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探索人性2

诚实是一种美德,尽管有时候诚实的人会遭到嘲笑,但最终会得到人生的奖赏,而这种奖赏无尽也无价。

在个人生活或工作当中,可能由于诚实而丢掉某些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应有的回报算不了什么。

——艾琳·卡瑟拉

人性的弱点

人贵有自知

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认为自己无知。承认自己的无知,只表现一次无知;倘若企图掩饰自己的无知,则将表现几次无知。

苏格拉底总是喜欢在热闹的雅典集市上同人讨论问题。他同人讨论问题的方式与众不同。刚开始,他总是装作自己什么都不懂,向别人请教,请别人发表意见。在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他就开始找出别人见解中的矛盾来反问对方,直到对方不得不承认自己也很无知。他说,这样做只是为了引导人们发现自己观念中的错误,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从而对原有的知识产生怀疑,然后人们就会积极思索,得出更为正确的答案。

这天,苏格拉底又像往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这次是同欧谛德谟讨论“道德”的问题。欧谛德谟是当时雅典著名的政治家和将领,人们都认为他是道德高尚、赏罚分明的人。

苏格拉底上来就说:“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大家都说您是道德高尚的人,那么,请问什么是有道德的?”

“非常乐意为您效劳。”欧谛德谟彬彬有礼地答道,“我从不敢说自己道德高尚,但我却能够把对与错分得非常清楚。”

“那么,欺骗是道德的行为,还是不道德的行为?”

“当然是不道德的行为啦。”

“那如果一个将领在战争中把敌人的财产偷走了,或者是诈欺敌军,这是不是不道德呢?”

“这当然不是不道德了,这是道德的,我说的是欺骗敌人是道德的,但欺骗朋友就不道德了。”

“好吧,那就让我们来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吧。假设一个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丧失了斗志,即将分崩离析,这个时候如果他告诉士兵,主力军正前来增援。他欺骗了自己的土兵,却使他们燃起了希望,鼓起勇气,从而取得了胜利。这种欺骗行为该如何评价呢?”

“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如果是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做就是不道德的。”

“那好吧,倘若一个孩子生病了,不肯吃药,母亲欺骗他说药好吃,然后哄他吃了,他也因此恢复了健康,这是不是不道德呢?”

“这种欺骗也是道德的。”

“如果一个人发现他的朋友发了疯,因怕朋友自杀,就把朋友的枪偷走藏了起来,这种偷盗是道德的吗?”

“这是非常道德的。”

“可您不是说不能欺骗朋友吗?既然欺骗可以是道德的,也可以是不道德的。那究竟什么才是道德啊?”

欧谛德谟无言以对了,他只好承认:“关于道德的问题,我还需要仔细去想想再回答您,我收回所说的话。”

苏格拉底的这种谈话方式被称为“产婆术”,又叫“精神助产术”,即:他的对话术迫使人们剔除错误的认识,最后“催生”出正确的结论,就好比是在给别人的思想“接生”。

当然了,苏格拉底的这种对话方式最后总是让人很尴尬,然而尴尬之后,人们又总是会明白:原来自己是那么的无知,依然需要继续学习和思考。德尔斐神庙是雅典人的圣地,每当遇到不能决定的事情时,人们就总是到那里去请教神灵。据说,德尔斐神庙有神谕说:“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对此,苏格拉底却说:“我之所以是最有智慧的人,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无知。”

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懂得很多。其实,只要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知之甚少。连苏格拉底都说自己无知,又何况我们呢?

在聪明人之中,最聪明的人知道自己懂得最少;在蠢人之中,最蠢的人认为自己懂得最多。

——A.格瓦拉

拒绝虚荣心的侵入

要追求真理,要不断进步,就要拒绝虚荣的入侵。虚荣是一种肤浅,卖弄是一种无知!

杰瑞从小就聪明活泼,常常受到长辈们的夸奖,他也一直以自己为荣。因此,儿时的杰瑞便养成了虚荣、好卖弄的习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争抢着去炫耀、去卖弄。

后来,杰瑞逐渐长大了,但是他卖弄的性格丝毫没有改变,直到有一天,在看家庭录像的时候,突然听到其中一个尖锐而突出的声音,那简直是狼嚎。反复听了几遍后才发现,那原来是自己的声音!杰瑞这个时候才开始反思自己,他想:“从小到大,我始终不肯放弃对虚荣的追逐,一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沾沾自喜,甚至自己做了一点很平常的事情都会感觉非常了不起,并且渴望再次得到他人的夸奖。很多时候,自己认为可以得到别人赞赏的事情却并没有被别人看在眼里,往往会因此闷闷不乐。然后开始找别人的原因,认为他们从来都不关注自己,可是,自己什么时候真正静下来审视过自己呢?”

这时,他终于明白了,一切的不快乐、不满足,皆因自己的虚荣而起。于是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完善自己,他努力地学习,还用一句话时刻激励自己:“一个人能够摒弃虚荣心,就是拥有平常心的开始。”直至后来,杰瑞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名人,他依然没有忘记这句话。他总是对人讲:“就是这句话,让我为自己的心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卖弄的嫌疑,爱慕虚荣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一。由于人人都有,所以卖弄和虚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克服它,而是任由它发展。

要想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就要随时摒弃虚荣,因为虚荣是肤浅,它会阻碍你进步。更不要卖弄,因为卖弄是无知,它会影响你发展!倘若一个人总是标榜自己,总是对他人摆出博学多识的派头,就未免太庸俗了。甚至还有一些人,为了表现自己比别人强而处处寻找他人的“失误”,然后再利用他人的“失误”来表现自己的博学。这样的人总是拿他人的失误来做文章,甚至不惜夸大这种失误的程度或后果,这显然是在哗众取宠。而这样的后果是,这种人不仅不会被别人称赞,反而会因此受到他人的嘲笑,甚至被他人厌恶。假如在你的眼里,自己永远都是最高的,那你还会追求上进吗?

爱好虚荣的人,用一件富丽的外衣遮掩着一件丑陋的内衣。

——莎士比亚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赞美是人际交往中最好的润滑剂。它不同于奉承,不必虚伪,只要你愿意承认别人的长处。赞美既激励了别人,又方便了自己,真诚的称赞会让你发现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约翰·洛克菲勒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善于真诚地赞美他人,从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洛克菲勒的一个合伙人爱德华·贝德福特在一次生意中给公司造成了100万美元的损失,当贝德福特垂头丧气地回来见洛克菲勒,准备迎接“暴风雨的袭击”时,却发现风平浪静。其实洛克菲勒完全可以对贝德福特进行一番指责,但他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贝德福特已经尽力了,再说了,事情已经发生而无法挽回,不应该因一时的失误而抹杀他全部的功劳,所以,洛克菲勒非但没有批评贝德福特,还另外寻找一些话题来称赞贝德福特,他把贝德福特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说:“这样很好,你不仅节省了60%的投资,同时还为我们敲了警钟:我们一直在努力,并且取得了几乎所有的成功,还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滋味,这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从而向更大的胜利进军。再说了,没有哪个企业可以总是处在事业的巅峰时期。”

寥寥几句,使贝德福特的心迅速升温,让他决心东山再起。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总想着自己的成就,而恣意地去指责别人的过失,要尽量从他的行为中找到可以称赞的地方,真诚地去赞美他,因为在你真诚地赞美他时,他也会从心底对你感激不尽。

平心而论,谁都不喜欢听别人的指责,受到指责说明没有被认可,这不仅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同时还会打击一个人的自信。如果家长或老师常常指责孩子或学生,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使他们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很容易形成自卑或悲观的性格。

另外,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指责他人也会影响友谊的建立。

大多数人是渴望被赞美和被欣赏的,这是对他们的肯定,也只有被肯定,人才会觉得自己生存得有价值。当然,赞美不同于恭维,赞美需要发自内心的真诚,才会给他人送去自信和乐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干吗要吝啬赞美之词呢?

人性深处,无不渴望被赞美。

——威廉·詹姆士

收起你的嫉妒心

嫉妒心是赶走友谊的罪魁祸首,也是将自己带入痛苦深渊的魔鬼。因为嫉妒心重的人常自寻烦恼,嫉妒心是幸运和幸福的敌人。

佛经上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摩伽陀国的国王饲养了一群大象。象群中,有一头象长得非常特殊,它全身雪白,毛柔细光滑。为了使它更加完美,国王把它交给了一位驯象师。这位驯象师不仅照顾它的生活起居,而且还非常用心地教它技艺。这头白象非常聪明,总能很好地领会驯象师的意思,时间不长,他们之间便建立了良好的默契。

一次,摩伽陀国举行一个大庆典。国王打算骑白象去观礼,于是驯象师对白象进行了一番清洗、装扮,最后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条白毯子,然后将其交给了国王。

于是,国王在一批官员的陪同下,骑着白象进城去看庆典。由于这头白象实在是太漂亮了,引来民众围观,这些人一边赞叹,一边高呼:“象王!象王!”场面甚是壮观。可是这却使得骑在象背上的国王感觉所有的光彩都被这头白象抢走了,心里很生气,嫉妒之意油然而生。他很快地绕行一圈,十分不悦地返回王宫。

一回到王宫,他就把驯象师叫到跟前问:“这头白象,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艺?”驯象师说:“不知道陛下指的是哪方面?”国王说:“它可以在悬崖边展现它的技艺吗?”驯象师说:“应该可以的。”国王就说:“那好!明天就让它在波罗奈国和摩伽陀国相邻的悬崖上进行表演吧。”

第二天,驯象师按时把白象带到国王指定的悬崖。国王说:“这头白象可以用3条腿站立在悬崖边吗?”驯象师说:“这非常简单。”于是他骑上象背,对白象说:“来,用3条腿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把1条腿缩起来了。

国王又说:“它可以做到两条腿悬空,只用两条腿站立吗?”“当然可以。”于是驯象师就又让白象缩起两条腿,白象一一照做。这时国王又接着说:“它可以3条腿悬空,只用1条腿站立吗?”

驯象师一听,才明白这个国王是存心要将白象置于死地,于是他叮嘱白象说:“你这次千万要小心啊,缩起3条腿,只用1条腿站立。”白象也很谨慎地照做。围观的民众看到后,都热烈地为白象鼓掌、喝彩!

看到这种情形,国王心里更加不平衡了,就对驯象师说:“好样的!那它可以把后腿也缩起来,飞过悬崖去吗?”

驯象师心里一紧,无奈之余他悄悄告诉白象:“国王存心要你的命,我们在这里会非常危险,你一定要全力以赴,腾空飞到对面的悬崖吧。”于是不可思议的一幕就真的发生了,这头白象竟然真的把后腿缩起,载着驯象师飞越悬崖,进入波罗奈国。波罗奈国的人民看到白象到来,齐声欢呼。波罗奈国的国王高兴地问驯象师:“您这是从哪里来?怎么会骑着白象来到我的国家?”驯象师就将经过一五一十地讲给这个国王听。波罗奈国国王听后,叹道:“人的心胸怎么连一头象都无法容纳呢?”

嫉妒是一种病态,是一个人心胸狭小的表现。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幸福我们应以宽广的心胸表示衷心地祝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对别人拥有的耿耿于怀实在没什么必要。

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的铁证,也许这就足以引起一场是非。

——莎士比亚

自私是地狱

自私自利的人不会爱别人,当然也不会爱自己。

关于天堂和地狱,有人曾专门去向上帝请教。

上帝对他说:“来吧!跟我去趟地狱看看吧。”于是,这个人便被上帝带着走进一个房间,只见这个房间里,有一群人正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都瘦骨嶙峋,满脸菜色,然而,事实上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勺,可是由于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要长,所以没办法把汤送到自己的嘴里。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的肉汤却无法喝到嘴里,只有挨饿的份。

“好啦,现在我再带你去天堂看看吧。”上帝便又把这个人领到了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前一个房间几乎没有差别,同样的一锅肉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可是不同的是这里每个人都面色红润、体态丰盈,健康而富有生机。他们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此情此景让这个人迷惑不解,他问上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同样的条件下,地狱的人们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能喝到肉汤呢?”上帝微笑着说:“这其实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天堂中的每个人都会喂别人喝汤。”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天堂之所以是天堂,是因为人们不只是一味想着自己,他们能够相互帮助,每个人都以帮助他人为乐;地狱之所以是地狱,是因为人们只考虑自己,从来不想帮助他人,而事实上,帮助他人往往是帮助自己的最佳途径。因此,天堂与地狱只有一步之遥,当人们心中都想着“我为人人”的时候,就会达到“人人为我”的美好境界,我们就会身处天堂。

关于天堂和地狱,还有另一则类似的故事:

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站在了天堂的门口,他兴奋地高呼:“我来到天堂了!”

天堂的守门人有些诧异,便问这个人:“这儿就是天堂?”

这个人比守门人更诧异:“难道你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吗?”

守门人很茫然地摇了摇头,反问道:“你怎么知道这儿就是天堂呢?”

“因为我是从地狱来的。”

“原来如此!难怪我一直都不知道天堂何在,原来是因为我从未去过地狱。”

按照辩证法,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此,要想划分出具体的天堂和地狱来,就必须进行一番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困难,而不知道别人其实更困难,“身在福中不知福”讲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第3则天堂与地狱的故事是有关日本临济宗白隐禅师的。

有一个日本武士不信天堂地狱之说,一天,他正好遇到白隐禅师,便上前问道:“请问禅师,你认为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

白隐问:“你是做什么的?”

“武士。”

“真是不知道有哪位主人会雇佣你呢?你看上去简直就是个乞丐!”

武士一听大怒,两手紧握剑柄,看上去随时都会发作。

白隐非但没有停止,反而继续激将他说:“就你那武器,钝得砍不动我的脑袋。”

武士真的被激怒了,在他正要拔剑的时候,白隐说:“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武土恍然大悟,忙收起剑向白隐行礼致歉。

白隐微笑着说:“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按照白隐的观点,天堂与地狱其实只存在于人的心中。只有一心向善,宽待他人,天堂才会降临。

丰富的天性,如果不被拿来滋养别人,也就要枯萎了。

——罗曼·罗兰

自私是坟墓

自私是“坟墓”,它只能使人更自闭。只有心胸宽广的无私才能助你和他人一起获得双赢。

有两位非常要好的教徒,他们都十分虔诚,一天,两人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在背上行囊上路的时候,他们发誓不到圣山绝不返家。

两个多星期后,他们遇见了一位年长的白发圣者,这位圣者看到两人如此虔诚地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非常感动,他对两位教徒说:“从这里到圣山大概还需要10天的时间,但是遗憾的是,我在这个十字路口就要同你们分开了,走之前,我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就是只要你二人中有一个先许愿,则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听到这里,其中一个教徒非常高兴,他暗自琢磨:这实在是太棒了!虽然我已经想好我要许什么愿了,但我不能先说出来,因为一旦我先许愿,就会吃亏,而他就可以得到双倍的礼物。而另一教徒也暗想:我怎么可以先讲呢,我先讲我的朋友就可以得到两倍于我的礼物。由于两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所以为了不使自己吃亏,这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谦让起来。“你先讲嘛!”“你年长,还是你先许愿吧!”“不不不,应该你先来!”就这样,两人互相推让,在经过一番“客套”后,两人都开始不耐烦了,于是气氛也发生了转变,“你干吗啊?你先讲!”“为什么是我先?我才不呢!你先讲!”

终于,其中一个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可真是不识相、不知好歹!你要是再不许愿,我就打断你的腿,你信不信,我能把你掐死!”

另外那人一听,自己的朋友居然这样恐吓自己,心想:既然你无情,就别怪我无意!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别想得到!于是,这个教徒就一咬牙,狠心地说道:“那好,我先许就先许!”

话说完不久,恐怖的事情发生了。答应先许愿的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很快就瞎掉了,而他的好朋友——那个与他同行的教徒,也立刻瞎掉了双眼。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两个人的情绪都被狭隘、贪念与嫉妒所左右,于是“祝福”变成了“诅咒”、“好友”变成了“仇敌”,原本可以实现“双赢”的事,竟然变成了两个人都成为瞎眼的残酷结局!

所以说,自私只会让人走进生命的死胡同,无法得到阳光与雨露的滋润。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

多为他人着想

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他需要同各式各样的人交往,在这个工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多为他人着想,惟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为我”。

越战结束以后,一个士兵打完仗回到美国国内,在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了个电话,说他想带一位朋友回自己的家。他的父母很高兴地答应了。可当他父母听说他的朋友是一个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的残疾士兵而且急需人照顾的时候,他们又对儿子表示抱歉,只答应给那位朋友另找一个可以养伤的住所。儿子坚持要让朋友跟自己一起住。这时父亲生气了,严厉地说:“孩子,我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残疾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么沉重的负担。我们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因为这种事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我想你还是自己赶快回来吧,赶快把这个人给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挂上了电话。

此后,父母再也没有得到他们孩子的任何消息。几天过后,他们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他们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坠楼身亡,经警察局认定是自杀。

悲痛欲绝的父母乘飞机抵达旧金山,并被带到陈尸所辨认儿子的尸体,他们认出了儿子,但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其实在很多时候,关心他人的不幸,就等于在为自己收藏幸福。不管对方是谁,多为对方着想吧,这不仅能够帮助别人,也对自己没有害处,甚至可以说对自己还大有好处。

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中,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

——西比利亚克

欲望无穷尽

欲望是一种本能,人的能力有限,但欲海却是无边的。不克制欲望,必然会导致悲惨的结局。

有一个勤劳的农夫,为了养家糊口在自己的一小片田地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尽管这样,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十分艰难,他有时感到力不从心。

有一天他在地里干活,有一位老神仙看他十分可怜,就对他说:“只要你不怕吃苦,你就不断向前跑吧,只要是你跑过的地方就都属于你了。”这位农夫一想到家中吃不饱穿不暖的妻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拼命地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于是他不停地跑,心中只想着一定要让妻儿过上好日子,可是却不曾想到底多大的田地就能使一家老小吃饱穿暖。拼命地跑当然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时间久了,农夫体力渐渐不支,然而由于想得到更多田地,他依然上气不接下气的坚持跑啊跑……可是,很遗憾,这个农夫的美好构想未能实现,不是老神仙不兑现诺言,而是他最终因体力不支,倒在地上死了。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可以想象,也许这个农夫的妻儿真的得到了他所跑过的田地,然而失去了一个劳动力的家庭,孤儿寡母怎么来耕作呢?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否则,就什么都没有了。其实,有了神仙给的这个机会,倘若当时这个农夫考虑一下需要多少田地就可以使自己的家庭富足了,然后再去跑着圈地,够了就停下来,农夫一家原本应该是非常幸运的。

尼采说:“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人都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无尽的欲望却使人分辨不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生活是用来享受的,倘若总是被欲望所驱,永远得不到满足,就必然失去生活的初衷。

动物如果需要某样东西,它只知道自己需要的程度和数量,而人类则不然。

——德谟克利特

学会选择,勇于放弃

无条件地去舍,往往会得,太贪婪地要得,往往落空。舍,就是舍,舍的时候不讲任何条件。舍是一种智慧,得是一种勇气,消除贪婪是解决心灵所有烦恼的强大力量。

有一次,苏格拉底带着一些学生来到了一个大山洞里,学生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见他打开了一座神秘的仓库,这个仓库里装满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再仔细一看,每件宝贝上都刻着清晰可辨的文字,它们分别是:骄傲,嫉妒,痛苦,烦恼,谦虚,正直,快乐……这些宝贝看上去都是那么漂亮,那么迷人。这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孩子们,这些宝贝都是我多年积攒下来的,你们如果喜欢的话,就拿去吧!”学生们早就迫不及待了,见一件爱一件,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宝贝来就往口袋里装。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们才发现,装满宝贝的口袋是那么沉重。因此,没走多远,他们便气喘吁吁,两腿发软,再也无法挪动脚步。

这时苏格拉底又开口了:“孩子们,不要太贪心了,还是丢掉一些宝贝吧,后面的路还长着呢!”于是“骄傲”被丢掉了,“痛苦”被丢掉了,“烦恼”也被丢掉了……这时口袋的重量虽然减轻了不少,但他们还是感到很沉重,有些力不从心,双腿依然像灌了铅似的。

“孩子们,把你们的口袋再翻一翻,看看还有什么可以扔掉。”苏格拉底又一次劝告那些学生。

最终他们把最沉重的“名”和“利”也翻出来扔掉了,此时口袋里只剩下“谦逊”、“正直”和“快乐”……一下子,他们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和快乐。苏格拉底也长舒了一口气说:“我很高兴,你们终于学会了放弃!”

树木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必须减掉多余的枝杈;花朵为了结果必须放弃自己美丽的花瓣;小蝌蚪之所以长成了青蛙,是因为它舍弃了漂亮的尾巴;遇到天敌时,蜥蜴要想死里逃生,只能断掉自己的尾巴;石头要成为精致的玉器,也要经过工匠百般地琢磨……可见,有得必有舍,有舍必有得,漫漫人生路,总会面对太多的诱惑,面对太多的困境,惟有学会选择,勇于放弃,才能更好地生活。

高高低低的是人生。走到高处时,留点余地给低处;走到低处时,留点余地给高处。

——任惠敏

别让算计影响了生活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为人还是不要时时刻刻忙算计,这样,别人生活得痛苦,自己也得不到快乐。

在《庄子·山木》中记载了一则这样的故事。

一天,庄周去雕陵的粟园游玩,忽然看见从南边飞来一只怪异的鸟。这只异鸟翅膀足足有七尺宽,眼睛直径有一寸长,蹭着庄周的额角便飞了过去,隐没在不远处的粟树林中。庄周说:“这究竟是什么鸟呀!翅膀那么大却飞不远,眼睛那么大却视力不佳。”

怀着这样的疑问,庄周迅速提起衣裳,大步流星朝着那只异鸟落下的地方走去,拿着弹弓窥伺异鸟的动静。这时,庄周又忽然看见一只蝉儿,正得意地在树叶中乘凉,一只螳螂突然伸出臂来把蝉儿抓住了。螳螂意在捕蝉,为了抓蝉而暴露了自己,这个时候,那只怪鸟趁螳螂专心捕蝉之机一口咬住了螳螂。可是异鸟也因见利而忽视了自己的危险,它不知道庄周正拿着弹弓藏在它的身后。

看到这个情形后,庄周心里一惊,不禁想:“唉!事物之间的利害关系,是由于它们之间相互的算计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则故事中引申出来的。庄子通过这个寓言表明了自己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在他看来,忙于算计他人,其结果必然是自相残杀。因此,只有泯除心计,才能免于卷入物物竞逐的残酷斗争。

然而,多数人却往往一味追求欲念而迷忘本性,沉迷于算计他人而忽视自己身边的危险。这样的生活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理想生活。那么,放宽自己的心吧,多宽容、多关怀、多原谅、不算计,要知道,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哲人的市侩

不论外表显得怎样精明世故,人总有纯朴的一面。同样,再纯朴的人也有其精明世故的地方。哲人也不例外。

在哲学的历史中,哲人也有很多种,有严于律己的,有勇于追求真理的,有摒弃物欲的,同样也有讲求享乐的。古希腊的哲人阿里斯提波就是一个讲究享乐的人,在他的身上到处散发着市侩的气息。

阿里斯提波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古希腊居勒尼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当时,苏格拉底美名远扬,阿里斯提波因此被吸引到了雅典。后来,阿里斯提波创立了享乐主义哲学,他主张一个人在享受世间物质的同时不要被物质所支配。

阿里斯提波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便投靠了雅典的狄奥尼修。由于阿里斯提波很擅长逢场作戏,见风使舵,因此,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场合和人物都能应付得得心应手,所以深得狄奥尼修的喜欢。

有一次,狄奥尼修想嘲笑一下阿里斯提波,于是就故意问他:“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哲学家会去富人家里,而富人却从来不拜访哲学家?”

阿里斯提波镇定地回答道:“因为智者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而富人却不知道什么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狄奥尼修接着问阿里斯提波:“那你为什么离开你的老师苏格拉底而来投靠我呢?”

阿里斯提波说:“在我需要智慧的时候,我就会回到我的老师那里,而我需要金钱的时候,我就会来到你这儿,现在我需要的是金钱,所以我就投靠你。我这是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来换取我没有的东西。”

还有一次,阿里斯提波想请求狄奥尼修为自己的朋友办一件事,但是狄奥尼修却没有答应。于是,阿里斯提波立刻就跪在狄奥尼修的面前恳求他能够帮忙。最终狄奥尼修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他,而且将事情办得很圆满。然而,事情虽然办成了,但是周围的人却都嘲笑他,他回答说:“这哪能怪我呢?这都是狄奥尼修不对,谁叫他的耳朵长到了脚的上面。”

阿里斯提波除了会讨好权贵之外,还爱好美色。

有一天,狄奥尼修让他从三个妓女当中挑选一个,而阿里斯提波却说三个他都要。然后,他陈述了理由说:“有的人正是因为三挑一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所以这三个人我全都要了。”但是,当他和三个妓女快要进屋的时候,又把三个人全部都放走了。

有人曾经指责阿里斯提波不检点,然而,他却脸不红、心不跳地说:“这有什么奇怪吗?你感觉住一间以前很多人住过的房子,跟住一间从来没有人住过的房子是不一样的吗?”那个人无言以对。

在很多人看来走进妓院是一件令人脸红的事情,但是他却能趾高气昂地走进去,而且还对他的同伴说:“小伙子,不要害怕,走进去并不危险,危险的是进去之后不能走出来。”

在阿里斯提波眼里看来,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坦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看来,别人对自己的讥讽并不算什么,只要自己过得痛快舒坦。

有一次,第欧根尼在洗菜的时候看到了阿里斯提波,于是就对他说:“假如你学会了以它为食的话,你就不用再拍国王的马屁了。”这句话一听就知道是对他的嘲讽,而阿里斯提波却反唇相讥道:“假如你懂得如何跟别人打交道的话,那么你就用不着在这里洗菜了。”

面对这样的讥讽,很少有人能够这样针锋相对,其实,哲学家也不是什么圣徒,更不是佯装的卫道士,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人们固有的优点和缺点他们同样具备,只不过会由于哲学家的哲学信念在看待问题上有些夸张罢了。

阿里斯提波就是人屈服于欲望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在阿里斯提波看来,完全服从于物欲并且满足了部分物质要求,那么就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人不能逃避对物欲的追求,但也不能被欲望压倒。

我们都知道,人生来就是有欲望的,即便是最简单的饿了有吃东西的欲望,渴了有喝水的欲望,同样都是欲望……实际上,人的欲望是无法完全满足的。适度的欲望对自己的人生是有帮助的,但是,一旦超越了界限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失误。

即使是智者,也难摈弃追求功名这个弱点。

——塔西佗

贪欲是幸福的杀手

一块面包可以填饱饥饿,天下的财富满足不了贪欲。

现实中的人都明白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然而,懂得道理很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关于贪欲,很多人是明知却故犯,就好比抽烟,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还是会吸烟。其实在欲望得到片刻的满足后换来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因此,先贤告诉我们“还是少点欲望为好”。

然而欲望是人之本性,从肉体到精神无不充斥着欲望。人心中的欲望,好比心灵的空缺一样,它需要找到另外一种恰当的事物来弥补。于是,人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越想满足就越难以得到满足,因为欲望是与日俱增的。欲望如同一杯盐水,让人越喝越渴,越渴越喝。当欲望达到最强烈而又无法被满足时,人就会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来,甚至会因此丧命。

下面这则寓言故事会让我们受到启发。

一天,老虎和猎豹一同狩猎。眼看天就要黑了,猎豹对老虎说:“我们的猎物已经不少了,该回去了。”

“还早着呢,再等会儿,我还想猎一只羚羊呢,你可真没出息,就这么点食物就满足了!”

正说着,突然身旁闪过一只羚羊。老虎撒腿猛追过去。由于当时天黑路滑,脚下一时没有踩稳,便滚下了山坡。猎豹见状也赶过去,等它赶到时只见老虎已经奄奄一息了。

它挣扎起来对猎豹说:“麻烦转告给我儿子一句话:即使是拥有了整个世界,每天也只能睡一张床。”说完老虎便咽气了。

欲望越大,就越贪婪,越贪婪就越无法满足,这样一来,就感觉不到幸福,甚至感觉到痛苦。倘若能够做到“身外无物,不奢求”,则会活得轻松、自在。贪婪的人不但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甚至还会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其实,衣服穿旧一点,食物吃简单一点,是不会影响一个孩子的快乐的。要使孩子不再欢笑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剥夺他的自由。而有时候,使一个成年人不快乐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内心的那只野兽——贪欲,醒过来了。它像一只吼叫的狮子,在人内心的原野上,遍地游走。即便是蓝天之下已有的和现有的一切黄金,都很难使贪婪的灵魂安息片刻。

——华姿

贪婪让你不快乐

太多的贪婪使我们离快乐太远,不是快乐太难,而是我们活得还不够简单。

一个乞丐垂头丧气地走在大街上,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起来像是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他边走边嘀咕:“如果能让我饱吃一顿就好了!为什么我就这么穷呢!”他痛恨贫穷,怪命运女神不公平。

突然,命运女神出现在乞丐的面前。乞丐认出是命运女神后连忙跪倒在地,低声哀求道:“慈爱的命运女神啊,请您帮帮我这可怜的人吧!可怜可怜我吧,我现在一无所有。”

命运女神和气地问乞丐:“那么请你告诉我,你最想要什么?”

此时此刻,乞丐早就把自己刚才的愿望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张口便说:“我要金子!”

命运女神说:“好吧,请脱下你的外衣来接吧。不过别接太多,以免撑破衣服。这些金子只有被接住并且牢牢地包在衣服里才是金子,一旦掉在地上,就会变成垃圾。”

乞丐非常高兴,他赶忙脱下了外衣。

命运女神轻轻一挥手,金子就像流星雨一样,闪着金光,一颗颗地落在乞丐的衣服上,渐渐堆积成了一座小金山。

命运女神提醒那个乞丐:“小心啊!衣服就要被压破了。”

乞丐看着飞来的金块,两眼放光,他根本听不进去女神的劝告,还在兴奋地嚷嚷:“再给点,再给点……”

喊着喊着,“哗啦”一声,他那破旧的衣服裂开了一条大口子。金子纷纷滚落在地上,然后变成了砖头、玻璃和小石块。

这时候,命运女神也已经不知去向了。乞丐又变得一无所有。他只好披上那件更破烂的衣服,继续沿街乞讨。

贪婪的心灵如同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沟壑。而且贪婪的人,最终还是一无所有。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伊索

不为五斗米折腰

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历史上像李白这样刚直不阿、傲视权贵的人实在是多。他们因自身高尚的品德备受世人尊敬。比如归隐山林的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被世人传为佳话。

公元399年,晋安帝在位,东晋朝政日益腐败,狼烟四起。诗人陶渊明就生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因为看不惯当时政治腐败,而隐居在家乡柴桑。祖上曾做过大官,但是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就嗜书如命,不求仕途,尽管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但他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由于家门前有五株柳树,他便给自己起个别号——五柳先生。

后来,陶渊明家里日益捉襟见肘,仅仅靠自己耕种田地已无法养活全家老少。亲戚朋友纷纷劝他去谋个一官半职,无奈之下他只好答应了。

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门之后,且才华横溢,便推荐他在刘裕手下做了个参军。没多久,陶渊明便看出当时的官员将军互相倾轧,他厌烦这样的官场,于是就要求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在今江西省)当县令。

当时的县令没有很高的官俸。再加上陶渊明既不会搜刮,也不懂贪污,所以日子并不富裕,不过跟他在柴桑家里的日子比起来,当然要好一些。况且,他认为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什么官场应酬,也还比较自在。

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小吏得知后连忙向陶渊明报告。此时,陶渊明正在内室捻着胡子吟诗,听到这个消息后感觉很扫兴,但也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一看他穿的还是便服,便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怎么不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呢?”

陶渊明一向看不惯那些依权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听小吏说还要穿官服行拜见礼,便忍受不了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屈辱。于是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的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

说着,他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宣布辞职不干了。

陶渊明回到柴桑,总感觉这个乱糟糟的局面跟自己的志趣、理想实在是相差得太远。于是,从此他便下定决心隐居,闲暇之余写了许多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

——约翰·米尔顿

君子以让人为上策

古人讲究“吃亏是福”,这绝非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种宽宏豁达的生活态度。

清朝的时候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争执不休,准备打官司。其中一家的亲属是当时在京为官的张廷玉。于是这家人便向他求助,但是张廷玉并未干涉此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劝家人不要争执,信中说:“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辕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便听从了他的话,这一下邻居反倒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两家握手言欢。《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见“让”中是有“乐”的。

古代的贤君舜“孝感动天”的故事被世代传诵。舜孝敬父母,爱护弟弟,可是亲生父亲、继母以及弟弟却总是想把他害死,尤其是弟弟象。一次兄弟俩去挖井,舜正在井内干活,象却突然在上边把井口封死。象以为舜必死,就想把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据为己有,于是便来到舜家。没想到,舜却从井的另一个出口脱身回到家里。象到舜家,发现舜正在弹琴,只好尴尬地说:“我正惦记着哥哥呢。”舜平静地说:“谢谢你的美意。我们是好兄弟。”能够有宽广的胸怀,他不成就一代帝王大业谁来成就呢?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与人相处的时候,退让并吃不了多大的亏,多数情况下是受益的。即使是吃了亏,也会积一分福。

天玄子说:“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所以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

克己所以制怒,明理所以制惧。

——章学诚

忍让是美德

忍让是痛苦的,但它结出的果实是甜美的。

在开往费城的火车上,一个来自纽约的妇人上了火车,走进了一节车厢,找了个座位坐下。这时候,走过来一位身体微胖的男子坐在了她前面的座位上,之后就点燃了一根香烟。妇人禁不住咳嗽了几声,身子也挪来挪去,好像是在无声地抗议。可是,男子似乎丝毫没有注意到她的行为,依旧在美滋滋地享受着。最后,妇人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你多半是外国人吧?这里是不让抽烟的,这趟车有一节专门吸烟的车厢。”那个男子听完,起初有些诧异,但接下来他一声没吭,熄灭了香烟,扔出了窗外。

过了一会儿,列车员过来对那位妇人说:“对不起,这里是格兰特将军的私人车厢,请您离开。”她大吃一惊,慢慢站起身往门口走,边走边为将军刚才的举动感到诧异。这时候,她看着将军一动不动的身影,心里有些惊慌和害怕,就这样她心有余悸地一直退到了门那里。而整个过程中,将军仍像刚才一样表现出了他的宽容大度,没有给她任何难堪,没有以他的身份来显示什么,甚至连一个取笑嘲弄她的神情也没有挂在脸上。

这位将军在妇人面前表现出了自己的涵养,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高贵而轻视她,相反的,他顾及到了一位平常妇人的尊严,忍让对方。当然,将军一时的忍让换来的却是那个妇人,甚至于我们对他的肃然起敬。

老子曾说:事业成功了而不能居功。不仅让功要这样,对待善也要让善,对待得也要让得。凡是坏处就归于自己,好处都归于他人。他人得到名,我得他这个人;他人得到利,我得到他这个心。二者之间,孰轻孰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分寸了。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小不忍则乱大谋

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西汉初年,北方的匈奴首领冒顿杀父自立为王,以力自威,这让邻国东胡极为震撼。为了限制匈奴的发展,东胡国不断挑衅,企图灭掉匈奴。

匈奴以强悍善骑著称。国中有一匹千里马,其皮毛油黑发亮如软缎,没有一根杂毛,且能日行千里,为匈奴国立下过汗马功劳,被视为国宝。东胡国得知后,便派使者到匈奴国索要这匹宝马,匈奴群臣认为东胡国实在是太无理,一致反对。

冒顿一眼便看穿了东胡的用意,但是他却不露声色,因为他知道,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于是便决定忍痛割爱来满足东胡的要求。他对臣下说:“东胡之所以要我们的宝马,是因为与我们是友好的邻国。我们怎么可以因为区区一匹千里马而伤害与边邻的关系呢?这样是不合算的。”说完,就让东胡的使者把宝马牵走了。冒顿虽然表面上不与东胡作对,但他暗地里壮大实力,修明政治,希望有朝一日洗雪耻辱。

东胡国王得到千里马后,认为冒顿胆小怕事,就更加狂妄自大。他又听说冒顿的妻子非常漂亮,顿生邪念,就立即派人去匈奴说要纳冒顿之妻为妃。

冒顿的妻子的确年轻貌美,端庄贤淑,深得民心。匈奴群臣一听东胡国王如此羞辱他们尊敬的王后,个个气得摩拳擦掌,发誓要与东胡决一死战,冒顿更是气得牙齿咬得咯咯响,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怎么称得上是男人呢?更何况自己还是个国王!不过,他转念又一想,东胡之所以三番五次地给自己难堪,就是因为它的力量比匈奴强大,小不忍则乱大谋,一旦战争爆发,自己的实力确实很难战胜对方,还是应当再忍让一回,等以后自己壮大了,再找合适的时机与东胡算总账。于是,他强作笑颜,劝告群臣:“天下女子那么多,可是东胡却只有一个啊!怎么可以因一个女人而伤害与邻国的友谊呢?”于是,他又把爱妻送给了东胡国王。

东胡的使者一走,他便召集群臣,指明东胡气焰嚣张的原因,并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他鼓励群臣内修实力,外修政治,壮大自己好找回面子。群臣听冒顿分析得十分有道理,就按照冒顿的要求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以图日后能够雪国耻、报仇恨。

东胡国王轻而易举地便得到了千里马和美女,认为冒顿真的是畏惧他了,于是日益骄奢淫逸。由于他每天沉迷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导致国力渐衰。可是,他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敌我力量的变化,又一次派人到匈奴去索要两国交界处的方圆千里的土地。

此时的匈奴又怎么样呢?在经过冒顿及群臣多年卧薪尝胆的治理,政冶修明、经济雄厚,可谓兵精粮足。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东胡。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了。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观微子

不要贪图小便宜

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之后,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

两个农夫忙完了田里的工作,一起回家。他们在路上走着走着,农夫甲忽然看到地上有一把斧头,就飞跑过去捡起那把斧头。他看了看斧头,觉得还不错,想据为己有。这时候农夫乙走上前说:“嗬!我们发现了一把斧头。”

但农夫甲认为是自己发现的,应该归他自己所有,就对农夫乙说:“不是‘我们发现’的,而是我先看见的。”

说完,两人继续往前走,农夫甲的手上仍然拿着那把捡到的斧头。这个时候,遗失这把斧头的人走了过来,他远远地便看到农夫甲的手上拿着他的斧头,急忙追上来,眼看对方就要赶上了。农夫甲紧张地看了农夫乙一眼,说道:“怎么办?我们就要被人家捉到了。”

农夫乙一听,知道农夫甲想把责任归咎到两个人身上。于是农夫乙非常严肃地说:“这次是你说错了,刚才你还说斧头是你发现的,如今人家一追上来,你应说‘我快被他捉到了’,而不是说‘我们快被他捉到了’。”

一心想占便宜的人,永远都得不到别人的帮肋。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倘若你不愿意让对方分享你的成就,那也别要求对方帮你分担痛苦。

贪婪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地狱,它耗尽了人力图满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没有给人带来满足。

——弗洛姆

切勿心怀恶念

善,可以拯救众多的生命;恶,可以毁了别人,更会毁了自己。

有一天,狮王生病了,动物们得知后纷纷赶来探望。

狼很会拍马屁,它想机会总算来了,于是第一个赶到狮王的洞里,并带着它刚从农夫那里偷来的一只肥胖的母鸡作礼物。

狮王非常高兴,对随后赶到的动物们说:“狼对我的孝心和忠心,你们大家都有目共睹,今后,你们都得向它学习。”

“是,尊敬的大王。”动物们虽对狼不满,但慑于狮王的威风,也只得应着。

“尊敬的狮王,乌龟早就对您怀有二心了,您看,都这个时候了,它还没来看您呢!”得意之时,狼开始搬弄是非。但这句话被刚好赶到的乌龟听到了,狮子对乌龟怒吼。

“尊敬的狮王,我之所以来迟了,是因为得知您生病的消息后,我便急着四处寻医问药,现在终于把药方找来了。”

“这么说你倒是对我最忠心的人,那就快把良方献出来吧。”狮子转怒为喜。

“大王,这个秘方是我从人类那里得来的,据说那个告诉我的人还是华佗的后代呢。”乌龟说。

“啊,好啊!快,快献出来!”狮王高兴得手舞足蹈。

“秘方里说要想治好大王的病,就必须得剥下一只狼的皮,趁着皮热乎时,包住大王您的身体,这样,病就会立刻被治愈。”

狼来不及有任何反应就被捉住活剥了皮。

那些心怀恶念的人,总是费尽心机对别人使圈套,却不想想,总有一天,自己也会落入别人的网中。以伤害他人的方式来换取自身的利益是一种最愚蠢的办法。

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庄子

千万别暴躁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要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要么被自己的情绪控制,但后者被称为失控!

人的情绪体验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莫名其妙地被某种情绪侵袭的体验,这些情绪体验既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也包括消极的情绪体验。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有的人会因此大动肝火,结果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而有的人则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泰然自若地面对各种刁难,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情绪左右了人类无数的决定和行为,无论是对我们的学习还是对社会适应能力来说,情绪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我们的生命中,情绪总是伴随于我们的左右。若能恰当地处理,调动情绪,这些经历可以为我们的生命添加色彩,成为生活中的享受。反之,情绪可能会成为我们的负担,侵蚀我们的生命。

新的一届竞选又开始了,一位准备参加参议员竞选的候选人向自己的参谋们讨教如何获得多数人的选票。

其中一个参谋说:“我可以教你些方法。但是我们要先定一个规则,如果你违反我教给你的方法,要罚款10元。”

候选人说:“行,没问题。”

“那我们从现在就开始。”

“行,就从现在开始。”

“我教你的第一条方法是:无论人家说你什么坏话,你都得忍受。无论人家怎么损你、骂你、指责你、批评你,你都不许发怒。”

“这个容易,人家批评我,说我坏话,正好给我敲个警钟,我不会记在心上。”候选人轻松地答应道。

“你能这么认为最好。我希望你能记住这个戒条,要知道,这是我教给你规则当中最重要的一条。不过,像你这种愚蠢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记住。”

“什么!你居然说我……”候选人气急败坏地说。

“拿来,10块钱!”

虽然脸上的愤怒还没褪去,但是候选人明白,自己确实是违反规则了。他无奈地把钱递给参谋,说:“好吧,这次是我错了,你继续说其他的方法。”

“这条规则最重要,其余的规则也差不多。”

“你这个骗子……”

“对不起,又是10块钱。”参谋摊手道。

“你赚这20块钱也太方便了。”

“就是啊,你赶快拿出来,你自己答应的,你如果不给我,我就让你臭名远扬。”

“你真是只狡猾的狐狸。”

“又10块钱,对不起,拿来。”

“呀,又是一次,好了,我以后不再发脾气了!”

“算了吧,我并不是真要你的钱,你出身那么贫寒,父亲也因不还人家钱而声誉不佳!”

“你这个讨厌的恶棍。怎么可以侮辱我家人!”

“看到了吧,又是10块钱,这回可不让你抵赖了。”

看到候选人垂头丧气的样子,参谋说:“现在你总该知道了吧,克制自己的愤怒,控制情绪并不容易,你要随时留心,时时在意。10块钱倒是小事,要是你每发一次脾气就丢掉一张选票,那损失可就大了。”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培根 zTa3Y5YW4eqJmlwHEyBLvUhdUZu0o7L4RWwJt8TpAdC6TC8BCk6uYr4RmVctAPY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