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利用时间,学会“合理抢跑”

高三这个冲刺阶段,抓紧时间也是复习的法宝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07年吉林省高考理科状元孔令兵是怎样“领跑”的。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对于备考任务重、时间紧的中学生来说,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好方法。

所谓“学问学问”,就是既要自己学习,又要向其他人请教。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既应该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找老师帮忙,又应该与自己周围的人进行讨论。我们既应该向比我们学习好的人请教,又应该向学习不如我们的人学习。

孔令兵说,“问”在我高三学习中帮了大忙。首先,如果你想提高成绩必须勤问,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有许多缺陷,想要提高,首先要通过自我提问把它们找出来,比方问“为什么这么做呢?”“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等等,若自己答不出来,就要把它记录在问题记录本上等待别人解答。

“问”的另一层含义是善问,许多同学对“问”有心理障碍,“三人行,必有我师”,利用上操前,课间休息,骑车回家的时间,大家讨论几道题既能增进交流又可解决问题。别怕提出简单问题,简单的问题要么蕴含深刻的道理,要么反映了你学习上的缺陷,所以“问”时一定要让脸皮“厚”起来。上高三时,我总是问题本不离手,下课铃一响第一个冲到讲台上问老师问题,等我回到座位上记录解答时,别的同学却在老师旁排成了长队,这些很多时间都浪费掉了。

节省时间有技巧

在备考过程中,有很多同学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用,经常无法按时实现学习计划的内容,甚至不能按时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

的确,高考的科目多,任务重。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的时间不够用,而是所采取的方法不对路。想要真正的掌控自己的学习时间,就要不断地去尝试新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有些方法看似在“偷懒”,但能有效的防止做无用功。

孔令兵说,比如,按照遗忘规律来讲,是先快后慢,越往前遗忘的越多越快,所以学过的内容应及时复习,可有些同学就老是先玩后复习,或攒到一块再复习,严重的甚至干脆仅做作业而不进行复习。再比如,大脑的工作也有个时间限度,用久了就会产生疲劳,如果不适当休息,那就不但不会学好知识,甚至还会影响已学过的知识。

再比如,有些同学由于未依照大脑的特点来安排时间,学什么总没有个固定时间,就说数学作业吧,今天早上做,明天自习儆,后天也许就晚上贪黑做,类似的学习内容没有固定时间,都是学习盲目的表现,结果大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也就无形地造成时间浪费。

要形成固定的学习规律,具体到每个阶段学什么,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孔令兵是这样做的:

1.早晨六点起床背单词,午饭后做英语语法练习等。一般来讲大脑兴奋是有周期性的,通常早晨和晚上七点左右记忆效果较好,可用来背一些东西。

2.每日有两门主要科目,以其它科目作为调剂,有时做理科题会做不出来,这时要学会“放弃”,一道物理题若想了十五分钟还无头绪不如先放一放,有空再想,或问老师,因为高考是没有时间做长期思考的,平时要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而且,长时间思考一道题会拖延时间,弄得全天计划无法完成,以至心里浮躁,影响学习和休息。

3.另外切莫熬夜。许多同学养成熬夜习惯,这是个误区,道理谁都明白,关键是要把持住自己,有个好的精气神儿,提高学习效率才是第一位的,耗时间的做法实不足取。白天少“闲侃”5分钟晚上就可以早睡5分钟,保证充足的睡眠。疲劳时可以小睡十五分钟。科学研究表明:十五分钟休息足以减轻大脑疲劳,相应地,消除体力上的疲劳则需要四十五分钟睡眠。自认为效率太低时,不妨小睡一会儿,清醒以后,效率会大大提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三年每天如此,学习越有规律,效率越高,成绩上升得越快。

可以看出,如果同学们都像孔令兵一样,在时间安排上一旦形成了固定的规律,到时间就起床,到时间就睡觉,该学习时就安心学习,到了锻炼时间就自觉去锻炼,学习生活就会达到自动进行的境界。

不过,要达到上面所说的效果,同学们还要注意培养稳定的生物钟。

高效率来自“程序优化法”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一书中,以浅显易懂的事例,介绍了这一方法。他说,想泡壶茶喝,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茶壶、茶杯没洗;有茶叶,火也生好了。怎么办?最优化的办法是: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好茶壶、茶杯,放好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这里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关键是抓住烧开水这个环节,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同时做了其他几件事。

在这里,我们所引用的这个例子可以说是程序优化法的一个经典茫例。具体来说,程序优化的方法是:

1.并行做几件事,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

很多同学上网,常常同时或者穿插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任务。比如:如果要上网浏览新闻、下载学习资料、回复电子信函,下载资料所用时间较长,于是,他们在执行下载任务的同时,回复信函、浏览新闻。当下载任务结束时,其他任务也完成了。

2.简化步骤,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崔西定律指出:任何工作的难度与其执行步骤的数目平方成正比。比如,完成一件工作有3个执行步骤,则此工作的难度是9;完成一件工作有5个执行步骤,则难度是25。简化工作流程,就意味着节省时间。

3.预定日程,不打乱仗

预定日程,是程序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工程院张履谦院士,虽已年逾古稀,仍参与我国多种应用卫星、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和空间测控等方面的研究,事务繁多。他管理时间的办法是预定日程,常常几个星期的日程,已经提前安排得满满的。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在等待我们去处理,我们不可以对每一件事情都一视同仁,否则,胡子眉毛一把抓,肯定时间不够用。

我们说利用时间,并非是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到的东西越多,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有人统计,连续学习36个小时,只睡3个小时,学习效率反而为原先的55%;连续学习44小时,只睡4小时,学习效率更是下降为充足睡眠的36%;如果连续学习60小时,那简直无法进行正常学习。古人苏秦悬梁刺股,虽说可歌可泣,然而细细想来却是愚蠢的,因为这样做违背了人的生理节律,长此下去是非常有害的。

学习方法应该是个性化的,尤其在备考的时候,学习的安排应该更加体现个人的特点,而不是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指令。高三复习是对以往的知识基础作全面的总结和提炼,并将之转化为纯熟的实战技巧,这一过程的侧重点肯定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上课对老师讲的每个字都听、每句话都记、课后参考书上每道题都做的不一定是学习效率最高的人,没有轻重和取舍总会造成资源浪费、事倍功半。在分秒必争的高考复习中,这样的浪费是很可惜的。复习过程中应分清哪些是早已熟知或可以仅作了解的,哪些是还模棱两可,还不太会与实际答题联系起来的,对这些要求不同的知识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不需要将老师的每一项指导都绝对忠实地执行。

在学习中,同学们首先要做到听老师的话,反对自行其是,但在有些时候,学习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个性化一些,这是节省时间,提高备考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8H8bSSePRkOEXsu5DSOBFuZmb1KUkmZJz5iUsy96FstmOOzPmzJZzSevnZ4FV8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