的参谋长这样写道:“我们兴奋地工作着,以便作好一切准备……隆美尔丧失了他的机会,我们现在又可以自由呼吸了。”蒙哥马利本人则决定用阿拉姆哈勒法山战役的战法对付隆美尔。他把新西兰师从的黎波里调来,负责保卫梅德宁地区。第7装甲师则部署在该师的右翼。第201近卫步兵旅暂时置于第7装甲师的指挥之下,占领了一座叫做塔杰拉基尔的小山,来填补第7装甲师与新西兰师之间的缺口。

3月5日晚上,所有的迹象都表明隆美尔将于明晨发起进攻。果然不出所料,英军在3月6日清晨的薄雾中看到两群德军坦克从马雷斯防线内陆一端的群山中开出来了,沿着梅德宁与图坚之间的公路摸索前进。大约在同一时刻,第51高地师面临着德军第90轻装甲师和意军斯皮齐亚师步兵的攻击。接着,又发现一支敌装甲部队(第10装甲师)从哈卢夫隘口向梅德宁冲来。

英军的野战炮和中型炮向推进的轴心国部队进行了无情的轰击,而反坦克炮则尽可能地直到最后一刻才开火。英军发现,敌人的坦克和步兵之间的协同很差,非洲军团已丧失了它往常所具有的冲劲。实际上,英军的阵地没有遭到任何突破,到中午时分,敌人就向后撤退重新编组了。但重新编组并没有给敌人带来什么好处。敌三个装甲师指挥官在一起协商后,决定派步兵在坦克前面推进。这是一种绝望的行为。敌人的步兵被英军的炮弹打得焦头烂额,人心慌乱,敌人的坦克进攻也是半心半意的。于是,隆美尔在下午8时30分下令结束他在非洲进行的最后一场战斗。在这一天的断续战斗中,英军损失轻微,而隆美尔则伤亡了653人,更为严重的是,损失坦克50多辆。

与打阿拉姆哈勒法战役一样,蒙哥马利只在自己选定的地点迎敌,而拒绝在既定的地点以外应战。隆美尔撤退时,他也不追击,以便战斗一结束就继续筹划马雷斯战役。正如阿拉姆哈勒法战役有助于阿拉曼战役一样,梅德宁战斗也必将有利于马雷斯战役。

马雷斯防线是法国人在兴盛时期修建的,用来防止意大利人入侵突尼斯。它从大海向内陆延伸22英里到达迈特马泰山麓,而荒凉高耸的迈特马泰群山则把防线向西延伸直到沙海。这片显然无法通过的沙海提供了强有力的翼侧保护。德国人接管防线后,先后进行了改造和加固,结果使这条小型的马其诺防线即使不能说坚不可摧,至少也可以说很难突破。因此,马雷斯防线对蒙哥马利的指挥艺术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蒙哥马利认为,要对如此坚固的阵地作正面进攻是不大可能成功的,因为在迈特马泰山和大海之间的回旋余地不大。因此,他计划在迈特马泰山以西的地区作包围运动,同时进行有限度的正面攻击,以资策应。但问题是,能否找到一条通过沙海的道路呢?早在1942年12月当他的司令部还在“大理石拱门”的时候,他就派遣了一个“沙漠远程侦察组”前去沙海侦察了。大约在1943年1月下旬,沙漠远程侦察组报告说,他们在沙海找到了一个可以实施翼侧包围运动的隘口,即怀尔德隘口。通过怀尔德隘口,可以到达沙海那一边的泰拜盖隘口。通过泰拜盖隘口,可以到达哈迈平原、加贝斯和大海。

于是,蒙哥马利的计划也就具体化了:一、第30军以3个师的兵力进攻东翼,其目的是把敌军预备兵力吸引到防线的东翼上去。二、抽调其他部队,组建新西兰军,从西翼迂回,打入迈特马泰山后方,攻取泰拜盖隘口,尔后直扑哈迈平原。三、保留第10军作为预备力量,以便一有机会就可投入无论哪一翼的战斗。四、整个作战行动需要空中攻击部队给以集中而持续的支持。

有关马雷斯防线及其周围地区的大量情报,使蒙哥马利认为,沿海岸大规模进攻而在内陆进行佯攻的作战方案是可行的,这几乎是在非洲海岸作战的必然方式。如果两方面的进攻都能够发展到把敌人击溃的地步,而不是其中一个仅仅是佯攻的话,那就具有更大的优势。蒙哥马利的马雷斯战役计划使他在右翼的猛攻没有奏效时能够迅速转移兵力,在左翼进行猛烈的、决定性的打击。

3月14日,亚历山大下达了一项命令。要求美国第2军向米克纳西和加贝斯发起攻击以威胁德军的交通线,而第8集团军则夺取马雷斯防线。蒙哥马利早已为夺取马雷斯防线作好了准备,现在只等把计划付诸实施了。

新组建的新西兰军共计2.5万余人,150余辆坦克,由弗赖伯格指挥。3月11日深夜至12日黎明前,新西兰军开始在位于梅德宁与怀尔德隘口中途的富姆泰塔温集结。3月19日,它已到达泰拜盖隘口的西面。到20日,已作好突破隘口、向哈迈和斯法克斯进击的准备。

第30军对右翼发动的进攻定于3月20日22点30分开始,蒙哥马利在3月20日向第8集团军发布文告,号召全军将士:“向突尼斯前进!把敌人赶到大海中去!”

马雷斯防线的主阵地由第30军来突破。该军的第51高地师扼守战线,第50师和第23装甲旅在3月20日23时15分越过战线向敌人发起冲击。第50师的151旅企图在济格扎奥干河上获得一个桥头堡,便在云梯的帮助下,不顾敌人猛烈的防御火力,渡过了干河,夺取了敌人的两个大据点。但当轮到支援坦克强渡时,事情却搞得一团糟,参加那天夜里攻击的是第50皇家坦克团,坦克携带着大柴捆前进,以便把柴捆扔在干河里,连成一条简易道路。然而,坦克废气的热度把许多柴捆点燃了,同时领头的那辆坦克又淹没在3英尺深的水里,堵塞了道路。工兵们修了一条旁道,使三辆坦克到达了对岸。但后来旁道也堵塞了,直至该坦克团接到撤退命令时,渡过河的坦克只有4辆。

第二天夜里,第151旅得到第69旅,又进行了一次强渡,有42辆坦克渡过干河到达对岸,与前一天渡过去的4辆坦克会合。但这仅仅是一次表面上的胜利,因为这些坦克在强渡时把道路都搞坏了,以致任何运输工具和任何反坦克炮都不能随同过河。这一点是致命的。次日下午,敌第15装甲师就进行了凶猛的反冲击,消灭了30辆“瓦伦廷”坦克,并把第151旅驱赶到干河的边缘。到3月22日2时,蒙哥马利看出这次攻击已经失败,就命令幸存的部队撤下来,及时地终止了部队的伤亡。

右翼的攻击遭到了挫折,蒙哥马利便马上把进攻重点转到左翼,用增援力量把弗赖伯格的军变成进行突破的主要工具。第30军被留下来以便将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在马雷斯阵地上,而印第4师则受领了向迈特马泰山进击的任务。这一任务看来是适当的,因为在3月19日夜至20日黎明前,敌第164师就开始撤离其山中阵地,向泰拜盖隘口开拔了。英军观察到了敌军的这一调动。

3月20日早晨,当蒙哥马利得知敌人已发觉新西兰军正隐蔽在南侧时,马上命令它不必再隐蔽了,而应拼命北进,以完成任务。但是这些新西兰人在进行了出色的紧急行军后,动作却缓慢起来了。虽然蒙哥马利给弗赖伯格发来了电报,要求他尽快到达哈迈,然后再向加贝斯地区和马雷斯防线后方推进,但弗赖伯格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紧迫感。在3月21日午夜至22日黎明前,第8装甲旅和新西兰第6旅的旅长都想尝试一下突破泰拜盖隘口,但没有得到弗赖伯格的支持。弗赖伯格没有迅速采取行动,倒不是因为他缺乏斗志,而是因为他认为他的部队会处于可能招来敌人猛烈反击的暴露位置。还有一个使他经常感到恐惧的问题,就是他既要使用又要保存新西兰部队,因为这支民族部队代表着一个人力有限的小国。

3月23日,蒙哥马利给弗赖伯格发来一封电报说,第1装甲师连同霍罗克斯的第10军司令部将开来增援他。由于弗赖伯格错过了一次突破的机会,他的军的力量显然已不足以对付德军。蒙哥马利很了解弗赖伯格,知道怎样掌握他。在阿拉曼战役中,为了保证弗赖伯格进行“增压”作战行动,蒙哥马利曾额外地多给了弗赖伯格几个步兵旅。这次蒙哥马利也觉得有必要给弗赖伯格以“鼓舞”,而热情的霍罗克斯正好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合适人选。然而霍罗克斯却机敏地指出,弗赖伯格对于把一个军司令部置于他之上这种做法不会感到舒服,因此他向德·甘冈建议,一切电报和命令都应当同时发送给两位军长。德·甘冈同意了这个意见,后来写给他们的信件都是以“亲爱的将军们”开头。

霍罗克斯率领第10军军部和第2装甲师于23日20时出发,24日下午赶上了弗赖伯格。虽然受到了冷淡的接待,但他和弗赖伯格都是久经战火的军人而不是小孩,因此他们立即讨论了蒙哥马利关于当天在空军掩护下进行攻击的建议。15时30分,他们对蒙哥马利的建议作出答复时指出,由于当地的地形特点,蒙哥马利的计划不宜执行,并提出了他们的3种方案。然后又进一步交换意见,制订出最后的作战计划:先由弗赖伯格军突入,接着布里格斯的第1装甲师立即跟进和实施突破。由于布里格斯否定霍克罗斯和弗赖伯格在昼间进行攻击的要求,结果决定弗赖伯格于16时开始行动,把部队开到离进攻出发线4500码的地方;然后,布里格斯把第1装甲师的坦克开到离该点约3000码远的地方休息。第1装甲师将在这里等待月亮出现,一旦有足够的月光可以利用,该师即向哈迈长驱直入。

左翼的闪电攻击于3月26日下午4时开始。白天,太阳在英军背后,直射敌人的眼睛。当时风沙飞舞,英军处于上风头,风卷沙土直扑敌阵。敌人原来只作好了对付夜间袭击的准备,没料到下午就遭到了猛烈的袭击。在这次攻击中,沙漠空军用“真正的低空闪电攻击”进行支援。沙漠空军出动了22个中队的“喷火”式战斗机、“猫”式轰炸机和“飓风”式反坦克飞机,把敌人阵地上的每一辆车辆,所有的可见和移动目标,都炸成了碎片。由于当时的进攻正面很窄,这种攻击产生了毁灭性效果。

这种“低空闪电攻击”是沙漠空军司令哈里·布罗德赫斯特少将设计的,可以说是当时陆空军紧密协同的典范。但战术空军司令部对此举却有过严重的忧虑。战术空军司令科宁厄姆认为风险太大,还派来一名军官试图劝阻。但布罗德赫斯特决定承担风险,拒绝听从劝告。结果,他以最少的损失(损失了8名飞行员)取得了最大的胜利,得到了空军部的祝贺。

蒙哥马利把这次进攻也取名为“增压作战”,但它比阿拉曼战役中的“增压作战”更为成功。弗赖伯格一开始行动就夺得了必要的地盘。接着,第2装甲师的坦克按时开到了它们的停驻线。23时后不久,月亮就升起来了。虽然月亮被云层遮暗了,但在午夜时分,布里格斯还是开动了他的装甲部队。于是,在逐渐明亮起来的月光下,出现了英军和德军肩并肩地向哈迈快速奔驰的奇特景象,有时这两支军队甚至混杂起来了。但是,英军还是被德军超过去了。敌第164师指挥官冯·利本斯泰因,费了很大劲才把一些野战炮和反坦克炮集合起来,组成一条薄弱的防线,使逃跑的军队在哈迈村以南几英里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但在那里,战斗也逐渐变弱而最终停止了。总之,敌人已在主动地退却。到3月29日,新西兰军和第51高地师就向加贝斯开进了,蒙哥马利已经获得胜利。

德军第21装甲师掩护梅塞的集团军撤退到了加贝斯隘口以北大约20英里的阿卡里特干河防线。然而,在3月30日和31日,第21装甲师又离开那里去同德军第10装甲师和意军森泰罗师会合,以阻止美第2军的推进。

隆美尔一直希望把他的军队撤到他所谓的“加贝斯隘口”,实际上,是撤到沿阿卡里特干河的防线。要是过去他能够从阿盖拉撤退到这里的话,他可能已经获得足够的时间来加固阿卡里特干河的防御工事,把它发展成一条比马雷斯防线更坚固的防线,从而使他能够在这里进行相当长时间的抵抗。这里是一个真正的隘道。防线的一侧依托大海,另一侧位于离海12英里的内陆,是根本不能通行的杰里德盐沼泽和盐湖。在离海5英里的地方,有一个高约500英尺、长1英里的鞍状山脊。该山脊叫做“鲁马纳”,十分险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可惜的是,隆美尔已于1943年3月9日最后离开非洲,而且德军也没有时间来加固这道防线了。

霍罗克斯早在29日就派第1装甲师和新西兰部队对阿卡里特干河防线进行了侦察。他建议进行另一次闪电攻击,但蒙哥马利拒绝考虑这个建议。到3月31日,霍罗克斯就不得不承认单凭他的部队是不可能突破这条防线的。蒙哥马利决定先用第30军的步兵进行常规攻击,然后由第10军的机动部队来扩张战果。进攻发起时刻定在4月4日深夜至5日黎明前。

蒙哥马利的作战计划是:第51师将在右翼进攻,打开一个突破口让第10军来扩大战果;印第4师将在左翼进攻,并向前推进到法特纳萨高地下较低的地带。印第4师开进战线后,图克根据巡逻报告和亲自侦察的结果,得出了两点结论:1.即使第51师夺取了鲁马纳,法特纳萨高地上的敌人仍能居高临下地威胁整个战场;2.印第4师能够夺取法特纳萨。当图克发现第51师师长温伯利倾向于他的主张后,就向军长利斯交涉并保证说,如果让他的师在黑暗中奇袭法特纳萨,他的师能够在一夜之间夺取这块具有威胁性的高地。利斯被说服后,就向蒙哥马利进行交涉,于是修改了原计划,满足了图克的要求。鉴于敌守军的力量比最初设想的强,就又在图克的右翼增加了第50师。

正式进攻于4月6日4时在黑暗中开始,梅塞被打得晕头转向,因为他估计蒙哥马利要等10天后月圆时才会发起进攻。在发起进攻前几小时,图克的廓尔喀士兵就向法特纳萨高地上的哨所渗透了。这些廓尔喀士兵在不断增强的后续部队的支援下,非常有效地执行了任务。到早晨,整个法特纳萨高地就全被印第4师占领了。但在英军战线的右翼,却是一团混乱。第50师在反坦克壕沟上和鲁马纳山脊下面的地雷场上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在鲁马纳山脊上,第51高地师虽然已经夺得了阵地,但仍然遭到德意军的凶猛反击。该师的情况总结报告说:“毫无疑问,本师在这一天经历了这次战役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但是,该师的英勇作战并没有迫使敌人配置在鲁马纳山脊下的88毫米大炮退却。这些大炮把在新西兰师前面摸索前进的第8装甲旅的坦克一辆接一辆地击毁,有效地阻挡了蒙哥马利部队的前进。

然而,这场战役还是打赢了。那天下午,非洲军团的高级军官们开始绝望地商量对策。虽然第15装甲师和第90轻装甲师这些久经沙场的部队仍和往常一样凶猛地作战,但它们的指挥官已丧失一切希望。4月7日,战线突然崩溃,梅塞命令部队向西退却。

4月10日,第8集团军占领了斯法克斯。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参谋长比德尔·史密斯2月间曾在的黎波里与蒙哥马利讨论如何尽快地使第8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在加贝斯北部会师。蒙哥马利说,他将于4月15日前到达斯法克斯。史密斯说,如果他果真能做到这一点,艾森豪威尔将军将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蒙哥马利说他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希望能得到一架归他个人使用的“空中堡垒”式飞机。史密斯同意了这一要求。

进入斯法克斯后,蒙哥马利给艾森豪威尔发去电报说:“今晨8时30分进入斯法克斯。请派‘空中堡垒’来。”艾森豪威尔弄清情况后,为了搞好关系,就把一架“空中堡垒”连同一个美国空勤组送给了蒙哥马利。4月16日,飞机飞来了,于是,蒙哥马利成了一名完全机动的将军。为了这事,帝国参谋总长后来曾狠狠地责备了蒙哥马利一顿,说他不应为比德尔·史密斯的一句玩笑话而当真,因为艾森豪威尔得知这个消息时曾大发雷霆。

当第8集团军推进到突尼斯的大山脚下时,它在军事上已没有重大意义,只能作为一支牵制力量,把冯·阿尼姆的部队尽可能多地牵制在昂菲达维尔。昂菲达维尔这个小村庄座落在离海大约5英里的内陆,它的周围以及通向海的隘道都有防坦克壕加以防护,但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要塞的前哨而已。要塞本身由一排耸立在北面的险峻的小山构成,其中1000英尺高的加西山耸立在村子的西面,而在加西山的北后方则是姆代克尔山。此外还有向东北方向延伸的卜利达山、曼古卜山和泰拜盖山。敌人在这样的地形上建立的防御阵地有两大特点:一是敌人能够看清山下平原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二是设在顶峰线下的敌火器阵地有极好的天然屏障,第8集团军的炮火打不到那里。因此,对昂菲达维尔进行任何攻击都必然要付出极大代价,而只能夺取极小地盘。要突破防线是不可能的,除非在人员和弹药方面付出惨重代价,以至于使昂菲达维尔变成像索姆河或帕森达勒那样的臭名远扬的地名。

为了拖住敌人,蒙哥马利必须不断地向敌人施加压力,使敌人误认为第8集团军将担任主攻。新西兰师的一个营从接敌行进间发起攻击,“突然袭击”了加西山,但马上就失败了。接着又进行了几次其他试探性攻击,结果都一无所获。最后,蒙哥马利在4月19日深夜至20日黎明前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事先部署好的进攻。这次进攻的计划要求印第4师夺取加西山,新西兰师夺取泰克鲁奈及其周围地区,而第50师则在右翼遂行牵制任务,第7装甲师照管左翼,并与第1集团军的法国第19军会合。印第4师把可供使用的6个营中的4个营投入战斗,牺牲了500—600人,却只在加西山上夺得了巴掌大的一块土地。新西兰师虽于4月21日下午占领了泰克鲁奈,但却伤亡了大约500人。蒙哥马利不得不停止攻击,变更部署。

4月23日至26日这段时间,蒙哥马利在开罗参与制定“赫斯基”(进攻西西里的代号)作战计划(他已于2月间被任命为该作战行动的一个特遣部队的指挥官)。在离去之前,他对霍罗斯特说:“现在我要你制订一个计划,通过沿着海岸的强大的进攻来突进到突尼斯。”但血的教训使蒙哥马利认识到,有裂缝的山坡能够吞没进攻者的人力,却使防御者实际上坚不可摧。于是,他最后放弃了进攻的计划。

4月26日蒙哥马利回到昂菲达维尔后,患了重感冒和扁桃腺炎,卧床不起。鉴于第1集团军最初对突尼斯的突破作战并不成功,蒙哥马利急于同亚历山大商量怎样迅速结束在突尼斯的战争,并转而计划西西里战役,于是,请求亚历山大来见他。亚历山大于4月30日来到第8集团军司令部。蒙哥马利对他说:“有必要整编第1和第8集团军,这样才能在最合适的地带使用最大的力量来进攻突尼斯。”蒙哥马利建议,由霍罗克斯带领印第4师、第7装甲师、第201近卫步兵旅和若干炮兵部队前往第1集团军的战线,并接管那里的第9军,负责突破突尼斯的作战。亚历山大表示完全同意。于是,蒙哥马利和亚历山大一起召见了霍罗克斯,并指示说:“你要突进到突尼斯,结束在北非的这场战争。”

霍罗克斯率领部队前往第1集团军,并于5月6日率军从迈贾兹巴卜北面发动强大的闪电攻击,沿着迈杰尔达河谷一直冲进了突尼斯。5月12日,敌军有组织的抵抗结束,大约有24.8万敌军被俘。

5月13日,继隆美尔负责整个指挥的意军总司令梅塞陆军元帅向第8集团军投降。至此,非洲战争全部结束,德意军队以惨败告终。

第8集团军对北非最后胜利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它把隆美尔和他的军队赶出埃及、昔兰尼加、的黎波里,然后协同第1集团军将他们全歼在突尼斯。从阿拉曼到突尼斯相距大约2000英里,第8集团军却在3个月内拿下的黎波里,6个月内拿下突尼斯,创下了光辉的业绩。

1943年7月,蒙哥马利率第8集团军在西西里登陆,与美军胜利会师。

1944年前夕,蒙哥马利被陆军部电召回国接替佩吉特指挥第12集团军群,准备在英吉利海峡彼岸开辟“第二战场”。第8集团军交由奥利弗·利斯将军指挥。蒙哥马利负责指挥远征欧陆开始阶段的地面作战,并指挥在英国的作战行动。

回国后,蒙哥马利对诺曼底登陆的总体计划作了全面而细致的准备。至1944年5月,他视察了在英国的各个部队,同几乎所有将参加诺曼底登陆行动的官兵都见了面,并向他们发表讲话,使整个参战部队上下都充满了信心。其间,蒙哥马利还参观了英国各地生产军事装备的工厂,向工人们发表演说,极大地掀起了群众的热情,并获得了他们的广泛支持。

经过全面的研究分析以及充分的准备,盟军于1944年6月6日开始发起诺曼底战役。他们首先以强大的空中力量猛轰德军设防薄弱的滩头阵地,陆军则迅猛地在诺曼底东北部滩头登陆。

在蒙哥马利的精心策划下,英国第2集团军在左翼作出向内陆突进的威胁姿态,以便把敌军的主要后援,特别是装甲师牵制住;同时美军第1集团军从右翼出击,尔后向南,再折往东面向环绕巴黎的塞纳河前进。其目的是希望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巨轮,以法莱兹为中心旋转来切断塞纳河岸的全部敌军。

进攻开始日那天的出击收到了战术上奇袭的效果。到6月10日,各滩头占领区连成宽60英里,纵深8~12英里的一片。但由于敌人负隅顽抗,再加上天气的恶劣,造成盟军增援部队无法到达,进攻受挫。

担任主攻任务的美军伤亡较大,英军次之,这便引起了美国方面,尤其是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对蒙哥马利的不满。为配合最后在美军阵地进行突破的“眼镜蛇”闭幕,7月底,蒙哥马利命令第2集团军重新集结力量,将主力从最左翼转移至最右翼的科蒙。断掉了敌军后撤时企图重建阵地的几个关键地区。

8月19日,盟军消灭了陷于莫坦东面“袋形阵地”的残敌,诺曼底战役最终取得了全面而具有决定性的胜利。

第五节 打败希特勒

盟军攻克巴黎后,欧洲战争的结束已近在眼前。但此时蒙哥马利同以艾森豪威尔为代表的盟军最高统帅部和美国陆军部门之间却开始出现了重大的意见分歧。

蒙哥马利主张以巴黎为中心,集中主力向东北方向挺进。目标是在比利时建立一个强大的空军基地,在冬季到来以前攻下法、德边界的鲁尔,摧毁德国的军事工业。

他计划在该次战役的西翼作战由第21集团军群负责,东翼的行动由12集团军群负责,而由法国南部出发的龙骑兵直掏南锡和萨尔。蒙哥马利主张应该确定主力方向以及在主攻地区确保强大的兵力,以便迅速获得决定性战果。

艾森豪威尔则主张采用“宽大正面”战略,以塞纳河为基地,向北起海牙、南至瑞士边界的正面开阔地上的莱茵河各重镇出击,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

蒙哥马利指出若采用全线挺进、全面出击的宽大正面战略,进攻就不会有力,以至最后非停止不可,这样会给德军以喘息机会,将战争时间拖延。虽然蒙哥马利极力争取,但由于艾森豪威尔是盟军最高统帅,他的意见终得实施。

根据决定第12集团军群的主力仍挥戈东指,朝梅斯和萨尔进击。正当蒙哥马利为“七零八落”的战场不安时,英国王室于9月1日晋升他为陆军元帅。

9月4日收复安特卫普和卢万那天,他再次向艾森豪威尔提出建议,但仍未得以采纳和实施。由于物资匮乏,给养不足,蒙哥马利无力迅速攻下鲁尔,挺进柏林,也推迟了向阿纳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计划。在蒙哥马利的反复争取下,计划终于得以重新审订。在同艾森豪威尔致电交换意见后,他的计划终于得到支持,但此时的情况发展却已令人担忧。

9月17日,阿纳姆战役开始进行。由于盟军最高统帅部未将此战视为北翼的主要行动,作战总体部署不妥,加上恶劣的天气影响,盟军未能如愿攻克阿纳姆北面最后的桥头堡。9月25日,前线部队被迫撤退,阿纳姆战役未获全胜。

12月6日,由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德军突然向美国第1集团军正面即兵力薄弱的阿登地区发起强攻。其目的是力争取得所谓“德国争取战争胜利”的最后一次重大行动。进攻在美军防线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突出部位。局面迅速恶化,第12集团军群最后被一分为二。

蒙哥马利受命组织力量反攻。他把英国第9集团军统辖之下,和美军共同作战,并要集团军接管第1集团军的某些阵地。在美军后备队组成之前,他将英军配置于第1和第9集团军后,充当后备梯队。

在蒙哥马利的组织部署下,情况渐趋稳定。随后,他奉命指挥整个北方战线的盟军。盟军协调一致、英勇战斗两个星期,消灭了进攻的德军,粉碎了龙德施泰特的阴谋。

阿登战役后,艾森豪威尔接纳了蒙哥马利的建议,集中力量进击鲁尔工业区的北线,并任命蒙哥马利指挥和掌握盟军作战。

1945年2月8日,美国第9集团军配合加拿大集团军向北进攻。到3月10日,美第9集团军和第21集团军群部队在莱茵河西岸摆开阵势。同时,美第1集团于3月7日完整拿下雷马根的铁路桥梁,并立即在东岸建立了桥头堡。

3月23日,蒙哥马利指挥英、美联军强渡莱茵河,击溃了北德平原上的德军,之后便日夜兼程,向波罗的海沿岸进发,以防止苏联军队抢先进入丹麦从而控制波罗的的入口。

5月2日,部队抵达波罗的海的维斯马和吕贝克,在苏联军队到达前的6个小时封锁了丹麦半岛。

之后,英军在东西向筑起了两条防线,第2集团军两天之内俘获战俘近50万人。

5月4日,驻荷兰、德国西北部和丹麦的150万德军向蒙哥马利投降。对德战争到了最后关头,希特勒的法西斯德国面临彻底崩溃。

1945年5月8日,欧洲战场的战争正式结束,由德国最高统帅部的军事代表签署了军事投降书。 BGvbqnISBcHY7lku4lGAv+AFh4Bpt6ubbchTz0z9cOFKIGlNOoW0qofyFPwPCX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