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身处世间,从容淡然

假如人世是个劳苦的樊笼,那么,个人的良好心态便是挣脱这个牢笼之苦最好的方式。人生于世,就如航海的帆船,可能遇到暴风骤雨的日子,也可能会碰到风平浪静的日子,一路顺风。也许,人生也如一艘船,若是没有负重,反而无法航行。因此,身处世间,我们不妨始终保持从容淡然的心态,笑谈一切,一生泰然,一生自然。

气和情淡,自长自消

梁先生语录:

一个人动不动就气盛,发怒,势必伤肝,火攻心。如气盛不得平和,不外露,则又积郁于内腑,两者都伤肝劳神,有损于健康。所以说气和情淡,自长自消,称得上身心锻炼的一项真正过硬功夫。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世间,几乎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为此,人们容易为世间种种所伤,譬如爱恨情愁,功名利禄等。殊不知,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动怒,而愤懑,甚至怨恨,以至伤肝伤肺,实为不可取也。相反,若懂得平淡、顺其自然的道理,人生几十年就会少去许多苦与恨。

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总是锱铢必较,为了一点小事就气得全身发抖,手脚冰凉,甚至昏厥。醒来发现自己身心疲惫,犹有痛觉。其实,仔细想想又何必?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赤条条来的;而死去的时候,不论生前有多少财富,有多大的权利,有多么繁华的人生,都是带不走的。放眼望去,一切终成空。既然如此,活着的时候,何必为了小利而大动干戈,让自己的情绪起起伏伏呢?

况且,人生于世,哪能没有烦恼,又哪能一帆风顺?自古就有人嗟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何况身处今朝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的我们?索性把一切都看淡,做一个气和情淡的人吧。

《莫生气歌》里写道: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来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坏谁如意,而且伤神又费力;出门在外少管事,早去早归少惦记……男女老少多注意,莫生气啊莫生气。若非如此,凡事都计较,凡事都能让自己为之而生气,那么人生几十年,都活在生气之中,生活又何谈美好与精彩?相反,可能会活在抑郁与抱怨之中,更为主要的是,自身的情绪始终像一个要爆炸的气球,久而久之,终将伤心,更伤身,而这,不正是我们处世应当规避的吗?

历经无数风雨和动荡的梁先生晚年将“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事实上,这也是梁先生对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亦是对自己的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先生一生都是一个气和情淡的人,这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也是他能终其一生去思考的缘故。

据梁先生的亲朋好友回忆,他极少生气,待人非常和气,而且相信人人都是好人、好脾气。他时常劝自己身边的人说:“一个人动不动就气盛,发怒,势必伤肝,火攻心。如气盛不得平和,不外露,则又积郁于内腑,两者都伤肝劳神,有损于健康。所以说气平情淡,自长自消,称得上身心锻炼的一项真正过硬功夫。”

若是梁先生做不到“气和情淡,自长自消”,他又怎么能豁达而淡定地说:“外间有人因误解而诟骂我,是常事,‘名满天下而谤随之’,但当自省,不必计较。”

一生中,梁先生在多数人眼中,始终以“荒谬”的角色生活着。然而,不论是论得失,还是论人际关系,梁先生一生都没有为此而让自己大发脾气过。相反,他总能淡然处之。

比如,有人曾说梁先生想“升官发财”“一贯反动”,但是梁先生没有为此而动怒,也没有为此而大吵大闹,当旁人提及这个事的时候,他淡然地说,“他的人品很高”,自己“不会因为发生一件事而改变对他的认识”。

再如,梁先生和熊十力先生在学术上的见解有所不同,有的时候,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但是,不论是何时,梁先生都不会因此而动怒,更不会为此而动粗,相反,即使被朋友误会,他也不放在心上,淡然地说:“此一时偶而不了然,不成问题之事。”

梁先生常说,“我好像是个乐天派”“我总是把我的心情放得平平淡淡,越平淡越好”。

可以说,这位集释儒为一体的大学问家已将“气和情淡,自消自长”的功夫练就得出神入化了。正因为如此,梁先生才能做到一生泰然自若。

不论是从梁先生的“功力”来看,还是从我们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看,“气和情淡,自长自消”都是让人维持自己内心的平静的最好的方式。身处世间,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事,而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又会有各种矛盾甚至是难以调和的冲突,这时候,我们若能如梁先生一样,始终做一个气和情淡之人。于人,我们能避免更多的矛盾,能缓解矛盾;于己,能包容他人,缓解自己的情绪,消融自己的怒气,做一个内心平和,情绪散淡的人。

特别是到了老年,能如梁先生一样坚持做一个“气和情淡”的人,更能看到其中的好处:不但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境界,还能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健康的状态。试问,若是浮浮沉沉几十年,还是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情绪起伏不定,这样的人生能堪称是有意义的人生吗?而这样的人,长期让自己的心、肝处于“爆炸”状态,能让自己长寿平安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遇事、遇人要做到“气和情淡,自长自消”,才能让自己从容淡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让自己的身心受困于自己的心绪。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妨借鉴梁先生的几点经验吧:

其一,任其自然。对于生死这样的大事,梁先生都能坚持“无我为大,有本无穷”,任其自然的态度。所以于人生中的其他种种,梁先生更坚持顺其自然的原则。长期如此,气自和,情自淡。

其二,“静坐”。据医学研究表明,静坐可以让人全身放松,身心具宁。梁先生当年摆脱失眠之苦的方式便是“静坐”。久而久之,梁先生发现,这是让人身心得到放松与释然的好方式。

其三,自我按摩。这是梁先生长寿秘诀中“少吃多动,持之以恒”的重要的内容。梁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自我按摩。这是他的长寿之道,亦是他修炼身心的秘诀。人贵气和情淡,爱自己,才能真正坚持做一个从容泰然的人。

其四,做一个快乐的人。梁先生一生都在思考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有思必求解。他就是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充实自己的,而这也正是他人生的一大乐趣。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一生淡然、从容。

如何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

梁先生语录:

人都是要求过一个痛快的生活。但此痛快生活,果自何而来?就是在各自的精力能够常常集中,发挥,运用。此意即说,敷衍、懒惰、不做事,空自一天天企待着去挨磨日子,便没法得到一个痛快的生活——也很不合算。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在告诉人们不要逾越自己的职权,不要乱管别人的闲事。现实生活中,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可以说,“在其位,谋其政”。

人生于世,我们终将走上社会,有自己的工作。也许,眼下的这份工作是自己所喜爱的工作;也许,工作只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或是养家糊口;也许,工作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然而不论是哪种情况,要真正让自己“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我们都应当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梁先生指出,“天下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只在各人自求而已。人生几十年,总是需要以某种价值或是意义来支撑的。若要强调工作之于人生的意义,我们可以说它们是血与肉的关系。工作是个人人生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人的一生,乃至人生的主要意义,大都是由个人的工作体现出来的。若是一个人“在其位”,不能“谋其政”,不能尽心尽力,那就难以出成果,一无所得也是有的。试想,人生一世,几十年都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飞行着,最后坠落的时候怎能不追悔莫及?

所以说,我们要赋予工作以生命的意义,才能带着激情去创新,不断超越自我,才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否则,总在抱怨,总在挑剔,总在假设,这终将是无所得的。相反,若是始终能禀持从容淡然的心态,“干一行,爱一行”,奋然前行,不断突破自我,便能不断给生命注入新鲜的血液,熔铸完美的人生。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终“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言一行的事。相反,它需要人们长途跋涉,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它需要人们在保持从容和淡然的心态下去努力,去改变。否则,就难免会沦为急功近利的囚徒。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为了金钱,或是权力,而不惜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最终终结自己的事业,更严重也可能会毁了自己的一生。试问,要是他们能保持顺其自然的态度,从容淡然地看待功名利禄,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会结出这样的苦果来吗?

那么,身处世间,我们如何才能实现“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这一目标呢?对此,梁先生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第一,要有为社会牺牲的精神。人是社会中的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因此,个人的人生价值,不能离开社会而谈。诚如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生的价值主要在其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上。在这样的认识上,尽心尽力地工作,才能真正有所建树,敷衍了事或是应付是难有所成就的。而真正能尽心尽力的人,最终也能从容淡然地面对工作中的一切,甚至是生活中的一切。也正因为淡然,所以能更有牺牲与付出的精神,否则,难免成为锱铢必较之徒。

第二,看重自己的工作。其中的意义,梁先生也有明确的阐述:“有的人每每看轻自己的工作,觉得粗浅而不足为,这是一个错误。须知虽然是粗浅的事情,如果能集中整个精力来做,也都能做到精微高深的境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认真,越是淡定,越是从容,越是能“柳暗花明”;越是从容泰然,镇定自如,越能出成绩,而这之于人生,不正能体现其意义来吗?

第三,工作要尽心尽力。一个人之所以心虚,不镇定,不稳重,常常在其未尽心,未尽力。人生于世,要让自己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也少不了对工作尽心尽力。肯为之付出心血,多数情况下,也必不会为之所辜负。如此一来,不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还是让人防不胜防的打击,都能泰然处之,从容淡定,而不至于手足无措;本着这样的心态,便能达到“风雨欲来,不为所动”的境界,进而更为专注地工作。

梁先生说:“大概任何一件事业或一种学术,只怕不肯用心,肯用心一定可以得到许多的启示与教训,一定可以有所得,有所悟。在这个地方的所得,同在那个地方所得的是一样高深;在这里有所通,在别处也没有什么不通,所谓一通百通。”从梁先生对学术、对问题的态度,我们就能发现他这句话的道理所在:人生于世,对待工作,若是不肯用心,不能尽心尽力,便难以让自己有足够的自信,会心虚;同样地,不能尽心尽力,从容和淡然也无从谈起。如此一来,要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也不过是天方夜谭罢了。

总而言之,身处世间,我们要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对待工作,必须秉着从容淡然的心态,持以“在其位,谋其政”与“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能如此,方能成就自我,才可做从容淡然的自己。否则,只能虚度此生,一生一世都做欲念的囚徒。

人生不好说目的,顺其自然

梁先生语录:

人之有生,正如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的。天雨,水流,莺飞,草长,都顺其自然,并无目的。我未曾知道,而已经有了我。此时再追问“人生果为何来?”或“我为何来?”已是晚了。倘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一个目的,亦算不得了。

“我以为人生不好说目的,因为目的是后来才有的事。”这是梁先生对人生目的的看法。大多数人都在设想人生的目的或意义,比如,“我要成为人类文明的使者”“我将为社会创造一万个发明”“我要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等。

可以说,将这些称之为梦想或是理想更为妥帖,而将其当做人生的目的,未免自负。然而,不论是远大的理想追求,还是渺小的兴趣爱好,都难以肯定或者绝对地说,它将成为自己的人生目的。

对于人生,梁先生曾提出这样一个看法,他说:“还有一个错误,是把人的生活看成太有意识,以为生活是全受意识的支配,时常是意识去作主宰。”仔细想来,确实,正是因为人们主观性太强,忽略客观现实的存在,往往让自我意识去决定自己的人生目的,这有种“本末倒置”的意味。这就好比说,意识决定意识。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天地之大,唯我独尊。我想成为什么就能成为什么。我想让自己的人生拥有什么样的意义就能拥有什么样的意义。我想成就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其中的荒谬,从我们自身的经历中,便可见一斑了。

所以说,人生的目的,不是完全由我们自己的意识决定的,有时甚至难以为我们自身的意识所左右。因此,如梁先生所言,人生不好说有目的。然而,人生于世,一辈子总是会成就一定的目的的。究竟自己的人生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目的?这也不是人们苦苦思考便能获得的。对于这一点,不如顺其自然吧。从梁先生的观点来看,就是不要“太偏于看生活是人为的”,要“顺天理之自然”。

佛说:“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对于人生的目的,也当有这样的心态。不然,其内心之苦,是难以摆脱的;而其生活之重,也是难以负荷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有的人终其一生在追逐,比如成为一个歌手,将它当做人生的全部目的、唯一目的。但是,几十年下来,落拓形迹,人生的目的何在?在远方,始终在远方,忘不了,望不尽,也摸不到。

当理想遇上现实,主观遇上客观时,通常败阵的是前者,而非后者。当然,这并不是说理想不能追,一生要得过且过。相反,这里所要强调的是,要成就人生的目的,当从主观上解放自己,做一个顺其自然的人,以摆脱不必要的失败、磨折与打击之苦。并且,要看到,“其实整个的生活,意识哪能作主宰,他只能主宰表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我们问人生之意义、价值、目的时,即等于说人生是由有意识而来”。若不然,就容易脱离实际,走上“意识先于存在”的形而上学的歧途。

所以说,人生不好说目的,顺天理之自然。

但,顺天理之自然,不是完全听天由命,不做任何努力与改变。相反,我们应当带着对理想的热情不断地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最终成就自我,与此同时,还要禀着对客观现实的尊重,从实际出发。

换句话说,就是因主观意识而有实际行动,更要尊重现实,顺其自然,不做空想主义者和不切实际者。这样一来,才能在脚踏实地的努力与执着的追求下,让人生的目的“得来全不费工夫”。而这,也正是顺其自然的魔力之所在。不然,人们很可能将自己掷于现实之苦与内心之苦的枷锁之中,无法获得人生的目的。可见,顺其自然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于顺其自然的重要性,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次,惟俨禅师带着弟子道吾和云岩下山,途中惟严禅师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道:“你们说,是枯萎好呢,还是茂盛好?”道吾说:“当然是茂盛的好。”禅师摇摇头道:“繁华终将消失。”听完师傅的话,云岩便说:“我看是枯萎的好。”岂料师傅还是摇了摇头:“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恰巧在这时候,对面走来一个小沙弥,他从容地答道:“那就让枯萎的枯萎,让茂盛的茂盛吧。”禅师听毕颔首赞许道:“小沙弥说得对,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执著,这才是修行的态度。”

禅师的“听其自然”与梁先生的“意识难以主宰生活”的道理是一致的。人生于世,要成就自己的人生目的,顺其自然的心态不能没有。人生有喜有忧,生活有悲有乐。凡事难以从主观定夺。人生的目的更是如此。

所以说,身处世间,须知,人生不好说目的,不如顺其自然,从眼下着手,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谁知,人生的目的,会不会不期而遇呢?

生即是活,活亦即生

梁先生语录:

“生”与“活”二字,意义相同,生即活。活亦即生。

梁先生说:“所谓生活者,就是自动的意思;自动就是偶然。偶然就是不期然的,非必然的,说不出为什么而然的。”乍一看,可能会觉得这话缺乏理据性。何以见得?

可以说,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比如“勤能补拙”“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助者天助”等,这些无不在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生命的背后没有一个掌管命运的鬼神,一切都不是自动的、机械的,而是主动的,可以改变的。

但是,梁先生所强调的自动,并非是宿命论上所谓的轮回与因果之为,而是指人生中,应当顺时而为、顺势而为,顺其自然,凡事不勉强,不强求,应当按照生命本来的、自然的模样去刻画人生。

梁先生得出这样的观点,是基于对“事物是变化发展”这一道理的深刻了解与领悟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凭空的想象或是莫名的猜测。事实上,人生也是变化发展的。比如说,人从生下来开始,就会生长发育,直至成熟,然后慢慢变老,最后死去。任何人,都必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谁都无法避免或逃脱其中的某一个环节。这就是生命的自动。而我们的生活更如此。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谁会一直站在一个地方生活一辈子,没有谁一生一世只有一个表情,一种心情,只认识一个人,也没有谁几十年只吃同一碗饭,喝同一口水,穿同一件衣服……换句话说,人生总在变,生活总在变,人总在变,甚至无所不变。

既然如此,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必然的变化中,发现偶然的机会,找到让生活出彩的光芒。但是,这样的寻找不是勉为其难的,更不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比如说,还没有学会走的时候,就想跑,这就是违背生活中的“偶然与自动”的规律的,这样的行为,结果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摔跤。

再如,人在幼年就结婚,并要生子,这在古代,可能是可行的,但在现代,这是有悖生活的“偶然与自动”的。这就好比是穿行的火车,只能从福建经由江西,去到湖南,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可是,若是火车想不经过江西直接到达湖南,这样的想法是创造性的,却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不仅勉为其难,更是违背规律的。

更为具体地说,人生于世,一个年龄有一个年龄要做的事。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该完成的任务。好比是一个圆,慢慢画过去,才能成为一个完满的圆,否则,是会缺口百出的。能看到这一点,就是坚持生命的“偶然与自动”的表现了。

在这一基础上,人们再禀着高度的自觉性,在生命的“自动与偶然”中发现成功的机遇,方可成就自己的人生意义。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自觉中,才能实现梁先生所言的“向上创造”。

“生命是什么?就是活的相续。活就是向上创造。向上就是有类似于自己自动地振作,就是活……”梁先生将“向上创造”解释为“灵活奋进”,其中依然深深地蕴藏着“随顺自然”的气息。

生活中,我们禀着“生即是活,活亦即生”的随顺自然的心态,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向上翻高”,另一件是“往广阔里开展”。这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而又透彻的认识。

在认识生活的“自动与偶然”之后,人们才能以清醒的头脑与理智的心态去寻找自己的方向,每个阶段找准“施力”的对象。比如学生时代,懂得特定阶段有特定阶段之所为,就不会去杞人忧天,想着死后的事,而会专心致志地学习,尽力学而有成。其心、其力所集中的地方是学习,而非其他。试想,人生几十年,若每一阶段都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了,生活能不不断地翻高吗?命运能不被改变吗?而这,也正是梁先生的“向上翻高”的内涵。

有了“向上翻高”的发展之后,自然而然,就能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可以说,二者是如影随形、自然而然的关系。

人生于世,生活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我们应当本着随顺自然的态度,从容淡然地面对生活,在必然的变化中,发现偶然的机遇,方可成就自己的人生意义。若不然,逾越某段必然刻意去寻找必然,是极为痛苦的,也难有所得。不如领悟梁先生的人生智慧,把握“生即是活,活亦即生”的人生方向,从容淡然地生活吧。

由激越转入平实的人生态度

梁先生语录:

虽然也有永远持特殊人生生活态度,但大多数都能由激越转入平实,这实在是好现象。

从前有个画家,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点,装在相框里,他问别人这一点所代表的意思。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知道这究竟代表什么。世上执著于名声、财富、地位的人,不正如钻进了画中的这个黑点的死胡同中的人吗?世人常以名声、财富、地位作为标准,衡量个人的成败。成则高歌,败则哀叹,此亦人生常态。

宋朝爱国诗人文天祥曾发出“身世浮沉雨打萍”这样的感慨,人生的状态,也不外乎如此吧。有起有伏,起起落落,悲喜交加,忧乐结伴。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凡事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名声、财富、地位等,也不是能拴住的东西,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留不住。

再者,人从幼年到老年,生命之灯渐盛,渐衰,终将熄灭。生前身后事,都不再是我们所能左右和决定的。要知道,人们眼前所遇到的和拥有的这一切,都将会过去。要么随着生命的枯竭而无所负载,要么随着变化发展之规律而处于变化之中。须知,生活中的种种不是钉子与木板的关系,钉在一起了就难以再分开了。事实上,内心追得越紧,或是越在乎,产生破坏作用的外力越大。比如,越想功成名就,越是可能会遇上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越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功名利禄也如此,越是追逐,越是会失去。

总之,不论是哪种情况,一切都将会过去。

从前有个国王做了个梦,梦里有人告诉他,只要记住一句话,这一生就会幸福快乐,会健康长寿。国王听后非常高兴,但醒过来之后他却非常伤心,因为他忘记了梦中的那句话。为了找回那句话,国王召集所有的大臣,郑重地对他们说:“我将倾尽宫中所有的财宝,打造一个钻戒。你们谁能替我把梦中的那句话找回来,我就把这个钻戒给谁。”过了一段时间,依然没有人想到。这天,一位老臣跟他说:“国王,您能让我看一下您的钻戒吗?”国王喜出望外,问:“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老臣不说话,拿过钻戒来,在戒环上刻了一句话,再把钻戒还给国王,随即扬长而去。国王一看,恍然记起梦里正是这句话——一切都会过去。

人生于世,是非、成败、得失又何尝不是这样?都会过去。因此,拥有的时候,不必狂傲猖獗,因为这一切会过去的;没有时,也不必痛苦绝望,因为这也会过去。人生无常,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既然如此,那么何不做一个从容淡然的人呢?之前不论是跌入了人生的低谷,还是爬上了人生的巅峰,都不必大悲或是大喜,不妨向梁先生学习,由激越转入平实,泰然自若,方为智者之为。

梁先生的一生历经风雨动荡,94岁时,有人问梁先生对近几十年中所受苦难的感想,他的回答是:“行云流水,不足挂齿。”其中的平实、泰然与从容一目了然。

再有,对于十年浩劫,梁先生评价道:“文化大革命”是突如其来的,很突然,思想上没有准备。物质上受了点损失,也不是我一家一户,全中国的千家万户都曾受到冲击。……有的字画、简牍、图书都烧毁了。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没有什么。一切都会过去的!

又有,世人称梁先生为学问家、国学大师,而梁先生本人对自己在哲学上的造诣却不曾居功狂傲过,反而直言不讳地说自己算不上学问家,更算不上国学家,只能说自己是一个爱思考的人而已。

这所有的平实、淡然与从容,都得益于梁先生“由激越转入平实”的人生态度。若非如此,对于自己的是非成败,恐怕梁先生也难以做到泰然处之了。

身处世间,谁能一直站在高处?谁又能一生都被压在“五指山下”?即便暂时一无所有,若有心有志,将来也是可能什么都有的;而生来家财万贯,也可能会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所以说,人的一生,总是起起伏伏的,这才是常态。然而,浮沉的背后,要看到,一切终将会过去。既然如此,身处其中的时候,于外不得解脱,那就求之于内吧,改变内在的心态,如梁先生一样,坚持由激越转入平实的人生态度,从容淡然地面对得失与成败。

不论身处何境,享受世间要淡然

梁先生语录:

吾每当春日,阳光和暖,忽睹柳色舒青,草木向荣,辄不胜感奋兴发而莫明所为。吾每当家人环处进退之间,觉其熙熙融融雍睦和合,辄不胜感奋兴发而莫明所为。吾每当团体集会行动之间,觉其同心协力,情好无间,辄不胜感奋兴发而莫明所为……又如我所信,我与大地上古往今来之人,盖常常如是自奋而自勉焉。

人终其一生,都在生活的磨盘下停留,或者行走。不曾逃脱,不曾例外。一张纸或是一个硬币总是有两面的,人们常以正反去界定。尽管生活不是一张纸,也不是一枚硬币,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也是两面的,甚至通常是多面的,表现为顺境与逆境之分,成败之别,好坏之差等。

人有喜怒哀乐。逆境中,可能会表现为悲伤、低沉、忧郁,抑或是沉沦、堕落。顺境中,则可能会亢奋,表现为高兴,“笑得合不拢嘴”也是有的。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它所形容的也不外乎类似这样的情况。当然,有人是天生的悲观派,总是惆怅不堪;也有人,不论身处何境,都能从容淡定地面对一切,不为外界强加的苦恼而影响自己的生活。而后者,正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梁先生就是深谙这个道理的人。

“文革”中,梁先生被抄家、罚跪、游街,三代祖传的书画、文物付诸一炬,手稿、财物全被抄走。后来,他曾经被关进一间小屋里。在这样的境遇中,梁先生依然每天优哉游哉地上公园练拳、散步。或者是待在家里,无书可读便认真读报、看材料,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发展和演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享受着思考的乐趣,最后他先后完成了《儒佛异同论》和《东方学术概观》这两部著作。

当与美国学者艾恺教授谈起文革时期的这一段遭遇时,梁先生平静地说:“当时心里有点不愉快,几天我就过去了。”据说梁先生的房子被占了的时候,他只能睡在水泥地上,当时正是夏末秋初时节,被抄家之后,一无所有,连衣物也被洗劫一空,他只能把洗脸毛巾系在腰间,以免着凉。

造反派也曾拉着梁先生去陪斗,他也曾“坐飞机”,回来后一身汗水。期间他也挨过打,据梁先生的儿子梁培恕说:“山东来人调查一个我父亲认识的人,让他揭发,我父亲据实回答,也说不出什么。人家说他不老实,一个巴掌就把他的眼镜打到了地上。”但是,当艾恺教授采访他的时候,他却不曾提起过这一段,他把这事给忘了。

这些经历,可以说是梁先生人生中的逆境,但是,对于这样的逆境,梁先生既未呼天抢地,也不曾长吁短叹,而是保持从容淡然的心态,日日享受世间的美好。

人生几十年,身处世间,我们难免也会遇上困境,甚至遇到难以承受的打击,可以说,在这方面,梁先生是我们的楷模与明镜。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困境之中,都保持从容淡然的心态吧。当你回头看时,什么艰难困苦,都算不得苦,一切都将过去。自古以来,先人贤士常“苦中作乐”,孔夫子如此,庄子亦如此;季羡林先生如此,梁漱溟先生亦如此。逆境中,我们当以他们为榜样,方可日日享受世间的美好。

逆境中尚且如此,顺境更是如此。得失、成败皆淡然,方可静心,苦乐才不会由外界所决定。而如梁先生那样“苦中作乐”也才能实现。

人生中,若要在各种处境中都保持从容淡然的心境,泰然自处,日日享受世间的美好,是需要一番修炼的。而最主要的修行方式便是适应。适应便能以不变应万变,能时时刻刻保持平静、稳重和淡定的心。

据动物学家研究表明,老鹰的喂养方式是让它们成为鸟类中最强壮种族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老鹰一次会生下四五只小鹰。但是老鹰的巢穴很高,每次它们捕猎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饱一只雏鹰。这时候,老鹰从不将食物平均分配每个雏鹰,而是谁抢得凶就给谁吃,这样一来,那些瘦小的雏鹰就会因吃不到食物而被饿死。在这样的喂养方式下,最后存活下来的都是那些凶狠的老鹰,如此代代相传,因而得以成为鸟类中的强者。这就是“适者生存”的道理。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代代相传,繁衍生息,也是“适者生存”的缘故。人生于世,我们之所以会有逆境,就是因为存在着各种竞争,这其中,若是不能适应,势必会成为逆境中的俘虏。比如,“文革”中,像季羡林先生和梁漱溟先生这样能以从容淡然的心态面对生命之劫的人,便能很好地适应逆境中的生活,即便暂且忍辱负重,也能潜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著书立说,认真读书等。若不然,要么就自行了断,要么被别人折磨而死。

总而言之,人生于世,不论身处何境,享受世间的美好需要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须知,适者生存。

一喜一怒、一忧一惧,乐乎天机而动

梁先生语录:

真正的乐天,是一喜一怒、一忧一惧,都是乐乎天机而动,顺自己生命,用着精力去走,然并不是格外用什么力,只是从生命里有力的发出而已。

天机,看似玄妙,其实不然。它指的是“自然演变有其规律……但一切有定数,非杂乱,非偶然”。古人推崇“天人合一”,这是深为西方文化所摒弃的人生观。但是,实践证明,这是我们应当提倡并坚持的人生态度。而顺应天机,正是与之不谋而合的人生态度。

对此,梁先生说:“吾人生命与宇宙大自然原是浑一通彻无隔碍的,只为有私意便隔碍了。无私意便无隔碍,任天而动,天理流行,那便是乐天知命了。”可见,所谓“乐乎天机而动”就是“天人合一”的表现,顺着自己的生命,用心地去成就自己的人生意义,而并不格外用力,只是遵循生命本来的定数,体现为“知天命”。

而所谓“知天命”,并不等于“听天命”。孟子对“天命”的解释是:“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梁先生比较赞同孟子的看法,进一步将它解释为“一切是事实的自然演变,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在支配”。由此可见,所谓“知天命”是知道事情发展的自然规律,听从内心的召唤,顺从时代、机缘、潮流、趋势的指向,在心念之中做出行动,成不成在天,为不为在我。如此一来,一喜一怒、一忧一惧都是“知天命”而得到的人生体验,而非随性而来的情绪,更不是听天由命任凭摆布而爆发的情愫。

所以说,人生于世,乐乎天机而动,一喜一怒、一忧一惧都来自从容淡然,才能一生淡定、稳重。否则,轻则可能会因为违逆“天机”而让自己的生命承载更多的愁苦和忧惧,重则可能会因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有的人,对于功名利禄太多强求,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或者自毁前程,或者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其忧其惧,都是不“乐乎天机而动”而得的苦果。

由此可见,顺其自然就是“乐乎天机而动”所指。“所谓天然、人为,都是一个倾向,一个意志。”这种遵循生命中的客观规律的倾向与意志,来自潜意识对是非、好坏的判断,投射到现实的追求中,表现为成败抑或是得失。然而不论如何,自始至终,它都顺乎天机。如此一来,追逐中,人们便不会有患得患失的漂浮感,也不会有痛彻心扉的怨恨感。相反,能禀着对生命的责任感把握自己的命运,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

与其终日彷徨,不断地预知烦恼,不如“乐乎天机而动”,顺时而为,顺势而发。一喜一怒、一忧一惧皆自然,不必呼天抢地,无须长吁短叹,随顺自然,该喜即喜,该怒即怒,有忧即忧,临惧即惧。一切都在自然情态中,无须伪装,不必勉强自己坚强或是脆弱。这才是真正的淡然。

人生几十年,再好的心态,也难免会有忧伤与惆怅的时候,可能可怕,更可能难以承受。左右自己,或是强求自己,终究不成。不如像梁先生所说的那样,“乐乎天机而动”“从生命里有力的发出”自己的精力,表现出自己的情绪,一喜一怒、一忧一惧不做作,不茫然。

总而言之,人生中,真正的从容淡然与乐天是“一喜一怒、一忧一惧,都是乐乎天机而动的”。能看到这一点,便懂得梁先生的“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的信念。如此一来,“随感而应,行乎其所当行;过而不留,止乎其所休息”的豁达与通透不难获得。

概而言之,身处世间,要懂得情之所动,行之所为,皆当“乐乎天机而动”,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从容与淡然,与此同时,还能成就自己真诚的品格。人贵在内在的“调和”,处世为人,这样的道理不可不知。 djAR10Xv6wJbSOy7ozIQ+3hi0zYOTgwT0GdxcHeruri0K/wIzuFvK6m6J+iDzqh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