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FBI的谈判艺术——舌尖上的战争

谈判桌上针锋相对的较量,往往是有很多技巧的。

FBI谈判桌上的智慧——掌握主动权

喜欢看美剧的人对FBI的大名都如雷贯耳。FBI探员一脚踹开大门,抓住罪犯,一系列的动作连贯直接、不假思索,英气逼人俘获了众多影迷的心。但说起FBI的真身,人们却知之甚少,FBI破案所靠的不仅仅是武力,需要更多的是智慧。在FBI的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案例。

美国的毒贩一直困扰着美国政府,在FBI的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贩毒的案例。在一次稽查毒贩的行动中,FBI探员们发现并将一著名毒枭击退在一座民居中,他还杀害了民居中的两名孩子,挟持了孩子的母亲。在FBI探员们掌握基本情况后,立即通知了这名人质的家人和FBI的谈判专家。

谈判专家到场后,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迅速做出了判断,首先要了解毒贩的需求看看有没有什么破绽。

在与毒贩交涉的过程中,谈判专家一直没有让毒贩开口说话。但谈判专家并没有因此感到焦虑,反而更加沉着冷静,因为他知道,毒贩内心正在做着复杂的心理挣扎,现在在能做的只是等待他开口的那一刻,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终于又过了2个小时,毒贩开口了“如果你不按我说的做,我现在就杀了这个女的,反正我也已经杀了两个孩子了。”

“不要伤害人质,告诉我你需要什么?”谈判专家喊话道。“给我一辆直升飞机,一小时后停在旁边的停车场上。我从现在开始计时了!”

“你的要求我们一定会满足,但是时间确实不够我们准备的。这样,我们肯定满足你的要求,但是给我们两个小时吧,就算是利用警局最近的直升机开过来也要两个小时了。”

“那就给你们一个半小时。”

“好,我们马上去安排。”

一阵调动过后,FBI又来到房子前对着毒贩喊道“你的要求我们已经传达下去了,一个半小时以后你就可以坐着直升机离开了。”“这样最好,否则,我逃不出去这个人质也别想活下来。”“你要求的我们一定会做到,但你觉得今天你能逃出去,明天就不会出现在FBI的大牢里么?”

毒贩沉默了,过了十几分钟说:“我知道你们FBI侦破技法高明,但我也是有后路的。”“你是指你的同伙吗?你以为我们能找到你靠的不是詹姆斯么?”

听到这毒贩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反应,但他的脸僵了一下,虽然一闪而过,但这仍然逃不过FBI谈判专家的火眼金睛。“其实结局你也知道,为什么我们出现在这儿你应该也知道了,怎样才是更好的选择相信你也知道。”

毒贩沉默了许久,开口道“如果我认罪并供出来我们这条毒线,我能得到什么?”

“我可以以人格保证你不会死,如果你真的能帮助美国政府消灭这条毒线的话,你还有更多的选择。”

“你保证我不会死?”

“你可以保证?”

“是的,我可以。”

之后就是一系列的谈判、认罪、逮捕……

在这次的谈判里,FBI谈判专家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实则一直在引导毒贩放低心理防线,从最开始答应毒贩的要求,降低他的心理防线,再慢慢告诉他无路可退,打乱他的逃跑计划,最后给他另一个认罪的选择,在毫无痕迹的引导下成功抓住了毒贩。

除了步步引导外,在FBI的谈判桌上有这样一个致胜法则——掌握主动权,FBI谈判专家与毒贩的交涉过程中,一直都在争夺主动权。从最开始的直升机的准备时间到最后的认罪条件,这话语的分毫之间都是对毒贩的判断——了解需求、辨识条件、解决问题。在多元化的生活中,如何与人进行更好、更畅通的交流与主动权的掌握和需求的判断也是分不开的。

经商的朋友都知道在谈判桌上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性,一笔简单的交易也许会因为你没有在谈判时赢得博弈就处于被动。朋友在一次生意谈判中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在双方就价格问题僵持不下时,朋友提出“这样我们双方都退一点儿,你再让让价,让我们也有点儿利润可拿嘛,要不然再去找别的公司你们也赚不到嘛。”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对方看出了他们是想要多点的利润空间,也让对方有了底气觉得你只有我们一个供货渠道,在排期紧张,双方都急不可耐之时,正是多嘴的这一句话使得朋友的公司立于下风,没有掌握这次具有决定意义的会议的主动权。结果可想而知,这次会议后,虽然双方一直有往来,但利润空间被压缩了很大一截。主动权不是让你在交流之时咄咄相逼,而是把事件发生的方向朝对你更有力的方向上引领,也许你在与人交流谈判之时替他人也是这么想的呢。

大家都有一起吃饭不知如何选择菜品的时刻,这时总是会有一个引导者提出他的建议,也许你并没有在意许多,但换个思维想一想会发现大有不同。在大家都纠结菜品的时候,提出建议的人是不是占据了主动权把大家的困惑解决了呢?也许他提出的正是自己喜欢的,一来可以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二来可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留下好印象。下一次也试试更积极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占据主动权吧!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面对的是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用交流中一点点的小技巧,掌握主动权,判断交流中的信息,推动事件发展,这样的相处之道既让你少走弯路,也会让对方更信任你,交流起来更轻松。

现代的FBI探员们认为,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无处不充实着谈判的内容,小到买菜时的讨价还价是一种谈判,与老板协商要求涨工资也是一种谈判,大到国际之间的交流是一种谈判,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是另一种谈判,谈判的观念虽然没有在大众中形成,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潜移默化地受谈判影响。谈判,这个给人严肃感的词汇早已不是仅出现在政治协商和经济活动中了,它已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种手段,提升你的沟通技巧,化解朋友间的矛盾,维持友谊,同样也可以成为获取幸福的能力。因此,依靠掌握的谈判技巧,也许在你下一次要求加薪时就派上了用场。

试想一下,下次与人资部门要求加薪时可以这么开始“经理您看我来到公司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您对我的工作还满意么?”这样的问题一出,人资的主管就会想他是不是想离开,他在公司的价值,之后就等着他来挽留你吧,但如果你并没有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正要被辞退呢,就要慎用了。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细微之处都充斥着谈判交流的影子。褪去FBI神秘的外衣,把FBI的经验加以提炼,运用到生活中,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FBI的智慧,勇敢地给自己人生一点儿助力。

FBI如何看待你说的话

中国人一直讲究说话的艺术,关于交流的成语比比皆是,这其中有个“言多必失”,意思是: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FBI的探员们在办案时就运用了这个窍门。在审讯室里,FBI总是想尽办法让嫌疑犯多说话,即使他说的是与事实相反甚至瞎编的也会留下蛛丝马迹,这也被称为套话的艺术,说什么由你决定,只要你说出来话就会成为有用的信息,但如何拆解信息分辨有用的就由FBI探员们决定了。

细想一下,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你在与一个健谈的人聊天时,很容易就会从他说的话中判断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个人爱好、生活经历等,这种有助于他人分析自己的特质一一暴露于他人面前,所以言多必失不仅是一个成语,也代表着一种智慧。

在FBI审讯过程中并没有那么压抑,很多的交流开始于“你抽烟么?”、“今天的咖啡真好喝,要来一点儿吗?”、“你的名字是谁起的?是个好名字。”、“最近报纸上总在说这个明星的事,你觉得这是真的么?”、“你觉得今年夏天去哪儿度假比较合适?”,这些问题都不涉及到嫌疑犯的私生活,也不涉及到他们所处的案件,但通过这些FBI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这些问题也往往因为答案的不拘泥、不私密更容易让嫌疑犯降低心理防线,开口说话。

一次出入境记录可疑的嫌疑犯被请到了FBI参与调查。在一间FBI的办公室内,嫌疑犯面对FBI探员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据我所知,FBI处理的都是杀人犯和恐怖组织,这与我好像不符合吧!你们应该看过记录,我并没有问题。”FBI探员面对质疑并没有气馁,在没有掌握确实的罪证之前,这样的反击是要忍受的。

FBI探员露出笑容,解释道“当然当然,你也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责任不仅仅是保护美国政府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了解外籍人士在美国境内的生活情况。我想您也知道我们找您来的目的,您个人的出入境信息非常杂乱,但我们事后也做了调查您确实是清白的,但按照条例还是要请您来坐一坐,您看您现在不是在我们的办公室而不是审讯室吗?也算是陪我这个老头聊聊天吧,最近的案子把我的头都搞大了,我也可以轻松一下。”说完,这个看起来很疲惫的FBI探员喝了口咖啡,继续说道:“今天的咖啡味道不错,给你来一杯吧。”他径自走到咖啡机旁给这名嫌疑犯倒了杯咖啡。

嫌疑犯已经没有了明显的愤怒和紧张成分后,在品尝咖啡时,FBI探员问道“你平时喜欢什么咖啡,这个味道怎么样?”

嫌疑犯摇了摇头“FBI警局里的咖啡确实不怎么样。”

“哦,我天天喝这个都习惯了,你有什么喝咖啡的好地方可以推荐么?”

“当然,我喝过最好的咖啡是在墨西哥,那个味道真是棒,口有余香……”

之后嫌疑犯一直在和FBI探员探讨咖啡的问题,但实际上FBI探员已经从侧面掌握了他这几年的行踪,在彻底打消嫌疑犯的顾虑后,也是在这名嫌疑犯以为遇到了知己之时,探员又从别的生活问题了解到他的生活及工作的一些情况。在取得了嫌疑犯的信任后,几周后的周末,这位FBI探员获得邀请到嫌疑犯家里做客。

在欢愉氛围的晚餐中,FBI探员察看了他家里的方方面面,终于发现了疑点,在第一次的谈话中嫌疑犯明明提到了墨西哥还说每到各地都会买个纪念品摆在书架上,但现在陈列的这些里分明没有他提到的墨西哥纪念品。FBI探员悄无声息的问“你的墨西哥纪念品是什么,是这个么?”说完指了指陈列品其中的一个。

嫌疑犯有些迟疑,随后说到“哦,不是这个,那个坏了。”

原本一句不在意的话成了FBI探员抓住蛛丝马迹的线索。回到警局后,探员们针对他出入墨西哥境内的时间和次数做了系统的分析比对,锁定了他是一名恐怖分子。之后又经过一年的跟踪追查,终于将他逮捕归案。

这就是FBI谈判时经常使用的技巧。让嫌疑犯多说话,不怕你说的与案情无关,我自有我的判断。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在你与他人的闲聊过程中不经意就了解了他人的性格,这也是FBI谈话技巧的运用。这其实也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有研究表明,在人们说更多话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他们之间的逻辑性,谎话也会越说越多,破绽也就更好发现。

在交谈中,对方的侃侃而谈,无论真假都会给你一个基于此人性格的印象,这也是人们注重第一印象的一个方面。在不知不觉中,你可以选择忽略也可以选择掌握的多一点儿。在信息时代,人们注重对信息的把握,常常有人说谁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谁就掌握了这个行业的秘密,可见人们对信息搜集的重要程度。

FBI认为,人与人之间谈话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搜集的过程。让对方说更多的话,意味着你会拥有更多的可用信息。FBI探员们更讲究对个人魅力和沟通技巧的运用,尽可能地让对方多开口。也许嫌疑犯不知道,他的一个玩笑或者是谎言就能让FBI们忙上一整天,也可以上自己的罪证浮现,正是这些成为了FBI切入案件的入口。而这些都是经过FBI多年的研究得出的。

在20世纪初期直至现在的美国一直都对人权问题十分重视,除特殊时期外,严刑逼供都是不合法的。这里的严刑逼供也是很宽泛的,其中包括短时间缺少食物和水、一定时间的光声热的刺激、长期隔离等,基于此,FBI一直在寻找一个更加文明的方法来解决案件——谈判博弈学应运而生了。FBI探员们此后由武改文,用温柔的方式撬开罪犯的嘴,让他们无可否认自己的罪行。FBI理论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心理学的研究,也许你可以嘴硬颠倒黑白,但你隐藏不了自己犯的错误,一个细节或者生理反应、思维模式的缺陷就可以将其绳之以法。现今FBI的大牢里关了很多自己暴露自己的罪犯。

FBI的套话艺术,让你多说话也发展出来很多谈话技巧,比如借助同理心和趋同心理衍生的“黑白配”——谈话过程中一个暴跳如雷,一个和善有礼;利用逞强心理,FBI探员们在谈判时主动暴露破绽,让对方主动反击,从而找到线索;基于补偿心理的交换秘密的谈判方式,这些运用心理学的谈判博弈技巧都是基于让对方开口说话为前提的,可见无论在哪里沟通谈判都很重要。

FBI的这套理论在生活中同样可以运用得如鱼得水。如果你是一位老板,想要了解上周一位员工请假的事由,不用多说工作的问题,跟他聊聊最近感兴趣的或者是不是生活上遇到了什么难事,你的答案就出来一半了。像很感兴趣一样,鼓励他多说一些,如果他告诉你最近感兴趣的事或遇到的问题,相信你的判断也就出现了。沟通是人们联络彼此的一架桥,而谈话技巧决定了你们的步速,谁先到达谁会就更占有主动性。

谈判背后的玄机

FBI的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说话时,他们的语速及语调通常反映着他们的内心。人是高级哺乳动物,与其他物种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可以用自己的思维进行语言交流,在生物进化的千百万年中,人类语言系统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人身体的一个特殊的装置,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人的话语同样也是心理状态的一种表达,而这其中语速的快慢也更能反应一个人的心理活动。

在FBI警局里还有着这样一个趣事。沃尔德是口才好又风趣的律师,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与FBI的探员们在一起办公,大家都很喜欢他。但是他也有一个烦恼,喜欢上了一位美女探员丽萨,任何场合她一出现,沃尔德就显得很笨拙,说不出话,有时经过玩笑甚至连平时的语速都起了变化,每当他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幽默天分时就会起到反作用,虽然丽萨明白他的心意但是需要他来表白的,最后接触的时间长了,沃尔德还是克服了自己的障碍向丽萨表白,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就是典型的心境影响语速的例子。

众所周知,FBI探员们阅人无数,因此他们也总结出了这样一个规律。虽然天生有人慢性子,做事有条不紊,也有人属于急性子,处理事务包括说话也尽量加快速度,但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两者之间,既不慢到无可救药,也不快到追不上,而大多数人说话时也是不紧不慢,速度适中。FBI探员们在办案时更是发现,如果原本急性子的人说话突然变得很可能说明他紧张或者有事隐瞒,当然这也有特例,也许他只是想引起他人注意;原本慢性子的人突然大声快速地说话很可能是听到了中伤他的话,当然这些判断受很多特殊情况的干扰,但一个人语速发生变化,一定是他内心起了变化。根据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和他们的语速变化,FBI将人群分为三种。

第一种,语速较快的人。当我们与这些人进行交谈时会发现,这种人说话速度较快,一句话说到底,侃侃而谈,很少能让听者插上一些必要的话。这种人通常给人性格外向的感觉,他们思维逻辑能力强,口才表达也比较好。这种人在不同的场合也可以游刃有余,应变能力强,给人留下风趣、健谈的好印象。但这种人通常表现出来的缺点就是心直口快,心里很难隐瞒事情,他们往往更易怒,遇事武断。而这缺点也成为他们性格中的最大弱点,正所谓言多必失。

第二种是说话速度平稳的人。这类人说话不紧不慢,给人的感觉最是舒服,觉得这些人稳重且让人放心,让人能够准确地了解到他想表达的意思。这样的人一般富有同情心,内心温和,遇事也显得沉稳。这样通常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思维方式普通,遵守原则,遇事不惊,处事不乱,稳稳当当做人,因此也给人缺少活力和变通之感,同时对新生事物的接纳和领悟也会稍慢些。

第三种是语速较慢的人。这类人做事细致说话速度较慢,有些话甚至让听的人着急,虽说给人留不下坏的印象,但也没有些好的印象。他们的性格通常会有些软弱和内向,缺乏信心,不擅长交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往往会慢慢行事,小心翼翼,没有发光点。在与其一起工作时会让自己觉得难以与其交往,但不至于厌烦。

同时FBI的研究还发现,当一个平时说话较快的人说话突然变慢,反应也没有平时灵敏很可能是跟之前的那位可爱律师一样坠入了爱河。而在一些特殊场合中,突然的放慢速度可能是为了表达情感或是引起注意。但在平时,如果说话变慢了可能意味着他的交谈对象是个强势的人,交谈过程中心理压力明显。如果交谈中面对质疑支支吾吾,解释不清,那这些言论很可能是真实的。当一个平时说话面条斯里的人突然快速地阐明事情,往往说明他在极力辩解,事实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次在FBI的审讯室内,一个极少说话的嫌疑犯在被问到几个问题后突然变得口若悬河、反唇相讥,在老牌FBI警探眼里这样的变化只说明一个问题——他在隐瞒事实。通过观看录像,FBI探员们发现了他语速变化的时间,找到了他争辩的问题,在之后的谈判过程中进行重点询问,终于让罪犯认罪,将他绳之以法。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嫌疑犯对自己说的话没有信心,极力开口否认。一般诚信的人在回答问题时,总会有一段的思考时间,但是说谎的人在心理上害怕事情暴露、被人发现,所以一听到反对或者指控自己的话就会不假思索,极力反驳,“这和我没有关系”,“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不是我做的”,这样也就暴露了说谎者自己。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随处可见。王涛从小就是个内向的小伙子,在与妻子结婚后,也没有变得健谈。可是最近一段时间王涛好像变了个人一样,回到家里说话变快了,话也变多了,妻子虽然感到奇怪,但对丈夫这样的变化还是很高兴的。每天饭后,王涛从原来半天不说一句话变成了滔滔不绝,像变了个人一样,就连看电视节目也喜欢边看边评论了,很多时候妻子都没了“话语权”。过了一阵子,妻子还是觉得有些奇怪,原来沉默寡言的人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健谈和开朗了,是不是了发生什么事情?

一天妻子在王涛的手机上发现了一条暧昧短信,自此王涛小丑一般的舞台剧才落幕。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在这段时间内,王涛由于内心对妻子的补偿心理,从原本对妻子关怀不够、不善言辞的人变得十分开朗,每晚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妻子并找话题跟妻子聊天。仔细想想王涛的种种表现,其中可以总结出一个少言少语的人变得健谈,通常情况是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事情一般是当事人不愿让人提起的,也就是说他们心中有了“小秘密”,为了这个秘密,他们通过自我反应机制把自己改造成了另一个人。因此他们会改变以前说话的快慢及方式,想办法岔开话题,让别人的目光聚焦在其他事物上,而这一切都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完成的。

语速反映着一个人真实的心理状态,想掩饰却深深地暴露,也许言语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但人心理发生变化时的生理反应是不能完美隐藏的,总会有细枝末节露出破绽,只要对其进行仔细揣摩,终会有所发现,下次与人谈话时,多注意他说话时的变化吧!

FBI察言观色的谈判

FBI的探员们无疑是世界上最会察言观色、捕捉人心的一群人,这既是他们侦破案件的法宝,也是他们人情往来中的基本技能。不会察言观色便少了些主动权,在各类的谈判中也是如此。FBI通过对言辞的观察能够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从他的表情和眼神中猜测他的内心,从表现出来的姿态判断一个人可能的行为。在谈判过程中更要注重对方的一言一行,就像一个好舵手能够辨别风向及早发现危险。

如果我们能够学会FBI察言观色的本领,就可以在与人交谈时更加得心应手。试想一下在你在客户家拜访的过程中,客户一边跟你交谈着,一边不时地看向内屋,这也许说明你的拜访打断了客户正在处理的事情,虽然他热情地接待你但还是心不在焉,这时最明智的方法就是找个借口告辞。这样一来虽然表面上你本次拜访谈成交易的希望没有达到,但是得体的察言观色让你了解并解决了客户的小问题,下一次的拜访必会理所应当、水到渠成。

FBI在各类案件中发现,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对别人仔细观察的人往往更能掌握先机,这种观察包括:说话人的语音语调、面部表情的变化、细枝末节的动作和一些不经意的或是经常性的行为举止,这些都是了解对方意图的入门法则。在FBI给出的理论结合心理学后,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并且是大家都会用到的。

在与领导进行交流时,领导的眼睛和手势最能说明问题。

办公桌后的领导听到你的话后依然忙于自己的工作,不抬头看你——这是一种权利的符号,这个领导可能对待下属傲慢了些。领导以俯视的姿势与员工交谈时,说明领导不重视员工个人,喜欢支配员工。领导长时间注视员工,则说明你要加把劲儿了,他对你并没有什么印象,他在等你说更多的话。如果交谈时领导友好坦率望着员工,说明这个员工深受老板喜爱,可能他办事能力较强,离升职加薪也不远了。如果领导总是从侧面轻拍一个员工的肩膀,还要再次恭喜他了,他真的很受领导的器重。但如果这些动作发生在正面或者上面,则说明你努力的路还很长,还没有达到领导的期许。当领导一脸严肃的望着你,没什么表情变化时,表明你的老板是个崇尚权利的人,同时他也是在暗示你“别对我说谎,你的谎言逃不过我的法眼”。如果领导在跟你交谈时有一搭无一搭,时不时抬起头看看你,说明你给他的印象不是很深刻,他还不了解你。如果领导望向室内的一侧,时不时点点头,这种情况你可能以为领导在仔细听取你的意见,实则相反,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不会改变自己原来的想法。领导悠闲地的坐在椅子上,双脚向前,身体向后,要么是他现在的状态很放松,要么是他自视甚高。

在与人交谈时,如果对方双手叉腰给人非常强势的姿态之时,说明你们探讨的问题很重要,关乎利益双方。如果你喜欢用食指指向别人,或者是双手放在身后,互相握着,那么戒掉这些小习惯吧,这都是优越感和尚武精神在作祟。

也许上述的判断法人们在社交场中都多少有些了解,那么,你知道椅子的秘密么?

座位是察言观色中很容易忽视的一项,有时就连FBI也没有注意到。一次FBI的小组会议上,探员们依次入座,有一位探员因为来得最晚就没有坐在前面,即使如此,会议中他还是积极加入,热烈讨论,但是不久后这位探员就离开了FBI。分析一下这位探员的心理,其实座位就表明了他的心理状态,较远距离的探员一定是不想加入的。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随处可见,一个宽敞的沙发椅上,即使位置很充裕,如胶似漆的情侣也是紧挨着坐下。学校的课堂上,如果学生愿意听这门课,通常会选择靠近老师的位置,那些远离讲台的学生通常都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像刚才的那位探员虽然来晚了,但如果他乐于加入一定会选择坐在前方的空位,有人可能反驳说他积极讨论,那也许只是因为他不想别人看出他的异常或者是心理补偿机制在作祟吧。座位一般被分为两类——坐在对面或旁边、坐在背对门口或里面。坐在侧面的人通常是比较亲密的,两人一同应对对面发生的事物,也会让人产生同属感,而相对而坐的姿态形成了对立面,说明两人不太了解或者还不够熟悉。恋爱关系的双方同样适用,对面而坐可能是两人还不够亲密,如果如胶似漆的两人早就坐在同侧了,遇到这样的情侣也就不要再当“电灯泡”了。

在谈话过程中有很多的技巧和学问,人的内在想法会不自觉的从话题里流露出来,因此交谈时更要注意察言观色。交谈中,除了平常需要注意的以外,还要多观察人们经常忽略的:话题的选择、词汇的运用和听话的方式。

话题的种类数不胜数,在交谈过程中也会千变万化。想了解对方,可以从他主动聊起的话题入手,这里面的信息超出你的想象。

与学生家长聊天时,他们的关注点往往是孩子;与中年妇女聊天时,她们总是在诉述自己,你要是想保持良好的形象最好承认她们贤妻良母的身份;在和年轻小伙子交谈时,他们的话题往往集中在汽车上,很多专业的词汇从他们嘴里蹦出来,这是由于年轻气盛的他们在展现自我,这时一个良好的聆听着就可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了。

FBI在考察嫌疑犯时,还会关注他们的用词。词汇代表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受教育程度、思维能力,也是FBI判定罪犯思维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人的故事就隐藏在词汇中,这是一种无法察觉的自我表现手段,美国先关心理学机构已经证实了词汇的选择和使用与性格和经历的关系。通过对言语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个人的真实状态,辩证的方式往往比辩证的内容更丰富。

总是以第一人称开头的人被发现是独立性强的人,常以“你”、“他”、“她”开头的人被发现多缺乏个性,多是没有主见之人。越多使用难懂词汇和外语的人,内心越是胆小懦弱、不自信,有时甚至是自卑的表现。

谈话是一种双方互动的形式,人类的谈话也赋予了语言更多的内容。谈话涉及说者与听者,而且这两方在谈话过程中经常发生互换。FBI对此类的研究关注在听者听到话语后的反应。如果一个人仔细听你说话,他会呈现出目光凝视,坐姿前倾,反之如果对你的话不感兴趣,大致会目光涣散,全身放松,更严重的,如果听者身体向旁边倾斜,说明他早就对你谈话的内容感到厌烦了。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的秘密,也可以利用这些方法,仔细聆听对方的每一句话,提出自己的建议,也提出自己的问题,慢慢靠近你想知道的,这样你既知道了想知道,在对方眼里你还是一个提供解决办法的好朋友,这可是FBI的秘诀哦!

FBI如何识破谎言

FBI在影视作品中被渲染的刀枪不入,成为犯罪分子的克星和死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FBI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这都归功于他们的看家本领——读心术。

在面对穷凶极恶的罪犯和众多的亡命之徒,FBI也在不断发展他们的探案手段,心理学就是辨识罪犯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FBI近三十年研究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高科技的犯罪行为让刑侦变得困难,但人类始终无法掩藏自然流露的身体反应,辅之先进的仪器和设备,邪恶无处遁形,越来越多的案件被侦破,也让FBI更加重视运用心理学的这套理论,读心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何谓读心术?

读心术就是通过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甚至声音语调来判断一个人他说的话、做的事真假与否,是否另有隐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解读他人内心的目的。在早期,FBI探员们依靠测谎仪、脉搏检测仪等仪器来辅助探案,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太大,现代FBI探员们与时俱进,依靠更多的心理学判断来对罪犯进行读心。

高智商犯罪越来越多,谜题套着谜题,但这些都瞒不过FBI的眼睛,虽然不能从他口中得知真话,但通过他的眼睛、嘴角,甚至是一个握拳的动作都可以管中窥豹,得到有用的信息,这就是“读心术”。往往通过这种手段获得的信息更有价值,同时还吸就在困境中推动案情发展。

心理学上指出,一个细微表情及动作的变化,通常揭示着一个人的内心正在起着某些变化,也可以称其为心理活动的外观表达。你是否注意到自己因开心的事情会心一笑和强颜欢笑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表面恭敬但心里厌烦别人就真的看不出来吗,了解读心术,你可能就不会这么轻易下结论了。比如说你皱眉的动作,它可能就是表达你内心不满、焦虑或者是厌恶的信号。

在FBI众多案例中有这么一个经典案子。由于国家机密性质,FBI探员经常接触美国高层,在一个复杂的行动中他们捕获了一名在美的高级间谍。虽然间谍之间的联络十分谨慎,甚至为了保密采取单线联系,任务下达上传更是做足了密保工作,但这仍然瞒不过FBI的灵敏嗅觉,在这次间谍传递信息的过程中,FBI探员当场捕获了这名高级间谍。

在审讯过程中,这名高级间谍不透漏只言片语,当然为了应付探员,他还是交代了一些可有可无的信息,但FBI想要的可不仅仅如此。

在几天的审讯中,FBI探员们发现这名高级间谍十分狡猾,并且一直在耽误时间。FBI探员改变了审讯方式,就算他不说话,FBI也能了解真相。

这天,像往常一样,一位资深的FBI探员进入审讯室直接说“我在FBI很多年,十分了解你们的处境,你在等待时间和机会,再拖两周时间也许你就可以出去了,是吗?”

高级间谍吃惊地看着他,这位探员把他的心里的想法全说了出来。

FBI探员继续与他沟通,建立信任。虽然他还是沉默着,但明显地他内心有了变化,慢慢地这位高级间谍低下了头,不再看对面的探员,任探员说什么也没有任何反应。

FBI探员看到如此情景,心已了然。“我同样知道你们政府的手法,你是在保护同伴。但你怎么知道我们找到你不是因为你的同伴呢?你可以先听我读一段文字:JQS,事毕,归队,梅克尔·海瑞,塞胡佛·汤姆……”听到这些,高级间谍的面部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当听到塞胡佛·汤姆时,他的小拇指意外地动了一下。

审讯虽还在持续,但FBI探员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塞胡佛·汤姆。在一系列的跟踪侦察后,FBI逮捕了这名隐藏极深的间谍。这位资深的FBI探员之所以能够确定塞胡佛·汤姆是间谍,靠的就是审讯室内那个间谍小拇指动的那一下,也就是读心的一个方面。人们在不熟知的事物面前往往保持冷静,不为所动,但在提到自己熟悉的人时,往往会有些不经意的反应,这种反应通常是不受控制的,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通过严格并且科学的训练,FBI探员已成为了半个心理学家,在探案过程中使用心理学击破罪犯防线,或者是预知案件发展方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

FBI认为面部表情往往可以解释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像是眉毛,人在不满意、焦虑、不开心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皱眉。当人处于愉悦的状态下,眉头又会自然放松地舒展,眉毛呈现向外或者轻微上挑的形象。每个人的眉毛也反映着他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有些人天生一字眉,有些人天生眉脚向下,有些人天生眉毛稀松。在FBI判断疑犯和审问时也会观察眉毛的变化,眉毛的形状并不是判断一个人内心的主要标准,但眉毛与自然状态下的变化一定是内心在变化,从而可以得到一些线索。

很多研究发现,眼睛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的内心波动,主要因为眼部肌肉比较敏感。实验表明,当眼睛受到异物刺激时,无论真假,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人类的眼睛不仅外部肌肉非常敏感,内部肌肉也是如此,所以当有强光照向眼睛时,瞳孔会立刻收缩,以保护眼内的构造。独特而敏感的眼睛结构造成了眼睛很难说谎的现象。一个人的眼神通常能够传递出许多信息,比如心情、性格、习惯等。所以眼神是一种非语言类的信息。一位有经验的FBI探员能够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得出基于这个人的判断。大多数情况下,眼神是一种自然情感的表达。刻意的伪装很容易被人察觉,从而泄露更多的秘密。因此生活中很多人也都通过这样的方式判断他人。

FBI总结出,在人与人的交谈过程中,眼球的转动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在交谈中,如果一个人一直盯着对方,说明这个人的沟通缺少技巧,既容易给人留下反感的印象,也会增加对方的防备心理。在交谈过程中,如果眼球经常小范围地轻微转动,说明他在边倾听边思考,如果眼球不自觉的转动或直接看向其他方向,则说明他完全不在意交谈的内容。

眼神传递信息的速度往往是第一时间的,相比语言也更便捷。心理活动会直接影响人的眼球转动,也会使瞳孔发生变化。一个人在感到有压力的时候,通常会出现瞳孔快速扩张,产生双眼不由自主睁大的现象,当刺激结束后,经大脑神经反应后,瞳孔又会回到平时的状态。

基于科学理论,FBI将对于面部的读心术运用到工作中的很多方面。在招聘探员时很重要的一个考核就是心理素质考核。一个常见的心理素质测试就是让通过筛选的探员在办公室等待较长时间,这其间测试官一直在监视器里观察测试者,看此时间内,他是否表现出来易怒和攻击性,甚至其他心理问题。这样的测试可以反映出应聘者最真实的心理状态,也可以筛选出优秀的探员。在FBI的培训期间,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测试。一次体能训练时,要求夜间过独木桥,教练告诉学员们桥下是个很窄的小溪,只要不弄湿衣服就算通过。在学员们通过独木桥一半时,教练拧开了随身的手电筒,向下面晃了晃,学员们看到桥下小溪中的景象,几条鳄鱼正在水里。学员们都暗自庆幸自己还在独木桥上。这样类似的训练在FBI中很多,为的就是锻炼探员们的心理素质,同样也让探员们更加了解读心术。

有人说FBI的应聘过程过于繁琐,测试内容过于极端,但这样的测试却是必要的。FBI作为美国联邦法律的捍卫者,只有心理正常、身体素质过硬的人才能当选,也只有这样的人在面对罪犯时才能不手软,出色地完成任务。

电话里的另一个你

电话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FBI探员们破案也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电话,既可以从他们的谈话内容中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也可以通过打电话人的神态或者通话的语气判断出一些端倪。

在FBI的案例中,有很多依靠电话破案的经典,因此也总结出了如何通打电话的姿态得出一些结论。

如果有这样一位专注于电话的女士,在通话时很认真,通常她是不会有心情去观察别人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来了解这个人的性格、身份等,也可以通过她打电话的语气、神态等判断出她与电话的另一端那个人的关系。

1.如果这位女士有这样的举动,一边说话一边用手绕着或者摸着电话线,与她通话的那位很可能是她亲密的朋友或者男友。因为,她把自己本应的表现通过这样的一个形式进行了表现。在FBI探员谈判过程中或者是外出办案时,看对方打电话的情况时有发生,当看到打电话者的举动时,进行分析,可知通话过程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在女性身上有更明显的表示,像这位女士这样的动作就说明他们之间亲密的关系。

2.如果她一边接听电话一边注视着大家,说明她与通话人的关系是大家熟知的,比不同会因为打电话害怕被人知道的,所以很可能是自己的家里人或者同性朋友,其实她的潜意识在说“看我是一个多么热情的人,与亲人间相处和睦,还有那么多朋友喜欢我……”。这种表现常常为我们所熟知,当身边走过人时,顺口带上一句,我在和某某打电话,而这个某某又为人所知,这就展现了自己交往热情的一面。

3.如果在接听电话的时候,她将头低下、坐姿端正,以严肃的姿态示人,则说明与她通话的这一位在她心中有很高的地位,这种本能的反应,是出于对电话那头人的尊敬,一般这样的情况都是在与长辈或者领导通话,表明她谨慎地听电话里的内容,生怕出现任何的差错。当看到这样的人时,我们尽可能地不去打扰,因为会打乱他们的思绪。

4.如果是像影视剧里那样她在通话时双手抱着电话,往往还伴随着背身的动作,说明这是个私密的、不想别人知道的电话,跟踪这样的电话,一般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发现。这恰恰是隐藏自己秘密的一种表现,看似简单却如此重要。

5.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电话作为沟通的媒介,一般人在接听时是会注意保密的,通常电话离自己也比较近,但有一种人在接听电话时会将电话远离耳朵,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则表明他是自信的,不害怕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同时也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6.如果一位女士在通话时拿着电话的下半部分,说明这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女性,也比较男性化,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事,偶尔会忽略他人的感受,与他们交往时也可以省略客气的言辞,这样的交流方式也许是她们更愿意的。

电话除了反映出一个人此刻的心理状态,或温柔、或强势、或无奈、或自信。通过对他打电话呈现出的状态进行分析还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

FBI的探员们经过几十年的观察得出这样的规律:打电话时采用很舒服的姿势的人其生活态度随意自然,面对事情不强求,处事沉稳,然而这也是FBI探员最怕遇到的一类对手。因为他们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显得非常老练且稳重,常常让FBI探员们伤透了脑筋。有一种人在与人通话时喜欢在室内踱步,不在一处停留,这类人通常具有冒险精神,喜欢新鲜事物,厌倦刻板的事务,与这样的人接触你最好也具有冒险精神。

你是不是经常看到有人在用座机打电话接通后,用手玩弄拨号键盘,这类人在性格上比较急躁,爱冲动,人也经常处于紧绷的状态,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寂寞和孤独的,同样也害怕寂寞和孤独,所以他们更喜欢群体性生活和社交。有些人打电话时显得很谨慎,双手握住电话,这样的人生性谨慎小心,为人处世也比较小心,老好人的角色深入人心。有些人在通话时还会做一些小的工作,如整理一下桌面和文具等这些琐碎的事情,这样的人通常富有进取心,都是在工作上有所进步的人,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会广阔。

还有在打电话时握住电话上端的人,采取这样握法的人多为女性,她们在发生不愉快的时候,就会发脾气,她们起伏不定的思绪和情绪就像是三月飞雪一样变换着。这类人通常让人觉得喜怒无常,不好招架。

还有一种是在通话时握住电话下端的人,与前一种不同的是他们给人的感觉是温顺平静的,但实质他们的内心是刚强坚毅的,有自己的处事风格和原则。无论对事对人,下定决心就勇往直前。这样的女性更加独立自主,有自我的生活,不依附于男性。

在通话过程中没有什么特殊行为,表现自然的人,这类人也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他们为人友善、乐于助人。

在FBI的案卷里通过电话侦破案件的事例也随处可见。在一次的案件调查中就发生了这样的事。马克是美国华盛顿的著名商人,家产丰厚,身份显赫,但是前不久,马克被人发现死在自己的家中。当时由于马克的身份及社会地位,案件轰动一时,FBI的探员们也受到了一些阻力。为了尽早侦破,早日平波社会舆论,FBI探员大量出动。他们在调查现场时发现:马克右手握着自己的手枪,头部中弹,躺在血泊之中,书桌上还摆着风扇和几封给亲朋的遗书。

从种种迹象上看,马可都是自杀身亡的。遗书中还写道:亲爱的妻子离开了我,我再也无法忍受这份孤独了,所以我要去天堂里找她了。但是这些明摆着的证据并没有终结此案,在FBI探员探案时,一位隐蔽接听电话的保姆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经过一系列地跟踪调查,他们发现了这位保姆的可疑,在收集到证据后将她抓捕归案。保姆归案后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经过。马克并非自杀,而是死在了桌上的电风扇之手。她原是马克家的保姆,后来与男主人日久生情成为了马克的情妇,在两个月前被马克抛弃,可此时她已有身孕,所以在恨意的驱使下起了杀意,最终设计自杀现场杀死了马克。

在FBI的探案法宝中,对于电话接听时的表现也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的一部分。利用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举动,时常关注我们的身边,我们自己也可以有些FBI警探们的判断,让自己独具慧眼。 J0c/XcFS7V79LZl+yEc/4hfZVnfPQ0Zto8r2OpFkJlIBgbGR/qsEIvI0sO1w8fb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