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时时注意,灭掉心中的那团火

当感觉自己想生气的时候,不妨先冷静一下。有时候,一时的冷静,可能会让自己收获一片蔚蓝的天空。

为小事动怒,值得吗

当我们集中精力追逐自己的梦想时,生活中的烦恼便会大大减少,我们也便不会再为小事动怒,因为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所以就不在乎身边这些芝麻大的麻烦事了。

有一个人夜里做了个梦,在梦中,他看到一位头戴白帽、脚穿白鞋、腰佩黑剑的壮士,向他大声叱责,并向他的脸上吐口水,吓得他立即从梦中惊醒过来。次日,他闷闷不乐地对朋友说:“我自小到大从未受过别人的侮辱,但昨夜梦里却被人辱骂并被吐口水,我心有不甘,一定要找出这个人来,否则我将一死了之。”于是,他每天一早起来,便站在人潮涌动的十字路口,寻找梦中的敌人。几星期过去了,他仍然找不到这个人。愤怒之余,他竟自刎而死。

看到这个故事,你也许会嘲笑主人公的愚蠢,做梦乃一件极其稀疏平常的小事,做噩梦也是常有的事,怎么能为此而大动肝火呢?可生活中就有许多人为小事动怒,为一点小事而和别人翻脸,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事情每天在街上都能看到。

中国有句古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的时候,事情虽小,杀伤力却很强,小则破坏人的好心情,大则可以让人前功尽弃,甚至送命。历史上有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却在阴沟里翻船的人啊!今天不也正在上演一幕幕这样的悲剧吗?

在科罗拉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据当地人讲,它曾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它都挺过来了,但在最后,却在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下永远倒下了。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一开始树还没有感觉,但渐渐伤了元气。最后,这样一棵森林中的巨人,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也没能把它摧毁,却栽在了小小的甲虫手里。

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例子啊!比如,家务事虽小,再大的清官却也断不清。其实并非清官无能,而正反映了他们的高明之处。亲人之间,为一点点小事而反目成仇,实在是不应该,所以,为何要给他们分个一清二白呢?就让他们糊涂到底吧,这样反而比分清谁是谁非更好。

别为小事动怒,把一些委屈和难堪的遭遇,在内心转变成另一种心情,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去化解这一切。如果能从中得到更大的益处,不也是另一种收获吗?这不是比时时记恨别人、处处结下冤家强吗?不妨看下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个人经过一棵椰子树,一只猴子从上面丢了一个椰子下来,打中了他的头。这人摸了摸肿起来的头,然后把椰子捡起来,喝了椰子汁,吃了果肉,最后还用外壳做了个碗。

我们之所以对小事缺乏足够的承受能力,是因为我们没有把精力放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因此,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我们首先要问自己:“这是我生活目标中至关重要的事情吗?为此花费时间与精力值得吗?”

心理的平衡,你需要调节

明代的洪应明写过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展云舒。”这种度量很大。梁启超给谢冰心写过:“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虽世事沧桑变幻。心里各种烦恼的事啊,睡个觉,做一个梦就过去了。这就是度量。所以,无论受多大的挫折,度量大的人都能维持心理平衡,不生气,不动怒。

生活中的许多不如意,大多缘于比较。一味地、盲目地和别人比,造成了心理不平衡,而不平衡的心理又使人处于焦躁、矛盾、激愤之中,使人牢骚满腹、压力巨大,甚至不思进取。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得过且过,更有甚者会铤而走险,玩火烧身。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心理平衡。以下几点建议,是走出心理失衡误区的钥匙:

第一,学会比较。

心理失衡,多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比较对象,如总与比自己强的人比,总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比。如果能够坚持自我,不去比较最好,实在要比的话,就把和自己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人当作比较对象,那生活中可能因此会少一些烦恼,多一片笑声。

第二,寻找自信。

自信是心理平衡的基础。假如感到某方面不如别人,应相信自己是有才的,只不过是忽视了自己的长处而已。当然,自信的前提是自己确有发光点。所以,平时应当练好基本功。

第三,自我发泄。

你有权发火,怒而不宣可摧毁肌体的正常机能,导致体内毒素滋生,使人变得抑郁、消沉。适当地发泄可以排除内心的怒气,使人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发泄的方法很多,如可以向朋友、家人倾诉,也可以在独处时怒吼,还可以对着某物打上几下,出出怒气。有的人在自己办公室里放上一盆沙子,愤怒时便用力去搓沙子,这样既不害人也不伤己,不失为发泄的一个好方式。

第四,寻找港湾。

生活中需要一个能让自己“充电”、休养的港湾。无聊时去“充电”,烦恼时去放松,就像一艘远航归来的帆船一样,在这宁静的港口及时得到休整。这个港湾可以是一间充满花香的“闺房”,可以是一次深造提高的培训,也可以是一次独来独往的旅行。

第五,心底无私。

命运的主宰是自己,要牢固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经常思考、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就能获得最大的安慰。

第六,享受生活。

生活是美好的,虽然有时候会和人开个玩笑,让人跌上一跤,但说不定在让你跌倒的时候,会放一个金元宝在地上等着你去捡。所以,要学会体会生活的美好,学会享受自然的恩赐,学会欣赏别人,也学会自我欣赏。

第七,献出爱心。

拾到一个钱包,与其整天提心吊胆、心神不宁,不如做件好事,奉献一片爱心,把钱包还给别人或是上交,心中会得到更多的安宁。

第八,复返自然。

大自然如同母亲的胸怀一样博大,如同上帝的施舍一样慷慨。烦闷时不妨到外面走走,回归自然。望着蔚蓝色的天空、朵朵的白云、潺潺的流水,听着那婉转的鸟鸣,心灵会慢慢趋于平静,快意会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

在仇恨上播撒鲜花的种子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于是海格力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可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老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我们生活在世间,难免与别人产生误会、摩擦,如果不注意,在我们轻动仇恨之时,“仇恨袋”便会悄悄成长,最终会堵塞我们通往成功的路。所以,我们一定要记着在自己的“仇恨袋”里注入宽容,那样我们就会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机遇。

宽容是一种艺术,宽容别人,不是懦弱,更不是无奈的举措。在短暂的生命里中学会宽容别人,能使生活中平添许多快乐,使人生更有意义。正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胸怀才能比天空还宽阔,才能尽容天下难容之事。

杰克和汤姆曾经是好朋友,有一次他们合伙做卖米的生意。

在他们居住的那条街上分布着许多米店,大多数店主把米放在外面,晚上找人看守。他们也和那些店主一样把米堆在商店外面。

可是,有一天早上他们起来后发现米少了许多。杰克记得晚上汤姆起来好几次,就怀疑很可能是汤姆把米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想独吞,因此心中大为不悦。而汤姆说他没有看见那些米,杰克不相信,两人吵了起来。汤姆忍无可忍,动手打了杰克,杰克毫不示弱地狠狠还击,打得汤姆鼻青脸肿。从此,他们成为仇人,不再来往。

第三天,杰克要到附近的一个小镇去做生意,一大早推开门发现门口放着一个陶罐,罐里装着几根骨头。按照当地风俗,这是不吉利的象征,很晦气。杰克想,肯定是汤姆为诅咒他生意落败而故意放在他家门口的,因此非常生气地将陶罐扔到花园里,就出门了。结果那天他的生意很不好,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亏了不少本。回到家中他给院子里的花松土施肥时,无意中看到了那个陶罐,想把它砸碎出气,又觉得很可惜,就顺手移了几株快死的花进去。

过了几天,他从外边做生意回来,赚了不少钱。他在侍弄花草时发现,陶罐里开满了鲜花。这让他很高兴,没想到用来出气的陶罐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欢乐。看着这些鲜花,他开始为自己狭隘的心胸感到脸红,觉得自己当初不应该迁怒于汤姆,应该心平气和地向他解释。他决定主动向汤姆道歉。

在去汤姆家的路上遇到了他的邻居,邻居问他说,前一段时间自家的小孩夜里在外面玩,把一个准备泡药的陶罐和一副兽骨药给弄丢了,不知杰克看见了没有。杰克回家找到陶罐和扔在院子里的兽骨还给了邻居。奇怪的是,当他把东西还给邻居时,邻居却给了他几袋米。

原来,就在杰克和汤姆把米放在外面的那天夜里,有人要买杰克邻居家的米,黑暗中邻居错把杰克和汤姆的米卖了,等发现时,买主已不知去向。邻居找杰克时杰克已到外地去了,后来就把这件事给忘了。杰克觉得自己错怪了汤姆,就带上从陶罐里采摘的鲜花到汤姆家真诚地道了歉。

后来,他们重新成了朋友,感情比以前更好了。

人与人之间避免不了因互相误解而导致仇恨。最好的方式是以宽容的心态将这种仇恨栽培成一盆鲜花——让自己心里开花才能让周围遍地开花。时间能带走一切也能考验一切,真正的友谊并不会因误解、仇恨而变淡,反而会因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而更加深厚。

让仇恨长成鲜花,是一种智者大彻大悟的境界,也是人生快乐的源泉。

换一个角度看对错,就理智了

同一件事情、同一样东西,因为情境不同、认知不同,就容易产生不同的道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能够说出道理来,对和错,又有什么差别呢?

著名的寓言作家伊索,年轻时曾经当过奴隶。

一天,他的主人要他准备一桌最好的酒菜,以款待一些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当菜一盘盘端上来时,主人发现满桌都是动物的舌头——牛舌、猪舌、羊舌、鹿舌……简直就是一桌“舌头大餐”。

全桌客人出于礼貌,只敢小声地相互议论,机灵的主人发现宾客们的窃窃私语和怀疑的神色,连忙气急败坏地把伊索叫进来兴师问罪。

主人严厉地斥责说:“我不是叫你准备一桌最好的菜吗?你准备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

伊索不慌不忙、谦恭有礼地回答道:“在座的贵客都是知识渊博的哲学家,他们高深的学问需要用舌头来阐述。对于他们来说,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舌头更珍贵的东西了。”

哲学家们听了他这番对舌头的吹捧,都不禁转怒为喜,纷纷开怀大笑。

第二天,主人又要伊索准备一桌最不好的菜,招待别的客人。这批客人是主人住在乡下的亲戚,主人一向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只是一群老土的乡巴佬儿,只有在逢年过节时,主人才会勉强招待他们来家里吃饭。

宴会开始后,菜一盘盘地端上来,却仍然还是一桌“舌头大餐”。主人火冒三丈,气冲冲地跑进厨房质问伊索:“你昨天不是说舌头是最好的菜吗?怎么这会儿又变成了最不好的菜了?”

只见伊索镇定地回答:“祸从口出,舌头会为我们制造灾难,引起别人的不悦,所以它也是最不好的东西。”

主人听了,不禁哑口无言。

尼采曾说:“没有真正的事实,只有诠释。”

我们上学时,老师总讲究“标准答案”,可正是这“标准答案”束缚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曾经还听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进行语文测试,老师问学生:“雪化后变成了什么?”学生有回答变成“水”的,也有回答变成“泥水”的,都被判为正确。只有一个学生回答:“雪化了变成了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判为“零分”,因为“雪化了变成了春天”不符合“标准答案”。而实际上,这该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答案呀。

世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更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我们能够讲出道理来,都是可以理解的。任何道理只有放到一定的环境里才是对的,离开了相应的环境,可能就是谬误了。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跟风,人家考研他就跟着考,人家就业他就跟着找工作,完全不去认真分析自身的条件是不是适合。其实,很多事别人做可能是正确的,但你做就可能是错误了,因为你不适合。所以,世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只能冷静地去做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往事已难追,后悔亦无益

昨日的阳光再美,也移不到今天的画册之中。好好地把握现在吧!往事难追,后悔无益!只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不重蹈覆辙就可以了,人要学得豁达一点。

人生就像一张单程的车票,一去无返。错过了就别后悔。人生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对未来的希望。世界并不完美,人生当有不足。留些遗憾,反倒使人清醒,催人奋进,是好事。

令人后悔的事情,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许多事情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许多人遇到要后悔,错过了更后悔;许多话说出来后悔,说不出来也后悔……人的遗憾与后悔情绪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正像苦难伴随生命的始终一样,遗憾与悔恨也与生命同在。

人生一世,花开一季,谁都想让此生了无遗憾,谁都想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永远正确,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可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有后悔情绪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的前奏曲,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后悔”,我们才会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但是,如果你纠缠住遗憾不放,或羞愧万分、一蹶不振,或自惭形秽、自暴自弃,那么你的这种做法就真正是蠢人之举了。

古希腊诗人荷马曾说过:“过去的事已经过去,过去的事无法挽回。”的确,我们为什么不好好把握现在,珍惜此时此刻的拥有,而要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对过去的悔恨之中呢?

一位很有名气的心理学老师,一天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一只十分精美的咖啡杯,当学生们正在赞美这只杯子的独特造型时,老师故意装出失手的样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这时学生中不断发出惋惜之声。可是这种惋惜也无法使咖啡杯再恢复原状。于是,老师说:今后,在你们生活中如果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时,请记住这破碎的咖啡杯。

破碎的咖啡杯使我们懂得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生活不可能重复过去的岁月,光阴如箭,让人来不及后悔。生活的一份养料,就是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再重蹈覆辙。要知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错过了就别后悔。后悔不能改变现实,只会消弭未来的美好,给未来的生活增添阴影。尽管忘记过去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但事实上,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你不能让时间倒转。无论何时,只要你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损害了目前存在的意义,你就是在无意义地伤害你自己。超越过去的第一步是不要留恋过去,不要让过去损害现在,包括改变对现在所持的态度。

如果你决定把现在的全部精力与时光用于回忆过去、懊悔过去或留恋往日的美好时光,不顾时不再来的现实,希望重温旧梦,你就会不断地扼杀现在的美好。一旦现在成了过去,你将又会陷入深深的懊悔和苦恼中,循环往复,不得善终。

当然,放弃过去并不意味着放弃你的记忆,或要你忘掉你曾学过的有益道理,这些道理反而会使你更幸福、更有效地生活在当下。

最后,让我们牢记卡耐基的话吧: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

科学方法降怒火

使用科学的生理方法能够消除怒火。

比如,坐下来,身子往后靠。因为如果站着跟人吵,会使人更加紧张。

用冷水洗脸,可降低皮肤的温度,令人消除一部分怒气,有利于平静下来。

话尽量讲得平缓一些,自己也会变得轻松起来,气就会随之减少。

发怒会使人的颈部和肩部内的肌肉紧张引而起头痛,自我按摩头部或太阳穴十秒钟左右,有助于减少怒气,缓解肌肉紧张。

还可以默念“静、静、静”,然后深深吸气,吸气要缓慢,急了反而不舒服。充分地吸气之后,停止呼吸几秒钟,然后慢慢呼气。呼气时要比吸气速度还慢,要徐徐吐出。反复做三分钟,往往会感到身心放松。每天坚持做三次,效果更好。

也可以喝一杯热茶或热咖啡。

大声呼喊,必须从腹部深处发出声音。还可高声唱歌,或大声朗诵。

自然站立或者坐在椅子上,双眼轻轻闭合,想象天正下毛毛雨。雨水经由头顶、脸部、前胸、后背、腹部、臀部、大腿、小腿、脚部,通过脚心的涌泉穴位把疲劳之气、烦闷之气排出,入地三尺。同时,在整个想象过程中伴随“松、松、松”的意念。

如果这一切还不行的话,建议你使用“调查法”。对待身边的人出现的错误或异常情况,切忌主观臆断,一定要深入调查,查明原委,再对症下药。

某中学曾经有位学生上学经常迟到,上课铃声响过才到教室,而且喜欢参与打架。同学们对他十分不满,任课教师也大为光火,班主任忍无可忍,上报学校要将他开除。但校长并不同意,而是要教务主任调查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到他在初中时,老师称他为“老油条”“草包”“笨猪”,同学们也不大理睬他;还了解到他父母离异,他被判给爸爸,而爸爸又找了一个老婆,还有一个小弟弟。这样的家庭导致他从小无人管束,也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因而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对周围的一切都漠然置之。了解了他的情况之后,学校中再也没有人觉得他可恶了,还特地为他召开了一次题为“自信、自爱、奋发图强”的主题班会,并特意安排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表现自己。这样一来,使他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从而改掉了身上的不良习气。

在你发怒时,关键是不能钻牛角尖,老往坏处想,如“这个人太讨厌了”,或“我非得教训他一顿不可”,这样会使你更加愤怒而气上加气。

所以,当你遇到愤怒的刺激时,要在心里默念:“息怒!息怒!”

当你要发脾气时,心里默念:“忍!忍!忍!”

当你遇到难办的事情时,心里默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你遇到紧急情况时,心里默念:“镇静!镇静!镇静!”

当你遇到过喜的事情时,心里默念:“不要激动!”

因为缺陷而烦恼,其实没必要

你是否一直都在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生活、完美的人格、完美的生命?其实,缺陷也是一种美,但往往被人们忽视了。在人们心中无缺口的富士山是完美的,但假如你绕“富士山”一圈,认识它的全貌以后,你就会发现有缺口的富士山更美丽些。

著名的维纳斯雕像,就是因为“断臂”才魅力无穷的。曾有好心人将她的手臂根据自己的想象做了修补,可看见的人却都说这不是维纳斯了,因为失去了她那种“残缺的美”。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完成巴尔扎克雕像后,一群学生看到那极富魅力的双手后称赞道:“这双手太美了!”罗丹听罢,沉思许久,最后拿起斧子,砍掉了那双“太美的手”。他解释说,有了这双完美但又显得“过于突出”的手,就会有损于人物全貌,从而失去了“本质的人”。可见,残缺而真实的神韵,往往胜过完整无缺的华美外表;为求全而补上残缺,有时反会弄巧成拙,破坏了真实的美感。

很多人都看过谢尔·希尔弗斯坦画的一幅名为《缺失的一角》(The Missing Piece)的寓言漫画。

一个圆由于缺了一角,它总是不快乐,于是动身去寻找那失落的一角。它唱着歌向前滚动,其间有苦有乐。因为缺了一角,它不能滚得太快,所以能和小虫说话、闻花香,还有蝴蝶站在它头上跳舞。它经历了很多,也碰到很多失落的一角,可是有的太小,有的太大,有的太尖,有的太钝……终于,它找到了恰到好处的一角,太合适了!它高兴极了!因为再也不缺一角了,它滚得很快,快得都不能停下来了,它不能和小虫说话,也不能闻花香,蝴蝶也站不到它头上了……它累了,于是把那一角轻轻地放下,从容地向前滚动着……

我们每个人都是缺少了一角的,那缺失的一角,也许不够可爱,但那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正因为我们缺失了那一角,我们必须去认识、去找寻、去完善,那样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如果我们生下来就很完美,没有缺失一角,那我们还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发展、怎么完善,那一生都不会有什么太大改变,也就没有多彩的人生了。

在生活中,很多人对一些缺陷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反而轻视甚至嘲讽。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21个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得天衣无缝、美轮美奂,震撼了所有观众。在中央电视台的元宵晚会上,《千手观音》被评为“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歌舞类一等奖”。由无声世界里的人们带来的舞蹈《千手观音》,引发了人们长久的赞赏和惊叹。这说明了什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残疾并不意味着生活不完美,而残缺也是一种美。

曾长期担任菲律宾外长的罗慕洛身高只有163厘米,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常常为自己个子低矮而自惭形秽,他甚至穿过高跟鞋,但这种方式只能令他心里更不舒服。他感到那是在掩耳盗铃,于是便把高跟鞋彻底扔掉了。然而,也正是身材矮小促使他走向了成功,因而他说:“我愿下辈子还做矮人。”

1935年,罗慕洛应邀到圣母大学接受荣誉学位,并且发表演讲。同一天,高大的罗斯福也是演讲人之一。事后,罗斯福含笑对罗慕洛说:“你抢了美国总统的风头。”

1945年,联合国创立会议在旧金山举行。罗慕洛以无足轻重的菲律宾代表团团长身份,应邀发表演说。讲台几乎和他同样高。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后,罗慕洛庄严地说:“我们就把这个会场当作最后的战场吧。”这时,全场陷入了静默,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最后,他以“维护尊严,言辞和思想比枪炮更有力量……唯一牢不可破的防线是互助互谅的防线”结束了这次演讲。全场掌声久久不息。

事后,他分析道:“如果是高个子讲这些话,听众可能礼貌地鼓一下掌,但菲律宾那时离独立还有一年,自己又是矮子,由我来说,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从那时起,小小的菲律宾开始在联合国中被各国当作很有资格的国家了。也正是从那时起,罗慕洛认识到了矮个子比高个子更有着某方面的天赋的事实——矮个子起初总被人轻视,一旦爆发,就会一鸣惊人。

无论你存在哪种缺陷,无论你如何不完美,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因自己某方面的缺陷而自卑时,不妨对自己说:“接受自己,明天才会有所作为!”这样你就会突破缺陷的障碍,让生命迸发出更耀眼的火花。

如果你能够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有缺陷的世界中,并不断地追求进步,不断地克服缺陷,不断地超越缺陷,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ZRApeGjn1B1MNZ7lKFjXD90yKPIae0jwDQqMb77F5DJME4aq6g0nBnqdGlwTvf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