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升迁加薪要讲技巧

工作中,从来都没有小事

有人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在这样一个细节制胜的时代,任何一个长被忽视的小问题都可能导致一次危机,每一个大问题里都有一系列的小问题露面。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把小事情做对,然后才能把大事情做好。

工作中从来没有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是不相上下的。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败在做事不够尽责、轻率马虎这一点上。因为养成了糊弄、敷衍的工作态度,而导致自己一生不能出人头地。很多人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做到了99%,只差1%。但就是这一点细微的差距,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要知道,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置之不理,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不计。同样是一件小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只会糊弄工作,他们只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加强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会,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它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上独占鳌头,甚至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然而谁又能想到,奇迹的创造者福特,起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而随意的动作呢?

当年,福特刚毕业,就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试时,福特感到自己的希望不大。当其他几个应聘者走出董事长办公室时,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走了进去。刚一进门,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便很自然地弯腰把它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还没等福特自我介绍完,董事长就满意地说:“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辉煌的事业之路。

福特的收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下意识的动作出自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来源于他积极、认真的态度。因此说,做任何事情都不可忽视细节,也许人的一生就会被不经意的某个细枝末节所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作中从来都没有小事,当你能够把握住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的时候,你就拥有了超越他人的机会。

对大多数员工而言,他们每天的工作谈不上有多少创意,更多的是细节工作。在同等条件下,老板通常会垂青那些注重细节的人,他们工作必然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是职场新人的大忌。而对于那些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员工,由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无法在短时间内评估,所以常常一个细节问题就可以决定他们的命运。

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从事生产环保产品的公司应聘。在面试结束后,其他人都蜂拥退场时,这位求职者却将每个人遗弃在桌子上的废纸、空纸杯、空矿泉水瓶子搜集到一起,然后分类扔到垃圾桶里,再灭掉电灯,这给监考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已经用一个貌似微小的行为细节——实际上是他的行为甚至生活习惯体现了公司的环保理念。果然,他第二天就接到了录用通知。

我们普通人,在大多数的日子里,都是在做一些小事,而决定成败的关键就在这些小事上。一个人不怕没能力,也不怕没机遇,怕就怕连小事都做不好,做不到位。事实上,你眼中的“小事”对于公司或者是你自己的职业生涯而言,其实是举足轻重的。有很多人不屑于做这些“小事”,而是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样的心态,容易让人忽略掉眼前需要注意的事情,心态浮躁,也难成大事。

有这样一个女士,在一家大型超市工作了十多年,没想到刚当上部门经理就被炒了鱿鱼。事情的起因源自一份购物合同。由于打字员的不小心,在购货数量上少打了一个“0”,而货物款项金额等都没有改变。合同直接到了客户的手中,超市的各级主管都没有发现这一纰漏。后来,客户拿着这份合同来提货,使这家超市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这位女士因此失去了工作,她跑到总经理那里去哭诉。总经理严肃地对她说:“一个不细心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更何况是管理工作,所以你的错误是不可饶恕的。”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是敷衍了事,是不会取得什么成就的。而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不仅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并且注重在细节中找到机会,最终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职场中总是有许多琐碎的事情要做,琐碎的事情连起来就是了不起的大事,认真地对待这些小事情是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所以,不管是多小的事情,我们都要抱着绝对的责任心去完成,只要是我们的工作,就要认真对待。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细节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我们要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重视细节,打造出自己的完美职业生涯。

要想成功,必须下苦功

有一个孩子从小就热爱篮球运动,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参加NBA的比赛。孩子拥有这样的梦想本来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可是孩子的父母却从一开始就劝告他要打消这个念头,周围的邻居们听到孩子的这个愿望也都付之一笑。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孩子一直以来都比同龄人矮小得多。以他的身体条件,也许可以把打篮球当成一种业余爱好,但要想成为NBA比赛的篮球巨星,则无异于白日做梦。

这个孩子不肯接受人们的建议,放弃这个梦想。渐渐长大的他,梦想依然没有改变。为了实现梦想,他一直以来都坚持不懈地练习投篮、运球、传球等技巧,同时也加紧对体能的锻炼,几乎每天人们都能看到他在球场上与不同的人进行篮球比赛。

凭着长期以来的锻炼,他的篮球技能已经为自己赢得了很多荣誉。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对他要参加NBA比赛的梦想嗤之以鼻。这是因为已经长大成人的他,个子也不过一米六。但是他本人却认定了自己的理想,并且决定一步一步地向着理想迈进。

他用比一般人多出几倍的时间来练习篮球技巧,每一次练习他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镇上有名的篮球运动员,代表全镇参加过多次比赛。后来他又成为全州最出色的全能篮球运动员之一,而且还是最佳的控球后卫。再后来,他成了NBA夏洛特黄蜂队的一名球员。虽然他的个子创造了有史以来NBA球员身高最矮的纪录,但他却成为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技术一流、远投神准,甚至还可以凭借不可思议的跳跃能力拦截两米多高球员的传球。他在球场上更引人注目的是灵活迅速的行动速度,有一位篮球评论员称他的速度“就像一颗旋转中的子弹一样”。

说到这里,也许一些熟悉NBA比赛的人已经知道他的名字了,他就是博格斯——NBA历史上个子最矮的篮球运动员。

现在很多人都在致力于寻求成功的捷径,而忽视了成功最可贵的品质——勤奋。其实,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勤奋都仍然是成功的根本之道。

电报业巨子萨尔诺夫小的时候,家里十分清贫,没有机会读书。读小学的时候,就不得不利用放学时间及假日做工,挣点钱贴补家用。在他小学快毕业时,父亲又因为常年辛苦而积劳成疾,过早地去世了。他没有办法继续学习,只好辍学做了童工。

15岁的他开始步入社会,并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他一边赚取微薄的工资贴补家用,一边开始自学。几经周折后,他在一家邮电局找到了一份送电报的工作。他工作异常辛苦,一天要送20几份电报。为了一份电报,有时要跑上几英里路。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两三点了。他又累又饿,几乎不能再多走一步路了。为了多送几份电报,他又不得不在早晨五六点钟的时候赶到电报大楼。

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将来要做一番事业的愿望。于是,他开始学习当时几乎没有几个人掌握的国际莫尔斯电码操作方法。他减少了每天送电报的时间,把时间挤出来用于学习。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要学习这样的先进技术,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由于他惊人的决心和毅力,最后居然学会了,被破格提升为报务员。

在公司的研究所,他完成了电气工程学学业,成为当时世界功率最强的电台——马可尼无线电公司的收发报员。在震惊世界的大型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时候,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收到沉船信息的人。

长期的电报工作让他敏锐地发现,无线电技术的市场化具有广阔的前景,公司也认为他具备了经理人的思维,于是他在30岁那年,升任无线电公司这所特大型高科技公司的总经理。

这样卓越的成绩,在当时是屈指可数的。这都要完全归功于他的勤勉与努力。

当亨利·瑞蒙德在美国《论坛报》做责任编辑时,刚开始时他一星期只能挣到可怜的6美元,但他仍然每天平均工作13~14个小时。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为了收获成功的机会,我必须比其他人更扎实地工作。”、“当我的伙伴们在剧院时,我必须在房间里;当他们在熟睡时,我必须在学习。”后来,他成了美国《时代》周刊的总编。

美国著名出版商乔治·齐兹12岁时,便到费城一家书店当营业员。他工作勤奋,而且常常积极主动地做一些分外事。他说:“我并不仅仅只做我分内的工作,而是努力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并且是一心一意地去做。我想让老板承认,我是一个比他想象中更加有用的人。”

可以说,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大多数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部血汗史。要知道,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收获的成果取决于这个人努力的程度。也许你觉得自己很聪明,那么假设果真如此,你就应该为聪明插上勤奋的翅膀,这样,你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如果你还不够聪明,你就更应该勤奋,因为“勤能补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最终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无一不是勤奋的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勤奋比天才更可靠。

总之,命运是自己掌握的,只有勤奋才能磨尖你才华的刀刃,让你在生命的海洋中劈波斩浪,风雨无阻,让你在面对困难时迎刃而解。

准备充分,才能赢得一切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都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的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安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只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只好后悔莫及。所以,我们凡事都要提前作好准备,不要不临时抱佛脚。这样你才有成功的机会。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凡事做好准备的员工,每一天都可以很轻松地达到工作的目标。而受企业欢迎的员工,也一定是凡事都有准备的人。

在一个企业里,一些员工看似很聪明,却效率不高。也总有一些员工做起事来很有条理,有极高的执行力。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那些总是能够出色完成任务的员工,无一不是善做准备的人。换句话说,执行力的保证就是准备。

2003年秋天的一个早晨,董事长彼得在他的厂区里经过一个正在清扫树叶的保洁员身旁的时候,看到这位保洁员拿着一把长长的扫把费力地扫着。而那把扫把实在太旧了,齿间稀疏,漏掉了许多的叶子。于是彼得停下来问他为什么不换一把新的扫帚。

“我的操作间里只有这一把扫帚。”这位保洁员头也不抬地继续干着他的活儿。

“你为什么不去仓库里找找呢?”彼得问道。

“仓库离我的操作间实在太远了,所以我还没有去找。”保洁员抬起头,才发现和自己说话的是董事长,不禁有些不知所措。“噢,彼得先生,我不知道是您,我这就去仓库找找。”

看着保洁员离去的背影,彼得十分生气:“这是在做工作吗?真不能理解!要不是看在他一直辛勤地工作,从不偷懒的份上,我现在就开除他。”

在一个企业中,时刻做好充足有效的准备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当然,我们前面所强调的勤奋、敬业、忠诚、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充分的准备是这些品质的前提条件,没有好的准备,勤奋、敬业、忠诚就如同建立在沙堆上的空中楼阁,是一种盲目的勤劳,谁也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坍塌。

可以这么说,没有准备的勤奋是效率低下的勤奋;没有准备的敬业是不断贬值的敬业;没有准备的忠诚是盲目的忠诚;没有准备的主动也许就是添乱的主动。当一切准备就绪时,工作中的问题会因为你有所准备而一个个被解决掉,工作也就不再是一件难事。如果你把该做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剩下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查理与艾米都在销售部做销售助理,这两个新人工作都很积极卖力。但以后的事情则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一天,查理预约的一个客户按时来到公司,找到正在忙碌的查理。此时的查理正低头埋在一大堆客户资料中,焦头烂额地分类。看到已经到来的客户,才想起这宗早已预约好的签单业务。当查理满怀歉意地请客户来到洽谈室的时候,才发现应该复印的文件和资料以及产品的说明书都还没有准备好,不禁大惊失色,连声道歉,匆忙跑去复印。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客户已经十分不耐烦了。当查理满怀歉意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性能时,才发现在慌乱中,他把产品说明书复印错了。这次,客户没有再等待,而是直接转身离去了。

查理的懊丧可想而知,但经理没有过多地批评他,只是告诉他,明天艾米也有一个签单业务,让他去看看艾米是怎样做的。

第二天,艾米按照预约的时间,笑容可掬地站在洽谈室门前等待客户的到来。客户没有迟到,但还是对艾米的等待多少有些意外。可以看得出来,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客户心里很满意。查理不禁想起昨天自己对客户的态度,脸不由得红了起来。这时,艾米不慌不忙地打开文件夹,里面的产品资料、使用说明、文本合同一应俱全。艾米有条不紊地一项一项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情况,并把近期公司举行的优惠活动详细地告诉了客户,还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议。这笔生意成功地谈成了,艾米也因此得到了提升的机会。

许多员工常因为做事没有准备而错失大好机会。其实,只有准备充分,后面的工作才能真正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我们会发现,并不是越忙的员工越表明他能干,越受上司的赏识。我们常常感到忙乱,大多是因为工作前缺乏准备,导致事倍功半。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当你能够对自己的任务做到胸有成竹的时候,何愁大事不成呢?

拿到大任务,要细分目标

在工作中,我们都见过这样的人:怀有大干一番事业、做出辉煌成绩的想法与抱负。可只是把这些想法挂在嘴边,总不见行动,于是每天都止步不前。很多时候,这与他们不能够细分自己的目标,导致目标过远过高,难以付诸行动有直接的关系。久而久之,目标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法被脚踏实地地实现。

为了避免成为一个空谈主义者,我们首先该做的就是将我们的终极目标化为明确的具体目标,化为实际可行的目标,并且立即朝着这个目标行动。

美国管理学家古特雷提出,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把你的长期目标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来实现,就不会让你因终点太遥远而倦怠。比如说一个业务经理或者说是一个经销商,他整个团队的月度目标是30万,那详细的计划就是一天要有一万的业绩,然后这一天的业绩再分成由哪一部分人去达成,然后他们再去成交多少位顾客等。这样的计划就够详细,目标就容易达成。如果没有这些详细的计划,那30万的业绩很可能只是空想。

所以,我们必须在终极目标的指引下,列出一个个近阶段的目标。这个阶段可以是10年,也可以是6个月,但一定是有实现的可能性的,并且能够激励你为此努力。

要知道,任何大的目标的实现,都是依托在一个个小的阶段上的。要想让想法成为现实,你就要安排好眼前的生活,设定出一个个比较具体的按照你的思想行动的目标。这些具体目标的设立原则就是“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

在工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面对一个大的任务,也许我们会觉得无从下手,这正是目标过于宏观的缘故。但是,当我们能够冷静地将这个任务细化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小的目标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业务内容,这个最终的目标只是这些小的目标所累积产生的结果。而我们每天的工作,都能让我们离最终的目标更近一步。这样脚踏实地地工作,大任务就会有最终圆满完成的一天了。下面的这则故事就是很好的证明:

曾经,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获得世界冠军的是一位身材矮小且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两年以后,他再次在意大利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获得第一,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十年以后,山田本一在自传中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在每次赛前,他都要乘车仔细查看比赛的路线,然后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个教堂;第二个标志是个路口;第三个标志是个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以后,山田本一就奋力冲向第一个目标,等到达第一个目标以后,他又以同样的办法冲向第二个目标。这样,40多公里的马拉松赛程就被分割成几个小的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而在以前的比赛中,山田本一并不懂得这样的道理,始终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的终点线,结果他每次才跑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这样又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要明白,任何大目标都是一串小目标的结果。要实现大目标,必须先实现小目标。所以,按部就班做下去是实现目标最聪明的做法,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我们的工作任务有时就像是马拉松赛跑,是一场耐力竞赛的长跑。想要顺利到达目标,同样需要这种落实细小目标的智慧。有时候,当目标距离现实太遥远时,我们可能一时很难看到明显的成果。而人类又有一个普遍的心理:如果工作到了一定的时间和程度,仍没有看到绩效或成果,就会产生焦躁不安和厌倦的情绪,近而对手中的工作失去兴趣。这样就很难调动起工作积极性,自然会使工作止步不前。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设定分段目标来解决这个问题——把大的目标分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相对于大目标来说,小目标是成绩的最好显示器,它更容易让人在较短的时间看到成果,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激励。而当一步一步地完成这些小目标的时候,最终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哈里在美国海岸警卫队服役的时候就爱上了创作,但不知为什么,他总不能写出让人满意的作品。哈里认为,他必须先有了灵感才能写作。所以,他每天都必须等待“情绪来了”,才能坐在打字机前开始工作。

然而,要具备这个理想的条件并不容易。因此,哈里很难感到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这使他更为情绪不振,也越发写不出好的作品。每当哈里想要写作的时候,他的脑子就变得一片空白,这种情况使他感到害怕。为了避免瞪着白纸发呆,他就干脆离开打字机。他去收拾一下花园,把写作暂时忘掉,心里就会好受些。他也尝试着用其他办法来摆脱这种心境,比如去打扫卫生间,或者去刮刮胡子。

但是,对于哈里来说,这些做法还是无助于他写出好的文章。后来,他偶尔听了作家奥茨的经验,觉得深受启发。奥茨说:“对于‘情绪’这种东西,你千万不能依赖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写作本身也可以产生情绪。有时,我感到疲惫不堪,精神全无,连5分钟也坚持不了,但我仍然强迫自己写下去,而且不知不觉地,在写作的过程中,情况就完全变了样。”

哈里认识到,要实现一个目标,你必须待在能够实现目标的地方才行。要想写作,就非在打字机前坐下来不可。在卫生间或花园里,永远都写不出什么。

经过冷静地思考,哈里决定马上行动起来。他制定了一个计划,把起床的闹钟定在每天早晨七点半,到了八点钟,他便可以坐在打字机前。他的任务就是坐在那里,一直坐到他写出东西为止。如果写不出来,哪怕坐一整天,也决不动摇。他还订了一个奖惩办法:每天写完一页纸才能吃早饭。

第一天,哈里忧心忡忡,直到下午两点钟他才打完一页纸。第二天,哈里有了很大进步,坐在打字机前不到两小时,就打完了一页纸,较早地吃上了早饭。第三天,他很快就打完了一页纸,接着又连续打了五页纸,这才想起吃早饭的事情。

经过了长达12年的努力,他的作品终于问世了。这本仅在美国就发行了160万册精装本和370万册平装本的长篇小说,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经典名著——《根》,哈里因此获得了美国著名的“普利策奖”。

从某种意义上讲,清晰的目标应该像汽车的运行时间班次表。时间表上明确说明某班汽车几点自某地发车,几时抵达某地。清晰的目标还必须规定出明确的完成期限以及应该达到的标准。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当你在工作中遇到看起来难以实现的任务时,记住细化目标,落实每一个小目标,一步一步,最终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终点。

抢占先机,才能占领主动

我们常说“愚者等待机会,智者抓住机会”。作为一个成功人士,往往都是创造机会,抢占先机,从而占领主动权。

不可否认,在人生的战场上,幸运总是光顾那些能够努力奋斗抢占先机的人。下面是西点军校的课堂上经常引用的一个经典的故事:

有两军交战,先头部队的指挥官同时接到上方指示,争取一个荒废已久,却具有战略价值的碉堡。军机刻不容缓,两军指挥官立即命令以超越急行军的速度赶赴目的地。他们与碉堡的距离相同,他们的部队也都同样地疲惫。沉重的背包、沉重的武器、沉重的心情与沉重的眼皮,这些都告诉他们:部队不可能以指挥官所命令的速度前进。

A军的指挥官下令:每次停下来休息,只准十分钟,到时间立即前进。

B军的指挥官下令:冲到底!一分钟也不准休息!为了减轻负担,除了水壶及武器,其余的东西一律扔掉,甚至连干粮也不许带。

A军出发时有300人,到达碉堡时只剩200人,而B军出发时同样是300人,到达时只剩100人。但是一阵枪声之后,包括指挥官在内,A军全死在了碉堡的附近。

这是因为:B军早到了十分钟,先架好了机枪等着。A军到达时,确实有200人之多,但200人全牺牲了。B军确实只到了100人,那100人却得以存活,且因为占据了这个战略要地,抢占了先机,于是占有了主动权,从而获得了进一步的胜利。

先人一步,先得天下。不管我们做什么事,先人一步总是好的。只有早一步占领高地,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增加自己的经验;只有早早占领优势的位置,才能够更快地成功。

加拿大将枫叶旗定为国旗的决议通过的第三天,日本厂商赶制的枫叶小国旗及带有枫叶标志的玩具就出现在加拿大市场,销售火爆。作为“近水楼台”的加拿大厂商则坐失良机。

有人曾形容说,美国人第一天宣布某项新发明,第二天投入生产,第三天日本人就把该项发明的产品投入了市场。所以说,占领市场主动权,抢占先机,速度是关键。

亚默尔是肉类加工公司的老板。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墨西哥被怀疑有瘟疫。亚默尔眼前一亮:如果墨西哥发生了瘟疫,很快就会传到加州、得州,而加州和得州的畜牧业是北美肉类的主要供应基地,一旦那里发生瘟疫,全国的肉类供应就会紧张起来,肉价也肯定会飞涨。

于是,他立即派人到墨西哥去实地调查。消息证实后,亚默尔立即集中大量资金收购加州和得州的肉牛和生猪,运到离加州和得州较远的东部饲养。两三个星期后,瘟疫就从墨西哥传到了联邦西部的几个州。联邦政府下令严禁从这几个州外运食品,北美市场一下子肉类奇缺、价格暴涨。

亚默尔正在等待这个时机。消息一传来,他就马上采取了行动,把囤积在东部的肉牛和生猪高价出售。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他就净赚了900万美元。

如今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市场信息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谁能抢先一步获得信息,抢先一步作出应对,谁就能捷足先登,独占商机。

贝尔在研制电话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人也在研究。两人同时取得突破,最终却是贝尔在专利局赢了——比格雷早了两个钟头。当然,他们两人当时是不知道对方的,但贝尔就因为这120分钟而一举成名,誉满天下,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在竞技场上,冠军与亚军的区别,有时小到肉眼无法判断。比如短跑,第一名与第二名有时相差仅0.01秒;又比如赛马,第一匹马与第二匹马相差仅几厘米的距离……但是,冠军与亚军所获得的荣誉与财富却相差天地之远,全世界的目光也只会聚焦在第一名的身上。所以不客气地说,冠军才是真正的成功者。第一名后面的,都是输家。

某公司欲从两位市场营销人员中推选一位做主管。这两位候选人的实力旗鼓相当,难分上下。举棋不定之中,老板突发奇想,分别打电话叫他们到办公室来。结果,一位用了80秒,另一位则用了110秒。于是,老板决定让用了80秒的人做主管——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输家有时只比赢家差30秒。

竞争的实质,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好的东西。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最多的目标。生活到处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能不能把这些机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主要还是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机遇。

每个人都有机遇。在机遇面前,谁行动快、抓得准,谁就能占得先机。如果一个人瞻前顾后、坐而论道,那他就只会与机遇失之交臂。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加深对机遇的理解和认识,敏锐地发现机遇,紧紧地抓住机遇,创造性地用好机遇,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抢占先机。

传说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骑着骆驼,一路跋涉到了遥远的阿拉伯。那里的人们从没有见过大蒜,更想不到世上还有味道这么奇特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商人,临别时送给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

另有一位商人听说了这件事后,不禁为之动心。他想:大葱的味道不是也很独特吗?于是他带着葱来到了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甚至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还要好!他们更加盛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他们决定赠予这位朋友两袋大蒜!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先抢一步,占尽先机,得到的就是金子;而步人后尘,东施效颦,得到的可能就是大蒜。所以,我们不仅要在认识上先人一步,更要在行动上快人一拍,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和利用一切可用的机遇,让自己更快地获得成功。

存好工作的本钱

有人说,工作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之一,它能提供多数成人主要的智力刺激和社会互动,也是许多人唯一能参与竞争并获得掌声的舞台,它能够使人们获得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得不到的满足感。努力工作除了可带来名声之外,还可带来财富、权力及擢升。

虽然工作的意义重大,但是,如果你真的把每一分钟的时间都用来工作,那就有可能得不偿失。因为,我们持久的工作离不开身体的健康,健康的首要因素就是休息。

农民懂得大地的习性,虽然土地蕴藏了丰富的资源,但仍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工人也知道,弓弦不能老绷紧了不放。万物之灵的人类更需要依循大自然的法则,保养顾惜。只有休息好,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和旺盛的精力。

我们应当看到,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在工作中做出惊人成绩,并非因为他们以牺牲休息为代价。恰恰相反,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很重视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这正是他们成就事业的基础和本钱。

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之后,英国约克郡大主教嘉伯特到美国大使馆向大使吊唁。嘉伯特主教事后对人说:“当大使讲到罗斯福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他说罗斯福的内心似乎常有一股巨大的复苏力量。”那位大使回忆说,有一天罗斯福总统疲劳万分、面色憔悴地走进他的游艇。可是一个钟头以后他再出现时,已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看起来好像年轻了二十岁。罗斯福的女儿说:“这就是我爸爸。他已经养成了一种能够‘积极休息’的本领,让他能一生工作不辍。”

所以说,休息是使人体从疲劳中得到恢复的最有效、最符合生理要求的一项自我保健术。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竞争加剧。当工作量超过自身的负荷时,就会引起疲劳。适当的休息可以放松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用更加充沛的精力去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用更加清醒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这样,效率也自然能够有所提高。

相反,过度的劳累虽然可能会带来一些成就,但是付出的会更多。希望下面这个故事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张先生是一家网络公司的技术总监助理,在公司素有“拼命三郎”之称。他作为技术总监助理,总是忙到一天只上一次厕所的地步。他常常在计算机前盯着闪烁的荧屏一整天,一刻也不敢放松。长年累月,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不到半夜12点不回家,还常常因为突发事件而凌晨起床,睡眠严重不足。

自从他离开大学,就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体育锻炼了,旅游更是想都不敢想。他的体形已经迅速地臃肿,情绪也变得非常烦躁,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对同事大发雷霆。

由于工作出色,张先生两年后被提拔为部门主管,但和任命书一起到达的,还有医院的入院证明书和老婆的离婚书。

长时间陷于工作压力中,得不到休息的人常常会有心悸、失眠、易怒、抑郁等不良的反应,思维变得迟钝。以前10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却要花费一个小时,以至于对工作产生极其厌倦的情绪,人也变得日益憔悴。这样的情况如今发生在越来越多的白领身上,而造成这种困扰的原因正是忽视休息的缘故。

磨刀不误砍柴工。休息是为了让自己的大脑恢复活力,从而更好地工作,而工作又是为了换来更高质量的生活。我们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过分强调工作而忽视身体健康,那么从长远角度来看,也将阻碍你的职业生涯目标。

“积极休息”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健康的体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多运动。运动能使人心情变好,可以帮助人对抗压力,可以预防慢性疾病,还可以保持身材。同时,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为大脑提供高质量的营养,使头脑更灵活,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讲了一句话,流传了两千多年。他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坚持。重要的是把运动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有人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罗伯特·安德罗·米利肯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他毕生努力奋斗,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与他幼时受到的锻炼是分不开的。

小时候,父亲常常指导他进行体育锻炼,游泳、打球、骑马,他都很喜爱。因此他的体魄比起一些不爱运动的孩子要强健得多,精力也十分旺盛,这为他以后长期从事艰巨繁重的学习和研究创造了良好的身体条件。

总之,身体是学习和工作的本钱。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挑起生活的重担,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才能享受生活带来的幸福。所以,请脱掉忽视健康的“外套”,保持清醒工作的头脑,以保证旺盛的精力和足够的体能。这样更有利于你从容地应对摆在自己面前的大小事务,可持续性地实现你设定的职业生涯目标。

完成任务不等于有了结果

任务与结果的差别,似乎是很多企业始终难以解决的“心病”:有的时候,并不是员工没有尽到努力,但是表面上大家似乎都在工作,可企业却得不到期望的结果,导致销售下降,质量波动,人心浮动,业绩全无。同样,这也是员工们的困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地工作,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可上级还是不满意呢?

没有功劳有苦劳,这个我们看起来是人之常情的规则,在企业里是不存在的。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利益关系。这其中,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生意人。企业付给工资或报酬,员工则提供相应的价值或结果。员工没有创造价值,企业就不应该付出薪酬。就好像,如果一个餐厅的厨师如果不能炒出客户愿意付钱的菜肴,反而还浪费了油盐酱醋,那么,尽管他很辛苦,但他没有创造价值,而且还浪费了别人创造的财富。

留意一下我们的工作总结,在上个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总结一栏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已完成”、“基本完成”、“已安排”这样的字样。也许这些任务真的已经完成,但是,结果是怎样呢?难道仅仅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了吗?

有这样一个模拟测试:总经理要秘书安排安排次日上午9点开一个会议。在这个条件下,通知所有的参会人员,然后秘书自己也参加会议,来做服务,这就是他们的“任务”。但“结果”是什么呢?下面是1~9位秘书的不同做法,大家不妨边看边对照,如果你是这位秘书,你会做得像第几位呢?

第一位秘书的做法:在黑板上发个会议通知,然后准备相关会议用品,并参加会议。

第二位秘书的做法:抓落实,发通知之后,再打一遍电话,确保每个人被及时通知到。

第三位秘书的做法:重检查,发通知,落实到人后,第二天在会前30分钟提醒与会者参会。确定没有变动,对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会议的人,立即汇报给总经理,保证总经理在会前知悉缺席情况,也给总经理确定缺席的人是否必须参加会议留下时间。

第四位秘书的做法: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后,去会议室测试可能用到的投影、电脑等工具是否工作正常,并在会议室门上贴上小条,说明此会议室明天有会议的时间。

第五位秘书的做法:会前通知,落实到人,测试了设备,还事先了解这个会议的性质是什么,总裁的提议是什么,然后给与会者发过去与这个提议相关的资料供他们参考。

第六位秘书的做法:会前通知,落实到人,也提供了相关的会议资料,还在会议过程中详细做好会议记录,并且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个录音备份。

第七位秘书的做法:会后整理好会议记录给总经理,然后请示总经理是否发给参加会议的人员或其他人员。

第八位秘书做法;定责任,将会议上确定的任务一对一地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然后经当事人确认后形成书面备忘录,交给总经理与当事人,人手一份,并定期跟踪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汇报总经理。

第九位秘书的做法;做流程,把上述过程形成标准化的会议流程,让今后的任何一个秘书都可根据这个流程形成既定的会议服务体系。

假如你是总经理,你认为这9位秘书提供的结果的价值是一致的吗?同样是完成了一件通知会议的任务,完成的做法却可以如此不同。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对结果的追求程度不同,秘书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做事的理念和方法,不仅秘书需要学习,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学习。

当你把一件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尽心尽力希望将它做好,并且明白最好的结果是怎样的时候,才能真正将任务落实,而非简单的“完成”任务。这样的你,才是一个更有责任心和更加懂得工作的员工。

虽然也有人说做事不要太看重结果,要看做事的过程,但是作为职场中的一员,要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必经之路。当我们真正做事的时候,必须要看做出的成绩,必须要关注最终的结果。

你的老板不会听你陈述你究竟有多辛苦地去做这件事情,也不会太在意你的工作方法。老板是统领全局的人,他没有时间去注意那么多,他要的只是结果,他想看的就是你完成任务的质量。不管你有多辛苦,如果没有保质保量地完成,那在老板看来也就等于一事无成。

不要觉得这很残忍,现实就是如此。你做不好,别人做好了,那功劳就是别人的。

这已经是梅西的第三份工作了,她不明白为什么无论在哪个公司、从事哪一份工作,每到年底考核之后自己都会成为被炒鱿鱼的那个倒霉蛋。凯茜、南希和自己学历相当,而且都是同一批进入公司的,她们现在都有了丰厚的业绩,而且在新的一年里都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回首这一年,自己的成绩确实有些恼人。整整一年,梅西都没接到什么大单,也许这是整个行业都不景气的缘故吧。可是凯茜的客户资源却依然丰富,她似乎整天都忙着和客户谈判。南希虽然没有像凯茜一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但是她也没让自己闲着,她的业务能力一直令梅西羡慕不已,即使是最糟糕的去年也有好几笔大单进账。

梅西找到了业务主管,希望主管再给她一次机会,她觉得主管并不是一个苛刻的人。主管正在办公室里看文件,梅西敲门之后进去了。刚刚坐下,主管就接听了一个电话,是公司总部打来的,梅西听到电话的另一端正在向主管下达解聘自己的命令,而主管则竭力向对方证明梅西是个不错的员工。对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们也相信她不错,但是她可能并不适合在我们公司待下去,因为她一直没有像其他员工一样用业绩证明自己的优秀。我也没有办法,她必须离开,因为公司要发展,不能让任何人拖后腿。”

还能说什么呢?梅西只有黯然离开公司了。

曾经有句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在工作中,如果你徒劳地“抓”了很久,却没有任何收获,就只会被别人看做是一只无用的“笨猫”。相反,只要你能把事业做得蒸蒸日上,你就是一只“好猫”。如果做不出成绩,面临着的也许就是卷铺盖走人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拿自己的业绩来表明功绩,懂得只有结果才是最好的证明。

不做自欺欺人的表面工夫

当一天的工作结束,需要总结的时候,当你的上司向你询问工作进度的时候,拥有一个圆满的结果总是能够让你心情愉悦。但是,凡事都不会那么一帆风顺。当你暂时想不到好的方法顺利完成任务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用一些表面的工作来让自己的业绩看上去更漂亮呢?你是不是也会做一些明知道只是表面文章的事情,只是为了说服自己和上司呢?

不做自欺欺人的表面工作,就需要具有一种强烈的敬业精神,需要将自己当成主人,将工作视为自己的使命。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职业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或者从更高的层面来说,它是人类共同拥有和崇尚的一种精神。从通俗的角度来说,“做到最好”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就是不做自欺欺人的表面工夫,就是将工作当成自己赖以生存的资本。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一家公司在韩国订购了一批价格昂贵的玻璃杯,为此,美国的公司专门派了一位工作人员来监督生产。这名工作人员来到韩国以后发现,这家玻璃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都是世界一流的,生产的产品几乎完美无缺,韩国方面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甚至比美国还要高,因此他很满意,就没有刻意去挑剔什么。

一天,他无意中来到生产车间,发现工人们正从生产线上挑出一部分杯子放在旁边。他上去仔细看了一下,并没有发现被挑出来的杯子和其他的杯子有什么差别,就奇怪地问工人挑出来的杯子是干什么用的。

“那是不合格的次品。”工人一边工作一边回答。

“可是我并没有发现它和其他的杯子有什么不同啊?”美方人员不解地问。

“请你看,这里多了一个小气泡,这说明杯子在吹制的过程中漏进了空气。”

“可是这一个小气泡并不影响使用啊。”

这名工人回答说:“我们既然工作,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任何的缺点,哪怕是客户看不出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允许的。”

当天晚上,这位美方工作人员在给总部写信汇报时说道:“这里的产品完全合乎我们的检验和使用标准。合格的产品被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用严格的标准挑选出来,我完全信任这里的工作。”

正是韩国公司这种不做自欺欺人的表面工夫的工作态度,使其完全取得了美方的信任,并获得了大量的订单和长久合作的机会。

不做自欺欺人的表面工夫,需要的是一种踏实面对工作的态度。在工作中由不得一丝一毫的懒惰,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任务、每一个产品。

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须设法先使每个员工的工作务实,而每一个员工也应当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做事习惯流于表面的员工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难以为公司、为社会创造财富,也难以真正让自己和他人满意与信任。当我们将务实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

“如果大家都在玩弄表面的花样,那么,微软离破产就只有15个月!”这是比尔·盖茨时常告诫员工的话。在回忆录中,比尔·盖茨这样写道:“早期的计算机时代是这样的,每一周都有几十个新公司诞生,不到一年就都换了老板。我们为每一个新公司新设计的机型配置我们的BASIC,每天忙于东奔西跑,眼见公司的员工频繁更换,老板频繁更换。”

让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当他看着一家又一家公司走马灯似的换将的时候,他自然不能不想到自己公司的前途。“我们当时真没想过未来我们公司会怎样。那时我与艾伦谈论较多的话题是我们在湖滨男校时就多次谈论过的:做软件公司能活下去吗?艾伦说:‘只要我们将它做到最好,应当没问题。’于是,我们继续没命地工作,力求事事做到最好。也正是这种信念,让微软坚持到了今天。”

不做表面的功夫,需要的是对工作的执著与勇气。有的时候,表面的工作会让你的业绩看上去更加漂亮,短时间内,你也许会有一些好处。但是,长此以往,当这种做法成为你的习惯的时候,真正品尝苦果的是你自己。

务实的人在工作中一天天进步,而只做表面功夫的人华丽转身之后,却失去了一次次学习与进步的机会,失去了自己的工作热情,失去了他人的信任,也失去了自己将来的事业。 jFEfvqQlv1K368dBzXLlCELTVal1KS6CyTQSFIQMkzQVYphPMHrYtZS5jjjVSp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