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重视财商教育,为孩子打造富裕人生2

李先生被儿子的话给吓到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读小学的儿子竟然要到歌厅里给好朋友庆生。如果在以前的话,可能李先生会毫不犹豫把钱塞给他,可是最近他们的确很拮据,他思考了片刻,然后很认真地说:“宝贝,爸爸的公司在经营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很多客户已经决定不再和我们继续合作了。我们拿不出这么多钱给你的好朋友庆祝生日了,即使要庆祝生日的话,也不用去那么高档的地方啊,再说那里不适合你们消费,毕竟那是一个成年人的消费场所。”

“我不管,我不管,我又没给你多要,只是500元而已,你怎么那么小气?”儿子丝毫不考虑爸爸的感受,还在纠缠着让爸爸拿出给同学过生日的钱。

看到儿子的无理取闹之后,李先生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以前他总是一味地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来没有意识到要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以至于孩子根本就不理会爸爸妈妈现在的处境。

孩子之所以出现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金钱来之不易,他们不懂得应该去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也不知道在父母保护下的自己是多么幸福。

所以,父母们应该意识到,让孩子知道金钱是怎么来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并且在向孩子讲解金钱的来历时,一定要结合身边和孩子关系比较密切的小事,这样不仅能引发孩子的兴趣,还能加深孩子对金钱问题的理解程度。

亮亮的爸爸妈妈共同经营着一家水果店,夫妻两个很重视对孩子财商的培养。眼看着亮亮就要上幼儿园了,爸爸决定带着亮亮去交学费。

被好奇心左右的亮亮用稚嫩的声音问爸爸:“爸爸,去幼儿园为什么要交那么多钱啊?”

看着儿子渴望知识的眼睛,爸爸开口说道:“因为幼儿园的老师付出了劳动,所以幼儿园要给他们支付工资,除此之外,幼儿园还要给小朋友们买玩具、买饮料等,这些都需要很多钱。否则的话,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就不能正常开展。我和妈妈也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才得到了金钱的。假如一个成年人不想付出自己的劳动的话,那么,他就得不到金钱,就不得不过着贫穷的生活。”

亮亮的爸爸很聪明,他能够及时地抓住有利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知道父母的钱不是凭空而来。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交钱才能上幼儿园的原因,也明白了要想得到金钱,就必须付出劳动。

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源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不管你的家庭是富裕还是贫穷,都应该让孩子明白,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财富。否则,孩子长大以后的理财能力就会非常差,即使做父母的给孩子留下了大量的财富,也会被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挥霍一空。

要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源,并让孩子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恰当地延长满足孩子要求的过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购买的欲望,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不要立即兑现。这时候可以告诉孩子,目前还不能帮他实现这个梦想,因为自己还要努力工作攒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懂得原来父母口袋里的钱并不是想什么时候取,什么时候就会有的。金钱是父母努力工作后才得来的。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对弹钢琴萌发了强烈的兴趣,因此他缠着妈妈给他报了钢琴辅导班。当他得知参加培训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钢琴时,他告诉妈妈自己也想要一架钢琴。小男孩的母亲很聪明,她没有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

后来,当母亲发现儿子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音乐之后,才决定为他买一架钢琴。不过她却对孩子说:“宝贝儿,买一架钢琴需要很多钱,妈妈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我得努力工攒钱,等到有了足够多的钱时才能给你买,所以你现在不得不等一段时间。”

不知不觉,半年已经过去了,儿子一直记着母亲的承诺。当他再次向母亲提及此事的时候,母亲说道:“实在对不起啊,宝贝儿,那架钢琴实在是太贵了,我还没有攒够钱呢?再过一段时间吧,到时候妈妈一定给你买!”

又过了几个月,妈妈知道应该兑现给儿子的承诺了,她从银行取出了两万多元的现金,并且让工作人员把那些钱全部换成10元的。当母亲把一大堆钱摆在儿子面前的时候,儿子大吃一惊,那时候他才意识到,原来买一架钢琴需要这么多钱。

从那以后,孩子明显变得比以前懂事多了,他不像从前那样动不动就乱买东西了。

2.让孩子感受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

在孩子的眼中,爸爸妈妈每天会在一声道别之后去工作,每个月爸爸妈妈都会拿回在孩子看来很丰厚的工资。这时孩子只把目光聚焦在“钞票”上,他们对“工资”这个词汇只有模糊的认识,而不能理解它蕴含的真正意义。很多孩子都忽略了爸爸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有一天,玲玲要妈妈给他买一部价值500元的MP4,她的理由是同桌琳琳的妈妈刚给琳琳买了一部很漂亮的MP4。看着琳琳听音乐时陶醉的表情,自己别提有多羡慕了。可是妈妈觉得对于玲玲来说,MP4还不是一件必需品,根本就没有购买的必要。

妈妈并没有明确地拒绝女儿的要求,她让丈夫带着女儿来到了自己打工的工厂。因为自己的劳动强度特别大,每天都会特别累。当女儿在爸爸的陪同下看到妈妈工作的情景时,女儿开始变得沉默了。

爸爸跟女儿说:“你看妈妈工作多累啊,她一个月才挣1000元,可是你张口就要拿500元买一部MP4,这已经是妈妈半个月的工资了,妈妈要干多少活才能让你买一部MP4啊?”

“爸爸,我错了,我不应该和同学攀比。”懂事的女儿抽噎着说道。

3.让孩子看看体力工作者的生活

家长不妨让孩子多观察一下体力工作者的生活,让孩子看一看建筑工地上的工人是怎样工作的。那些工人虽然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做一些超负荷的工作,可是他们的待遇却非常低,一个月的工资很有限。他们非常节俭,从来不会乱花钱买东西。当孩子知道那些人的生活情景的时候,他们就能够体会到赚钱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就能更真切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了。

4.让孩子对刷卡消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刷卡消费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上街购物的时候再也不用带着大量的现金了。可是刷卡消费会让孩子在消费的时候更加肆无忌惮,因为他们觉得卡里面一定有用不完的金钱,他们意识不到在消费的时候,卡里的金钱数额在急剧地减小。

所以,在刷卡消费的时候,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刷卡只是在使用自己预先存进银行的钱,这和现金给付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在消费的时候卡里的钱就会相应减少,另外还要让孩子明白,银行卡并不是免费使用的,银行每年都会自动扣除一定的费用。当孩子明白这些的时候,就会珍惜银行卡里的钱了。

常见的财商教育误区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在理财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当然,很多家长都认识到了提高孩子财商的重要性,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财商,但是培养孩子的财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要操之过急,须知欲速则不达。同时,在培养孩子的财商时,家长还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否则,孩子的财商不仅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还会下降。

李女士的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她从一开始就很关注孩子的财商。为了不让孩子养成拜金主义的性格特点,她拒绝让孩子接触金钱。上幼儿园的时候,儿子的玩具、零食、学习用品、衣服等都是由李女士一手操办的,孩子从来没有体验过花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对金钱的态度非常冷淡。刚开始的时候,李女士还以为自己的教育方法得当而感到异常兴奋。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女士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因为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在面对金钱的时候依然很冷漠,他现在都不知道该如何使用金钱。有一次学校组织郊游,李女士给儿子的口袋塞进了20元钱,可是儿子却一直推搡着不想要。在李女士的再三劝说下,儿子答应了把这些钱带在身上,可是当儿子结束了郊游活动回到家的时候,那20元他竟然分文未动,而别的孩子在郊游的时候纷纷买回了自己喜欢的小商品。还有一次,李女士把用来做过年的红包的钱散落在了地板上,可是孩子竟然对那些10元、20元的纸币毫不在意,来来回回地在上面踏了好几遍。

李女士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教育方法竟然会适得其反,以前的她为了不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才不让孩子接触金钱。现在的李女士正在为担心孩子不会花钱而感到苦恼。

其实,不恰当的财商教育方法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下面这个小女孩身上的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

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张老师,是一位很有威信的班主任。让她感到头痛的是从三个月前开始,班里出现了一位小小的“购物狂”。

张老师本来不想接手这个新班级了,可是由于工作需要,她不得不勉为其难当上了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有一次,张老师偶然发现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小女孩在课间的时候从小卖部买回了很多零食。张老师感到非常奇怪,以一个小女孩的食量,根本就吃不了那么多。从那以后,张老师就开始注意那个小姑娘,每天下午放学后,小姑娘的课桌里总会剩下一大堆的新买的东西,其中不仅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还有一些花里胡哨的玩具、文具等。可以看出来,有很多东西小女孩还没有来得及拆封。

张老师经过调查后得知,班里的学生都把这个小女孩称作“购物狂”。因为只要一下课,小女孩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跑到小卖部,不久就会抱着一大堆东西心满意足地回到教室。张老师曾经多次批评了这个小姑娘,可是小姑娘却依然我行我素。

后来,张老师开始和女孩的父母进行沟通,这时张老师终于知道了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原来,小女孩来自一个“重组”家庭。虽然继母对孩子很好,但是爸爸总觉得亏欠女儿太多,所以他就尽量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虽然他们没有统计过给孩子的零用钱的数量,但是女孩的爸爸说每个月肯定不会少于700元。在父母的意识中,孩子花钱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只要孩子不逃学,不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他们就感到很高兴了。

后来,张老师多次找到小女孩谈心。小女孩看着老师真诚的眼神,终于忍不住掉下眼泪。她说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好,自己的爸爸妈妈又离婚了,所以她总感觉同学们都看不起她,不喜欢和她在一起。可是每当她抱着一大堆东西走进教室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所以她渐渐地喜欢上了购物。另外,最重要的是爸爸总会源源不断地给她提供零用钱,所以她有了更大的支配权,这让她感到很兴奋。

上面两个事例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财商教育理念。李女士为了不让孩子养成拜金主义的性格特点,拒绝让孩子接触金钱,从而导致了孩子对于金钱没有任何感觉。而后面的那个小女孩的爸爸为了补偿孩子精神上的亏欠,没有节制地给孩子提供大量的零用钱,最终导致孩子成了一个小小的“购物狂”。

毋庸置疑,不管出现了上述的哪种现象,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财商教育采取了错误的方法,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要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假如孩子这样发展下去,不仅会对自身不利,而且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不良影响。

关于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很多父母都存在误区,无论是不让孩子接触金钱,还是放手任由孩子花钱,都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时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对于以下几个理财商教育的误区,父母们一定要规避。

1.对财商教育异乎寻常的“追捧”

有一些家长似乎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因此他们也很重视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这些家长很早就对孩子灌输赚钱的重要意义、怎样赚钱等。

他们用金钱来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挂钩,当孩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时,家长就会拿出很多钱来鼓励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忽视了要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长期下去,孩子就开始用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这样下去很容易让孩子养成拜金主义的性格。

有一个刚刚两岁的小男孩,由于家长采用了不正确的财商教育方法,孩子对金钱的占有欲望特别强,他甚至开始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别人对自己的关爱程度。据说,在收到压岁钱的时候,他会偷偷地转过身去,先看看别人给了自己多少钱。如果对方的红包里装的是二百元,小家伙就会立刻转身鞠躬两次;如果对方给了一百元的话,他就只鞠躬一次。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时候过于注重让孩子追求金钱,就有可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人,所以一定要及时抛弃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2.没有节制地给孩子提供零用钱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于是孩子手中零用钱的数目水涨船高。可是家长却忘了要让孩子学会正确使用零用钱。毕竟孩子的自控能力还很弱,当他们手中的钱大幅度增多的时候,他们的消费欲望也会随之无限度地膨胀。因此很多孩子都有乱消费、高消费的习惯。所以在给孩子零用钱的时候,父母们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自己的经济条件稍微好一些,就没有计划地给孩子提供过多的零用钱。这样做不仅不是爱他们,还会催生孩子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是对孩子的人生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3.无条件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

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愿意看到孩子生气的样子,因此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会无条件地满足。这种方法很不对,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以为父母的钱来得特别容易,不管自己想买什么都可以说出来。如果爸爸妈妈不想给自己买的话,只要自己发一下小脾气,他们很快就会就范,当家长这样做的时候,还怎么能够奢望孩子能够体会父母的辛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呢?应该让孩子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够得到实现。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4.没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财商

有些家长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孩子的本职工作就是努力学习,根本就不需要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这样一来孩子必将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因此家长不惜倾其所有为孩子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可是,很多情况下,孩子并不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这些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等到长大后,他们的理财能力很差,一不小心就会沦为“月光族”。

如果你也秉承着这种教育思想,那么,肯定会对孩子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要记得孩子的财商不是天生的,他需要一个后天的培养过程。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的财商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发提高。要想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必须及早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

让自己成为高财商的父母

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方式在无形之中会受到他身边的人的影响,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我国有句古话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孩子来说,对于他们理财能力影响最深的人,莫过于他们的父母。

曾经有人针对16岁以下的孩子做了一项小调查,内容就是“在你的消费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谁给你带来的影响最深刻”,面对这个问题,有超过85%的孩子选择了父母。可是很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消费习惯竟然会对孩子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毫无疑问,父母要想培养高财商的孩子,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一个高财商的人,只有自己成为一个高财商的人,自己的言行才更具有威信和说服力。不难想象,如果父母的财商很低,但是又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一个高财商的孩子,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孩子出生以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不管父母有没有意识到,孩子都在他们的言行中逐渐地领会着有关财商的知识。

和所有的女人一样,赵女士非常注重日常的护理,她还经常拉着几个好姐妹去美容院做保养,如果她自己不说出年龄的话,肯定没有人会相信她已经是一个10岁的孩子的妈妈了。

在女儿梦梦过生日的那天,她给孩子封了一个300元的红包。第二天梦梦就带着妈妈给的300元出去了,等到回家的时候都已经快天黑了,不过她的脖子上却多了一条水晶项链。她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战利品”给妈妈看,并说这是商家打折以后的商品,和平时买相比,这次省下了很多钱呢。

赵女士接过女儿手中的项链仔细看了又看,然后大声训斥:“这哪里是什么水晶项链?明明是玻璃做的!”接着赵女士就开始数落女儿,责备她不应该没有计划性地花钱,小小年纪竟然在一天之内就花去了300元,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居然还买了假货。

女儿本来想让妈妈赞赏自己一番,可是不料想遭到了妈妈的责备,她没想到在过生日的时候妈妈还会训斥她。于是梦梦用一种说不清楚是委屈、不满、还是愤怒的情绪开始反驳妈妈,她说道:“我只不过是花了你给我的红包而已,这才只是300元,你就这样责备我!可是你上次不也是花了1000多元买了一副假冒的白金耳坠吗?和你花的钱相比,我的已经很少了,你凭什么一直这样说我啊?你花钱的时候更加大手大脚!”

面对女儿的反驳,赵女士一时哑口无言,她不知道自己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和女儿交流了。女儿说得很对,既然自己花钱的时候都是大手大脚的,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别人呢?

孩子的理财能力不强,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家长忽视了孩子的财商培养,所以他们的孩子理财能力很差。可是还有另外一小部分家长,虽然开始注意培养了孩子的财商,但是孩子的财商却总也不见提高,究其原因,就是家长的理财能力不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资讯铺天盖地而来,广告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商家为了谋取利润,不断翻新产品的花样,他们的促销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不断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尤其是一些电视购物的广告,更是把自己的商品吹嘘得天花乱坠,并且一再宣称已经降到了“跳楼价”,很多商店门前的海报上永远写着“房租到期,最后三天”、“挥泪大甩卖”等。

在这样的广告效应下,很多人往往会无法抵御诱惑,买了一些自己原本并不急需的商品,或是用很多钱买一些所谓降价的“钻石项链”、“高科技手机”等。殊不知,这些人的这种消费行为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就像上文中的赵女士一样,当她试图改变女儿花钱大手大脚的问题时,不料却遭到女儿的反驳。这时她就会有一种心虚的感觉,当然就无法教育好孩子了。

只有父母成为高财商的人,做孩子理财的榜样,那么,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才会更加有威信和说服力,那样的话,才能让孩子的财商不断地提高。

要想培养出高财商的孩子,当务之急就是让自己变成高财商的父母。

1.父母要认识到拥有高财商的意义

人们关心的通常是那些和自身的利益有一定关系的事情,所以父母首先要认识到拥有高财商的重要意义,只有父母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在理财方式上的不好的习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财商,这样才能成为培养孩子财商的最好的老师。

2.父母要做到勤俭持家

当父母认识到财商的重要意义以后,就要把自身的改变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来,千万不要光说不练。不管买什么东西,都不应该和他人进行盲目攀比,否则的话就会让自己的负担越来越重。很多家长有的盲目攀比的心理,当他们看到邻居买了哪种商品,而恰恰自己家也需要购置这种商品的时候,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买一件档次更高的,价格更贵的。试想既然家长都这样做了,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去勤俭节约呢?

3.父母要制订一个家庭消费计划表

父母在每个月的月初,都应该制订一个家庭消费计划表,把当月有可能需要买的东西列出来,再留下应急的金钱。父母在制订家庭消费计划表的时候,不妨让孩子也参与到讨论当中来,这样孩子对家庭消费就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学到理财知识。既然已经制订了一个家庭消费的计划表,就要严格按照计划表来行事,谁也不能随意地超出计划。

4.家长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储蓄习惯

家长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储蓄习惯,每个月家长都要把自己的工资分成若干份。一部分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开支,例如买米、买面的钱。另一部分用于处理好人际关系,例如同事或者朋友结婚生子的时候自己随份子的钱。最重要的一份就是用于储蓄的资金,这一部分钱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不可以随便乱动。

5.父母应该用正确的途径获取财富

毫无疑问,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下,人们有了更多谋取财富的方法。当然有一些在短期间就有可能取得巨大收获的方法,但是很多情况下他们从事的都是一些违法的活动,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加入这个队伍。即使有些人通过这种方法得到了一笔财富,但是他的内心也会备受煎熬,因为他不仅丢掉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品质,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触犯了法律,父母用这种方法获取财富,无疑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盖茨的父亲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比尔·盖茨用自己传奇的一生书写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财富神话。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中产家庭的男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世界首富,成为无数人追捧的偶像,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退休之际他竟然作出了将自己的全部资产悉数捐给慈善事业的决定,人们在惊诧之余还给予了盖茨很高的敬意。人们无不对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世界首富的生平有着极大的兴趣。无数人都希望能够从盖茨的成长经历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生财富。

比尔·盖茨于1955年10月28日出生,父亲是西雅图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律师,母亲是大学教师,比尔·盖茨还有两个姐姐。盖茨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同龄人的聪明才智,盖茨曾经先后就读于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中学时他已经发现了自己对软件有一种非常浓厚的兴趣,让很多人难以相信的是,在盖茨还是一个13岁的孩子时,他就已经开始了计算机编程。

后来,聪明的盖茨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在1973年顺利地考入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学——哈佛大学,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的象牙塔之旅。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父母难以理解。他竟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并且真正开始了有关计算机的研究和开发。直到后来,他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和聪明的才智,终于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的父亲写了一本名为《参与生活》的书,在这本书中,盖茨的父亲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了孩子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世界首富的经过。和人们想象中的情形有些不同,父亲在教育盖茨的时候,并没有让孩子把追求金钱作为生活的终极目标。相比这些,父亲更在意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极具人情味的人。在书中,老盖茨讲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他让孩子明白了不管到什么时候,人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并不是金钱,而是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为公众服务。

盖茨的父亲是聪明的,他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孩子,他也明白不管到什么时候,家人永远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相比于社会上的一些钩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家人永远会站在自己的身后,默默地支持并且鼓励自己,培养孩子关爱、照顾自己的家人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盖茨的父亲深信一个充满着温馨和谐氛围的家庭需要全体家庭成员的精心呵护与经营。为此,老盖茨为全家人订立了一个规矩,不管平时有多忙,全家人在周日的时候必须共进晚餐。当然,他们并不仅仅是为了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那时候全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晚饭之后全家人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讲述一下各自在生活中遇到的奇闻轶事,并且时不时地展开一些小小的讨论,让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地相互了解。

盖茨的父亲主张和孩子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式关系,毕竟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让孩子和父母成为朋友,就能够让彼此之间的交流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对于现在大多数的家庭来说,这样的形式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就更应该把孩子当做朋友来对待,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孩子的孤独感,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体会到父母是他们终身的情感寄托。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因此对于孩子就疏于管理,他们也很少能够和孩子敞开心扉,进行交流。所以很多孩子只好以玩游戏和看电视来排解自己烦闷的情绪了。

老盖茨在教育孩子珍惜家人的同时,也让孩子明白朋友的重要性。他让孩子明白朋友是自己人生中一笔非常重要的财富,人们可以在朋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真正的朋友能够在你身处险境的时候拉你一把。后来盖茨果真与他孩提时代就已经成为朋友的保罗一起成立了微软公司,打开了财富之门。

当然,盖茨的父亲并没有忘记让孩子参加公益活动。盖茨的母亲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父亲也经常带着盖茨阅读一些有关公益事业的书籍。盖茨之所以在退休的时候选择将自己所有的资金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和父母对他的教育有分不开的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会给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想教育出好孩子,就要首先做合格的父母,而一个人的品质教育显然是重中之重,有了良好的品质,就不愁没有财富。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所以很多家长就一味地鼓励孩子多挣钱,挣大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渐渐地把生命中一些最重要的事物给悄悄地弄丢了,这样岂不是得不偿失?

家长让孩子追求财富并没有错,盖茨父亲的教子方式告诉我们,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是不能丢弃的,为了能让孩子在财富之路上更好地前行,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金钱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但是人不能一直为了金钱而活着。如果一个人的眼中装满金钱的话,那么他就会逐渐变得冷漠、可悲,甚至是可怜,因为到那时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感动他,他也不会找到真正的幸福。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关注一下金钱以外的东西,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没有太多的金钱,但是他们却生活得非常幸福。

2.让孩子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不管平时多忙,父母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很多家长以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零用钱就等于爱他们,可是不要忘了,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需要来自父母的关爱。金钱代替不了珍贵的亲情。如果长期下去的话,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肯定会越来越远,到那时候,会出现更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3.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交一些朋友,一个人的朋友越多,人际交往圈子越大,他为人处世的能力就越强,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当然,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朋友之间的帮助是相互的,谁也没有权利只享受别人的帮助,自己却不付出。谁也不愿意和这样自私的人做朋友。

4.让孩子学会奉献

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奉献,即使面对一些不认识的人,也应该怀着一颗慈爱的心来对待他们。平时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让孩子拿出一部分零用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等。父母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们体会到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我们应该向李嘉诚学习什么

我国有句古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巨大的不满和挑战。没有谁生来就是高贵的,也没有谁生来就是卑贱的。只要勇于拼搏和奋斗,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样,没有哪个人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一生大富大贵,也没有谁一出生就注定了要一直贫贱下去。

是的,每个人的家庭背景都不一样,也许有些人出生在富豪之家,可是如果他没有接受良好的财商教育的话,那么他最终就会成为一个纨绔子弟,当父母不再有往日风采的时候,他不但帮不上忙,并且还有可能一如既往地挥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败家子”。这种现象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相反,如果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有着良好的财商的话,那么,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历史上那些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也并不少见。这些人不仅自己拥有很高的财商,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财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著名的华人企业家李嘉诚是怎样从一个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为亚洲首富的吧。

李嘉诚于1928年7月29日出生在广东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他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李嘉诚的父亲很开明,他不仅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科目,同时还注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为了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父亲带着全家辗转来到了香港,那时候李嘉诚刚刚11岁。

1940年,父亲患上肺病,可是由于拿不出昂贵的医药费,最终病逝了。那时候李嘉诚深切地体会到贫穷是一个让人感到耻辱的字眼。他在一遍遍地思考着,如果那时候家里有钱,母亲就不必为支付父亲昂贵的医药费发愁,父亲也许就不会那么早就去世。如果有钱,那么国家就不会受到外来者的侵略,全家人也不会背井离乡。

父亲去世后,李嘉诚就担负起了照顾母亲和妹妹的任务。后来他不得不离开自己深爱的学校,对于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来说,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但是他明白,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挣钱养家,年纪轻轻的李嘉诚已经认识到了金钱的巨大威力。不过,他并没有因为想要赚钱而走上歧途,自己从小接受到的生活理念根本不允许他那样做,他也从来没有那种不正常的想法。李嘉诚立志要改变家庭贫穷的生活,离开学校后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荆棘丛生的商界,那时候的李嘉诚刚刚14岁,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一开始,李嘉诚成了一家玩具制造厂的推销员,为了把工作做好,好强的李嘉诚每天都要强迫自己来回奔波16个小时。在工作中,李嘉诚表现出了自己所有的优点如聪明、踏实、有上进心。等到20岁的时候,李嘉诚已经被老板任命为玩具厂的经理了。

李嘉诚深深地懂得积累财富的重要意义,因此他在生活中十分节俭,有时候对自己竟然会达到吝啬的地步。除了必须的支出以外,他从来不舍得给自己买一件质量好点的新衣服。经过努力,他终于赚到了第一桶金,在1950年,他开办了长江塑胶厂,由于自己对玩具市场已经了如指掌,所以他的塑胶厂主要生产玩具,还有一些家庭用品。

直到这时李嘉诚依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李嘉诚都分不清自己担任的究竟是什么职务。他一边管理工厂的日常事务,一边监督生产流程,还要去外边推销产品。一天下来四肢酸痛,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他竟然在床头放了好几个闹钟。

我们不得不承认,李嘉诚的财商确实非常高,他始终知道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他也知道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他才成了一个财富神话。

李嘉诚坦言,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就是父亲,因为是父亲让他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并且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李嘉诚不仅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同时,他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父亲。作为一名商人,李嘉诚深知财商的重要性,在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他更是一丝不苟,渴望把孩子打造成一流的商业奇才。事实证明,他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成功的,他的两个儿子都表现出了过人的经商才能。

李嘉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那么,父母们,如果你们也想让你们孩子成为一个高财商的人,不妨借鉴以下几点内容:

1.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质

在很小的时候,李嘉诚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后来,为了教育孩子,他更是处处以身作则。即使他拥有亿万资产的时候,他依然恪守着这个准则。在他的手腕上是一块产自日本的廉价手表,而他的西装也已经陪伴他许多年了,他不像其他人那样追求奢华的生活。他的住所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他要求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来不放任孩子挥霍钱财。

李嘉诚鼓励孩子勤工俭学,很多人不理解李嘉诚的做法,他们觉得一个富翁这样对待自己和孩子,未免有些太过吝啬,可是李嘉诚认为勤俭节约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丢弃。

2.教育孩子不要过分地在意个人得失

李嘉诚告诉孩子,刚开始踏上追逐梦想的路途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提升,不要太在意个人的得失,这时候只要全心全意地付出就足够了。要相信,总有一天付出与收获的天平会达到平衡。

3.重视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

李嘉诚非常重视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他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当孩子八九岁的时候,李嘉诚就让他参加公司的董事会。每次开会,他都会让孩子坐在事先准备好的椅子上,李嘉诚经常鼓励儿子要提出自己的疑问,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都会十分认真地做出解答。

李嘉诚把孩子送到了美国去留学,他说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孩子接触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技术,又让他们开阔了眼界。

4.教育孩子要诚信

据说当年李嘉诚为父亲找下葬的地方时,有两名男子欺负李嘉诚年纪幼小,决定把埋有他人尸骨的土地卖给李嘉诚。得知真相后,李嘉诚就转身离开了,在那之前他不知道世界上竟然有如此昧良心的生意人。他们连死人都想坑,这让李嘉诚感到十分震惊。

那件事给年轻的李嘉诚带来深远的影响,他告诫自己,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秉着诚信的原则做人,绝对不能出现欺诈顾客的现象。

李嘉诚以身作则,树立了非常好的诚信榜样,他在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时也丝毫不含糊。他说假如没有了诚信,那么,也就意味着生意走到了尽头。

5.不要贪图便宜,要为对方考虑

市场经济时代,很多人追求的是让利益最大化。人们在经济交往中更是煞费苦心地赚取更多的金钱。可是李嘉诚却告诉孩子,不要过度贪恋财富,在和别人进行经济往来的时候,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以达到双赢。他说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对方体会到合作的愉快,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6.让孩子学会做人

身为商界人士,必须学会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一方面李嘉诚还是倾向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曾说过这样的话:“对于现代的经济管理学我们可以向西方国家学习,但是在做人这一方面,必须遵守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的,我国传统思想非常注重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培养,主张谦逊、吃苦耐劳、隐忍等重要内容,这对于人的一生具有重大意义。

洛克菲勒家族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当今世界最富有的家族莫过于洛克菲勒家族了,掀开美国的历史书,洛克菲勒家族是一个永远无法绕过的话题。洛克菲勒王朝的创始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地球上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出生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的一个名叫扬基的小镇。他的母亲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对于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他的父亲是一个善于冒险的人,父亲名叫威廉,人称“大个子比尔”,他喜欢游历四方,经营木材生意,有时候还会兜售能够医治百病的“仙药”。

除此之外,他还出卖土地、买卖毛皮、贩盐、推销杂货。父亲喜欢结交朋友,他有一些任性、倔强,又有一些以自我为中心。

洛克菲勒从父亲那里学到实用主义,同时他又在母亲的身上学会了勤劳、节俭、诚信、认真的优良品格,这些东西对洛克菲勒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一次,洛克菲勒把自己积攒下来的50美元零用钱借给了附近的农民用,一年之后他得到了4美元的利息。

当他拿到利息的时候,他跑着告诉父亲,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就赚取了4美元,可是自己帮助父亲在地里干一天活,累的筋疲力尽才能挣到0.3美元,这种挣钱方式太累了。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长大后创立了石油公司,他也是在这里赚到了第一桶金。可是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对当时上流社会津津乐道一些奢华的娱乐项目没有任何兴趣,他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了铁路、煤矿、建筑等事业上,因此他的财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聚集起来。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热衷于公益事业,20世纪20年代他创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一百五十多年来热衷慈善事业的优良作风一直在洛克菲勒的家族中延续着。1921年,洛克菲勒建立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如今这所学校已经为中国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医学人才。

虽然洛克菲勒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但是他从来没有放任子女挥霍钱财,他的子女中有的成为副总统,有的当上了参议员,有的成为银行家。

他的孩子曾这样叙述爸爸对自己的教育模式:“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爸爸每天只分给我们兄弟每人25美分,如果哪个人想得到更多的钱的话,他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每个孩子都必须明确地记录下来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即使是从父亲这里得来的少数的钱,我们也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支配权。因为我们必须将其中的10%用于慈善事业,再把10%存起来,然后才能支配剩下的80%的钱。”

现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已经走过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国有句话叫做“富不过三代”,可是现在洛克菲勒家族已经到了第六代,他们依然掌握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和洛克菲勒家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从孩子很小时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财商,因此才成就了这样一个财富神话。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洛克菲勒家族,看一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家族长盛不衰,洛克菲勒家族对孩子的教育模式也许会给你带来启示。现在来对比一下我们的家长还需要向洛克菲勒家族学习哪些东西吧!

1.让孩子处处小心

在洛克菲勒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他讲了那个著名的犹太人的故事。在故事中,年轻的父亲很喜欢和孩子一起玩耍,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站在一段矮墙上,然后鼓足勇气往下跳,这时候父亲就会不失时机地把儿子接在手中。可是有一次,当孩子再从墙上往下跳的时候,父亲却没有像往常那样把孩子接在手中,孩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年幼的孩子不停地埋怨着父亲,可是父亲并没有上前扶孩子起来,等到孩子满脸泪痕,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爸爸跟他说,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角落都塞满了危机,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们看不到的阴暗面。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样的人,都应该处处小心,时时小心,这样才能把外界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

2.相信孩子的能力

洛克菲勒的爸爸给予了他足够的信任,爸爸从来没有用命令性的语言和洛克菲勒说话。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爸爸总是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渡过难关,很少帮孩子出主意。爸爸总是鼓励洛克菲勒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据说有一次洛克菲勒被骗走了100美元,当时他难过得要命,当他把这件事告诉爸爸以后,爸爸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宝贝儿,不要难过,我相信你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的。”除此之外,爸爸没有说出任何责备孩子的话。

3.让孩子学会帮助他人

尽管洛克菲勒家族拥有的财富让所有人难以望其项背,但是这个家族里没有一个恣意挥霍财产的成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还要归功于约翰·洛克菲勒,他曾经给家族的其他成员说过这样的话:“拥有大量的金钱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如果一个富翁从心底感到快乐的话,那一定是因为他帮助了别人。说实话,按照我们现在的经济实力,如果我们全家不做任何事情的话,我们也不需要为生计发愁。可是,假如我们因为自己有无数的钱财就开始挥霍的话,不久之后我们一定会遭受到所有人的厌恶和唾弃。”

约翰·洛克菲勒还对孩子严格要求,从来不允许孩子乱花一分钱,他鼓励孩子把钱花在那些需要的地方,要学会帮助他人,让自己的钱财给他人也带来幸福和快乐。

约翰·洛克菲勒教育孩子要懂得赠予,刚开始的时候,他要求孩子把自己的零用钱中非常小的一部分赠予当地的各项公益事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们支配金钱的数额也开始变大,于是他们的胸怀和眼界也越来越大,后来约翰·洛克菲勒还创立了一个基金会,致力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4.让孩子在经验中吸取教训

有时候,单纯的说教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如果这时候父母保持沉默,让孩子在经验中吸取教训的话,就会加深孩子的理解和反思的程度。

据说,有一次约翰·洛克菲勒要带着孩子去郊外的山地爬山,他们还准备在那里住一晚上。临行前孩子显得特别兴奋,他把应该准备的东西都装进了背包里面。约翰·洛克菲勒帮儿子检查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带的衣服太薄,因为山里的气温要比外面低得多,但是约翰·洛克菲勒并没有急于向孩子说明情况,他只是象征性地让孩子确认一下自己是否准备好了。当他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孩子才发现自己带的衣服根本无法抵御山里的低温。

这时候他跟爸爸说:“我以为外面和山里的气温都一样,所以我带的衣服少了,下次再出去的话我一定先要看看当地的天气情况,然后再选择应该带哪些东西过去。”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会包揽下全部事情,他们认为这样就是爱孩子。殊不知,这种爱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不会有好处。只有让孩子亲身体验了,孩子才能获得深刻的教训,从而懂得如何处理以后的事情。 bIpdIaxUEBjwfCmbx3wqNHVyvvwH9XXZaLZEOj0FnYxxMLXV5XoPra/C+7sdKz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