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严守心门,活在当下

梁先生说:“活在当下是最大的务实,是踏踏实实做人的根本。存活在往事的回忆或对将来的臆想中都毫无意义。”不得不承认,人没有上辈子,也没有下辈子,只有这辈子。所以,过好这辈子,活在当下方是对生命负责与珍惜的可取之道。要知道,与其在回忆往事或是幻想未来中惶惶终日,不如珍惜有限的时光,活在当下,让生活精彩无限。

人生一世,应活在当下

梁先生语录:

活在当下是最大的务实,是踏踏实实做人的根本。存活在往事的回忆或对将来的臆想中都毫无意义。

梁先生在对人类文明进行三分法时所提出的“意欲持中,立足当下”的哲学理论是非常发人深省的。人生于世,时间总在向前走,而人们的心,却可能在某处逗留。世上不乏活在过去的阴影中的人。

一天,佛印与东坡二人正坐在船上把酒话诗说禅,这时候,不远处的水面忽然响起了“噗通”一声。接着,就听到有人喊道:“快来人呐,有人落水了!”

佛印赶紧跳入水中,将人救了起来。一看,原来被救起来的是一位女施主。待女施主醒来,佛印问女施主:“施主年纪轻轻,却为何要寻短见?”

女施主痛苦地回答道:“我前年刚结婚,现如今,丈夫抛弃了我,我的孩子也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佛印立即问道:“施主,你三年前是怎么过的?”

女施主眼睛为之一亮,激动地说道:“那时候我还未出阁,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快乐自在的日子。”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你不过是被送回到了三年前。为何你现在就不能无忧无虑、快乐自在了呢?”

这位女施主恍然大悟,自此再没有想不开过。

故事中这位女施主之所以想不开,就是因为即便过去已经过去了,但她仍然被丈夫抛弃的阴影所困扰着,不能跟着时间向前走,不但荒废了当下的美好时光,连带往后的美妙生活也抹得一干二净。这不应当是为我们所取的生活态度。

然而,世上也不乏幻想家与空想家。当然,毋庸置疑,有的幻想是创新的标志。试想,莱特兄弟若是不能幻想在空中飞翔,他们最终能制造出飞机来吗?但是,想象归想象。一味地幻想,甚至是空想,那必然是行不通的。这样的人,对待生活可能会走两个极端。一是走上把未来想象得过于美好的极端;二是走上预知烦恼的道路。这对于我们有限的生命来说,不仅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戕害。

所以说,活在当下才是王道。何谓当下?梁先生将它定义为“即心”。他说:“看当下就是心在心那一个地方。平常人的心差不多离开了心。心是生活之主脑,心与生活当然不能分,分开便不对。平常人的心,似乎太滑易溜,很少生活在那里心就是在那里的时候。”所以说,若是让自己受困于往事的阴影中,抑或是将自己置身于对未来的空想中,那么心就与生活分开了。这就好比一个人身心分离,“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此一来,何以静心,怎能看到当下的幸福?

由此可见,人生于世,应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才能甩掉过去强加于自己的人生的包袱,才不会预知未来的烦恼,才懂得脚踏实地地做好眼下的事,珍惜此时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抛开烦恼与忧伤,认真地过好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否则,“时不我待”,等到耋耄老年,憾恨而死,何苦呢?

释迦牟尼说:“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佛祖寥寥数语,便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云水随缘,活在当下。把心交给生活,不偏不倚,才能真正地了解生活之情趣,明察人生之真味。

所以,梁先生强调,活在当下,一方面要把心安置在生活中,另一方面要“正心”,即让心“不倾欹于外也”。

这看似很玄妙,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于不好的事,要有“往日种种譬如昨日死”的达观与决绝,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好了伤疤忘了痛”。相反,这是另外一种“吃一堑长一智”的方式,淡然无声,却又泰然果断,如此一来,才能做到“当断即断”,才不至于因昨天而让今天甚至是明天蒙羞。而对于美好的事,也不能“思念成疾”。有人说,喜欢怀念昨天的人,那是因为他今天过得不好,明天没有希望。事实上,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人生于世,美好的瞬间或是时光定当珍存,但不可靠它度日。要知道“来者可追”的道理。更要知道,每一个未来,都是昨天迈过今天到达的。所以说,今天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这,也正是活在当下的意味。可以说,能做到这两点,就是将心置于生活中的表现。

而要“正心”,坚持让自己的心不偏于外,不妨坚持自己的梦想。人生于世,最初的梦想,是我们的初恋情人,是我们的故乡,是我们一生的追逐。不论何时何地,切不可抛弃。梁先生一生坚持思考人生和社会两大问题,最终他学而不止,思而有成。这也正是他“正心”的方式。人生中,我们可以以此为鉴。

总而言之,人生一世,应活在当下,才能感知生活的美好,熔铸生命的意义。

我心不懈,时时勤拂拭

梁先生语录:

在人生的时间线上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对付自己,如果对于自己没有办法,对于一切事情也就没有办法。

《坛经》上有一首有名的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人生几十年,要严守心门,活在当下,也必须“时时勤拂拭”自己的心。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何得知?

人生旅途中,过客匆匆,春天刚绿起,夏天的炎热便悄然而至;秋天刚到,还未曾折一枚红叶藏于书中,便已是霜满枝丫雪满坡了。寰宇之下,等不来天长,盼不到地久。人若总是在翘首期盼,偏偏难有所得。不如静下心来,活在当下,好好欣赏路边的风景。

大多数时候,人之所以痛苦,无不是因为迷于远方。一生一世,都在眺望远方,以为“远方的才是好的”,因而容易错失眼前的良辰与美景。不得不承认,这是人生的一大憾事。所以说,人要活在当下,才是人间正道。

但是,人心是最难掂量与把握的东西,也是最难管制的东西。大千世界中,纷繁复杂的世情,更容易让心迷失,指不定下一秒,心又为生活所困了。所以说,人们要时时拂拭自己的心,活在当下,切莫让它在翘首远方的过程中走上迷途。

对此,梁先生强调,人要活在当下,获得快乐,应该求助于内,而不是寻求外力以图缓解自己的苦痛。这也正是当初梁先生钟情于佛家的原因。梁先生认为,一切问题原都出自人类生命本身而不在外面,但人们却总是向外面去求解决。佛家普度众生的方式便是教人们从内心去解放自己,注重内修、自省,而这也正是梁先生“对付自己”的方式。为何梁先生会以“内省”来“对付自己”?我们通过下面这则故事来看看内省的威力之所在。

有位年轻人觉得自己的心灵已经麻木了,他一直在抱怨无趣的生活和永无休止的工作,于是他去看医生。医生诊断完之后发现这位年轻人不是身体有问题,而是心理出了问题。

于是,医生问年轻人:“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海边。”年轻人回答说。

医生接着说:“我给你开了三个处方,你拿着它们到海边去,你必须在早上9点、中午12点和下午3点分别打开这三个处方,并且只有在准点打开处方才行,若是不到时间,不得打开。”

这位年轻人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去到了海边。

9点的时候,他打开第一个处方,看到上面写道:“专心倾听。”他开始用耳朵去倾听,他听到波浪声,听到海鸥的鸣叫声,听到海风私语声……

12点时,他按时地打开了第二个处方,上面写道:“回想。”于是他把过去与亲朋好友相处的时光认真地回想了一遍,这让他内心充满怀旧之情……

下午3点整,他拆开了最后一个处方,上面写道:“回顾你的动机。”于是他开始回顾过往中的每件事,每个人,每个情形……然后不断地反省,这时候,他很痛苦地发现自己很自私,从不肯肯定别人,不能认同更为高尚与纯正的动机,他总是活在对他人的质疑与否定中……而这也正是他现在不快乐的原因。

由此可见,内省能发现自己一般情况下难以发现的缺陷,寻找到完善自己的方式与途径。漫漫人生路上,我们若要严守心门,活在当下,就当坚持自省,常常反省自己,才能从内心出发,真正摆脱人生的苦闷,真正地让自己快乐起来。梁先生便是一个深谙“内省”之智慧的人。

可以说,梁先生为人处世,不仅在理论上强调要自省,在现实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不躬行着“自省”,以此为纲来对待自己,进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清明、安静,“往者可鉴,来者可追”,活在当下,是梁先生对自己一生不变的要求:活在当下是最大的务实,是踏踏实实做人的根本。存活在往事的回忆或对将来的臆想中都毫无意义。

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总能保持清醒与理智的头脑,活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活在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幻想中。从梁先生一生中坚持不懈地思考的两大问题——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中,以及他的践行中,便可见一斑。

人生中,若想严守心门,活在当下,就当如梁先生一样,坚持不懈,时时拂拭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内心无疚的人。常常扪心自问:“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过而不留于心,不悲不惧

梁先生语录:

信得及一切有定数(但非百分之百),便什么也不贪,什么也不怕了。随感而应,行乎其所当行;过而不留,止乎其所休息。

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世上人人都有私情人欲实乃人之常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世人常常会痛苦,会将自己掷于欲望的漩涡中不得而终。可以说,人心之所以沉重,多在于向外的求索。求而不得,所以生悲,因此而烦恼困顿。

再者,当人们向外求索有所得时,便容易患得患失。没有得到之前,害怕得不到;得到之后,则害怕会失去。总之,自始至终都因为私情与人欲而奔走,而心境也随之而大起大落,甚至完全被它们所左右。

《红楼梦》的开篇偈语写着:“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其中的玄机,是在劝诫人们应当看淡名利,名利过而不留,繁华锦绣,终将落幕。如此看来,之于名利,人心私情当淡去。须知,声色名利过而不留,无须悲伤,亦无须忧惧。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名利未得时,他会把名利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当声色名利全都握在手中的时候,要么害怕失去,要么害怕被人夺走,于是机关算尽,老谋深算,以图将声色名利套紧、套牢,而其中的滋味儿,也不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殊不知,功名乃瓦上之霜,利禄如花间之露,人生无千年之寿,花开无百日之红。不如活在当下,享受眼下所拥有的,让一切顺其自然。

对此,梁先生比较推崇“所欲得遂则乐,所欲不遂则苦”。他认为,人之所以苦,是因为有欲求于外。所谓欲求,“是短缺,不遂是本然”。因为这样,所以,人们常认为,人生苦多于乐。梁先生认为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他说:“生命根本上自己是生活,实无待找。若是把生活重心放在生活里面,实在时时都是不成问题,时时是满足,时时是畅达溢洋。”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将自己置身于生活当中,满足于当下生活中所拥有的,而不是总欲求于外。这样才能真正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才能让人生的乐多于苦。

一句话,人生于世,声色名利过而不留,我们无须为之奔走呼号,更不必因之而悲伤惧怕,相反,我们应当严守心门,活在当下,对于声色名利,保持淡泊之心。

但是,这并不是说,人生中,我们得做一个无欲无求的人;更不是说,人有私心私欲就是可耻的,是不对的。相反,人心私欲,有,才是正常的。只是“人若随身而转,则总是向外求,总是有物与之相对待;若从乎心而动,则能与物无对。”因此,若是“心从乎身”便会“放于外”,会因名利的得失去留而悲,而惧。抱以这样的心态,是难以活在当下,感知当下生活中的美的。因此,对于声色名利,梁先生主张“过而不留才是天理之自然,亦即是公”。

可以说,人生几十年,对待声色名利,能有如此平静的心态,方能做一个自然而快乐的人。譬如陶潜,他能“不为五斗米而为乡里小儿折腰”,其清高可见,其过而不留之泰然亦可见,其忧其惧,却不曾见。正因为如此,所以他能活在对田园生活的陶醉与欣赏中,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也跃然纸上。

在这一方面,梁先生是我们的楷模。梁先生长寿的秘诀之一在于他对声色名利的“淡泊无我”。梁先生的儿子曾评价父亲说:“从先父那里感到的是无所图,即无我。我以为他一生为之忙碌的许多事,都只有用‘无我’二字才能理解。”这从梁先生为乡村建设的奔走中可见一斑。可以说,梁先生始终都以“过而不留”的心态对待名利,不悲不惧。

再有,梁先生不置产业,不求奢华,一生俭朴,有人说他“生活简约一如持戒律之僧”他常说:“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因此,梁先生面对名利荣辱,始终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能始终秉持活在当下的心态,不断思考,著书立说。

还有,1979年,他的孙子考上大学,但因专业不合自己心意而烦恼,梁先生立即写信劝导:“得失利害之念愈少愈好,应当有一切平等观。要超然物外,高瞻远瞩,莫堕入成败得失窟中,若胸怀不能高爽,更易措置多乖,更容易失败了。”从中可见,梁先生对待声色名利以及人生的得失、去留的淡泊与超然,这是他对孙子的期望,也是他一生对待声色名利的态度。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心态,所以梁先生一生能让心从于自己的心,而不是从于身,被人心私欲所困。

人生于世,我们当如梁先生一样时时严守自己的心门,对待名利要有一颗淡泊之心,超然物外,声色名利,得失与去留,顺应天道,不强求,不违逆,活在当下,得而不忘乎所以,过而不留于心,去而不悲不惧,如此坦然,方为智者所为。

不求长生,不虚此生

梁先生语录:

不求长生,不虚此生。

生死乃人生常事。人生于世,难免一死。古人云,众生好生恶死。的确,自古便有向往长生不老的人。譬如秦始皇,多次派人入海寻求仙药,以求万寿无疆。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幻想仍然未能实现。事实上,生老病死,乃自然之常理,无人能逃脱这样的规律。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才高八斗,还是大富大贵,抑或是德高望重,都免不了一死。

所以说,人生在世,我们与其幻想无限地延长生命的长度,不如想办法开拓生命的深度。这样一来,才能用有限的时间,挖掘出无限的潜能,让人生几十年漂亮、潇洒而又有意义。而这,与梁先生推崇的“不求长生,不虚此生”的观点是一致的。

实践表明,若不想虚度此生,就须得认真对待生活;更要严守心门,立足于当下。

季羡林先生曾说:“对于人生,我曾有过一些考虑。我认为,每个人的诞生都是被动的,没有哪一个人,除了佛祖释迦牟尼以外,能够预先制订计划,然后选人、选地、选时,再诞生。至于死,绝大部分也是被动的……”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人无权决定自己的生死,生命是极为可贵的,所以人生当被珍重。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人没有上辈子,也没有下辈子,只有这辈子。既然如此,面对这难能可贵的一生,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坐失良机;而应当认真地过好这一生,实现生命的价值。而这,也正是梁先生“不虚此生”的内涵之一。

再者,人不能决定生死,纵然是自杀,也是枉然,因为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就想了断自己。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深度。面对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与生命,我们不能不认真,不能虚度光阴,更不能虚度此生。否则,人生便不仅是存在缺憾,而是一无所有,遍布荒凉了。

生活中,浪费时间,不认真对待生命,不认真过好此生的,大有人在。比如,有人认为,自己还年轻,可以随便挥霍自己的时间。用时下流行的说法便是:我一无所有,只剩青春可以挥霍了。再如,有的人觉得自己离死亡还很远,因此,不必瞻前顾后,让自己活在忙碌中,甚至成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地度过。又如,有人对“转世轮回”说深信不疑。因此,他们认为,这辈子就这样了,下辈子投好胎,过这辈子想过的生活……

殊不知,人生于世,应当严守心门,活在当下。

我们不求长生,所以在有限的生命中,要认真地对待人生。认真的方式,除了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成就非凡的、成功的自我之外,更应当懂得活在当下的可贵之处。佛祖释迦牟尼曾说:“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可以说,这寥寥数语,道出了生活的真谛:活在当下,一切安详。

关于这一点,梁先生持以“意欲持中,立足当下”的观点。梁先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经历过一次精神危机,曾两度试图自杀,但是未果。自此,梁先生对生死看得比较开,一生秉着“不求长生,不虚此生”的态度,活在当下,超然物外。

梁先生常说,自己自幼愚笨,但是他爱思考,很勤奋,也很认真。因此,他能坚持自学成材。纵然到了耄耋之年,梁先生仍坚持多读多思,笔耕不辍。

1987年,他对友人说:“李商隐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一个九五老人,所剩的日子屈指可数了,但我丝毫没有颓唐、悲凉之感。语云:‘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止,思考不息。’只要我脑子还能用,我将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继续走下去,愉快而充实地送走这最后一段岁月。”

这就是认真对待人生,泰然活在当下,不求长生,不虚此生的梁先生。

人生于世,不过几十年,与其幻想,与其回忆,不如向梁先生学习,看淡生死,任其自然;同时,更要珍重此生,认真对待生活,活在当下,绝不虚此生。如此一来,便能了生脱死,今生今世,潇洒自如,成就卓著。

人无大不同,皆可为善

梁先生语录:

自其异者而观之,而无往而不异;自其同者而观之,则实亦无大不同。

人生在世,严守心门,活在当下,不可忽略与人相处的智慧——与人为善。

梁先生说:“人生不外如是无穷无尽地走着,人类历史不外如是逐步地发展着。”如若人生是一条路,那么人们终其一生几乎都在行走。这途中,为了生活下去,一般人所要解决的问题总是生活上的问题,而梁先生“却不是要生活下去”,而是思考着如何“从生命中解放出来”。因此,梁先生比较关注“人对人的问题”。

可以说,人对人的问题,是我们一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人生几十年,作为社会中的人,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与人打交道,比如亲人、朋友、师长等,甚至包括陌生人。如此一来,就难免会有摩擦,小冲突或是矛盾。

人生中,我们若是为人际关系而困扰,何谈活在当下?再者,人生几十年,人对人的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若是处理得不当、不好,便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心绪与情境,如此一来,哪里能平心静气地放慢节奏,享受当下的生活呢?

所以说,生命中,若想严守心门,活在当下,与人为善的人生智慧不可不知。和谐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当下生活中的美。

但是,诚如大家所知道的,人对人的问题,是人生的一大难题。世人常为之烦扰且困顿。对此,有人练就一身与人相处的功夫,有人选择硬碰硬,也有人选择逃避。可以说,严守心门,活在当下,后两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对于与人相处的问题,梁先生指出,(人与人之间)“彼此相忤”“大成问题者”不少见,但是面对这样问题,我们不能用对待生活中的障碍物的态度,“譬如排除之、消灭之来解决”。因此,必须拥有“相安共处之道”,方能与人为善,活在当下,欣赏生活中的精彩,感受人生的美好。

“我觉得每人最初的动机都是好的。人与人都是可以合得来的,都是可以相通的。”这是梁先生的信念。秉着这样的信念,梁先生一生狂傲,却又能与人为善。他的诀窍在哪呢?

梁先生与人相处,始终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他说:“我总是相信人,我总觉得天下无不可合作之人,我始终抱定这信念而向前迈进,毫不犹疑!”他一再强调:天下肯干的人都是好朋友!大家“各人抱各自那一点去发挥,其对于社会的尽力,在最后的成功上还是相成的——正是相需的”。虽彼此有所不同,但“我们还是不相为碍的,而是朋友”。而对待见解不同的人,他的态度一贯是宽容的,一贯是“和而不同”的;承认有“不同”,但强调的是“和”。

为人能如此,怎能不安?同时要看到,与人相处,能和梁先生一样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既肯定别人,也有自己的立场,这样的人,贵在真,表里如一。而非“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一生交友甚广,不论是政界还是学术界,都能与人为善。

相比较而言,“文革”中梁先生没怎么受迫害,其子梁培恕先生说这全靠父亲自己的修养。显然,这与梁先生一生与人为善的原则也是密不可分的。

更重要的是,面对“人对人”这一人生大问题时,梁先生没有选择逃避,也没有狂狷,而是本着相信别人、肯定别人的信念与人和谐相处。要知道,梁先生一生珍重生活,活在当下,与他的和谐人际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梁先生还是一个注重礼仪之道的人。一生一世,梁先生始终都本着尊重旁人的态度与人相处,以礼相待。

据说,当年梁先生致力于搞乡村建设的时候,有一次,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来了一位四十来岁的留学生,梁先生听说他在西方文化的研究上颇有成就,于是便欣然邀请他来演讲。演讲中,留学生自始至终都在赞美西方文化,否定儒家文化,他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能救中国。这番言辞和梁先生的主张大相径庭。大家听了都很是担心,但梁先生没有反感之意,反而认真地听着演讲。谁知这位留学生讲着讲着,说自己对梁先生在邹平的乡村建设中仍然提倡继承传统的事,不敢领教。说着说着,便慢慢弯腰,当着众多师生的面,给梁先生行了一个“封建”的跪拜礼。当时气氛不但紧张,也很凝重,数百双眼睛盯着梁先生,看他如何收场。大家以为,以梁先生的个性,他会大发雷霆,将这位留学生批判一番。谁知梁先生并未动怒,依然以礼相待,面露笑意,心平气和地将这位留学生送出门口。

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如能像梁先生这般能以礼相待,争执、打架、斗殴等种种现象就不会出现了。最主要的是,我们不但做到了与人相安,更体现了自己的修养,心安不疚,而这,不正是严守心门,活在当下当有的心态吗?

所以说,人生几十年,我们不妨学习梁先生的处世智慧吧,严守心门,始终做一个能与人为善的人,让自己心平气和,与人为安,享受当下的生活。而不是日日与人为敌,钩心斗角,将生活搅得一团糟。要知道,人无大不同,皆可为善。

拂去欲望,留守志气

梁先生语录:

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大的欺骗他,或耽误他,容易让他误会,或让他不留心的一件事,就是把欲望当志气……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这句话,成为多少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可以说,古今中外集大成者,无不存有高远之志。有志向,便有目标;有目标,便有方向;有方向,心力之所使,便有迹可循。

荀子曾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若要实现自己的志向,须得有这样的远见,脚踏实地,埋头努力,方能成就自己。

由此可见,立下远大的志向,加之以勤奋与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可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是,大千世界中,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深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的人们,往往会将志向掷于欲望的乱网中。用梁先生的话说,志向的“背后存个贪的心”。这时候,即便“这样卖力气”“却很不自然,很苦,且难以长进”。对此,梁先生不将此称为“志气”,而是将其归为“欲望”一类。他认为,必须不是从自己躯壳动念,而念头真切,才是真志气。

由此可见,欲望与志气看似泾渭分明,但是人们常常被它们所迷惑,而自己却浑然不觉。比如说,一个人期望自己有成就,但是其期望中的成就的表现形式是功成名就:要么得到某种权力,要么荣获某种荣誉,以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求与渴望。为此,人们竭尽心力地付出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梦寐以求的成就。可是,期望的背后存有这样的心,从根本上来看,不叫志气,到底还是欲望。但是,人们往往会误以为这样的欲望是胸有大志的表现。实则不然。

因此,人生于世,我们要辨别欲望与志气,拂去欲望,留守志气,才知道把心搁在哪,才懂得活在当下的要旨。

若不然,轻则只是苦苦追求而无所得,重则因为无所得而痛不欲生,将自己锁在声色名利的樊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殊不知,一切忧劳与烦心,所有对人生与生活的抱怨和不满,都是让志气染上欲望之气的缘故。

对此,梁先生劝诫青年学生要仔细地辨别欲望与志气,否则,“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更不知,欲望面前“自己越不宽松,越不能耐,病就越大”的道理。

所以说,人生在世,我们要立的是真正的志气,而不是取而代之以欲望。有真正的志气,我们才能将心搁在当下。

所谓当下,就是眼前所着手要做的事。比如读书,读书为己,是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等,而不是为了一纸通知书,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这样想来,便能把心立足在眼下所读的书中,静心学习,潜心研读。而其中的“颜如玉”“黄金屋”也在某个蓦然回首的时刻,便可自见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立足于当下,拂去欲望,留守志气,是否定欲望的,它与功利主义的人生观是截然相反的。少年时代的梁先生曾是功利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当时的梁先生“以利害得失来说明是非善恶”,后来他发现这样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经过一番思考,他发现,人生的苦乐,多来自向外的寻求。求而不得,便苦;求而有得,便是乐。在这样的框架下,人容易迷失在对声色名利的追慕中,亦苦亦悲,实在不是真正有志气的人的作为。最主要的是,这样的人,难以活在当下,喜怒哀乐,无不来自内心的欲望之中。

后来,在“虽年不过十八九而学问几如老宿”的同学郭人麟——郭师的影响下,梁先生走出了早期的功利思想,开始喜好玄思之哲理,进而进入释家,闭关修炼,向内寻求解脱人生的方式。这与其一直在思考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密切相关的。摒弃功利主义的欲望之后,梁先生心存对人生与社会的关注之情,立志化解人生之苦,劝诫人们向佛家学习,于内寻求解脱自我。而其自身也摒弃对功名利禄的追逐,转而把心放在当下,看重当下的生活。期间,在动荡的时局中,他能闭门三年修行,与他看到欲望与志气之辨,以及他对当下生活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

可以说,梁先生能成为一代哲学家、思想家、国学大师,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都得益于他拂去欲望之气后留下的志气,得益于他把心搁在当下。这对我们来说,实乃一种启发。

当今社会,人们难免会沾上某些功利主义的气息,但是,若是能辨别欲望与志气,拂去欲望,留守志气,便能如梁先生一样,活在当下,实现自己的志向。否则,苦苦追求,亦不曾得,进而痛苦,转而发出“生活在别处”的感慨,这是极为不明智的。 vr/rY9Zjdnyw2H5nmZTVBv6Mch4AWaXM8MmtGBouvbphRZqc/lkTNEW9OJBHKgr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