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善举的火源,它点亮的不仅是人们的生活,而且更是人类心灵的旅途。
——[哈佛] 霍布斯·里尔 教授
自然发展
真正的父母之爱,和谐的教育氛围,会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幼小的心田,使他幸福地成长为具有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的一代新人!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呢?父母的爱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火焰照耀温暖着凝集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1874—1965年)是世界著名人物,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象征胜利的“V”字型手势,就是他的杰作。丘吉尔坦诚、直率,甚至不免显得天真。
丘吉尔出生在英国一个贵族家庭。幼年时,他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可是他不做坏事。他是一个具有领导才能的人。他经常把小伙伴们组织起来,自己充当小头头,以便发号施令。有时候,他向小伙伴讲述自己从大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当时不少人就认为丘吉尔是个有个性的孩子,将来或许有些作为。看到丘吉尔的所作所为,他的父母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因为他从不损坏别人和自己的东西,也不做坏事。
丘吉尔上学了,可是学习成绩出乎意料的差。这个孩子没有耐心,不愿意静下心来啃那些枯燥的拉丁语和自然科学的公式、定理,可是学习本民族语言方面,他却有着特殊的兴趣,并表现了超强的能力。对于历史和哲学,他的兴趣也很大。后来,他勉强及格,挤进专门培养英国贵族和有钱人家子弟的哈罗公学。可是在这所学校里,他的成绩还是江山依旧,不见好转,被列为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之列。好在这所公学对英语写作比较重视,所以他才勉强学完了该校的课程。
因为学习成绩差,丘吉尔曾被学校老师多次警告,可是他的父母却认为,他的智力优良,英语写作和演讲能力很突出,考试的分数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他的所学与他的特长相符,一切会好起来的。于是,他的父母丢掉贵族家庭的包袱,把他送进了桑赫斯特军校当了一名骑兵士官生。
桑赫斯特军校是一所极普通的士官学校,有身份人家的孩子是不会上这样的学校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上流社会子弟们瞧不起的地方,出身于上流社会的丘吉尔如鱼得水。军校毕业时,丘吉尔在班上名列前茅。
教子圣经:
过度期望压制了孩子的个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顺应孩子的兴趣特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才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自如发挥,从而早日成才。
相信孩子
迄今为止,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有重大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并因此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实,小时候的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已满四岁的爱因斯坦还学不会说话,所以人们都怀疑他是个“低能儿”。
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并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他为儿子买了积木,让他搭房子,搭了一层,便表扬和鼓励一次,结果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
入学后,爱因斯坦的表现仍然很平庸,当时学校的训导主任曾向爱因斯坦的父亲断言:“这个孩子将会一事无成。”
无情的讥笑和讽刺,使爱因斯坦的情绪非常低落,他甚至害怕上学,怕见老师和同学们,他也认为自己真的是个笨孩子。
父亲鼓励他说:“你一点都不笨,他们能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他们却一点也不会做;你表现得稍差,是因为你的思维与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会在某个方面比任何人都强。”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和鼓励。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常常提一些古怪的问题。比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时间是怎么回事?空间是怎么回事?别人都以为他脑子有毛病。
一天,母亲带着爱因斯坦到郊外去游玩,别人家的孩子,有的爬山,有的游泳,惟独爱因斯坦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河边,凝视着湖面发呆。
这时,一些人悄悄地走到爱因斯坦母亲的身边,不安地问道:“小爱因斯坦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还是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吧?”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说:“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问题,你们根本不知道,他不是在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教授。”
由于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使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并且他逐渐克服了自卑,精神愉快地学习和实验。爱因斯坦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相对论”,成为科学巨人。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比较:对比不同情绪的两个学生同一门功课的成绩。
结果表明,精神愉快的学生要比情绪低落的学生的学习成绩高出20%左右。
这位心理学家对此解释说:“学生在情绪轻松的情况下,大脑处于积极的接收和工作状态,能够吸收较多的东西,而且思考灵活、联想丰富;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常常思考紧闭,思想僵化,反应迟顿。”
教子圣经: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消极情绪,就应该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及早地采取行动,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消除这种心理障碍和精神负担。
人们每做一件好事的时候,都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愉悦。其实,这就是爱心和善举给我们的回报,这种回报正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哈佛] 珍妮·玛蒂尔 教授
对孩子不能只重物质而轻精神
有些父母只强调物质奖励:今天孩子画了一张画,奖励一只玩具狗;明天孩子背了几个英语单词,奖励一套漂亮衣服;后天孩子在幼儿园得了一朵小红花,奖励一包薯片……孩子的玩具多多,衣服多多,零食多多。
这种奖励无形中让孩子养成娇奢习气,不爱惜物品,不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甚至养成“高消费”的习惯和攀比心理,这些都将成为培养孩子朴素、关心他人等优秀品质的巨大障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物质奖励,更离不开精神奖励,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保证身心的和谐发展。
可以说,目前进行的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工作得到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但在这事关百年大计的工作中,只有学校和社会的参与是不够的,家长才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我国目前在家教方面存在许多误区,例如: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轻精神等,这些误区都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所以,家长要走出这些误区,首先把自己打造成合格的父母,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创造型人才。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进步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晚年居住在湖南衡阳的石船山下,他在这里写下了许多警世之作,所以学者们称他为“船山先生”。
船山先生不愧为思想家,他的所作所为总是与众不同。
有一年,船山先生的大女儿要出嫁了,当时社会上非常讲究陪送女儿的嫁妆。嫁妆贵重,能显出自己家庭的高贵;嫁妆少了就被人看不起。王家世世代代做官,于是人们就猜测说他家的嫁妆将会非常贵重。
预定的婚期一天天临近了,船山先生却不慌不忙,好像没有此事似的。女儿心里着急,但又不好意思问父亲。后来几位热心的邻居来到王家,问嫁妆料理的情况,有什么事需要帮忙。
船山先生拱拱手,笑呵呵地向大伙说:“多谢各位费心,小女的嫁妆早就准备了,就不麻烦各位了。”
“那嫁妆在哪儿呀,我们看看?”有的邻居一听,左顾右盼寻找起来。可是,屋子里空空的,没见什么显眼的东西。
看到客人们不明白的神色,船山先生摸了摸花白的胡须告诉大家:“不急,不急,等我女儿出嫁的那天,你们再来看吧!”
很快,婚期到了。天刚蒙蒙亮,附近的大人小孩都来看热闹,把王家围了个水泄不通,还有些人索性进到船山先生的屋里,左右察看。
迎亲的花轿来到门口,热闹的鼓乐声一阵高过一阵。按规矩,新娘子应该离家上路了。这时候,船山先生不慌不忙地打开自己的书柜,从里面捧出一个涂着红漆的小木箱子,亲手交给女儿,郑重其事地说:“这就是我给你准备多年的嫁妆。”
“里面装着什么宝贵东西呀?”看热闹的、迎亲的都想弄个明白,新娘子自己心里也不清楚。
一位来迎亲的中年妇女实在憋不住了,借帮着拿东西的机会,悄悄地把木箱子的盖掀开一看:“哎哟,里边原来是书和稿纸!”中年妇女吃惊的样子,引得周围的人都伸长脖子来看。于是,有些人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什么“没见过的事啦”,“值不上几个钱啦”,等等,说什么的都有。
船山先生的大女儿听到这些议论,心里很委屈,她转身跑回自己的屋里,伏在床边低声哭起来。
船山先生还是那样不慌不忙地朝众人摆摆手,然后走到女儿床前,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好闺女,你平时勤奋好学,很对我的心意。为你的嫁妆我想了很多很多,可别小看箱子里的东西,那书册里,是我一生研究的学问;那稿纸上,是我多年写作的结果。它会教你怎样做一个有骨气、有出息的人的。什么金银财宝也比不上有用的知识啊!”
听了父亲的这番话,女儿心里亮堂起来。她抹掉眼泪,露出笑容,让人抬着那个红漆木箱恭恭敬敬地和父亲告别上路了。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王夫之的行动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阐释。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
安徒生的父亲对文学很感兴趣,他没有固定职业,靠补鞋为生,母亲是个洗衣妇,家庭非常贫寒。
安徒生住的小城镇,住着不少贵族地主。他们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这样的穷孩子一起玩。这些富家子弟有时还欺负安徒生,瞧不起安徒生。父亲疼爱自己的儿子,他对安徒生说:“不怕,孩子,有爸爸在,他们不和你玩,爸爸陪你玩。”
安徒生经常在外面受到欺侮,可是一回到家,他就把那些欺侮都忘了。
为了不让孩子寂寞,爸爸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有时为了调剂一下生活,爸爸特地给孩子念一段丹麦著名喜剧作家荷尔宝的剧本。在他们的书架上,还有一套丹麦文的莎士比亚戏剧集。爸爸也常常把这本集子抽出来朗诵几段。这些剧本里的故事更接近现实生活,同时也更丰富多彩。
听了这些故事,安徒生充满了幻想,他要把这些生动的故事通过人物表演出来。他想当导演,于是,他便把橱窗上爸爸雕刻的木偶,打扮成剧中人物开始表演,用碎布片给木偶缝制了各种不同身份的小衣服:讨饭的穷人、欺压老百姓的富人和贵族、没人理睬的穷娃娃等。慢慢地,他在现实生活中开始编起了木偶戏。
为了扩大孩子的精神世界,爸爸妈妈经常领着安徒生到街上观察那些生意人、手艺人、店员、乞丐、坐着四轮马车横冲直闯的贵族地主、伪善的市长和牧师。爸爸妈妈要求孩子研究那些人的生活习惯、快乐和悲哀。安徒生敏锐地看到,有的人装腔作势,挥霍浪费,有的人辛勤劳动却不得温饱……
安徒生11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了。经母亲再三请求,安徒生进了一家学校。可校长瞧不起这个穷孩子,安徒生气得不再登这个学校的门。
安徒生气愤地对母亲说:“妈妈,我要到哥本哈根去学本事!”
母亲很支持孩子,说:“去吧,孩子,出去也许能有好运气!”
安徒生的父亲生活如此困窘,他还能陪孩子玩,给孩子讲故事,今天父母们已经不再如此困窘了,为什么还为了工作而不顾孩子的成长呢?
教子圣经:
只注重孩子物质需要而忽视了孩子精神需要的父母们,应该学学王夫之了,多关注一下孩子精神方面和知识方面的需要。当我们为孩子们搭建成长的物质平台时,千万不要忘了满足孩子们情感上的需要,父母的叮咛,老师的引导,朋友的鼓励,永远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最珍贵的礼物。
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孩子需要关爱,但不能溺爱)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邓颖超曾经说:“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谅别人。
人生下来就有两种基本需求:一是物质需求,二是精神需求。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可以无限满足,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非常漠然,结果不仅给自己带来情感的折磨与痛苦,造成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失,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有的甚至会走向反面。
有一件事震动了全国,就是某高校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大家怎么也不能理解,连一个小学生都不能容忍的事情,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竟然能做出来?
刘海洋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刘海洋的家中只有三个人:妈妈、姥姥和他。他刚刚出生时,爸爸妈妈就离异了,他从未见过爸爸。妈妈把一切的心血就倾注在刘海洋身上,一心想让儿子考上名牌大学。母亲对儿子的“爱”达到了极致。刘海洋从小被妈妈宠惯,早上几点钟起来早自习,晚上学习到深夜,一切全由妈妈操办。刘海洋自从上了中学,每天要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睡觉。由于没有父亲,他从不违背妈妈的意愿。人家孩子非常早就会骑车,惟独刘海洋不会。上中学时,他是班里惟一不会骑自行车的人。因为妈妈怕他出车祸,不让学。妈妈有一次出差,告诉他先吃面包,后吃饼干,后来面包长毛了,他都不吃饼干,继续吃面包,因为面包还没吃完。从小到大,妈妈把儿子该做的一切都替儿子做了,致使刘海洋“生活能力非常差”。上大四了,仍旧把脏衣服带回家让妈妈洗。他的一位同学说:“在大学,刘海洋穿衣服都成问题,有时会把扣子扣错,有时衣领一半里一半外……”“军训时,背包打完了,东西照样掉下来。”有一次,他走在校园里,不小心撞到电线杆上,脑袋流血了,他站在那儿不知所措,同学们告诉他赶快去卫生所去,他才去。刘海洋就是这样一个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的孩子,但是学习成绩非常好,他以高分考入了全国名牌大学。
刘海洋的朋友都说,刘海洋太听话了,甚至失去了自我意识。他小时候有个口头禅“妈说……”,邻居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妈说”。在母亲严格的控制下,刘海洋从来没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他长到21岁,只有两次是自己拿主意:一次报考大学时,他提出报生物系,但妈妈非让他报电机系,最后他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愿望,上了电机系;第二次就是用硫酸泼熊,他并不是有意伤害熊,只是听说熊的嗅觉非常灵敏,他想试一试,所以将硫酸放到容器里扔到北京动物园的熊山,造成6只熊受到严重伤害。
刘海洋制造的“伤熊”事件,引起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广泛关注。在卫生部召开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上,北京大学精神病研究所的唐登华教授分析说:“严重个性压抑就会带来巨大的个性膨胀,受到压抑的个性最终会为自己的伸展找到缺口,刘海洋就是这样的问题,伤熊或伤人都是发泄口。”
作为单身母亲,刘海洋的妈妈试图弥补离婚和缺乏父爱造成的对孩子的伤害,以至给予孩子的补偿“超负荷”。可是却万万没想到,正是自己给孩子的极致的爱,造就了儿子心灵世界的冷漠。她始终关注的是儿子的学习成绩,对他的感情世界一直漠不关心。“伤熊事件”发生后,她最关心的不是熊的伤情如何,也不是儿子在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异常,而是儿子的学籍能不能保留。这多么令人感到悲哀!
教子圣经: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问题出在孩子身上,“病根”非常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为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
鲁伯特默多克,企业家、世界传媒大亨,1931年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他控制了澳大利亚2/3的报纸业,同时,英国的《太阳报》、《泰晤士报》等40%的报纸都由他控股。
不仅如此,他还拥有英国的天空电视台、美国的福克斯电视网、中国香港的亚洲卫视。互联网兴起后,默多克又宣布与日本软银公司合办一家专门拓展互联网投资的金融企业。
在这位世界巨富成功的背后,是伊丽莎白这位严母的教育和心血。她所给予默多克的早期教育,以及对默多克的鼓励和支持,使默多克一生受益无穷。
默多克的父亲凯斯·默多克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报业人士,他在澳大利亚拥有《论坛报》集团,1933年被澳大利亚政府授予爵士头衔。
默多克的母亲伊丽莎白·格林是一位非常有主见的女性,她性格果敢,对儿子默多克既宠爱有加又严格要求。
默多克是父亲惟一的儿子,所以凯斯非常喜欢默多克,甚至有点溺爱。
为了纠正默多克在父亲的宠爱下养成的任性和娇气,母亲伊丽莎白对默多克严格要求,每天都监督孩子做祷告。去教堂做礼拜。她经常带默多克整修花园,打扫自己的房间。并让孩子亲自照顾属于他们自己的马匹。伊丽莎白经常对儿子说:“没有东西是凭空而来的。”在儿子成材后,这位母亲这样回忆:“在那些日子里,他们可能全都认为我是一个旧式的、残忍的母亲。但我认为他们现在能真正体会这些。”
像许许多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伊丽莎白也急于让小默多克变得坚强勇敢起来。她为默多克在花园里盖了一个小木屋。除了寒冷的冬天,在春夏秋季节里,每当太阳下山,默多克一家同坐在餐桌边吃完晚餐,读书看报后,伊丽莎白就开始劝说小默多克去花园里的小木屋睡觉。
刚开始时,伊丽莎白总会在小木屋里陪他,直到他睡着,渐渐地默多克喜欢上了小木屋。伊丽莎白让默多克独自在小木屋睡觉,这样坚持了几年。每当凯斯爵士于心不忍,打退堂鼓时,伊丽莎白总是说:“我认为在外面睡对默多克有好处,这是很好的锻炼。他不只是要适应这些。还要适应自然界的黑暗。”
她的儿子认为这段故事是他童年时母亲的“神话集”的一部分。
默多克这样来评价他的小木屋:“小木屋事实上是一个美妙的小房子。里面有电灯,有一张床,有萤火虫,按那个时候的标准,可以说是完美了。对我来说很棒,我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他的母亲认为,这种经历至少能锻炼他的适应能力。“可能他从我的父亲那里继承了许多;他像我的父亲,能适应各种各样的公司。他对事物有很强的鉴别力,能及时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的世界。”
1941年,在10岁的时候,默多克被送到寄宿学校。凯斯反对这个安排,但他母亲丝毫不让步:“我认为寄宿学校的生活能教会他如何与其他人生活在一起,对他更有益处,培养一些无私的精神。”
伊丽莎白后来回忆,她觉得对于那些从一个生活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出来的孩子,寄宿学校的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课:“我想凯斯是担心默多克不能理解学校的教育,但我敢肯定我是对的。”默多克则肯定他的母亲是错的。“我恨基隆语法学校。”默多克说,“我曾说过许多遍,我永远不会愚蠢地说,我的学生时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基隆语法学校是一个斯巴达式的学校,在墨尔本西南的海边,位于海风口。在冬天,刺骨的寒风几乎能穿透一切,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世界上最冷的一个地方。但这所中学的教员饱学博识,循循善诱。
校长严格且尽职,默多克在学校里不仅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几位良师益友的影响下,默多克开始参加校园活动和学生社团,并崭露头角,成了学校的知名人物,还担任了校报的编辑,开始了他的媒介生涯。
默多克的母亲在对默多克的教育上,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正是这种“不近人情”才造就了默多克今天的成功和辉煌。今天,我们的一些父母总是千方百计地不让孩子吃苦,不给孩子单独锻炼的机会,结果孩子越来越娇嫩,独立性越来越差,试想,如此下去,他们以后又怎能适应各种环境、各种职位呢?他们又怎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呢?
教子圣经:
为了孩子的成长,应该慎重地为孩子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因为,学校能比家庭带给孩子更多的知识,能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将会使孩子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并从中获益。由此可见,学校是父母培养子女成材不可忽视的重要基地。
26个孩子和一道选择题
在新泽西州市郊的一座小镇上,一个由26个孩子组成的班级被安排在教学楼最里面一间光线昏暗的教室里。他们中所有的人都有过不光彩的历史:有人吸过毒、有人进过管教所、有一个女孩子甚至在一年之内堕过3次胎。家长拿他们没办法,老师和学校也几乎放弃了他们。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菲拉的女教师担任了这个班的辅导老师。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菲拉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首先对这些孩子进行一顿训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而是为大家出了一道题:
有3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
A: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
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l公升的白兰地,而且曾经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
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习惯,热爱艺术,偶尔喝点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菲拉给孩子们的问题是:
如果我告诉你们,在这3个人中,有一位会成为众人敬仰的伟人,你们认为会是谁?猜想一下,这3个人将来各自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对于第一个问题,毋庸置疑,孩子们都选择了C;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家的推论也几乎一致:A和B将来的命运肯定不妙,要么成为罪犯,要么就是需要社会照顾的废物。而C呢,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注定会成为精英。
然而,菲拉的答案却让人大吃一惊。“孩子们,你们的结论也许符合一般的判断,但事实是,你们都错了。这3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们是二战时期的3个著名的人物——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他身残志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B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他叫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元首。”学生们都呆呆地瞅着菲拉,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们,”菲拉接着说,“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往的过错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能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所作所为。每个人都不是完人,连伟人也有过错。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吧,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优秀的人才……”
菲拉的这番话,改变了26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如今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中有的做了心理医生、有的做了法官、有的做了飞机驾驶员。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班里那个个子最矮也最爱捣乱的学生罗伯特·哈里森,后来成了华尔街上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
“原来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因为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是菲拉老师第一次让我们觉醒:过去并不重要,我们还有可以把握的现在和将来。”孩子们长大后这样说。
教子圣经: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你对孩子怎样描述,他们就怎样以你描述的样子成长,你说他是个无赖,他就会慢慢变得像个无赖;你说他聪明,他就可能真的变得十分聪明。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成才(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每个人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形成,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和地区环境。
家庭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地区环境的影响,其实地区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什用,它对孩子行为的培养、性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般来说,孩子是在家庭里受父母的抚育而长大成人的,但是其成长却与周围的社会环境非常有关。一直在家庭里同母亲和奶奶游戏的婴幼儿,当很快到能够同附近的小朋友一道玩耍,或者能够上幼儿园时,其生活范围就会更加扩大。由此,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发展以极大影响。
不仅是孩子,父母也会由于孩子的缘故与一向没有交往的邻居等互相接触而成为知己。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孩子是起到了连接家庭和社会的纽带作用。
当然,也有不少像在农村所看到的那种本来与近邻的关系就好,是通过大人的友情关系使孩子们建立了友情的情况。
总之,家庭和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都要发生一定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如何,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孩子既不会像在真空管里那样只是在家庭的小圈子里生活,也不会像鲁滨逊漂流那样去生活,他们从出生之日起就与社会环境结成了一定的关系。
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地区环境,并不是指山地或者海边之类的地理环境。同时,也并不是指由风雨、寒冷、山川之类的自然和自然现象所构成的自然环境。与家庭和孩子结成了一定关系的地区环境,是指社会角度方面的地区社会或共同社会。
毫无疑问,地区环境是由地理条件、家庭、职业以及其他条件所形成的某种社会性的环境,它构成了地区社会的生活环境。
而且,作为生活环境的地区社会是具有各种社会特征的。作为其特征的特定制度、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越是标新立异其地区环境就越具特色。
因此,孩子在具有怎样的地区环境的家庭里生活,这对其成长,特别是对其性格的形成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在选择家庭以外的地区环境时,父母是选择的主体,母亲用她特有的敏感与细心,更是选择的决定者,一般说来,在选择地区环境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地区环境中人的选择。这又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与孩子同龄人的选择;其二是与孩子不同龄人,也就是对大人的选择。
与孩子的同龄人,如孩子的玩伴、同学也是影响孩子的一大因素,除了父母,孩子与他的玩伴和同学相处的时间最长,一同玩耍或是一同学习,在这过程中,孩子的伙伴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就会影响到他们,我们经常看到几位要好的伙伴其行为与性格极其相似,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注意与孩子相处的同龄人的选择。相比之下,孩子身边的其他大人对孩子的影响就不是很明显,但这种影响仍然存在,一个品格高尚的长辈会对孩子的个性发展起着良好的引导和熏陶作用。因此,这一点也不容忽视。
其次,就是地区环境中非人因素的选择。这主要包括地区环境中的文化氛围、社会风气等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会对孩子的修养有所促进,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也会对孩子各种优秀品质的培养起着促进作用。
特别指出的是,地区环境中非人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隐性的、细微的,比起人的影响来说不容易被察觉,这就更需要母亲去发现,去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因素,帮助孩子走上健康成长之路,这一点,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的母亲择邻而居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孟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起先,他家住在离葬死人的地方不远。孟子小时候很淘气,看见人家出殡,他认为好玩,跟着去看热闹。他的母亲看见儿子这样贪玩,很为儿子的前程忧虑。她想,搬搬家,儿子也许就不会玩了。
于是,她把家迁到了一个集市的旁边,谁知不久,孟子又跑到集市上玩去了,常常玩到天黑还不回家,母亲劝说了多回,孟子都把她的话当作耳边风,每天吃过饭就往集市上跑。
孟子的母亲没有办法,只得又一次搬了家。这一次,她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把家搬到了学堂的附近。每天,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传到孟子的耳朵里,他好奇地跑去偷偷地看看,他发现先生在学堂里给学生讲些自己过去不知道的事情,觉得特别有趣,孟子非常羡慕他们。不久,孟子的母亲惊奇地发现,儿子的举止文明了,对大人也有礼貌了,她认为这次搬家是搬对了。如果没有孟母的搬家,孟子可能会一直沉溺于玩耍之中,就不可能成为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教子圣经:
家庭以外的地区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而环境的选择需要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细心与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