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感悟之二——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我国古代有一首《劝孝歌》,里面有两句话:“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句直白而深刻,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又会对谁付出真心呢?

亲情——一首永恒的歌

孟子曾说过:“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郊的《游子吟》精确地刻画出亲情所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李崇率众降北魏后,武帝任命他为幽州(今北京)太守。属县中有一桩案子,使他颇为头疼。

有一乡民叫苟泰,携三岁的孩子外出逃难,路上遇到一伙散兵抢掠。父子俩只顾逃命,哪知走散了,苟泰跑着跑着,不见了孩子,忙呼喊寻找,但哪里还有孩子的影子。苟泰只好住在此地,四处找寻孩子。

等了足足一年有余,苟泰突然在街市上见到自己的孩子,便一把抱住。但孩子长时间不见父亲,已生疏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时有一中年汉子把孩子抢过来,大喝:“干什么?”苟泰忙说这是失散了一年多的孩子。中年汉子忙说:“你认错了,这是我儿子,并非拣来的孩子,你走吧!”亲生儿子,苟泰哪能不认得。他苦苦哀求那中年人还自己的儿子,中年人嫌他纠缠,忙领起儿子走了。

苟泰紧跟不舍,见那中年人领儿子进了一家客栈,忙前去打听,才知道这中年人叫赵奉伯,是江南人来此处做买卖的,一年前他带来一个孩子,说是自己的儿子,别人也不知底细。

苟泰左思右想,没办法讨回儿子,只好告到衙门里。县官审了几次,双方都无证据,儿子也分不清哪个是真父亲,这案子只好转给州里。

李崇接到案子,思索了半天,想出一条计策。命人将三人各关一处,拖了两三个月也不审问。一天,李崇叫来两个差人,面授机宜。一个差人去见苟泰,告诉他:“你儿子已得病死了,快去领尸体吧。”苟泰一听,大哭起来,直哭得死去活来。而赵奉伯听到儿子死了,只是慨叹了几声,并无多少哀戚。

李崇听到汇报,传来父子三人,判道:“父爱子情,深过东海。苟泰听到子死,痛哭欲昏;赵奉伯听到子死,面无戚容。苟泰为真父无疑,赵奉伯假父已明。”并喝令赵奉伯讲出经过,那赵奉伯见中了李崇的计,只好从实招供,说自己做买卖时见到一男孩在路边哭,说不见了父亲。赵奉伯年过半百仍无子息,故领去当亲生儿子养着。一年有余了,父子感情已深,没想到苟泰会来认孩子,故拖赖不给。

可见关键时候,亲情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纽带,这种亲情间的神圣和无私使苟泰找回了失散一年的亲生骨肉。

孟子又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古往今来,无数名家都驻足在亲情这个话题上。

散文名家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他的一篇《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有人说,父母之爱是一座山,矮小威严;父母之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母之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而父母之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荀子更是有言:“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当你读完它,相信你会对亲情有着更深的理解:

镇子里有个傻瓜,不是天生的那种,5岁那年在一次煤气中毒事件中,只有他活了下来,和他同在屋里睡觉的父亲用尽最后的力气将他推到门外撒手而去了。从那以后,他就只会傻傻地笑,不管是开心还是伤心,据说是大脑受到了损伤。

傻瓜还有个美丽的妈妈和可爱的妹妹,他总是问妈妈,爸爸去哪了,妈妈告诉他:爸爸不在了,他变成星星到天上去了,他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傻瓜每天晚上都躺在院子里的草坪上看星星,边看边傻傻地笑。

傻瓜11岁的时候,疼爱他的妈妈因肾病去世了,临终前告诉傻瓜要照顾好妹妹,那时他妹妹6岁。傻瓜只会傻呵呵地笑,每天晚上还会去看星星,他说天上的星星多了一个,那个是他的妈妈,紧挨着他的爸爸。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傻瓜摆起了简陋的快餐摊,做三明治,摊点离妹妹的学校不远。

傻瓜在家的时候从来不敢进妹妹的房间,因为妹妹讨厌他,妹妹很介意有这么一个傻瓜哥哥,但他喜欢趴在妹妹的门口看着妹妹读书,每次妹妹发现他的时候,他就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躲起来,然后傻傻地笑,不知道是开心还是伤心。

傻瓜每天早上都是早早起来,给妹妹做好早餐后再到快餐摊上去工作。晚上唯一的爱好就是看星星……

傻瓜的手艺很好,三明治做得像饭店里的一样,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喜欢到他的摊子上买早餐,但谁都不知道傻瓜有个漂亮的妹妹在学校上学,因为妹妹很介意别人知道傻瓜是她的哥哥,傻瓜只会傻傻地笑,不论伤心还是开心。

傻瓜工作很努力,但他从不花钱,谁也不知道他那么拼命挣钱为什么。傻瓜工作的时候经常伤到手,脚上的鞋子也经常是缺少一只,妹妹看了就会说:切个菜也会伤到手,鞋子也会丢,怎么不把你自己丢了!真是个蠢货!傻瓜听了还是傻傻地笑,不知道是开心还是伤心……

傻瓜每天晚上回家睡觉之前都会在一个小本子上写些字,妹妹好奇想看,傻瓜却总是不给她看,写完了就藏起来,妹妹试了几次都没有找到……最后也不再理会他在写些什么了。

傻瓜17岁了,那时妹妹已经上初中了,傻瓜的摊子也搬到了离妹妹学校不远的地方,每天卖完早餐,就在学校周围走来走去,身上总是穿着件很破旧而且很脏的衣服,脚上的鞋子总是少一只,但他工作的时候也会像模像样地穿上围裙,仍旧只会傻傻地笑。

一天,傻瓜在摊子上卖早餐的时候听到两个女学生说起他妹妹的名字,说她早上到班上后脸色不好看,腰疼得厉害。傻瓜听到后呆了一会儿,然后突然大声叫着妹妹的名字,扔下手里的工作向学校跑去,他就这样大声喊着妹妹的名字,冲过学校门卫和老师的阻拦跑到妹妹的教室里,看到妹妹趴再课桌上,脸色蜡黄,冷汗淋漓,傻瓜这次没有傻傻地笑,脸上竟是焦急,喊着妹妹的名字背起妹妹就往医院跑。路上遇到学校的老师质问他:“你是干什么的?快放下她!”傻瓜因为愤怒脸憋得通红:“她……是我妹妹,我……是她哥哥。”傻瓜一路上就重复着这句话背着妹妹跑到学校附近的医院里,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很惊异,因为从没听说她有哥哥……

傻瓜在病房的门外看着妹妹,她已经醒过来了,而傻瓜已经在病房外熬了三天三夜。那个给她治病的医生跟她说:不要担心,你的医疗费你哥哥已经都准备好了。妹妹艰难的抬起头看向门外的傻瓜哥哥,眼中不免有些疑问。傻瓜这时候又恢复了常态,傻傻地对着妹妹笑,却不敢进门。

医生对妹妹说,他很早以前就经常到傻瓜的摊子上买早点,他知道傻瓜工作一直就很努力,也知道傻瓜从来就不花钱,曾经一直弄不明白傻瓜挣这么多钱干什么,直到今天他终于明白了。因为傻瓜背着妹妹找到他的时候喊着:妈妈……就是这样死的……求你……救妹妹……我……不要妹妹死!原来傻瓜的妈妈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傻瓜,他妹妹也有很严重的肾病,要他一定要照顾好妹妹……

医生告诉妹妹她的病需要换肾,换肾的费用她的傻瓜哥哥已经交够了,但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肾源。

医生告诉妹妹当傻瓜知道妹妹的病需要换肾的时候,就大叫着对他说:用……我的……我是她……哥哥,但是检查结果是傻瓜的肾也不合适,傻瓜知道了结果,神情很沮丧,就一直说:我是……她哥哥啊。医生明白傻瓜的意思:我是她哥哥,我的肾怎么就不能换给妹妹?

傻瓜仍然在病房门外看着妹妹,傻傻地笑着。此时妹妹已经泪流满面,看着门外那个曾经一直以来都让她感到耻辱的傻哥哥,用了虚弱的声音对他说:“你站在门外做什么,怎么不进来。”傻瓜呆了一会儿,怯怯地说:“我……可以进来吗?”妹妹含着泪笑着点了点头。傻瓜背着手来到妹妹的病床前,妹妹问他为什么背着手,并执意要看他的手,傻瓜将手伸出来,手上缠着绷带,鞋子也只有一只,那是在送妹妹来医院的路上手被刮伤的,鞋子也跑丢了一只。妹妹还像以前那样说:怎么这么笨啊,手又伤到了,鞋子也会弄丢!只是这次说他的时候,眼中满是温柔和心痛……

这是他成为傻瓜后第一次在妹妹许可的情况下进入她的房间……

时间一天天过去,妹妹的病日渐严重,不时陷入昏迷之中……

在热心医生的不懈努力下,合适的肾源终于找到了,手术很成功,妹妹终于从死神的手中被救回来了,可是她醒来的时候却没有看到那张熟悉的傻傻的笑脸……医生告诉她,她哥哥为了给她交医疗费,到很远的地方去打工了,等她完全康复了就来接她回家,叫她安心恢复……

妹妹每隔几天都会收到一封字迹歪歪扭扭的信,内容很简单且都一样:哥哥很好,你好好养病……

出院的那天,傻瓜没有到医院来接妹妹,妹妹只接到医生交给她的一个可爱的绒毛熊,那只绒毛熊的脚上居然带着点点血迹……

医生告诉她,因为傻瓜交付的费用只够给她换肾的,这么长时间的住院费用也很多,傻瓜为了给她交住院费,每天除了做早餐卖,还去找别的工作,只要能挣钱的事情哪怕是掏粪都去做了。

医生在傻瓜来医院看妹妹的时候把找到肾源的好消息告诉傻瓜,他仍旧是傻傻地笑着,居然很有礼貌地给医生鞠了个躬,然后跟医生说:“我……要给妹妹……买个礼物……等……妹妹……醒……送她。”

傻瓜拖着疲惫的身体,高兴地去商店买了只雪白的绒毛熊……也许是太疲倦了精神恍惚,他在回医院的路上横穿马路的时候被一辆飞驰的汽车撞飞,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昏迷,可是手中仍旧抓着装绒毛熊的塑料袋,鲜血顺着手滴到了绒毛熊的脚上……临走的时候对医生说:熊……给……妹妹,然后傻傻地笑着离开了,也不知道他是伤心还是开心……

一位医生告诉妹妹,那些信是他模仿傻瓜的笔迹写的,他说他知道傻瓜肯定不想让她在还没有康复的时候知道他已经不在了的消息,医生说他想帮傻瓜完成他的心愿,所以写了那些信……

妹妹呆呆地拿着雪白的绒毛熊,许久都没有出声,她默默地回到家里。屋里很简陋,但收拾得很整齐,尤其是妹妹的房间里,比她在家的时候还要整齐,只是家具的表面已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书桌上摆着一盆花,花开得很鲜艳,在花盆旁边有张很漂亮的卡片,上面有行歪歪扭扭的字:欢迎妹妹回家!傻瓜在知道妹妹不久就能康复的时候就在准备迎接妹妹回家了!

只是此时,她再也听不到那傻傻的笑声了!

妹妹来到傻瓜的房间,在整理傻瓜遗物的时候发现了她一直以来想要看的那个小本子,那本子上还留有一股三明治的味道,上面是傻瓜留下的歪歪扭扭的字迹:

……

妹妹喜欢睡懒觉,早起的时候要轻,不要吵醒她

妹妹早上不喜欢吃三明治,喜欢吃泡面,早起先给她做好再去工作

妹妹不喜欢我进她的房间,不喜欢我离她太近,没有她同意不能进她的房间

妹妹不喜欢别人知道我是她哥哥,绝不能让她的同学知道我是她哥哥

妹妹身体不好,但绝对不能让她知道她有跟妈妈一样的病

我要努力给妹妹攒钱……

妹妹的病终于可以治好了

……

妹妹抱着傻瓜的小本子放声痛哭……

从此后,妹妹每天晚上就像傻瓜以前一样,喜欢躺在院子里的草坪上看星星,只是天上的星星又多了一颗,那是她的傻瓜哥哥,紧挨着她的爸爸妈妈,他们都在天上看着她呢……

亲情是什么?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是明亮的双眸,指引我们前进;是温柔的话语,呵护我们的心灵;是严厉的责罚,督促我们改错。我们离不开亲情,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我们依赖亲情,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竹节或篱笆;我们拥有亲情,有如寒冷的小麦盖上了洁白的雪被,温暖如春,幸福如蜜。

当生命的第一声号角吹响,亲情就是那荡漾在母亲眼眶中的泪水,是那绽放在父亲脸上的笑痕;当生命之舟开始摆渡时,亲情就是那拨动着清水推动小船向前的双桨,是那守候在空中为小船指航的灯塔;当生命之舟即将靠岸,亲情就是那静静的港湾,是那拥抱着你的默默的流水。

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亲情的船要靠在爱的港湾里,亲情的楼要建在爱的基石上;亲情的泉要流在爱的大地,亲情的星要亮在爱的苍穹,亲情的花要开在爱的园圃。

亲情是长白山顶的积雪,简洁却永恒;亲情是底格里斯河的流水,轻柔却又悠长;亲情是西西里岛的那轮落日,缠绵却又绚烂;亲情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碑文,模糊却又隽永。亲情,亲情!亲情……超越了时空,编织了人生最美丽的彩虹。

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亲情,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亲情就像一场冬日里的白雪,总能在污浊的旅途中,涤尽跋涉者的征尘。它就是这样,没有杂质,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仅仅是相通的血脉间彼此默默地相互关怀。

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亲情是一缕柔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融化;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惫烟消云散。亲情是父母额上增多的白发,是父母眼中无限的关怀和盼望,亲情是黑暗中的一束灯光,给你无可替代的家的感觉与温馨。是的,世间最美的感情便是人间的亲情。

亲情,是你生病时的探望与呵护,她使你在黑暗里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增强你战胜病魔的决心;亲情,是你顿挫时的鼓励与支持,她使你在绝望中感受到无私的胸怀,鼓起你继续前行的信心;亲情,是你得意忘形时的棒喝,她使你在骄横无比时感受到严厉的目光,保证你正确前进的方向。

亲情是一瓢飘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独的人滋润心灵的干涸;亲情是一汩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安的人领略到诗般的恬静;亲情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爱的庇护;亲情是一道飞架在天空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感受到世界的温馨。

亲情,是一盏明灯,给浪子回头照亮了道路;亲情,是一个避风港,给飘泊的游子一个平静的港湾;亲情,是一碗心灵鸡汤,给受伤的心灵一声呵护;亲情,也是一把利剑,给不知悔改的人一招力劈华山。亲情就是人类心灵最深处,无法磨灭的烙印,也是人类最纯洁、最真挚、最热情的感情的升华。

智人慧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

以“仁”做人孝悌为本

孝是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内涵和范畴,是在中国古代劳动民众中影响最广泛的思想观念。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使许许多多的人受益。

《论语·学而第一》中讲到: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意思是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犯上,那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也是没有的事。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为人处世的原则也就形成了。因此,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爱的根本吧!”

实际上孝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上古的舜,到孔门的曾参、子路、子骞,再到汉朝的“以孝治天下”,一直到今天,孝敬父母的各种故事在人间传为美谈,成为世间温暖的见证。如果说,一个人对生我、养我、育我的父母,尚且没有孝心,对血缘关系密切的兄弟姐妹也没有敬兄爱弟的悌情,为了一己私利,可以置父母于不顾,甚至虐待、遗弃、不赡养;为了争夺遗产,可以兄弟反目,甚至斗殴、凶杀,那么,这种既无仁心,更无人性的人,是不会对别人有仁心和道德心,对社会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

古时有这样一个故事: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孝三年。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反观我们自己,不用说尝粪便,光是功名怕都难以舍得呢。这故事读来真让人惭愧。

如果说黔娄孝顺自己的亲生父母是理所当然的,那么下面的王祥则真是至仁至孝的楷模了。

王祥是汉末琅玡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因遭世乱,扶母携弟在庐江隐居30余年。母卒后,才应召入仕。魏时,曾封关内侯、万岁亭侯、睢陵侯,拜司空、太尉、侍中等职。入晋,拜太保,晋爵为公。享年85岁。

原来王祥的生母在他年幼的时候即已去世。他的继母朱氏很不喜欢他,只偏爱自己的儿子,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不仅失去了母爱,还失去了父爱。但他生性至孝,虽然成天被父母驱使,干各种杂活,却从不叫苦叫累,态度十分恭谨。父母如果有病,他就整天不解衣睡觉,在左右伺候,汤药熬好了,还必定亲自先尝一尝。

尽管如此,他的继母仍然欺负他,待他很凶狠。然而,王祥却始终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来孝顺。继母朱氏常常要吃活鱼,王祥总是想办法满足她的要求。有一次,天寒地冻,朱氏又要吃活鱼。但三九时节,哪儿也找不到活鱼。王祥却不死心,来到结了厚冰的河面上,不顾寒风嗖嗖,躺在透心凉的冰上,准备凿开冰块捕鱼。忽然冰块自己裂开,从水里面跃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赶忙抓住,高高兴兴地带回家去,做好给他继母吃。乡里人都说:从来也没人能在大冬天结了这么厚的冰河里凿冰捕鱼,王祥这个小孩子却做到了,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啊!从此就留下了“卧冰求鲤”的美谈。

王祥平时侍奉继母非常恭敬小心。他们家的庭院中有一株李树,结的果实特别甜美。朱氏常常命令他去守护。有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王祥虽然害怕,但他不离开,抱着李树哭泣。

王祥的弟弟王览,是朱氏所生。他只有几岁的时候,便很懂事。看见母亲鞭打王祥,就抱着哥哥哭,不让朱氏打。稍长大些,就规劝他的母亲对哥哥好些,朱氏才有点收敛。朱氏常常毫无道理地支使王祥干这干那,在这种情况下,王览就跟着王祥一起干。兄弟俩娶亲后,朱氏又常常虐待王祥的妻子,让她干这干那;王览的妻子也和嫂子一起干。朱氏见王览夫妇总和王祥夫妇同甘共苦,一起干活,无计可使,以后也就不再乱支使王祥夫妇了。

王祥在父亲去世后,在社会上的声誉越来越大。朱氏不但不高兴,反而嫉恨在心。一次,她秘密在酒中下了毒,想把王祥毒死。王览发现了,就径直去取酒。此时,王祥也疑心酒中有毒,争着把酒夺过来,不给王览。朱氏见兄弟俩争酒,怕事情败露,急忙把酒抢过去,不给他们。从此以后,凡是朱氏赐给王祥的食品,王览总是要先尝尝,以防出事。朱氏害怕下毒毒死自己的亲儿子,就止住了在食品中下毒的做法。

但是朱氏并没有放弃杀害王祥的念头。一天王祥因有事独睡在一张床上。朱氏以为机会来了,半夜里悄悄地拿把刀摸进屋,对着被子狠命连着砍了好几下。这时正好王样出外小便,因此只砍破了被褥,并没有伤着王祥。王祥回来一看,被褥被砍破了,知道是继母恨自己恨得要命,就跑到继母房里跪下,请求继母把他处死。继母起先吓了一跳,后来听了王样的一番话又羞又愧,深深感动,醒悟过来,真正感受到王祥对自己的一片孝心,甚至愿意为自己的错念去死。于是把王祥扶了起来,流下了悔愧而又感激的眼泪。此后,爱王祥就像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一家人日子过得很和睦。王祥尽心赡养继母朱氏,直到给她送了终,才答应别人的邀请,出去做官。

虽然看起来,王祥的至孝行为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甚至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我们所看到并应当予以效法的,是他以孝为本的做人准则。他的这种精神能够感化原本歹毒的继母,把它放到当今社会,肯定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为子女做榜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但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你要感谢你的父母,因为他们无偿地把你养育成人,让你读书,从而有机会获得一个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是天高地厚的。想想看,如果没有父母,你能活到现在吗?他们节衣缩食,让你吃最好的食品,上最好的学校。在你生病的时候,他们为你难过,为你哭泣。在你读书成绩不好时,他们为你的前途忧愁,四处奔波上下打点。在你刚刚参加工作工资很低的时候,他们还接济你,宽容你暂时的“啃老”。父母对你的爱甚至超过了他们对自己的爱,超过了你对自己的爱。所以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来批判“养儿防老”这一说法。难道他们几十年对你的爱就不值得你用更多的爱来回报吗?

这种回报就是所谓的“孝”。任何一个有感情的人,只要有一点点良心,都需要对父母的爱给予回报。因为父母的爱是无偿的,所以我们的“孝”,也就是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偿的、天经地义的。如果你连最爱你的父母都不爱,你还能爱别人吗?

当父母老了,做儿女的应当理解他们,对他们要有一点耐心。更不要嫌他们终日唠唠叨叨,前言不搭后语。你眼中的唠唠叨叨,其实都是父母为你好。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比如有一个人执意要卖房炒股,父母劝他不听,结果把房炒没了,真是追悔莫及。

当父母吃饭时嘴漏,把饭菜与口水流在衣服上时,千万不要责怪他们。请想一想:当初他们是如何把着手给你喂饭的。

当父母说话时忽然忘了主题,请给他们一点回想的时间,让他们想一想再说。其实谈论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够在身旁听他们说下去,父母就很满足了。

孝敬其实并非物质和金钱不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时时牵挂着父母就行了:饭后给他们端杯热茶,阳光灿烂的日子陪他们出门散散心和邻居聊聊天。等你结了婚生了孩子,记得常回家看看,父母就会很开心了。

回报父母的爱,没有什么可以等待的理由,不存在时机问题,等到他们越来越老的时候,自己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他们为自己操劳了一辈子,应该享受欢乐的晚年了。

孝不仅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心修养。

曾子认为,提高修养的方法,在于孝的实践与内心的反省,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参悟,不断地开阔心灵的领域。联想到曾子突出强调的“吾日三省吾身”,讲求孝道同样要用内心的反省来检验自己的举止是否合乎道德的原则。

智人慧语

《颜氏家训》说: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我家的门风家教,一向是严整缜密的,还在小的时候,我就时时得到指导教诲;学着两位兄长的样子,早晚侍奉双亲,一举一动都照规矩办事,神色安详,言语平和,走路小心恭敬,就同在给父母大人请安时一样,长辈常传授我佳言锦句,关心我的喜好,勉励我扬长避短,没有一样不是恳切深厚的。人品影响家教,家教传扬,世代光耀。

君子笃亲民兴于仁

孝为百行之首。《易经》中说:“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意思是说:“只是恭敬却不知礼,就劳而无功;只是谨慎小心而不知礼,就会畏畏缩缩;只是勇猛而不知礼,就会作乱;只是心直口快而不知礼,就会说话尖酸刻薄。在上位者如果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走向仁德;在上位者如果能不遗忘故旧,老百姓待人就不会冷淡无情。”

孟子接受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人都能达到“仁”的主观因素,“人人皆可为尧舜”,从而提出人的本质是性善的理论。人性是天赋的,孝的善德当然也是天赋的,人人都是生而具备的。

我国古代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到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天大的过错。监察御史一旦知悉此情,一定会马上提出弹劾。对这一过错,判其“永不录用为官”的惩罚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古人看来,不孝者就绝对没有教育、领导和管理别人的资格。

政治制度上有如此严密的用以保证“以孝临天下,则民兴于仁”得以切实实施的内容,在一般的教育、宣传和社会舆论导向当中,统治者也注意用各种手段来渗透和灌输。广为流传的、可以称为历代读书人的“圣经”的《十三经》中,就有一“经”叫《孝经》。如果我们要研究孝道,就必须看一看孔子思想系统下的这部《孝经》。《孝经》中说什么样子才是孝呢?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为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

汉文帝时,齐国太仓令(管理粮食仓库的职官)淳于意清政廉明,为人称道。他生有五女,常以无儿为憾。文帝十三年,淳于意因有失职守被处重刑。淳于意在被押解长安前抱怨:只生女儿不生儿子,在遇到大事时实在没有什么好处!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对其父遭遇不满。于是随父来到长安,给文帝上了一书:“我的父亲淳于意作为齐地太仓令,齐地人民都说他办事公允、廉洁。现在因为犯事而被处重刑,我以为人死不能复生,重刑之下即使侥幸活下来也不能再过平常生活,虽然想要改过自新但也没路可走。所以我愿意为父赎罪,身入官府,作为奴婢,使得父亲能有悔过自新的机会。”书达文帝,文帝为其精神所感动,下诏免去刑罚,并下令免去全国肉体之刑。

晋代的李密幼年丧父,母亲何氏改嫁,是祖母刘氏将他抚养成人的。李密对祖母十分孝敬,祖母有病时,他都昼夜守护,亲尝汤药,并利用照顾祖母的空闲时间,刻苦读书。

李密曾在蜀汉做过小官,蜀亡后,因其才能出众被晋武帝任命为太子洗马。他上书晋武帝说:“我自幼是孤儿,是祖母刘氏将我抚养成人的。现在她年老多病,经常卧床不起,离不开我的照顾。可您却叫我做官,我实在是左右为难。好在本朝提倡以孝治天下,对老人十分优待,现在我的祖母已经96岁了,可以说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如果我去做官就无人为她送终。我今年才44岁,报效国家的时间还长,但孝敬祖母的时间却不多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晋武帝看了他的上书后,很受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样,李密一直等到为祖母送终以后,才外出做官。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

齐景公有一棵心爱的槐树,他派官吏小心地守护着,还在树的周围栽下了木桩,悬挂上木牌,上面写着他的命令:“如果触碰了槐树的就判刑,伤害了槐树的就要处死。”

有个人不知道这条命令,喝醉了酒,碰伤了槐树。齐景公知道后说:“这是第一个违犯我命令的人,要把他处死。”于是便派官吏把他抓起来,准备严加惩处。

这个醉汉的女儿是个十分有智谋的人,她找到晏子的家,向守门人说:“我是住在城外的一户人家的女儿,虽然不能满足相国的愿望,但请求在婢妾的行列中充个数。”晏子听了这样的禀报,笑着说:“难道我是贪恋女人的人吗?为什么年老了还有女子来投奔我呢?如此,其中必有缘故。”于是令人叫那女子进府。

那女子进了相府的大门,晏子远远望见她,说:“奇怪啊!她好像怀着很深的忧愁。”便把她叫到跟前询问:“你有什么事情忧愁啊?”那女子回答说:“大王在槐树前悬挂木牌,说触碰槐树者判刑,伤槐树者处死。我父亲不知道大王的命令,喝醉了酒,不慎碰伤槐树,官吏要治他重罪。我听说,贤明的君主管理国家,不减少臣下的俸禄,也不增加国家的刑罚,还不因为个人的怨恨破坏国家的信誉;贤明的君主不因为禽兽而损害百姓的利益,不因为草木之故伤害禽兽,也不因为野草而伤害庄稼,这是因为贤明的君主懂得尊卑贵贱的缘故啊!现在,大王因为一棵槐树被碰伤就使我孤苦无依,这道命令的实行实际上是给齐国增加了新的法律。我听说,勇猛的人不倚仗个人的力量而跟懦弱的人较量,贤明的君主不背人之常情而任意妄为。发号施令假如可以有利于国,对后世有好处,我的父亲就是死了也值得。但大王的命令却根本不是这样的,仅仅因为树木被碰了一下,就给我父亲治罪,这样的做法实在使我担忧。这样做会破坏国家的制度,有损国君仁义的美德,如果邻国得知,就会说我们的国君爱树木而轻贱人命,难道可以这样吗?”

晏子听了她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说:“这样做确实是太过分了,我会为你在大王面前进言的。”说罢,就派人送这位女子回家。第二天,晏子将这事报告了齐景公,并说:“用尽百姓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的嗜好欲望,推崇玩乐,把它弄到了威严不可侵犯的地步,做倒行逆施之事,伤了无辜之人,这是自古以来的贤明君主所极力避免的。现在,大王竭尽百姓的财力,使自己的饮食器具十分华美;您在树下悬牌明示,使其享有君王一样的威严,这就是倒行逆施的证明。触犯槐树的人要处罚,伤害槐树的人要判刑,这样一来,赏罚不公,名实不符,残害百姓也太深重了。大王如果再继续实行这种邪僻的行为,我真怕这样下去您不能再治理国家和百姓了。”

齐景公听了,恍然大悟,就立即命令取下牌子,取消了这项法令,赦免了那女子的父亲。

其实,孝是一种很纯粹的自觉情感,既是一种感恩之心,也是一种悯爱之情。李密能够辞掉皇帝的征召,放弃自己的官运仕途,一心侍奉年迈的祖母,醉汉的女儿道出了贤明之士的仁义美德,这些确实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而现实中,人们常常以各种堂皇的借口,来为自己未能养亲慎终作辩解,但仍会让人怀疑其情不厚。

康熙八岁即位,十四岁正式亲政。到他六十九岁去世,在位六十一年,实际统冶中国达半个多世纪(五十五年)。满清天下在他手里安定下来。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倡导反清复明的人太多了,如顾炎武、王夫之这一班人,都是不投降的,尤其是思想上、学说上所做的反清复明的工作,实在令满清政府感到可怕。结果呢,康熙利用中国的“孝”字,便使反清的种子一直过了两百年才发芽。

满清入关,有三部必读的书籍。第一部书是作为兵法权谋学的《三国演义》;第二部不是公开读的,是在背地里读的,那就是《老子》。当时康熙有一部特别版本的《老子》,每一个满清官员,都要熟读《老子》,揣摩政治哲学。另一部书就是《孝经》,但表面上仍然尊孔。如果回顾一下汉朝的“文景之治”的政治情况,就不难发现,两者的政治蓝本同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康熙根据世道民心的实际情况,大力提倡孝道,编了一本语录《圣论》,后来叫《圣谕宝训》或《圣谕广训》,拿到民间基层组织中去广为宣传。每月的初一、十五,祠堂里的族长、乡长这些年高德劭、学问好、有声望的人,一定要把族人集中在祠堂中,宣讲《圣谕宝训》,其中写的都是一条条浸透了儒家思想尤其是孝道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里,康熙实际上是在非常巧妙地运用“孝临天下”的统治智谋:他要把每一个青年都训练得听父母的话,那么又有哪一个老头子、老太太会同意自己的下辈去干造反的事?如此一来,康熙的皇位自然不仅可以稳坐无虑了,同时也使人民得到了教化,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恭、慎、勇、直是很好的四种德行,都属于仁的范畴。但这些德行,都必须以礼去节制。恭、慎、勇、直四种好的德行,如果做得不够或者过分,就是违礼了,就会出现种种毛病,被人们视为缺点,甚至是不可原谅的缺点。可见礼是使仁统领的诸德成为“德”的根本保证。但礼如果失去仁,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成为束缚人的枷锁。仁与礼相互不可分。

智人慧语

从古到今,人性没有不欢喜自尊的,如果一个人能以礼来对待;人性没有不欢喜自大的,如果一个人能以敬来制约;人性没有不喜欢自夸的,如果一个人能以誉来阻挡,这样天下无不为这个人所用,无不为他所尊。

孝之以“顺”,孝之以“敬”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只要子女心里记住父母,能使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所谓“事父母能竭其力”,心诚、态度好,那就是真正的孝。

通常,提到“孝”,人们会想起“孝顺”或“孝敬”这两个词。虽然同为“孝”,这两个词的含义还是有差别的。前者侧重于“顺从”,更多的是外在的;后者强调“尊敬”,更多在于内心。虽说“孝敬”的外在表现常常为“孝顺”,但并不是所有的外在“孝顺”都是真正“孝敬”,孝敬是发自内心的,有内容的;而“孝顺”则多为外在的、形式的。因此,真正的“孝”,要孝顺,更要孝敬。

通常,人们会把孝敬父母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赡养,其实不然。《孟子》中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赡养父母和尊敬父母的区别:

曾子侍奉父亲曾皙吃饭,每餐都有酒肉,饭后曾子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曾子的儿子就不同了,他侍奉曾子吃饭,虽然也一样有酒有肉,但饭后不问吃剩下的给谁。

一句无足轻重的话,却体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曾子的请示包含的是敬重,一切听从父亲吩咐;而曾子的儿子对父亲的话已经无所谓了,所以根本不必请示,这就是赡养和尊敬的区别。

所谓尊敬父母,指的是恪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礼,也就是俗话说的规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执意违背父母的意愿,不增加麻烦。古人认为,尊重父母比赡养父母更难做到。《吕氏春秋》说:“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对父母恭敬就难做到了”。这里的恭敬就包含了尊敬的意思。

子路幼时家境贫寒,家人经常食不果腹,甚至有时要在野外采摘野菜充饥。有一次,子路听见年迈的父母随口念叨着许久没有吃过饱饭,如果能吃上一顿米饭就好了。子路闻言心中十分愧疚,可是家中早已无米下锅了,子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子路想到山那边的舅舅家里还比较富足,如果翻过那几道山到他家借点米,舅舅一定肯借。虽然山路崎岖,但是想到能够满足父母的小小要求,子路还是打定主意出发了。

他不顾山高路远,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路,从舅舅家借了一小袋米,随即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子路虽然疲惫不堪,但能够以自己的辛苦,让父母得到些许的满足,他无怨无悔。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和仰慕他的学问及人品,给子路加官晋爵。此后子路家中车马百辆,余粮万钟,富贵显赫,衣食无忧。然而,子路总是不能忘怀昔日父母的劳苦,感叹说:“如果父母还在世就好了,就算要同以前一样吃野菜,再要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米回来赡养父母双亲,我也心甘情愿!”

当孔子得知子路如此思念父母,并一再为自己无法在父母生前尽心尽力奉养他们而自责时,便劝慰子路:“你在父母生前已经尽孝了。父母过世的时候,虽然无法用优厚的丧礼操办后事,可你的孝心父母已经感受到了,你也已经尽到了为人子女应有的礼节。你不必内疚,而且完全可以称作是天下做子女的楷模!”

孝的本义是指由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反射出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孔子强调的“孝”应建立在“敬心”之上,他认为,孝顺父母要真心实意,如果只有物质奉养而无精神慰藉,则与牲畜无异。

子女要多关心体贴父母,尽可能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自己料理好个人生活,不让父母操心,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当子女的,还应该经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嘘寒问暖。当父母生病时,更需要细心照料。父母遇到不称心的事,要体贴父母,热心地为他们分忧解愁。父母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后,理应得到子女更多的照顾。要在物质上给予充分的帮助,更要在精神上关心、体贴老人。

赵善应是南宋大臣赵汝愚的父亲,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一天,母亲突然患了重病,赵善应赶忙去请医生。医生看了老人病状后,留下两包草药就走了。

老人服药以后,病情不但不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加重了。赵善应非常着急,再次去请那位医生,医生说:“你母亲的病,我看不明白,还是另请高明吧。”赵善应听了,心情更加悲痛,眼泪立时夺眶而出。

于是,赵善应到处打听名医,名医请了十多个,母亲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赵善应一时没了主意,不知是谁提醒说:“还是想办法请御医来看一看吧。”

赵善应如梦方醒,靠着皇室宗族的关系,很快请来了御医。

御医诊视以后,开了个方子,交给赵善应说:“照这个方子服用,三副药以后,病情就会好转,但需用人血和药,方为有效。”

赵善应接过方子,二话没说,马上买了三副药,然后取刀刺破自己的手臂,用自己的鲜血和药,给母亲服用了。赵善应连续几次刺破手臂取血和药,弟弟看不过去了,不让赵善应再刺臂了,请求自己刺臂取血,赵善应坚决不答应。

说也奇怪,赵善应的母亲服用了几副鲜血和药以后,病就好了。赵善应十分高兴。

母亲的病虽然好了,但落下个心悸的病根,一听打雷或什么响动,就害怕。

一天夜晚,阴云密布,一道闪电,响起一个炸雷,母亲突然惊叫一声,晕了过去。正在熟睡的赵善应,被母亲的惊叫声惊醒,赶忙跑过去叫醒母亲,陪伴母亲直到天明。

此后,一有雷雨,赵善应都披衣而起,走入母亲房间,陪伴母亲。

一次,赵善应要出远门,临行前特别嘱咐妻子好好照看婆婆,雷雨天一定要陪婆婆一起睡觉。见妻子高兴地答应了,赵善应这才放心地走了。赵善应回来时,正值一个寒冷冬天的夜晚,从者看见赵家大门,十分高兴,上前就要敲门,赵善应马上制止说:“不要敲门,恐怕惊吓了我的母亲。”

从者赶紧把伸出去的手缩回来,说:“现在深更半夜的,天气又这么冷,不敲门,我们上哪儿去住呀?”

赵善应说:“没有地方住,也不能敲门。我们就是坐在房檐下挨冷受冻,也不能让我母亲受到惊吓。”

从者听了,很受感动,同意和赵善应一起坐到天明。

天明以后,仆人打开大门,才看到房檐下坐着两个冻得浑身发抖的人,仔细一看,原来是“老爷”回来了。

身教胜于言教,在赵善应的带动下,全家人都十分友孝,儿子赵汝愚等人也都孝敬他们的父母。

从一个人对待父母家人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修养与人品,通过修养与人品,就可判断他是否出类拔萃,能否成就一番大事业。上行孝道,下立品德,和睦家人,不忘施恩的人,往往在事业上也会有大的发展。

曾国藩对于父母、祖父母非常孝敬,凡父母、祖父母之一言一行都会认真遵守,并且用文字记录,以待日后警醒自己,教导子弟,传为家训。在他看来,作为晚辈首先要想到尽孝,在父母有生之年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言行,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所以心中无论有多少事、多大的事,总要有一处空间是留给父母的,并且时刻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赡养父母、孝顺父母是儿女的福分,也是儿女的本分。

有一次,曾国藩从弟弟的信中知悉父亲因过多地为家中之事劳累,以致累坏了身体时,马上写信给父亲,在信中他说道:“大人之身,上奉高堂,下荫儿孙,外为族邻乡里所模范,千金之躯,诚宜珍重。男恭窃卿赢,服役已兼数人。而大人以家务劳苦如是,男实不安于心。”

他又写信给弟弟,让弟弟一定要照顾好父母,一片孝心不表自明。

曾国藩要做什么事时,总要征求父母的意见,有时两位老人不同意或想不开时,他便很耐心地给父母解释、开导。老人实在想不通而不答应时,曾国藩便听从他们的意见不去做。

曾国藩在京为官时曾写过这样一封家书:“余字去岁以来,日日想归家省亲。所以不能者,一则京账近一千,归家途费又须数百,甚是昔办;二则二品归籍,必须自己具折,折中难于措辞,私心所愿者,颇想得一学差,三年任满,即归家省亲,上也。若其不能,则或明年得一外省主考,能办途费,则后年必归。次也,若二者不能,则只得望六弟、九弟明年得中一人,后年得一京官支持门面,余则归家告养,他日再定行止耳。如三者皆不得,则直待六年之后,至甲寅年母亲七十之年,余誓具折告养,虽负债累累,归无储粟,余亦断断不顾矣。然此实不得已之计。奢能于前三得中得其一者,则后年可见堂上各大人,乃如天之福也,不审祖宗能默佑否?”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到曾国藩虽然位居高官,但对父母的孝心未曾有半点改变。他时时牵挂着家中父母,渴望回归故里亲自侍奉双亲,但是官场事务繁多抽不开身,只好把这种惦念和关切通过书信的问候向父母传递。

《礼记》中说:“凡为人之子,冬温而夏清,昏定晨省。”说的是儿女对父母之礼,冬天设法使父母暖和,夏天使父母清凉,晚上为父母整理床铺,早上向父母问安。让父母冬暖夏凉,一般人都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连让父母冬暖夏凉也做不到,不是没能力做到,而是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不就是没有孝心吗?

曾国藩作为长子,却不能经常在家侍奉双亲,难过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他总希望自己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来报答父母的恩情。他在京城做官时,通过家中书信得知母亲想买一个丫头,他马上回信表示支持,并从自己很少的收入里挤出50两银寄给母亲。祖父已经步入高龄,身体不好,他给祖父买了一件黑狸皮褂用来御寒,又担心家人不会保管皮褂,因此特地写信说:“闻狸皮在南方易于回潮,黑色变为黄色,不知信否?若果尔,则回潮天气须勤勤检视,又凡收皮货,须在省城买‘潮老’,其色如白淮盐,微带黄色,其气如棒木。用皮纸包好,每包约寸大,每衣内置三四包,收衣时仍将此包置衣内。又每年晒皮货晒衣之日,不必折收,须过两天。待热气退尽乃收。”这样细致入微地叮咛,饱含着曾国藩对祖父的殷切关心。由此可见,他对父母的孝顺并不是随便装装样子,而是时时将父母放在心间,处处为他们着想。

孝敬,有孝有敬才能算孝敬,否则哪怕一丁点儿不情愿的神色,父母看在眼里也是多么伤心啊。中国传统里有“丁忧”一说,指古代官员的父母亡故后,得回家服丧三年。为什么服丧三年呢?因为一个人从刚出生到三岁什么都不会,是父母照顾起来最麻烦的时候。父母为我们费尽心血啊!他们是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尊敬的人。

孝之以顺,能满父母之愿,固然不错。但不如孝之以敬,就算不能供他们以百金,可心怀敬意而笑脸相迎,也能慰藉他们的一生。

智人慧语

人生首要之事,莫过于尽孝。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故行孝当及时。”错过机会,将是终身的遗憾;其次,做人亦当尽本分、谨言慎行、心存厚道、一生无过,虽是平凡,然而却是现今社会中的不凡之人了;爱,可以长养慈悲,广爱善待众人,人与生就具足善良的心,只因为习相远,才把那善良的本性蒙蔽,所以善念恒存你我心头,心念一转,刹那间就可得到;生命虽然有限,但智慧却无有穷尽,提高生活品质,善用间暇充实自己,将是迈向真善美慧、幸福人生必经之途。

兄弟睦,孝在中

《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说的是: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其中包含了孝道。兄弟姐妹若能和合、没有争执,就不会让父母操心,整个家庭其乐融融。所以,子女和睦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他有六个兄弟,数他最小。

有一天,父亲请他们兄弟几个吃梨,哥哥们都一下子拥到了桌子边,只有孔融静静地在一旁等着。父亲让孔融先挑,孔融走到筐边,拿了个最小的梨。父亲问:“你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说:“大的应该给哥哥们吃,我最小,当然吃小的。”父亲连连点头称赞。长大后,孔融仍然保持谦让的高尚品德,成了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

汉朝的时候,有位叫田真的人,家中共有兄弟三人。父母过世了,兄弟三人就讨论,将父母遗留下来的财产,平均分做三份,每人一份。连家中堂前种的那棵紫荆树,也决定要把它分为三份,而且第二天就要动手。说也奇怪,就在田真兄弟决定之后,这棵紫荆树突然就枯萎了。田真看到之后,感到非常震惊,就跟两位弟弟说:“树木同株,听到自己要被分割成三份,所以才憔悴枯萎了啊!难道我们人却不如树吗?”田真说着说着,忍不住悲从中来,哭了起来。田真兄弟也深受感动,因此就决定不分割紫荆树了。说也奇怪,这棵树一听到田真兄弟说不分割它了,就又活了过来,兄弟三人因此而感悟,再也不分家了。从此兄弟财产共有,而且愉快地生活在一起,邻居们都称赞:“田真兄弟一家是孝门啊!”

要知道兄弟属于天伦之一,与父子、夫妇并称为三纲,所以古人将兄弟比喻作手足,而手足就有不相分离的意思!因为分离又会分散,分散就会孤单,而孤单就快要灭绝了啊!

也许在别人看来,曾国藩的孝道其中夹杂着封建纲常伦理的色彩,但是我们现在所应批判的是封建纲常伦理中的消极不利因素,而不是像孝道之类的积极有利成分,孝道作为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发扬,而不是抛之于脑后。

曾国藩的孝顺不仅只对双亲,他一直主张“贵体孝道,推祖父母之爱以爱叔父,推父母之爱以爱温弟之妻妾儿女及兰、惠二家”,并努力去实现它,真正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曾国藩的三叔曾骥云一直在家务农,生活比较艰苦,曾国藩时常惦记他,并在生活上尽力给予帮助,待他如同父亲。他在曾国藩兄弟的帮助下,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曾国藩在家中身为长子,在当时“长兄为父”的时代曾国藩所充当的不仅仅是长兄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还有父亲的成分。他以“劝勉兄弟勤学修身”为至上,以告诫“兄弟间当和睦,方可兴家望族”为重点。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在军事上颇有才华,在曾国藩的提携下加入湘军,很快成长为一名得力干将,并立下了许多战功。但他性情有些骄傲,曾国藩常常苦口婆心给予教导,耐心帮其分析身上的弱点,指出正确的行为方法。在生活中,曾国藩对兄弟们也备加关照。有一次,曾国荃左臂疼痛不能伸缩,曾国藩特别担心,后来专门派人给弟弟送去三副膏药。曾国藩得到一个“一品”的名额,不给自己的儿子曾纪泽,却给了弟弟的儿子曾纪瑞,事先并没有告诉弟弟。

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在家中是一个孝顺父母、关爱兄弟、舍己为人、眼光长远的人。他是长辈眼中的才俊,是兄弟眼中的榜样,是众人眼中的楷模。

血缘关系,是人类最基础、最原始的感情。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生存的压力加大,人们在忙学习、忙工作、忙事业、忙赚钱、忙交际,但不论多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聊聊天,和兄弟姐妹唠唠家常,和孩子玩玩游戏,和家人融洽好关系。别光记住存款的号码,记不住母亲的生日;别总是自己醉心于游山玩水,而忘了家里年近花甲的老父亲;别总是给老人捎东西,关心他们的衣食,而久不谋面,不关心他们的情感。如果只有自己和事业,而没有情趣和亲情,那生活的终极意义又在哪里?那不是本末倒置吗?再说,连血缘关系都处理不好,又怎么处理好社会关系?连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绝情寡义,又怎么会对别人有仁爱之心?

智人慧语

《论语》: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他说不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要依照礼节祭祀他们。这见出圣人微言大义的说话艺术,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孔子的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既要恭敬虔诚,又不铺张浪费呢?

杖者出,斯出矣

《论语·乡党第十》中有这样一句话:“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意思是说:“举行乡饮酒礼后,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才出去。”

尊老敬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孔子对这一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来他的身份,在众人中是最高的,但他依然重视饮酒的礼数,不敢逾越规矩走在老年人前面。

尊老敬老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表现。有尊敬老人之心,才会有赡养老人的行为;而后才会有孝悌之德。而这种教养,对于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持家立业,都是有极大影响的。一个对老人没有敬爱之心的人,是不能对他寄予信任和希望的。

考查一个人的品质与教养,也许从他是否能够尊老敬老、把老人放在心上这个角度入手,能够最容易地获得最深刻的结论。

张良,字子房,祖上是战国时韩国人。祖父张开地,曾是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国。父亲张平,为蕤王、悼惠王相国,悼惠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50年),张平去世。二十年后,秦灭韩。张良因年少,尚未在韩国任职,他决定用全部家财招求侠客谋刺秦王,替韩国报仇。

张良曾在淮阳学礼,又东行拜访沧海君,求得大力士,专制了一百二十斤的铁椎。当时秦始皇向东巡游,行至博浪沙地方,张良与刺客伏击秦始皇,铁椎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令大肆搜捕,又急又狠要抓刺客,张良于是更名换姓,逃匿到下邳。

一次,张良闲游到下邳一座桥上,有一老翁,穿粗麻短衣,走到张良身边,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拾来!”张良开始很惊讶,想揍他。因为他是长者就强忍性子,下桥取鞋,然后屈膝替他穿上。

老人伸脚穿上鞋,笑着走了。张良心里很奇怪。老人走了里许又回来,说:“小子是可教之材。第五天天亮时,来此同我见面。”张良因此很纳闷,行礼答:“好。”

第五天天亮,张良前去,老人已先到等在那儿,生气地说:“与老人约会为何来迟?回去,五天后早些来。”到第五天,张良鸡叫时前往,老人又先到,还是生气地说:“为何又来迟?五天后再早些来。”五天后,张良半夜前去,没多久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如此。”于是拿出一部书送给张良说:“读好了此书可做帝王之师,十年天下大变。十三年后你会见到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即是我。”说完就离开不见了。

天明看这部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心中感到欣喜异常,常常研读它。其后,秦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张良选择了跟随刘邦,尽心尽力地辅佐他,终于夺取了天下,建立了汉室江山。张良被封为留侯,为著名的汉初三杰之一。

陶侃是大诗人陶渊明的祖父,晋代名将。

陶侃小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母亲湛氏靠纺纱织布,供儿子读书。陶母不但能吃苦耐劳,而且很有志气,严于家教。从陶侃懂事起,她就教育儿子刻苦自励,做到“贫贱志不移”,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成为孟子所说的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式的人物。

陶侃长大后,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不但为官清廉正直,而且在诸多生活细节上,在母亲去世之后,依然遵循着母亲的教诲。时时在心中感念着母亲。

陶侃有个奇特的癖好——搬砖,每天早晨,他把一百块砖搬到院子里,傍晚又把一百块搬回屋里,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谁去帮忙他都不肯。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到头按时搬运,从不间断。有人问他:“将军,你这是干什么?”他说:“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北方已落入了异族手中,我立志要收复中原。母亲生前曾同我说过,生活过于安逸,不但会伤害身体而且容易消磨意志。我之所以每天搬砖,正是为了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好实现我的远大理想。”

还有一件轶事,就是陶侃每次喝酒,都有一定的限度,常常喝到酒兴正浓时戛然而止,坚决推杯不喝,因为他给自己规定的限度已经到了。有一次,一位好友劝他再喝点,他还是不喝,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沉默了好久,才道出了真情:“年少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逾议者。”这里的亡亲是指过世的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陶侃年轻时,曾因喝醉酒出过毛病,他的母亲因此让他有过誓约,所以后来喝酒再也不敢超过约定的数量。陶侃说到做到,母亲去世以后,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超过当时约定的数量。

张良对长者的尊敬,让黄石老人对他产生了信任,觉得孺子可教,于是传授了天书。这是尊老敬老的好处。而陶侃则从内心和行动上,表现出了对于母亲的感恩和怀念。他们的成功应该不是偶然的。这二人相同之处在于,心怀敬老之心,知孝道,通大理,自有一番超乎常人的意志和见识。这种人,无论是在做人的智慧上,还是处世的策略上,都比一般人要实在、顺达。

孟子在描述他所认为的理想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不要说替家乡的父老乡亲做好事了,就是替身边的老人让一让座都觉得很难。有一首打油诗便是讽刺这种现象的:“昨日进城去,归来泪沾巾;满车站着者,多是老年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年轻人是否感到惭愧?

优待老人,须先从优待自己家中的老人做起。父母养育了我们,辛苦了一生,倾尽了所有。如今,他们老了,面对的是病痛的折磨、精神的孤独和生活的无靠。作为子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孝敬自己的老人,这是人类最起码的良知,是我们这个社会道德准则的底线。不过,仅仅做到这一点,最多只能算是“小孝”,因为孝敬生我养我的父母乃是人之本分。

“大孝”的境界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即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人。当父母老时,即使你是一个大孝子,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在他们的身旁。当你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当然希望别人能够善待、帮助他们。你的愿望可以说是所有为人子女的愿望。他们也希望陌生的你在遇到他们父母时,能够伸出善意之手。于是,尊老爱幼就不仅仅是一句虚空的道德口号,更成为每一个家有父母的人最切实的需要。因为如果做这件事的人多了,你“尊”一下我家的老人,我“尊”一下你家的老人,那么即使儿女不在身边,老人们也不会形单影只,更不会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无人照料。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你的父母。因此,“老及人之老”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他做起。

请将别的老人也当做你的父母一样看待吧,当有老人颤巍巍地登上公交车时,请将自己的座位让出;当有老人蹒跚地穿行于满街的车水马龙时,请跑上前去扶他一把;当那些无依无靠的“空巢老人”备感孤独时,请在工作之余去陪他们说说话。多陪伴老人,关心老人,理解老人,帮助老人吧,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发自内心的行动。

智人慧语

释孝心。《论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是指能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之类都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恭敬之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有什么区别呢?孔子对子游关于问孝的问题,可谓一语中的,没有含含糊糊地说隐语,而是循循善诱加以引导。孝道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父母,而在于要有孝心;没有孝心,仅仅是无可奈何地尽责任,那所谓的赡养,就与饲养家禽牲畜没有什么区别了。 7RecDjn62PV/khAbdRcnzyI9xPJYQVOjKZ+Si64ro0TDkL8qbTSdyQs82zrZjuX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