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重义轻利,把握人生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对我们国家有什么有利的吗?”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为什么要说到利益呢?只要有仁义就足以了。大王说‘对我的国家有什么有利的?’大夫说‘对我的封邑有什么有利的?’士人平民说‘对我自身有什么有利的?’举国上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讲仁而遗弃自己父母的人是没有的,行义而不顾自己君主的人也是没有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谈及利益呢?”

【孟子的大智慧】

自古以来,利与义之间的选择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孔子就曾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人处世是这样,治理国家也是这样。

有利就会有害,如果每个人都把利放在第一位,那么大家就会相互争夺权益、中饱私囊,那么这个国家就危险了。而义呢?朱熹曾说过:“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人一旦有了仁,就会孝顺,一旦孝顺就会厚待其亲人。人一旦有了义,就会忠诚,一旦忠诚就会报效国家。

利是一切作乱的导火线,而义则是一一个国家安定和睦的基础。故孟子说:“王亦日仁义而已矣,何必日利?”其道理就是“仁义重于利”也。

不过,关于利,朱熹又如此说道:“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么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惟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对于现今的我们来说,利义齐飞,君子已不羞于言利,或者说,君子也要言利。但是否也有必要多言“仁义”而“救其弊”呢?当然,的确也不可能只说仁义而不说利,这已不合乎我们今天的现实。应该是既说利也说义,这样才是客观的。

【孟子大智慧的解读】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最难看破的就是名利二字。面对名利,取利还是取义,是两种价值取向,它们也会带来不同的人生道路。

重义的人,把亲情、友情、爱情放在生命的首位,这样的人能够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重利的人,则是金钱至上,为了金钱不惜铤而走险,走下去可能就是悬崖。“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有“重义轻利”,才能把握好人生的航标。

北宋名臣苏东坡,被贬谪后来到常州。由于当时的官员给他的是栋土房子,风雨飘摇中岌岌可危,于是苏东坡用一生的积蓄买了一套房子。

一次,苏东坡出去散步,看到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在路边哭泣。苏东坡就问老妇人为什么伤心。老妇人哭诉道:“儿子不孝,把我居住多年的老宅卖给别人,把我赶出了家门,无处安身。”当老妇人告诉苏东坡老宅地址的时候,苏东坡才明白自己买下的房子就是这位妇人的。苏东坡当即将房契掏出,在老妇面前烧掉。第二天,苏东坡找来老妇人的儿子,嘱咐他将老母亲请回老宅。自己仍然住着那栋漏风漏雨的小土房。

重义轻利,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

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重义轻利,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北宋熙丰年间,在京师的樊楼旁边有一座小茶馆,生意非常兴隆。

有一天,一位从邵武来的李姓客人,与一老友在此小茶馆叙旧饮茶。因天气比较热,李姓客人便脱下了外衣,把带的数十两金子随手放到了茶桌上,结果走时却忘记了拿。李姓客人离开茶馆后,才发现自己遗失了金子,但心想这个茶馆中往来的人那么多,肯定找不回来了,也就没有回去寻找。

三四年后,李姓客人再次来到这家茶馆,他并没抱希望,只是随口说自己三四年前曾在这里遗失过东西。茶馆老板听后想了想,问道:“你那天是不是穿着毛衫坐在这里?”李姓客人说:“是啊。”又问:“同你在一起坐在这里的人是不是穿着皂皮袄?”答:“是啊。”茶馆老板说:“那些东西被我捡到了,那时也赶快出去追赶,但你们走得很快,在那么多人中一时也没有辨认出人,于是就把东西放了起来。心想你们明天肯定会回来寻找。我从没有打开过,但觉得很重,想必是黄金白银之类的东西。如果你说的块数重量相同,你就拿回去吧!”李姓客人说:“如果能找到,我就与你平半分。”茶馆主人笑而不答。

李姓客人跟随茶馆主人来到一小棚楼上,发现楼上放了很多鞋、伞、衣服、器皿等他人遗失在这里的东西,而且上面都贴有字条,写有某年某月某日,大概是什么样的人所遗失。如果不知道的,就写着不知道。在一个楼角中找到一个小包袱,封记从没有打开过,上面写着某年某月一位官人所遗失在这里的。

下楼后,茶馆主人同众人再次询问李姓客人包袱中金子的块数重量。李姓客人答出来后,茶馆主人打开包袱一看,果然同李姓客人说的相符,便把包袱全部还给了他。

李姓客人为表示感谢,要留下一半金子给茶馆主人,茶馆主人说:“官人想必也读过书,怎么这么不会看人呢?古人明辨义利之分,我如果重利轻义,就把东西藏起来不告诉你,你又能怎样呢?又不能官法相加?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总怕自己有愧于心的原故啊!”

李姓客人知道他不会接受,非常羞愧,对其一再施礼拜谢,茶馆主人则不断的谦让辞谢。后请茶馆主人到樊楼去饮酒,结果茶馆主人也坚决推辞了。

当时茶馆中五十多人,大家都非常感慨。的确,做人都是下坡容易上坡难,往下走、随波逐流省力,而坚守信念和道德却需要长久的意志和勇气,就要难度大得多了。如果茶馆主人暗中偷拿了客人遗失的钱财,开始总是觉的虽然得了便宜,但良心还是受到谴责。可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天长日久,贪财的事一件件的发生,以至于控制不住自己,这个人就蜕变成一个缺德的贪财小人了。古代成语中有个词叫“一介不取”,就是说,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能要,哪怕像一粒芥菜子那么微小的、一点点儿小东西也不拿,才是守法、轻利。

当今社会,很多人由于重利而弃义,为了攫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惜昧着良心去坑蒙拐骗,甚至连自己的亲人也不放过,最终锒铛入狱,众叛亲离。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传承重义轻利这种良好的品德,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

无论是“重义轻利”,还是“先义后利”,关键是作为原则、标准的“义”必须正确,即符合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否则前提错了,一切就错了。在阶级社会里,由于阶级利益和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不同,“义”的具体内容往往也截然不同,甚至根本对立。在封建社会,贫苦农民不堪压迫,揭竿而起,从来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义”的,所以称“起义”、“义军”;但在封建统治阶级看来,那是“造反”,是“反贼”。 jHn+L8+TOqoppOpwSQe+XGI+lJPlM4d3brCPc/nnqwUeIkptoVGfy48aJnOY72D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