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苦与乐,坚持与放下

人的一生中总是充满苦与乐,正是由于苦与乐的交织才构成了完整的人生。那么大家该如何看待人生中的苦与乐,并最终从苦与乐中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所在?古往今来,那些成功者的事例告诉大家,只有承受非同一般的苦楚和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你认为的幸福一定是快乐的吗?你所经历的失败又是否一定是痛苦的呢?只有正确认识人生中的苦与乐,你才能轻松作出取舍,进而获得生命的真谛。

何为苦,何为乐

人的一生如同在海上航行,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尽善尽美的人生并不存在,只有经历过酸甜苦辣的人生才算是完整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常常会因为陷入困顿之中而感到痛苦万分。其实,苦难不一定总是带来痛苦,苦与乐相依而存,苦可以向乐转变,它们之间只存在一步的距离。

如何看待苦与乐,是人生哲学中的一大学问。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定存在着种种困难,拥有正确的苦乐观,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坚定地奋斗下去。

何为人生之苦

有人说生活的困顿便是苦,也有人说生离死别才是苦……苦的范围可谓无穷之大。然而,从本质上来看,苦产生的根源正是一个人的心境。一个人若不能在个人修养和理想追求等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便不能看透人生的真谛。因此,有些人遇到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便呼天抢地,破罐子破摔,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的人生可谓苦矣。但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倘若在挫折面前仍然镇定自若,乐观旷达,那么痛苦便会缩减许多。

苦由心生,任何挫折和不幸都可能成为苦;而荣华富贵、一掷千金却也同样可能是苦。

人生最苦的事情是什么?苦乐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把不能实现目标作为人生最苦的事情,有人则把客观环境的艰难看做是最苦的事情。

其实,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不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苦不等于痛苦,苦同样也是一种奋斗着的状态。对一个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写作的作家来说,创作是辛苦的过程,但这种苦却是值得的,是作家所心甘情愿的;在长征过程中,红军跋山涉水的旅程无比的艰苦,但没有这种艰苦的付出也不会迎来胜利;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可谓苦到极点,但苦功之后便能实现上进之志。

总而言之,人生最苦的事情在于不能苦。

何为人生之乐

有人说有钱有势、吃喝玩乐是快乐,也有人说精神上的满足与幸福才是快乐。其实,快乐的实质并不仅仅意味着生活的安稳、舒适。吃喝玩乐也许能使人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但不能使人获得真实的愉悦。换句话来说,乐亦从心生。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真谛的愉悦才是真正的快乐。升官晋爵、金榜题名固然是快乐之事,殊不知在这荣耀的背后正是艰苦的奋斗。让人真正感到快乐的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那一番奋斗的过程。没有经历吃苦奋斗得到的名利与荣耀,只能徒增人的懈怠和空虚。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有人把实现自己的梦想作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也有人把物质上的享受作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其实,真正的快乐源自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和体会,而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在于能够经历艰苦奋斗之后实现自己的梦想。古有陶渊明,一生穷困却不为五斗米折腰,对他来说“禾锄田头,采菊东篱”便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当代保尔”张海迪克服了身体残疾之苦,以超强的毅力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文小说,对她来说战胜病魔,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是快乐的。

总而言之,人生之乐在于能从苦中品尝到乐。

苦与乐相依而存

苦与乐是相互联系的,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苦也有乐。成功的快乐,必定经历过艰苦的奋斗。

没有苦,又怎么能体会到快乐。人的心境决定着一件事情的苦与乐,有人丰衣足食依旧愁眉苦脸,而对于乞丐来说一碗米饭却足以让其感到快乐。人生的苦与乐不是绝对的,苦可以转化为乐,乐亦可以转化为苦。生命的意义关键在于如何去看待苦与乐的内涵,为了梦想而奋斗的过程是艰苦的,但当回头之时却能发现不少值得回忆的快乐。

钢琴大师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创作,他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怒转化为音乐创作的灵感与动力,从而创作出了无数闻名世界的作品;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索伦·克尔凯郭尔,他一生致力于哲学的研究,即使经历无数的阻挠与劫难,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研究。

很多人都感到命运的不幸和痛苦,但真正能够将痛苦转化为奋斗的力量的人却只有一小部分。当一个人经历过痛苦,最终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时,才能明白苦与乐的意义所在。

正确的苦乐观能帮你选对前进的方向

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挫折所引起的痛苦却是可以减少的。人的一生中注定会经历波折与风浪,能够“以苦为乐,苦中作乐”才是人生的大智慧。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不能从痛苦中变得坚强乐观。通向成功的道路有千条万条,正确对待苦与乐,才能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在经历痛苦的时候,不应该悲观失望,在面对喜事的时候也不能欣喜若狂。

一个人的快乐与否在于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既然人生中的风雨和挫折不能避免,那么能改变的就是我们面对人生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抱着“趋乐避苦”的想法,然而越是想避开困难,就越是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直面那些困苦与艰难,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小和尚总是感到非常的苦闷,总是抱怨这、抱怨那,觉得自己的生活苦不堪言。

一天,老和尚派小和尚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小和尚取回盐后,老和尚让他把盐倒进杯子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小和尚刚将盐水喝到口中便吐了出来,说:“很咸。”

老和尚又笑着让小和尚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到了湖边,老和尚让小和尚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说:“现在你尝一尝这湖水。”

小和尚喝了口湖水后,老和尚问:“有什么味道?”

小和尚回答:“不咸了,很清凉。”

老和尚想要告诉小和尚的道理是,人生中所要经历的苦就如同那些盐一样,它们的多与少不会发生改变,能改变的只有我们承受痛苦的心。

因此,当我们面对苦难和挫折的时候,不应该去避开,而应当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调整自己的心境,认识到苦与乐相互依存的关系,也认识到苦着坚持才能最终到达人生的目的地。

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

梅花,向来以其不畏严寒,独步早春而为人们所敬仰。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做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元代诗人杨维帧咏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不错,当春暖风清,百花争艳,我们看不到梅花的影子;可是,当天寒地冻,万物荒凉时,我们惊讶地看到了那种冲破一切黑暗的绚烂。试想,如果我们是在山花烂漫的春季看到她,还会那么欣喜么?不会了吧。那时的梅花只不过沦为了茫茫花海中最平凡的一枝。所以,我们爱梅花,爱的是她顶着风雪顽强盛开的精神。同样,如果你爱上了梅花,想要去品味、去欣赏,那么你也得做好顶着狂风大雪的准备,在凄寒的冬日中跋涉,正所谓“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

然而,在我们寻梅的路途中,会经历哪些苦呢?

风霜苦

第一个摆在眼前的,同时也是最现实的——风霜苦。

在寻梦的旅途上总是布满了荆棘与坎坷,我们就那样顶着太阳,任风沙从我们稚嫩的脸上划过,任大雨将我们浇得浑身透湿。我们不断重复着跌倒、爬起、再跌倒的过程,衣衫褴褛,满面风尘,气喘吁吁。

打车太贵怎么办?每天比别人早起一两个小时披星戴月去赶公交车。食堂物价太高怎么办?每天带上自己简单制作的便当,微波炉一热,足以果腹。下雨天,风沙天,我们撑着几乎起不到多大作用的雨伞在恶劣的天气中艰难地前行着。

这样是苦么?不错,是苦。可是,你再一想想,这苦虽是最现实,但却也正是最容易去承受的。只要咬住牙,不那么娇气,你照样还可以在吃饱穿暖后继续去寻自己的梦。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是我们最容易去承受的。

人言苦

人言可畏。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自己一个人的水晶宫里。亲人、友人、同学、同事,甚至来不及编号的甲乙丙丁之外的路人。于是,我们开始在意,在意别人怎么说,在意什么是别人眼中的成功。如果别人说的不如自己所想,那么痛苦也就开始了。

阮玲玉死前留下的四个字——人言可畏,成为她对世人说的最后一句话。诚然,人言固然可畏,她就是为这样的痛苦付出了生命,可是又能有多少人理解她的痛苦呢?漫天飞舞的假报道,世人的嘻笑怒骂,真相被假相覆盖,有谁能够想象得到那种痛苦呢?而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又有多少人会相信她?于是,她留下了这四个字,飘然而去,留给世间的只有“绝望”。

其实,人言当真那么可怕吗?当梦想与人言形成了对立,你又将如何选择呢?

心志苦

诚如之前所说,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遇到风霜苦、人言苦,最后便扎根在了心志的痛苦上。

在风沙中,我们身体累了;在人言中,我们灵魂累了。而在一次次的失败后,之前的梦想更加开始动摇,我们一定要赏梅么?为何不等到春天,风轻云淡,温暖宜人,去赏一赏樱花的烂漫、牡丹的娇艳?

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因为心太苦而放弃了自己寻求多年的梦想。可是,真的就非放弃不可了吗?真的就不能再忍忍,真的就不能再坚持了吗?

的确,心累了,才是最累。可是,如果心累了都还能坚持继续走下去,今后还又有什么事能够阻挠我们前进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人生一世,实乃不易。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而意志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折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终于,当我们忍受了风霜的苦、人言的苦、心志的苦坚强地一路走来,终会闻到幽幽的梅香,看到绝美的景致!

王勃的诗为世人所熟知,可是他的人生当真如大家所想的那么风光、那么显赫吗?其实,对于王勃来说,他的经历也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了,可是面对这样的生活,他却仍然能够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正所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大家可还记得说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豪迈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没有沉寂,没有消沉,而是“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生命本就是一个过程,当终于成功后,再回味起当年那些苦难,也许你会觉得,这些才是自己成功的缘由,这些才是自己真正应该去珍惜的东西。想必到那时,你也就真的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从古今看那些坚持不懈的人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也就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著的追求,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当然,这种理想状态不可能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那么就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只有这样才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也才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不错,纵横古今,多少名家伟人的经历着实印证了这一规律。

古有勾践卧薪尝胆终伐吴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战死,夫差即位,誓要报仇。公元前494年春,夫差为报父仇而率军攻越,把越国打得一败涂地。眼看越国正将覆灭之际,夫差并未手刃勾践,占领越国,而是应越国之求,与越交和。虽有群臣力谏,但夫差一意孤行,志在北上攻楚,与晋争霸。故只将勾践和范蠡押往吴国,从此开始了勾践的屈辱之旅。妻子侮辱则忍气吞声,士卒辱骂则不加反抗,夫差得疾则亲尝其便。

终于在公元前491年,勾践以他的衣服破烂不堪,脸色布满灰色,身体遍体鳞伤之落魄之态骗过了夫差,回到了越国,从此越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漫漫征程。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意在一举灭吴。食不加肉,衣不加彩,与民同甘共苦;励精图治,厉兵秣马,与臣艰苦奋斗。十年积聚,十年教化,越国终于从失败中重新崛起。公元前473年,勾践举全国之兵伐吴,破吴国之境俘吴国之王终称霸于吴越之地。

试想,遭到战争严重破坏,国力弱小的越国,为何能在短短的十年灭掉强大的吴国?这都是因为越王勾践的坚持不懈,故而成功贵在坚持。

今有“俞校”永不言败创佳绩

一说起俞敏洪,人们心中马上涌起一个风光高大的形象,他创办了新东方学校,是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又是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还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11年甚至以10亿美元的身价入选福布斯内地富豪榜。不错,这的确是俞敏洪。

可是,你再想象一下,还有这样一个人,两次高考落榜,患病休学一年,英语成绩曾经位列全班倒数第一,出国留学屡遭拒签……你能猜到,他也是俞敏洪么?

是的,这也是俞敏洪,他曾两次高考均名落孙山,可是在梦想的支持下,他顶着巨大的压力第三次走进考场,终于梦想成真考入了北京大学。只是北大学生从来也不是好做的,由于以前的基础不好,他的英语成绩竟然是全班倒数第一。为了赶上班里的同学,在很长的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俞敏洪的所有时间都是在捧着一个收音机听英语,每晚也都坚持学到深夜。终于,一年后,他的英语成绩跃居班上前列。同样,上大学前,俞敏洪读的书并不多,进入北大的他也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于是他以一天两本书的速度,在一年内读了600本书……

他的太多艰辛都是我们看不到,也很难去体会到的,可是他成功了,所以他说:“谁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新东方相信,个人奋斗制胜、攫取成功的精神财产将永远贫富不均。那么面对这不均的世界,你更应该自豪地告诉它,自己追求过,自己奋斗过,自己为辉煌的人生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从来没有停止过拼搏。那么这个世界也将自豪而欣慰地回答你:‘只要奋斗不息,人生终将辉煌。’”

立志须持之以恒

无论是古之圣贤,还是现代翘楚,从这些成功人士的身上都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人生须立志

没有志向的人,做事难成。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方向,永远漂流不定,所以也只能到达失望、失败、丧气的海滩。没有人生的目标,我们就只能停留在原地,没有渴望的梦想,进而变得慵懒,只会听天由命、茫然叹息。如果想不让机会就这样溜走,不想让青春就这样逝去,那么只有让志向和理想帮助我们冲出迷茫的漩涡,崭新的人生之页才会为我们掀起。

2.立志当实际

越王勾践的志向自然远大,伐吴称王,可在当今社会中,这种称王称霸的情形已经消失,而我们也并非出身王侯。所以,我们并不需要立多么宏伟、远大的志向,只要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的,对我们的将来有益的,那便是好的志向。就像俞敏洪所说的那样,“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了一件事情,投入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你就会成功。”而过于空洞、浮华的美梦,只不过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甚至可能会阻碍我们的生活。

3.立志要躬行

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最平凡的工作做起。志向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在实现志向的征途中,如果好高骛远,不愿从实际做起,或者遇到一点点困难、曲折或失败,就灰心丧气甚至动摇信念,是不可能将理想化为现实的。

4.立志不舍弃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在我们实现理想的旅途中,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是只有在遇到挫折时,不抛弃,不放弃,才有可能达到最后的成功。

志向的实现不可能一帆风顺,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才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才是将压力变为动力的作为,也才是让梦想实现的必然途径。

失败未必味苦

人们总是习惯把人生比喻成旅途,似乎这样可以使得整条人生之路具有了动感,具有了诗意的点染,这就好像我们永远都是坐在惬意的火车车窗旁,仿佛看见了湛蓝的天空、金黄的原野,轻盈的白云、广阔的大地,听见了火车的轰鸣声,一如童年的遐想,是那么纯真而美好。等老的时候回望过去,那里并非一片荒芜,仍有闪亮的光点在记忆中闪耀,那就是我们一路留下的珍贵印记,是值得用一生去守护的记忆。

那么如果用味道来形容人生呢?家庭常用调味,酸、甜、苦、辣、咸,我们的人生更是百味陈杂。可如果要问失败的滋味是什么,大家会如何回答呢?当真是想也不必想的“苦”吗?失败,究竟又是怎样一种滋味呢?

失败苦吗

项羽,说起来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是中国军事思想中典型的“勇战”派。项羽于秦末随叔父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公元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项羽自诩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

项羽一生打仗所向披靡,勇猛无敌,然而在楚霸王四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于垓下基本完成了对十万楚军的合围。而当时双方实力相当悬殊!西楚国长江以北的土地那时已全部失陷,十万楚军成为了绝对的孤军,再加上缺粮已经几个月,士兵饥饿,军队根本没有半点补给;而此时的汉军却联兵约七十万,且精力饱满、粮食充足、士气旺盛。终于,项羽孤军十万连续久战,越来越疲惫,决战之时甚至已是十二月的大冬天,寒冷饥饿,士气溃散,汉军趁此机会兵分五路有秩序推进,先占楚土,再行合围,步步为营,令楚军难以发动反攻。当时,楚军离江东五郡距离遥远,即使冲破包围圈,也很难在汉军的追击下及时回到己方领土,可以说是走投无路。

项羽带领众将士四处突围,终于到达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见到此景,便劝项羽道:“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希望项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就无法渡过去了。”而项羽却只是苦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率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心中就难道没有愧疚吗?”最终,一代霸王自刎于乌江边上。

对于“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的项羽来说,在他的人生中,拥有的似乎只有成功,因此在垓下受困,由于实力悬殊而惨遭打击后,他承受不了这种失败了。失败在项羽的口中变得苦涩、难言,变得比死亡更加难以让人承受。

失败不苦吗

乔治·索罗斯是美国籍犹太裔商人,出生于匈牙利,是著名的金融投资家、股票投资者、慈善家,他还是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和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是外交事务委员会董事会的前成员。

索罗斯拥有着巨大的财富,也是一个出名的慈善家,但这些都不是他出名的原因,那么大家知道是什么让他真正“扬名”的吗?让亚洲人铭记索罗斯的,是因为他弄垮了英格兰银行,从而造成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许多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濒临崩溃,经济陷入困境。现在,大家知道了吧?而面对这样一个天使与恶魔的化身,大家知道他是怎样看待失败的么?

赔钱对索罗斯来说,当然也是痛苦的,但他却比普通人更能够承受这种痛苦。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犯错是耻辱的来源;而对于他来说,认识到错误却是一件可以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在索罗斯看来,对于事物的认识缺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所以根本没必要因为错误而感到伤心,更重要的是要随时准备去纠正自己的错误,以免在曾经跌倒过的地方再度跌倒。他明白金融市场从来都不适合感情用事,理智的投资者应该心平气和,而不能求全责备。他曾这样对自己的手下说:“如果你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首先要采取的行动是以退为进,而不要铤而走险。并且,当你重新开始时,不妨从小处做起。”所以,当我们决策失误,甚至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时,自责绝对不是最当紧的事,重要的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从市场中撤出,尽可能减少损失,因为只有保存了竞争的实力,我们才能够卷土重来。索罗斯具有比一般人更能敏锐地意识到错误的才能,当他发现自己的预期与事件的实际运作有出入时,他不会待在原地坐以待毙,也不会对于那些出入视而不见,他会进行一次彻底的盘查以期发现错误所在。一旦他发现错误,便会修正自己的看法以图东山再起。正是因为索罗斯的这一宝贵品质,他才始终能够在动荡的金融市场中保存实力。

所以说,一个人能够被称为“伟大的投资者”,最关键的并不是他是否永远是市场中的大赢家,而在于他是否有承认失败的勇气,能否从每一次的失败中站起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索罗斯恰恰具备了成为一个“伟大投资者”的素质,那么在他看来,失败也就不是苦涩的了。

失败真的未必苦

不错,失败到底是什么滋味,终究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态。失败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一站,这一站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

失败的这个岔道口分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这时的失败就变成了苦涩;而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的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也才有变苦为甜的希望。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地栽跟头,而又不断地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是最终的结局,更不意味着今后你的人生只剩下了苦涩,问题在于站在“失败”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选择的是哪一条路。就像爱迪生所说的那样,“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这样看看,失败所代表的也就不一定是苦涩了,不是吗?

“‘错’的一半是‘金’,‘败’的一半是‘贝’。错误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错里淘金’‘败中拾贝’”,易南如是说。那么,还是让我们努力在那份“败”中拾到“贝”,来使本身有可能走向苦涩的人生奔向甜美吧!

满身负累,会使你远离快乐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现在的很多人漂在某个城市的角落,压力大,还经常感到孤独与失败,又何谈快乐人生呢?

许多人都有着美好的理想,但理想却往往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摧残。许多人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事、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心里却越来越迷茫了。理想中,要做个正直、守信、友善的人,但是生活却说这样的人就是悲剧,除非你发达了、有名了才需要这些,作为普通人拥有这些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累赘,有时做好事都会心虚,这时候不免心生疑问,这社会到底是在向前发展还是倒退了?于是,在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中,不少人感到越来越累。

那么,这些人的累,究竟从何而来呢?佛家认为,人世间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以及愚痴心,即佛教中所谓的“三毒”,大家不妨拿来参考一下。

累,因“贪”而来

贪是指染指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是对于喜好的偏执。《大乘义章》卷五中说的“于外五欲染爱名贪”,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佛家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这么说,大家是否明白了呢?你累,因为你爱。你爱功名,所以你一生汲汲营营,或拼搏奋进,或钩心斗角;你爱钱财,所以你一生精于算计,或拼命工作,或克扣吝啬。或者,你并不爱这些,可你有自己爱着的家人,想要让自己爱的人过得更好,活得更幸福,于是就得更加努力。而我们的“贪”念总像是一个雪球,会越滚越大,那么当我们的能力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贪”时,“累”便也因此而来了。

累,因“嗔”而来

嗔是指仇视、怨恨以及损害他人的心理,是对于讨厌的偏执。《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佛家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烦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者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者使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陷入灾难。

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大家在生活中也一定偶尔有过这样的想法。这个人伤我这么深,我恨他;这件事不该这么做,我一定要破坏;这个世界为什么到处都是黑暗,我要毁了它……

这些想法,都是犯了“嗔”。生活不可能总是顺着我们的心意而来,有些事,我们明明知道是错的,是跟我们做人原则不符的,可我们却没有力量去改变它,甚至我们明知不对却还要被逼走上某条路,于是累也就来了。

累,因“痴”而来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是因根本的不明事理的真相而做出贪或嗔的反应。《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家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

世间有太多的事,是我们不明白的,便迷迷茫茫、懵懵懂懂,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要走向哪一条道路。

于是,我们在对与错之间徘徊,在各种道路上跌跌撞撞,而我们的心,也就累了。

“戒、定、慧”三无漏学

既然佛教中讲究世间有“贪嗔痴”三毒,自然也就有应对三毒的解药,这就是三无漏学——戒、定、慧。《楞严经》卷六中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防非止恶即为戒,戒能伏贪爱心。”这句话是说,要制定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息虑静缘即为定,定能伏嗔恚心。”这句话是说,要注重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破恶证真叫做慧,慧能伏邪痴心。”这句话是说,要是对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这么说或许过于生硬,还是给几个在生活中切实可行的自我放松之法吧。

1.不妒不羡,公私分明

真正的戒贪要从起心动念处下手,看见别人的好东西不羡慕、不嫉妒、不想拥有,这便是戒贪;看到公司的纸、笔、打印机等一切物品,能够时刻提醒自己要公私分明不用于私人,亦是戒贪。

《伊索寓言》中名为《叼肉的狗》的一则寓言,讲的是一条穷人家里饲养的狗,它平时只能在逢年过节时啃到一顿骨头,很希望天天能吃到骨头。一天,狗路过小镇子时嗅到了一辆正在飞奔着的马车上的肉香,便立即追了上去。马车下坡时由于颠簸掉下了一块肉,狗终于拣到了一块“梦寐以求”的肉。狗叼着肉走到一座小桥,到河中央时狗看到水中的倒影——有只狗叼着一块更大的肉。于是,它起了贪心,扑向了水中的“狗”。结果,当然是一场空,连已得的肉也丢了。

2.控制情绪

今天的你有些不开心,因为有人在言语间刺伤了你。你不喜欢吵架,所以你离开;可是,你只是离开了那个地方,却没有离开那被人伤害的情境,因此你越想越生气。越有气,你就越没有心情去理会别的事情,许多应该用心去做、去想、去处理的事情就在你的心烦意乱之中,被漠视、被省略了。在情绪上做文章,这是对自己的浪费,而且是很得不偿失的浪费。毕竟,生气也是要花心力的,并且一定会伤到元气。所以,聪明的你,别让情绪控制了自己,在又要生气之前,不妨轻声地提醒自己一句,“千万别浪费了自己的心力。”

3.不要想“如果、当初”

人生总会有遇到无数的岔路口,于是我们似乎总是在不停地做选择。如果只是选择吃炒面或炒饭,问题似乎不大,但选择读什么科系,从事什么工作,是否结婚,是否要孩子……每一个选择都影响深远,而不同的选择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就在于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啊。“如果当初如何如何,现在就不会怎样怎样”,这种充满怅然的喃喃自语,还是别再多说了。每一个岔口的选择都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就不会频频回首,“如果自己当初做了不一样的选择”。

4.悄悄地,回归平静

人总会有心情低落的时候,那时心灰意冷的我们懒得拉开窗帘,看着窗外的阳光,当然也就忘了窗台上那一盆每天都需要浇水的兰花。如此不知过了多久,总算有一天,你度过了心情的低潮,同时也想起了你的那盆兰花。天啊,可怜的兰花,她还活着吗?你战战兢兢地拉开窗帘,却见她迎风招摇,花颜可掬。原来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你虽然忘了喂她喝水,老天却没忘了以雨露眷顾她。许多事物悄悄地在你的视线之外进行,并且悄悄地安排好了它们自己。

天生万物,天养万物,一切都无须担心……一个人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留任何遗憾,足矣。时不时出门去散散心,感受一下最平凡的大自然,吸一口新鲜空气,然后让自己的心回归平静。

你心中的幸福未必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这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出现了太多的词,突然出现在你眼前,而你眼前出现的会是怎样一个画面?那就是你认为的幸福吗?那真的就是幸福吗?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社会化,人们开始关注精神品质的时代已经到来,而这个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和谐与幸福,那么幸福到底怎么理解呢?幸福又到底怎么获得呢?这成为一个全新的问题。探索幸福是人类本性的追求,在物质世界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隐约的意识中感知幸福度正在下降,这是一个时代变迁的副作用,还是一条人类必经的道路呢!

什么是幸福

词典上说:“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既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整个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儒家认为,要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这四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

佛家认为,人生本无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些痛苦的根本来源在于“爱”与“痴”,即人的贪求欲望,对佛理、佛性的无知。要摆脱痛苦的“生死轮回”,达到幸福的彼岸(即“涅盘”),只有灭除贪欲,修行念佛。由此可见,佛家的基本思想与其说是一种关于人生幸福根源和如何获得幸福的理论与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说明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摆脱痛苦的理论与方法。

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人要达到幸福的境界,不是对财富、名誉、权力及肉欲的享受,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在对上帝的热爱和追求中。只有对上帝的沉思、崇拜,才能返归天国,进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因此,在神学家看来,尘世生活不过是走向天堂的旅途,德行则是达到幸福的手段。因此,只有在修道院中摆脱尘世的诱惑和纷扰,达到圣洁状态,才最能获得幸福。

可见,即使是简简单单的“幸福”一词,众说纷纭,各执己见。那么,幸福或许本身就只是一个人自己的事,只要自己觉得满意了,开心了,那么也便获得了幸福。可是,未来的生活终究是虚妄,是在现实中的幻想,那么我们曾经以为的幸福,在亲身经历时会真的成为幸福吗?

想象中的幸福

究竟怎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你是否也常常在想这个问题,并为此而头痛、而劳累?电影《大玩家》就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幸福的故事,电影本身无法置评,但其中的道理,还是值得大家去深思的。

人到中年的包子铺厨师二宝,一直琢磨不出周记包子的秘方,被老板炒了鱿鱼,妻子恨他不争气,带着孩子离家出走,一无所有的二宝认定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绝望的二宝用尽各种方法试图自尽了事,都被一种神秘力量所阻止,原来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仙女在捣乱,此人自称是“七仙女”的妹妹“八仙女”,有无边法力能让二宝变成自己梦想中的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于是,二宝开始想,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呢?

二宝先变成了武林高手,想着像杨过般武功高强不用担惊受怕,又有小龙女般的神仙眷侣陪伴一定是人世间最幸福的生活。可是,他错了。

天下第一的美名并不是白来的,每餐吃的只能是萝卜白菜,因为肉包子是“浊物”吃不得的;还要继续练武功,逍遥推手一万八千次,一箭穿心一万八千次,蜻蜓点水三千六百次,一刻不练这命可就悬在手里了;身边有佳人相伴,练得却是童子玉女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力的精纯;甚至在雷雨天还要专门引雷来劈,据说这样能激发身体的潜能……终于,他受不了了,这根本不是幸福。

第二次,他要求变成有钱人,想着吃穿不愁、生活富裕应当就是幸福的生活了。可是,他又错了。一下成了富人的他,刚开始是很开心,可是马上就有亲戚说要介绍一个绝对挣钱的生意给他做,一亿变三亿,他自然很开心地去了。可是没想到,富翁身边处处都是骗局,连亲人都不可相信,他被骗光了所有钱,最后甚至落到沿街乞讨的下场。终于,他认为这样也不是幸福。

第三次,他变成了大明星,心想万人敬仰的生活应该是幸福了。可是,他又错了。明星的生活表面上光鲜亮丽,可是背后的艰辛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得到的。终于,当他的母亲去世,他不但请不到假去出丧,甚至还得强忍着哀痛表演哈哈大笑的戏时,他再也承受不住了,这怎么会是幸福的生活呢?

第四次,他想或许变成女人会好些,于是他变成了一个美女,想体验那种万人宠爱回头率百分百的幸福。可是,他再一次错了。美女的生活并不好过,公司里追不到她的男人因爱生恨,给她穿小鞋;而在一旁帮忙的女同事,后来竟发现是蕾丝边,想要勾引不成反而栽赃陷害;道貌岸然的老板原来就是一个衣冠禽兽,总想要伸出他的咸猪手,最后居然还被他老婆抓包了,这实在不是幸福……

最后一次,他想了又想,决定变皇帝,想着拥有一切的人总能算是幸福的了吧!可是,他还是错了。做一个皇帝,不仅要日理万机,好不容易享受到皇帝才有的待遇——选美女侍寝,却还没说几句话外面就有太监报:“卯时已到,该上早朝。”遇到一位心爱的女子,那位女子却居然为此而被说成是妖精来蛊惑君王,要被太后处死!无法保护自己心爱女人的他终于抵挡不住那种悲痛,又一次放弃……

故事的结局,或许你也猜到了。经历了这场奇妙的“大玩家”穿越,二宝发现自己曾经认为的“幸福”都不是真正的幸福,而这些光环笼罩下看似“幸福”的人们的背后都经历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和无奈,原来生活中最平凡、最真实的爱才是他想要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

旁人眼中的幸福都不重要,属于你自己的真正幸福到底是什么,这恐怕还是要自己去挖掘、去体会才能找得到。

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他的心态。所谓的“知足者常乐”就是这个道理。人要学会自我满足,而这里所说的自我满足,不是骄傲自满,也不是阿Q精神,而是对环境的适应。

人应该学会改变环境,但更要学会适应环境。要做到这两样,都很不容易,但这就是人生存的能力。你不可能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但你也不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就可以了。不错,人应该有理想、有愿望,有生活的目标,但欲望和愿望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强烈要求,而后者则是人主观世界的一种目标。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应该克制,不能放纵。因此,品质高尚的人,不一定没有欲望,而是能克制欲望。从能克制欲望到无欲,这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人修养品德的提升。相信到那时,你就会感觉到幸福了。

取与舍,苦与乐

人的一生好比走路,会遇到很多岔路口,每到一个路口都会面临一次选择,而每次选择无不影响着未来。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是取,是舍?是放弃,是坚持?充满了辩证的关系。生活对人生最大的考验不仅是“取”,也有“舍”,即放弃。哪些需要放弃,哪些永不放弃?此时此刻,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人们又总喜欢把“取舍”与“苦乐”联系在一起,似乎取就是快乐,而舍就一定是苦涩的,当真是这样的么?

要取还是要舍

从前有这样一个圆,一天它丢失了自己好大的一块三角楔。它想要恢复完整,没有残缺,所以就四处去寻找那块失去的部分。

可是因为残缺不全,它滚得非常慢,百无聊赖之际便在路上欣赏欣赏花草树木,和毛毛虫聊聊天,享受一下阳光。

它找到各种不同的碎片,但都不合适,所以都留在路边,继续往前寻找。

有一天,这个残缺不全的圆终于找到了一块非常合适的碎片,它开心地把那块碎片拼上了,然后兴奋地开始滚动。

可没有想到的是,虽然现在它是完整的圆了,能滚得很快,但是快得使它注意不到路边的花草树木,也不能与毛毛虫聊天了。

它终于发现滚动得太快使自己看到的世界好像完全不同,便停止滚动,把补上的碎片丢在路旁,重新慢慢滚着走了。

也对,残缺的圆这可能就是一种残缺美吧,就因为残缺,它小心翼翼,在滚动中发现了生活的乐趣,而一旦完好时就感觉不到什么是幸福了。那么,幸福是什么?是在经过自己努力后获得成就的感觉。因为有缺陷,才会珍惜生活的美丽;因为有坎坷,才会走得更加坚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也总是这样,所想的总是要去“取”,总想要让一切变得更加完美,于是一路辛辛苦苦、汲汲营营。可是,当我们有一天当真“取”到了想要的东西时,却发现,也许那并不是自己所真正需要的。于是,我们只有将“取”得的东西舍弃了,而舍弃后的世界,居然比想象中的更加美好。

“取”等于“乐”吗

“取”,想想都会让我们心潮澎湃、意气风发,得到之后的快慰是一种让人感到成功与肯定。“取”会填充我们心中不同方面的空缺,或者满足我们的某些“虚荣”,而得到后的炫耀也常常使人认为那是一种幸福。

只是……“取”所带来的,就一定是快乐吗?

在亚洲,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猎人们先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接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抽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紧握的拳头便抽不出洞口。当猎人们来时,猴子惊慌失措,更是逃不掉。

没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是被自己的贪念所俘虏的,只需将食物放开就能抽出手来。可是,它不愿意,它所想的只有“取”,而没有“舍”。于是,它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被捉的厄运。

在这个凡尘闹市之中,似乎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争名逐利,利欲熏心,又有谁能真正感悟“欲壑难填”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呢?人们奔波、忙碌一生,所想的似乎也只有“取”这个字。没钱时,天天发愁怎么赚钱,做梦都想一夜暴富;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一家人为钱闹得妻离子散、鸡犬不宁。没楼房时,天天想着如何买楼、买房;有楼、有房时,左一处,右一处,还着贷款,当着房奴。没当官的盼着当官,有一官半职的盼着步步高升,没完没了的欲望吞噬着人心,私欲无休止的膨胀。苦日子可熬到头了,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了,但是幸福指数却下降了。

不少人的思想中往往会有一个误区,总认为得到的越多,自己就越快乐。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更多的是想得到,不知道何时醒悟于自己渴望的太多了,太执著于想得到某些东西上,就会感觉身心的疲惫。要知道,“取”所带来的,并不一定只是快乐,还有可能是陷阱、是灾难。人啊,还是不要太执迷于自己的欲念吧!

“舍”等于“苦”吗

“舍”在人们的心中总显得过于凄凉和冷峻,身边的挚爱被掳去,那是怎样的不舍和纠结,反复在心里重现拥有时的美好,默默在脑中回想逝去的甜美……心碎是似乎必然的结果,颓然仿佛是最终的归宿。

难道,舍弃带来的就一定是痛苦么?

西亚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流浪汉步子沉重地走着,长长的路看不见尽头。他背着一大袋沉重的沙子,身上缠着一根装满水的粗管子,右手托着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左手拿着一块岩石,脖子上用一根旧绳子吊着一块大磨盘,脚腕上系着一条生锈的铁链,铁链上拴着大铁球,头上还顶着一个已腐烂发臭的大南瓜。这个流浪汉吃力地走着,每走一步,脚上的铁链就会发出哗哗的响声。他呻吟着,抱怨自己的命运如此艰难,抱怨疲倦在不停地折磨着自己。

炎炎烈日下,这个流浪汉自然走得十分艰难,这时迎面来了一位农夫。农夫问:“喂,既然你这么累,为什么你不将手里的石头扔掉呢?”“我真蠢。”流浪汉明白了,“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他扔掉了石头,觉得轻了许多。

不久,他在路上又遇到了一位农夫。农夫问他:“告诉我,疲倦的流浪汉,你为什么不把头上的烂南瓜扔了呢?你为什么要拖着那么重的铁链子呢?”

流浪汉答道:“咦?真的唉,我没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事,谢谢你给我指出来。”他解开脚上的铁链子,把头上的烂南瓜扔到路边,并且把它摔得稀烂。他又觉得轻了许多,但随着继续往前走,渐渐地他又感到了步履的艰难。

又有一位农夫从田里走来,见到流浪汉十分惊异,“啊,好人,你扛了一口袋沙子,可一路上有的是沙子;你带了一根大水管,好像要去穿越卡维尔大沙漠。可你瞧,路旁就有一条清亮的小溪,它已伴随着你走了很长一段了。”听到这些话,流浪汉又解下了大水管,倒掉了里面已经变了味的水,然后把口袋里的沙子倒进一个洞里。他站在路上,看着落日沉思,而落日的余晖则映照在他身上。突然他看到自己脖子上挂着的磨盘,意识到正是这东西使他不能直起腰来走路。于是,他解下磨盘,把它远远地扔进河里。他卸掉了所有负担,徜徉在傍晚凉爽的微风中,寻找住宿之处。

懂得放弃才有幸福,背着包袱走路总会很辛苦,可是不少人似乎总是看不到,总以为身边有的东西都是要紧紧抓牢的,而身边没有的东西都要努力取得,所以只会越走越累。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觉得压力大、烦恼多、不愉快,这正表明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背负着许多不必要的“包袱”。这些“包袱”会使人对生活和工作倍觉辛劳无趣,而将这些不必要的东西舍弃后,所得到的就不是痛苦,而是快乐了。

衡量好人生的取舍,苦也可变乐

“取”或许是一种本事,而“舍”更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自然取不到;而没有通悟的人,更是舍不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刻都在取与舍中选择,可却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而常常忽略了舍。懂得放弃,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在取与舍之间多一些中和的思想,静观万物,大家自然会明白适时地有所放弃,正是自己获取内心平衡与幸福的灵丹妙药。

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那粒“沙子”,而这小小的沙粒就是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什么也不舍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舍弃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懂得舍弃的人才能拥有更多。快乐的人舍弃痛苦,高尚的人舍弃庸俗,纯洁的人舍弃污浊,善良的人舍弃邪恶;聪明的人勇于舍弃,高明的人乐于舍弃,精明的人善于舍弃。

那么,究竟什么该“取”,什么该“舍”呢?对此,刘墉曾说:“少年时取其半;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少年是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 X3V2tRcrFIDJCV1PVcrfwyA90VPvtv7oLLLQqjoKVwqZmYQyc0pwsFxOe7tZkz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