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海战武器

彭历生说:“仿制不是目的,仿制只是手段,自行设计才是目的。”

彭历生说:“我们就靠这两台计算机,整整算了一年,硬是算出几十本,强度计算报告多达一千多页……”

贺晋年说:“水陆坦克的研制是我们勇于探索的又一例证。”

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

1966年11月,我国第一批海防导弹“上游1号”以9发9中的好成绩顺利通过鉴定试验,标志着海防导弹研制的成功。

当年全程参与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研制工作的南昌洪都集团退休工程师彭历生老人,当年担任强度组的负责工作,他至今还对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的诞生与试射过程难以忘怀。

彭历生老人详细介绍了我国研制第一枚海防导弹的时代背景,他回忆说: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近海海域受到美国舰队的封锁,而对抗这种封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我国的海防舰对舰导弹。

1958年,造导弹被提上议事日程。

当时,我国政府特派代表团前往苏联与之协商,最终两国签订了一份“关于苏联向中国提供国防新技术援助”的协议,协议中除了其他国防武器外,有三种导弹的合作协议最特别:一种是潜射型,一种是地对地型,还有一种就是“冥河”型舰对舰飞航式海防导弹。

飞航式导弹与飞机制造在技术和工艺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中央决定“冥河”型导弹的研制任务由航空工业部门承担,并且定名为“上游1号”。

1960年3月24日,二机部四局以密字文件正式把仿制“上游1号”的任务交给三二〇厂。

1960年3月,三二〇厂正式成立承担仿制“上游1号”的任务。

因为办公地点的楼上是当时三二〇厂的四车间,出于保密的考虑,三二〇厂被称为“四零”办公室。

彭历生说:“由于涉及导弹研制,‘四零’办公室的保密工作极其严格。”

据彭历生后来回忆:

那个时候我们的研制工作是绝密级别的,你看的资料别人不能看,别人借出来的资料你也不能看,还不定时会有保卫人员来检查。保卫人员如果看到你把资料随便乱放,或者资料在桌上而人不在,就要受处分。

曾经有个来实习的大学生去上厕所时把资料放在桌上,被保卫人员发现后就受了处分。

1961年,“上游1号”被列入暂缓上马的项目,研制工作缓下来,直到1963年才重新上马。

在暂缓上马的那几年里,因为没有正式投入生产,所以研制人员一直在做准备,消化资料掌握技术。

彭历生后来说:

当时,有一个很明确的指导思想,包括部里的领导也提出,仿制不是目的,仿制只是手段,自行设计才是目的。

当时,中国学导弹的技术人员很少,参加“上游1号”研制工作的人员是从各个技术岗位上抽调而来的。

刚开始的时候,研制人员里只有主任、副主任以及一个设计方面的主管是大学生,没有人懂导弹。

后来,彭历生回忆说:

因为导弹内部有自动驾驶仪,涉及无线电方面的设计,因此成立了一个雷达班,把所有的中专生,不管你原来学的是什么,全部分在这个班,进行互教互学,就是这样培养出了第一批导弹技术人才。

这些导弹技术人才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以百倍的热情,投身到研制导弹的工作中。

研制导弹尾翼的时候,科研人员历经上千次实验,才获得成功。

导弹在海上飞行过程中,要做出各种定位动作,前后摇摆幅度很大,受力也就大,那么材料的强度就需要计算出来。

当时,“四零”办公室下面有很多分室,彭历生在设计室强度组负责工作。当时只有两台计算机,一台是解放前美国留下的老式电动计算机,不太好用,还有一台是‘飞鱼牌’手摇计算机。就靠这两台计算机,整整算了一年,硬是算出几十本,强度计算报告多达1000多页。

1963年,“上游1号”开始进入生产零部件阶段。然而,这时生产工艺上还有很多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弹头罩,既要能够发出雷达波,飞行过程中还要能够承受空气的压力,而苏联提供的图纸上只写着“玻璃缸、泡沫塑料”以及几个数据,技术人员根本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只好到处调研,请教专家。

在采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反复做了几百个实验品后,直到1963年项目重新上马时,才基本上把弹头罩做出来。

此外,导弹的尾翼也没有相关数据,很难制作,于是‘四零’办公室又专门成立了专案组,干部、技术员、工人、翻译一起加班加点,到处找资料。

最后,专案组人员才从国外的一本杂志上看到相关资料,他们借鉴着进行设计、试制。但是一直都解决得不太好,经过上千次的实验,到1966年前夕才基本符合要求。

1964年底,第一批模拟弹终于生产出来了。然而,大家都清醒地意识到样弹出来并不代表仿制就已经成功,还需要经过多次的试射,只有试射成功后,才能最终定型。

彭历生至今还对第一次试射记忆犹新,他说:

我记得当时是专门从军用运输部门调度来的车厢,通过火车运输到甘肃和内蒙古交界的一个靶场去打实验弹。沿途武装押运,路上各地的铁路公安负责保卫工作,我们自己也有军警人员押运。

第一次试射的模拟弹外形和真弹一模一样,因为第一次试射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状况,所以除了外壳和火箭助推器之外,其他都是假的,内部的各种零件、战斗部件等等全部是等量的配重。

当时,导弹是在舰艇模型上发射的,发射过程中需要经过驾驶舱,距离驾驶舱只有三四十厘米,会不会对驾驶舱内的人员产生危险?导弹刚刚离开发射筒的时候,速度只有每秒30多米,噪音也非常大,产生的气流也很强,尾焰温度超过2000度,这些会不会对艇上的人员产生伤害?

在没有经过实验的情况下,谁也不敢确定。

此外,舰艇上还有桅杆、雷达等设备,导弹发射时会不会撞到,因此试射时,舰艇上的驾驶舱、雷达、天线也都按照实际比例做成模型,按真实位置摆放,另外在驾驶舱内和发射架旁都放了几只羊,以便观察导弹发射后会不会对它们造成伤害。

试射以后,发现发射架旁边的羊有的被吹跑摔死了,有的被震死了,但是驾驶舱内的羊没有异常。

通过第一次实验发现,导弹发射时没有碰到舰艇上的部件,对驾驶舱内人员没有伤害,证明试射是成功的。

1965年8月至11月,在海面舰艇上试射了两次,6发模拟弹发射试验告捷。

1966年4月至7月,又成功地进行了岸对舰及舰对舰的“上游1号”遥测弹试验,取得了6发5中的好成绩,为国产弹正式定型创造了有利条件。

1966年11月,“四零”办公室研制的我国第一批“上游1号”海防导弹以9发8中的好成绩,顺利通过鉴定试验,完全满足了国防科委规定的9发6中的定型要求。

海防导弹定型委员会认为导弹飞行正常,战术技术性能符合要求。

1966年12月9日,海防导弹定型委员会批准“上游1号”舰对舰导弹研制定型。

从此,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开始为我国国防事业建功立业。

第一代水陆坦克定型

1958年8月,国防科委与装甲兵分别给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和五机部六〇设计所下达了研制我国第一代水陆坦克的任务。

任务明确要求:

水陆坦克要适于沿海、湖泊及南方水网地区使用,采用喷水式水上推进。

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接到任务,立刻做出明确指示:

这是一项国家任务,交给应届毕业学员作为毕业设计任务来完成。

在教研室张克劝教员和一期毕业学员杨楚泉带领下,由二期应届毕业同学赵义堂等组成水陆坦克设计组。

武器专家朱鸿慈当年是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应届毕业生之一,他亲自参加了六三式水陆坦克的研制工作,他后来回忆说:

我们这些青年人,手上没有起码的资料,全组没有一个人具有从事整车设计的经验,喷水式水上推进装置更无一人见过,坦克教材中也没讲过水陆坦克理论。唯一的一份参考资料,是系的一位领导从杂志上弄来的一张喷水水道图。

面对这一困难,朱鸿慈和他的战友们决心大胆地从零开始,勇敢承担起设计水陆坦克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为了摸清喷水推进器在水上的操纵性和它的具体结构形式,这些年轻人在一辆破旧的英国维克斯单螺旋桨水陆车上装了一台单喷管水上推进装置,并巧妙地让喷嘴360度转向,来实现车辆水上转向、倒车操纵。

为了了解设计方案的水上实际状况,科研人员在松花江上进行实验。

朱鸿慈的同学唐家固第一个冒险跟随驾驶员一道在松花江上进行水上试验。

1958年夏季的一天,在美丽的松花江畔,维克斯车隆隆开到江边,又停了下来。驾驶员探出头来看了看滚滚而去的江水,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站在江堤上的科研人员。研究员唐家固一看,几步来到车边,跳上车去,他决意要和驾驶员一起同舟共济。

维克斯车吐出一阵黑烟,隆隆地叫着,滑进了江水,像一只笨重的钢铁怪物破浪而行。

岸上的游人看得有趣,可科研人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维克斯车太老了,老得大家心里都没底。

实验命令下达时,维克斯车的驾驶员有些担心,不停地问科研人员,“这能行吗?”

装甲战这一几十吨重的钢铁家伙,一旦沉入江中,连个声响都不会有。于是,设计师们在一旁一个劲儿地给驾驶员打气。

老维克斯在江面上“嗡嗡”地前进,后退,转向,作S形航行,车后击起浪花,带出长长的航迹。

湿淋淋的老维克斯车终于回到江岸上,科研人员高兴得跳起来,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在这次试验中,唐家固亲自操纵喷水方向,实现了水上灵巧转向,证明了喷水推进设想方案的可行性,给整个设计组带来了极大鼓舞。

接着,科研人员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不久,一个较为完善的水上喷水推进器设计方案形成了。

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的师生们经过两个月的奋战拿出总体设计方案的同时,六〇所也提出了“水道纵贯全车”的设计方案。

1958年11月,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和五机部六〇所两个组分别携带设计方案进京评比。

评比结果,认为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的师生们的方案有以下优点:比较现实可行,易于满足战术技术要求;布置较合理,总体性能较优越;利用车体本身排水量提供浮力,水道部分损失的排水量比水道纵贯全车方案小;方案考虑比较全面细致,不仅考虑了总体布置,也考虑了重要部件的具体结构。

评比的结果,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的方案胜出,学院的小伙子们再次欢呼着拥抱在一起。

不久,国防科委与装甲兵决定,将两个组合并,以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的方案为基础,共同赴北京长辛店,设计出详细的方案,并确定由六一五厂承担试制任务。

这样,设计组又增加了六〇所的同志,由张克劝和六〇所工程师邓朝柱负责,并聘请水陆坦克团的修理助理员作顾问。

11月21日,科研人员携带完成的设计方案赴六一五厂开展施工设计与研制。

在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不仅刻苦钻研,勤奋工作,而且开动脑筋,大力发扬自主创新精神。

1958年11月底,我国引进苏联先进的水陆坦克。当时,设计组把这种坦克作为唯一的参考资料和母型车。但是,我国的研制人员没有简单的模仿和照搬苏联的先进技术,而是取其所长,为我所用,十分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由于时间紧迫,采取了边设计边试制的方式,设计室迁进了厂房,设计人员下到各车间、工段。

当时景象非常奇特壮观,车间机床24小时不停地运转,设计室里整夜灯火通明。

大忙之时,设计人员曾经两昼夜连续奋战在设计室和加工、装配现场。大家都忘记了疲劳。

当时,朱鸿慈是负责传动部分设计任务的,变速箱体的设计到木模加工都十分复杂。为了更快更好地攻克这一难关,他干脆和木模车间工人师傅一起干,并及时和下一道浇铸工序的工程师和老师傅一起研究浇帽口的合理位置与各部壁厚的合理尺寸。

经过几昼夜的努力,一个复杂的表体木模圆满完成,并保证了浇铸一次成功。

可是第一台样车试车不久,变速箱被打坏了,经仔细分析,是挂双档造成的。

大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经过反复改进,终于研制出性能良好的方案。

1961年3至5月,全组同时展开艰苦的攻关战斗。即进行喷管喷口与推力试验;水上试验;废气引射与水道夹层试验。

水上试车非常辛苦。车辆行驶在水面上,烈日炎炎,人无处遮凉,雨打来时,人无地躲藏。人们头顶蓝天,脚踏甲板,艰苦奋战,终于攻克一道道难关,解决了最佳喷管喷口长径比,制定出了效率最高的叶轮螺距与导向叶片匹配方案,硬是把拉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使水上航速高达11.5公里/每小时。

这个速度已经是世界上同时期水陆坦克,水上行驶的最高速度。

整个研制工作,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修改,终于取得成功。

在设计组齐心协力下,在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六〇所、六一五厂、二五六厂等单位的广大工人、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下,1963年5月完成设计定型。完成了我国第一代水陆坦克的研制任务。

朱鸿慈十分欣慰地说:

六三式水陆坦克,具有我国自己的特色。我们终于在苦战中闯过了难关,登上了胜利的险峰。

朱鸿慈在谈到水陆坦克的研制时,深有感触地说:

水陆坦克的研制成功是在中央首长的亲切关怀下,大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才取得的。

1959年11月25日,朱德、贺龙、陈毅、罗荣桓、叶剑英元帅,陈赓、许光达大将等首长,亲临战斗车辆汇报表演现场,参观了水陆坦克性能表演。

1959年8月,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亲临北京十三陵水库视察水陆坦克水上试验。

1959年12月,广州表演试车,张爱萍副总参谋长亲临视察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1961年2月,装甲兵贺晋年副司令员在上海主持召开了水陆坦克设计方案审定会议,研究改进措施,提出了重要的研制原则和工作方法,为整个研制工作的顺利进展和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同时,装甲兵技术部麻志皓副部长、装甲兵研究所陈捷夫副所长都深入研制试验第一线,共同研究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1961年5月,装甲兵贺晋年副司令员亲自主持苏州设计定案会。

1961年6月,装甲兵贺晋年副司令员、麻志皓副部长、研究所宋昆所长、陈捷夫副所长等20余位领导和专家亲临北京香山,对改进方案进行审查。

朱鸿慈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他激动地说:

各级首长的亲切关怀、热情支持、正确领导、具体帮助,是我们研制工作方向正、进展快的根本保证。

朱鸿慈还满怀深情地谈到研制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他说:

当时的设计组大约39人,另有12名描图人员配合,从1958年11月23日到1959年2月底,完成了全车50个组的艰巨设计任务,共设计全新图纸5000余张,审查研究后借用其他车型图纸600余张,编写目录312份,编写其他技术文件和说明书数十份。

这几十人的战斗小组,只是在完成这么庞大的工作量后,才作了一天的休整。

记得我在一张集体合影的照片上题了一首诗:

秦岭脚下伏虎,

渭水河上卧龙,

为海马南北怒吼,

沈镇喜聚群雄。

这几句话,深刻地反映了这些无名英雄的奉献精神。

朱鸿慈说:“当时,军队、地方、工厂、研究所之间,主动协作,蔚然成风。正是这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高贵精神,才使水陆坦克的研制获得成功,并于1963年5月设计定型。”

当时担任装甲兵副司令员的贺晋年一直对我国第一代水陆坦克的研制记忆犹新,他后来说:“水陆坦克的研制是我们勇于探索的又一例证。”

水陆坦克横渡琼州海峡

1966年初,国防科委和装甲兵总部决定:

由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牵头,二五六厂、独立坦克第四团参加,进行六三式水陆坦克进行横渡琼州海峡的实验。

1966年2月,参试人员在海口集中。

临时党支部的成员们一方面为大家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而感动。

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人们对试验缺乏安全感。

为了让人们对实验更有信心,临时党支部号召大家为安全横渡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经过讨论,最后决定采取加强坦克密封、排水的安全措施,从而增强了同志们的信心。

与此同时,参试人员还对登陆地段进行了现场勘察,请海军同志介绍了海峡情况,确定了横渡的路线。

临时党支部还组织进行了海上适应性训练和潜水训练。

水陆坦克曾在太湖等内陆江湖进行过涉水实验,但相比于大海,风浪要小得多,人驾驶坦克时也会舒服得多。

舒服了就拿不出所需的实验数据。但也不能直接开着坦克下海。

实验领导小组首先进行了适应性训练。

适应性训练时,为了模拟坦克密封车体内的渡海环境,坦克乘员组及测试组人员搭乘机帆船,在船舱底部密闭环境下出海。

海上风急浪大,机帆船在波峰浪谷中被抛上抛下,人站在空气通畅的甲板上都会晕船,而参试人员却要被封闭在舱底。

船下海后不到半小时,舱底的人就个个呕吐不止,有的同志手把着水桶连续呕吐。

人们靠在舱壁上一分一秒地坚持。

上岸后,从舱底出来的人在沙滩上寸步难移。

想到肩负的光荣使命,他们休息后又钻进憋闷的底舱,继续训练。

经过多次训练后,他们的适应性显著提高了。

潜水训练的难度也很大。海南的2月天气,地面上的气温虽然较高,但10多米深的水下温度却很低。

每次潜水,人们在水下要停留半个小时左右。半个小时里,水面上牵线人能清楚地感觉到从绳子上传来的颤抖,那是水下的人被冻得直哆嗦,越到后面,颤抖越厉害。

但是,同志们宁可多受一点苦,也绝不提前上岸。

在人员进行训练的同时,为了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参试人员下大力进行车辆技术准备工作。

千方百计加强密封、排水措施,并在车内安装了必要的测试仪器等。

3月7日,提前完成了坦克下海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3月8日,开始横渡海峡训练。

这时,一直在关注实验的总参谋部指示:

试验一定要保证安全。

遵照这个指示,实验领导小组确定了海上训练的步骤:

先近后远,由浅到深,逐步向海峡纵深发展;

先摸索水陆坦克密封排水性能和海上稳定性,后作海上抢救、拖航试验,海上航行操作训练和试验;

再进行海上航行时搭载步兵、噪音传播距离、空中观察、雷达搜索等试验。

在选择天气环境时,也要由小风浪逐步向大风浪过渡。

琼州海峡宽潮流强烈,水层混浊,横渡的风险极大。

所有参试人员都没有退缩,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地一次次战胜了风浪,克服了种种困难,胜利完成了渡海训练。

从8日到30日,水陆坦克先后下水13次,一般,持续航行时间3到4小时。

实验在距岸约1000米处进行,坦克顶着半米到1米多高的海浪前进,坦克几乎是在浪尖上行驶。

3月31日,晴空万里,阳光普照。

为了确保横渡安全,首先进行了两次拖救试验。

当水陆坦克到达海峡中部时,风浪等级仍然较低。这时,试验领导小组当机立断,决定水陆坦克向海峡对岸开进。

官兵面对大海,义无返顾地驾驶两辆铁骑向深海驶去,车后犁出两道白色的浪花。

在海军舰艇的护航下,全体乘员全力以赴,水陆坦克顺利登陆。

护航的海军战友们自豪地说:“我们的坦克创造了奇迹!”

这次试航,用了3个半小时,机件工作正常。

通过上述实践取得经验后,试验领导小组决定:

在难度较大的条件下进行正式横渡琼州海峡试验,以考察车辆海上作战的性能。

4月6日,大家盼望已久的正式横渡琼州海峡的日子到来了。

这天,天空晴朗。

坦克在蓝色的海浪中劈开两道白色的浪花,浪花从坦克首部掀起,飞溅到坦克尾部。

与其说坦克在水面上航行,到不如说坦克实际是在海浪中穿行。

坦克在浩瀚的大海之中时隐时现,破浪前进。

起航后不久,海峡忽然起了大雾,只听见海浪呼啸,却看不见海浪翻滚,直到海浪拍打着车身,大家才惊觉海浪袭来。

战车乘风破浪,横渡航程达20.5海里到达彼岸预定登陆点,胜利地完成了我国水陆坦克第一次横渡琼州海峡的壮举。

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

1968年,中国开始着手设计建造自己的导弹驱逐舰。

1970年年初,时任一〇三长春舰舰长的刘子庚突然接到命令:带领手下完整的人员班子全部赶往大连造船厂,去接收一艘新建的导弹驱逐舰。

1970年3月的一天,刘子庚和舰员们风尘仆仆地赶到大连造船厂。

在船坞里,当新建的战舰外形以威武的姿态出现在刘子庚的面前时,刘子庚的眼睛顿时湿润了。

当时,虽然驱逐舰已经问世半个多世纪,但在我国海军的舰艇部队里,还没有一艘国产驱逐舰。

当时,我们引以为荣的仍是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进口的“四大金刚”:一〇一“鞍山”舰、一〇二“抚顺”舰、一〇三“长春”舰、一〇四“太原”舰。

如今,中国终于要有自己研制的驱逐舰了!

当时,舰上的装备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上百家工厂,装备仪器生产速度异常缓慢。

为了让这艘国产驱逐舰及早完工,刘子庚召集所有舰员,把他们派往全国各地,主动协助科研和生产单位去催接装备仪器。

这些舰员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一年左右的时间,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威武的雄姿终于完全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这是中国海军第一艘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标志着中国驱逐舰真正走上了“中国制造”的道路。

一〇五驱逐舰属于二级舰,按地名为舰艇命名的规律,二级舰取名应为地级市,同时为了体现就近拥军的原则,一〇五舰于是被命名为“济南”号。

“济南”舰的第一任舰长刘子庚说:“这是完全的中国制造,自己设计,材料和设备全部立足于国内。”

毛泽东曾经多次说:

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船舶工业寄予殷切希望,对船舶工业和海军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这深深激励着中国造船人。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造船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

济南舰是国产驱逐舰的开山之作,作为国防现代化“装备试验的开路先锋”,它开启了驱逐舰现代化建设的航道。

1970年7月30日,“济南”舰首次下水。

1971年12月31日,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首舰“济南”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的序列。

建成后的一〇五舰,最大排水量3800吨,最大航速38节,作战半径1400海里,抗风能力12级。

一〇五舰区别于其他驱逐舰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单层甲板。作为第一艘国产驱逐舰,自然要承担更多的试验任务。

既然是试验,风险也就肯定存在。

在大连、旅顺之间海区进行的一次高速测速试验,当时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向左转向,那里海域宽阔,安全可靠,但数据准确性差;二是向右转向近岸航行,危险性大,但数据准确。

刘子庚果断下达了小角度右转向的口令。记录组的同志抓紧时间记下一个个珍贵的数据。

突然,舵机在舰体的高速震动中失灵,战舰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向岸边的老偏岛冲去。同在舰上的大连造船厂负责人立即操纵仪器紧急倒车。舰停下来时,离小岛仅有200米左右,在场的同志无不捏了一把汗。

在一代代官兵的努力下,一〇五舰航迹遍布渤海、黄海和东海,圆满完成了1000多项新装备试验任务,获得300多万个宝贵数据,先后圆满完成各种新装备和科研项目的试验,为人民海军主战舰的改进、定型、生产做出重大贡献。

作为第一艘国产驱逐舰,“济南”舰承载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

1979年,“济南”舰风华正茂。

已经75岁高龄的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登上“济南”舰。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海防视察。

8月2日,烟台港停泊的所有舰艇全都悬挂“满旗”,以海军的最高礼节欢迎邓小平的到来。

“济南”舰横幅高悬、彩旗飘舞,军容严整的全舰官兵庄严列队,人人脸上写满庄重。

8时30分,邓小平在海军司令员叶飞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登上“济南”舰。

在指挥台上,邓小平细心地倾听舰长介绍各战位的仪器设备。

邓小平听完介绍,欣慰地点头,连声说:

好嘛!好嘛!有了好的装备加上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才有坚强的战斗力。

此时,海面飘起淡淡的雾霭。

叶飞的秘书刘国屏后来回忆说:

当时,烟台港航道窄,港口渔船多,加之济南舰庞大,在这种恶劣情况下,为保证安全是不能出航的。

面对这种恶劣的天气,邓小平却毫不畏缩,他十分平静地说:“现在起航吧。”

庞大的导弹驱逐舰解缆起航,徐徐离开码头。

这次海上航行有六七个小时。

在与水兵们一起乘风破浪,满怀豪情地视察黄海海域时,邓小平亲切地与广大官兵交谈,他多次强调,海洋不是护城河,中国要富强,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海洋。

随后,邓小平在舰上为海军挥笔题词:

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

1983年,“济南”舰被中央军委授予“海军装备试验的开路先锋”,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济南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也是人民海军拥有的第一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它实现了我国驱逐舰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跨越,它的诞生,在我国导弹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制新中国第一艘潜艇

1953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一代中型常规潜水艇。

江南造船厂接受了建造第一艘潜艇的任务。

造船专家王荣瑸被任命为江南造船厂首任总工程师,组织领导第一批潜艇的建造。

在中国第一代潜艇建造过程中,王荣瑸始终担负着组织生产和技术领导工作。

王荣瑸采用旧厂房改造、旧设备非标改装等措施,解决了潜艇线型放样、大型加工设备短缺以及潜艇耐压壳体液压试验、产品焊接点质量等工艺、技术难题。

1954年和1955年,江南造船厂先后选派28名科技人员和技师赴苏学习。苏方为实习人员编排实习计划,有工艺技术课、俄语课、下车间实习课以及参加试验、试航等教学实习活动。船厂选派的科技人员及技师分两批去苏联学习,这些出国学习人员回国后成了中国潜艇建造方面的骨干力量。

1955年4月14日,中国第一艘潜艇在上海江南造船厂正式开工建造。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首次开工制造新一代〇三型潜艇。

这个日子距第一机械工业部给该厂下达造艇任务的时间,只有半年多的时间。这期间,全厂上下争分夺秒地做了一系列生产技术准备:增添电焊设备、制作胎架、接收苏联进口的器材物资以及图纸技术文件等。

王荣瑸在与苏联专家的合作中,他不崇洋媚外,坚持“技术引进不照搬,要用科学分析以加消化和提高”的工作方法,带领广大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努力攻关。

为中国自行研制潜艇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9月,共和国6周年前夕,首制艇完成了大合拢工程,进入耐压壳体试水工艺阶段。这标志着第一个大工艺段落工程的结束。紧接着是非耐压体上层建筑、机电设备、武备、管系、电缆、舾装件等的安装敷设工作。

1956年1月10日上午,毛泽东在上海市市长陈毅等的陪同下,来到潜艇工地,视察正在建造的中国第一艘潜艇。

毛泽东围着船台上的潜艇整整转了一圈,他一边仔细察看潜艇,一边听取技术人员汇报潜艇建造情况,并不时地插话提出一些问题。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视察潜艇,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视察潜艇。

3月,中国研制的第一艘潜艇涂装工序完成。

3月26日,江南造船厂厂长郑重签发下水命令。

潜艇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击泊试验以后,终于迎来了出海试航的日子。

10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潜艇在夜色中悄然离开江南造船厂,在海军“广州”舰的护航下驶向舟山基地。

第二天下午,潜艇抵达目的地定海军港,试航工作按计划部署开始。

试航海区最后定在北海舰队的旅顺基地。

潜艇在深水中潜航得十分平稳,横倾仪的指针一直指在正中。鱼雷发射试验完全合格。

1957年10月,潜艇加入了共和国海军的舰艇战斗序列中,交付海军部队使用,正式列入服役。

1969年的1月10日,在庆祝毛泽东视察“一一五”号潜艇13周年之际,海军特授予该艇“56一110”荣誉舷号。这是海军迄今为止唯一授予荣誉舷号的潜艇。

成功研制七三式冲锋舟

1969年9月,军委工程兵科研部给工程兵技术装备研究所下达了班用冲锋舟的研制任务。

任务明确要求:

以五八式胶合板折叠舟为基础,研制一种适合于配挂六七式操舟机,能乘载1个加强步兵班,用于强渡江河的冲锋舟。其航速、运输量、抗损性能均不能低于五八式胶合板折叠舟。

总参谋部和军委工程兵的领导很重视这项任务,要求工程兵技术装备研究所加快速度,尽快完成研究任务。

当时,六七式操舟机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部队装备的五八式胶合板折叠舟存在着胶合板舟壳体吸水增重、易变形、易腐蚀等严重缺陷,加上因其挂机板高,强度低,配挂六七式操舟机十分困难,所以,急需研制一种与六七式操舟机相配套的冲锋舟。

当年参与研制冲锋舟的陈广明在1969年7月以前,一直在工程兵技术装备研究所渡河桥梁研究室从事七四式重型舟桥的研制工作。后来,为了使舟桥渡河器材适应现代战争快速机动作战的需要,他奉命调离七四式重型舟桥项目组,投入到班式冲锋舟的研制工作。

陈广明后来回忆说:

1970年元月,我们项目组人员就下到试制工厂,同上海市的两个厂组成“三结合”研制小组,对冲锋舟的材料、结构形式等进行研究、分析和试验。

经过比较,陈广明和他的同事确定采用玻璃钢制造舟体。因为玻璃钢的强度比热塑性工程塑料高,造出的舟体重量也轻。同时玻璃钢造船的工艺较为成熟,所用的设备也简单,可以加快研制进度。

陈广明等人考虑到要研制的冲锋舟装配式结构复杂,水密性也难以保证,决定先用玻璃钢材料加工整体式、折叠式两种方案的样舟各1艘。经过试验、论证、比较后,再进一步作取舍。

1970年8月,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完成了方案样舟的设计制造。

经过试验比较,项目组的工作人员认为折叠式方案航行稳定性好、运输体积小、重量轻,因此,他们决定采用折叠式方案。

1970年第四季度,陈永明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技术设计。

1971年7月,项目组试制出4条样舟。

8月份,4条样舟被运往北京参加工程兵装备体制展览,并在昆明湖上进行操作表演。

1972年5月,陈永明和他的同事们又在镇江地区的长江水面进行40个小时的抗风浪强度试验。

陈永明后来说:

在这次试验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

6月份,正值酷暑,陈永明等人不顾天气炎热,认真地对设计作了修改。

接着,第二轮试制开始了。

第二轮试制由上海耀华玻璃厂和秦皇岛工业技术玻璃厂共同承担,两家工厂各自试制两条舟。

同年12月,这些试制舟在舟桥某团进行部队试验。

经过470公里汽车运输和100余小时的抗风浪强度试验,陈永明和他的同事们都认为这次设计的冲锋舟效果比较好。除了板架式尾板强度不足及胶布较差外,在上次试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这个结果,让项目组的工作人员都十分高兴。他们的信心更足了。

1973年元月,研制组又投入第三轮试制。

陈永明后来回忆说:

1973年5月,我们在北京、沈阳、南京和昆明等4个军区进行部队试验,对试制的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考核。

1973年10月,工程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在工程兵科学试验场对陈永明等人设计出来的冲锋舟进行技术审查。

专家们对这种冲锋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认真检测,结果令人十分满意。

同年11月,在无锡召开的“708”会议上,工程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新研制出来的冲锋舟设计定型,并庄重地给它起了一个名字:

1973年式班用冲锋舟

后来,大家都亲切地把1973年式班用冲锋舟简称为“七三式冲锋舟”。

七九式班用冲锋舟诞生

1977年2月,在军委工程兵召开的登陆作战工程保障座谈会上,广州军区提出研制冲锋舟一型的课题。

同年2月23日,军委工程兵司令部指示陈永明所在的工程兵技术装备研究所,立即派一名或两名科研人员去广州军区共同研究。

军委工程兵司令部还说:“冲锋舟一型可作为七三式冲锋舟D型装备部队。”

七三式D型冲锋舟的研制工作,由广州军区工程兵部牵头,参加研制的还有华南工学院和秦皇岛工业技术玻璃厂等。

1977年5月,由广州军区建筑工程兵某团抽调40名干部、战士组成造船队。

与此同时,陈永明也按照上级的安排,前往广州军区参加七三式冲锋舟D型的研制工作。

在某厂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的指导下,陈永明等人按照研制组设计的样舟图纸制造了10条舟。

同年8月,陈永明和他的同事们将其中6条舟送交步兵某部,参加广州军区组织的海练。

经过海练的试验,使用部队反映该舟的主要性能基本上能满足渡海登陆的作战需要,但是,他们认为舟体较重,满载吊装时侧板强度不够,变形较大。

军委工程兵对使用部队的意见极为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研究。

陈永明后来回忆说:

1978年3月,军委工程兵在广州召开冲锋舟力型战术技术和方案论证会,专门讨论并确定了战术技术性能指标。

会议认为采用玻璃钢整体结构、叠载运输是合理的,但舟体线型应经过模型试验之后确定。

同年4月,军委工程兵在上海交通大学船模水池进行了5种线型船模的水阻力试验与有无压浪板的对比试验。

陈永明后来回忆说:

这次试验收效很大,不仅选取了较为理想的船型,而且通过试验还发现在几个线型的船模上增加适当尺度的压浪板对提高航速可产生较为明显的效果。

此后,陈永明等人根据使用部队的意见、战术技术要求和船模试验的结果,对原方案的样舟在结构、外侧加设防溅条和压浪板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进。

不久,广州军区工程兵造船队按修改后的图纸,又建造了4条方案样舟。

9月份,正值菊花盛开的金秋时节,军委工程兵在广州对新制造听样舟进行摸底试验。

试验表明:

改进后的第二轮方案样舟与第一轮样舟相比,其航行平稳,航速提高20%左右,舟体强度和刚度有较大提高。其主要性能基本上达到了总参谋部批准的战术技术指标。

陈永明和他的同事们脸上都露出欣喜的笑容。此时此刻,他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1978年10月,冲锋舟B型交某厂进行产品试制。

1979年5月,试制出来的10条舟发往福州和沈阳军区部队进行试验。

试验部队对这些新舟十分满意,他们兴奋地说:“这些冲锋舟航速快、稳定性好、抗沉性能强,即使舟内灌满水,12名乘员还可以在舟内操桨划行。”

1979年8月28日,工程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在福州召开冲锋舟一型技术审查会。

审查会上的专家十分满意地说:

这种冲锋舟具有线型好、阻力小、结构简单、操纵灵活、航行平稳、抗沉性能强;成型工艺方便,容易维护保养;防腐和抗老化性能良好,便于长期存放等优点。

同年10月,正值秋风送爽时节,工程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会议。

会议经过仔细审定,正式批准陈永明等人设计的新式冲锋舟设计定型。

专家们经过讨论,庄重地为这种新式冲锋舟命名为“1979年式班用冲锋舟”,简称“七九式冲锋舟”。

不久,“七九式冲锋舟”成为深受我国海军部队欢迎的一种新式武器。 uGQXe5Hde86ZLrcetTAEiukMWto0yqz69Co6eBmDzMCywKb92zSy9RiGCUyMcO5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