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爱心:支撑生命的力量2

“小伙子很棒!”父亲拍拍贝克的肩膀。贝克发现他竟然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孩子,虽然我一直爱打猎,但你不一定要喜欢。有时候决定做一件事情或者不做一件事都需要勇气。”他停了一下说,“你可以教我照相吗?”

把孩子造成了自己的影子,无异使他们在将来的社会里不适于生存,而且把几乎是障碍物一样的东西扔给将来的社会。

——茅盾

死去的蝴蝶

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这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有一次,小塞德兹拿起网子来到了田野捉蝴蝶。各种颜色的蝴蝶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着,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好看极了。

小塞德兹在田野中玩得很兴奋,拿着网子不停地挥动,可是每当捉到一只蝴蝶,他就会将它们放掉,他自得其乐地玩着。一次,他像往常一样举起手中的网,扑向蝴蝶,可是这次不一样的是蝴蝶在那儿一动不动。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网子。

当他把蝴蝶的翅膀小心翼翼地捏在手上的时候,发现蝴蝶已经死了。也许是塞德兹刚才无意中用杆子将它打死了。其实这样的小事情在孩子身上是经常发生,他们根本就不会把它放在心上,但是对于小塞德兹来说,却不一样。在那一刻,小塞德兹突然难过起来。他静静地坐在地上,一句话也不说,他认为都是自己不小心而杀死了那只漂亮的蝴蝶。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感到深深地内疚。

有一天,小塞德兹终于向父亲说出了这件让他感到内疚的事情。

“爸爸,我是一个坏孩子对吗?”他说,“我害死了一个生命,我是个罪人,一定会受到惩罚的。”

塞德兹安慰儿子说:“不,虽然那只蝴蝶是因你而死,但这也不全怪你,因为你不是有心的,你并没有要害死它,所以你不需要自责。”

小塞德兹还是非常伤心,因为他认为即使不是有意的,可是责任还是在他。

塞德兹为了能使儿子尽快地从痛苦中解脱,一直开导儿子:“可是,那只蝴蝶已经死了,你再难过也没有用了。我们没有能力让它重新活过来。”

“但那只蝴蝶是我亲手杀死的。”小塞德兹还是想不明白。

“但是,蝴蝶死了,这是一个事实,即使你再怎么自责也于事无补了,关键是要看你以后怎么做了。既然你认为你错了,那么你以后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要尽量地去关心小动物,爱护它们不就好了吗?”

“可是,我已经杀死了那只蝴蝶,它们会原谅我吗?”小塞德兹问道。

“只要你以后不再残忍地对待那些小动物,并用心去关心和保护它们,它们一定会原谅你的。”塞德兹回答道。

“真的可以吗?如果是那样,我一定会做到这一点的。”儿子高兴地蹦跳着。

第二天,他们又一起到田野中散步。但是这一次小塞德兹没有拿着网子扑蝴蝶。可是当小塞德兹再次看见蝴蝶的时候,脸一下子又阴沉了起来。

“儿子,你怎么啦?”塞德兹知道肯定是儿子又想到了蝴蝶的事情。

“我……我又想起了那只蝴蝶。”小塞德兹吞吞吐吐地说。

塞德兹摸了摸儿子的头,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不愉快的事,但是不能让这种事情困扰我们一辈子,事情的结果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过去的事情还是应该让它过去,我们应该往前看,你看那些蝴蝶是多么地快乐,你也应该像那些蝴蝶一样快乐地生活,而不是天天去想一些不快乐的事情!”

教育并不是在玻璃房里培养的奇花异草。如果它的根不扎在土壤里,它不能与自然环境建立和谐关系,那么它对人类来说,没有什么多大的价值。

——克里希那·克里巴拉尼

最严重的伤害

对孩子最严重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于身体和外界的,而是父母的一句无心却过激的话。没有不希望孩子好的父母,可是方式方法却未必正确,要想让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就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光明的前程。将伤害减至为零,是为人父母应该重点学习的必修课!

情绪与情感对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智力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人父母应该以真诚的爱去激发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其潜在智能得以释放,从而使孩子能更积极更健康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否则,如果因为一件小事和小过错就对孩子横加指责,那么消极的情感体验就随之而来,沮丧的情绪就会占据孩子的潜意识,从而出现消极、迟钝、注意力涣散、智力下降等不良表现,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市场上,一个小男孩在陪父亲卖水果。一位顾客要了5斤苹果,父亲心血来潮想考考儿子,于是对儿子说:“一斤苹果0.7元,这里是5斤,你算算是多少?”

本来这道简单的算术题对小男孩而言十分简单,可是此时的他却突然变得十分紧张,并且局促不安。因为听到父亲要考儿子算术题,小男孩的四周顺势围过来一群好奇的顾客。原本羞涩的小男孩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他慌乱地回答:“4元。”可是立刻发现父亲的目光变得严厉,于是又回答“3元”,“4.5元”……

可想而知,父亲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忍无可忍,挥手就是一巴掌,恼羞成怒地对儿子吼道:“你怎么这么笨!书都白念了,以后也别指望会有好日子过了!”

小男孩羞愧难当,哭得十分伤心,他觉得自己不仅丢尽了颜面,而且人生也没什么可指望的了,父亲的一席话已经给他判了死刑。于是第二天的早上母亲喊他起床时发现了他的尸体,他喝农药自杀了!

父亲再怎么痛苦懊悔都为时已晚,不理智的做法使儿子产生了偏激的想法,从而酿成大祸。

这是一个特殊的个案,不见得每个孩子都会这样,但是却不得不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榜样和模仿对象就是父母。父母的每个行为和所说的每句话都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他们年龄还小,尚未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他们的眼里,父母的言行就是评判标准。家长的一句无心之言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刻骨铭心的。孩子会朝着父母亲认为的方向去发展,如果父母眼中的自己是可塑之材,前途无可限量,那么他就会积极地朝着这个方向去迈进,反之亦然。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作,会大碍于孩子的发展。

——鲁迅

尊重你的孩子

尊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就是如此的重要,活得有尊严的人才会觉得人生有价值。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有尊严地成长,就要在他们还懵懂时就把尊严的种子种进他们心中,而这颗种子就是你的尊重。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孩子更是如此。因为在孩提时期,人的自尊心是最强的,因为他们的世界最单纯,因此他们的内心最纯粹,容不下杂质,自尊的心理更是如此。同时自尊心也是一种不甘落后的积极情感体验。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不要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时更要保护和培养他们的自尊心。

曾经有一位父亲写了这样一篇文章: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我要首先帮助他树立自尊。

我会把用手指指责的时间拿来画图。

我会多一些沟通少一些教训。

我会将眼睛用来看表的次数用来看世界。

我会注意少一点知道,但知道多关心一些。

我不再扮演严肃的角色,并且去和孩子做游戏。

我要跑到更广阔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

多拥抱,少拉扯。

我会经常看长满果实的橡树。

我不再固执,但会更坚定。

我不再追求权力,而要努力去爱。

“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这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说过的话,心灵的世界需要尊严的支撑。尊严能给人自信,更能改变命运。

20世纪西方儿童启蒙大师蒙台梭利在一次上课时教孩子们如何擤鼻涕。

她给孩子们示范了各种使用手帕的方法,还教他们怎样做不会引起别人注意。她示范得非常认真而且仔细,并且好像真的让人察觉不到。孩子们也看得聚精会神,台下一点声音也没有。示范结束后,台下传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本来很平常的一节课却带来如此热烈的反响,蒙台梭利很快意识到这次课的特殊意义,因为它触及到了孩子们极其有限的社交敏感点。他们在这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困难,经常因为处理不当而受到父母责备,而且这些话往往深深刺伤他们的感情。可是却没有人去教他们究竟如何做才正确。更要命的是,为了不把手帕弄丢,他们还得将手帕系在每个人都会去注意的脖子上。

现在,蒙台梭利教会了他们正确的做法,他们不仅可以不再像以前那样尴尬,而且他们在这里得到了尊重和公正的对待,因为有人真正理解他们,他们以后在自己社交生活中的地位将得到提升。

尊重孩子,不要过分以家长相待,不要侵犯孩子的单独活动。

——爱默生

尊重孩子的选择

要学会尊重孩子就要先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那会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他的价值观得到了认同和欣赏。

有一家三口到餐厅用餐,服务生询问父母要点什么之后,不忘去亲切地询问旁边的儿子:“宝贝,你想吃什么呢?”儿子回答说:“我想吃汉堡。”

“不行,今天你要吃蛋挞。”妈妈坚定地说。“再给他一份蔬菜沙拉。”父亲强调说。

服务生并不理会孩子父母,仍然专注地盯着小男孩:“小伙子,汉堡要加什么料呢?”

“嗯,一点沙拉酱和奶油……”他怯怯地瞟了父母一眼,服务生仍然对他微笑并鼓励着他,于是他鼓起勇气:“还要一份冰淇淋。”

点完后服务生径自离开,留下小男孩的父母在那里目瞪口呆。

小男孩的这顿饭吃得非常开心,而且这种快乐的情绪一直到晚上睡觉时还没有停止,临睡前妈妈不解地问:“亲爱的,你为什么会那么开心呢?”儿子高兴地说:“因为今天有人问我想要什么,原来我也能够被别人所重视啊!”可以想象这句话会带给父母多大的触动,儿子已经长大了,他会自己作出选择,而且希望自己的选择得到大人们的认同,这种认同给他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而且让他更自信了!

从这一刻起学会去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他的选择没有本质上的错误,那么就让他们试着去自己做决定,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主见,而且越来越有能力去面对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大的成长,不是吗?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鲁迅

尊重孩子的朋友

人们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孩子也不会例外,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小圈子了,他们的玩伴就是圈子里面的成员。这是一种适应社会生活的表现,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交友的必要性,去支持孩子,而不是横加干涉。

上初中的苏珊是一个性格开朗热情的孩子,在学校他有许多好朋友。

苏珊过生日,好多同学带着礼物来为她庆祝。大家自己烧饭做菜,忙得不亦乐乎,玩得十分开心。

可是苏珊的父母却不乐意了,厨房和客厅被弄得乱七八糟,喧闹声也扰乱了四邻,这让他们很恼火,可是又不好当场发作。于是等同学们刚离开,妈妈就阴沉着脸将苏珊叫来开始斥责:“你都上初中了,还不知道专心学习,居然还交了那么多的狐朋狗友,简直太让我失望了!”

苏珊虽然早就看出妈妈不高兴了,可是却没想到她将自己的朋友说得如此不堪,于是生气地反驳道:“你怎么可以说他们是‘狐朋狗友’?他们可是我同学,你难道就没有朋友吗?难道不会到朋友家玩吗?”

苏珊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妈妈打断了:“同学来玩当然没问题,可是你是女孩子,怎么交的朋友都是男孩子?而且吵吵嚷嚷,还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真是烦死人了!”苏珊听后气得直哭,她没想到父母会如此看待自己和朋友,难道小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社交圈吗?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专心学业,这一点固然没有错,父母担心孩子交到坏朋友会学坏,这一点也无可厚非。适当地引导没有错,可是横加指责就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父母应该懂得如何去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朋友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常受斥责,孩子对这种斥责就会习以为常,母亲也失掉了权威,使母子之间产生隔阂。其结果,对孩子的教育就彻底失败了。

——斯特娜夫人

别伤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的评价对孩子影响深远,它既能够帮孩子树立自信,也能摧毁孩子的自尊,使他们变得自卑。自信的孩子更能适应社会压力,而自卑的孩子则恰恰相反。因此,作为父母一定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自信变成自卑。

勃郎特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对自己的孙子疼爱有加,呵护备至,什么事情都不用勃郎特担心,所有的问题都能帮他解决,于是本来就胆小的勃郎特,变得更加怯懦和内向。

几年后,勃郎特回到父母身边生活,父亲脾气暴躁,勃郎特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他处处谨慎小心,生怕做错事被父亲责罚。可是越是这样事情越是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一天,家里有客人,父亲让勃郎特倒茶,勃郎特很紧张,结果一不小心将茶杯摔到地上,父亲见此立刻骂道:“白痴!简直比猪还笨!”当着客人的面让勃郎特羞愧得无地自容。

此后,勃郎特看到父亲就紧张,一紧张,错误就会接二连三地出现,每次父亲都会暴打勃郎特一通。结果,可怜的勃郎特患上了恐惧症,天天都会做恶梦。

随着年龄的增长,勃郎特产生了逆反心理,父亲打他时,他就强忍着不哭。可是暴躁的父亲才不会允许勃郎特占上风,于是打得更加用力,直到勃郎特哭出声来,才肯罢手,并且还要讽刺一番。勃郎特被打得遍体鳞伤,自尊心已经快要破碎。

不仅父亲如此,母亲也不例外,甚至比父亲做得还要令勃郎特难以接受。母亲怕勃郎特学坏,就一直监督他,不仅经常到学校询问勃郎特的情况,甚至偷看勃郎特的信件和日记。有一天,勃郎特写信时被母亲看到,母亲要看信的内容,勃郎特不让,于是两人争执不下,最后信被撕碎烧掉了。母亲恼羞成怒狠狠“赏”了勃郎特一耳光。勃郎特的尊严已经被彻底摧毁了,他的世界当中没有任何尊重的成分可言,自尊心对于父母而言根本就是多余的东西。勃郎特变得越来越孤僻,甚至对生活失去了兴趣,连自杀的念头都有了。

自尊心的伤害比身体的伤害更剧烈百倍千倍,伤口容易愈合,然而自尊心的裂痕却难以弥补。

——佚名

糖果与女孩

溺爱是一种慢性毒药,它会降低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让他变得娇气十足,一旦注入孩子体内,就会使其慢慢消亡。

一天,5岁的小泰迪跟着爸爸去朋友家串门。晚上回到自己家里后,泰迪突然发现装在自己口袋里的糖果不见了。那块糖果是爸爸的朋友杰克叔叔给的,泰迪家里没有那样的糖果。小泰迪摸着自己空荡荡的口袋,放声大哭。全家人都来安慰他,并承诺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他去买好吃的东西,而且要买好多好多。然而,这样的承诺并没有使泰迪停止吵闹,他反而哭得更厉害了,喊叫声越来越大:“我什么都不要,就要那块糖果!赶快去给我找回来!”

说着,就往地上一躺,开始打着滚哭闹,爸爸妈妈心疼了,他们赶忙找来手电筒,沿着回来的路仔细寻找。可是始终没有找到,这时已经将近夜里十二点了,无奈之下,妈妈硬着头皮按响了已经休息了的朋友家的门铃,向朋友解释一番后拿了几块糖果回来。回到家里,发现小泰迪还在地上躺着呢,虽然已经停止了哭闹,可是表情始终是非常生气。直到妈妈把一样的糖果拿出来放到他手里,他才高兴了起来。

泰迪慢慢长大了,16岁那年,他看上了一个女孩子,可是那个女孩子却并不喜欢他。这时的泰迪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打滚哭闹了,但是,他却用水果刀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幸亏抢救及时,泰迪活了过来,但是他却又开始绝食了。妈妈哭着说:“为什么要这样呢?天下还有好多非常好的女孩子呢。”

“我就是喜欢她,她必须得嫁给我才行!”泰迪歇斯底里地喊道。

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马卡连柯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母几句关爱孩子的话很可能就会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往往是父母说过的一些话,因为父母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多给孩子些关爱吧,他们需要你的爱。

1989年,美国洛杉矶一带发生了一场大地震,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使30万人受到伤害。

一位年轻的父亲在混乱中把受伤的妻子安顿好以后,飞一般地冲向儿子的学校。然而,摆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废墟。

他感觉一阵眩晕,然后他大哭起来。哭着哭着,他突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于是他赶忙止住哭声,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于是他快步如飞,到那里后就开始动手挖掘。

就在他清理挖掘的时候,很多孩子的父母陆续赶来,眼前这片废墟让他们不禁痛哭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甚至还有一些人上来拉住这位正在疯狂地挖掘的父亲说:“回去吧,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快来帮忙啊!”这位父亲向这些人恳求道。然而无人应声。于是他便一声不响地埋头接着挖。

前来救援的人拦住他说:“先生,快离开这里,这些墙壁随时都会倒塌。”

“你可以过来帮我吗?”

“先生,我很抱歉,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这样不仅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还是马上离开吧。”

“你可以帮我吗?”这位父亲边挖边问。

众人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他们认为这位父亲一定是因为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可是,这位父亲始终坚信儿子在等着他。

就这样,他不停地挖呀挖,8个小时、10个时、20个小时、36个小时过去了,他毫无放弃之意。再也没人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满手血迹。直到第38个小时的时候,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这是儿子的声音,他确信不是幻觉。他兴奋地大喊:“乔!我的儿子!是我,我是爸爸!”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的,儿子,是爸爸!”

“爸爸,我知道你会来的。我告诉大家不要害怕,告诉他们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的,这样也就能把大家都救出去。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都会和我在一起!’对吧,爸爸?”

“是的,儿子!是这样的。你现在怎么样?还有几个孩子活着吗?”

“我很好爸爸,我们这里有14个人,我们都活着呢,也没有受伤。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热泪盈眶,他大声向四周呼喊:“快过来帮忙啊,这里还有14个孩子,他们都活着!”

路人听到喊声赶紧上前帮忙。

又过了一个小时,大家才终于开辟出一个安全的小出口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快来,乔!现在可以出来了。”

“不!爸爸。先让其他人出去吧!爸爸,我不害怕,因为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会跟我在一起。”儿子的口气充满了幸福和坚定。

最后,在同学们都安全地出来后,乔才被爸爸拉了上来。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

父母爱孩子,受益的是孩子;孩子爱父母,受益的还是孩子。

——谚语

祖母的花园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也是最美好的,教育孩子在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爱别人。

这一天,天阴沉沉的,像是快要下雨的样子,前几天的雨水还残留在地上,浸泡着落下的树叶,任由风再大,也吹不动叶子。伊丽莎白站在窗前向外望着,因为这个时候爸爸一个人正在院子里,背对着房子跪在空地上,手里举起一个东西,他将这个东西埋到土里之后再将草皮整理好。

绵绵细雨悄悄地从天而降,落在伊丽莎白面前的窗子上。她急忙拿出她那把最心爱的小雨伞,她站在门廊上将雨伞打开,因为没有人帮忙,所以看起来很吃力,可是她还是顺利地将雨伞打开,这样就可以为爸爸遮雨了。

“爸爸,你在做什么?”伊丽莎白好奇地问,因为她想不出爸爸在这样的天气,在这里做什么。

“工作。”他回答。

“在挖洞,种树吗?”伊丽莎白接着问道。

他叹了一口气,说:“不光是洞,我要将它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伊丽莎白很疑惑,家里屋前有一片花床,后院还有爸爸种的樱桃和番茄,妈妈种的玫瑰花,难道这些都还不够吗?

“这个不一样,这是祖母的花园。”爸爸看出了伊丽莎白的疑惑。

“只是因为祖母已经死了吗?”伊丽莎白停了一会儿说。

“是的。”

她注视着地上的泥土:“为什么祖母也需要一个花园呢?”

爸爸听到伊丽莎白的话,停下了手中的活,转过头对她说:“孩子,不是祖母‘需要’一个花园,而是只要我们看到这个花园就可以想起祖母!而且我会把祖母喜欢的桑橙树种在花园里,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时常想起祖母了。”

他告诉伊丽莎白:“祖母每年夏天都会在自己家里对人说:‘嗯,闻闻桑橙的味道。’祖母喜欢花、音乐、看书,她喜欢陪着家里的每一个人,用她的笑声和笑容温暖每一个人。”

最后,伊丽莎白很认真地看着爸爸问:“爸爸,你想祖母吗?”

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这样想念她。”沉默了一会儿又说:“即使在我长大之后,祖母也总是保护着我,因为她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弄好。”

但在伊丽莎白的记忆里都是祖母生病的样子,祖母躺在沙发上,面容憔悴,但是还是用微笑对待所有的人;为了不让祖母着凉,她会把被子盖在祖母身上,用各种各样的办法逗祖母开心,也常坐在祖母身边,听着她慢慢的、温暖的读书声。这一切是多么美好。

“爸爸,那现在是谁在保护你呢?”伊丽莎白问。

伊丽莎白听到爸爸用几乎哽咽的声音说:“我想是爷爷和妈妈。”停顿了一下说:“还有你。”

伊丽莎白的妈妈也从窗子向外看,细雨不经意的敲打着窗子,并且消失在泥土里;而草地的另一头,有两个身影,一个小小的身影举着手中的雨伞,为爸爸挡雨,另一个继续跪着挖掘土地。

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彭沙尔

剃光头

让孩子学会去爱人、关心人,让他们有一颗善良、怜悯的心,只有这样,整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温暖。

韦斯里放学回家后,把书包放回自己的房间,出来后一言不发地坐在沙发上。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爸爸感到很奇怪,忙问:“怎么了,小伙子,受到老师的批评了吗?”

“爸爸,我们班的洛莉塔得了癌症,不来上学了。”韦斯里难过地说。

“亲爱的,她不会有事的,癌症并不意味着死亡,不是吗?”爸爸说。

韦斯里犹豫了一下,不安地说:“老师告诉我们,她正在化疗,头发都掉光了。”

“嗯,我想,不久就会长出来了。”爸爸安慰着儿子。

“我和几个小伙伴约好了明天去医院看她。”

听了儿子的话,爸爸感到很高兴:“好极了,儿子,你可以带一些水果去。”

韦斯里小心翼翼地说:“我们准备都剃成光头。”

爸爸愣住了。

韦斯里看了看爸爸,终于抬起了头,勇敢地说:“爸爸,请带我去把头发剃光吧。”

爸爸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只是呆呆地坐在那儿。

韦斯里推了推爸爸,再次恳求道:“爸爸,这都是我的主意。我跟汤姆和路易斯都说好了,为了让洛莉塔放心,我们也把头剃光,看到我们跟她一样,她就不怕了。”

爸爸看着儿子,神情有些激动,他赶忙放下手中的报纸,带着儿子向理发店走去。

在理发店里,韦斯里愉快地唱着歌。不久,汤姆和路易斯也来了,他们的家长也都为孩子的行为感到自豪,连理发师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他决定免费为他们理发。

回到家后,爸爸对韦斯里说:“亲爱的,我有个更好的提议,明天去医院之前,把你的小伙伴叫到我们家里来吧,我要送你们每人一顶帽子,怎么样?另外啊,你妈妈还有一顶非常珍贵的帽子,是你外祖母从英国买给她的,现在依然很新,你可以带去送给洛莉塔,她一定会喜欢的。”韦斯里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听爸爸这么一说,他扭头看了看妈妈,妈妈微笑着点头同意。

韦斯里高兴极了,他说他要去通知他的小伙伴们,蹦蹦跳跳地出了家门。

撒下种子就得收割;打了人就得痛苦;予人以善,别人也将还你以善。

——爱默生

剪长发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说教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孩子,维护他们的自主性,这样,就不会遭到更多地反抗。

麦克已经13岁了,他几乎不曾剪发,整天披着一头长发晃来晃去。韦斯特太太感觉儿子这样下去并不好,需要马上想一个办法让麦克把长发剪掉。这天,她终于想出了一个策略,既可保留儿子的自主权,又可以维护儿子的自尊。于是,她把麦克叫到身边,说:“亲爱的,你的头发太长了,需要剪短一些,你可以自己剪,也可以去理发店,这些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麦克晃了晃脑袋说:“我是不会去理发店的,要是必须剪掉的话,那我会自己剪的,妈妈。”

韦斯特太太微笑着点头同意。第二天下午,麦克放学回家,从书包里拿出一把很特殊的剃刀梳子,走到妈妈跟前说:“来吧,妈妈,帮我一下。”韦斯特太太一阵欣喜,她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帮儿子大致地剪了一下,然后,麦克就进了浴室,很长的时间,饭菜都已经快凉了,韦斯特太太才看到儿子走了出来,他晃了晃自己用了很长时间才修整好的头发,高兴地说:“感觉如何,妈妈?还不错吧?”满是得意的神情。

没有培养好孩子的父母首先不要发牢骚,应该分析一下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原因。

——铃木镇一

改过自新的儿子

不要轻视和责骂曾经犯过错的孩子,而要全力帮助、拯救他。

有一个老人,他有两个儿子。

一天,小儿子对他说:“父亲,我希望您能把属于我的那份财产分给我。”

“可以。”老人说。

然后就真的把那份属于小儿子的财产分给了他。几天后,小儿子便向老人告别,带着自己的全部财产走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挥霍后,他身无分文,不得不沿街乞讨。后来,乞讨都无法维持生计的时候,他只好把自己卖给一个庄园做奴隶。主人安排他在农场喂猪,饥饿难忍时,他甚至要去和猪争食。

这时,他才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过去衣食无忧的生活,他后悔不已,常常自言自语道:“我违背了天理,我对不起父亲,我应当回去请求他的原谅。”

当他回到家里时,父亲正在园子里干活,看到自己的儿子站在门口,忙上前抱住了他。儿子羞愧极了,哭着说:“父亲,对不起,我不配做您的儿子。”

父亲眼里含着泪,把小儿子拉到屋里坐下,然后忙吩咐仆人们:“快去把新衣新鞋拿来,我要亲自给我的儿子换上。还有,把那头最肥的小牛宰了,我要庆祝我儿子的归来!感谢上帝,让他重新回到我身边,虽然他曾迷失方向,但现在他已获得新生!”

当老人的大儿子干完活回来时,看到家里仆人忙作一团。上前一问才知道是弟弟回来了,父亲要为他庆祝。大儿子非常生气,他不想进屋里。正当转身要离开的时候,父亲出来了,他恳求大儿子进屋里。大儿子生气地说:“您这样做是不公平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为您工作,从不偷懒,可是您却连一只山羊都不曾赏赐给我,也没有说过要庆祝。可是,您的小儿子,把您分给他的财产挥霍完回来时,您却要为他宰杀最肥的小牛,为他干杯庆祝。”

父亲平静地说:“孩子,你一直陪伴在我左右,你努力为我创造的一切将来都会属于你。可是对于你弟弟的归来,我们必须要庆祝,因为你弟弟曾经迷失了自己,如今,他又终于找回了自己,开始悔过自新了。”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

——王永彬

不体贴的父亲

有时候我们对孩子不应该太苛求,毕竟他们还是孩子,我们在管教和关爱他们的同时还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自由和快乐。

美国人李文斯登·劳奈德以一个父亲的角色为世人作了参照。他写的《不体贴的父亲》曾深深影响了千万个美国家庭,为美国父母和孩子提供了一张如何沟通且具有启喻意义的良方。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同样的情形,成千上万的人在学校、教堂以及社区的演讲台上读它,它还在无数的集合和节目中被传播出去。下面再让我们重温一遍这个作品,希望能为我们教育孩子带来一定的启发。

听着,我的儿子,当你睡着了,用小手托腮,额头微微出着汗,卷曲的金发散乱地分布在枕头上,我要告诉你这些话。

我一人悄悄地走进你的房间。就在几分钟前,我在书房阅读文件时,突然涌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悔恨。于是,我怀着不安和有罪的心情,来到你床边。

这些都是我刚刚想到的事情,儿子,我对你过于蛮横了。我总是责骂你,只是因为你上学时没有好好洗脸,而是用毛巾随便擦了一下,只是因为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只是因为你把东西随便扔在了地板上。

吃早餐的时候,我又挑你的毛病。我批评你把东西洒在桌子上,批评你吃东西狼吞虎咽,批评你把手肘放在桌子上,批评你的面包涂了太厚的牛油;当你跑出去玩时,转过身来向我挥挥手说:“爸爸,再见!”而我却马上皱起眉头说:“马上把胸挺起来,两肩向后张!”

然后,下午也是如此。当我下班回来,发现你跪在地上玩弹珠,裤子上不是尘土就是破洞。我把你押在前面,让你同我一起回家,这令你在朋友面前非常丢脸。“裤子很贵的,假如是用你自己挣的钱去买,你肯定就会小心了!”儿子,你肯定在想,这竟然是一位父亲说出的话!

不知你还是否记得,那天,你走进我的书房时,怯怯缩缩地,眼含委屈。我抬头看了你一眼,对于你的打扰,很是不耐烦,而你在书房门口犹豫着。

“有什么事?”我大声责问。

你没有说话,只是很快地跑到我身边,抱着我的脖子,亲了我一下,而你用有力的小胳膊,带着上帝在你心中所给予的热情,紧紧地搂着我,而这种热情,即使没有受到注意,也不会枯萎。后来,你就放开我转身走出我的书房,蹬蹬蹬地上了楼。

儿子,就在那一刻,在你走开之后那一刻,我手中的报纸掉到了地上,我的整个人都被一种非常难过的恐惧所笼罩。我怎么被习惯弄成了这个样子呢?那种挑毛病和申斥你的习惯,竟然是一个父亲给一个还是一个小男孩的儿子的东西。当然了,我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我不爱你,而是因为我对你抱着太高的期望,可是我错在没有考虑你的年龄,而是以我这种年龄的尺度来衡量你。

在你个性中,有着美好和真实。你小小的心,却大得如那拥盖群山的黎明。这一切都在你主动跑到我跟前给我献上晚安的亲吻中表现出来了。儿子,今晚其他的一切都已不再重要。我在黑暗中来到你床边,跪在这里,带着惭愧忏悔!

对于你而言,这只是轻微的补偿。我知道等你醒来后,我若告诉你这些,你也不会懂。不过,儿子,我保证从明天开始做一个真正的父亲!我要做你的朋友,与你一同难过,与你一起欢笑。我要严肃地一再告诉我自己:“他还只是一个男孩!一个小男孩!”

我想我以前是把你看成一个大男人了。可是现在我看着你,我的儿子,你倦缩在你的小床上,我看出你还是一个小婴儿。好像就在昨天,你还是被妈妈搂在怀里,把小头依在她肩上的小孩子。我对你的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太过分了。

没有人喜欢被强迫购买或遵照命令行事。如果你想赢得他人的合作,就要征询他的愿望、需要及想法,让他觉得是出于自愿。

——卡耐基

吮手指的男孩

孩子生性是好动的,大人不能强加阻拦,更不能使用暴力,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一天晚上,爱德华同他的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儿子边看电视边吮吸着小手指,发出的声响让心烦,爱德华看了看儿子,沉下脸说:“不要再吮手指了,马上停止!这种声音让人心烦!”

儿子好像根本没有听到他的话,于是爱德华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要求,结果儿子依然我行我素。当爱德华把自己的要求重复了五六次后,他终于无法压抑心中的怒火,上去打了儿子一巴掌。儿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巴掌吓坏了,他很疼也感到很委屈,就边哭喊边用小手打爸爸,这一举动使得爱德华更加生气了。他大声说:“你这样的小孩子怎么如此大的胆子,居然打爸爸!马上回你的房间。”儿子不听爸爸的话,硬要继续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爱德华一点都没有冷静下来,他强行把儿子抱到楼上,儿子继续哭闹,小手还在不停地捶打着爸爸。

他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大人可以打小孩,而小孩却不能打大人。结果,最后,儿子有了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只有打比自己小的人才能逃脱处罚。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比较不大容易的。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或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会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

——周宏

缩头的小乌龟

我们应该让孩子怀有一颗真挚的爱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

生日那天,汤姆收到了一份令他惊喜万分的礼物,是爷爷送给他的可爱的小乌龟。兴奋的小汤姆非常想和乌龟一起玩耍,可是由于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小乌龟还有些害怕,因此它一下子就把头脚缩进了壳里。小汤姆便用棍子捅它,想以此逼它出来,可是却始终没有成功。

爷爷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就对汤姆说:“不要这么做,让我来告诉你一个更好的办法吧。”他让汤姆把乌龟带进屋里,放在暖和的壁炉旁,不久,小乌龟便感觉很热,于是,它便把头脚从硬硬的壳里探了出来,并主动向汤姆爬去。

小汤姆惊喜地看着爷爷,“很多时候人也像这个小乌龟一样。”爷爷说着看了看汤姆,又看了看小乌龟,“用强硬的手段逼迫人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相反,倘若以善意、亲切、诚挚和热情来对待他人,使他人感到温暖,那么,他就会主动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人的子女如匠人制刀,不经过锻打和淬火,绝难做成锐利的兵器。

——齐哲

医生的绝招

不能压抑孩子的个性,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由着孩子的性子。当遇到孩子不听话时,适时地强硬反而会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孩子在外面和在家里的表现会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在家很听话表现很好的孩子,一旦到了外面就会变得非常难缠,父母往往在这个时候对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在公共场合,他们不愿意对自己的孩子发火,更不会教训他们,聪明的孩子正是抓住了大人们的这种心理而为所欲为。保罗就是最好的例子,直到有一天被老牙医治好。

8岁的保罗是汤姆医生的小病人。可是汤姆医生对自己的病人却相当头痛,因为每次保罗一来就会给同事们带来巨大的恐慌——他会将办公室里的一切物品搞得一团糟,医生们无法正常工作。他的母亲对此束手无策,只能在一边叹气。

一次体检后,汤姆医生开始担心,并不是保罗的病情无法医治,而是自己的人缘受到了挑战。因为保罗长了蛀牙需要转到牙科去治疗,汤姆医生将顽劣的保罗介绍给任何医生,都势必会得罪对方,损害彼此的友谊。在这个时候汤姆听说有一位老牙医很会对付小孩,所以汤姆医生就冒险将保罗交给了他。

保罗和老牙医的对抗开始了。

老牙医说:“小伙子,坐到这张椅子上来。”

“休想!”保罗晃着自己的小脑袋。

“我让你坐到上面来听到了吗?”牙医继续不慌不忙地说。

保罗看到牙医无动于衷,便威胁到:“非要我坐那张椅子,我就把衣服脱光。”

“你脱吧,孩子。”牙医镇定自若。保罗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于是开始脱衣服,他脱掉了外套和鞋袜,继续挑衅牙医。

牙医没有任何表情:“好,现在坐到椅子上来。”

保罗情绪激动:“你到底有没有听清楚?我说的是如果让我坐上那把椅子,就把衣服‘脱光’!”

“好吧,没关系!你继续脱吧。”牙医不紧不慢地看着保罗脱掉了身上所有的衣服。

“好了,坐到这里来吧。”牙医对赤身裸体的保罗说。保罗无奈地坐到椅子上,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非常配合。蛀牙修好后,保罗问牙医要自己的衣服。

牙医回答:“很抱歉,去跟你妈妈说,衣服今天要留在这里,请她明天再过来取。”

保罗无奈透了,这种医生让他一筹莫展。他只好在众目睽睽之下光着身子跟母亲离开。

第二天,妈妈来诊所取保罗的衣服,她激动地对医生说:“太感谢您了!三年了,保罗一直用这个方法威胁我们,一到公共场所,他就用脱光衣服来威胁我们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幸好您戳穿了他,他现在变得听话极了!”

因为在公共场所,父母对孩子平时的限制和规定很难实行,孩子就会以此为保护区,形成“离家父母权”,他们知道父母在这些时候不会发火,就会趁机来要挟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往往束手无策。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学会用另一种方式来对待,让他的威胁落空或者马上把他带到没人的地方家法伺候。只要一两次,孩子知道自己的威胁不再起作用时,就会变得乖乖听话。

孩子太娇惯了,父母就被孩子束缚了。

——齐哲

别被贫穷压弯腰

物质的匮乏不应成为一个人自卑或消沉的原因。也许你无法给孩子优越的生活,没关系,请给他寻找幸福生活的动力。

父亲去世的时候,杰克还不满10岁。当别的孩子还在尽情玩耍,还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候,小杰克就已经开始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发誓自己一定要同妈妈一起支撑起自己的家庭。不过,他心里明白这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他必须这么做,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就这样,这个小男子汉便时刻想着为母亲分担重担。他从不向母亲要任何东西,可是,这次,他犯难了,因为他非常需要一本字典。

可是,看到妈妈每天为这个家呕心沥血,小杰克实在不忍开口向妈妈要钱。他躺在床上,一晚上翻来覆去,直到天快亮时,他才昏昏沉沉地睡着。第二天醒来后,他发现外边下大雪了,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盖得严严实实的。刺骨的寒风让每一个想要去扫雪的人望而却步。

可是小杰克却一下子高兴了起来。他认为上帝给他制造了赚钱的机会。于是他就跑到邻居家里,向他们提出替他们清理房屋前的积雪,邻居接受了他的建议,工作完成后,小杰克也得到了他应得的报酬。

走出邻居家,小杰克想,应该还有很多人家都愿意让人替他们打扫积雪的。于是他就换了一家又一家。整整一天的时间,他都在不停地为别人清扫积雪。直到最后,他赚来的钱已经足够买那本他必需的字典了,并且发现还有剩余。于是他拿着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朝家走去。

小杰克边走边想,今天实在是太累了,回家以后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可是他突然又想到自己家里的积雪还没有清扫呢。于是他开始往家里跑,他不想让妈妈受累。

可是当他回到家的时候,发现自己家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干净了。妈妈已经做好了热乎乎的饭等着他回来。杰克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孩子去做什么了,她用鼓励和赞许的眼神看着自己懂事的孩子,她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懂事的,他将来也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物质的匮乏有时候不一定就是件坏事。越是贫穷越能让我们积极地去寻找摆脱它的途径,而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不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直到最后成就自己。当然了,贫穷绝对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把贫穷当作自己不思进取的借口。只要乐观地看待生活赐予你的一切,挺直了腰板去努力改变不良的现状,你就不会一直贫穷下去。

孩子们的性格应该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必须让他们感受到环境的阻力。否则,他们就不能学会好好地生活,创造性地工作,适应各种情况。

——马尔库沙

吃肉与吃苦

吃过苦的孩子,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甜,必要的时候让孩子切身体验吃“苦”,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甜日子”是来之不易的。

10岁的罗伯特每天吃饭时,总会闻到一股从邻居家传来的肉香,他非常喜欢肉香,更加想吃肉。终于有一天,罗伯特忍不住问妈妈:“邻居家每天都吃肉,为什么我们家不可以呢?”

妈妈反问他:“你想吃肉了吗?”

罗伯特兴奋地说:“当然了!我已经好久没吃过肉了。”

“好吧,你跟我来。”妈妈把罗伯特带到一个工地,并找了一份搬砖的工作,搬1000块砖10美元的报酬。妈妈说:“快来搬,搬完今晚就能吃到肉了。”

罗伯特很努力,可是不一会儿就没了力气。“搬了100块了,已经有1美元。马上就会有2美元。”妈妈鼓励着罗伯特,并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

罗伯特又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支撑不住,他非常累:“妈妈,这太辛苦了!”

妈妈说:“没关系,休息一下再搬。”

罗伯特于是搬搬停停,可是妈妈却从来没有停下,汗水已经打湿了妈妈的衣服。罗伯特累坏了,他不想干了,于是试探着问妈妈,妈妈回答:“亲爱的,不劳动怎么会有幸福的生活呢?想天天吃肉就得努力工作才行。”

天快黑时,活终于干完了,罗伯特已经直不起腰。妈妈领来10美元的报酬,晚上家里桌上摆上了罗伯特盼望已久的鱼和肉。

妈妈对罗伯特说:“亲爱的,你现在知道为什么邻居每天都能吃上肉了吧。因为他们白天先吃了苦啊。”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罗伯特的心灵,从此后罗伯特牢记“吃苦”二字,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

如果一个人总是坐享其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凡事无需自己去努力,他的心灵劳动有别人为之代劳,那么他永远也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欢乐,什么是攀登高峰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

洒掉的牛奶

对孩子的教育,要同砌砖一样,必须打好基础,即使很严格,但只要从小抓紧,使他们养成了习惯,也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痛苦了。

6岁的小威特被父亲带去拜访一个朋友,并在朋友家住了几天。

一天早餐时,小威特不小心洒了点儿牛奶。按照家规,他是要受罚的,惩罚就是只能吃面包。小威特本来就很喜欢喝牛奶,父亲的朋友又为他特制了一种牛奶,还在上面添加了最好的点心,这对小威特来说是一种不小的诱惑。在洒掉牛奶后,小威特的脸红了。他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不再喝牛奶。

老威特假装没有看见。朋友家人再三劝他喝牛奶,小威特还是不肯喝,并歉疚地说:“因为我把牛奶洒了,不可以再喝了。”

“这有什么关系,快喝吧!”

可是老威特仍然一言不发,继续假装没看见。小威特非常坚持,朋友只好向老威特进攻,他们觉得一定是老威特的家教太严造成的。

气氛很尴尬,老威特让儿子先出去,他对朋友一家说明理由。但是他们都责怪他:“孩子刚6岁,只是一点小错就这样惩罚,太苛刻了!”老威特解释说:“不是的,儿子并不是因为害怕我才这样做,而是他认识到这是用来约束自己的法则才不喝的。”

但是朋友一家还是将信将疑,他们决定做个试验,就是让老威特先离开房间,让后再让小威特过来喝牛奶,看看结果如何。

老威特起身离开,小威特被叫了进来,朋友依然热情地劝他喝牛奶、吃点心,并且对他说:“放心吧,我们不会告诉你爸爸的!”可是小威特无动于衷,他说:“我不能撒谎,即使爸爸看不见,可是上帝却看得见。”朋友继续劝:“可是我们一会儿要出门散步,不多吃点你很快就会饿的。”小威特回答说:“没关系的。”朋友们实在没办法只好把老威特叫进来,小威特很感激父亲能够来为他解围,他流着泪向父亲说明情况。父亲听后冷静地说:“好吧威特,你的良心惩罚已经够了。现在要去散步,把牛奶和点心吃了吧,不要辜负大家的心意。”小威特听后如释重负,他高兴地喝了牛奶并吃了点心。威特年仅6岁,却有这样的自制力,这让朋友一家都深感佩服和不解。

如果我们热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成为有用的人干出一番事业来,就要敢于把玻璃罩除去,让他们经受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磨炼,在同挫折、逆境的搏斗中学会生活和工作的本领。

——胡思升

9岁孩子的“爱情”

真诚的沟通远比严厉的说教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解决人生的重大问题,就是忠告的最佳效果。

一位中国小女孩因父母工作调动而转学到一家德国小学读书,她是同学们当中第一个有着黄皮肤、黑头发的异类,因此,受到全校同学的关注。不久,一位只有9岁的德国男孩宣称爱上了她。

在德国,这种事情很常见,可这位中国小女孩却并不像德国小姑娘表现得那么得意,相反她对此十分生气。她一再拒绝小男孩的靠近,可是那位德国小男孩却十分坦然,而且找一切机会接近她。

一次,小女孩生病几天没有来学校。谁知德国小男孩居然在班里大哭大闹,并且说如果女孩不来上课,他也无法继续上课,他要回家了。

男孩回到家后,对父母说自己要跟一个中国女孩结婚。可是男孩的父母并没有像中国父母那样教训或指责儿子,相反他们一点也不感到惊讶,男孩的母亲还说:“很好!不过结婚需要很多东西的,要买房子、车子、婚纱、戒指……这些要花好多的钱。你想跟自己心爱的姑娘结婚就必须从现在起努力学习,以后才能同那个姑娘结婚。”男孩听得十分认真,他认为母亲的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从此以后开始努力学习。

9岁孩子的爱情其实根本算不上什么爱情。那只是一种欣赏的好感,是一种与异性交往的渴望。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应该用高明的方式去处理,而不是去教训。正确的引导会让孩子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就像德国小男孩的母亲那样,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并且为他指明正确的方向,而这种方向的指明并不是说教式的,而是巧妙地指引,让孩子自己去寻找方向,从而与异性建立自然的、友爱的关系。

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陶行知 2KKl1YalQgJjseAJ7MzflLZFrpGQp/5t7MzJCvjeI37clW8iWEHtF5qiKTNtNqu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