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3章 儒、法、墨

回到院子中,三人落座。

墨苍生看向刘宣的眼神,多了一抹认可,道:“石谷村的事情,多谢大人。”言语中的称呼已然发生变化,从直呼其名变成了‘大人’。

刘宣说道:“石谷村在我的治下,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该惭愧的是我。百姓日子过不好,也是我这个父母官失责。”

廉颇道:“贤弟,你还未赴任,这怎么和你有关系呢?不用大包大揽。”

刘宣笑了笑,话锋一转,问道:“第二个条件呢?”

墨苍生沉声道:“第二个条件,如何光大墨学,让墨家为各国所接受。你愿意助我吗?”

这一条件,可谓苛刻。

相比于第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谓难上加难。

墨子一生都在宣扬墨家的兼爱非攻,希望战事消弭,希望恢复和平盛世。

最终墨子的成效,并不显著。

虽说墨子扬名,但真正器重墨子的国君,却一个都没有。

事实上,不仅是墨子,连孔子这样名扬列国的大儒,他宣传儒家的学说,也是处处碰壁,无法光显儒家。

如今墨家式微,要光大墨学,可谓是难上加难。

此刻,刘宣表情无比的慎重。

作为荀子的弟子,他除了荀子传授的儒家学说,更兼杂法家、道家、名家等流派学说。

对墨家,也有所了解。

要彰显墨家,得从长计议才行。

刘宣思考片刻,缓缓说道:“墨壮士,要光显墨家,我认为并不容易。因为我曾经研读诸子各家的学说,最后认为单靠一家的学说治理国政,想撑起一个国家,那几乎不可能。严格的来说,墨家想要广大,不仅需要墨家‘兼爱非攻’的学说,还要身体力行,还要联合各家学说。”

“如何身体力行?如何联合?”墨苍生看向刘宣。

墨苍生对于墨家的学说,其实并非特别的精通,他擅长的是武艺。但作为墨子的后人,墨苍生不能看着墨家没落。

刘宣回答道:“涉及到各家学说,便需要提一提法家和儒家。”

“当世之中,最富盛名的是法家。”

“各国图强,都依靠法家变法,都在积极的增强自身实力。但法家虽好,却并非什么都适合在治理国家上。”

刘宣神色肃然,不急不慢的说道:“法家学说,讲究‘别亲疏、不分贵贱、一断于法’,这是很有道理的事情,可世间之事,岂能一法而断之。”

“所以,法家在某些时候矫枉过正了。”

“常言道刚则易折,法家学说霸道刚强,变法容易,图强容易,但治国则力有未逮。”

“我认为,法家治国是大方向。”

刘宣继续道:“在法家的基础上,也需要儒家治国。”

“儒家学说,讲究身行仁义,饰礼乐,定人伦,上忠于主君,下教化百姓。儒家治国要推广开来,费时费力,且见效慢,对军队没太大帮助。”

“正因为如此,当世君主,几乎没有愿意接受这一学说的。”

“我认为,儒家也不能单独治国。”

刘宣侃侃而谈,挥洒自如,总结道:“在我看来,要治理国家,应当儒为表,法为心,内外兼用,才是治国之道。依法治国,以儒安民,才是强国之道。”

廉颇神色钦佩,感慨道:“先生一席话,真如晨钟暮鼓一般。如果大王在这里,必然欢欣鼓舞,抚掌称赞。”

刘宣学自荀子,当属儒家。

然而刘宣的一番话,却超出了一宗一派的界限,这份眼力相当的不凡。

事实上,荀子虽属于儒家,所学却颇为广泛。史载,荀子的弟子李斯和韩非子,都是学自荀子,却又为法家代表人物。

墨苍生淡淡道:“儒为表,法为心,很有道理,但和墨家有什么关系?”

廉颇附和道:“我也有这个疑惑。”

刘宣微微一笑,解释道:“要治理一国,法为心、儒为表,却少了筋骨。所以,这就涉及到了墨家。”

“真正的治国,我认为是儒为表、墨为骨、法为心,不拘泥于形式。”

“老子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便是如此。”

“墨家相比于法家和儒家,有格物致知的知识,比如铸造、建设等,都需要墨家的支持。我这么说,肯定会有墨家子弟心想,都去做情了,哪里还能达到‘兼爱、非攻’等目标呢?”

刘宣神色自信的说道:“事实上,不论墨家,亦或是儒家,还是法家,都是治国安民之术,最终可以归结为一个目的。”

“我认为,是‘天下大同’!”

“法家治国,要依法治国,但仍要达到国泰民安,天下大同的目标。”

“墨家兼爱非攻,也是如此。”

刘宣眼神灿然,道:“所以治理一国,应当兼容并蓄。”

廉颇接连点头,一脸赞同神色。

听刘宣分析,简直是一种享受,这已经涉及到治国的理念和方法了。

墨苍生只关心墨家的情况,继续问道:“你说了这么多,这些事情和墨家的彰显,又有什么联系呢?”

刘宣表情平静,不急不缓的继续道:“自然有联系,要彰显墨家,单独找一国的君主,不可能实现。故此,我们需要志同道合的人,为之一起努力,所以得联合法家和儒家。”

“只要绑在一起,利益共享,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法家兴,则墨家兴;儒家兴,则墨家兴。”

“同一条船上,自然同舟共济。”

刘宣语气自信,说道:“一人之力弱,百人之力强。如果想要单打独斗彰显墨家,那是匹夫之勇,唯有联合能联合的力量,方是智者所为。”

墨苍生点了点头,觉得刘宣的话有道理。

这个分析,倒也不错。

从墨子开始,传承到现在的墨家三脉,不见有任何人真正的让墨家光显于世。

刘宣的分析,让墨苍生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刘宣看到墨苍生的表情,嘴角噙着笑容,微笑道:“墨壮士,我愿意帮助你光显墨家。这第二点的回答,可否满意?”

墨苍生道:“行!”

刘宣道:“进行第三个条件吧。”

墨苍生摇了摇头,说道:“第三点就不用了,我同意出山,担任你的护卫,保护你的安全。”

刘宣拱手道:“多谢墨兄!”

墨苍生面无表情道:“我保护你的安全,你助我光显墨家,不必如此。”

廉颇见状,笑道:“贤弟今日追随先生,必不会后悔。先生大才,将来必定能名震列国。你光显墨家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墨苍生自嘲道:“希望吧。”

身为墨子的后人,他不善于算计,一心习武。

但是,墨苍生明白光显墨家的难度。

墨苍生也知道自己的能耐,凭他的能耐要光显墨家,肯定不可能,所以墨苍生才甘愿担任刘宣的护卫,保护刘宣的安全。

刘宣忽然道:“我倒是很好奇,第三个条件是什么?”

墨苍生道:“第三个条件,是训练坚韧和毅力。我小的时候练武,曾被师尊关在一间小屋子里面,黑黢黢一片,不分昼夜,不见天日,而且没有吃的,只有水喝。那一次,我被关了足足五天。原本打算让你试一试,不过算了,没有必要。”

“嘶!”

刘宣嘴角抽抽,倒吸了口凉气。

不吃饭只喝水,还是黑黢黢的小屋,这样的训练着实霸道。

如果墨苍生提出来,刘宣不知道能否通关。这样的考验,不仅是考验忍耐力,更考验个人的毅力和意志。 Tc755lkFm3yv1OcfBU4CGvkIbQo6wPbHsPehDZjguDOwrOn0G8qMcu9I1OZfhio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