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人生就像滚雪球——“股神”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2006年,我承诺逐步把所持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全部捐献给慈善基金会。对此决定,我开心之至。

——一个真实的沃伦·巴菲特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沃伦·巴菲特,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股市投资奇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

巴菲特是当今股票市场最成功的投资者,在其40多年的股票投资活动中,巴菲特创造了年均收益率近30%的杰出成就,在股票投资历史上,至今无人能与之相比。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巴菲特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本身就是谜一样的人物。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沃伦·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多丽丝,小女儿罗贝塔,巴菲特排行老二,是唯一的儿子。

巴菲特出生的时候,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也是他们家里最困难的时期。霍华德巴菲特是奥马哈联合大街银行的一名证券推销员。1931年8月,就在小巴菲特还有两个星期就要迎来第一个生日的时候,这家银行倒闭了,他的父亲既失去了工作,又破了产,因为他的所有的储蓄都随着这家银行的倒闭一起烟消云散了。后来,他的父亲又因为投资股票而血本无归,家里生活异常拮据,为了省下一点咖啡钱,巴菲特的母亲甚至不去参加朋友的聚会。早期的艰苦生活似乎让小巴菲特对财富充满了渴望。在苦难的生活中,巴菲特作为父母的唯一的儿子,显示出超乎年龄的谨慎。巴菲特从不去陌生的地方,也不惹是生非或寻衅滋事。他走路都很小心,以防止跌倒。

巴菲特小的时候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就是一个绑在手腕上的金属货币兑换器。很多时候他就像个卖冰激凌的人一样,四处走动兑换零钱。以此来娱乐。

小巴菲特受父亲的影响,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极具投资意识,而且对股票和数字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同龄人。他满脑子都是挣钱的想法,5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出售口香糖,6岁时全家去北艾奥瓦的奥科博吉湖度假,他花25美分买了6瓶可乐,然后以每罐5美分的价格兜售给其他人,从中净赚5美分。平时,他还替父亲挨家挨户地兜售苏打饮料。

巴菲特拥有的第一份财产是爱丽丝姑妈给他的镀镍钱包,他总是自豪地把它拴在自己的皮带上。7岁那年,他因盲肠炎住进了医院,医生为其做了盲肠切除手术。手术后他的身体十分虚弱,医生们都担心他会死去。他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就拿笔在纸上写很多的数字,并且对护士说这些代表着他未来的财产。他说:“虽然我现在没有太多钱,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很富有。我的照片也会出现在报纸上。”

巴菲特8岁的时候,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痴迷于股票市场了,他开始绘制股票市场价格升降的图表。后来,巴菲特把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图表和大多数偏离对公司做出基本分析的东西都叫做“小鸡走路的痕迹”。

1939年,巴菲特和拉塞尔就通过瓶盖进行最直接最简单的市场调查。两个小男孩把这些瓶盖运到货车上,然后把它们在巴菲特家的地下室里成堆地贮集起来,再数出橘汁的盖子有多少、可乐和无酒精饮料有多少。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一份简单的商业调查报告,从中知道哪一种饮料品牌销售量最大。

1940年,巴菲特开始在他父亲的经纪人业务办公室里做事了,比如张贴有价证券的价格及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当大多数孩子还不了解商业时,巴菲特已经从做股票经纪人的父亲手里搞到成卷的股票行情机纸带,他把这些纸带铺在地上,用标准普尔指数来解释这些报价符号。他还在当地高尔夫球场的草地上寻找用过的高尔夫球出售。他还到过赛马场,在满是锯末的地板上搜寻被撕破丢弃的存根,然后一一把它们翻过来,因此他常常能发现一些中了奖但又不小心被扔掉的票券。

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对喜欢数学、痴迷金融的巴菲特感到非常吃惊,因为他本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但是,他却发现儿子痴迷于追求金钱,而且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

当巴菲特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发表了有关赛马跑道内情的简短报告——《马童选集》。在这个报告里,他告诉人们在赛马中怎么下注。完成这个报告后,他在家里的地下室进行印刷包装,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

1941年,巴菲特ll岁,他平生第一次购买股票——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城市服务公司的3只股票。但很快,股票就从每股38美元的价格跌到每股29美元,但他并未因此卖出股票;在股票涨到每股40美元的时候,他把股票抛出,从中获得了5美元的纯利。这次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股票交易,而这也奠定了他日后投资的基础——稳健和保守。

巴菲特对股票市场的估计敏锐、准确,在这方面他要比其他人精明得多。他一直关注着股票市场的变化,并且计算维持有利的平均价格而买进或卖出股票,以此来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当他处在学生时期,就能很透彻地理解早期的股票市场投资经验,这条经验就是:你不要被人们的言论所左右,也不要把你的所作所为告诉其他投资者。

巴菲特l2岁时,他和爷爷欧内斯特·巴菲特生活在一起。爷爷经营着一家杂货店。那时,巴菲特的爷爷决心要写一本书,书的名字为《怎样经营杂货店以及有关钓鱼的几个技巧》,每天晚上由爷爷口述,巴菲特代笔书写。

1942年,他的父亲霍华德被选为国会议员,这个变化影响到了巴菲特的生活。不久,他们全家搬到了弗吉尼亚州的弗雷德里克斯堡。巴菲特的姐姐和妹妹都因为搬家而感到高兴,他却因此心情非常郁闷,因为搬家他就要离开爷爷家了。巴菲特说:“我一点都不喜欢搬家,因为我喜欢爷爷,为此我感到非常痛苦。”他常在信中告诉爷爷,现在他住的地方很糟糕。巴菲特的爷爷要求巴菲特的父亲把巴菲特送来。第二个月,巴菲特就又回到了爷爷身边。1943年6月,巴菲特回到父母身边,但每年暑假他都要去爷爷那里。

1943年7月,巴菲特一家搬到了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靠近马萨诸塞大街。此时,巴菲特已经长成了一个小伙子,这一年巴菲特当上了报童。开始送《华盛顿邮报》,后来又送《华盛顿时代先驱报》。他一共建立了五条送报路线,每天早上要送将近500份报纸,同时还推销杂志来提高收入,这个业余兼职的初中生每个月可以挣到175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标准白领的收入。

也是在这一年,巴菲特第一次真正的叛逆,他离家出走去了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希。出走的时候,他还带着密苏里国会议员的儿子罗杰·贝尔和另一个好朋友。巴菲特觉得成天和家人待在一起,而且总是呆在华盛顿,这样都让他快疯了,于是他决定到外面去玩一玩。他知道赫希有一个高尔夫球场,他觉得和朋友到那里后,可以在那里当球童住几日。可是,刚到赫希,他们就遭到了警察的怀疑盘问。最终,他们向警察证明自己是无辜的才被放走,但是这件事让他们大为扫兴,于是他们就坐车回家了。

巴菲特小时候很喜欢《赚到l00美元的1000招》一书。他在l4岁时,用1200美元现金从他父亲手中买下了一块40英亩未曾耕种过的农场,然后把农场租给了别人耕种。

16岁那一年,巴菲特和一位比他大一岁的同学唐丹利共同出资350美元购买了一辆老式劳斯莱斯轿车。当时那辆车被当做废品卖给了巴尔的摩南郊的一个旧货站。巴菲特觉得这个车还有利用的价值,于是他和丹利驾驶父亲霍华德的别克轿车前往巴尔的摩。他们把车弄回华盛顿后,对劳斯莱斯车进行了维修,就开始对外出租,租金一天是35美元。

除了劳斯莱斯轿车出租生意之外,巴菲特还有别的生意。他经营了一个花生自动售货机和一个弹球机,他把这个弹球机生意取名为威尔逊游戏机公司。后来,巴菲特把用25美元组装成的弹球机安装在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发店里。在第一天,弹球机就给他赚了l4美元。一个月之内,他和伙伴合资在3家理发店里设置了弹球机,他们的生意很好,于是他们又扩大到7家,这样他每周就有50美元的收入。l947年8月,巴菲特把威尔逊游戏公司以l200美元卖给了一个退伍军人。金钱的魔力使巴菲特对商业更加痴迷,后来他开始进行一系列的金融冒险。

读大学时他又找到了一份送报的工作。他开着一辆l941年款福特车在美国西南部奔波,为《林肯周报》监督6个县城的50个报童每天的送报工作,工资是每小时75美分,巴菲特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管理者。

1949年冬天,巴菲特又搞了一个“巴菲特高尔夫球公司”,到1950年7月,他一共销售了220打高尔夫球,从中赚了l200美元,此时的巴菲特既是老板,又是经理人。

大学毕业时巴菲特把他各项经营的总收入加起来,已经攒下了9800美元,与其他只会花钱的同学相比有钱得很,甚至比那些全职工作的成年人的收入也高得多。这个万元户,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小小富翁。

这时的巴菲特年仅l9岁,却已经有l 3年的商业经验。

尽管他就读的沃顿商学院声名远播,但是那里的课程让人感到乏味。巴菲特毫不客气地说自己比教授懂得还要多。大学教授都有一套完美的理论,但却对巴菲特渴望获得的赚钱技巧一无所知。

正是这些宝贵的商业经验,使巴菲特对企业经营有着深入的了解,而分析企业经营的竞争优势,正是巴菲特一生投资成功的根本所在。

投资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金钱的魔力使巴菲特对商业更加痴迷,后来他开始进行一系列的金融冒险。巴菲特高中毕业时只有16岁,这时他已经有了6000美元的积蓄,其中大部分钱来源于他投递报纸所得。这使得巴菲特在青年时期就已经通过商业投资成为了千万富翁。

巴菲特的父亲是一个股票经纪人,巴菲特经常到父亲的办公室,从小就对股票交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10岁就开始进行股票投资。到高中时,巴菲特已经是学校里的炒股高手。

1947年,在父亲的力劝之下,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在学校里,他加入了共和党人俱乐部,不久他就成为了该俱乐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主席。在大学一年级时,巴菲特和查尔斯·彼得森同住在一屋,查尔斯是奥马哈人,后来成为他的首批投资者。不久,巴菲特又结识了墨西哥人哈里·贝雅。贝雅是校园里最严肃的学生,但巴菲特常常和他开玩笑,并且戏称自己和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住在一起。他俩工业课的成绩经常都得A,但巴菲特比贝雅在这门课上花的工夫要少很多。尽管贝雅不满于他轻而易举获得的好成绩,但是巴菲特诚实、平易近人、不摆架子,使他打心底里喜欢巴菲特。

巴菲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了两年后,转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学习,并于l950年在此获取了理学学士学位。他在短短三年的时间,轻松地完成了两所大学的学业,并且拿到了学位。在他撰写毕业论文时,仍能挤出时间找一些赚钱的机会。在宾夕法尼亚读书时,他利用暑假和圣诞节假日在奥马哈市的商店工作——卖男式衬衫。尽管工资不高,但是这份工作使他掌握了企业运行的第一手资料。在这段时间,他还收集了220打高尔夫球,从中获得了1200美元的收入。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巴菲特担任《林肯》杂志发行部的营业部主任,负责60个报童在6个地区的投递工作。

1950年夏天,l9岁的巴菲特用一年的时间完成14门课程的学习,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然后向哈佛商学院提出人学申请。在面试时,哈佛大学考官以巴菲特年龄太小拒绝他进入哈佛学习。

巴菲特进入哈佛大学的梦想破灭了,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不小。此后不久,他很快就意识到,教授商业课的权威在哥伦比亚大学,于是他向哥伦比亚大学提出入学申请。哥伦比亚大学有非常好的经济系,那里有几个教授是普通股票估价课程的大人物,像格雷厄姆和多德。很快,他就收到了入学通知。

巴菲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成了著名投资专家、证券分析学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弟子。

但一直到巴菲特大学毕业前,他和大多数散户一样,也只是看图表,做技术分析,猜股价趋势,到处打听小道消息,追涨杀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股民,业绩也相当一般。

在1950年大学快毕业时,巴菲特读到了格雷厄姆的投资名著《聪明的投资人》,茅塞顿开,原来真正的投资之道是价值投资。于是,他投身到哥伦比亚大学格雷厄姆门下读了研究生。l951年,巴菲特毕业后回家在父亲的经纪公司做了3年经纪人,之后终于得到机会在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工作了两年。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巴菲特终于得到了价值投资的真谛,他的投资业绩大大改善,个人财富也从大学毕业时的9800美元激增到14万美元。

在父亲的经纪公司做经纪人期间,曾发生一个小插曲,让这位股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以为在这之前他已经对自己的投资能力超级自信了。

在Buffet—Falk,沃伦被安置在没有空调的四间私人办公室中的一间,紧挨着“笼子”,那是职员处理钱和证券的一块用玻璃围住的区域。他开始向他认识的最安全的人——姨妈和大学朋友们推销他最喜欢的股票,包括他在沃顿的第一个室友查克·彼得森,他当时在Omaha从事房地产行业。

“我打的第一个电话是给我的姨妈爱丽丝,我卖给她100股GEICO(政府员工保险公司,是美国第四大客户汽车保险公司)。她让我感觉良好。她对我很感兴趣。接着,我让弗雷德、史坦贝克、查克·彼得森等等我能找到的人都买了。但大多数是我自己买了。因为其他人不买,我就想办法自己再买5股。我有一个野心,我想拥有这家公司千分之一的股份。我计算出,如果这家公司有一天能值10亿美元而我又有千分之一的股份,那我也有100万美元了。”

同时,沃伦的工作还包括接受委托卖股票。但在这个狭小的圈子之外,他发现碰到了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他开始遇到他的父亲当初创立这家经纪公司时面对的障碍,尝到那些Omaha古老家族的人——银行、牧场、啤酒厂以及大百货商店的拥有者对这个杂货商的孙子嗤之以鼻的滋味。现在他的父母已经回华盛顿,孤身一人留在Omaha,沃伦感觉自己得不到一点尊重。

大客户们并不把沃伦当回事。内布拉斯加联合制造厂,他父亲的一个客户,曾经安排他在早上5点30分出来。“我21岁了。我围着这些人卖股票。而当我把一切都安排好时,他们会问,‘你父亲是怎么看的?’我总是碰到这种情况。”沃伦看起来像“傻瓜”一样,努力地去推销。他不知道如何解读别人,不会稍稍交谈,当然也不是一个好的听众。他谈话的方式是宣传而不是接收。一紧张,他就会像一个消防水管一样滔滔不绝地讲那些他喜欢的股票的信息。一些潜在的客户听着他的高音调,通过其他渠道验证,然后利用他的思想,最后却从其他经纪人那儿买股票,他却拿不到佣金。沃伦震惊于这些和他面对面说话,而且还会一次又一次在城里碰面的人的背信弃义。他感觉自己被欺骗了。有些时候他只是感到困惑。

戴尔·卡耐基的第一条原则——不要吹毛求疵——还没有被充分理解。沃伦用后来招牌式的巴菲特的智慧去显示他比其他任何人懂得多,但是人们为什么要相信一个21岁的年轻人的才智呢?然而他做到了。从这时起,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投资生涯。

到1969年,巴菲特管理的合营公司的资产已达到l亿美元。当年5月,巴菲特成为《奥马哈世界先驱报》的专题人物,他第一次尝到了出风头的滋味。至此,投资界一颗闪亮的新星冉冉升起了。

伯克希尔王国的创立——从2500万美元到620亿美元

如果你在1956年把1万美元交给巴菲特,那么,它今天就变成了大约2.7亿美元。这仅仅是税后收入!

1956年巴菲特从哥伦比亚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然后去找工作,却多次碰壁。后来,他只好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乡,打算自己一试身手。他和亲朋好友凑了10.5万美元,建立了一个合伙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从这时起,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投资生涯。

公司成立后,巴菲特并没有跑出去到处探听最新的消息,他只是待在办公室,埋头于一堆资料堆里。他不是每天去关注市场行隋,而是在研究企业的经济运行,在他的办公室里,甚至没有装备股票行隋机。他每天根据自己的分析,来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升。此时,巴菲特没有什么积蓄和稳定的收入,但是他却有着令人惊愕的自信——他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担心如何处理赚取的难以计数的金钱了。

在一年的时间里,巴菲特就集资50万美元。在第二年的时候,巴菲特就已经管理着5家小规模的公司,且投资收益率高达l0%。l958年,公司的回报率更高达41%,到1959年末,由巴菲特管理的资产已经比原来的合伙人的投资翻了一倍。l961年,巴菲特在登普斯特尔公司下了100万美元的赌注,这是一家有80年历史的农用工具制造厂。当时,登普斯特尔公司的产品严重滞销,公司几乎没有利润可赚取。巴菲特经过分析后,买下了达到控股的股份额。后来,巴菲特任命自己为该公司董事会主席,他请了位真正的行家博特来管理公司。博特的工作非常出色,他从公司里挤出现金让巴菲特买股票和债券。

到了l962年,巴菲特合伙公司已经拥有了720万美元的资本。巴菲特合伙公司投资回报较高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找上门来,让巴菲特来管理他们的资产。公司很快由最初的7人组成的投资小团体,发展成为拥有90人的投资集团。此后的几年,巴菲特做得很顺手,在投资圈的名气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慕名而来,委托他管理资金,他的个人财富也快速增长。到1964年初,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管理的资金达到l745万美元,其中他和妻子共有239万美元的资产。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然而,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因为他预感到,太过于看好的行情有点不正常,在它下面也许就是陷阱。于是,巴菲特选择退出股市,静观股市的变化,寻找投资的好机会。

巴菲特的预见是准确的。1970年初,美国股市开始不平稳。不久,华尔街的著名股票连连猛跌。此时,巴菲特却重新出手,开始他的第二次投资。他首先掌管了伯克希尔公司。伯克希尔公司本是由伯克希尔棉花制造公司与哈撒韦制造公司合并而成,公司有l4个工厂,l2000多名工人,年销售额为l.12亿美元。但是,到了1962年,伯克希尔公司只剩下7个工厂,其他公司因为效益不好被出售了。而到了l965年,该公司亏损1000万美元,股票价格跌到合并前的一半。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0年前,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当时,很多投资者对伯克希尔公司没有兴趣。巴菲特却独具慧眼,他根据“内在价值”的投资原则,开始对这家公司产生兴趣。l962年,巴菲特第一次以每股7美元的价格开始为巴菲特合伙公司购买了一些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并成为这家公司较大的股东。

这时候的伯克希尔公司几乎是一穷二白,只剩下两个工厂和大约22万美元的资本净值,但是巴菲特依然比较看好这家公司。1970年,巴菲特当上了伯克希尔公司董事会的主席,正式掌管这家公司。在此之前,他已对公司的人事做好了安排,蔡斯被任命为副总裁。巴菲特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每件事都要刨根问底,蔡斯都能对答如流,说明他对公司的情况是十分了解的。巴菲特对此很满意,所以他就放手让蔡斯管理公司,只要求他每月交一份财务报表即可。而且巴菲特借给蔡斯近2万美元,让他买进公司的股票,与公司同风险、共命运。后来,在蔡斯的苦心经营下,公司开始逐渐好转,不久后就扭亏为盈。随着公司业绩的回升,股价也开始大幅反弹,巴菲特获得了比较可观的利润。

但是,巴菲特并没有将利润用于伯克希尔本身业务的投资。相反,他还关闭了规模较小的纺纱厂,到最后伯克希尔公司只剩下一家纺纱厂。对这唯一的一家纺纱厂,巴菲特依然亲自过问每一笔资金。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纺织业积累的资金投入到其他行业,打造自己的资本王国。在沃伦·巴菲特的精心运作下,公司净资产从1964年的2288.7万美元,增长到2001年底的1620亿美元;股价从每股7美元一度上涨到近15万美元。

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之后,又将目光转向保险业。他认为保险公司是一流的投资工具,经营保险公司,就可以借钱赚钱。于是,巴菲特找到了奥马哈国家赔偿公司的主要拥有者林沃尔特,商谈购买该公司股票的事。最终,巴菲特以860万美元收购了国家赔偿公司。从这时起,巴菲特依靠保险公司的融资能力,开始逐渐迈向了更大的成功。

巴菲特利用国家赔偿公司获得的资金,通过伯克希尔公司不断地进行收购,相继购买了伊利诺伊州国家银行及信用公司97%的股份。与此同时,还购买了《太阳报》和布莱克尔印刷机公司。巴菲特收购《太阳报》后,尝到了经营报业的甜头。从l973年开始,他又悄悄买进《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他的这一举动,使总裁凯瑟琳坐卧不安。因为一个外部人员拥有《华盛顿邮报》公司这么多股票,即使没有控制权,对自己来说也是不安全的。第二年,凯瑟琳和巴菲特终于见面了。她请巴菲特手下留情,不要再购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巴菲特同意了,但作为交换条件,他成为华盛顿邮报董事会的成员,并兼任董事会财务委员会主席。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平均每年增长30%。l0年后,其营业利润率为l9%,股权回报率翻了一番,巴菲特投入的l000万美元升值为2亿美元。到2006年底,巴菲特买入的《华盛顿邮报》股票,已经增值为12.88亿美元,持有33年,投资收益率高达127倍。这是他投资收益率最高,也是持股期限最长的一只股票。

随着一次次投资的成功,巴菲特的胃口越来越大。只要手头有可以动用的资金,他就进行投资。他不断研究企业和市场,一旦发现一只值得投资的股票,就购买并长期持有它,或者干脆收购整个公司。

巴菲特在收购优秀企业的同时,其本人和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的股票价格却一跌再跌。公司的股东都为此担忧,巴菲特却一点也不在意,他继续把精力放在购买那些优秀的股票上。随后,他又购买了沃尔特温普森公司、考德威尔班克公司、匹克赛夫公司、国王商场、摩西鞋业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格兰德联合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股票。不久,伯克希尔公司的账面损失更加严重,股票价格跌了一半多,但巴菲特仍然气定神闲。

后来,当股市度过了最黑暗的时期,开始升温时,巴菲特以前所购买的股票,价格翻番上涨,他的个人财富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到l982年,他的个人财富增长到2.5亿美元,在《福布斯》美国富豪排行榜中名列第82位。

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上市公司,巴菲特开始大量投资股票和收购企业,从1965年到2007年取得了4000倍的投资收益率,远远超过同期美国标准普尔指数68倍的收益率,良好的业绩推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从每股15美元上涨到惊人的每般13万美元,在2008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增长到了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

需要说明的是,保险是巴菲特的核心业务,巴菲特称之为“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额低成本资金,让巴菲特能够大规模收购企业或投资股票。在取得很高的投资回报后,巴菲特保险业务的资本实力大大增强,从而提供了更多的保险业务,带来更多的保险,而更多的资金带来更多的企业收购或股票投资,更多的回报再带来更多的保险,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使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企业版图越来越大,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越来越多。更准确地说,保险家、企业家、投资家三位一体,这才是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的关键。

巴菲特不愧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在他接手之后,一度濒临破产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仅很快起死回生,而且已成长为资产达1350亿美元的“巨无霸”。如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已拥有各类企业约50家,其中最主要的产业系是以财产保险为主的保险业务(包含直接与间接再保)。此外,伯—哈公司还生产从油漆、毛毯到冰激凌等一系列产品,该公司同时持有诸如沃尔玛和宝洁等许多大型企业的股票。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对于巴菲特的传奇经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那么,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巴菲特呢?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仅从事股票投资,而且还进行大量的企业并购,双管齐下。

他不仅持有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富国银行以及中美洲能源公司的部分股权,还拥有美国广播电视公司的股票,涉猎范围之广直教人咋舌,无人能及,仿佛巴菲特有着某种预知未来的能力,拥有这样的天赋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靠着平时的信息积累和他超乎寻常的洞察性。

要想学习巴菲特,成为像他那样的为世人所景仰的股神,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坐下来,静心钻研价值投资理念,并将该理念不折不扣地应用到炒股的实践当中去。

巴菲特创建帝国的吸金大法

从格雷厄姆l934年出版《证券分析》提出价值投资以后,70多年来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价值投资在这70年期间一直有效吗?答案是:有效,而且是非常有效,甚至可以说价值投资是唯一能够持续战胜市场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这种注重对企业进行分析的策略,就是受教于老师格雷厄姆,后者是对巴菲特的事业产生了非常重要影响的人。巴菲特高度评价自己的老师:“格雷厄姆的思想观点足以作为你智力结构的基础,除了这些思想观点之外你还能求助什么?”

巴菲特关于价值投资的收益更高、风险更低的说法,根据一些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比率分析(价格与收益比,价格与账面值比、价格与现金流量比等)表明,投资于低市盈率、低股价股利收入比率、低股价现金流比率的股票,能够取得超额投资利润。这些指标尽管并不能直接表示安全边际的大小,但可以间接证明比率较低的公司股票相对于比率较高的公司股票,能被低估,所以,相对而言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因此,这对普通投资者采用价值投资策略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实际上,价值投资能持续战胜市场的关键在于股市波动,合理利用价值规律。

巴菲特回忆在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时,他问他的老师格雷厄姆:“一位投资者如何才能确定,当一家股票的价值被市场低估时,它最终将升值呢?”格雷厄姆只是耸耸肩,回答说:“市场最终总是会这么做的……短期来看,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从长期来看,它是一台称重机。”

巴菲特的合伙之一索尔·帕索在凯威特广场经营一家男士服装店,他很清楚沃伦·巴菲特跟时尚是不搭边的。通常而言,巴菲特会走进服装店,一口气定做5套西服。不论帕索如何规劝,他定做的5套西服全是清一色的灰褐色,然后他会转身匆匆离去。

不过,有一天早晨,巴菲特走进店里向帕索征求有关流行服饰的建议。他想了解帕索对一个名叫拜尔·罗尔尼克的制帽商的看法。

帕索解释说,因为肯尼迪总统不戴帽子,现在不戴帽子的打扮方式已经风靡一时了。“沃伦,”他说道,“我肯定是不会戴帽子了,现在也没有人再戴帽子了。”

过了一会儿,巴菲特又回来了,问道:“索尔,那现在制衣业的情况怎么样?”

“沃伦”,现在男人都不买套装了。”

这次,素尔帕素没能说服巴菲特。巴菲特的合伙公司以每股7.6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位于马萨诸塞州新贝德福德的一个成衣制造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

l962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的低价格对于格雷厄姆的门徒绝对是很有吸引力的。这家美国东部脆弱的成衣制造商一直都在与成本低廉的南美和远东竞争对手们苦苦抗衡。不过,至少从账面价值来计算,买进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其每股运营资金为165美元,是其股价的两倍多。作为格雷厄姆和多德学派的拥护者,巴菲特看上了这只股票,并且逐渐增加了仓位。

他比格雷厄姆在投资上更加果敢,更愿意在某只股票上下工夫进行研究,更迫切地想要成为胜者。天道酬勤,巴菲特的业绩注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巴菲特看来,凯恩斯在股市泡沫时代能够如此鞭辟入里地说出问题的实质,关键在于他深谙市场之道,知道投资者是怎样拉开或影响股价的。股市本身就集聚了观点各异的人群,每时每刻都有人愿意按某一价格买卖股票。这些不定型的投资者每天乃至每小时都在重估股价。然而一个给定的企业,比如迪斯尼公司,其经营面貌的变化就要相对缓慢得多。公众对迪斯尼著名音乐剧《欢乐满人间》的热情不太可能从周二到周三就有很大的变化,有时甚至一两个月之内都不会有什么改变。因此,迪斯尼公司股价的大部分波动,并非来自公司本身营业状况的改变,而是来自公众认知判断的改变。

巴菲特一直对迪斯尼公司有着特殊的兴趣。他认为,迪斯尼具备了争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一家特色十分明显的公司。为了真实了解迪斯尼,巴菲特还带着自己的孩子,专程到迪斯尼乐园游玩。不久后,巴菲特又去拜访了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他发现,迪斯尼公司珍藏旧卡通画和彩片的图书馆十分具有市场价值。他估计,这些东西的价值,就抵得上这家公司的股票的全部价值。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动用400万美元,买下了5%的迪斯尼公司的股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商业帝国,已经拥有非常雄厚的经济力量。这个时候,巴菲特对投资的兴趣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浓了。在这一时期,他投资了美国运通公司和匹兹堡国民银行,其中最大的一笔就是花费23亿美元收购政府雇员保险公司。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运通公司的董事长罗宾逊因为投资失误,导致美国运通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无奈之下,他请求巴菲特向美国运通公司投资。巴菲特当即同意,投资3亿美元购买美国运通公司的特别股。l992年,由哈维·戈勒出任美国运通公司总经理,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终使公司摆脱了危机,开始稳步成长。于是,巴菲特继续增加投资,到1995年,他掌管的伯克希尔公司持有了美国运通公司几乎10%的股权。后来,美国运通公司的持续发展,巴菲特从中不断地获利。

匹兹堡国民银行企业是全美l2大银行控股公司,它拥有众多的有价证券投资组合,其资产为640亿美元。l994年,债券市场遭遇了危机,经济大萧条促使美国联邦储备局一年内7次上调利率。匹兹堡国民银行因此陷入困境,损失高达1.36亿美元。

银行的高层决定吸引投资家投资,最终他们选定了巴菲特。巴菲特通过调查,了解到匹兹堡国民银行的市场价值大约61亿美元。一年前,公司就赚了6.1亿美元,业绩还是很好的。匹兹堡国民银行的管理部门的工作也一直很出色,他们采取切实的措施,不断改善目前遇到的困境。所以,巴菲特觉得利率上扬的负面影响是暂时的,这家银行的业务和经营者都值得信赖,匹兹堡国民银行很陕能走出困境,自己的投资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1994年底,他以平均每股25.85美元的价格收购了2635万股匹兹堡国民银行的股份,总投资近7亿美元,取得了匹兹堡国民银行8.3%的股权。巴菲特向匹兹堡国民银行投资的信息传出后,很多人开始疯抢这家银行的股票,其股价陕速上扬。

巴菲特认为保险公司不仅能从业务中获利,吸纳资金的能力也非常强,获得资金后,就可以用来做其他方面的投资。于是,他从1976年起,陆续投资了4570万美元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到l991年,伯克希尔公司已拥有这家保险公司48%的股份。同年,他出席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年会。与会的所有人都知道,伯克希尔公司控制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也知道巴菲特想鲸吞这家公司的野心。主持会议的斯尼德还满怀希望地说,巴菲特并无控制公司之意。

但是事情并非如斯尼德所希望的那样。到了1995年,巴菲特及其掌管的伯克希尔公司已经拥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51%的股份。此时,根据证券法规,已具备强行收购的条件。当年的8月25日,巴菲特向外公布伯克希尔公司准备以23亿美元买下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余下的所有股份。

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向巴菲特要求,他们愿意以每股70美元的价格进行现金交易,或者将其转换成市场价值为每股70美元的优先股。巴菲特对这个价格相当满意,但他不想表露喜悦之情,询问价格是否可以再商量,遭到拒绝后,双方又进行过多轮谈判,最后,巴菲特同意了这个价格,通过这个收购,迎来了属于伯克希尔的帝国辉煌。

总之,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是坚决反传统的。他把大部分资金都放在美国运通、伯克希尔哈撒韦和其他两三只股票上,整个合伙公司的大部分资金只投入5只股票之中。在理想的条件下,如果巴菲特能找到50只同样“出色”的股票,他肯定希望自己的投资多元化。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他发现自己其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目前几只满意的股票。

他对那些和自己背道而驰的基金经理都不屑一顾,也就是说,他把华尔街的大部分“精英”都嘲弄了一番。在华尔街,投资多元化似乎已经变成了一条铁律。基金经理们往往迫不及待地买入几百只不同的股票。借用比利·罗斯的说法,巴菲特甚至怀疑,这些基金经理对所选择的每只股票的肤浅了解甚至还赶不上一个酋长对自己100个老婆的了解程度。

但这并不代表巴菲特是个赌徒。在避免投资遭受损失方面,他和格雷厄姆一样谨小慎微。不过,巴菲特和格雷厄姆的做法并不相同。格雷厄姆坚持认为在相当程度上(哪怕不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进行投资多元化,巴菲特则认为不让篮子里的鸡蛋过于分散,同样也可以保证它们不被磕坏。尽管从外表上看巴菲特很谦逊,但是实际上他颇有一番雄心壮志,而且他一直都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在1996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年会上,巴菲特对到会的股东说:“从现在起的5年内,我想你们一定会因为拥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而感到高兴。”而事实上是,不到5年的时间里,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就成为伯克希尔发展最好的子公司。l997年它的保单增长率是16%,仅仅两年之后,保单增长率便高达23.3%。此时,它的资产总值约为46亿美元,比巴菲特收购时增长了一倍,这也正是股东们信任巴菲特的原因所在。

利用商业头脑做慈善——巴菲特(除了父亲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2006年6月25日,一直被讥讽为“铁公鸡”的巴菲特做出了一个决定:“我现在知道我该做什么了,我决定为慈善事业捐款……”最终,巴菲特承诺将陆续捐出价值370亿美元的股票,这一消息震惊全球。

做出这个决定并非巴菲特的心血来潮,而是妻子的突然离世。他想到妻子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做慈善家,可是她还没有实现愿望就去世了。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聊了很多后,他决定回美国,开始实现妻子的夙愿——开展慈善活动。

早在一天前,巴菲特就通知美国多家电台、电视台和报纸、杂志,声称自己在第二天要宣布一件重要的事。第二天上午9时,众多媒体就聚集在了伯克希尔公司的新闻发布厅。巴菲特在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地宣布:“从今年7月起,我会陆续捐出价值为370亿美元的股票!这笔资金将捐给盖茨—梅琳达慈善基金会。”并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签署捐款意向书,正式决定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其财富的85%,约合375亿美元。这是美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大一笔慈善捐款。同时,巴菲特也宣布,将其余价值约67亿美元的波克夏股票,分别捐赠给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Susan Thompson Buffett Foundation)、以及他三名子女所成立基金会的计划。这与巴菲特先前宣布,会将大多数财富移转到巴菲特基金会的想法,有了重大的改变。这是因为巴菲特的前妻在2004年过世时,已将绝大多数的遗产,价值约26亿美元,移转到巴菲特基金会。

巴菲特的慷慨捐赠一夜之间使盖茨基金会可支配的慈善基金翻了一番,达到了600多亿美元,比全球第二大基金会福特基金(110亿美元)的资金多5倍。

盖茨一梅琳达慈善基金会创建于2000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公益信托基金,一直致力于提高贫困国家的公众医疗尤其是控制非洲的疟疾、艾滋病和提高美国公共教育的水平。在场的媒体记者听到巴菲特要捐出370亿美元,顿时沸腾了。盖茨接到消息后,马上放下自己的事务,和妻子一起来到发布会的现场。巴菲特看到盖茨夫妇的到来,高兴地说:“我之所以选择盖茨—梅琳达基金会,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健全的慈善组织,另外就是我十分信任比尔和梅琳达,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

当年《福布斯》杂志公布巴菲特的身家为440亿美元,而这笔捐赠相当于他个人财产的85%,他的这一决定令世人惊叹。因为人们以前对巴菲特的印象是,他既没有与自己的财富相匹配的物质生活,也从不热心慈善公益事业,他是一个十足的“铁公鸡”。巴菲特也曾经直言自己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只喜欢管理伯克希尔公司。所以美国很多媒体曾经多次报道,对巴菲特进行严厉地批评,说他准备把他的财富带进坟墓。巴菲特在金钱方面,对儿女很吝啬。在很多年前,巴菲特就明确地对子女说:“如果能从我的遗产中得到l美分,就算你们走运。”后来,巴菲特也真的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要求他们必须自食其力。巴菲特曾在妻子的劝导下给儿子霍华德买了一个农场,但是他要求霍华德必须按期足额缴纳租金,否则他就要马上收回。

巴菲特做事的风格似乎也决定了他会这样出人意料地贡献出自己巨额的财富。而事实上,巴菲特在遗嘱里也明确写道:自己要把99%的财富回归社会,用于为贫困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为计划生育方面的医学研究提供资金。

巴菲特的亡妻曾经的最大心愿就是进行大笔捐赠,她生前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表示在慈善捐赠方面,巴菲特和自己存在很大分歧。也许,她没有料到,巴菲特会因为自己的离去在慈善事业上有如此大的手笔。不久,巴菲特把苏珊持有的价值25亿美元的股票全部捐给了慈善基金会。在慈善事业排行榜上,巴菲特夫妇的排名从第26位飙升至第3位。

巴菲特评价自己的义举时说:“我不是对财富的热衷者,特别是当世界上60亿人还比我们穷得多的时候。”

自2000年开始,巴菲特透过线上拍卖的方式,为格来得基金会(Glide Foundation)募款。底价2.5万美元起拍,以获得与巴菲特共进晚餐的机会。在第十一届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卖达到创记录的263万美元。2010年7月,沃伦·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机构捐赠股票,依当前市值计算相当于19.3亿美元。这是巴菲特2006年开始捐出99%资产以来,金额第三高的捐款。

根据定期申报书与捐赠当日波克夏股票收盘价,巴菲特2006年捐赠总额19.3亿美元、2007年21.3亿美元、2008年21.7亿美元与2009年15.1亿美元。根据这项原则,2010年捐赠金额稍微超过2006年的总额。

2010年9月月底,两位世界顶级富翁沃伦·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将来到北京邀请50位中国富豪参加的一场“慈善晚宴”。因为二人此前在美国成功劝说40名美国亿万富翁公开承诺捐赠自己至少一半的财富,此次盖茨与巴菲特的中国之行,也被解读为“劝说中国富豪参与慈善募捐”。

如今巴菲特不仅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大师,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慈善家。慈善的方式千千万万,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巴菲特,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毫无疑问,在投资上精明的巴菲特十分懂得巧妙地用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取得数额庞大的善款。“慈善大师”的一招一式,让人钦佩。

事实上,巴菲特在捐款上所表现的高明和智慧,在金融层面几乎无可挑剔。巴菲特捐款的技术性,基本可以将伯克希尔公司股价下跌的压力最小化,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司原股东的利益,同时还能保障他的捐赠“不掉价”,甚至“涨价”。

准确地说,巴菲特并非一次性将这些股份捐出,而是承诺每年捐赠“礼物”的5%。换句话说,盖茨和美林达基金会每年可以获得伯克希尔公司50万股的B股,第二年可以获得47.5万股的B股,也就是剩余的950万股的5%,以此类推。显然,如果未来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还能不断上涨,那么,巴菲特的“礼物”就能更值钱。

此外,巴菲特的捐赠更显示出他对继任者创造财富的要求,他给了继任者管理慈善基金的机会,同时也给了他们一定的创业资金,但更多地要让后人去继承他的衣钵去创造自身的财富。因为,巴菲特所有的财富都是他一生积累起来的,并非从上一辈传递下来的,这是他引为自豪的成就,同时,他也愿意给后人这样的机会。当然,如果后人愿意一生行慈善,巴菲特也在慈善基金上为他们做好了安排。

巴菲特的长寿秘诀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有关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后,得出了一个健康公式:

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懒惰+嗜烟+嗜酒)

以上公式说明,有益于健康的是“长寿三要素”,公式中分子越大身体越健康,分母越大身体越差。

巴菲特投资很成功,从100美元起家,2007年成为身家620亿美元的世界首富。

巴菲特身体很健康,今年8月30日是他80岁大寿,巴菲特不但不言退休,还告诉《华尔街日报》Deal Journal栏目说:“我打算工作到超过100岁。”他仍然管理着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销售收入排名第28位、总资产3492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公司。

世人只关注巴菲特的投资成功之道,却没有注意到,巴菲特健康成功之道同样非常重要,现在巴菲特身家470亿美元,按照过去45年平均20%以上的投资收益率,巴菲特健康的一年就能多为他创造100亿美元的财富,这相当于他前65年人生创造的财富总和。

巴菲特坦言:“你只有唯一的一颗心,只有唯一的一个身体,你得用上一辈子。如果你好好对待自己的身心,很容易会用上很多年。如果你不好好照料自己的身心,过了40岁之后,你的身心就会像一辆开了40年却没有好好保养的老爷车一样。”

绝大部分投资大师和世界富豪早在80岁之前就退出日常经营管理,巴菲特却依然奋斗在第一线,而且可以说是伯克希尔公司唯一的管理人员。2009年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看到79岁高龄的巴菲特连续工作一整天依然神采奕奕,连续回答问题4个半小时依然侃侃而谈,思维敏捷,很多人都惊叹,他工作这么繁忙,年龄这么大,怎么会如此健康?

可见,巴菲特对健康的重视甚至超过投资,二者虽然领域不同,道理却相通。

第一,态度决定一切,重视投资,更要重视健康

很多人对股票投资根本不重视,简直是把股票当彩票。而巴菲特对投资非常重视,他认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如同我们个人买房一样。

“我希望你不要仅仅认为自己不过是拥有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股票凭证而已,一旦某种经济事件或政治事件使你紧张不安,伯克希尔的股票就会成为你抛售的候选对象之一。相反,我们希望你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的股票你愿意无限期地持有,就像你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合伙拥有一个农场或一套公寓那样。”

巴菲特给大学生演讲时,经常用一个比喻:假如我只能拥有唯一一辆车,我要用上一辈子,那么我会如何对待这一辈子唯一的一辆车?

“我会把操作指南仔仔细细研究五六遍,我绝对会老老实实把这辆车停在车库里,决不会随便把它停在外面风吹日晒。哪怕稍微碰了一点点小坑,或者稍微有一条细细的刮痕,我都会马上去修补好,因为我担心会进一步生锈腐蚀。我会像照顾婴儿一样细心照顾这辆车,因为这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一辆车,我得用上一辈子。”态度不同,行为自然不同,结果肯定也不同。

第二,饮食也要简单

巴菲特的饮食也非常简单。他最喜欢吃汉堡,面包、肉、蔬菜三合一,营养全面。

巴菲特经常受邀参加盛大的宴会,比如他的好友、《华盛顿邮报》女老板凯瑟琳经常举办晚宴,美国总统、政府部长、国会议员、大企业家等社会名流高朋满座,一道道世界各地的美食山珍海味依次上来,他却一口不动,原封退回。厨师长不解,亲自来询问原因。巴菲特说:“我只吃汉堡和薯条。饮食越简单,自然吃得越少。如果菜样很多,即使是每样只尝一小口,几十道菜加起来,总量也很多。”

第三,简单胜过复杂投资要简单。

巴菲特说:“商学院非常重视复杂的模式,却忽视了简单的模式,但是,简单的模式却往往更有效。”

198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纪念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出版5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巴菲特在演讲中回顾50年来格雷厄姆的9个追随者们持续战胜市场的事实,证明价值投资很简单却很有效。巴菲特如此简单概括价值投资:用4毛钱购买价值1块钱的股票。他认为价值投资其实很简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巴菲特是怎样看待价值投资的。

一不需要高等数学。巴菲特说:“我从来没发现高等数学在投资中有什么作用,只要懂小学算术就足够了。”“如果高等数学是必需的,我就得回去送报纸了,我从来没发现在投资中高等数学有什么作用。”

二不需要高学历。巴菲特说:“要想成功地进行投资,你不需要懂得什么专业投资理论。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巴菲特发现学校里讲的许多专业理论往往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错误的知识越多反而越有害。

三不需要高智商。巴菲特说:“投资并非智力竞赛,智商高的人未必能击败智商低的人。”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简单得只有一句话:“我们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真正伟大的投资理念常常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我们寻找的是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且由一群既能干又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的人来管理的企业。当发现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而且我们又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时,我们几乎不可能出错。”

投资成功之道和健康长寿之道,其实都非常简单,越复杂,越难懂,越难做到,越难坚持。不信,你看看,国内外最长寿的老人很少是那些富翁高管,而是山野乡村那些农夫村妇,他们活得简单、吃得简单、想得简单。真正的健康长寿,一不需要山珍海味,二不需要名贵补药,三不需要高深功法。反而那些皇帝富翁,天天吃山珍海味,月月吃名贵补药,年年练高深功法,却少有长寿之人。

我们的健康与外部环境有关,与生活习惯有关,但鲜有人知的是性格也是造成疾病的一个因素,能够影响人的大脑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影响到人的身体,不满、委屈、气愤、自责、有过错感等……这些负面情感会把我们带到病床上。要想避免这些,必须立刻终止那些让我们痛苦和不安的东西,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我们的意识和心理有存在着严格的特定联系。

当我们心理失调时,特定的器官也会不正常,从而导致某种疾病。要想痊愈,除了遵医嘱治疗外,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健康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巴菲特就是以一种平和、简单的心态对待投资和健康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也要学习他的养生理念。

10次左右的重大投资行动。

巴菲特通过一些重大而又成功的投资决策创造了伯克希尔公司。公司一半以上的净资产归功于10次左右的重大投资行动。

巴菲特几乎总是在经济困难时期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企业,然后长期持有。在某些投资季报当中,长期是指截至下一季度收益的结算日或公布日。然而,巴菲特现在持有的许多投资品种时间长达数年、数十年,经历了经济景气和不景气时期,直至迎来辉煌灿烂的那一天。巴菲特是一位马拉松式的投资健将,投资机会来临时,他四处出击,力求收购到一个更大的企业。 h5Nz+jMS1i+gJ/IC+A6hH2afrPSMNNarkPQNU4qqAPm4AX5HR2DuBgQ2K/gq2N7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