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言之有术:要把话说好

生活离不开语言。话说得巧、说得好,生活才能多姿多彩。言之有术的人能将对他人的关怀说得温暖、甜蜜;不会刀子嘴豆腐心,惹人厌烦;言之有术的人能将话说进人的心坎里,让人乐于接受……学会说话的技巧,做一个能把话说好、会说好话的人,生活才能多一分精彩,少一分黯然。

要把话说好,掌握技巧很重要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却未必就把话说好了。然而,若想拥有精彩的人生,我们必须把话说好。因为只有把话说好,才能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否则,就可能造成误会甚至矛盾。那么怎样才能把话说好呢?把话说好的关键是技巧,而说话有技巧的关键则是打破固定的模式。

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这一点,大多时候使用的都是一种固定模式的语言,比如,在见面的时候,向对方问好会说:“你吃过饭了吗?”每次问好皆是这样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但是每一次都使用同样的语言,日积月累,这样的语言难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感到厌倦,即便是问好,也没了感觉。相反,如果能够打破这种模式,技巧性地根据实际情况来问好,那么势必能让对方清楚地感受到善意、温暖。比如,倘若天气很冷,我们可以说:“天气真冷啊!你也穿得太薄了……”倘若对方穿了一件新衣服,我们可以说:“你今天真漂亮!”总之,说话,不能局限在一定的模式里,有技巧、有新意才能起到好效果。

除了打破固定模式这一说话技巧能帮助我们把话说好外,换一种方法来说同一个观点也是很重要的说话技巧,也能帮助我们把话说好。下面这则故事就能说明这一点。

一天,一位教徒做礼拜时,忽然烟瘾犯了,就问主教:“在祈祷的时候我可以抽一支烟吗?”结果,主教严厉地训斥了这位教徒。

其后,又有位教徒也遇到了同样的状况——犯了烟瘾,他却很有技巧地换了一种问法:“我吸烟的时候可以祈祷吗?”主教竟然莞尔一笑,答道:“当然可以!”

可见,在说话时,只要懂得变换方式方法,说得巧,本来不可能的事也会成为一种可能,并且,还能愉悦对方的心情,让对方赏心悦“耳”。因此,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说话技巧。就像下面这位医生一样。

一个孩子不小心吞下了一小块肥皂,他的母亲焦急地给他们的家庭医生打电话,请求医生快点救救自己的孩子。医生很抱歉地说至少要在两三个小时后才能抵达。母亲很焦急地问:“在您抵达前,我们能做点什么呢?”医生回答说:“你只需要给孩子喝水,然后他就可以吹泡泡来打发这段时间了。”医生轻松的语气让这位紧张的妈妈,瞬间放松了下来。

显然,这位医生是一个说话很有技巧的人,他选择了最恰当的说话方式,给予了那位母亲充分的抚慰。试想,如果他没有采用幽默、轻松、有些玩笑式的说话方式,而是直接告诉那位母亲“你不必担忧,吞下一小块肥皂不会有什么影响”,相信,抚慰的效果定然不会那样好,那位母亲很可能会一直紧张、恐慌。

总的来说,掌握说话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有技巧才能让人赏心悦“耳”,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言之有术的人说话大都奉行这样一个原则——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要知道,话说得多,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很可能会招他人反感;相反,精辟的话则更有说服力,更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文已经做过详细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言之有术的人在语言精辟的基础上所追求更高层次的说话境界——“话好”。

所谓“话好”有两层含义:其一,把话说好;其二,说“好”话。

被誉为“亚洲第一名嘴”的张锦贵先生,就如何把话说好给出了三个标准:第一,要做到气氛融洽;第二,要乐于畅谈;第三,要让听者有益。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我们不妨以这三点为标准,让自己做一个因能把话说好而赢得精彩人生的人。

至于如何做到说“好”话,我们不妨从下面这则故事中取取经。

一位智者病了。他的一位弟子知道后非常着急,立刻来探病。

智者见到弟子对自己如此关怀,本来十分高兴。但是随着弟子对他扶进扶出,还不停地说着:“师傅,您慢点!我来扶您。”“师傅,您哪儿疼?”“师傅,您又咳嗽了,得注意身体。”“师傅,您年纪大了,就好好休息,早饭我做就行。”……随着这些话不断地从那位弟子的嘴里冒出来,智者心中的反感越来越强烈,他真想对着弟子吼一句:“我是病入膏肓了吗?你这是咒我呢还是关心我?”

就这样,没几天,智者就把弟子撵回了家中。

弟子说的话都是关心之言,但是却没有从实际上给生病的人带来心理安慰,反而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样的说话方式难免让智者反感,并不能算是“好”话。换言之,所谓“好”话要能愉悦他人,带来积极的效果。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说“好”话呢?对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来努力:

第一,别人受窘时,说一句解围的话。当别人身处窘境,进退两难的时候,及时说上一句话帮他解围,既能让对方觉得宽慰,也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言之有术,懂得说好话的人。

第二,别人沮丧的时候,说一句鼓励的话。当别人因为受到挫折而感到沮丧的时候,说上一句鼓励的话,让他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心。若能在关键时刻说出这样的话,对方可能会把你这句好话记一辈子,同时也会把你的温暖、你的好记一辈子。

第三,别人疑惑的时候,说一句点醒的话。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别人被某一件事情困惑的时候,作为一个局外人,用一句话去点醒他。点醒的话可以简单说、直白说,但不要忘了把指导的话说得好听,这样对方才更容易接受。这样一来,对方就会真心采纳你的建议和指引。

第四,别人无助时,说上一句支持的话。每个人都有无助的时候,在别人感觉到无助的时候,说上一句话去支持他,就可能会改变他的心情。对于无助的人来说,世上最动听的话莫过于支持他们的话。因此,当别人绝望无助的时候,不要吝啬说句鼓励、支持的话。哪怕是简单的一句“我相信你”,也能给对方莫大的力量。

总之,要做到言之有术,应该谨言,让自己的语言少而精、少而好。

真诚感谢暖人心

在社会交往中,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麻烦,面对这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我们必须去解决,这就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在得到别人帮助和受人益处之后应该感谢对方,这样既流露了我们接受对方所给予的帮助的不安,也是对给予我们帮助的人的一种心理安慰和补偿,更是人际关系进一步深化的基础。真诚的“谢谢”仅有两个字,但正是这样简短的话却能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与默契,其魅力,即使是长篇大论也无法替代。“谢谢”这个词不是一个单纯的礼貌用语,它还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倘若能够恰当运用,那么它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别人帮忙、办事,总要耗费一些额外的精力,有时甚至还不得不辗转求人托情,欠下一笔“人情债”。所以,对帮助我们的人一定要表示谢意,同时还要用含有歉意的语言来表示自己的不安之心,如“麻烦您了”、“实在不好意思”、“让您费心了”等。

感谢的话要先说出来。千万不要存有“感激之言留着以后再说”的心理,只有懂得及时表达感谢之意的人,才能受人欢迎,才能让别人乐意去帮助。

“你送我的那条领带,我老婆看了,赞不绝口,连我女儿都说很适合我。到了办公室,总经理都直拿眼睛瞟!”“谢谢你的礼物,既实用又美观。”……无论是接受礼物还是受人恩惠,都要立刻致谢,其间流露的真切和热情都会令对方欣慰和喜悦。

值得注意的是,道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倘若你的道谢反而让施惠者觉得窘迫,那就违背了初衷。所以,道谢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时机,考虑时间、地点以及对方的特点。例如,被谢者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帮了你,那你就应当尊重对方的意愿。倘若正好在大庭广众之下遇见对方,那就应该含蓄致谢,或小声耳语,或借握手之机,用热情的力度和含笑的眼神来表示,又或者找个借口同他单独谈谈,借此离开人群,找个合适的地方真诚道谢。

感谢,除了口头表示外,还可以附赠礼物来表达。许多人习惯在告辞的时候这么说:“小意思,不成敬意”或者“随便买了点小东西,也不知道您是否喜欢”,这种不宣扬且自然的方式很不错,便于对方接受,还可以避免物品冲淡了人情。

当然,与口头感谢、回礼相谢相比,用具体行动来感谢对方同样不容忽视。道谢者一旦有了机会,就需要在行动上回报对方。这才是知恩图报的表现。即使一时没有这样的机会,也要将这种心愿适当地传达给对方。我们可以说:“今后,能给我一个回报的机会吗?”“以后有用到我的地方,定当效犬马之劳。”“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能为您出点力。”“有什么我能为您做的,尽管说一声,不为您做点什么,我会心中不安的。”……

帮助我们的人虽然未必图的是我们的感激和回报,但是一句感谢的话却能起到温暖人心的作用。起码说明他这个忙并没有白帮,我们的感谢无论有没有实质的意义,都会给他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所以,不要因为“谢谢”二字太简单而忽视了它巨大的心理能量和社交作用,一句真诚的感谢能温暖人心,能让别人在你下次需要帮助时欣然伸出援手,而这,都是我们打造良好交际氛围,畅行人生路的坚实基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谢谢”是不折不扣的“好”话!

说贴心的话

在一扇大门上,挂了一把坚实的大锁,一根铁杆跑过来,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将锁打开。这时,走过来一把钥匙,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里,轻轻转动,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于是铁杆很奇怪地问:“为什么我那么用力都打不开,而你只要轻轻一转就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

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即使用再粗的铁棍也撬不开,唯有了解对方的心,找到对方的心结所在,把自己的话变成一把灵巧的钥匙,才能打开对方的心门,赢得对方的好感,才算是把话说好了。简言之,说话要贴心,要在了解对方的心理的基础上去说。尤其是当别人遇到坏事、心门紧闭的时候,更要清楚对方的心结所在,把话说得贴心,即使是坏事也要用好话说,如此,才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创造美好人生。

但是,我们所强调的“说贴心的话”,并非是说要一味地奉承对方、吹捧对方,说一些不切实际的奉承话。相反,我们是要说大实话,只是换个角度去说,以合乎对方的心意。下面这位化妆师的说话技巧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一位化妆师因为会说话而在业界小有名气,很多人都乐于找他化妆。一次同时来了两位女顾客,这两个人对比鲜明,一位很胖,而另一位看上去瘦得像竹竿似的。

化妆师首先接待的是那位胖的女士,女士忧愁地说:“我最近又胖了几斤,这样下去不知道会胖到什么程度。”化妆师说:“这说明您的消化吸收功能好,说明您身体很健康,只要有健康的身体,那么体型稍微超标也就没有太大关系了。”

瘦女士忧愁地说:“我最近又瘦了,这样下去要成竹竿了。”化妆师说:“现在社会追求骨感美,您这样骨感美,是别人想求都求不到的。”

化妆师说话总是这样贴心,让人高兴。因此,他的生意总是那么兴隆,名声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好。

顾客各有不如意的事,但化妆师懂得转换角度来说话,从而缓解了对方的不良心理感受,带给了对方愉悦。因此化妆师才获得了顾客的认可,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日常生活中,若想和化妆师一样拥有精彩的人生,那我们就应当向他学习,学会了解他人的心理,说贴心的话。

例如,一个女孩肤色比较暗,因而她很忌讳别人说她很黑。她自己也常常很自卑地说:“真羡慕你们,一个个长得白白净净的,水灵灵的。而我这么黑,衣服也不好买。”这时,我们可以对她说:“你这不叫黑,你的皮肤是小麦色,是健康的象征。”她听到这句话,心里会舒服很多,而我们则能够赢得她的好感,甚至支持。

总之,精彩的人生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则离不开将话说得贴心。因此,请从此刻开始努力做一个会说贴心话的人,做一个言之有术的人。

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说话

人生中,很多时候,我们与人产生矛盾,遭受挫折,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友善,也不是因为我们欠缺能力,而是因为我们不会说话,不会说好话——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说话,因而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致使人生的天空不那么明媚。

相反,如果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说话,那么我们便能成为一个言之有术的人,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避免冲突和矛盾,让人生更加顺遂。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说服他人,让我们的生活多些如意,少些不如意。

在战国时期,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在国家危难之际,郑国的士大夫建议郑伯派遣烛之武去说服秦王退兵。

烛之武领命前往秦国的驻扎地,秦穆公接见了他。他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围攻赵国,赵国快要灭亡了,如果赵国灭亡对秦国有利,我又怎么会来麻烦秦国呢?越过别人的国家把远方的国家作为秦国的领地,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国的领地呢?邻国的领地扩大了,秦国的领地就缩小了。如果您放弃攻打郑国,而把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的接待来往过客的主人,秦国派出的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就可以为他们提供他们所需的东西,这对秦国有利无害啊!并且您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当时应允您焦、瑕二座城池,但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开始修筑防御工程。晋国,什么时候才能满足呢?现在晋国在东边想要灭掉郑国,又想向西边扩张,那么秦国就会危险了。因而我希望您能慎重地考虑这件事。”

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撤兵,并不是因为他有神奇的魔力,而是因为他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说话,让秦穆公听着觉得烛之武是在处处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尽管实质上他是在为郑国的利益做打算。站在秦穆公的立场说的那些话让秦穆公觉得句句在理,让他充分认识到,要是灭掉了郑国,那就等于为晋国谋利,同时也就等于让秦国陷于不利当中。试问,如果烛之武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说话,他还能说服秦穆公撤兵,从而拯救郑国吗?“老态龙钟”的烛之武还能被人刮目相看,自此备受器重吗?

生活中,我们不妨向烛之武学习,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去,让对方打心眼儿里认同我们的观点,进而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杜拉拉升职记》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公司为了迎接合作的对象准备了一场宴会,就在一切准备妥当的时候,迎接来宾的车突然出现了故障未能及时赶到,由于时间紧迫,公司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车。于是就给一家租车公司打电话,结果对方知道了这个情况后,立即把价格抬高了很多。这远远超出了公司活动的预算经费,于是一群人很犯愁。

结果杜拉拉拿起电话打给这家公司,对他们说:“我们公司目前只能给出这个价格,但是我们是一家大公司,以后可能有很多的合作机会,如果这一次我们合作成功的话,那么以后还会有很多的机会合作,这样你们的利益就会更多,这种双赢的事情,相信贵公司会接受吧。”

杜拉拉的这一番话,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说的,指出这样做对对方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为对方的利益考虑,因而对方满心欢喜地按照杜拉拉给出的价格派了车。生活中,如果我们也能具有这种“说”的智慧,那么人生将大不一样。

用好话抬高别人

抬高别人是一种智慧,抬高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能体现一个人的涵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者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做到抬高别人的人则相对较少。殊不知,抬高别人,也是提升自己,在抬高别人的时候,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会随之提升。这有利于我们融入社会,获得长远发展。

会说话的人,总是能适时地用好话去抬高别人。抬高他人,是对对方的一种仰慕,而我们在他人眼中也会成为一个谦虚的人,是知分寸、懂进退的人,这样一来,他人就愿意给予我们机会、支持、提携。

用好话去抬高那些地位和自己相当的人,说明你不妄自尊大,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懂得尊重他人,因而别人也愿意肯定你,愿意与你交往。用好话抬高别人有利于你为精彩人生储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抬高那些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你给别人奖赏,对方会铭记于心,会因此更加佩服你。在你人生的关键时刻,这些人很可能是最可靠、最可能会帮你渡过难关的人。

因此,我们要懂得运用“用好话去抬高别人”这一策略与人交流,让自己因此赢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乾隆皇帝和他的一个大臣,走进一座寺庙,迎面看见一尊弥勒佛。乾隆就问大臣:“为什么弥勒佛会对着我笑?”这位大臣说:“这是佛见佛笑。”

之后他们接着往前走,乾隆回过头来,看见弥勒佛正对着大臣笑,于是就问:“弥勒佛为什么对着你笑?”大臣回答说:“他笑我不能成佛。”乾隆听了笑而不语。自此格外宠爱这位大臣。

很明显,大臣的话抬高了乾隆皇帝。尽管乾隆知道这是大臣在抬高自己,但是大臣说话的方式却深得他的心,让他觉得很开心,因此他也不吝啬给予大臣青睐。

其实,日常生活中,人在高兴的时候气氛会变得更融洽。因此,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适当地用好话去抬高别人,事情就会好办得多。

一般情况下,乘务员要求家长给孩子补票的时候,常常会发生争执。但是下面这位乘务员却没有。

一次,一位家长带着小孩上车,这个小孩一看就知道已经超高了。于是乘务员要求家长补票。家长很不耐烦地说:“孩子都还没上学呢。”乘务员立即就说:“孩子没上学都这么高了,这可都是妈妈的功劳啊。您的孩子上学后一定是所有孩子里最高的。”这位家长听完后,觉得很开心,就欣然补票了。

可见,多说好话去抬高别人,能够愉悦对方,有利于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让人生更加顺遂。

激励,让别人听从于你

激励之言,是好话,能带给人积极的心理体验,有利于我们将话说好,成为一个言之有术的人。

在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觉得别人做得不对,或做得不够好,与其批评他人,不如适当地激励他人。这样更能让他人听从于你,激励的话往往比批评的话更有效。

据科学研究表明,一句激励的话语,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一次,国际著名的NLP大师尼克拎着一堆行李前往国际会展中心,穿过酒店大门来到楼层大门的时候,正要放下行李去开门,门却突然开了。他回头一看,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尼克很感动,但是当时即将上课,他没有时间表示自己的感谢,只是点头向小伙子示意,之后就匆忙地离开了。

说来也巧,当尼克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那个小伙子也在,激动的他说出了激励之言,他称赞年轻人是一个“热心肠,乐于助人的人”,并且勉励他“以后要继续发扬这种品质”。

后来,尼克发现每周自己上课的时候,那位年轻人都守在大门口,为自己开门。

虽然尼克那句激励之言,本意并不是让年轻人为自己开门,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因为一句激励的话,年轻人从此开始坚持为尼克开门,并且对他人也始终保持热心肠。由此可见,激励的话语拥有无穷的力量。

激励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威力,从某种程度上说,那是因为它是一种好话,要比批评的话好听得多,也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人生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激励之言的力量。想让别人听你的,不妨多激励他。要知道,很多人都“吃软不吃硬”。有时候强制别人去做某件事,别人不一定乐意去做,但是,一句激励的话也许就能让其心甘情愿地去做这件事。

王辉被调往一家新机构做主管,最近有件事情让他很头疼,他的一个下属经常迟到,人称“迟到大王”。但是这个“迟到大王”的工作技术全公司无人能及,因此不能辞退。王辉的前任,曾经找这个“迟到大王”谈过很多次,甚至多次以扣工资作为惩罚。但是,这个人依然我行我素,经常迟到,甚至比以前迟到得更久。

王辉在上任前,上级已经下达了命令,必须解决这个“迟到大王”的问题。于是,王辉一上任就认真观察了这个下属,而且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了这个人的性格。最后他得出结论是:这个人“吃软不吃硬”,所以不能采用强制手段。王辉认为,与其批评他,不如跟他说“好”话,换批评为激励。

这天,早上上班的时候,这个下属又迟到了,正好被王辉撞见了。而他招呼也没打,准备无视王辉的存在。这时,王辉和颜悦色地说:“你今天有进步,以前至少会迟到10分钟,今天只迟到5分钟,进步了,希望你继续努力。”

结果,奇迹真的出现了,从第二天开始,“迟到大王”竟然再也没有迟到过,有时候甚至还会早到几分钟。

上级没有想到王辉这么快就解决了“迟到大王”的难题,对他称赞不已,很是器重。

王辉就用激励的好话让这个“迟到大王”听取了他的建议,改变了自己的习惯,从此不再迟到。而王辉自己也因此而得到了领导的赞赏,使自己的职场之路变得更为顺畅。

总之,想要别人听从于你,有很多的方法,如使用权力相威胁、用利益去诱惑别人等,但是要真正让别人从心底认同你,信服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励。生活中,我们要尽量用激励代替批评,让激励之言既愉悦他人,又帮我们实现有效影响他人的愿望,进而创造精彩人生。

大智若愚的说话方式

所谓大智若愚是指,才智出众的人在处理很多日常事务时显得很傻,常常吃亏,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愚笨的做法却是最聪明的。

其实,不仅做事情要大智若愚,说话的时候同样也要充分运用这种智慧。而所谓大智若愚的说话方式是指,在说话的时候保持低调,不过分彰显自己的聪明,不向别人夸耀自己,不借故抬高自己,话要说,但没有“锋芒”,不太多,也不太满,说到某个平常的程度就可以了。

明代的学士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既聪明而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说话采取大智若愚的方式才能进可攻退可守,才是真正的智者。

那么,大智若愚的说话方式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用沉默代替回答。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可以适当地保持沉默。

第二,明知其理也含而不露。有些事情即使心里清楚明白,也不能抢着发言,甚至不能说出来。这是说的智慧,更是处世的哲学。例如,在办公室,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说某个同事的坏话,然后别人问你:“你觉得呢?”真正的智者即使知道被谈论者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也不会言明,会含而不露,会说:“哦,这个人,其实,我不是很了解。”

第三,要装傻充愣。人生在世,难得糊涂。必要时也要装傻充愣,这是大智若愚的核心。下例中的实习老师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一位实习生,在学校实习了一个星期后,最后班主任安排他上讲台。并且安排了很多老师来听课。等大家都坐好以后,实习生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这时,一名学生突然大声说:“老师你写得真好,简直跟我们李老师写得一样好了。”

实习生想:“这下糟了,这话要是传到了班主任李老师耳朵里,可就麻烦了!实习生和资深特级教师写得字一样好?他心里会不痛快。”突然他心生一计,回头对着台下说:“要不怎么说你们是李老师的得意门生呢,这些内容脱胎于你们李老师的教案,你们竟然一看就看出来了,真是师生默契!好了,言归正传,下面,这位同学,请你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课文。”

于是,这名同学开始朗读课文。而坐在后面听课的李老师脸上的表情也自然多了,尴尬就这样消除了。

这位实习生在这种尴尬的场合中懂得装傻充愣,看上去是一种傻——学生说他字写得好,他却认为别人说他教学的内容好,其背后却充满了智慧,化解了一场人际危机。

当然,要想掌握大智若愚的说话方式,光靠这三点是不够的,除了掌握这些主要方法外,随机应变的能力、处变不惊的能力等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用心地在日常生活中去摸索。

总之,要谨记一点的是,智者不会轻易露出锋芒,会有所不言,他们说出来的话,看上去愚笨,其实充满智慧,对事态、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KItiM8yV/JcsaD3TtGztwX1yDsgC0yTQW3N+N4m2Ce1p7Na3GFMJsBTFVJUHB+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