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批判“假大空”时要注意什么?

有一期节目里,《冬吴相对论》两位对话者谈到了超越自身环境局限的问题。说有个小和尚问一位高僧,如何摆脱人间的苦难。高僧把一小撮盐放到一碗水里让他喝,问他咸不咸,小和尚说咸;高僧又把同样多的盐放到一盆水里让他尝一口,问他咸不咸,小和尚说有点咸;高僧又把同样多的盐撒到一个湖中,让小和尚尝一尝,小和尚说,一点也不咸了。高僧告诉他,人生就是这样,如果你眼界宽一点,达到更高的境界,就能超脱苦难。主持人说,所有的宗教都有一种功能:使人突破现实的眼界,看得更宽、更远,你只有达到了新的境界,才能更清醒地看眼前的一切。

我想,眼界决定境界,这话是有道理的,不扩大眼界,你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境界。李娜首唱的《青藏高原》是我最喜爱的歌曲之一,它给我一种非常强烈的辽阔感和超越感,超越空间,也超越时间。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竟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据说后来李娜出家修佛去了,我对此一点也不感到意外,我从《青藏高原》一曲的演唱中听出了李娜的佛缘和慧根,虽然我自己并不信佛。

两位对话者还谈到了庄子开篇的《逍遥游》。我们来看一段: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飞起来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这就是一种上升感、超越感,无比的开阔感。《庄子》后来成为道教的《南华经》不是偶然的。然而请注意,这“逍遥游”是典型的“假大空”。“逍遥游”明显是不真实的,荒诞不经,假也假得厉害,大也大得邪乎,空也空得骇人,整个就是一个超级大忽悠。这有什么用处呢?没什么用处,然而很有用处,它能提升你的境界,净化你的心灵。

于是我想到了教育界流行的对于“假大空”的批判。“假大空”当然是应该批判的,不过要当心,别批得过了头。批“假”批过了头,就有可能否定理想,因为理想从眼前看并不是“真”的;批“大”批过了头,会使人们沉溺于眼前琐事,变得很猥琐,一地鸡毛;批“空”批过了头,会使人们完全失去对“形而上”的兴趣,变成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什么事只要不能立刻给我带来眼前的利益,我就不关心。如果你观察一下周围,你就会发现,我这不是杞人之忧。我们的社会风气确实越来越短视、庸俗和猥琐。你看流行歌曲,净是你爱我我爱你那点小破事,茶杯里的风浪,没完没了地嚼了又嚼。所以我说句怪话:没有点假大空是不行的。

2012年10月1日 cnln40pY0UvrT41lKa/xDD0PK5AhsmU4WRYG+uwB7smyrkirNu0j/kffLhuxPx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