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套 掌控人生36计——欲望愈多,则离道愈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篇》中讲到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意思是说: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孔子道出的这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有一次,南怀瑾的内侄王先生从上海给他带来了一盒酱猪肘。这个上海话叫做“酱蹄膀”的带骨酱猪肘,外观齐整,酱色也美观,就是欠火候,里外都偏生,肉丝显得老而粗硬,嚼着实在费劲,而且味道不佳。就餐时,南怀瑾只尝了一口,确实咬不动,只得搁置一旁。其他人一尝,也有同感。然而,他并未就此加以品评,而是借别的话题将这事岔过去了。

酱猪肘之所以遭受冷遇,皆因王先生临赴港前比较匆忙,没时间到好一点的商店去购买,只是在附近的小店临时购来。南怀瑾先生深知侄儿一定也想带上好佳肴来看望自己,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无心之过。而此时他心里也必定深感愧疚。所以,万不可再“火上浇油”,让他更加难堪。

所以,南怀瑾说:一个人,能够推己及人,由自己需要想到别人大众也需要,我要吃别人也要吃,我要穿别人也要穿,我要发财别人也要发财,我要便宜别人也要便宜,人与人之间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相等的。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梁亭瓜田的长势根本无法相比。楚亭的人觉得没有面子,有一天乘夜无月色,偷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

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向县令宋就报告,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扭断好了!”宋就说:“这样做当然很能解气,可是,你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你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别人的瓜秧?别人不对,你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

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过一天,仔细观察后发现每天早上地都已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惭愧和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

楚王听说这件事后,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给梁王,既以示自责,也用来表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与人和睦相处,就要以己度人、推己及人,不把自己不愿意的事再强加给别人。这就需要我们将心比心,多多替别人着想。

而现代人自我意识极强,谁都不甘心被别人驱使,没有人会委曲求全做自己不乐意的事。强加给他人意志的人最后只会得到他人的反抗和背叛。站在别人立场上,体会一下被指使来指使去的感觉,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不能做一个独断专行的自我中心主义者。

但更多时候,与自己无关的事,我们还会给出客观的评价和议论,因为这个世界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当这件事和我们息息相关时,我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和耐心,开始钻起牛角尖,开始痛恨那些没有按我们自己理想去做的事,开始希望一切都按照我们的意愿去进行,希望别人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在无形之中“强人所难”,要知道,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用一颗包容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国学话谋略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核心实际上就是换位思考。一个人如果能够常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别人想一想,便会减少很多不满和抱怨,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轻松愉快,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美好。

做人有方圆,做事有尺度

“方”是做人之本。

“方”确实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那些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受爱戴的人物无不具有“方”之灵魂。武打小说之所以备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在于它歌颂了一种侠义精神,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没有“方”之灵魂的人,有悖于社会伦理,只会遭到大众的唾弃,永远无法取得最辉煌的成功。但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需要掌握为人处世的技巧,才能无往不胜。

“圆”是做人的一种必要。

人生也像大海,处处有风浪,时时有阻力。做人是与所有阻力进行较量,拼个你死我活,还是积极地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有些人面对人生疑问时,总是消极地逃避。

做人就要实际一点,为了绚丽的人生,必须忍受许多痛苦,向一些强大的势力妥协。必要而合理的妥协,便是这里所说的“圆”。不会“圆”,就相当于没有驾驭感情的意志,往往会碰得焦头烂额,甚至一败涂地。

人生本来就是人生方圆,方圆人生。在《红楼梦》里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意思就是说只有对社会上的各种事情都透彻明白了,才算是学问;只有处理人情世故干练而通达,才算得上是文章。而人的一生无非就是为人处世,这就要求我们为人处世要方圆有度。“方”是规矩,是准则,是框架,是做人之本。“圆”是通融,是弧线,是润滑,是处世之道。它要求人能适应,会变通,左右逢源。而圆是没有角的,因此不伤人,当然也不易自伤。无方,世界便无秩序,便无约束。无圆,世界负荷太重,便不能自理。做一个有“心机”的人,只有方圆相济,圆时则圆,方时则方,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因此,方圆人生,就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度,就是一门兼顾与情理的艺术。方与圆要各守疆界,恰到好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方圆要把握好度。

南怀瑾经常说:他把自己以为是道德的东西,固执地抓得很牢,他自己以为的道德,其实是错误的。这叫邪见,也叫戒禁取见,“未达人气”。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很好,所谓方刚的人,很方正,很刚强,觉得道德是不能碰的。方者就是方者,圆者就是圆者。道理讲得非常对,可是他实在是“未达人气”,对人生的气味,生命的气息都不懂,他自己虽然也是个人,但不通人情,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南怀瑾曾经说过:过去的读书人是“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在现代商业社会,读书人则是“学会数理化,卖给资本家”。但南怀瑾自己,既没有把自己“货于帝王家”,也没有把自己“卖给资本家”。早年,人家拉他进入官场,他没有干。后来,在台湾蒋家父子当权的时候,他有机会踏进仕途,也没有动过心。

另一方面,他并不拒绝与台湾当局的一些高层人士有来往。一天,南怀瑾在给他所创办的协会中的一个“特别班”上课,看到底下坐的全是少将中将,一数他们军衔上的星星,一共有28颗。这些人都是“党国重臣”,握有实权的大人物,是一些台湾政坛的重量级人物。

远离政治是南怀瑾先生的一贯标准,也就是他所坚持的“方”。因此他一生不愿为官,不愿与蒋氏父子过于亲近;另一方面,他并不反对与政要人士来往,只要是专程来听课的,他都来者不拒,并不有意回避。这又体现了他处世的“圆”,或者他所说的“达人气”,也就是有人情味。所以,他不从政,却不反对与政要人士来往。这就是“方圆有度”处世的大智慧。

其实,南怀瑾先生所指的“圆”、“达人气”,实际上是说,要通晓人情世故。他对“人情世故”四个字还曾作出了一种另类的解读。他指出,其实,不管是为政或做事,都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懂得“人情世故”,方能自在做人。“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懂得人,懂得事。

人生可以没有方圆,但不可以太迂,在人生中不可以缺少方圆,但并不可以太滑,方而有度,圆而有限,才能存于一心,游刃有余。

以三国人物而论,兼顾方圆而臻于化境者当推诸葛孔明了,看他忠心耿耿,襟怀坦白的精神,可算是方的典范。

诸葛亮在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陶醉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可谓是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精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54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让我们再来看诸葛亮的思虑周密,举措谨慎的为人,又可称得上是圆的楷模。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惟贤的典范。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得到他的重用和培养。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柱。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谎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于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且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晓之以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洁上,亦堪称典范。他曾上书后主,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书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作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多余财产,那就是对不起国家。这一举措可谓是光明磊落、苍天可鉴。任人惟贤,则是诸葛亮圆的一面。

古语云: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不是老于世故。实际上,圆是为了减少阻力;方是立世之本,是实质,也是为人处世之道。在人事纷繁、充满矛盾斗争的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事,只“方”不“圆”不足称道,只“圆”不“方”更不足取,“方”且“圆”合二为一才是最佳的选择。

国学话谋略

伟人与凡人实际上并无多大差别,只是因为他们具备伟人的品质。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个“才”,不是才华,而是品质。一个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会超越他的同类,环境、条件只能制约成功的大小,但绝无法阻止他最终取得成功。

欲擒故纵,刚柔并济

南怀瑾说:“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这两句话,包括了一切人生的大道理,政治的大道理、做人做事的精义都在这里边。刚柔相济,恩威并用,才是立本者也。变通是把握时代的,趣时也是把握时代,所以变通者,趣时者也。

……

第一等人是自己制造机会,领导着变;第二等人机会来的时候,把握了机会,知道如何去应变;第三等人失去了机会,被动受变,随物化去了。

《三十六计·欲擒故纵》中讲到: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从字面上看,“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矛盾的,但在这条计策中,“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就可歼灭敌人,取得胜利。在战场上,把握好追击的尺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种子落在土里长成树苗后最好不要轻易移动,一动就很难成活。而人就不同了,人有脑子,遇到了问题可以灵活地处理,用这个方法不成就换一个方法,总有一个方法是对的。做人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太死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面已经是悬崖了,难道你还要跳下去吗?不要被经验束缚了头脑,要冲出习惯性思维的樊笼,执著很重要,但盲目的执著是不可取的。

我们先来看一则寓言故事:战国时期,秦国有个人叫孙阳,精通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天,孙阳外出打猎,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突然向他走来,在他面前停下后,冲他叫个不停。孙阳摸了摸马背,断定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专注地看着孙阳,眼神充满了期待和无奈。孙阳觉得太委屈这匹千里马了,它本是可以奔跑于战场的宝马良驹,现在却因为没有遇到伯乐而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这次事件之后孙阳深有感触,他想,这世间到底还有多少千里马被庸人所埋没呢?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目的是使真正的千里马能够被人发现,尽其所才,也为了自己一身的相马技术能够流传于世。

孙阳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他想,有了这本书,还愁找不到好马吗?于是,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画的图形去找,没有找到。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在野外发现一只癞蛤蟆,与父亲在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非常像,便兴奋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马蹄短了些。”父亲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蠢,悲伤地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这个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也是成语“按图索骥”的由来。这个寓言有两层寓意,一是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二是讽刺那些本本主义的人,机械地照老方法办事,不知变通。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一般都头脑灵活,头脑不灵活的人往往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忍受更多的委屈才能成就大事,有些人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还丢了性命。

人最重要的还是生命,很多时候不应该因为一时的愚蠢而牺牲它,不应该为了不必要的牺牲而伤害它。

所以,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按照常规思维去思考,如果我们能学会灵活变通,那么你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仅思考问题要这样,在工作上也应该这样。与领导相处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灵活变通。领导为什么能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灵活变通,故而跟在他身边的下属,必定要懂得弹性处理法则。所谓灵活变通与弹性处理,跟滑头性格与做事没有原则是不相同的。因时制宜,在某种特殊条件下,配合需求,设计出最好的可行方案,这就是所谓的弹性处理。分明已经改了道,此路不通,还偏偏要照旧时那个法子把车开过去,这不是坚持原则,而是蛮干。

领导喜欢凡事肯变通、会适应的人。因为他不但不用担心这个人会受外在环境影响而情绪有所变化,导致工作质量下降,而且还可以依赖他在非常时期应付一些突发事件,建立奇功。

所以说,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直接行动很可能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一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冷静下来,转换思路,采取逆向思维,急事缓办,欲擒故纵。

国学话谋略

单纯的技巧是低级的,做人如果只是一味地宣扬技巧,而不注重内在品质,便是失败的。我们不能为技巧而技巧,学习技巧的目的既是为了掌握方法,更是为了升华品质。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人往往都是自私的,想把天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归属自己,想占有一切。人类在这样的欲望中会被痛苦折磨。如果我们的心中没了贪念,任何外物也无法改变我们。

而人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毫无顾忌,妄肆而为,而应该“适可而止”。强开的花难美,早熟的果难甜,天地的节气岁令,总有个时序轮换。悬崖要勒马,越俎不代庖,举凡吾人的行事,也要有个分寸拿捏。

什么叫适可而止呢?孔子说:“不义且宝贵,于我如浮云。”把不义之财看作浮云一样,分毫不取。弄清楚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只取自己当得之名、当得之利,就算懂得适可而止了。人的成长,不在于有无得失,而在于学习如何有得有失。聪明的人从不担心失去什么,而会思考应该得到什么。

任何人不可能一生总是春风得意。人生最风光、最美妙的往往是最短暂的。俗言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就像打牌一样,一个人不能总得手,一副好牌之后往往就是坏牌的开始,所以见好就收便是最大的赢家。世故如此,人情也是一样。与人相交,不论是同性知己还是异性朋友,都要有适可而止的心情,既可避免势尽人疏、利尽人散的结局,同时友谊也只有在平淡中方能见出真情。

南怀瑾说:人在上台与下台之间,尽管修养很好,而真能做到淡泊的并不多。一旦发现了好的位置,看看他那个神气,马上不同了。当然,“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也是人之常情,在所难免。如果上台了,还保持本色,并没有因此而过度兴奋,这的确是种难得的修养。下台时,朋友安慰他:“这样好,可以休息体息。”他口中回答:“是呀!我求之不得!”但这不一定是真心话。事实上一个普通人并不容易做到安于下台的程度。所以唐人的诗说:“逢人都说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其次,上台终有下台时。爬山的朋友都知道,爬上去时固然很难,下山的时候更危险。因为向上爬很费力很痛苦,一定会小心。走下坡的时候,就满不在乎了,但往往在这时出毛病。我们可以由爬山体会人生。

……

时代不需要你的时候,你能不怨天、不尤人,默默无闻地活下去,这不容易做到。一个人总有自己的牢骚,尤其知识分子们总认为:“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假使让我出来,比诸葛亮还高明。所以没有完全认识自己,隐退是很难的。因此孔子对自己得意的弟子颜回说:“只有你我两人才做得到。”

传说中有一位老樵夫在山上砍柴时因为口渴,遍寻山野找水喝,不想竟然意外地在山上发现了一眼可以让人变年轻的泉水,老樵夫只喝了一口就变回了年轻力壮的青年。变回青年的樵夫甚是高兴,在水边看啊看的,心想:自己年轻的样子又回来了,妻子看到了一定会很高兴。如果让苍老的妻子也能喝上一口这里的泉水,便会像他一样,重新拥有年轻的容貌。于是变年轻的樵夫便奔跑回家,他那依然老迈的妻子看见重回年轻样子的丈夫,先是惊惶失措,当丈夫把自己变年轻的秘密告诉妻子后,妻子欣喜若狂,盘问清楚后便跑到泉边去喝水。

樵夫在家中边等妻子回家,边想像着妻子变回少女后那娇美可人的模样,心里焦急却欢喜。可左等右等却总不见妻子的踪影,最后等不及,便出去寻找。樵夫来到泉边,泉水依然清冽,却没有看到年轻貌美的妻子,只见一女婴躺在妻子的衣服旁号啕大哭。原来妻子不想让别人再喝到这个泉水,想把泉水据为己有,于是就拼命地喝,想把泉水喝光。樵夫的妻子本也只想变成青春靓丽的少女,因贪,反成了嗷嗷待哺的婴儿。

世间之事,莫过于此,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心里不受任何外境的牵制,那么外境自然也束缚不了我们。中国人有句话“物极必反”,凡事做到了极限必会有反效果,可见做得过分实在不是好事。我们不反对人们去追求,但追求要讲究个“度”,过了则为贪。

我们要勇于放弃非分之利益,贪小失大,后果必然可悲。应该要学会豁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要贪图,应该戒除任何贪念。这些贪念不仅仅包括功名利禄,还包括自身的修养,都要以最佳的形式做到“完美”,不“多”也不“少”。

靠炒卖股票发家的犹太巨富列宛,看着他8岁的儿子在院子里捕雀。

捕雀的工具很简单,是一只不大的网子,边沿是用铁丝圈成的,整个网子呈圆形,用木棍支起一端。木棍上系着一根长长的绳子,孩子在立起的圆网下撒完米粒后就牵着绳子躲在屋内。

不一会儿,就飞来几只雀儿,孩子数了数,竟有10只之多!它们大概是饿久了,很快就有5只雀儿走进了网子底下。列宛示意孩子可以拉绳子了,但孩子没有,他悄悄告诉列宛,他要等那5只进去再拉,再等等吧。

等了一会儿,那5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4只。列宛再次示意孩子快拉,但孩子却说:别忙,再有1只走进去就拉绳子。

可是接着,又有3只雀儿走了出来。列宛对他说,如果现在拉绳子还能套住1只玩儿。但孩子好像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他说,总该有些要回去吧,再等等吧。

终于,连最后1只雀儿也吃饱走出去了,孩子很伤心。

列宛抚摸着孩子的头,慈爱地教导道:“欲望无穷无尽,而机会却稍纵即逝,很多时候,贪婪不但不能满足我们的欲望,反而会让我们把原先拥有的东西也失去。”

幸运之神每天早上出来散步,路过公园时他都发现有个衣着破旧的年青人坐在公园的长凳上死死盯着对面的酒店,一连多天都是这样。幸运之神于是化为一位老者,走到年轻人面前问道:“请原谅,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每天早上都盯着那家酒店看,是不是很想住进去啊?”当然,”年轻人说,“可是我没钱,也无家可归,现在是萧条时期,像我这样的人工作都找不到,每天只能在公园里睡长凳。不过我每天晚上都梦到我住在那家酒店里。”幸运之神微微一笑,“今天我就让你得偿所愿,那家酒店最好的房间我已包下一整年,最近我要去欧洲旅行,我可以让你住进去一个月,费用全包了。”

两个星期之后,幸运之神想看看年轻人是否觉得满意,因为他最喜欢看到人们在幸运中获得快乐。可是,他发现年轻人已经搬出了酒店,又回到公园的长凳上了。幸运之神又化为那个老者,来到年轻人面前,有点愠怒地问他:“怎么,酒店里服务不好吗?”年轻人回答道:“哎,多谢您的好意啊。但您有所不知,我睡在公园里,每天都能梦见睡在豪华酒店,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可是我睡在酒店里,老是梦见自己又回到冰冷的长凳上,这梦真是可怕极了,我好几次从恶梦中惊醒。我想还是回到这里睡得舒服。”有时候生活给了我们想要的,并不能使我们幸福。为什么呢?是不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抢着吃才吃得香?也许,此时此刻的我们就是最幸运的,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

欲望是与生命的本能需求密切相连的,来自于自然的禀赋,是一种正常需求。适当的欲望是人生的催化剂,有助于人的生长。

南怀瑾常说,功成则身退。他这一生,每次均在仕途最高峰时选择了退隐。20岁的时候,他在川、滇边境任大、小凉山垦殖公司经理,并组织自卫团,担任总指挥。他一个人独自去说服当地拥有三千多人的土匪,收编为他的地方团队,使队伍人数达三万多人。在完成自卫队的建立后,他认为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了,于是就一个人带着两个卫士离开了总指挥的位子,去成都中央军校担任教职。

他在成都中央军官学校,担任政治指导员,同时教授政治学,并在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就在中央军校任教期间,他发现自己实际上是在破坏教育,而不是在建设教育,而且人人都想做领袖。所以他在中央军校任教两年后就辞去教职,随袁焕仙先生在成都成立维摩精舍并成为其开山首座弟子。

南怀瑾先生一生中的这两次退隐,如果换成普通人,恐怕很难做到。他们会这样想:我风华正茂,底下又有那么多的人手,权力也有那么大,我当然不能隐退了。再说了,土匪队伍是我收编的,我不去做司令,谁有资格去做呢?另外,如果我想走,想退隐,旁边的人一定说,他们还需要我的领导。他们这么说也对,这里少了我怎么能行?——这是多少人退不了也隐不成的原因。南怀瑾先生的高咀之处,就在于说退就退,说隐就隐,不留恋功名与官位。

无论哪一种欲望,一旦走上偏道,形成绝对的要求,这个人毫无幸福可言。人要幸福,必须对各种欲望都加以理性管制。不但考虑自己的需求,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欲望。唯有调和理欲,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欲望无边,人心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吧!人都是有欲望的,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欲望与能力要有一个平衡点。当欲望和能力之间发生严重不协调时,或者抵制欲望的膨胀,或者增加自己的能力。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负担,凡事淡泊名志,宁静致远,人才活着不累。

佛下山弘扬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青铜铸成的释迦牟尼像,形体逼真,神态安详,佛非常高兴,佛想:如果将这座神像带回寺里,开启佛光供奉着,真是一件幸事。于是就问店铺老板:“这尊佛像要多少钱?”

店铺老板见佛如此钟爱这座佛像,于是回答道:“5000元。”佛一听只得无奈地离开了店铺,继续游历。

回到寺中,佛与众僧谈论起此事,众僧便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那尊佛像。

佛说:“500元足矣!”

众僧唏嘘不止:“那怎么可能?”

佛笑着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艾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啊。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应该让他仅仅赚得500元!”

“如何普度他呢?”众僧不解地问佛。

“让他忏悔。”佛笑答。众僧听后更加不解,佛说:“尽管依照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第一天,一个弟子来到店铺买那尊佛像,与店铺老板砍价,弟子咬定4500元,店铺老板死活不卖,于是弟子就回到了寺里。

第二天,另一个弟子下山去和店铺老板砍价,咬定4000元,店铺老板依然不愿意卖。

一直连续着九天,第九天时,价钱已经被弟子砍到了200元。眼看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出的价钱越来越低,店铺老板开始着急了,每一天他都后悔自己前一天就应该卖给前面的买主,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第十天的时候,店铺老板对自己说,今天若有人来,无论他出多少钱我都愿意卖。这时候,佛亲自下山来到店铺,说要出500元买下它,店铺老板高兴极了,没想到价钱竟然反弹到了500元,于是当即将神像卖给了佛,并且高兴地另赠佛龛台一具。

佛买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店铺老板赠送的龛台,单掌作揖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善哉,善哉……”

古人言:“乐不可极,乐极生悲;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但一般人对它的理解,往往是因快乐过度而忘乎所以、头发热,结果不慎发生意外,惹祸上身,化喜为悲。乐极生悲,反映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留恋而生出的惘然和悲哀,是一种对生活中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无奈和怅怀。

国学话谋略

一个聪明的女人懂得适度地打扮自己,一个成熟的男人知道恰当地表现自己。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看到半开时。明人许相卿说:“富贵怕见花开。”此语殊有意味,做人要有一种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时莫忘回头,着处当留余步。

心静,才能如云烟

南怀瑾说: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什么叫净心呢?平常无妄想,无杂念绝对清净,才是净心。有妄想,有杂念,有烦恼,是因喜怒哀乐、人我是非而来的。

关于这个观点,南怀瑾曾提到过一个著名的故事:

慧能大师修成正果之后,开始云游四方。他最先去了法性寺。在那里,他看到两个和尚在飘动着法幡的旗杆下面争论不休。

一个和尚说:“明明是旗子动吗!这还有什么好争论的?”

另一个和尚反驳说:“没有风,旗子怎么会动,明明是风在动嘛!”

两个人争论来争论去,谁也不服谁,引来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大家都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慧能大师见状,不禁又摇头又叹气。随后,他走上前去对人们说道:“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子动,而是你们大家的心在动啊!”

南怀瑾先生讲述的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对外界的观点完全是反求自心,而不是滞留在事物的表象上,现象的存在是片面的,其所以有分别,完全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因此要达到动静如一的境界,其关键在于去除妄想杂念,做到心静、心净、心定。

人生是充满着变数和诱惑的,社会又是极端浮躁和功利的。古人云:“人来熙熙,皆为利来;人来往往,皆为利往。”这句话说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争名夺利,原也无可厚非,在这个充满变数和诱惑的社会,谁不想把握机遇以求富裕,以求发财,以求飞黄腾达?然而,人们在寻求发展发财机遇的时候,却常常利令智昏,不择手段;所以,这个社会确实是极端浮躁和功利的。许多人在高尚的名义下,干着种种卑鄙的勾当,结果春风得意,八面风光;于是,自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而在善良的人们看来,这样的现实是不公平的,正如西人所言,“上帝死了”,“卑鄙”反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而“高尚”却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在这种情况下,善良的人们将何以自处?有这样一句格言也许能更好的诠释,这就是:“心静则明,无欲则刚”。

我们的心像钟摆一样在得失间摇摆,而懂得放弃则是一种智慧。

庄子提出,人得了道就是真人,真人有真智慧。南怀瑾先生讲到,庄子将人的生命价值说得十分清楚。什么叫真人?“不逆寡”,即顺其自然,一切不贪求,摆脱常人贪多的通病。“不雄成”,走出自大的负面心理,得道的人不觉得自己了不起,一切的成功都是自然的,看淡成败得失。

汉代司马相如所著《谏猎书》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

得失都是一样,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得无失。但是人们为俗尘羁绊,总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我们的心,就像钟摆一样,得失、得失,就这么样摆,非常痛苦。塞翁失马,怎晓得是福还是祸呢?所以,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

从前,在普陀山下有个樵夫,世代以打柴为生。他整日早出晚归,风餐露宿,辛勤的劳作却没有换来富足的生活,家里常常揭不开锅。于是,他老婆天天到佛前烧香,祈求佛祖慈悲,让他们夫妻早日脱离苦海。

有一天,樵夫在大树底下挖出了一个金罗汉,转眼间变成了百万富翁。于是,他买房置地,宴请宾朋,好不热闹。亲朋好友像是一下子从地下冒出来似的,纷纷前来向他祝贺。

按理说樵夫应该非常满足了,可以告别贫穷尽享荣华富贵了。可他只高兴了一阵子,很快就犯起愁来,茶不思饭不想,坐卧不安。老婆看在眼里,不禁上前劝道:“现在吃穿不缺,又有良田美宅,你为什么还发愁?就是贼来偷,一时半会儿也偷不完,你这个丧气鬼!天生受穷的命!”

樵夫听到这里,不耐烦了:“你一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怕人偷只不过是小事,关键是18个金罗汉我才得到了其中1个,那17个还不知道埋在哪里呢,我怎么能安心?”

从此后,樵夫抱着金罗汉整日愁眉不展,落得疾病缠身,最终一命呜呼。禅宗说:无欲则刚。无所欲求时,人的心才会真的开始平静。总以为人生有很多事太过于重要,经历过,回首再看,不过尔尔。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深得佛禅真谛的人毕竟不多,所以有很多人终日被世俗的名利所缠绕,被欲望的包袱所压迫。但是,人的心一旦与欲望牵扯到一起,就很难再有真正知足和快乐的时候了。

中国有句古语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偏偏有人就是执迷不悟,因此,烦恼都是自寻的。

人生有些错误是无法挽回的,有时,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放弃。外在的放弃让人接受教训,心里的放弃让人得到解脱。生活中的垃圾既然可以不皱一下眉头就轻易丢掉,情感上的垃圾也无须抱残守缺。

超然忘我,放下得失之心,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不苦苦执著于自己的失与得、喜与悲,便不会活得那么“屈服”了。有人说,人的一生之中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爷的事”。

今天做什么,今天吃什么,开不开心,要不要助人,皆由自己决定;别人有了难题,他人故意刁难,有人对你的好心施以恶言,别人主导的事与自己无干;天气如何,狂风暴雨,山石崩塌,人力所不能及的事,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过于烦恼,也是于事无补的。人活得“屈服”,离道越来越远,只是因为,人总是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的事。所以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

南怀瑾先生说不贪求,奥妙其实就在这里。得失这东西,关注它本身太久了,遗祸就越发明显。心不挂怀,才是最高境界。懂得在盈余时放手,在充足时放弃,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毕竟舍得二字,于凡人讲,太多人参不透的。

道家说:修行宜绝迹于尘寰,悟道当涉足于世俗。我们终归是凡人,逃不开这繁华的尘世,不可能一了百了。那就只有改变自己的心,去承受这一切。宽窄都是路,宽敞有宽敞的舒适,狭窄有狭窄的风景,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祸福苦乐,皆在一念之差。在纷繁的尘世,固守一片宁静的天空,任凭云卷云舒,天高云淡。

庄子说:“惟止能止众止”,水静而明,火静而朗,所以一个超迈的心灵应该如“冰壶澄澈,水镜渊渟”。而一个宁静洁净的灵府是从容的,无所沾滞,无所挂碍。

国学话谋略

有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尤为形象地表明了人的欲望永远不知满足的丑态。要想真正享受人生的乐趣,基本信条就是“知足常足,知止常止”。洪应明说:“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宋高僧传》中有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元嘉八年正月,高僧求那跋摩来到建业。宋文帝接见他时说:“我经常想着要吃斋、戒杀,但很难做到,请问高僧这可怎么办呢?”

高僧回答说:“一个帝王把天下所有的百姓都看做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说一句好话,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实施一条好政策,就连神人都会称赞;如果他尊重贤人,提拔有识之士,并减免徭役赋税,那就会桑麻遍野,百姓安居乐业。如果你从这方面来改进,功德是不是比吃斋、戒杀更大呢?难道就只有不吃荤腥、不杀一只小动物才叫广济众生吗?”

文帝听后大叹,说:“一般俗人都不明白事理,出家的人也不善于说法。但像高僧这样一番教导可谓醍醐灌顶,让人恍然大悟啊!”

事是死的,人是活的。许多有德之人不轻易说话,更不会满脸谄笑、花言巧语讨好别人,但他们所说的话却可以流芳百世。圣人都是有益于国家和民众的非凡人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崇高的地位,而是因为他们的道德修养。

所谓:“有德者,必有言。”圣人之言,经过千万年的过滤和沉淀之后,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言论和做人做事的原则。

南怀瑾就十分推崇古圣人的说法: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南怀瑾作为一名国学大师,他读的是古人的书,道的却是恒久不变的真理。他理解孔子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南怀瑾认为,孔子所说的“畏”,并不纯粹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怕”,准确地说应该是“敬畏”。为什么孔圣人要求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就要从儒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说起。

一个人要“立德、立功”,自不必说。在提倡言论自由的今天,就有些人对“立言”不理解。在儒家看来,个人的不朽体现于社会这个群体的言语之中。正所谓:“言而不文,行之不远”,“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一个有德行的人必然有言,但有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所以孔子提出的“行之久远”就是立言以不朽。

殷商战国,君王无数,孔子却只选择了有口皆碑、符合道义的尧、舜、文、武等几个君王的言行。这些圣明君王的德才修养,本来就远远超出平常人,自然经得起考验。一个有德行的人,其言语必然有分量。所以孔子说人们要敬畏圣人之言,就像有人吵架,要找一位德高望重有威信、说话有分量的人从中调解一样。

反过来说,许多已经著书立传的人却不一定有好的德行。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的言谈中多加注意,“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稍有不慎,我们就会在言语中犯错误。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人都是有理想的,理想的好处是能增加人对生活的热情,使我们在接受考验的时候,还能为了理想而勇敢地面对。然而,除非我们以理想为基础,然后付诸行动,否则,任何美好的理想都是难以实现的。

有个落魄的中年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来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出现在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

终于有一次,他跪着说:“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奉献,专心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传来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老兄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故事听起来似乎有些可笑,笑过之后却不得不令人反思,生活中渴望天上掉馅饼这种荒唐事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沉湎于梦想之中,希望有一天梦想能变成现实。但事实上,这些人永远不会实现梦想,原因很简单,光想不做只能是空想,只有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其实,人生的目标确定容易,实现难。但如果不去行动,那么连实现的可能也不会有。冥思苦想,谋划着自己如何有所成就,是不能代替身体力行去实践的,没有行动的人只是在做白日梦。

然而,积极地做出行动,难的也会变容易。当你面对某一问题时,往往有许多不同选择,犹豫不决会造成时间的浪费,甚至良机的错失。但如果你及时地采取行动,那么,下决定和实施都会变得轻而易举了。

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对你要说的话先做后说,事情做了以后再说。”南先生对此很有感慨,他说:“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

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的确如此,光说不做,这种人生是很可悲的。“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布莱克说:“成功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国学话谋略

思想固然重要,但行动往往更重要。我们的本性是积极行动而不是消极等待。这一本性不仅能使我们选择对某种特定环境的反应,而且能使我们创造环境。

人而无信,身无可立

诚信,简而言之,就是诚实守信,乃指人际关系中的诚实不欺。诚就是实事求是;信就是信用、信义、信誉。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自古以来,诚信在人们心目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如:“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时至今日,诚信仍是人们公认的做人准则。诚信是人格魅力之所在,它展示了人的分量及所追求的价值尺度。与人交往,以诚信为本,这是起码的做人准则。如果不讲诚信,很难构筑友谊之桥,结交信任之友,疏通友爱之河。

《论语》中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其实,孔子说这话,肯定是有感而发的,想必是看到许多言而无信的人最终无法立足于社会,才从反面教材中总结出了这句训言。其实孔子的弟子中就有不守信的人,他的弟子公冶长能够听懂鸟语。一天,一只鹞鹰落在他窗口鸣叫,他听懂了鹞鹰在说,冶长冶长,南边有死獐,你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公冶长屁颠屁颠地跟着鹞鹰去了南边,果然发现了獐,但他却独吞了獐。过几天,鹞鹰又来告诉公冶长死獐的消息,公冶长拔腿就出了门,不久就看见前面有一群人,人群中隐隐约约躺着什么。公冶长惟恐被人抢去死獐,急呼:诸公休得动手……那是我打死的!众人立即闪开。这下公冶长傻眼了:地上躺着的是一个死人。公冶长急忙申辩,但无济于事,人们七手八脚把他扭送到了公堂。

南怀瑾先生说过:“一件事情、一个政策下来,要眼光远大,至少须看到百年或几十年以后的变化与发展,这是古人治政的道理。”

在古代,那些善于治政的人都懂得言而有信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商鞅在秦国变法的开篇阶段,就是从为自己立信开始的。当时,商鞅费尽心机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儿,南门口围了一大群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50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了起来,直奔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50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来,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有了这个信用的基础,商鞅的变法政令才得以推行,可见人无信不立。这个关于守信的千古绝唱一直被传为美谈,并成为启发和激励人们重诺守信的经典渊源。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实际上是毁了自己的声誉。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也是革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诚实守信”也不断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涵。

在先秦,所谓“诚”主要是指“诚实”、“真诚”和“忠诚”,要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一致,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诚于中、形于外”,就是要“勿自欺”、“勿欺人”。所谓“信”,主要是“真实”、“诚实”和“信守诺言”,强调一个人要“言必信”,要“言而有信”等。后来,思想家们往往把“诚”和“信”相互通用。东汉的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由此可见,“诚”和“信”,不论是单独使用或相连使用,在古代,表示的大体是同一个意思。

信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前提。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必须重诺守信,别人才会相信他,愿意与他打交道,彼此才有可能建立稳定的、长期的联系。事实上,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总离不开同他人打交道,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更需要他人的支持、帮助,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而重诺守信,则是维系人心、增进情谊的重要一环。相反,有些人自以为聪明,专门玩弄狡诈欺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其实,这种伎俩在一个健康社会是行不通的,或早或迟,总有骗局揭穿、真相大白的一天,到时候骗人者轻则声名狼藉,众叛亲离;重则无法在社会立足,并受到法律的追究。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33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货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

孟子说的实际上还是说的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孟子的意思很简单也很明确,普通老百姓看到当官的战死而见死不救固然不对,但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当官的见死不救就对吗?“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烤红薯”,说到底,就是我们常说的“你不仁,我不义”,一报还一报,也就是曾子所说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话说回来,只要你当官的施行仁政关心民众的疾苦,那么,自然就会出现“你仁我义”的情况,那还是叫做一报还一报。

南怀瑾认为:“出尔反尔”的思想其实与《易经》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相通的。善恶都是报应。当然,这里的报应不是佛教神秘意义上的来世因果报应,而是现世现报,不是天报神报,而是人报。但其因果关系却是存在无疑的。

佛说,诚信是永恒的道德,也是通往成功的桥梁。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使人内心深深地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与人、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合作的桥梁,是社会运转的基石。诚信就好像我们划船必用的桨,没有船桨怎能渡河涉川呢?

人类需要诚信,时代呼唤诚信。诚信,是一种永恒的道德,是一朵盛开了五千年永远不败的花朵。

国学话谋略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而严正的朋友。”王充说过:“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明智者远离自夸

南怀瑾说:宠,是得意的总表象。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

南怀瑾成名之后,家里常常高朋满座,来访之人有很多是名门显贵,当权政要。他写有一副对联:“白屋让王侯,座上千杯多名士;黄金如粪土,席前百辈数英雄。”很好地描述了这种盛况。那时的南怀瑾真可谓春风得意,但他依然谦逊好礼。

1985年夏,南怀瑾离台赴美,在华盛顿创办“南怀瑾学院”,旨在推进东、西文化交流。旅美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不少客人来拜访他。这些人中,有美国人,也有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埃及人以及美籍华人……他们多数为学者、教授,也有将军、政要及工商巨子,他们请教的话题,涉及佛学、哲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其中也有一些倾慕南怀瑾学识修养的小职员、小老板。不论来者是什么人,他皆待之以礼。

1987年,南怀瑾结束旅美生活,移居香港,致力于各项建设事业及文化教育事业。他住在半山寓所,每日讲学不辍,慕名而来求教的学生络绎不绝。这其中,除了在台、在美时的门生故旧外,大陆政界、商界的重量级人物也不时来访。他一如既往,以谦和诚敬之心接待各方访客,毫无“贡高我慢”之态。

《尚书·虞书·大禹谟》中有云:满招损,谦受益。《庄子·养生主》中这样写道: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庄子在讲了庖丁高超的杀牛技术后,又借用庖丁之口讲述了重要的人生道理。南怀瑾先生针对这段话为我们做了诠释:

但是,当我到了一般杀牛匠那里,我看到那个杀牛的人,看到牛一来,那个小心啊!把刀磨得很快,非常慎重的准备,我看了那个情形,自己不免警觉起来,把我所看见的作为自己的榜样。

庖丁的杀牛技术已经非常高明,等于杀牛不要用眼看,刀拿起来一挥,随便一下就解决了。但当他看到一般技术差的人,杀牛时那样慎重,反而对自己更加警惕,以这样的人作为榜样。所以,南先生感慨道,不要认为自己学问好,自己本事大,技术高明,人生做人处世,随时随地都要那么小心、那么谨慎。这个谨慎不是自卑,也不是胆怯,更不是自我的颓废,而只是小心谨慎。

庄子用道家的思想、优美的文字,借用这么一个故事,写出了人生的道理——人不要有了学问、聪明、本事而恃才。

庖丁是谨慎的。他虽技术高超,却懂得戒除骄矜之气。仅此一点就值得所有人向他学习。

生活中有太多恃才而骄的人,他们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很了不起,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由于骄傲,则往往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则做事专横,轻视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骄矜对人对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这一点古人认识得十分清楚。

一代名君唐太宗曾对侍臣说过:“天下太平了,自然骄傲奢侈之风容易出现,骄傲奢侈则会招致危难灭亡。”

唐代的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唐中宗时做修文馆学士,为人恃才自傲,曾对人说:“我的文章那么好,应该让屈原、宋玉来做我的衙役,我的字足以让王羲之北面朝拜。”杜审言有些太自不量力了,所以被后世的人们所嘲笑。他这样骄傲自夸只是显出了他的见识短浅,并没有人认为他的才能真的有那么大。

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开进北京城。京城百姓夹道欢迎,崇祯帝吊死在景山。队伍进城之后,李自成这个当年的驿站马夫,立马承天门前,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他多年征战,终于获得了胜利,一股自豪之情涌上心头。

李自成安排好崇祯皇帝的遗体和其他善后工作,就忙着进行稳定京师人心和安定社会秩序的工作。他首先向民众发布公告:大顺天子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市民听之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同时他也注意到自己部队中的纪律问题,严禁士兵侵扰百姓。有两个士兵因为抱了前门商铺中的绸缎,被立即正法,并将他们的手足钉在前门左栅栏上,以儆效尤。

对于明朝的那些罪恶昭著的皇亲国戚、大僚和专权的宦官则严惩不贷,入城第三天就处死了成国公朱纯臣,两天以后,又斩罪官二百余人,对于中小官员,凡有投报的则酌情使用。不几天,北京城就恢复了正常的秩序,百姓安居,商贾乐业,一片和睦繁荣的气象。

大好的形势,使不少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们开始自我陶醉了,也随之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思想,以为只要举行了皇帝即位典礼,表明天命归顺,天下就可以领诏而定。在京的文武官员都忙于筹备皇帝即位典礼。此时以宰相自居的牛金星,则往来拜客,遍请同乡好友,迎来送往好不热闹,俨然是一副太平宰相的样子。其他官员也效法而行,骄傲自满情绪抬头了。以刘宗敏为首的武官则忙于追赃助饷,在京城的旧官按官位大小,摊派饷银,多者十万,少者数千,如有不交者,则严刑拷打。追赃风从北京波及各地,追赃范围竟扩大到幕僚小吏以至于商人,手段也日益残酷。各地官绅富户,如受汤火之苦,人人自危。

李自成发现此事,认为各级义军首领,置军国大事于不顾,只为钱财,一味地专事追赃,对大顺政权有害,于是下令,凡在押官僚不论是否交足银饷,一律释放。这样北京的追赃风有所收敛,但各地却还在变本加厉地进行。义军部分首领的胡作非为,直接影响了军纪,士兵常违法乱纪,而对他们的惩处却远没有刚入城时对抢绸缎的士兵那样严厉了。大将刘宗敏则自恃功高,把持军务,大力追赃。

李自成虽然生活俭朴,但是却以帝王自居,深居内宫,对部下的所作所为也不像以前那么清楚了。这时,已经答应归顺李自成的明宁远总兵吴三桂等重要将领,正带领部众向京师进发。行至半途,吴三桂得知义军在京大肆追赃,严刑拷打众官,自己的老父也受酷刑,爱妾陈圆圆又被刘宗敏强占,于是大怒叛变,率部众回师东退。吴三桂重占山海关后,以“为君父复仇”为名,要求清兵入关,联合进攻北京农民起义军。

此时李白成得知吴三桂叛变,急召文武官员商议,本拟派刘宗敏、李过率军收复山海关,但此时这二将志得意满,毫无斗志,不得已才下令亲征。李自成对久怀入侵关内之心的清统治集团本来就缺乏必要的警惕,这次则根本没考虑到吴三桂勾结清军共同来犯,所以只率领六万兵马贸然出城,结果仓皇败退。

李自成退回北京以后,清军跟踪而至,李自成命令刘宗敏、李过、唐通等将率兵抗击,再次大败,刘宗敏负伤逃回。而此时北京周围的地主武装也纷纷组织起来,袭击农民军,而义军内部因为认识不统一,不少将领图享安逸,主张退回关中,李自成匆忙称帝之后,率军西退,最后以失败告终。

刚刚取得胜利,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所以成功与失败之间,往往只有一步。这看似是命,其实不然。成败虽也靠时运,更在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和对骄傲自满情绪的控制。

《劝忍百箴》中对于骄矜问题是这样论述的: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够把守住。富贵而骄奢,只会自食其果。国君对人傲慢,就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就会失去领地。魏文侯接受了田子方的教诲,不敢以富贵自高自大。骄傲自夸是出现恶果的先兆,而过于骄奢注定要灭亡。人们如果不听先哲的话,后果将会怎样呢?贾思伯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客人不理解其谦逊的原因。贾思伯回答了四个字:骄至便衰。

确实是这样。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谨慎”二字,骄矜之气盛行。要知道,千罪百恶都产生于骄傲自大。骄横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人。做领导的过于骄横,则不可能很好地指挥下属;做下属的过于骄傲,就会不服从领导;做儿子的过于骄矜,眼里就没有父母,自然不会孝顺。骄矜的对立面是谦恭、礼让,这也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态度。要忍耐骄矜之态,必须是不居功自傲,能够自我约束,克制骄傲的产生。要常常考虑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

人生犹如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船,在波涛中颠簸,时而波峰,时而浪谷。我们只有在身处低谷时不气馁,身在波峰时不骄傲自满,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记得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夸是明智者所避免的,却是愚蠢者所追求的。真正的明智者之所以不会自吹自擂,因为他知道宇宙广大、学海无涯、技艺无穷,终其一生,也不能洞悉其中的全部奥秘。而一切平庸之辈,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点滴成绩,他们用富丽堂皇的话装饰自己,以讨得廉价的喝彩。

国学话谋略

其实,做人要谨慎一点,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坦诚而平淡地生活,没有人把你看成是卑微、怯懦和无能的。如果你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那么就时时有被埋没的危险。

富贵于我如浮云

南怀瑾说: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悠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扩展欲望,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那么,必定会带来无限的苦果。还不如寡欲、知足,就此安于现实,便是最好的解脱自在。

告诫在现实人生中的人们,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现实、最大的幸福。如果更有非分的欲望和希求,不安于现实,要在原已持有的成就上更求扩展,在满足中还要追求进一步的盈裕,最后终归得不偿失,还不如就此保持已得的本位就算了。

说起人的欲望,莫过于物欲、权欲与名欲等。不过,南怀瑾一生对这些东西都不太感兴趣。

他对物质生活没有很高的要求。他生活简朴,吃得非常简单,一日三餐通常只吃两碗红薯稀饭,外加一点花生米。如果有应酬,对于满桌的美味也只是浅尝辄止,并不贪恋。他穿着也很普通,全年基本上是一身老式长衫,平底布鞋,从不刻意追求高档或名牌。

他更没有权力的欲望。当年,国民党统治集团为江浙帮所控制,南怀瑾是浙江人,算是蒋介石的小同乡,而且在国民党党国要员中,有很多他的朋友,他只要稍微表现出一点当官的愿望,在国民党里谋到一官半职是不难的,或许还能青云直上。但是,当年他没有这么做。后来在台湾,他曾多次面临从政当官的机会,也都一一拒绝了。

他对名誉也看得很淡。成名后,有许多学校给他寄来“名誉教授”之类的聘书,能退回去的,他都退回去了;不能退回去的,他也只好一笑了之,信也不回。对这些送上门的“名誉院长”、“名誉教授”之类的头衔,南怀瑾从来没有放在心上,也一概不接受。他说:“早年,那么多外国的大学要送给我‘名誉教授’的头衔,我一个也没有要,要这种虚名有什么用。”

《论语·述而第七》: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人有着对富贵的欲望,人活在世间需要解决自己的生存发展问题,是不断追求欲望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物质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有着强烈的物质欲望,而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货币这一特殊商品后,人的生活往往就用这冷冰冰的东西来衡量了,人们也就千方百计地追求那尽管冷冰但却在本质上让人火热的东西。富贵的标准也是如此,人渐渐迷失于此中,富贵渐渐诱惑人们失去本来的自由,让人不断地陷入痛苦的不义争斗之中,先圣之语鉴于此有感而发。

唐朝时候,禅宗第四祖道信大师在黄梅一住三十多年。贞观年间,唐太宗仰慕道信大师的仙风道骨,派遣使臣前往迎请,希望道信大师能进京与自己见面。

使臣到了黄梅,向道信大师宣告太宗皇帝的旨意,道信大师听后只是淡淡地说道:“请你为我回谢皇上的盛意,我年老了,过惯了山林生活,不愿再入繁华的城市。”

使臣将道信大师的意思回复了太宗,太宗不死心,第二次派遣使臣前来黄梅迎请道信大师。道信大师再次告诉使臣:“请你禀告皇上,我年老多病,不能进京。”

道信大师这样倔强,使臣毫无办法,只好又把道信大师的意思禀告唐太宗。

唐太宗见道信大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心里非常不悦,觉得道信伤害了自己的九五之尊。

虽然如此,唐太宗仍然派遣使臣用轿子恭敬地迎接道信大师进京。哪知,又被道信大师拒绝了。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太宗终于发怒了,就令使臣前去黄梅,以刀威吓道信大师:“若再不应诏进京,当取首级前去!”

道信大师这时候不但没有慌张,反而静静地伸颈就刀,令使臣大惊。使臣不敢造次,连忙抛刀扶着道信大师,向大师顶礼忏悔。回京后把这情形禀告唐太宗。太宗听后,对道信大师的志向敬重不已,并赐以珍帛,以满足大师修行于山林的志向。

古人云:“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仕途虽纷华,常念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自古就有很多圣贤之人,视功名为粪土,看富贵如浮云。

《佛经》指出,八苦之中“求不得苦”最苦,婴儿求哺不得大哭;童年求玩具不得大哭;青年求佳偶不得大苦;中年求升迁不得大苦;老年求健康不得大苦。求于一切不得,就生一切之苦。尽管修学了佛法,如果没有正知正见,没有搞清修学的目的,妄求神通,妄求保佑,得不到时亦痛苦。人生痛苦的根源,“求不得”占很大比例。

人生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求?只因不知足!俗话说是攀比心在作祟,看问题与自己时,采取横向就高的眼光,总拿自己的不足比人家的长处:论地位自己是科长,已经威望加身了,可心里盘算着处长的位置;论收入自己月入几千,小康有余了,可心里渴望着成为百万富翁;论家庭妻贤子孝,令许多人羡慕,可心里日见老婆人老珠黄。这就是不知足,还要不断地去求,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求不得时,跌入深渊不能自拔;求得时又刺激更大的欲望,再拼命去求,这期间又要造下无边恶业。求的过程是煎熬的过程,小心翼翼、处心积虑、辗转反侧、患得患失。

游方和尚问曹山禅师:“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曹山禅师抬眼远眺,只见树的枝桠上悬挂着一团黑色的尸体,于是说道:“死猫的头最珍贵!”

和尚圆睁着眼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呢?为什么世人认为一钱不值的东西,禅师竟认为是人世间最珍贵的?”

曹山禅师笑着说:“樗树根大枝弯,世人因为看它无用,它便得以生存;栎树虽然一表树才,但是做船船沉,做棺腐朽,造器具即拆毁,当屋柱生蛀虫,完全没有用处,惟一有用的就是可以用来乘凉。正是因为它们无用所以才珍贵!死猫儿头最贵,因为没有人出价争夺。也没有人出得起性命价钱啊!”

世人贪名逐利,你欺我骗,斤斤计较成败得失,人生本来就不易,何必再假惺惺!

一串珍贵珠宝,勾得多少人争夺?一方官印,引起多少干戈?

把生命都耗费在名利上,到头来只能是一场空;世俗无价值的清明自在是生命的至宝,使我们不会感觉到空虚,不受世俗伤害,看到生命的本源,找到人生的快乐。生命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争、无阶、安宁、幸福。财色与名利只不过是人生的泡沫与尘灰,何必抵死相争?

国学话谋略

拥有智慧比拥有财富重要。其实智慧里面就包含着财富,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智慧比财富更值钱。智慧是永恒的财富,它能引导人通向成功,而且令你永远不会贫穷。

知足天地宽

《庄子·逍遥游》中有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小鸟藏在森林里,只要有一棵树枝给它立足,就很高兴了。田鼠口干了,跑到河里去喝水,只要喝一点点水就饱了,肚子就胀了。南怀瑾先生说:“庄子拿两个生物界的现象做比喻,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不管是土里钻的,或者空中飞的,小人物,小境界,只要自己觉得满足就够了。”

有个人去沙漠寻找宝藏,可是宝藏还没有找到,身上所带的食物和水却都已经用完了。没有了食物和水,他感到身上一点儿力气也没有,只能静静地躺在沙地上等待死神的降临。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寻宝人向佛做了最后的祈祷:“佛啊,请你帮帮我这个可怜的人吧!”

这时,佛真的出现了,问他:“你想要什么呢?”

寻宝人急忙回答:“我想要食物和水,哪怕只是很少的一点儿也行啊!”

佛于是满足了他的要求,给了他不少的食物和水。

他吃饱喝足后,犹豫片刻,决定继续向沙漠深处进发。最终,他终于找到了宝藏,他贪婪地把宝藏装满身上所有的口袋,并且还背了重重的一袋子。

可是,此时他又没有多少食物和水了。他带着宝物往回走,由于体力不断下降,他不得不扔掉一些金银珠宝。他一边走一边扔,后来不得不把身上所有的宝物都扔掉了。最后,他躺在地上,再次等待死亡的临近。

寻宝人临死之前,佛又出现了,问:“现在你要什么东西呢?还想要宝藏吗?”

他有气无力地回答:“食物和水,更多的食物和水!我不再想要宝藏了。”

当一开始拥有那些自认为稀疏平常的幸福与快乐时,人们常常会觉得拥有的太少,他们会有更多更新的欲求,但如果不节制自己的欲望,最终就算抛尽过去得来的东西,也不一定能换回过去那稀疏平常的幸福与快乐。所以,人要有颗知足心,知足是福。

有人说,那些富有的人什么都不缺,他们不必为生活发愁,一定很幸福,我很贫穷,哪来的幸福呢?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一种快乐的心境。其实,很多时候,物质的丰富不一定就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过去有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铁匠,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

一天,富翁的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铁匠开心!”富翁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声来!”于是拿了两根金条,从墙头上扔过去。打铁的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金条,他们连铁匠炉子上的活计也丢下不干了。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会怀疑我们是偷来的。”男的说:“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女的摇摇头说:“藏在炕洞里会叫贼娃子偷去。”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从此,夫妻俩吃饭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欢笑和歌声了。富翁对他太太说:“你看,他们不再说笑,不再唱歌了吧!办法就这么简单。”

贫穷时了无牵挂,过好眼前的生活即是快乐;富有了想得太多,无尽的担忧压在心头,哪还体会到快乐的滋味。

现代人愈来愈重视对金钱的追求和对物质的占有,殊不知金钱固然可以买到许多享受的东西,可不一定能买到真正的开心。我们看看有的大款,守着一堆花花绿绿的票子,守着一幢豪华的洋房,守着一位貌合神离的天仙,未必就能咀嚼到人生的真味真趣。开心不开心同样也不能用手中的“权”来衡量。有了权,未必就能天天开心。我们常常看见有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处处阿谀逢迎,事事言听计从,失去了做人的自由,哪里还有什么真正的开心。有的人利用手中的权,拿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上歌厅舞厅“泡妞”,虽然获得了一时的感官刺激,找到了一时的开心,但却给自己带来了诉不完的懊悔。他们就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拿自己的灵魂去换取一段开心快乐的时刻,结果变成了傻瓜,他们最后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和开心。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幸福和快乐》,诗人找遍俄国,最终找到的快乐人物竟是枕锄打瞌睡的农夫。是的,这位农夫有强壮的身体,能吃能喝,能干能睡,从他打瞌睡的眉目里和他打呼噜的声音中,无不飞扬和流露出由衷的开心。这位农夫为什么能开心?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知足常乐,二是劳动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开心。法国杰出作家罗曼·罗兰说得好:“一个人快乐与否,决不依据获得了或是丧失了什么,而只能在于自身感觉怎样。”有的人大富大贵,别人看他很幸福,可他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心里老觉得不痛快;有的人,别人看他离幸福很远,他自己却时时与快乐邂逅,这是因为他懂得知足。能否知足是一个人能否真正获得幸福的原因。人们常说:“心底无私无地宽。”其实,这“无私”是和一个人知不知足紧密相连的。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许多人会因私心贪欲而碰得头破血流。因此,我们又可以这样说,知足天地宽。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也证明着“知足天地宽”的道理。

晏婴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人。他的父亲晏弱是齐国的名相,一向以清廉著称。当晏婴30来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故了,他被任命继任父亲的相位。他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王公时期都为相国,历时达五十多年。由于他为官清正廉洁,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齐景公即位的时候,晏婴的年岁已经很大了。一次偶然的机会,齐景公看到晏婴的车子十分破旧,连车篷的布都褪了颜色,驾车的又是一匹毛色混杂的劣马。一天散朝以后,齐景公特意把他留了下来。

齐景公和颜悦色地对晏婴说:“爱卿,你的俸禄是不是太低了一些,为什么坐这样破旧不堪的马车呢?”

晏婴欠欠身子,爽朗地回答:“靠您的恩赐,我穿得很暖和,吃得也很好,合家大小生活过得也很美满,而且还有车马乘,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齐景公带着赞赏的口吻说:“话虽这么说,但你毕竟是功名卓著的老臣呀,我可不能太亏了你哟!”

“不,不!”晏婴说得很急促,也有点激动,“我正因为是三朝老臣,就更应该以俭省为德呀!”

齐景公笑笑,再也没说什么。

第二天,齐景公派人给晏婴送去了一辆豪华而崭新的马车,配以一匹红棕色的高头大马。晏婴对来人说:“请给我回话,谢谢主上,可我不能收下主上赐予的车和马。”于是,他将车马都退了回去。

过了一天,齐景公又派人将车马给晏婴送去,但又被他退了回去。

一连几次都是这样,这可让齐景公不高兴了。景公心想:这人怎么这样不通情理呢?于是,他为这件事专门召见晏婴,开门见山就责问道:“你不接受给你的马车,那是不是我也不该乘坐华丽的马车了?”

晏婴见齐景公动了真火,忙磕头施礼,并十分动情地表白道:“君是君,臣是臣,是不一样的。您委我以高位,让我管理文武百官,我的担子可不轻啊!我节衣缩食,廉洁奉公,正是为了为百官做出榜样,为百姓做出榜样呀!如果我讲究排场,衣食奢侈,行为越轨,那怎么能管理好下属呢?又怎么能促使国家繁荣昌盛呢?”

听了晏婴的这一番话,齐景公最终收回了为晏婴更换车马的成命。

懂得满足,不贪私利,晏婴以自身的行动真正为百官做了榜样,也为自己带来了美名,留足了后路。

古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廉者常乐有余,贪者常忧不足。”知足天地宽不仅在为官清廉上是这样,在个人私生活上也是这样。宋弘是东汉人。光武帝继位以后,听说长安有个叫宋弘的人品德高尚,便征召他入朝,拜为太中大夫,让他做自己的顾问。

宋弘入朝后,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仪容端雅,施礼得体,光武帝极为欣赏。建武二年便擢升为大司空,负责监察、执法,并兼管重要的文书图籍,位次仅在丞相之下。地位的升高并没有使他改变自己的操守,虽然他权倾朝野,生活却依然十分俭朴,每次领得了俸禄,都要拿出一部分分给那些十分贫困的族人。

一次,光武帝在后宫宴请宋弘。宴席的座位旁边放着一排新制作的樟木屏风,上面精雕细刻,彩绘着众多美女像:什么嫦娥奔月、西施尝纱、昭君出塞……那美女虽是画像,却个个神采飞扬、千姿百态。光武帝一面与宋弘饮酒,一面交谈,时不时地还扭过头去看两眼屏风上的美女。宋弘见此情形,心里很不自在,谏道:“孔夫子说他从来没见过好德如好色者,陛下,您说对吗?”光武帝听罢,尴尬得手足无措。事后,光武帝令人撤去了屏风。宋弘得知此事,连忙晋见光武帝,称赞道:“陛下从善如流,德业日新,真乃国家万民之福呀!”

湖阳公主是光武帝的姐姐,死了丈夫,正在寡居。光武帝见姐姐生活寂寞,郁郁寡欢,十分同情,很想为她物色一位好夫君。于是,在闲谈中,光武帝故意评论起朝中大臣,想了解姐姐的心意,得知姐姐对宋弘印象极佳,光武帝决定促成此事。

几天后,光武帝又在后宫宴请宋弘,便请姐姐坐在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宋弘进宫参见光武帝后,依君臣之礼坐定,又像往常那样一边喝酒,一边闲聊天。光武帝知道宋弘已有了妻室,便故意佯醉道:“宋爱聊,俗话说,地位高了另交有权势的朋友,钱财多了另讨漂亮的老婆,这也是人之常情吧?”宋弘知道湖阳公主新寡,闻听此言,立即明白了光武帝的用意。宋弘神情庄重地答道:“臣也听说这样的话,叫做‘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陛下,您说这才是高尚的人应具有的品格吧!”

光武帝听到这里,明白了宋弘的心。他是以德为重,决不肯另娶姐姐了。此时的湖阳公主听了宋弘的一番话,早已知趣地走开了。

当然,历史上在阐释宋弘这一故事时,多从其个人美德的角度阐发。其实,这里面还有宋弘处世韬略的一面。试想,如果宋弘真的娶了湖阳公主,那他与皇帝的关系也就发生了变化。这种新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等级森严的文化中,宋弘还能顺利地生活下去吗?

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他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久而富且责,于我如浮云。”

在孔子看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不是合乎道义的富贵,是不应该去追求的。因此,他认为,吃粗淡的饭,喝白开水,弯着手臂当作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不合乎正道的富贵,在孔子看来,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对金钱财物的取舍,以义为标准,不义之财,决不享用,不合乎正道的高官厚禄,亦不为所动。

知足天地宽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一种为人处世态度,不仅在中国这样一种特有文化背景下,被许许多多著名人物所采用,而且在西方那种充满竞争、冒险的文化环境中,也成为许多志士仁人的人生策略和处世信条。

《佛遗教经解》提出要修“八功德”,其中第二大功德就是“知足功德”。曰: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福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

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为人处事也要掌握两分法,天下没有盛开百日的花朵,天下也没有不散的宴席。故而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宜求全,不宜把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放,要适可而止,自知满足,在自己的事业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急流勇退,这样,必将能够保持人生完美,得以善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据传这是一位无门禅师所作的诗。诗作提示我们,一个人只要心头没有物欲的牵挂,保持一颗自然心、平常心,就可以怡然自得,消解一切烦恼,达到人生的美好境界。

国学话谋略

“事能知足心常惬,心底无私天地宽。”是的,一个人如果能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有着高尚的精神追求,必然会感到天高地阔,神清气爽。其实,这“无私”,是和一个人知不知足紧密相连的。 iCcRvCCfhP14EvbhI8ZvpQtfQskdb5qhQTegaDlS0aF3SdzYU9yRMPiTLg8nef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