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好性格让你的孩子快乐成长

良好的性格是道德的基础,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人生幸福的主要条件,是智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一步。

良好的性格要靠父母和老师的熏陶和培养,性格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它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一项艰巨而意义深远的精神工程。

一、为了孩子,请父母养成好性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的家长养成了一些坏性格,这些有着坏性格的家长,必将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

有一位父亲说,他没有多少文化,是个司机,每天跑车回来,就爱打几圈麻将。只要第二天不出车,他一打就是一通宵。他的老婆为这没少说他,还让儿子把他喊回去几次,他呢,老毛病,改不了了。可是后来,他还是狠狠心,把这“麻将瘾”给戒了。

这位父亲后来为什么会坚决改正自己的缺点呢?因为他不想自己的儿子也跟着走上歧途。那时候,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子很快就学会打麻将了,因为不敢在家打,也不能到同学家打,他就跑到游戏厅,在游戏机上玩。父亲打麻将玩钱只是图个刺激,并没玩太大,他那儿子可不得了,在赌机上玩,几百几百地输,输光了就偷同学的钱,偷家里的钱。

母亲疑心他偷家里的钱,跟父亲说,父亲开始还不相信,盘问了他两次,也没问出来。后来老师找上门来,说孩子在学校偷了同学的钱,还有证人。父亲顿时发火了,把孩子暴打了一顿。孩子哭得很伤心,说再也不偷了。父亲问孩子为什么要偷钱,孩子说:“你们大人有钱,想怎么赌就怎么赌,我没钱,只有偷。”

那一夜,这位父亲失眠了,想了整整一夜。第二天,父亲当着儿子的面,发誓说:“爸爸今后再也不赌了,如果再赌一次,就把这手剁了。”从那以后,这位父亲不管“麻将瘾”犯得有多厉害,都不曾上过麻将桌。孩子也改掉了坏毛病,不再偷钱了。

这位父亲的做法是令人敬佩的,他知错能改的精神值得其他家长学习。但是我们最好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在孩子养成这种坏毛病之前,做父母的就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使孩子免受不良性格的影响。

2.父母性格好,孩子好性格

作为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要考虑一下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不要等到难以挽回的后果出现时,再去亡羊补牢,那就太晚了。

比如,一位父亲好吃懒做,回到家里只是看电视、看报、等饭菜上桌。他的儿子可能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觉得父亲的生活逍遥自在,很幸福,于是他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再比如,一位母亲爱赶潮流,买化妆品,做美容,涂脂抹粉,她的女儿也很容易沾染上这种毛病,从小就对着镜子涂口红,自以为美丽。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正不良性格、克服性格缺陷,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必须经过相当痛苦的艰难历程。但为了孩子的人格更完善,我们做父母的必须做出努力!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一步,就预示着挑战自我的极大成功,就将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父母要改正坏性格,首先,要有正视它的勇气;其次,要与没有此类缺陷的人们多接触,从他们身上获取力量;再次,要抓住每一个机会磨炼自己,最后经过反复,才会自己养成良好的性格。

“其身正,不令而行”,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能赢得孩子的尊敬时,不用我们三令五申,不用我们大发雷霆、拍桌子、踹板凳,孩子也会自觉地去做。

父母的坏性格会给孩子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父母的好性格也同样会给孩子施加难以估量的正面影响。所以说,要想做称职的父母,就要有好性格!

二、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爱孩子,这是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可以做到的。可是要做到善于教育孩子,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有的父母对孩子爱得过分,由爱转成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包办代替,没有原则地迁就孩子,造成了孩子以自己为中心,从来不知道替别人着想,养成孩子任性、自私、胆小怕事、依赖的性格,长大以后,不能融入到社会中去,这种爱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影响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也有的父母爱孩子太深,将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是自己光宗耀祖的筹码,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想在孩子的身上找回来,因此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甚至采取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样,孩子对父母就会产生隔阂,有的孩子也就变得冷漠、胆小,甚至丧失了自信心。

还有个别的父母,一方面宠爱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又虐待自己的长辈,孩子从中获得了不良的情感教育,等长大成人以后,也会步其后尘。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爱孩子呢?也就是说,应该如何掌握爱孩子的分寸呢?以下几点是有关专家的建议:

1.要有理智的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父母必读》一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女固然由于父母方面的爱的不足而感受痛苦。可是,他们也会由于那种过分洋溢的伟大感觉而腐化堕落。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了最坏的特点和行为了。”这段话讲得十分深刻,它告诉我们,爱孩子要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克制那些无益的激情和冲动。

然而,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些父母会缺乏应有的分寸感。他们对待孩子往往是无原则地过分地宠爱。有的对孩子姑息迁就,任其发展;有的只知道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锦衣美食,却不懂得给孩子良好的精神食粮和思想营养,这样,势必把孩子惯坏、宠坏。

2.疼爱与严格相结合

家长严格要求孩子也是疼爱孩子的一种体现。

有句俗话说得好:“爱之深,责之切。”意思是,严格要求正是出于深切的爱。只有爱并不能教育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而应该把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做父母的不应该受盲目的爱的支配,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当然,严格要求并不是意味着对孩子动辄训斥打骂,而是要做到以合理为前提。同时,态度要诚恳,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

作为父母,一定要对孩子严格要求。孩子往往缺乏经验,是非界限有时不清,而且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往往也不善于控制。如果家长对他们不严格要求,他们往往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按行为道德标准来行动。这就更需要父母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严格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3.爱与理解、尊重相结合

在儿童教育中,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是很重要的。孩子不是成人的私有财产,也不是成人的玩物。孩子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他们应该受到正确的教育,应该受到尊重。不少家长只知道爱孩子,却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从小受到尊重,才会产生自尊心,而且懂得尊重别人。

理解孩子的童心世界,尊重孩子好动、好奇、好玩的天性,为孩子创造相应的气氛和机会,远比一套漂亮的衣服、一顿精美的晚餐、一件昂贵的礼物重要得多。

尊重孩子与溺爱孩子不同,尊重孩子是满足他们合理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父母与孩子之间要有民主气氛,从小要和孩子讲道理;父母要学会“安民告示”,当孩子有了心理准备后,就会愉快地接受成人的要求;父母不可以在众人面前议论、指责孩子,这样才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严厉不能过分,呵护也不能过分。父母一定要有理智地疼爱孩子,千万不要溺爱姑息孩子、过分地迁就孩子与宠爱孩子,对孩子的爱一定要有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有良好性格、优秀品行的人才。

三、良好的性格应从小培养

儿童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六岁以前是性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教育得好,以后孩子的性格自然会不错;倘若教育得不好,良好的性格就难以形成。

1.教育孩子保持良好性格

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格,父母就必须从小培养、教育。尤其在孩子年幼时,父母更应该重视这一点。

例如,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和自己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当小朋友来家玩时,引导孩子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吃,自己吃最小的,建议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当孩子上学后,父母要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要事事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孩子在这些小事中逐渐就会养成良好的性格。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儿子,你应该有这样的志向: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引诱你去做‘一个人所不应该做的事’;坚决不要为了金钱而放弃你的人格与自尊,去为他人做种种不正当的工作!不管将来你从事何种职业,你总应该尊重你的人格,保持你的操守。在你以后做一个律师,或一个医师。或一个商人、一个伙计、一个农夫、一个议员、一个政治家时,不要忘记,你是在做一个‘人’!最初,最后,直到永远!”

摩尔根对儿子的话,告诉读者一个道理,人格与自尊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而高尚的人格和高贵的自尊都来源于良好的性格。从小培养孩子优秀的性格,才能保证他们长大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保持可贵的品格。

2.懂得爱护和尊重孩子

父母和老师的爱和尊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良好性格的养成至关重要。

爱和尊重使孩子们有安全感、觉得自己重要和有价值。当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爱护时,孩子在感情上会依赖他们。那种依赖感使孩子对父母的威信更加敏感,也更能接受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爱护孩子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仅要与孩子平等相处、融洽交流,还要尊重、信任孩子。这些都意味着爱护孩子们善良美好的心灵,让他们形成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良好性格。

请看下面一则关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小故事:

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打另一名同学,随即将其制止,并责令打人的同学去校长室。

陶行知先生回到办公室时,那位男生已在办公室等候。

陶行知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温和地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说着,陶行知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

男生接过第三块糖后,悔恨地哭了:“校长,是我错了,我不该采取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不该打自己的同学。”陶行知先生接着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不到五分钟的谈话,却让这位男生不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让他心服口服,一生难忘,感激涕零。

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第一块糖,奖励遵守时间的好习惯;第二块糖,奖励尊重师长的好品质;第三块糖,奖励见义勇为的好行为;第四块糖,奖励主动承认错误的好精神。

陶行知先生不同凡响的教育效果表现在:一是看到并制止打人事件,但并没有马上批评打架的行为;二是进行及时调查,弄清事情真相;三是出乎意料的谈话方式让男生解除心理反抗;四是实事求是地从男生的过失中发现优点,改正错误。

通过这次平等的谈话,男生不仅认识了错误,也强化了自身的优点,同时感受到来自校长的理解和尊重,进而从陶校长身上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又单纯,我们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去感受,以信任换取信任。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培养好孩子的自信,及时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以及心灵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以此来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发展。

良好性格的养成都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我们家长也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在生活中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多尊重和爱护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渐渐地形成良好的性格。

四、日常生活中的好性格

在电梯里遇见不认识的邻居,你会不会对他微笑?家里的垃圾每天都是你去倒吗?看到别人需要帮忙,你会不会立刻挺身而出?这都需要孩子在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下而养成的好性格。

1.尽己所能帮助别人

请看下面一则小案例:

上课铃马上就要响了,而詹妮正捧着整整一堆会计课要用的案例资料往教室赶,这时一个飞奔的男孩从她身边跑过,居然把她的书和文件夹都打翻在地,纸片满天飞,恰巧上课铃声刺耳地响了起来。

“你没事儿吧?”这个声音听起来这么铿锵有力,这下有救了。谁知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手里拿着许多物理实验器具的男孩。“他有那么多东西,怎么帮我?”詹妮只好一边对他说“我自己行的”,一边蹲下来捡材料。只见这名男生把东西放在一旁的草地上,还没等詹妮反应过来,他已经弯着腰帮着一起捡材料,并仔细地按照页码的顺序整理好资料。

詹妮有点不知所措地愣在那儿,男生迅速地把文件夹交到詹妮手上。后来,詹妮知道了男生的名字叫艾瑞克。

詹妮和艾瑞克熟悉了之后,忍不住问起这件事,自己捧着那么大堆东西居然还要停下来帮别人。艾瑞克听到詹妮这么问,惊讶地说,“要不是那天已经迟到了,我还应该把你送到教室呢?我的妈妈常常对我们说,如果看到别人陷入困境,而你又力所能及,千万不要犹豫去帮助他;如果你实在无能为力,那也要帮他一起向别人求助,不是吗?”

如果你看到别人陷入困境,而你又力所能及,你就立刻去帮助他,千万不要犹豫,主动去帮助别人,你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快乐。

2.主动承担家务活儿

为了让孩子们能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以便长大后承担起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例如,俄罗斯有个城市叫做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那里的大部分父母从小就有意培养孩子们的勤劳习惯。

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环境优美整洁,然而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社区里只设有一个垃圾站,居民是不允许在生活小区里扔垃圾的,他们必须穿过十几条街道把垃圾送到垃圾站去。于是,最小的孩子通常会承担起这项任务。

每天吃完晚饭,孩子们会约好一起去倒垃圾,牵着小拖车三五成群地去送垃圾已经成布拉戈维申斯克特有的风景。父亲会为这些孩子们亲手做一辆小拖车:小拖车有四个轮子,上面架上木板,木板的正前方钉上一个用木头雕刻的小马或小狗的头像,用来连接牵引小拖车的绳子。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会选择为家人取饮用水。虽然布市市民家里都有自来水,但大家更喜欢喝水站的湖水。布市一共有16个饮用水站,饮水站向全体市民免费提供从丘克恰吉尔湖引来的水,只要交106卢布领一个不锈钢水桶,就可以喝到清澈的湖水。他们每次取水的时候都能看到孩子们排着队,有说有笑,非常热闹。

再大一点的孩子还要帮父亲修车库和地窖。“要想成为集体的一员就得为集体做点什么。”俄罗斯父母总是这样教导孩子,而家庭就是第一个集体。

3.向陌生邻居问好

很多人说加拿大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国家,原因是这里人人都是朋友,社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例如,某公寓有部电梯,每次进出都会碰到不同的人,他们或是夹着公文包要去上班的样子,或是打扮时髦要去赴约,不管男女老少,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会朝陌生邻居微笑,并说声“嗨!”或者问候一声“早安”。最后,离开电梯的时候还要说一声“祝你快乐一整天!”之类的祝福。

加拿大人还常常把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在餐厅吃饭,服务生为顾客端上菜以后,一定能看见顾客把头转向服务生认真地说“谢谢”,即使是家里吃饭,他们也毫不吝啬地向父母表达谢意;付完出租车钱,司机和乘客会互相祝“一路顺风”;在商店购物结账后,店员会连连道谢并欢迎你再次光临;当你和别人擦肩而过时,也能听见一声因为侵犯了你的“领地”而说的“对不起”。

4.打完喷嚏说“抱歉”

马来人有一个可爱的习惯,就是不管什么时候打喷嚏,都会脱口而出“Excuse me!”这是为怕影响了大家而打招呼。

一次,一名中国留学生小王发现班上的一个女孩儿在厕所里打了个喷嚏后,居然也条件反射地嘀咕了一句。后来小王问她:“你旁边没有人,怎么也要说抱歉?”原来马来西亚的小孩儿从小就听父母说,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很多精灵,有给你带来好运的,也有给你带来厄运的,它们时时刻刻伴随在你的身旁,当你突然打喷嚏的时候,很有可能吓到它们或把口水喷到它们,所以要请求他们的原谅,否则它们一直都会捉弄你。这些故事虽然是父母们编出来的,却能让孩子记住,慢慢养成“说抱歉”的性格。

在大马搭车的经历也很让人感动,马来人都非常友好,只要看到有人在路边伸出手搭车,都会把车停下来。这个习惯可能和此地犯罪率不高有关,大家都不担心会有什么危险。有一位中国人在马来游玩,第一次搭车时显出很高的警惕性。他跟三个好朋友事先讲好,一定要搭上同一辆车,决不分开,上车后手里还紧握着手机,随时准备打电话报警。后来搭车的次数多了也不再害怕,还因为搭车认识了不少朋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谊。

只有在日常小事的点滴引导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他才会懂得、理解,从而很好地去实践。所以说,我们应该在孩子小时候性格形成的初期,重视这个问题,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

五、好性格带来好行为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因为一个勇敢的人不会有懦弱的行为,一个坚强的人不会有软弱的行为,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有成功的性格,当成功的性格形成一种习惯的时候,那么孩子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1.勇气能扭转乾坤

勇敢是心灵的生命力量。勇敢是抵制恐惧、克服恐惧,而非没有恐惧。孩子想要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必须培养勇敢的精神。

1838年9月6日早晨,在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兰斯顿灯塔里,一位年轻的女孩被外面尖锐恐惧的呼叫声惊醒了。外面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如注,海浪在怒吼翻滚,一阵凄厉的呼叫声穿越呼啸的风声与咆哮的波涛声传来,而她的父母却什么也没有听见。

通过望远镜,她看见几个弱小的身影,他们正拼命地抓住一艘失事船只的漂浮木枚,而船头却悬挂在半英里之外的岩石上。

“我们对此无能为力。”灯塔的看守人威廉姆·达琳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

“不,一定会有办法的,想想办法吧。我们必须把他们救出来。”女儿含着眼泪,苦苦地恳求着父母。

父亲终于动摇了:“好吧,格雷恩,我就按你的要求去试一试。但我知道这样有悖常理,不合我的判断。”

随后,一叶小舟如同狂风中飘零的一片羽毛一样,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上颠簸起伏,穿过疾风骤雨,钻过惊涛骇浪,驶向失事的船只。

那些船员们的失声呼叫将这位柔弱身躯挤压成了钢筋铁骨。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一股勇气与力量,这个勇敢的姑娘与父亲一道,奋力地划着浆在暴风雨中穿行。几个船员最终得救了,他们安全地回到了陆上。

她的所作所为让全英国的人都感到无比光荣。她的英雄气概让高贵的君王在她面前也黯然失色。

当年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时曾问他的工程师们:“如果通过这条路直接穿越过去,有没有可能?”这些工程师曾被派去探寻能够穿过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圣伯纳山口的路。

“可能行的,”他们吞吞吐吐地回答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的。”

“那就前进吧。”身材不高的拿破仑坚定地说道,丝毫没有把工程师们刚才回答是的弦外之音听过去:穿越圣伯纳山口肯定是极其困难的。

此时,英国人和奥地利人听到拿破仑想要跨过阿尔卑斯山的消息时,都轻蔑地撇了撇嘴,报以无声的冷笑,那可是一个“从未有任何车轮碾过,也从不可能有车轮能够从上面碾过的地方”。更何况,拿破仑还率领着七万军人,拉着笨重的大炮,带着成吨的炮弹和装备,还有大量的战备物质和弹药呢!

然而,被困的马塞纳将军在热那亚陷于困境时,一向认为胜利在望的奥地利人看到拿破仑的军队突然出现,他们不禁目瞪口呆。拿破仑没有像其他先行者一样被高山吓住,没有从阿尔卑斯山上溃退下来,他成功了。

无数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一旦成为事实时,总会有人说,这件事本该在很久以前就能做成;还会有人找借口说,他们所遇到的巨大困难是任何人都无法克服的,从而把在困难面前的退却说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好让自己从困难面前大摇大摆地溜走。

对于许许多多的指挥官而言,他们同样有精良的装备,有必要的工具,有善于穿越崎岖山路的大兵,但他们都缺乏拿破仑的坚韧与勇气。所以,在任何困难面前退却的孩子,他们的失败渊源就是缺乏信心和勇气。

2.有勇气就有生路

孩子的一生不可能是永远一帆风顺的,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挫折和打击。而在危机四伏的人生窘境中,自身的勇气会激发出向上的潜能,从而脱离困境。下面这个寓言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天,有个年轻人因为心情不好,走出了家门,毫无目的地到处闲逛,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森林深处。在那里,他听到了婉转的鸟鸣,看到了美丽的花草,他的心情渐渐地好转。他徜徉着,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幸福。

忽然,他的身边响起了忽忽的风声,他回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原来是一头凶恶的老虎正张牙舞爪地扑过来。他撤退就跑,跑到一棵大树下,看到树下有个大窟窿,一棵粗大的树藤,从树上深入窟窿里面。他几乎不假思索就抓住树藤滑了下去。他想,这里也许是最安全的,可以让他避过劫难。

他松了一口气,双手紧紧地抓住树藤,侧耳倾听外边的动静,并时不时地伸出头去看看。那只老虎在四周踱来踱去,久久不肯离去。年轻人悬着的心又紧张了起来,他不安地抬起头来。这一看又叫他吃了一惊,一只坚牙利齿的松鼠在不停地咬着树藤。这树藤虽然粗大,可经得住松鼠咬多久呢?他下意识地低头看洞底,真是让他惊出一身冷汗!洞底有四条大蛇,一条瞪着眼睛,嘴里播卷着长长的舌芯。

恐惧感顿时从四面八方袭来,他悲观透了。爬出去有老虎,跳下去有毒蛇,上不得,也下不得。想这么不上不下吧,却有那只松鼠在咬树藤。他甚至已经听到了树藤被咬之处“咯巴咯巴”欲断未断的响声。

这个故事其实并不是人生的特殊情况,也不是人生的具体写实,而是人生境遇的一个比喻。那只老虎不是别的,其实是无常;那只松鼠是时间;那四条大蛇是人生无法逃避的生老病死;而那根藤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老虎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无疑的。正如灾害,正如苦恼,正如天上飞来的横祸。困苦总是要来到人间的。是来到你的面前,还是来到他的面前,你是碰到一次,还是常常碰到,这也许是有一定的偶然性,这就是无常。

与生俱来的还有生老病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挣脱的宿命。同样无法摆脱的还有时间,从表面上看,时间对生命并不构成威胁,甚至我们还以为它是运载人生的免费列车。可是,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咬着我们的生命之藤,所以说,真正给我们致命一击的就是时间。

六、让孩子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的爱戴和尊敬。我们对所有的人都要宽大仁爱,要宽容,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不可比拟的,它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礼品。

1.对一切宽大包容

林肯竞选总统前,要在参议院进行一次演说,没想到的是,一个参议员却当众羞辱他道:“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别忘记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

面对这突然出现的情况,人们不知道如何是好,参议院一时陷入了沉默中。林肯却不卑不亢地说:“非常感谢你使我再次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离世多年了,我一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伟大。”

接着,他转身对那个傲慢的议员说:“我还知道,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适,我可以帮你修鞋。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我的父亲学会了做鞋子的技术。”

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大家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如果需要修理,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父亲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这时,参议院内响起了一片真诚的掌声。

竞选成功后,有人问林肯:“你为什么用那种方式对你的政敌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

“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温和地说。这就是林肯总统消灭政敌的方法,他用的就是宽大仁爱的方法。

林肯两度被选为美国总统。今天,当人们走近以“林肯”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警世名言:“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2.宽容也是一种信用

宽容是一种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宽容不仅仅等于礼让,还要在与人交往时讲信用,主动关心别人,勇于承认错误。在与别人发生矛盾与不快时,宽容的人会通过换位思考来冷静处理。

米卡尔是美国加州的大富翁,他有着美丽的洋房和大片的花园,有着让许多人眼红的财富。由于好多人在打米卡尔的财富的主意,所以米卡尔让人在房子四周筑起高高的围墙,以防不测。

春天,米卡尔的花园里鲜花怒放,沁人肺腑的花香飘过围墙,在全镇弥漫开来。花香引起一些孩子们的奇思异想:院子是不是种着奇花异草?是不是种着长有大眼睛、会唱歌的花呢?于是孩子们决心探个究竟。

在一个有月光的夜晚,孩子们搭起人梯跳到院子里,他们在花丛中寻找着,踏坏了许多鲜花和嫩草。后来,他们被仆人赶出院子。

米卡尔为此生了好多天的气,后来,把这事讲给朋友听。朋友听后说:“为何不把围墙拆了呢?”米卡尔烦恼地说:“那我会丢失好多东西!”朋友说:“围墙连一群孩子都拦不住,何况身手不凡的大盗呢!”

最后,米卡尔听从了朋友的劝告,彻底拆掉了围墙。没有了围墙,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进入花园,好好寻找心中的神花,结果,花园中根本没有什么奇花异草。

米卡尔的朋友把孩子们请到客厅,并让他们美餐了一顿,然后对孩子们说:“在花园中种下你们心中的神花吧!”孩子们高兴得跳起来,然后跑到花园里去了。

由于米卡尔拆掉了围墙,镇上的人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园,米卡尔因此得到了全镇人的爱戴和尊敬。

有一天,一伙大盗闯入米卡尔的家,但是刚闯入花园不远,就被守护神花的孩子们发现了。于是,孩子们开始分工,有的孩子跑到洋房向米卡尔报告;有的孩子跑去通知其他人。结果,大盗们被及时赶到的米卡尔和镇上的人们捆绑起来。

庆功宴上,米卡尔对大家说:“我要感谢大家,是你们让我懂得了一个伟大的道理——这个世界上只有敞开的花园最安全最美丽。”米卡尔的话博得了众人的掌声。

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让你的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吧,品德宽厚的孩子长大后才更容易成就非凡的事业。

3.让孩子多一些宽容

孩子是无忧无虑的,孩子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可是,他们有时也会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比如,和小伙伴相处的时候,有时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好朋友之间闹别扭成了陌生人;有的孩子控制不住情绪,恼羞成怒与伙伴大打出手,险些酿成悲剧;有的孩子把不顺心的事都闷在心里不肯说,变得怪癖而孤独等。要让孩子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就需要让孩子养成宽容的性格,让他们拥有广阔的胸襟。

父母培养孩子宽容的性格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告诉孩子要学会“互让”

通常我们所说的“互让”指的是互相谦让,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淡泊名利,摒弃私心杂念,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与他人间的关系就容易处理。否则,与他人和睦相处是一件很难的事。

(2)告诉孩子要学会“互爱”

互爱就是互相关心,不计较性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个性迥异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只有学会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才能有一个快乐而健康的人际关系。

(3)告诉孩子要学会“互谅”

互谅就是互相谅解,不要太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要习惯体谅他人,这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习惯。下面请看一则案例:

有一天,在大厅里有一位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位大约四岁的西方小孩,饱受惊吓的小孩已经哭得筋疲力尽了。

问明原因之后才知道,原来那天小孩较多,那位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在儿童的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了一位,将那位小孩留在了网球场。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网球场,将那位小孩带回来。小孩因为一人在偏远的网球场,饱受惊吓,哭得稀里哗啦的。后来妈妈出现了,看着自己哭得惨兮兮的孩子。

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么做?是痛骂那位工作人员一顿,还是直接向主管抗议,或是很生气地带着小孩离开,再也不参加“儿童俱乐部”了?请看那位妈妈的做法:

那位妈妈蹲下来安慰四岁的小孩,并且很理性地告诉他:“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位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接着,那位四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就是要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宽容、体贴的孩子吧!

父母要培养孩子宽以待人的习惯,只有孩子拥有这种好习惯,才会有良好人际关系,才能有成功的人生。

七、教孩子懂得分享

分享的意思就是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慷慨地分给别人,让别人分享。分享是与独占和争抢行为相对立的,不仅包括对物质和金钱等有形东西的分享,还应包括对思想、情绪情感等精神产品的分享,甚至还有对义务和责任的分担。

1.不懂分享就没有享受

先看这么一则小故事:

一棵树上,有只嘴里叼着一大块肉的乌鸦,它身边有许多闻肉味而来的乌鸦。乌鸦们一动不动地盯着叼着一大块肉的乌鸦,还有许多乌鸦正向这边飞来。

那只嘴里叼着肉的乌鸦早已很累了。它知道,自己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这么一大块肉吞下去,更不可能把肉弄碎,好好地享受美味。

可能是因为嘴里叼着东西呼吸困难,也可能是因为先前被大家追赶,它已经筋疲力尽了。只见它摇晃了一下,叼着的肉突然失落了。所有的乌鸦都猛扑上去,在这场混战中,一只非常机灵的乌鸦抢到了那块肉,立即展翅飞走。其余的乌鸦紧随其后,第一只被追赶得筋疲力尽的乌鸦也在跟着飞,但已明显地落在大家后面了。

不久以后,第二只乌鸦也像第一只乌鸦一样,丢落了那块肉。于是又是一场混战,所有的乌鸦又去追赶那个所谓的幸运儿……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那就是:不懂得分享的乌鸦,最终会丢落了美味。

再看看下面一则家庭趣事:

一次,家里买了花蛤煮汤。儿子特别喜欢吃花蛤,汤一上桌,他就把里面的花蛤全捞走了,爸爸批评他,可他振振有词地说:“人家喜欢吃嘛,爷爷、奶奶也不喜欢吃,他们都要让我吃。”其实,爷爷、奶奶不是不喜欢吃,只是孙子喜欢什么,他们就全让给他吃。

此时,爸爸故意把儿子碗里的花蛤夹到自己碗里,并说:“爸爸也喜欢吃花蛤,你的这些花蛤让给爸爸吃些。我知道你是个乖孩子,肯定会答应的,是不是?”听爸爸这样说,儿子有点不高兴,可过了一会儿,他却说:“爸爸,你不是说有好吃的东西要和别人一起分享吗?你怎么把花蛤全拿走了!”

爸爸心中暗自高兴,儿子“中计”了,便趁机表扬他:“儿子说得真好,真是个懂事的孩子,现在你就把这些花蛤分给大家吧。”

通过这样一番开导教育,儿子终于懂得了与人分享的意义。

2.让孩子学会主动分享

懂得分享,对于一个人与社会的融合起着决定作用,它影响着人能否被社会接纳、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在社会中生存。

当人们主动与别人分享本属于自己独有的一份东西时,当人们提出对双方同样有利的建议、并付诸行动时,常常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从而为进一步与人交往打下基础。而那些只习惯于独自享受,只为自己谋利的人是很难与人相处的。生活需要快乐,快乐就要分享。分享要成为一种做人的习惯,那样,生活会更加美好!

现在社会中,许多父母习惯于溺爱孩子,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心中没有他人。他们不会关心父母,不会关心他人,更不会关心社会,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懂得分享的。

分享其实是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品质,学会分享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本领,需要父母与老师的引导和教育。那么,我们要怎样让孩子学会分享呢?

在幼儿园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

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小朋友们为争夺最好的玩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因为现代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众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的坏习惯。

如果你们的孩子正上幼儿园,可以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些书、玩具、零食或糖果,告诉孩子到幼儿园后,主动给其他小朋友分享。如果孩子不太乐意,你就要告诉他们,大家一起玩才是最快乐的,同时,你现在让别人玩了,以后别人也会让你玩。这样,他们就能慢慢地意识到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

在家里,父母可以让孩子为家人分苹果、分橘子等,教给他们先分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再分给爸爸妈妈,然后才分给自己。在这种分东西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学会了与人分享,而且明白了应该尊敬长辈,关心父母,关爱同学的道理。

父母也可以讲一些有关帮助别人、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故事,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榜样,从而也会培养孩子分享的一种意识。自然而然地,当雨天时看到别的同学没有伞被淋湿,就会去跟他分享一把雨伞;在午餐时,有的同学没吃饱,就会跟他分享漂亮的红苹果;在自己快乐的时候,会跟别的同学分享愉悦心情。

让孩子学会主动与人分享,并乐于分享,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需要父母给以正面的引导,提供分享的机会,让孩子亲身体验与人分享的愉悦感受,父母还需适时激励,从而使孩子产生与人分享的强烈愿望。

3.让你的孩子学会分享

与人分享不是自发的,必须教给孩子怎样去做。父母让孩子学会分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

要有计划地选择一些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也可以通过自由活动时间的谈话与讨论,随机教育,使之懂得:只有愿意与人分享,才能赢得更多更好的朋友。

(2)告诉孩子分享可以带来快乐

很多孩子乐意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让他们拿出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他们就不乐意了。如果是这种情况,做家长的在客人到来之前,让孩子挑选几样他们愿意让别人玩的玩具,告诉他们不要担心玩具被弄坏。这样当他们无条件地与别人分享东西时,他们能感到自己对那东西仍有控制力,它们还是属于他们的。

(3)做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和树立良好的榜样。所以,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自己首先要学会分享,坦然地与孩子分享。

(4)期望少一点

虽然孩子能够学会分享,但它对孩子来说是个很难理解的观念。在要求孩子把玩具拿出来让别人玩时,一定要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玩自己的玩具。承认孩子的所有权会使他们感到分享是在他们控制之下的。

所以说,与别人分享好吃好玩的东西,对别人说一些关心体贴的话,同情并帮助有困难的人,不计较别人的过错,是一种好习惯,是一种优良的品质,更是一种境界。只要孩子们养成了这种好习惯,就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八、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性格

钱是劳动挣来的,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要乱花。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那么,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呢?

1.认识“勤”与“俭”

法国的大仲马曾经说过:勤俭是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勤与俭的相互依存和互补的关系。

勤而不俭,终生两手空空。人难免要生病或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可是由于平时不知道节俭,遇到困难时便无后撑之力。俭而不勤,注定一生清贫,生活质量自然很低。只有既勤且俭,勤于劳作,勤于创造财富,俭于持家,量入为出,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2.从小培养勤俭的意识

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榜样。幼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往往会在成年后给人带来无限益处。

有一位母亲说:我女儿在两岁时,有一天,孩子吃包子,先吃了包子馅,然后趁大人不注意,把她不愿意吃的包子皮扔在垃圾筐里。

我发现后,很生气,第一次狠狠地打了女儿一顿。打完后,我一边流泪,一边告诉孩子,不爱惜粮食是多么令人痛心,浪费其实也是一种犯罪,做人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尽管当时孩子并不完全理解我的心情,也不很明白浪费的严重后果,但是她从自己的所作所为引起我的强烈不满和十分痛苦的表情中,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刻下了“不能浪费”的意识,牢牢记住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父母的勤俭习惯对孩子具有决定性影响,做父母的在这方面首先要做出榜样,让孩子有样板可循,比如父母经常利用节假日帮助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孩子看到父母工作的劳累和闲暇之余的辛苦劳作,孩子也会很体贴父母,为父母递上削好的水果;为父母拿过毛巾;为父母端来洗脚水;等等。孩子做这些事情不仅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了孩子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体会到生活中一切享用的物质来之不易,从心里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俭朴的必要。

3.在生活中渗透节约意识

(1)正确对待孩子的需要

人都是有需要的,对于孩子来说,满足他们吃饱穿暖的基本需要,是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物质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也不断发展,不仅有物质的需要,更有精神的需要,做父母的应该深入了解,并认真地进行分析。在物质方面,凡恰当的、合理的需要,可根据家庭经济条件予以适当的满足,但一般不超过社会上同龄孩子的物质水平。在膳食营养方面。一位家长的做法很是不错:“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这样的标准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益的。

每个月要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假如这个月要给孩子20元零花钱,那么每给孩子一次钱,都要“记录在案”,不能超支,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不能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2)从身边的小事讲节俭

教育孩子养成节俭的美德,家长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洗完手要随手关好水龙头;睡觉记得关灯;发现公共场合有浪费现象,应该做出适当的反应。带着孩子购物时,对孩子不合理的物质需求,家长要说服、劝导孩子不买;饭桌上,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不能让孩子每餐都有剩菜剩饭。

总之,勤劳节俭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孩子生存的必修课,也是孩子将来勤俭持家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九、让孩子养成自信的性格

自信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作用,如果孩子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处世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挑战;如果孩子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会在任何事面前表现出柔弱、害羞、恐惧的心理,不敢面对新的事物,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从而失去了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因此,父母应该注重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1.自信心对成长的重要性

美国的一个教育专家做了一个试验,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班级的学生当作学习优秀班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优秀学生的班级当作问题班来教,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距离相差很远的两班学生,在试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原因就是差班的学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师对他们所持信心的鼓励(老师以为他所教的是一个优秀班),学习积极性大长,而原来的优秀班学生受到老师对他们怀疑态度的影响,自信心被挫伤,以致转变学习态度,影响了学习成绩。

自信就像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一个人的成长路线如果是沿着这样的积极上升式行进,可以想象其积累效果是十分可观的。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正是在这种自信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在人才辈出的国家里,在那些伟人、名人身上我们同样可以找到自信的催化作用,而且在我们周围的优秀人才身上,也不断放射出自信的光彩。

美国人是一个自信的民族,这种自信心已渗透于美国教育的各方面,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优良文化的发展。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与美国人的教育思想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更深的家长式教育传统,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训导。具体表现在对孩子的冷暖饥饱、人身安全方面的不同教育,在这方面,中国家庭都有过度保护的倾向。

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

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游戏,在街道两旁,广场的水泥路面上,常常有美国孩子冲来撞去,在几尺来高的台阶上跃上跃下,令人不禁为他们的安全捏了一把汗。有趣的是在这些玩滑板的孩子中,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原因是什么呢?玩滑板需要技巧,而中国人玩具有技巧性的游戏向来是不在话下的,但玩滑板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同样在美国长大,为什么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玩这些冒险的游戏呢?

追本溯源,原因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上。许多中国家长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很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虽然这种游戏对孩子的胆量是一种挑战与训练,但中国家长还是认为冒这种风险去训练胆量不值得,保险系数低。家长们的这种看法对孩子们有很大影响,使他们本来就有的、对这种运动的畏缩情绪更受到抑制,因而有理由后退。这种对身体的过度保护而带来的性格上的胆怯的缺陷,其实比一些不严重的外伤更具有损伤性,而且这种性格上的伤害将是终身的。

外伤会很快痊愈,性格软弱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们当然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这里有一个界限问题。但鼓励孩子有一定冒险精神,有克服胆怯的勇气,有与别人一比高低的信心,却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体育运动都具有培养孩子勇气、信心及冒险精神的特性,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有挑战性的运动,无疑会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带来很大益处。

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许多课题选择机会,要求学生自择题目,自组程序,到图书馆、试验室和博物馆做调研,完成课题研究,而在家庭中,父母也尽量提供机会,帮助孩子解答问题。这两种教育的效果区别是很明显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几乎都遇到一个问题,当指导老师要求研究生自选题目时,中国来的学生束手无策,不断向老师挖情报,以便找出一些线索,否则便不知所措。这就显示了不同教育理论所导致的差别。我们希望自己的后代是有头脑,会独立思考的人材,但没有自信心的支持,很难培养出真正独立、有开拓精神的人材。

2.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技巧

(1)鼓励学习,增强自信

小孩的特点是好奇、幼稚、缺乏自信。他们对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非常在乎,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父母和教师要鼓励孩子学习,真诚地赞扬他们所取得的微小的成绩,使他们切实认识到,我能学好!从而增强自信心。

(2)发挥特长,促进自信

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父母要了解孩子,激发他们的优势。小田学习成绩不拔尖,但他天生一副好嗓子,朗读起课文来神情并茂,父母和家长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同意让他担任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小田不仅发挥了特长,成绩也提高了很多,从而促进了自信心。

(3)多让发言,培养自信

要重视孩子的语言发展。贫乏的语言环境妨碍学业的进步。要尊重儿童的意见和感情,创设安全的气氛,让孩子畅所欲言,要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不要错误地认为不声不响埋头学习就是好孩子。

(4)指导实践,提高自信

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学科学习还是非学科学习,都要指导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常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提高。

高度的自信和自由奔放的创造性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表明,只有具有自由创造才能的儿童,充满自信,沉着镇静,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够聚精会神,专注于个人的学业,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3.父母不该说的话

(1)没一件事你能够做得漂亮

说孩子“没一件事你能够做得漂亮”,无异于给孩子当头浇下一盆冷水,这种“冷水浴”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为此教育学家曾谆谆告诫父母们说:批评孩子的一个短处,远不如去发现孩子的一项长处。任何孩子都有令父母感到不满意的短处,也有令人注目的长处,我们为什么仅仅盯住孩子的短处不放呢?

一旦发现孩子一件事做得不好,应给予体谅而非求全责备。一位善做转化“差生”工作的老师曾这样谈到他的绝活:“当学生垂头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会出其不意地谈到他的一项明显优于别人的长处或他拿手的本领。例如,我会对他说‘你的篮球打得真棒’或者‘别人都夸你懂礼貌’等。学生意外地听到我的夸奖,头便马上抬了起来,眼睛里放射出希望的光芒。这时,再做他的思想工作就会畅通无阻了。”

经验说明,这个办法会让“差生”产生“原来我也有强于别人的地方”的自信,从而自觉地以长补短,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2)不要逞能,你做还早呢

孩子有一种“我是一个大人”的心理,他会在某一天把父母紧牵着他的手甩开,独立行走,以显示自己是一个“大人”。孩子的这种心理突出地表现在他对一些陌生的事情跃跃欲试上。

比如说,看到大人洗衣服、扫院子、运煤球、提水、生炉子,孩子便会主动跑上来帮忙,或者干脆请父母到一边去,看他“露一手”。这时,父母若是说:“不要逞能,你做还早呢!”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

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想征服一切,但总是很难如愿。他们难以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提水、生炉子也许会惹出一大堆麻烦,有些父母便以此为理由关闭了孩子尝试生活、走向进步的大门,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有关教育专家忠告广大父母,不能忽视孩子在一些事情上的尝试,尝试的结果即便是失败,那么,经过下次、再下次,孩子总会从失败走向成功。因此,看到孩子主动要求做力所能及的事,父母应大开绿灯,鼓励孩子不妨一试。孩子若事情做得还可以或基本合格,父母就点点头,笑一笑;做得不好,父母就指点一二,帮一帮。孩了敢于向新目标攀登,敢于对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品质,这会使他们早日走向成熟。

(3)凭你那破锣嗓子还想当歌星

有个男孩嗓音沙哑,他有个心愿,就是长大要当歌唱家。他的母亲不止一次地嘲笑儿子这个“天方夜谭”似的梦想,说:“凭你那破锣嗓子,还想当歌星?”

父母正视孩子的天然条件,乐于给孩子做人生导向,这无可厚非。但对孩子天然的欠缺不可夸大,更不应该冷嘲热讽。长相丑陋的孩子长大后做了明星,成绩不佳的孩子长大后成了科学家、发明家,这类“小时了了”后来却做了“大人物”的例子不胜枚举。

(4)“算了吧,你不是那块料”

一位小姑娘喜欢跳舞,但身材粗短,条件不够理想。于是,她的母亲就说:“算了吧,你不是那块料。”小姑娘听后流下了眼泪。

事实上,这类否定性的语言极易断送孩子的前途。自己的将来被否定,是最令人失望的事情,孩子所受的刺激可谓巨大。因此,这种话,父母是绝对不能讲的。

客观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父母应告诉孩子:只要肯努力,并坚持不懈,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孩子喜欢舞蹈,即使身体条件不是太理想,只要肯下工夫,也能成长为优秀的舞蹈人才。若孩子身体条件实在不宜于习舞,父母就应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去做一下“发现”的文章,即针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和特长诱而导之。体操王子李宁幼时曾对音乐很感兴趣,但其父母和老师发现李宁的乐感并不出色。父母经过慎重考虑后便对李宁建议道:“你若学习体操的话更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李宁高兴地采纳了父母的意见,一颗体坛巨星就这样驰入了自己的发展轨道。

由此观之,李宁的父母当初若一味否定其爱好,而不及时指出其新的希望所在,说不定体操王子的桂冠就不会落到李宁头上了。

(5)你真笨

教育孩子时,父母应想方设法地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极为重要的。事实证明,给孩子适当的鼓励与赞扬是促其进取的良药,而说自己孩子“真笨”的父母,往往会使得孩子真的笨起来。因为,如果父母常当面说孩子“真笨”,便会给孩子带来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努力也白搭,笨是天生的”的心理,而放弃努力。

孩子在学校没有取得好成绩,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帮孩子分析原因,指出其以后应注意的问题,并鼓励孩子说:“你很有潜力,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习成绩会很快赶上去的。”若是某一件事,比如系鞋带、洗衣服、学唱歌、学画画等,孩子老是做不好,父母不妨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在孩子面临困难或沮丧气馁的时候,父母伸出援助之手,并给以鼓励,往往能增强孩子把手头的事做好的信心。

小军正在读初中一年级,最近很不顺心:先是数学测验成绩不及格,后是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再后来还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闯了红灯,受到了警察叔叔的批评。这天晚上,在盛饭的时候,他一不小心,又把饭洒了一地。妈妈见他洒了饭,就说了一句“你真笨”,小军又羞又怒,当即冲着妈妈大喊大叫:“我就是笨!”说完就躲进自己的卧室,索性连饭也不吃了。“屋漏偏逢连阴雨”,诸多不顺心的事接踵而至,显而易见,小军当时的情绪正处于低谷。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真诚的理解和温情的帮助,而不是批评与责备。

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性格

健全的人格和性格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根据诸多专家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者的性格应该有如下几个特征:

1.悦纳自我,做性格健康的人

一个性格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乐于接受自己;而心理不健康的人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总是不满意。由于所确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他们总是自责、自怨、自卑。比如,有的人对自己生理方面的一些缺陷存在自卑,诸如自己的长相平平或长相丑陋,自己的身材过低、过胖、不苗条等等。

有的心理学家建议悦纳自我应该从接受自己的身体开始。如果你对自己身体的某些方面不喜欢,那么你不妨先将这些内容列出来,然后看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够改变的。若身体过胖,就可以通过进食低脂肪、低热量食品,通过锻炼身体来改变。而对于那些不能改变的身体特征,如自己的长相、身高、说话声音,则要乐于接受,因为这些特征是先天的,无法改变的。

关于心理特征方面,自己要对自己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有客观的认识。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气质同先天遗传的关系较大,一般而言是不易改造的。

但是,人的性格则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的。如果你是一个智力平平的学生,但是你可以通过形成刻苦勤奋的性格特征来取得成绩。所以,我们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对那些能够改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要尽量地去完善,对那些不能够改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则要采取接受、悦纳的态度。

2.悦纳他人,善与他人相处

性格健全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接纳别人,人际关系和谐,能与集体融为一体,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而性格不健全的人,则往往不合群,脱离集体,不能与人和谐地相处。

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黄希庭教授采用社会测量、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有利于人际吸引与不利于人际吸引的个性特征,并进行了排序:

(1)有利于人际吸引的个性特征排序:

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于同情心;

②热心班集体活动,对工作非常负责;

③持重,耐心,忠厚老实;

④热情,开朗,喜爱交往,待人真诚;

⑤聪颖,爱独立思考,乐于助人;

⑥重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制性,谦虚;

⑦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⑧有审美眼光和幽默感;

⑨温文尔雅,端庄,仪表美。

(2)不利于人际吸引的个性特征的排序:

①自我中心,有极强的嫉妒心;

②对班集体工作缺乏责任感,敷衍了事或浮夸,不诚实或完全置身于集体之外;

③虚伪,固执,爱吹毛求疵;

④不尊重他人,操纵欲、支配欲强;

⑤对人淡漠,孤僻,不合群;

⑥有敌对、猜疑和报复的性格;

⑦行为古怪,喜怒无常,粗鲁,粗暴,神经质;

⑧狂妄自大,自命不凡;

⑨学习成绩好,但不肯帮助别人,甚至瞧不起别人;

⑩自我期望很高,气量狭小,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

⑾势利眼,想方设法巴结领导而不听取群众意见;

⑿学习不努力,无组织无纪律,不求上进;

⒀兴趣贫乏;

⒁生活无拘束。

通过这个排序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要想与他人相处,让别人喜欢你,你必须具有一些好的性格特征,同时,要改变不良的性格特征。

3.正确认识现实,接受现实

性格健全的人能够正确的认识现实,勇于面对现实,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同时,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对必然的事轻快地承受,就像杨柳承受风雨,水接受一切容器,我们也要承受一切事实。”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面对自己身体残疾这个现实,没有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而是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以惊人的毅力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疑会遇到一些挫折和打击,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些事实。

性格不健全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通常不敢面对现实,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因为没有考上重点中学或没有考上大学而轻生,某某因为炒股票赔本而跳楼……这些人就是无法接受现实而以自杀的办法逃避现实。

4.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性格健全的人应该是热爱生活,并在生活中享受人生乐趣的人。他们喜欢工作,乐于学习,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成绩,可以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

性格健全的人对职业有较浓的兴趣,至少不讨厌,他不仅把职业看作是生存的方式,同时也是能给他带来安全和充实感的东西,它有助于人们保持平衡协调的意识。

性格健全的人,对人、对事总抱有一种创造性的态度,能够用新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他们对那种老是遵从平时习惯,老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方式没有兴趣。同时对生活提供的经验具有接受能力,而且可以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新的生活途径上去。对经验有敞开的胸怀,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适应性比较强。

他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感到有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能力,对未来的视野是宽广的。在生活的各个领域,能以创造性产品与创造性生活表现他们自己。相信自己的存在,自己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需要兴趣、爱和世界相一致。

他们能够从各个方面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尤其是知识方面,在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发展过程中获得幸福。

5.具有良好的心境,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性格健全的人能够经常保持乐观、愉快的主导心境,能够笑着面对生活。无论遇到高兴或悲伤的事情,他们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较大的情绪波动。

健康的人格既不表现出随时发泄情绪,也不长期抑制情绪,更确切地说,健康人格就是表现出在抑制与发泄之间做出合理选择的能力。在不涉及什么重要价值时,健康人格会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情感,无论是纵声大笑,还是失声痛哭,或是勃然大怒,或是悲痛欲绝,他们都毫不掩饰自己。但是,如果这种发作会使一些价值处于危急之中时,他们会抑制自己的情绪,仍然保持平时的行为方式。

6.具有高尚的价值观,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

性格健全的人能够正确地对待名利,不以追求名利为自己的生活目标。他们具有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健康人格的人应该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而不是仅仅依靠本能的行为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动物可以依靠本能在地球上生存,但对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还未开化的原始部落,它的生存也是为了自己能够享受更丰富的生活。

我的人生意义何在?我怎样生活?对这样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构成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如果回答是令人振奋的,那么他的人生将充满了活力,他将感到自己是充实的。如果回答是令人沮丧的,甚至不知道怎样回答,他就会进入某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他不知自己从何处来,也不知道要往何处去,就好像在沙漠中迷了路,他胡乱地转了几圈,发觉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于是他绝望了。人为什么会感到空虚?就因为他未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性格健全的人必定有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

企图在一夜之间就能发大财,这是不现实的,有这种念头的人会掉进陷阱里不能自拔。仅仅崇拜金钱是毫无意义的,你必须明白:你用它来干什么?不仅仅是为了使你的银行账户增加几位数,你必须学会回报社会,那样你才能得到快乐。

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是可喜的一步,然而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工作才是最有价值的。有许多人已经拥有大笔的财富,可是他们并不快乐,他们生活在忧郁之中,有的人甚至觉得自己很无聊,很空虚,这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财富在于不断的进取。如果你心中已经没有了目标和信念,你的生命便会黯然无光。一个人无论在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只要他心目中再也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他就不可能是幸福的。当我们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我们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驱动我们去争取它,但是一旦我们得到了它,便会觉得那也不过如此,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我们只能重新又确定另外一个目标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g9DNUlmdum6cxfhyAl+lHGXUqBnRIV2uUrVqMW49JHdtr5V2wolJw6BKX5Q8rbH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