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基础教育不应有特定的培养目标

《冬吴相对论》有一期节目的话题是“如果苹果没有了乔布斯”,其中介绍了乔布斯这个怪人。据说他从小被他人收养,人很各色,青年时代是个叛逆的嬉皮士,还吸过毒。上过一年大学,学不好,被开除了,也有人说他是退学的。后来他觉得还不过瘾,于是去追求神秘的东西,到印度去学佛,还学禅宗。总之,若按一般标准,此人压根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可是他对整个人类都产生了影响,全世界的青年都以持有最新款的苹果手机为荣。作为教育者,我们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如此说来,如果我们的学生中有人胡闹甚至吸毒,我们管不管?一个学生不务正业,我们管不管?如果管了,有没有可能压抑了一个天才?如果不管,我们还是教师吗?这真是一个难题。我以为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生活是无限丰富多彩的,任何理论都无法解释所有的现象,任何做法都不能保证其结果一定是正面的。可是这么一来,岂不就没有是非了吗?

我想,教育者比较正确的认识可能是这样的:基础教育不应有特定的目标。在我看来,学校应该是一个植物园,里面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鲜花、树木、杂草,甚至青苔,学校的任务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尽可能良好的生长环境,让他们长成他们自己。像乔布斯这种人,小时候可能是一棵完全不像样子的歪脖树,可是潜能很大,后来成气候了,枝叶参天。园丁们可能完全没有想到成材的竟然是他,这没关系,起码这个植物园曾经滋养过他而没有压抑他,这就挺好。如果园丁们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把园中所有植物都培育成观赏树、观赏花,那完了,像乔布斯这样的歪脖树就倒霉了,不是被彻底修剪了(小的修剪有时是必要的),就是被砍了。

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三个方面,无论哪个方面都不应有特定的目标,只要他“发展”了,就可以了。比如德育,如果一定要走“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路子,那就单一化了,像乔布斯这种人,非进“流氓学习班”不可;反过来,如果一定要培养“普通人”,那也单一化了,未来的英雄豪杰、圣贤伟人,就可能受到压抑。智育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的智育几乎完全是培养“善于考试的人”,这当然会使很多不善于考试的人才备受挫折。体育亦不例外,如果学校体育以培养运动员为特定目标,拿不了奖牌的学生就很不舒服了。我的意思是,学校应该只管帮助学生进步、向上,至于朝什么具体目标走,打算走多远,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要操心太多。现在我们学校对学生的包办和干涉太多了,给学生“把关定向”过于热心了,而自己的本职工作——创造更好的学生发展平台却没有做好。这个平台当然应该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要有一些管理,但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它的生机勃勃和五彩缤纷,学校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大花园。

2012年10月1日 QMbJtqCNfrDWgiljaaocrpH20AEoxmNKUv1nr1yuAeUw8bT8UrVTRwNQ8rqa3Kb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