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你了解创意思考吗:了解创意的10个基本认知1

你真的了解创意思考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一定是个思维敏捷、创意层出不穷的创意达人。创意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创意其实无处不在。那些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是建立在创意基础之上的,例如,“世界发明大师”爱迪生的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印刷机等一千多项发明,每一项背后都有一个神奇的创意。

思考创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也绝非不可实现的难事。只要内心怀着一颗渴求创意的心,用心去想,创意早晚都会光顾你的大脑的。当然,要想获得创意,除了用心,还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创意常识,比如创意和模仿的关系、专业创意和业余创意的概念、创意的价值、创意的选择性……

现在你还认为自己真的了解创意吗?如果你犹豫了,没关系,本章将会为你揭开创意的真相。

你真的了解创意吗

21世纪不是技术革命的时代,也不是产品革命的时代,而是一个思维革命的时代,是一个创意的时代。谁先改变思维方式,谁就站在了时代的最前端;谁先思考创意,谁就把握了时代的先机。你想成为别人羡慕的焦点吗?你想赢得这个时代的掌声吗?你想成为这个时代的胜利者吗?如果你想,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创意。

创意,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想法或观念。创意是一种“离经叛道”、打破常规的生活哲学;创意是一种跳出固有思维定式、突破自我的思维方式;创意是一种抛弃一切旧事物、旧思想,进行全新创造的动态过程;创意是一种将情感和理性完美融合的智慧对接。

创意必须是新鲜的、奇特的、令人震惊的、大多数人想不到的。面对皇帝战车上的死结,绝大多数人思考的都是如何用手来解开这个结,而亚历山大想到的却是劈开“高尔丁死结”,这就是创意。

先有创意,后有发明和发现

提到创意,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地想到发明和发现。然而正如发明和发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词汇一样,它们和创意之间的关系也各不相同。理解发明、发现与创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进而获得理想的创意。

发现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内容,主要包含人类对自身内在世界和大自然规律的整体认知以及再创造。发现是人类所有自我能力的中心部分,是人性摆脱束缚、自我解放的最主要的核心之一。发现是人类的自觉行为状态,是制造创意的基本前提。没有发现,就不会有创意;没有发现,就不会有创新行为。

发现主要是寻找并揭开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发现的对象是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存在的事物。比如,2009年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的教授们在火星上发现了闪电,之所以说发现是因为在人们发现之前火星上就存在着闪电。

与发现不同,发明主要是创造过去不存在的事物。发明不仅仅是简单地模仿已经存在的事物或理论,如果一项技术成果能够在现有的技术领域中找到与之相同的东西,这项技术成果就不能称之为发明。

一项技术成果要想成为发明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个事物过去从来没有过;二是这个事物的原理、结构,尤其是功能要比现有的技术水平高。通常情况下,发明是继承和创造的结合。一个好的发明需要一个优秀的创意,从而区别于其他事物,展现自身的创新特征。因此,如何寻找和制造创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很多时候,发现和发明都会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而促使发明和发现产生的创意完全依靠人的思维转动。可以这样讲,创意经常会变成一种投入与产生收益性价比最优的商业行为。比如,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仅凭借自己个人的无限想象力,就写出了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成为英国数一数二的亿万富翁。再看那些传统制造业,它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获利却远远比不上J.K.罗琳转动一下思维、动一下笔头。

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首富有很多原因,重视创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年,比尔·盖茨都会到华盛顿的Hood Canal住上一阵,考虑微软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计划。这个时期,所有的微软员工都有资格向盖茨提交一份有关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创意项目书,盖茨会在Hood Canal认真看完所有的报告。倘若他看中了某个创意,他会立刻飞回位于雷德曼的微软总部,然后和同事们一起执行这个创意。正是这个重视创意的习惯,使得微软公司总是能跑在全球软件行业的创新最前沿。

盖茨花在寻找创意上的时间和精力比许多大公司的总裁都要多,因为他知道只有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活力,只有不断地制造创意、挖掘创意,才能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推出新的产品。

由此可见,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走创意发展之路要比追随前人脚步的成功率高得多。实际上,很多成功的商人往往也是创意天才,因为一个畅销品的产生需要多个创意的紧密结合,比如研发创意、销售创意、推广创意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很可能功亏一篑。

当然,创意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自由平等的舞台。比如,在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创意集市,许多普通市民都去这个集市上展示、出售自己的创意产品,诸如原创手工作品等。许多创意天才都是从这个集市中被发掘出来的,他们创建属于自己的创意品牌,成为知名的设计师、艺术家。

创意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有了创意,人们才会发现那些一直被忽视的事物,发明那些让生活更加舒适、快乐的新产品。

总体来说,创意是发明和发现的原动力,先有创意,后有发明和发现。

实现你的创意

为什么你的好创意会被上司拒之门外?为什么身边的人会认为你的想法很荒谬?为什么你要墨守成规地做那些无限重复的机械工作?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没有实现自己的创意。当想法只停留在口头上的时候,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你有了一个很好的创意却没有付诸行动,没过多久你发现别人正在做这件事,而且做得有声有色。你一定非常后悔吧?为什么付诸行动的那个人不是你自己呢?我们总是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创意想法上,而不是执行创意的行动上。不断地思考、研究确实能够让你的创意更完善,但是你必须要去实践,这样一切才有意义。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一个没有创意的人即使再努力也无法成为天才,同样,一个只有创意却不努力实践的人也不可能成功。试想一下,如果扎克伯格没有将自己的创意付诸行动,他现在不可能拥有世界知名的Facebook网站,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成为亿万富翁。

其实,我们的思维每时每刻都在运转,不管创意出现的频率是高是低,但它总是会出现的。一旦创意降临,你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它,想方设法地实现这个创意。新想法、新学说以及艺术突破等思维创意十分常见,而真正被执行的创意却非常罕见。看起来人们对执行创意并不那么热衷。尽管那些执著于发现新创意的人们是可敬的,但是发现新创意的目的是什么呢?与其不断去寻找新的创意,不如将当下的创意认真地执行下去。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能力实现自己的创意。美国知名创意门户网站Behance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Behance公司为无数有创意的人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并促使他们将自己的创意真正执行下去,数以万计的创意达人成功了。这些创意达人将创意这个行业真正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他们发现实现自己的创意要比空想主义有意义得多,而且还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楚天是一家IT公司的JAVA工程师,他热爱编程这份工作,一想到很多人会从使用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中获得乐趣,他就觉得非常自豪。

他一直想开发一个像“连连看”一样火爆的手机游戏,只要有时间他就绞尽脑汁地想这件事。一个周末,公司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在河边喂鱼的时候他突然有了灵感,他心想,“或许可以搞一个跟钓鱼有关的应用程序”。周一上班后,他跟自己的主管说了自己的想法,并表示希望得到公司的协助;很快,主管派了两个同事协助他开发这个游戏,在他的率领下,仅用了10天将这个游戏制作完成了。这个游戏上线后非常受欢迎,公司大赚了一笔,楚天也获得了丰厚的资金,并升职做了JAVA业务部的主管。

楚天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确实在努力实现自己的创意。当然,除了有执行的想法之外,他还具有实现创意的能力。通常来说,要想实现自己的创意需要三个要素,即组织力、领导力、他人的协助。

首先,大多数具有创意思维的人都拥有很强的组织力,他们做事很有条理,且能够总揽全局。其次,在实现创意的时候,身边人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没有旁人的协助,再好的创意也很难实现。最后,要想实现自己的创意还必须拥有领导力,能够肩负起创新的责任,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够负责到底。

哈佛大学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罗伯特·苏顿曾经说过:“事实上,创意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要大于创意和天赋之间的关系。经历绝境的次数足够多之后,才能找到好的出路。”换言之,执行创意的次数越多,你对实现创意这件事就会越熟悉。实际上,让你的思维更富有创意的并不是那些想法,而是那些实际行动。

倘若你现在正为你的创意一筹莫展,你一定不是因为没有想法,而是因为惧怕失败。创意有时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也确实让人害怕,但与此同时,创意又是一件最刺激、最具挑战性的事情。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失败的背后往往是更大的成功;不要害怕改变,因为你很可能会为大家带来一个全新的惊喜。

如果你想写一本小说,并且脑袋里有了很好的创意,那么赶紧去写吧!如果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件独一无二的裙子,那么赶紧动手去做吧!你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即使你的创意非常好,如果不去实现也只是空谈。此时不动更待何时呢?当你开始迈出行动的第一步之后,你就会感受到执行力的美妙。

我们的创意为什么不见了

小时候,我们没有电脑、没有iPhone、没有PSP、没有MP4、没有变形金刚,几个小伙伴猜拳、捉迷藏、扮家家酒、拿根竹竿当马骑,也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候虽然条件艰苦,可是创意却无限丰富。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甚至没有网络就无法工作,不管做什么都想找个标准答案做参照,完全没有了小时候的创意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了,但是创意却越来越少了。我们的创意到哪里去了?它们为什么不见了?

1.不重视创意

我们一直标榜重视创意,但是事实上我们往往只注重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比如,很多家长从孩子一两岁起就开始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进行投资了:购买各种益智玩具,上各种智力开发培训班等。而且家长们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目的不是激发他们的创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是应付当前的应试教育,得高分、考大学,这种对智力开发的热情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大多就戛然而止了。

上了大学之后,很少有人持续之前对智力开发的热情,也很少有人思考有关创意的问题,高考成了人们创意活动的终结点。上了大学之后我们的创意开始慢慢被丢弃,等到工作的时候创意几乎都丢得一点不剩了。

事实上,即使在上大学之前,多数人重视的也不是创意本身,许多学生要的不过是通过开发创意思维,来为自己和家长的面子工程创造业绩。他们没有创意,不是因为他们不能制造创意,而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重视过创意。

2.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

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的中庸文化使人们对“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等充满个性的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抗拒心理。人们害怕被别人称为“异类”,害怕不能融入群体,害怕被社会主流边缘化,因此,人们绞尽脑汁地让自己过的和别人一样、想的和别人一样,即使产生一些闪光的想法,也会因为害怕被关注和排斥而将这些想法压制下去。

当我们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整个社会大环境需要的不是以创意为主的人。为了生存,人们必须努力工作,在工作中人们又不得不适应这个社会。适应,也就意味着要融入群体,要和别人一样,要随大流,以至过于个性的人往往很难在职场中生存。人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中不断妥协,不断磨平自己身上的棱角,不断压制自己的创意想法,最后变成毫无个性的“社会人”。单一的中庸文化或许是导致人们缺少创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生活,人们不得不循规蹈矩,压制个性。

相比较而言,那些艺术工作者的创意思维保留和发展得都较好。因为艺术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突破自我、推陈出新的行业,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是评价他们工作成就的重要标准。对于明星来说,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外表打扮、行为方式等能够吸引更多的粉丝,因此他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创意。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要想在社会上混得好,并不需要太多创意。如果绝大多数人都是中庸思想的话,你也只能尽量贴近这种中庸状态,否则就会被大众排斥。即使人们的脑袋里有奇怪的念头,也只能将这股创意的小火苗掐灭。

3.没有勇气和信心来执行创意

创意是对旧事物的挑战和突破,创意本身具有风险性,因此,执行创意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自信心。

人们的大脑中经常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虽然很多人允许自己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想,但是要将这些念头变成有创意的东西,执行这些创意,却并不简单。这主要是因为人们会有害怕失败的恐惧心理。当我们看巴黎时装表演的时候,看到那些设计师新设计的服装,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服装样式曾经也在自己的脑海中出现过。但是,我们的创意往往只停留在想的层面上,而那些国际知名大师却实现了他们的创意。

人们害怕失败、害怕没有安全感、害怕改变,因此经常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锋芒藏起来,唯有这样才觉得安全。而绝大多数创意都是冒险的,这些创意想法经常是不成熟的、不完美的、极易失败的,它们需要在执行中慢慢地加以改变、完善,这个执行的过程有欣喜、快乐,也有迷茫、困惑。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心,害怕失败,只想让别人看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那么就会把这些创意看做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并将其扼杀在襁褓之中。

4.没闲心玩创意

创意是一种突破,更是一种改变,要突破和改变旧事物就需要有时间、精力和能量,需要人们拥有一颗“玩”心。但是繁忙的学习、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把人们的生活填得满满的,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尽管渴望创意,但却分心乏术。

叶德斯·多德森定律指出:人的大脑的开发水平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可以画成一条抛物线。当一个人太放松或太紧张的时候,大脑的开发水平都比较低;当人的情绪处于六分状态,即稍微有点小兴奋,但没有焦虑心理,这时是人的脑力开发水平最高的时候。

因此,适当地放松心情,用一种“玩”的心态来思考,说不定创意自己就跑来了。

总之,尽管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们的创意思维,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知识、总结经验教训,从中获得创意智慧。随手记下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多和跨界的朋友交流、多思考……培养我们的创意思维,生活才会更有乐趣。

创意思维来源于自然

托尼·柏赞,1964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拥有心理学、数学、语言学等多个学位。他是世界闻名的“大脑先生”、“世界记忆大师”,同时也是世界创意IQ最高的人。

托尼·柏赞认为人类的生命来源于大自然,灵感也来源于大自然,人类的一切创意思维都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他非常热爱大自然,他的一切业余爱好都跟自然有关系,比如游泳、爬山、郊游等。柏赞如是说:“和大自然中的生命交流是我最感兴趣的事情,比买豪华游艇或豪车有意思得多。”他憎恨一切伤害大自然的行为,他认为人们应该敬畏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的创造力,因为自然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创意。

柏赞的“思维导图”是备受全球追捧的创意思维工具。依靠思维导图来规划生活,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记忆力,加深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使复杂的思路变清晰,激发人们的创意。“思维导图”也来源于柏赞对大自然的探索和思考。童年时期,柏赞经常在田野、树林里玩耍,观察各种动物和植物,这种长期的观察生活使他萌生了发明一种思维工具的想法,他希望这种思维工具能脱离枯燥单调的文字和图表的表现形式,更为形象地记录人按照自然的思维进行思考的过程。“思维导图”记录了大脑思维思考和联想的全过程,从而使人们产生更多的联想,进而产生创意。

“思维导图”注重使用图形和色彩,形似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任何在大脑中闪现的念头都是“思维导图”的构成要素,记录那些一闪而过的小念头,实际上就是捕捉灵感。那些缺乏创意的人正是因为懒于记录,才让创意的灵感与自己擦肩而过的。

创意思维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了想法一定要记录下来,即使这个想法没有成形,但是可能在下一个想法出现的时候,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会让你产生全新的创意。柏赞认为,人的思维经常会禁锢在某种思维定式中,要想激发创意就必须突破大脑的禁锢,打破常规,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发散思维。

林薇安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策划。做这份工作,许多人都害怕创意枯竭。然而,林薇安却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她表示一点也不担心自己会有创意枯竭的一天,只要围绕主题商品,然后不断地想象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生活场景使用它的情景,一边想象一边记录,创意便会不知不觉地成形。

2010年8月,林薇安接到一个关于女鞋的广告策划案。她一边翻看客户送过来的产品目录,一边想要用什么样的衣服来搭配这款鞋子,穿上这样的鞋子在什么场合会出彩……她想了很多关于穿鞋子的场景,一边想一边记录脑中闪现的画面。记录完毕,她查看自己的“思维导图”,发现那些场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女人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在自由的想象中,她明白了对方的产品理念,通过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她发现了全新的创意。很快,她策划了‘女人穿着高跟鞋与许多人一起跳踢踏舞的’方案。

结果,客户很满意她的创意策划方案,老板也夸奖林薇安能干,为了奖励她,还特别给了她双份的奖金。

创意其实并不难找,只要认真观察生活,认真观察大自然,你就会发现创意其实就在你身边,就在自然的生活之中。

人的大脑就像广袤的夜空,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就好比熠熠发光的星星,创意就掩藏在这些星光之中。勤于记录脑中的念头是激发创意的必要准备之一。

柏赞将“思维导图”用到了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他每天的日程安排就是用“思维导图”画的,一年365天,日日如此。

此外,他还用“思维导图”来记录对事件的回顾过程,比如,他和某位学者一起探讨了某个学术问题,过后他会立刻用“思维导图”记录下双方交谈的经过和自己的思维过程。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说明了记录生活中各种想法的好处,他说:“‘思维导图’不仅能够让我思路清晰,而且提高了我的记忆力,发展了我的创造力。”

柏赞先生很少在英国的家中待着,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他都在世界各国游历,在各国的顶尖学府和全球500强的公司里,比如微软、甲骨文、莲花、IBM等,开设培训讲座。他的生活很简朴,虽然他拥有巨额的财富,然而他并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他看来,接触自然、接触最真实的生活,是保持创意思维的最基本要求。

他倡导顺其自然的思考方式。他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无论是王宫贵胄还是平民百姓,他都一视同仁。吃农家饭他可以思考出创意,在王室的丰盛晚宴中他也能够有闪光的想法。尽管他现在已经步入老年,但是他的灵魂仍旧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年轻健将。他始终相信亲近自然是寻找创意和灵感的最佳途径。

为什么好学生往往缺乏创意

液晶电视的外壳一定要选择黑颜色的吗?设计成五彩缤纷的颜色,国内外的订单很快就会大大增加。冬天的羽绒服一定要设计成肥肥大大的吗?设计成带有时尚元素的贴身样式,即使多花一倍的价钱,顾客也愿意购买。可见,无论在什么领域,有创意才有市场。

可遗憾的是,尽管我国教育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大学生的数量和比例也在不断攀升,但是现在我国市场上创意人才的缺口仍然非常大,很多知名企业不得不去国外高薪聘请创意人才,这和大学生的高失业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目前我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大都缺少创新精神,而且往往越是学习好的学生,其思维模式越僵化,越缺乏创意。我国最高学府清华、北大、复旦等大学的学历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并不高,有些外企宁可聘用专科生也不愿意录用这些“高材生”。当然,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学生缺乏创意。

为什么好学生反倒缺乏创意呢?实际上,学校的模式化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扼杀创意的行为,而且智商高低和创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此外,好学生往往大脑中储藏了大量的知识,这就降低了大脑的内存,影响了思维的运转空间,使他们一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进行全新的思考,而是从已有的知识库里寻找相关的答案。思维僵化了,创意自然也就没有了。

学校里很难学到创意

学生在学校里往往很难学到创意,其主要责任不在学生自身,更多的在于现有的教育模式。目前,大多数学校培养学生的模式类似于工厂生产产品的流水线,教育的唯一评价标准就是学习成绩。这种以填鸭式灌输知识为主、以老师和课本为标准的教育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此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事业还处在发展阶段,每个班有四五十个学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学校一对多的教育环境也不允许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自由发想。

为了在应试教育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们用教育者给他们设定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就成了必备的能力,否则他们很可能被应试教育所淘汰,从而失去上大学或其他深造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模式化的思考方式,而且这种思考方式会在学生离开学校的数年里一直跟随他们,直到他开始改变为止。模式化思考方式使得他们不再独立思考、不再自由发想,思维僵化,没有创意就是必然的了。

2010年年初,《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会说谎的作文”的报道,这个报道揭露了学校模式化教育的硬伤,即很多学生的作文里充满了荒诞的谎言,比如虚构自己乐于助人的事情、谎称自己的亲人去世等,这都是模式化思维方式惹的祸。学生们之所以会这样写作文,是因为从小老师就灌输给他们一种理念,即作文的中心思想要符合“主旋律”,要体现大公无私、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积极的思想,要像雷锋、赖宁一样具有奉献精神。

如今,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是多元化的,而学生的思维依然被过去那种单一的思考模式捆绑着。在有些情况下,揭露社会黑暗现象被视为消极,自由思考、开放思想被视为异端,创意可能不但带不来赞美,还会带来批评。就像80后知名作家韩寒所言,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里。

真诚是起码的做人原则,然而学校的模式化教育从某一角度讲,却引导孩子们学会了说谎。学校培养的好学生真的那么好吗?通常情况下,一个学生学习成绩越好,也就意味着他的思维方式越适合应试教育,换言之,他也就越缺乏创意思维。

赵杰是上海市交通大学的一名大学生,2010年他作为交换生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刚去美国的时候他对自己信心十足,因为从小到大,他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上了大学更是当上了学生会主席。然而美国的大学教授们却似乎处处跟他作对,他用心做的作业总是成绩不理想,有时候还会不及格,这让赵杰非常苦恼。

有一次,在心理学课上,教授给学生们留了这样一个题目:为心理学教授画一幅画像。赵杰一听心里就乐了,因为他曾经学过两年的素描。赵杰从学校官网上找来了教授的照片,花费了两个小时细细地临摹了他的照片,相似度至少能达到90%。第二次心理课的时候,教授让大家把画像都贴到黑板上,赵杰才发现只有自己是中规中矩地画的教授本人,别人画什么的都有,有的人把教授画成了一个大鼻子小丑,有的人把教授画成了和蔼的秃顶老头……最后教授说了这样一番话:“非常好,大多数同学的想象力都很丰富,继续保持下去,我最喜欢那幅小丑像,我要把它裱起来挂到我办公室里。另外,赵杰同学,不要太在意那些有的没的,放松一点,实际上你的绘画水平真的很棒,不过,如果你愿意把我画得更可爱一点,我会更喜欢。”

教授的话让赵杰茅塞顿开,他终于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由于受国内多年的应试教育,他形成了扼杀想象力的思维定式,这使得他的作业毫无创意可言,难怪教授会不满意自己的表现了。

中国的学生和国外学生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知识的储备量,而是创新精神。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一味地盲从老师、课本、专家学者,什么事情都想找个标准答案,殊不知对与错是相对的,万事万物本身就没有唯一的答案,这种做法只会让自己的思维越来越僵化,离创意越来越远。现在的教育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疑问精神,使学生们缺乏创意,这种负面影响对学生自身和整个社会都是有一定的负面效应的。

英国著名创意大师约翰·霍金斯认为,教育的最大意义和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开发创意,人人都应有创意,不过创意需要一个自由的空间才能发挥出来。目前我国学生很难在学校学到创意,主要是因为学校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太少了。当我们的大脑中出现一些创意性的念头,必须要有实施和执行的空间,否则这个创意就没有任何意义。

创意思维是神赐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这种与生俱来的珍贵宝物。不论是研究学术还是求职工作,拥有创意思维是很重要的。谁也不想成为别人的复制品,而要想从大千世界中脱颖而出,优秀的创意是必不可少的。创意思维是一个人活跃的灵魂,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创意思维,才能充满活力,人生才能更加丰富多彩。

创意能量和智商高低之间不存在绝对关系

智商高的人拥有的创意能量一定比智商低的人拥有的创意能量高吗?是不是聪明人更富有创意思维呢?答案是否定的,创意能量的多少和智商高低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创意达人可以是智商奇高的人,也可以是智商一般的人,甚至可能是智商偏低的人。所有的人都是拥有创意能量的,不同的是有的人给予了创意发展的空间,使之自由发展;而有的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压制脑袋中的念头,使得创意不得而出。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成人的智商比三四岁小孩子的高多了,可是成人的创意真的比他们高超吗?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太阳可以是蓝色的、绿色的、紫色的,马路可以在房顶上,鱼儿可以在天上飞……只要他们喜欢,一切都是可能的;可是在成人的世界里,太阳永远是红色的,马路不可能在房顶上,鱼儿只能在水中游……一切不符合规矩的念头都会被打压。可是创意恰恰是不合规矩的、奇怪的,甚至是不被大众接受的。

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米高·艾森克曾经就创意和智商之间的关系做过专门的研究,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结论:创意的智商门槛在120左右,当人的智商超过120之后,智商越高并不意味着创意越多。也就是说,创意并不只属于高智商人群,智力一般的人也可以拥有无限的思维空间,也可以拥有很多的创意能量。事实上,创意的智商有时候甚至没有门槛。

季筱幽是北京某大学的一名普通大学生,智商为110;谭贝贝是上海某大学的一名资优生,智商为130。2010年两个人在某作文大赛中结缘。季筱幽学习成绩很普通,属于学校中最平凡的那一类学生,谭贝贝各方面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是学生里的风云人物。

然而,在这次作文大赛中,谭贝贝却反常地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季筱幽。原来谭贝贝虽然智商很高,文笔很好,但是他的文章中规中矩,没什么新意,参赛文章是一篇很普通的抒情散文《离别的季节》;而季筱幽虽然智商一般,文笔也很朴实,但是她的文章极富新意,参赛文章《一杯水的一生》以水喻人,角度新颖独特,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由此可见,智商高的人不一定会比智商低的人更富创意。80后作家韩寒不是一个好学生,然而他的才华却是有目共睹的。1999年,他的一篇《杯中窥人》使他获得了“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而他的学习成绩没法跟那些好学生相比,甚至曾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被迫留级,最终因为多门功课不及格而选择退学。按照现有教育制度来评价,韩寒不是一个好学生,他的智商普通,但他却是一个拥有强大创意能量的人。

研究发现,智商高的人情绪起伏比普通人更激烈,情绪也更细腻敏感。对于智商高的人来说,学校的生活并不一定是快乐的、积极的。那些特立独行、聪明的学生往往并不讨老师和学校的喜欢,他们的才华不能得到自由的发挥,这种郁郁不得志的状态会让他们变得孤僻,对学校生活产生疏离感。这种情况在进入社会上也会持续,甚至愈演愈烈。这种社会的不认同感对他们的创意思维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使他们迫于压力而控制自己头脑中的创意念头。而对于智商一般的人来说,他们学习、工作的方式往往随大流,外界很少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容易快乐、容易满足,这种宽容轻松的氛围有利于产生创意。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智商高低和创意思维之间的联系。智商是指一个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方面的智力水平,它们在人的创意思维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智力主要具有三方面的作用:整合、分析和实践。整合可以帮助人在看待问题时将其重新定义,或者从全新的角度来考虑,它是智力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具有洞察事物发生和对其进行加工的过程的功能。创造力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将已有的旧信息和理论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整合,从而利用它们找出全新的东西。

1974年,3M工程师富莱在参加礼拜时,习惯在歌本内夹张纸条作为标识,但纸条经常会在翻页时脱落,他便思考如果有一种胶,有点黏性,但黏性又不太大,可以贴在纸条上,又可以重复撕贴,而不会破坏那张纸,就太完美了。于是,在这种想法的作用下,他开发了便利贴。

然而便利贴刚开始并不成功,后来行销人员想到为何不把便利贴寄给各大企业的秘书试用,结果这样做了以后反应相当热烈,并为便利贴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使之畅销热卖。直至今日,便利贴仍是3M的明星不败商品,并持续演化出其他如无痕挂钩等明星商品。

智商高的人往往比普通人的想象力更丰富,也更善于思考。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认为智商越高创意也会越多的原因。事实上,智商的高低确实会对创意思维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并不是正比例关系。

总而言之,创意达人并不是天生的,虽然智商高的人在制造创意的时候可能会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普通人也完全可以依靠后天的思考训练找到创意。

知识越丰富,创意一定越多吗

一个人要想有创意,需要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那就是知识。知识是创意的翅膀,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不仅会充实自己的头脑,而且有利于创意思考。因此,人们要想超越过去,标新立异,首先就要让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创意不是无中生有,要想有所创意,不仅需要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要注重对知识的追求。某报纸曾报道过这样一则事件:一位数学家把自己关闭起来进行学术上的钻研,在经过了长期的努力后他终于有了“新发现”。但当他将自己的“新发现”公之于世时,却发现这些“新发现”早已经被西方学者提出并进行了研究。也就是说,在你即将做出某种创意的行为时,首先应该掌握丰富的知识,这不仅是为创意打基础,也是为了避免让自己做无用功。

学习对创意思考的益处是应该得到肯定的,然而是不是拥有的知识越多,创意也就一定越多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创意本来就是突破常规、大胆想象的,拥有大量的知识有时反而会禁锢住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无法自由思考,无法产生创意。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受邀到某大学做一个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讲座,当他乘飞机抵达大学所在的城市之后,由于晕机,他非常疲劳。在乘出租车去那所大学的时候,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他对出租车司机说:“我本来是要去演讲的,但是我现在非常累。我想请你帮个忙,我的演讲稿整理得很清楚,你只需要在台上照稿念就可以了,我付给你这次演讲的一半报酬——250美元。万一有什么意外,你也不用怕,我就坐在教室的后排看着你。”这位出租车司机只是个高中毕业生,他对物理学知之甚少,不过因为丰厚的报酬他答应了。

由于这所大学的教职员和学生此前并没见过这位物理学家,因此没有人能识破这出掉包计,这场演讲出乎意料的反应热烈。在讲座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学生向冒牌的物理学家提了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属于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但是这位司机根本不了解,这时坐在后排的教授也不知所措了。出租车司机思考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妙计,然后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我的司机替我告诉你”,他指着后排的物理学家说:“他就在教室的后排坐着,下面由他给你讲讲。”

很显然,这位司机的知识量远没有物理学教授丰富,但是他的创意思维却并不比那位物理学家差。要想拥有创意思维,拥有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说要拥有数量惊人的知识储备量。知识量的大小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意思维,它决定的是人们该如何发挥自己的创意。比如,物理学家能够在物理学领域体现他的各色创意,而出租车司机不能在物理学领域内进行创新性研究,但是他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出租车行业以及日常工作生活中运用自己的创意思维。

当知识量超过大脑的承载力之后,知识越丰富,思维被束缚得越严重,创意也就越少。

安佟是中关村一家IT公司的软件工程师,他一直认为掌握的知识量越丰富,对自己的设计工作越有利。他每个周末都去买书,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看书充电。由于他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公司里的同事们有什么不懂的事情都向他请教,大家都称他为“软件设计业的活百科全书”。

然而,这些丰富的知识并没有像安佟想象的那样给他的设计工作带来丰富的灵感。因为知道的东西太多,每次设计软件程序的时候,他都会不由自主地从大脑中搜索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这就使他设计的作品模仿痕迹非常重。这让他非常苦恼。

公司的老板看出了他的烦闷,于是在一次单独相处时对他说:“佟子,你是个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不断地学习,为自己充电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太繁重的学习和过多的知识储备有时候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试着忘掉那些没必要的知识,给你的大脑留出足够的空间来思考创意,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了老板的话,安佟这才领悟:原来自己的灵感都被过量的知识吓跑了。

丰富的知识能够使人对更多的领域有所了解,能够拓宽人们创意思维的广度,使人们的创意思考更加自由开放。但事实证明,大量的知识不仅对创意思考没有好处,反而会束缚思维,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掌握大量的知识会使人产生一种不愿思考的心理,一旦遇到困难或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思考新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眼前这个问题,而是从过去的记忆中调取类似的经验和知识,拼凑答案。殊不知,知识往往赶不上时代的发展,知识和经验往往是过时的,它们只能起到借鉴作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总之,知识的丰富程度和创意的多少之间没有绝对的关系。聪明的人应该懂得既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又不被知识困住思维。

创意需要用心去想

一提起创意,人们往往会觉得摸不着头脑,甚至认为创意离自己很遥远,普通人是很难找到创意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创意并不是无章可循的,创意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只要用心去想,早晚会找到创意的。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一直在想,殊不知用心想和随便想是大不相同的。随便想想得到的办法往往缺乏创意,而大多数时候用心想是可以得到创意的。什么是用心想呢?创意为什么需要用心想?

我国古书《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意思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它之所以能够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由此可见,用心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

用心去想的意思是指使用心力,专心去想。用心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难,不需要特别的天赋,不需要大量的知识,也不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用心去想就是要人们在想的时候怀着一颗真诚、认真、有耐性的心,你只需要抱着“多想总会得到创意”的心态认真去想就够了。

让人烦扰的是,用心去想也不一定能够得来创意,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因为无法预知是否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虽然创意产生的概率很小,但是用心总是没错的,多用心,创意总会来的。

什么是用心想

想,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动词,然而它却具有很深的意义。什么是用心想呢?恐怕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为什么我们凡事都想要个标准答案呢?那些事事要标准答案的人思维往往比较僵硬,创意也很少光顾他们的头脑。在用心想之前,先改掉凡事都找标准答案的坏习惯吧!

可能很多人会说了:“我每天想的事情多了,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如何工作,如何学习以及如何谈恋爱……我自然会想啊!”但是殊不知这种想可能只是一种因为迷茫,一种被各种问题和选择包围而不得不做出的想,一种思绪围绕问题打转却迟迟找不到解决方案的无效想。

绝大多数人只是在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才开始去想,这是一种被迫的想,和用心想是大不相同的。用心想是时时刻刻都在想,是一种主动的行为。用心想是基于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为了找到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或手段去思考,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绝不放弃。只想有数的几个办法不能算是用心想;想了十几或二十几个办法都没解决问题,也不能算是用心想;随便想想就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能算是用心想。这些至多可以算是普通想。

什么是用心想呢?用心想是将思维放到一个广阔的空间里进行延展,“天马行空”地想。用心想需要在不断的思考中完善解决问题的办法,改正错误,修正缺陷,找到最适合的策略。唯有坚持不懈地想,才能算是用心想。有很多人能够坚持思考,坚持锻炼自己的思维,坚持想。用心想才会有创意,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缺乏创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从不用心去想,或是很少用心去想。

姚琪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毕业之后他进入了一家网络公司上班,职位是品牌策划。按照规定,策划员每个月必须完成一个创意策划,如果连续三次策划案都被客户退回的话,员工就要自动离职。

姚琪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计算机,每个月到了交策划案的时候他都一筹莫展。2011年5月初,主管让姚琪做一个化妆品的创意案,这可难倒他了,他单身汉一个,根本不了解化妆品,他在给几个女性朋友打电话询问意见后仍然没有任何灵感。他先后做了五个创意策划都被主管打回来了,他既苦恼又灰心,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他跟自己的朋友抱怨说:“我都想了五个方案了,还不行,我真的已经很用心了……不是我们的领导要求太高了,就是我根本不适合做这行!”朋友先是说了一些鼓励他的话,然后又诚恳地对他说:“你真的确定自己用心想了吗?用心想的结果就是想了五个办法不行就放弃吗?用心想应该是千方百计地尝试各种办法,不找到好的创意决不罢休。如果这样一点小困难就把你打倒了,那么即使你换了工作,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朋友的话一下点醒了姚琪,回想起自己将近一年的工作经历,他发现自己每次想创意策划方案的时候,都是只想几天,而且每次都是快交方案的时候自己才在压力下被迫去想。原来自己做不出好的创意策划方案,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创意,而是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用心想。

此后,姚琪改变了自己以前懒于思考的习惯,就连吃饭、走路、坐公交车的时间都用来思考新的创意。就这样,他的创意越来越多,有的老客户甚至点名要他为自己做策划,公司也多次嘉奖他。

人人都可以有创意,关键看你用不用心。研究发现,同一个玩具,小孩在玩的时候会非常用心,他们会东摸摸西看看,甚至会拆开来观察玩具的构造;而成年人则很难在玩具上用心,他们大多数只会按照说明书操作,并且对小孩拆玩具的行为表示不满或不解。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够用心去想,一根绳子、一根皮筋、一个简单的勺子,都能够成为孩子DIY的好材料,他们往往是创意的能手。

而成年人由于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困扰往往很难用心想,他们总是喜欢用自己固有的理解来看待身边的事物,而不懂得打破常规,以特别的方式来组合那些常见的事物,所以他们的创意常常赶不上小孩。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仍以强制灌输知识的方式为主,在这种环境中要让小孩养成用心想的习惯,要培养孩子的创意思维,并不那么简单。而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就是培养他们用心思考的习惯,让孩子的天性自由发挥就是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

最具创意的境界可能就是即使手里没有玩具,也能够像手里有玩具一样用心地玩。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创意思维,也没有必要花费人力、物力去上什么创意培训班,让孩子自己用心好好玩就行了。

获得创意并不简单,无论这个创意是应用在小小的牙刷上,还是用在飞机大炮上。创意不是坐在沙发上,随便挠一下头就能想到的。获得创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心想,用心思考。你不必担心自己的智商不够高,创意不需要天赋,只要一心一意地思考就足矣!

用心想就一定会有创意吗

用心想,用心思考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佳的想法或策略,获得好的创意。而寻找好想法、好策略、好创意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用心想。那么用心想就一定会有创意吗?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很多人想知道用心想获得创意的概率。遗憾的是,这个概率问题至今也没哪个天才能将其解决。

用心想之后的最佳结果就是获得令人满意的创意,但是让人郁闷的是,并不是用心想了之后就一定能够获得创意。这个结论可能会让很多人大失所望,这就像努力了之后不一定会获得成功一样,既然不一定成功,那又何必努力呢!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倘若用心想了之后也没有得到好的创意,那么自己之前的用心就白白浪费了,这样就亏大了。想到自己的用心可能会付之东流、成为无用功,人们就觉得非常痛心。因此,为了避免自己吃亏,他们就不用心想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用心思考的心理根源。正是因为有这种错误的想法,才使他们离创意越来越远。

的确,创意具有偶然性。运气好的时候,随便一想就能够获得非常出色的创意;而运气差的时候,绞尽脑汁也理不出头绪来,更别提创意了。认真读书就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用心想却不是这样,这让人们感到非常困惑。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用心想的确能够增大创意产生的概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用心想的程度越高,得到的创意的概率就越大。实际上,用心想和创意之间并不存在正比例关系,它们之间并不是绝对关系。就是因为这样,很多人觉得无法确定自己的努力是否会有成效,于是拒绝用心想。

静宜原本是一家全球500强企业的前台,她身材高挑、人长得漂亮、声音甜美,老板和同事们对她的第一印象都很好。然而她仗着自己优秀的外表,从小到大养成了不爱动脑思考的毛病。每次一遇到问题,她首先想到的是寻求其他人的帮助,而不是自己去想解决的办法;而且每次同事告诉她解决的办法之后,她也并不用心思考其中的缘故,以至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而且,静宜极其没有创意,工作总结和电话记录一直采用传统的复杂记录方法;而和她一起进公司的几个同事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意记录方法。慢慢的,跟她一组的同事都对她有了意见,认为她就是个花瓶,徒有其表。

有一次,静宜路过茶水间,正好听到别人议论她是没脑子的花瓶。静宜的心里非常生气,但是为了不和同事发生正面冲突,她没有进去质问议论她的那些同事。

下班之后,静宜找自己男友哭诉:“我有什么错啊?难道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别人也是错吗?她们怎么能那么说我啊?太过分了!”静宜本来以为男友会站在自己的一边,和自己一起控诉那帮说自己坏话的同事,没想到男友却站在了同事的一边,男友说:“在职场中,你什么事情都不自己思考,不用心想,本来就是不对的。况且同事也没有义务帮你收拾烂摊子啊,人家对你不满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你一点创新意识也没有,这也是你从不用心思考造成的。你就是从小到大优越惯了,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从不独立思考,你要知道你是一个成年人,独立思考,用心思考是必备的素质。除非你真的想回家给我当全职太太。”

男友的话让静宜想了很久,她仔细回想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发现自己真的如男友所说的那样,很少用心想问题,很少用心思考问题,更从来没想过用创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且她始终认为想了也不见得能够得到创意,也不见得能够解决问题,索性就一直不用心想了。

在现实生活中,不用心想的人太多了。他们害怕用心思考的结果是徒劳的,索性不用心想了,得过且过。实际上这种不用心想的结果是很严重的,即使依靠姣好的外貌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等到青春不再,失去了价值,老板就不会再雇佣这种没头脑的人了。外貌、家世等外在因素是靠不住的,要想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用心想,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必须重视创意。

其实,现在绝大部分学校以教知识为主,而不是以教用心为主,原因在于教知识能够用成绩的高低来显示其成果,而教用心既没有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教学模式,很难教会,又很难看到明显的效果。也许教了一年,学生们都没弄明白怎么用心想。

由于学校不教如何用心想,因此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没弄懂用心想是怎么回事。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基础知识,但是会不会用心想则是另一回事了。而且就算没有用心想,也不会影响人们升学、工作、娶妻生子,人们照样可以过得很快乐。人们似乎可以不重视用心想,因为看起来创意似乎并不是快乐生活的必需品。

用心想需要人们自我揣摩其中的奥秘,自我判断自己是否是用心之人。尽管用心想不一定会获得创意,但是不用心想一定不会获得创意。若是想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创意,那么你就要开始自学用心想这件事了。

多用心,创意总会来的

的确,创意确实是一种比较偶然的事物,但是难道用心想到找到创意,真的是完全靠运气吗?普通人真的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好的创意吗?

由于对于这部分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定的答案,因此,很多人觉得创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用心想也是雾里看花,无法清晰地看到创意的轮廓。

创意不是靠实践经验就能够得到的,也不是靠用心思考就能够想出来的,它藏在一个神秘的地方,普通人无法触及,它只会降临到那些幸运儿的身上。这是灵感派的普遍观点。

对于那些冥思苦想而得不到创意的人来说,倘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能够突然“灵机一动”,灵感乍现,那真是太好了。因为抱着这种侥幸心理,很多人就更不愿意用心想了,既然用心想不一定能够得来创意,不用心想也可以得到创意,他们就更不舍得用心想了,就这样,大多数人生活在广袤的知识荒漠中,毫无创意和乐趣可言。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来改善这种现状吗?难道真的找不到获得创意的好办法吗?当然不是的。

尽管我们无法确定用心想得出创意的概率,但是正像射出的箭多了,就算再怎么瞄不准,也总会有中靶的箭,用心想也是如此。多用心,总能够想出好点子来;想得多了,总会找到一两个创意。

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一生拥有超过两千项的创造发明。他不仅在电灯、电话、电影、留声机等电学方面有非凡的发明创造,在建筑业、矿业、化学工业等领域也有很多举世闻名的发明创造。

爱迪生在研究有声电影的时候,同时尝试着研究一种自己并不熟悉的矿业发明。1891年,爱迪生发明了一种选矿机,命名为“爱迪生选矿机”,并将这项新发明用于采矿事业中。尽管这个选矿机并没给爱迪生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甚至造成了严重的亏损,但这一发明却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除非你根本不用心想。

在选矿机投产的日子里,爱迪生每天从工厂回家后,还会进行两项新的发明:一是研究水泥的制造问题,二是研制一种新的蓄电池。爱迪生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设计出了水泥厂的建造图纸,随后又制造了原料机、加细碾机、长窑。1910年,他的水泥公司排名全美前五。经过长达5个月和超过9000次的试验,爱迪生的新蓄电池也发明出来,而且投产后深得消费者的喜爱。

爱迪生说过:“一切困难或问题都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根本不存在无法可想的事情。倘若你觉得没有办法可想,那只能说明你没有用心,你是个懒蛋。”

爱迪生之所以拥有一颗充满创意的心,是因为他时时刻刻都在用心思考,用心想。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如果你没有创意,只能说明你太懒了。多用心,创意总会有的。

爱迪生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天才,如果一定说有天才,那么天才就是九十九分的汗水加上一分的灵感。如果用这句话来解释创意和用心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说:九十九次的用心才可能换来一分的创意;一百次的用心思考、用心想,可能只会得到一次创意。换言之,创意的产生概率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甚至更小。

可是创意产生的概率不管有多小,它也总是有的。

梅玲是一家网络创意公司的职员,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有时候为了得到一个令客户和自己都满意的创意,她经常加班到深夜,甚至彻夜不眠。有的同事觉得她非常奇怪,背地里偷偷讽刺说:“只有没有创意的人才需要废寝忘食地努力工作。”偶尔梅玲也会听到这种风言风语,但是她都不在意。

刚开始的时候,努力工作的成效并不明显,有时候梅玲的创意还会被客户驳回,但是她从来不气馁。她每次都会耐心听取客户的意见,吸取教训,用心记下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她全身心都放在寻找创意上,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用在想创意上。慢慢的,她的创意方案越来越受客户的欢迎,半年之后有些大客户甚至点名让梅玲为自己的公司设计创意方案,一年之后,梅玲升为部门经理。原来那些不看好梅玲的人,也慢慢开始佩服她了。

在年终总结大会上,梅玲代表员工讲话,她说:“我知道大家认为创意行业更需要的是灵感,但是客户的时间不会允许我们漫无目的地等待灵感的幸运降临。我只想说一句话,虽然我们无法肯定怎么做才能得到创意,但是用心想总是没错的。多用心,创意总会来的。”

实际上,多用心去想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费力。要知道,思维的转速是非常快的,可能一次用心思考用时还不到一分钟。这样想来,你是不是已经萌生了想要多用心的想法了呢?思考是无限次的,你想要思考多少次都可以,但可以肯定的是,多用心去想总是不会有错的。

此外,值得庆幸是,尽管思考是个需要长久积累的过程,但是用心想不需要天资聪慧、不需要天赋异禀。只要耐心一点,保持平和的心态,相信用心想总会有收获的。

创意的价值取决于思考的价值

人们每天都在思考,并且思考的事情繁复杂乱。大到思考生命的意义、自己的人生规划、生活的大方向等,小到思考如何协调夫妻或恋人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如何改善现有的工作、生活环境,如何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如何与朋友、同事相处……思考无处不在。人们不断地思考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来完善生命的不足和缺憾,以使自己的人生更加顺遂、更加完美。

我们发现,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差别很大,成人和孩子思考的内容各不相同,正常人和病人思考的方式也不一样,富翁和普通人的思维出发点也有区别,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人们的思考心态……千差万别的思维方式促使人们进行有价值的选择性思考,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大产生创意的概率。

有目的的思考是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思考,而有价值的思考往往更容易产生创意。创意的价值取决于思考的价值。换言之,一个人所思考的东西越有价值,从这个思考中得到的创意也就越有价值。

也许你现在正深陷困境,也许你正处在焦虑的状态中无法自拔,也许你想要改变却总是一拖再拖,就这样,你留给自己的思考时间越来越少,你给予自己选择有价值的创意思考时间越来越少,你离创意也就越来越远。

然而这种让人讨厌的现状真的不可改变吗?当然不是,改变和不改变都在于你的思维意志。思维的力量是强大的,除非你不想改变,否则任何力量都不可能阻止你。创意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考,如果你决心认真经营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意的快乐达人,那么从现在开始去做那些有价值的思考吧!

认同感决定创意的价值

认同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们对自身以及周边环境的价值评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都需要被他人肯定和认可。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无法得到这种认同感,他们将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够优秀,确切地说,这个原因应该是他人的评价标准和自己的标准不符。认同感是相对的,每个人评价他人的眼光和标准都是不同的。

尽管得不到他人的认同感并不意味着你的想法没有创意,但认同感决定创意的价值。一个人的创意如果得不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那么这个创意就无法发挥它的价值。而且,倘若一个人长时间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不被承认,那么他的自信心就会受挫,就会怀疑自身的价值,怀疑自身思维的方式是否正确。认同感会破坏人们自由发想的思维方式,抑制创意的产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

加拿大一个名叫凯尔·麦克唐纳的青年无意中发现了青年借助交换网站,他自己有一枚红色的曲别针,但是这枚曲别针对于他来说毫无用处,他希望可以用这枚曲别针换回一些对自己更有价值的东西。没过几天,他用这枚曲别针换到了一支鱼形笔。后来在美国西雅图,他用这支鱼形笔换到了一个绘有可爱笑脸的陶瓷材料的门把手,又过了一阵,他用这个门把手换到了一个烤炉。这几次交换让麦克唐纳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随着交换次数的上升,他交换来的东西的价值越来越高了。

此后,他对于交换的热情越发高涨,他先后换到了一台旧发电机、啤酒广告霓虹灯、一桶啤酒、一台雪地车,接着他用这台雪地车换到了一次免费旅行,然后用这次免费旅行换来了一辆货车,很快,他用这辆货车换到了一份唱片合约。最后,一位女歌手用别墅一年的使用权和麦克唐纳交换了那份唱片合约。就这样,凯尔·麦克唐纳用一枚小小的红色曲别针换到了别墅一年的使用权。

网络换物是一个有价值的创意,它得到了很多网民的认可。而参与其中的“换客”之所以能够换到自己心仪的东西,是因为别人认可自己手中东西。如果凯尔·麦克唐纳手里的东西得不到别人的承认,那么他“用曲别针换更有价值物品”的创意也就毫无价值可言。

他人和社会的认同感决定了一个人的创意是否有价值以及有多大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有一些有创意的想法,而真正实现这些创意,思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帮助,否则很难成形。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一个创意如果不被他人认可,那么它就没有价值。

无独有偶,《联合早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

英国一位高中毕业生为了给自己筹集上大学的学费,想出了这样一个创意:他注册了一个网站,然后公开出售网页版面,价格为1美元/像素。开始的时候只有他的家人和朋友购买,后来他把自己的创意经历写成新闻稿发布在网上,后来这个新闻稿被一家知名网站转载,吸引了大批媒体的关注。经过媒体的大量宣传后,很多知名企业都来这个网站购买网页版面,然后将公司的Logo放在购买的版面上做链接以吸引点击量。

1美元/像素的价值看起来很便宜,但是事实上要购买一个广告位(10×10像素)就需要100万美元。依靠这个创意,这个高中毕业生还没上大学就赚到了100万美元,成了百万富翁,而他本人也成了很多知名创意公司看中的精英。

如果这位青年的创意得到不到媒体和企业的认可,那么他就一毛钱也赚不到。可见,认同感对于一个创意的价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一个有价值的创意不仅需要具备认同感,还需要具备可操作性。英国青年卖网页格子的创意看似普通,但是它具备认同感和可操作性,而且以像素为单位进行售卖的形式也很新颖。

当然,创意还需要人们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实践。现实常常让人们屈从于世俗的认可,但人们的思想仍然是自由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现实和思想的契合点,将创意通过实践表现出来,让创意具有使用价值。创意思考具有不可思议的能量,但是它只对那些真正行动起来的人发挥能量。

创意有了,认同感有了,操作性有了,实践了,结果自然就会不同了。

创意达人更喜欢集体思考

真正的创意达人往往都不喜欢独创,他们更喜欢集体思考。集体思考具有很多个体思考没有的优势,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集思广益。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自然也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运用众人的智慧进行创意思考是解决跨领域创意缺失的好策略。

实际上,大多数马拉松比赛选手之所以能够坚持跑到终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个集体赛事,有竞争对手陪着跑,选手们跑起来就会比一个人跑的感觉轻松很多。集体思考的意思也是一样的,大家一起思考,分享创意,要比单独思考效率高得多。

约翰·霍金斯,世界著名创意大师,英国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被称为“世界创意之父”;他著有《创意经济》《如何创造》等十余本创意著作。

赵荔,出生于1993年,中国小作家协会会员,著有《3·1班故事——我们的快乐时光》《3·1班以外的故事——莉雅的礼物》以及《天使无极限之迷雾满城》(英译中)和《有太阳的墙》(中译英)等两本译作。

2008年5月,约翰·霍金斯和赵荔,一位外国著名创意大师,一位中国小作家,这对忘年交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合作——约翰·霍金斯请赵荔用中国儿童的语言来翻译他的新作《如何创造》。2009年5月,他们合作的著作《遭遇创意队》正式出版,随后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实际上,他们的合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意的结合,霍金斯擅长英文理论的写作,赵荔擅长用儿童的语言来讲故事,这就让中文版的《遭遇创意队》既有理论内涵,又通俗易懂,适合青少年人群阅读。用霍金斯的话来说:“赵荔的中文和英文写作都很优秀,她的脑袋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创意,我就知道我们会大获全胜的。”

霍金斯和赵荔这两位创意达人都热衷于集体思考,他们经常互发邮件沟通对写作、生活和未来等的想法,讨论各自的创意,互相提意见。因为他们深谙这样一个道理:集体思考的魅力是无穷的,尤其是跨界的交流更能够激发参与者的创意。在制造创意的法则中最广为认知的“脑力风暴法”就是一种运用集体思考、互相启发创意的思考模式。

与中国人碍于面子不愿意向他人请教、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相比,日本人更热衷于免费分享他人的创意成果,这跟他们的历史文化有关。日本人尊重物品的价值,但对创意的价值并不认可,在他们的观念里,花钱买东西是应该的,但是花钱买知识、买创意、买想法就是不可思议的,他们甚至认为模仿是无可厚非的。

当然,日本人这种无视创意价值的思想是不妥当的,但是他们对于创意分享的态度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日本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松下、索尼、丰田等都是享誉世界的大品牌,这些品牌公司的创意策划案总能够让世人惊叹。日本的很多大学和知名企业经常会定期举办以分享创意为目的的讲座,这就使得日本的创意普及工作让很多国家望尘莫及。

欧洲很多国家的团队合作都比较成熟。与个人单打独斗相比,欧洲人更喜欢集体思考,一起研究创意。他们对于集体思考的要求是宽松的,不必每次非要所有的人聚集到一起思考讨论,有时候只有少数几个人也可以,甚至两个人的交流也可以得出让人惊叹的创意。

集体思考考验的不仅是每个人的思维灵活度,还考验着人们与他人相处和交流的能力。有些人满脑子想法,却因为性格木讷或为人傲慢而无法和他人实现和谐的交流,这些人往往无法成为集体思考的受益者。因此,学会集体思考之前,先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此外,集体思考的团队气氛不能是严肃紧张的,正式的研讨会往往会使与会成员非常拘谨,无法自由思考,更无法自由发表个人想法。因此,轻松的座谈会比较适合团队进行集体思考,这种轻松的氛围让每个人都心情愉悦,畅所欲言,思考一些平时想不到的问题,这样一来才更容易得到创意。座谈会中谈论最热烈的时刻往往就是创意出现的时刻。

聊天也是有学问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集体思考要比个人思考更容易产生创意。但是集体思考的交流和讨论也要讲究方法,换言之,聊天也是有学问的。

集体思考可以是多个人,也可以是少数几个人,甚至可以是两个人。在两个人交谈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对方的性格。千万不能找那种争强好胜、凡事都爱跟人唱反调的人当交谈对象,因为这种性格的人在说话的时候往往不会考虑你的心情,而且会随意打断你的思路,跟这样的人聊天,不被气死就是好事了,根本不会有创意。

最佳的聊天对象是那种善于聆听别人言谈、懂得尊重对方观点的人,和这种人交谈你的心情会非常愉快,他们的用心聆听会让你思维灵敏、思维连续、畅所欲言,甚至思考一些平时想不到的事情,最终找到不错的创意。

靳燕是一家图书公司的编辑,顾峰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师,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也是集体思考创意的最佳搭档。靳燕为人谦和有礼、善于聆听,顾峰性格外向、满脑袋奇思妙想。每周六晚上他们都会雷打不动地相约一起吃饭,讨论一些设计创意。

顾峰很喜欢和靳燕聊天的感觉,因为靳燕总会非常用心地聆听他所谈论的内容,即便有的时候他说得不对,靳燕也不会随便打断他的话,而且等顾峰讲完后,靳燕也会适时地说一些自己的想法,并征求顾峰的意见。顾峰的很多优秀广告设计创意都是在和靳燕一起讨论的时候想到的。他曾经说过:“假如没有靳燕,我估计我一定会从广告界销声匿迹,因为真的很难找到像她这么好的聊天对象,和她聊天我总能感觉特别放松,创意不知不觉就自己出现了。有时候我自己想了一周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跟她闲聊一会儿就想出办法来了。”

靳燕也非常感谢拥有顾峰这个好搭档,顾峰的很多奇思妙想都能够成为启发她的素材,她的很多创意也是和顾峰聊天的时候想到的。靳燕说:“聆听一个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在我面前眉飞色舞地说他的各种想法,我感觉很享受,这对我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一个贴心的朋友、最好是不同工作领域的朋友,是最好的聊天对象。因为跟他聊天,你会非常放松,思考的范围也会非常广泛,这样很容易产生创意。

此外,聊天的时候必须要谨记一件事——绝对不能涉及八卦话题。只要聊天的内容涉及彼此都认识的朋友或都感兴趣的事,就一定会控制不住聊天的内容,开始跑题、讲八卦。聊天的内容虽然并不限定,可以轻松闲聊,但一定要记住以创意为主题。

李一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助理,最近她所在的广告公司正在大力推广集体思考法,并要求每个员工每周至少进行两次集体创意思考,并提交书面报告。这可让李一犯了难,因为最近她所在的部门非常忙,根本没人有时间来和她这个小助理讨论创意。

一天,李一正在茶水间帮大家煮咖啡,公司的前台接待员小幽正好到茶水间喝水,小幽性格外向活泼,于是很快两个人就热络地聊了起来。李一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小幽,小幽听完后说:“我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呢,正好我也没找到人讨论呢,要不下班之后咱俩合作思考创意吧?”李一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于是两人约定下班之后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见面。

下班之后,李一早早到了咖啡厅,没多久小幽也过来了。两个女孩坐下来聊了几句工作就扯到了八卦上面,而且越聊越兴起,完全忘了原本相约的目的。就这样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俩人聊了两个小时,从上小学一直聊到上大学,从公司内部八卦一直聊到明星八卦,没有一句是和工作创意相关的。直至两个人到公交站分别坐车回家的时候还在聊着那些无用的八卦。

李一回到家后,静下心来一想下午聊天的内容,非常后悔。尽管聊八卦很开心,但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聊八卦,李一和小幽都没有提交集体思考创意的书面报告,两个人的奖金也都泡汤了。

如何杜绝八卦话题进入谈话内容呢?建议大家掌握这样一点:讲话的时候主词、关键词尽量要抽象化,不要有具体指向,动词要避免使用过去式,尽量用现在式。这主要是因为八卦话题的动词几乎都是过去式。聊八卦话题既没营养又无聊,就算是聊三天三夜也不可能产生创意。

渴求是创意的催生剂

英文里有这样一句谚语“Necessity the mother invention”,很多人把这句话翻译为“需要是发明之母”,也就是说有需要才有发明。换言之,如果没有需要就不会有发明,需要是发明出现的前提和条件。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先有创意后有发明,创意先于发明。

那么,需要和创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与需要和发明的关系一样,创意的出现往往是因为需要的存在;不过仅仅只是需要还不足以产生创意,因为需要听起来是一种被动的需求,要想得到创意,需要更为主动的需求,即渴求。

与需求的被动等待别人提供不同,渴求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主动追求和找寻的态度,是一种希望他人发现自己欠缺的自我披露,是一种强烈想要弥补自己不足的愿望。追求、欠缺和想要这三项中任意一项出现或任意两项出现,甚至三项都出现的时候,就满足了发明出现的条件。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创意不存在所谓的充分条件,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探索接近创意的条件。

尽管我们无法肯定渴求是否能够产生创意,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渴求对于创意的催生作用。当一个人恰好欠缺创意、需要创意、追求创意,那么他离创意就不远了。事实上,只要坚持渴求的心态,随时随地搜集创意的身影,早晚会捕捉到它的。

不存在想出创意的制式条件

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是创意达人,他总是有用不完的好点子,不管做什么都创意十足;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是搞笑鬼,他想出的点子大多数都很烂,要不就是很好笑,要不就是别人早就想出来了;有的人特别善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突破常规、标新立异,有的人不吃不喝冥思苦想一年也找不到突破口,始终墨守成规……

创新和学习、工作大不相同,只要努力学习知识、努力工作就能见到成效,创新和努力之间不存在任何绝对的关系,而且让人灰心的是,有时候你付出了很大的心力思考创意,结果却一无所获,或是付出了一百分的努力却只得到一个有用的创意,比例低得让人抓狂。难道真的不存在一些能够想出创意的制式条件吗?很遗憾,可能真的是这样。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在试着寻找能够产生创意的制式条件,结果都无功而返。事实证明,努力的程度确实跟创意之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换言之,努力了可能会有创意,也可能没有创意。这个结论真的让人非常郁闷。

人们在不得不接受“不存在想出创意的制式条件”这个事实之后,又开始探寻有利于产生创意的条件。但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能够肯定满足了哪些条件之后就一定有利于产生创意,不具备哪些条件就一定不利于产生创意。不过,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满足了某些条件,进入了某个状态之后,就一定能够想出好的创意,进而有很多新的发明创造,那么创意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被世人追捧了,创意的价值可能会便宜到一分钱一个点子。

萧萧跟陈晨是大学同学,毕业之后两人机缘巧合地进入了同一家广告公司,而且职位都是广告策划。转眼一年过去了,两个人由相同的起点出发,却因为方法不同距离越拉越远。陈晨的创意总是源源不断地涌出来,也因此获得了上司的特别青睐,俨然已经有荣升创意总监之势;而萧萧由于缺乏创意,工作业绩平平,面临被公司裁员的风险。

是萧萧不够努力吗?不是的,她每天都加班工作、构思创意。为了找到更多更好的创意,萧萧从上班时候起就开始探寻制造创意的制式条件,开始时她觉得要想获得创意需要拥有大量的知识,因此她每天下班之后都会看很多与创意相关的知识,可是学习并没有给她带来创意;接着她觉得可能自己还欠缺渴望创意的激情,于是她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强制要求:每天必须想出一个好点子,可是她想出来的点子都很普通,没什么创意……就这样,萧萧先后找了很多自认为能够产生创意的制式条件,但是毫无成效。看着自己的同学陈晨的创意层出不穷,她既羡慕又困惑。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萧萧找了个周末约陈晨一起回母校转转,其实想念校园是次要的,想借此机会跟陈晨取取经倒是主要目的。陈晨也猜到了萧萧的想法。萧萧把自己这一年来寻找创意产生制式条件的过程告诉了陈晨,并问陈晨:“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地去满足那些产生创意的条件,却苦寻不得呢?你的创意都是从哪里来的?”

陈晨说:“你这种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根本就不存在想出创意的制式条件啊,你再努力也不过是做无用功罢了。创意的产生具有偶然性,不是满足了什么条件就一定会出现的。赶紧转变这种思维,不然创意会离你越来越远的。不要那么紧张,放松心情去思考,搞不好创意就来了呢!”

陈晨的话让萧萧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所没有创意,是因为自己将思维局限在了寻找创意产生的条件上了,而这根本就是个错误的思维方式。

创意的出现是不能用理性来预测的,它永远是一种偶然的东西,然而,很多人却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为了降低偶然性对创意的影响,提高产生创意的成功率,人们想出了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和条件。还有人专门开办创意培训班,鼓吹“十天培训让你一生拥有创意思维”……很多人在苦寻创意无门时,看到这些培训信息,便以为找到了救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上课,最后仍然没有成效。

事实上,无论人们怎么想方设法地试图降低偶然性因素对创意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占了创意产生的绝大部分比例。这和在学校学习知识是不一样的,学习知识是能够通过考试进行量化的,而创意成果无法量化。如果那些培训班的讲课者真的掌握了开发创意的秘籍,他们早就用这些创意进行经济生产,早就成为百万富翁了,根本不用靠办培训班来敛财。

因此,对于大多人来说,要想得到创意可能只能够依靠灵感了。

你对创意的渴求强烈吗

尽管不存在想出创意的制式条件,但是面对创意我们真的无计可施吗?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对创意的渴求有利于创意的产生,渴求是创意的催生剂。那么欠缺、匮乏是不是激发创意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呢?

有这样一个典型的“渴求催生创意”的故事:

1951年,当时美国旧金山政府承办了世界博览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纷纷涌进旧金山。为了抓住这个商机,日本一家造纸厂生产了一种全新的纸带,这种纸带的用途是塞在行李箱里起一个缓冲的作用,但是人们似乎并不需要这种东西,纸带生产出来后严重滞销。造纸厂的老板整日满面愁容,他心想这下自己离破产不远了。而要想解决现在的困难,亟须一个好的创意把这些纸带卖出去。 IoIyu6uFfJ0vswnzRsosnM0YcVJmuAS8abWNYc/wPLkA25L2zxpPLaMtoHs14M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