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与人为善,拥有一颗包容心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浩瀚,是因为它包容万物;天空之所以宽阔,是因为它汇云聚雾,藏风蕴雨。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人心。人生几十年,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扩大自己的心,拥有一颗包容心,与人为善。于己于人,都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君子不念旧恶

子曰:“伯夷、叔齐、泰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对此,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之所以夸赞伯夷、叔齐、泰伯,一是因为他们三人“不念旧恶”;二是因为他们能做到“怨是用希”,而这,也正是孔子敬佩他们三人的原因。

“不念旧恶”指的是,不记仇,对伤害过自己的人,宽以待之,并不把过节记在心里。而“怨是用希”指的是,遇事不怨天尤人,能在心底无私地自宽。久而久之,这样的品行和心胸就如春风细雨般不断地温润那些曾不怀好意的人,最后感动他们、感化他们。

所以南先生说,君子不念旧恶。在仇人、对手、敌人,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人面前,能不念旧恶,是需要非常大的胸襟和崇高的品行的。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人在“死对头”面前能够不念旧恶,能够忘记所有的过节,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伸手帮助他们,甚至主动与之握手言和?所以说,能不念旧恶的,恐怕只有君子吧。

但是,如此看来,是否我们就做不到不念旧恶了呢?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在这个人际关系异常重要的年代,与人为善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不然,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要获得快乐,取得成功,实现梦想,就是非常困难的。

这就需要我们开阔自己的胸襟,做一个有包容心的人。生活就好比是饺子,包的是什么样的馅儿,就会拥有什么样的味道。一个拥有包容心的人,他的内心就好比是水,即使是浑浊的,“沧浪之水亦能濯我足”。遇到再恶毒的人,听到再难听的话,也能用内心的水把他的“浑浊”冲淡。这就是不念旧恶的君子的作风。

南先生分析孔子敬佩伯夷、叔齐、泰伯的原因时,特别强调做人要如他们一样“不念旧恶”,和孔子一样,南先生也对他们这样的品行深表赞扬。事实上,南先生本人,更是一个不念旧恶的君子。

有一次,达摩书院创办人张尚德从苗栗去了台北,他给南怀瑾的一个学生讲了一件事。他说:有一天,他的好朋友到达摩书院去看他,因为这个好朋友是个大学教授,我就借机请他到课堂讲学。在整整两小时的演讲中,这位教授只说了一件事,就是骂南怀瑾,骂他故弄玄虚,是个伪君子。

南先生的学生颇感疑惑,便问张尚德:“此人是否与南老师有过节,故而如此?”

张尚德回答说:“毫无过节。”

“那是为了什么?”

“只能说人性如此!”

“那么他在你的课堂骂你的老师,你有何反应?”

演讲完毕,我便对他说:“我现在才知道,原来你的学问比南老师高很多啊!”

后来,这个学生把这件事告诉南先生,南先生却不予理会,只是风趣地说:“人家要吃饭嘛!我们也要吃饭嘛!”

之后有一天,南先生和那位教授同时出席一次学术会议,两个人恰巧遇到,但是南先生却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并与之认真探讨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问题。对方深为南先生的学术风范和成就所折服,内心深感惭愧。

南先生如此心境和胸襟,不正是不念旧恶的君子之风吗?

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茫茫人海中,我们难免会与别人在思想上、情感上发生冲突,在生活中产生各种误会和摩擦。然而,如果心里一直装着怨恨和过节,那么心还会有多大的空间去盛装美好的事物?长期如此,心会不会不堪重负,从而让生活的风筝无法高翔?

也许,我们无法做到爱一个与自己有过节、处处与自己为敌的人,但我们至少能做到包容对方的无心之过,甚至是恶意的伤害,做一个有包容心的人,不念旧恶。所谓“不要因别人的过错而让自己生气”,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试想,假如我们能够如南先生那样不念旧恶,也便能与别人化干戈为玉帛了。久而久之,我们多的是朋友,而不是仇人。这就如释迦牟尼说的: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对一个领导人来说,能做到不念旧恶,更为难能可贵。真正不念旧恶的领导者,是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同时,也能吸纳更多的人才,成就一番事业。

由此可见,不念旧恶,才是一个与人为善,拥有包容心的人的选择,才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的胸襟和情怀。所以,请丢掉仇恨和报复的枷锁吧,如南怀瑾先生一样做一个不念旧恶的人。

器量决定命运

人的器量如同一个可以自由伸缩的容器,可大可小。而人与人之间,器量也有大小之分。换句话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器量。

有的人器量大,能容得下各种人或事;而有的人,器量小,只能容下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事。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两者之间。比如说,有的人,心中能装下万卷诗书,却听不进半句忠告;有的人,能句句谗言媚语,却说不出一句真心话;而有的人,能容得下奸诈狡猾之徒,却容不下一个刚正不阿的人。

既然器量有大小,那么,器量大和器量小的人区别在哪呢?

对此,南怀瑾先生说:“一个越是有德的人,当他的地位越高,临事时就越是恐惧,越加小心谨慎……不但一国君主应该戒慎恐惧,就是一个平民,平日处世也应该如此,否则的话,稍稍有一点收获,就志得意满。赚了一千元,就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这就叫做‘器小易盈’,有如一个小酒杯,加一点水就满溢出来了,像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

认真地品读南先生的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器量的大小决定命运的好坏。一个器量狭小的人,就如南先生所言,像一个小酒杯,加一点水就满溢出来了,这样的人,不会有大作为,注定会遭遇失败。

元朝末年,狼烟四起,群雄割据,当时朱元璋和张士诚是对手。在评价张士诚的时候,朱元璋说:“这个人,器小,不足畏。”后来,张士诚果然大败。

而一个器量博大的人,就能够“海纳百川”。这样的人,大事面前有气场,更有气度;小事面前更不斤斤计较,大有“一切如浮云”的通透和洒脱。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若能拥有如此器量,又怎会去计较得失,怎会天天记着烦恼?一切忧扰都在宽容中沉淀,他的眼光只聚焦在做好自己、办好事上。这样的人,最终也是大有作为之士。

1991年,南非民族斗士曼德拉被选为总统。曼德拉是黑人,在他被选为总统之前,因为带领群众公然反对白人的种族隔离政策而被捕入狱,并一关就是27年。

在这27年里,曼德拉过着地狱般的囚徒生活。因为曼德拉是“反动派”的头领,所以他是作为重犯被看管的。当时曼德拉被关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每天要做很多的体力活,比如从寒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采石灰,或者是把大石块碾成小碎石,等等。

被捕时的曼德拉,年纪已经比较大了。但是看守者并不同情他,因为他是反抗头领,所以,总是找各种理由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变本加厉地虐待他。

但是,曼德拉并没有为此和他们进行反抗,更没有因为这样的磨难而放弃生命,只是在默默的忍耐中承受一切磨难。27年以后,他被释放了,并且最后被选为南非的总统。在总统就职仪式上,曼德拉在介绍完世界各国的政治要客之后,便郑重地向全世界介绍了当年看守他的那些人,并对他们的出席表示真诚的感谢。

当曼德拉微笑着向全世界介绍完他们的时候,年迈的他站起身来,向看守他的那些人鞠了个躬,表示敬意。曼德拉的这一举动,让世人为之震惊。这充分地体现了曼德拉的器量,也让在场的人对曼德拉肃然起敬。

后来,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就告诉自己,若是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就永远活在牢狱的痛苦中,难以有所成就。”

这就是器量大的人的选择,正因为曼德拉能拓宽自己的器量,所以他才能忘记仇恨,做自己更应该做的事;才能有新的开始,不断寻找生活的希望和目标。最后成功被选为南非总统。

可见,命运,或者说人生的境遇,与我们自身的器量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一切成就其实都是自己修来的福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既然我们能够看到八九,那也应该看见一二。这一二之见,便源自博大的器量。人生的大智慧,就如南先生所强调的,不要做一只小酒杯。其言下之意,便是要做一个“宰相肚里能撑船”和“器大不盈”的人。

这就如法国大作家雨果说的:“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人生路上,遇见不如意,碰到再大的艰难困苦,都要敞开胸怀,用自己的大器量去包容一些阻滞与挑战,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一个人在逆境中的风范,是诠释其生命的内涵和深度最好的证词。而顺境中的点滴成就,也不可过于夸耀,更不可就此满足。所以南先生劝诫我们不要“稍稍有一点收获,就志得意满。赚了一千元,就高兴得一夜睡不着”。

总而言之,器量决定命运。若是渴望改变命运,或是想要更好的命运,那就谨记南先生的劝诫——做一个拥有博大器量和宽阔胸襟的人。

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佛学大词典》对“自觉觉他”的解释是:大乘菩萨自己觉悟所修之法,又能令其他有情觉悟之。大意是说,大乘菩萨不仅自己对所修的佛法有所觉悟,而且能使其他众生获得觉悟。

而《佛光大辞典》注释“自利利他”时说: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用通俗的话来理解,自利就是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则是以对他人有利为目的的行为。

由此可见,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行为是一种大公无私的表现,一种崇高的品行。对此,南怀瑾先生认为,从佛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大公无私,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仔细想来,要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又岂是轻而易举之事?佛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具有大公无私的博大胸怀和救济苍生的深远目标。

所以南先生说:“佛在这个世界上,以师道当人的师表,教化一切众生,救渡一切众生,渡完了,他老人家就说‘再见’,不来了。”

看似南先生只是一味地在赞美佛的无私,羡慕佛的博大胸怀,实际上,南先生是在劝诫我们,人生路上,应该向佛学习,培养自己救济苍生、帮助他人崇高目标和大公无私的博大胸怀,做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据说,有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在诵经。忽然,灯苗攒动,一个蒙面人跳进七里禅师的房间,拿着一柄长剑对着禅师的后背,恐吓说:“把你的钱财都给我,不然我捅死你!”

禅师依然诵着经,不理会强盗,头也不回地说:“不要打扰我诵经。钱财都在壁柜里,你自己去取吧。”

强盗听完,立即把壁柜里的钱财都装进自己的袋子里,匆匆忙忙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禅师镇定地说:“你不要把钱财都拿走,留一点我明天买花果供奉佛祖。”

强盗一听,觉得禅师的要求很在理,于是,就解开袋子留下了些许银两。强盗又担心禅师使诈,于是,急忙系上袋子准备离开。

这时候,禅师又说话了:“你收了别人的钱财,也不说声谢谢吗?”

强盗有些惭愧,于是对着禅师鞠了一躬,郑重地说了一声“谢谢”,便头也不回地去了。

后来,这个强盗又因为盗窃而被捕入狱,在搜查强盗的家时,官府查到禅师的东西,于是派人请禅师去确认并领取失物。结果,在确认的时候,禅师却说:“此人并非强盗,这些钱财是我送他的,他曾诚心地向我表示了谢意。”

听到这话,强盗非常感激。当他刑役期满,重获自由的时候,便遁入佛门,皈依于七里禅师。

这是七里禅师用自己的修行觉悟成功影响强盗的一个真实例子。正是因为七里禅师心胸宽阔,有自觉觉他、自利利人的品行,所以才会说强盗不是强盗。也正是因为禅师能自觉觉他、自利利人,最后强盗才会选择皈依于七里禅师、遁入佛门,而不是皈依于歪门邪道。

由此可见,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行。

所以,南先生暗示我们,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一个大公无私、心胸宽阔的人。能如此,也便能做一个自觉觉他、自利利人的人了,进而也能与人为善了。对此,南先生本身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南先生初到台湾的时候,日子过得很清贫。尽管如此,他还是时刻想着要帮助别人。当时,台湾经济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普遍都很拮据。当南先生得之邻居家已经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时,就把自己仅剩的米偷偷地放在了邻居家门口。

后来,每当有人向南先生求助的时候,他总是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拿出来,竭尽全力帮助别人。

对学生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也总是建议自己的学生,要乐于助人,并且告诫学生,不要等到发财之后才说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可以从点滴做起,要从现在开始。

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南先生惯常的习惯。南先生不仅将这样的品行付诸实践,也教导自己的学生要做乐于助人的人,这不就是自觉觉他的表现吗?而南先生用自己辛苦赚得的钱帮助别人,不正是自利利他的表现吗?

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如南怀瑾先生一样做一个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人,不断培养和铸就自己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博大胸怀和大公无私的品行。如此一来,也便能够成为一个拥有博大胸怀、与人为善的人,也便能与人友好相处。

规过劝善不强求

《弟子规》里说:“亲有过,谏使更;悦吾色,柔吾声。”它说的是:父母有过失时,我们应该通过劝谏使之改正错误,但是,在劝谏的过程当中,要和颜悦色、言语温和。

推而广之,无论是生死之交,还是泛泛之交,当我们看见他们出现过失时,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态度和方式,并以真诚的心态加以规劝。

规劝,大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小则关系到一个人的名誉声望和一生的命运。所以孔子强调说:“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当不义,则诤之。”可见,规劝,使人更过向善,是具有极大的意义的。

据《论语》记载,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对此,南怀瑾先生的理解是:有时候交朋友也是一件很难的事。上论《里仁》篇中子游曾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南先生进一步指出,这里,孔子告诉子贡,交朋友之道,在“忠告而善道之”。尽我们的忠心,劝勉他,好好诱导他,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不可则止”,就不再勉强。假如过分了,那就不行;“毋自辱焉”,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就变成冤家了。

这是南先生的交友艺术,也是南先生的交友智慧——规过劝善,适可而止。确实,规过劝善若强求,不能宽容而为之,必然会适得其反。

因此,纵然规劝的意义重大,但是,我们还是必须做到不强求,适可而止。这二者看似很矛盾,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不然。

尽管古人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逆耳的忠言”过多,可能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后果。所以,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规过劝善也要适可而止。不然,就如南先生所言,会失去朋友之间的交情,变成冤家,这又何谈与人为善呢?而又怎能真正达到规劝的目的呢?

但如此看来,看到他人,特别是好朋友的过错,是否就装作不知道,不规过劝善呢?毋庸置疑,这是不可取的。试想,若你的好朋友拿着刀正准备去杀人,你还会无动于衷地看着他去犯罪而不加劝阻吗?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与人为善,既要规他人的过劝他人向善,尽心尽力而为,又要把握一个“度”,本着宽容的心怀,不强求,不过分。

那么,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我们该如何规过劝善,又该如何适可而止呢?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逆言顺说。规过劝善,是要用我们的双眼去捕捉对方的缺点,并且通过言语或者行为告诉对方,使其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一个新的认识。那么,在表达上,我们就要注意一下方式问题。忠言未必都是逆耳的,所以,要想通过规过实现劝善的目标,不如选择讲顺耳的“逆言”吧。

第二,为对方着想,更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立足点。每个人思考问题、办事情,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有自己的立场。但是,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若缺少暗示和沟通,是难以正确判断对方的意图的。所以,在规过劝善的过程中,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立足点非常重要。

第三,劝谏有度,适可而止。正如南怀瑾所说:“对上位者如有不对的地方,做干部的,为了尽忠心,有劝告的责任。但劝告多次以后,他都不听,再勉强去说,自己就招来侮辱了。对朋友也是这样,过分地要求或劝告,次数多了,交情就疏远了。”所以,若是对方不听劝,屡谏不止,多说也无益,不如选择放弃。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可能会遇到被人规劝的时候,也可能会遇到规劝别人的时候。当我们被规劝的时候,不要怕暴露错误和缺点,只有在太阳下,衣服才晒得干透,穿起来才会有阳光的味道。当别人停止规劝的时候,就应该冷静地反省一下自己。而在规劝别人的时候,既要表达自己的诚意和真心,也要为自己留有一点退缩的空间,避免规劝过度,招致误解甚至不该产生的仇恨。

总而言之,规过劝善,不要强求,适可而止,这样才能与人为善。

宽恕他人等于善待自己

宋朝林逋的《省心录》里说:“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宽容自己的标准来宽容别人,那么交往的人就很全面了;以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就会少犯错。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句话所要表达的道理便是: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历史上,管仲是公子纠的重臣。当初管仲辅佐公子纠的时候,齐桓公被管仲射过一箭,这使齐桓公伤得不轻。后来公子纠被杀,但是齐桓公却不计前嫌,依然重用管仲。这样的宽恕心境让管仲深受感动,最后管仲竭尽全力辅佐桓公,称霸天下,一匡诸侯。无可辩驳,这是齐桓公宽恕管仲的缘故。

正如安德鲁·马修斯所说的:“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正是宽以待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为人处世应该学会的人生智慧。

可是,要真正做到宽恕别人,又谈何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并且,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此看来,要宽恕别人,就得先战胜自己,克服自己的脾气。

南怀瑾先生说:“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脾气却很大。”一个人要做哪等人,首先取决于他能否克服自己的脾气。只有能掌控自己脾气的人,才有机会成为上等人。

这也正是做到宽恕别人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制怒。哀公问孔子:“先生你的弟子中有谁比较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他既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也不会重复犯一个错误。只可惜不幸短命死了。所以,如今便没有好学的了。”

对于这一段话,在《论语别裁》中,南先生评价道:在孔子看来,颜回一直踏实地探求着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像颜回这样的人太少见了。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像颜回一样“制怒”的恐怕很困难,因为怒气向来是最难容忍的。

究其根本,其实怒也属于一种脾气,并非只是有脾气的人才有。任何人都有自己承受的底线,当超过自己的承受力时,就容易生怒。

所以,要宽恕别人,以达到善待自己的目的,就需要制怒。然而,如南先生所说的,怒气向来又是最难容忍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抑制自己的怒气。

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不料忽然灯火全灭。这时候,爱妃悄悄告诉他有人非礼她,黑暗中,她拽下了非礼者的帽沿,所以要求楚庄王立即点灯排查。

楚庄王一听,心中大怒,但是转念一想,还是没有立即命人点灯。

楚庄王努力抑制住自己心里的怒火,即刻对群臣说自己累了,要歇息了,命令大家都离开,并且劝阻爱妃查下去。

后来在一次恶战中,楚国惨败,最后只剩一名虎将单枪匹马地舍命护救楚庄王进行突围。仔细一问,楚庄王才知道原来他正是那次宴会上被宽恕的人。

虽然,如南先生所说,怒气最难忍受,但是楚庄王当初还是忍了下来,换来了战争中臣子的感恩戴德,最后成功突围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不正是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的最好证明吗?

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坚持用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的为人原则与别人相处,管好自己的脾气,抑制自己的怒气,那么,我们就能成为南先生所说的上等人,没有脾气,却有本事。

古人云:“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既然如此,当别人冒犯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必为之恼怒,更不必耿耿于怀,甚至想着要伺机狠狠报复,转而想之,不如选择宽恕吧。因为宽恕别人,最终获益的还是我们自己。因此曾国藩曾说:“善莫大于恕。”

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像颜回学习,做一个“不迁怒,不贰过”的人,做一个能控制自己脾气的人。如此一来,便能以宽容之心,宽恕别人,与人为善,成就自己的大智慧。而这,也正是南先生说“像颜回这样的人太少见了”的言下之意——鼓励我们要做个宽恕别人、与人为善的人。

心佛众生无差别

《华严经》说:“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心佛众生无差别就出自这里。概括地说,它想要表达的是“众生平等”之意。

2011年新上映的电影《新少林寺》,讲述了一个军阀混战年代英雄救国救民的故事。骁勇善战却又欺压平民的军阀少帅侯杰,被他视为兄弟的副官曹蛮出卖,以至于落入敌人的陷阱,痛失爱女,而他的妻子颜夕也因爱女的死而离开了他。

经历了这几重打击之后,仇恨令他痛不欲生。绝望之下,他选择出家,投靠佛祖。但是,得知恶霸军阀侯杰要出家的消息,少林寺弟子都劝他们的住持拒绝侯杰的请求。但是住持却说:“心佛众生无差别。”最后,还是平静地为侯杰剃度了。

后来,侯杰潜心修佛,一心向善。期间同对佛学领悟甚高的煮饭僧悟道,还与少林寺三位少僧净能、净海、净空化敌为友。最后,共同对付出卖自己的曹蛮及其手下索降图,誓死保护战火中的灾民及少林寺。

住持之所以允许侯杰出家,就是因为一个潜心要修佛向善的人,无论他之前是善是恶,在佛祖面前,机会都是平等的,人格也是平等的。这是佛祖的胸怀——宽阔而仁厚,拥有博大的包容心。

人世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一尊修行高深的佛,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让自己拥有佛祖那样的胸怀,但是,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这仍是我们必须学会且拥有的心态和胸襟。

南怀瑾先生说:“释迦成道后,极力宣扬一切众生性相平等的观念,不但认为人类是平等的人类,而且认为凡有血肉与具有灵知之性的生物,乃至天人之际,一律称为众生,大家在本性的道体上,本来都应该是平等的。”

而南先生本身更是相信众生是平等的,他对去拜访他的所有人都一律以礼相待,谈笑风生。生活中,对平常来访的客人们,南先生都以握手为礼。

因为南先生认为,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因此,人和人之间要有礼,事和事之间也要有礼。

南先生虽然是个大学者,成就很高,但是,他从不接受别人的叩拜大礼。南先生教王侯业学佛多年,为了表示感激,王侯业的妻子王女士专程从美国回来看望他,见面之后,王女士特行大礼,谁知,王女士还没跪下去,南先生已经跪下去了,连声说:“下次万万不可!”在他看来,众生无差别。礼仪不可不讲,但是,心意到了就可以,不必拘于形式。

而在学问上,南先生更是坚信“众生平等”。每每有人虚心地向南先生索求取道的秘诀时,南先生从来不以大师的身份对别人施以指使甚至是命令,而是以谦虚的口吻和建议性的语言告之自己的经验,甚至与之平起平坐地探讨佛学。正因为南先生拥有这样的包容心怀,所以,大家不仅仰慕南先生的学问和道行,也深深钦佩其为人。

生活中,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无时无刻不需要我们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说话、办事。试想,有谁愿意跟一个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人打交道?况且,真正有学问、有本事的人,都是非常谦虚、亲和、仁厚、拥有包容心的人。只有没能耐的人,才会成天自以为了不起,觉得自己是无与伦比的,才会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事实上,要真正成就自己的才干,让自己的才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和机会,我们必须先做一个谦虚的人,做一个与人为善拥有包容心、相信众生平等的人。而坚持众生平等,尊重别人,才能看轻自己的成就,不断进步,在不知不觉中,也才能成功地影响别人。

既然如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都应该摒弃唯我独尊的思想。做到心佛众生无差别,大家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平等相待,友好相伴,这才是与人为善的人生智慧。 I4q2eeUxu6JeCludJMO8I5soUhtioV5Zw4goEKKfL8xFEfvJLXz0H6EmMLuW7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