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说孔子的大智慧
孙朦 |
本书由瀚文锦绣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
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相传曾修《诗》、,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关于孔子最著名和影响力最大的作品,首推《论语》。《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它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孔子毕生的智慧,在《论语》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甚至都浓缩其中。例如,《论语》中有很多充满智慧的名言警句,有“吾日三省吾身”,“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
《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家长里短说孔子的大智慧,就是将孔子的智慧进一步大众化,通俗化,让其脱离令人敬而远之的传统文化的壁垒,脱离教条式的机械说教,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普通人,发挥它对于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商王室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接连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闻名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朝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后在72岁时娶18岁的颜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传说中在孔子出世前颜徵在曾见到麒麟。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
幼年即遭丧父的孔子,家境自然十分衰落。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但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极为聪明好学,且善于取法他人。他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好礼”。
除聪颖好学外,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
孔子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在官场上获得一番成就,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这时的孔子,已开始授徒讲学,凡稍有资质的,他都收作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出逃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齐景公对孔子赏识有加,十分厚待于他,甚至曾准备封给他一些土地,但被大臣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闻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对此力不从心,颇有无奈。孔子见此,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孔子在齐不得志,归国后,便“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当时,鲁政权由季氏掌控,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9年(前501年),51岁的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13年,齐国见孔子治下的鲁国日渐起色,便设计,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他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路上,前后荒无人烟,所带粮食吃尽,绝粮7日,最后弟子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幸得大难不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
颠沛流离凡14后,公元前484年,年近七旬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
鲁哀公16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而亡,寿73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