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给孩子成长的空间才是真爱

家庭教育中,根据孩子成长规律进行引导教育,尊重孩子的天性,给孩子成长的空间是很重要的,这样会促进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

妈妈们可以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从家庭生活的琐事做起,从小处着手,给成长中的孩子积极的引导、点拨和启发。比如,突然有一天,孩子带回了一株小草,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小草种在了花盆里,并且给它浇水,弄得满手满身的泥,甚至把屋子也弄脏了。此时,作为家长不应横加干涉或阻拦,或干脆将这些东西统统扔进垃圾箱。聪明的妈妈会参与其中,和孩子一同分享生活中的快乐。

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对这些事情的热爱,正是对生活的最初发现,也正是他们认识生活、热爱生活的开端。

一、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家庭教育的原则应该是尊重孩子的天性,顺应孩子所长,给予积极的辅助和引导,比如有的孩子比较有心计、有很强的企图心,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会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但是也容易因为心事太重而承受压力,遭受挫折。这时父母就应该在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注意劝诫孩子不要被自己的抱负所累。人生不可能完美,要学会取舍和放下;有的孩子天生是个乐天派,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那么这样的孩子会很容易获得快乐,也不用担心他们会钻牛角尖,但是这样的性格很容易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将来生活在一个较低的社会层次上,这时我们就要帮助孩子树立一定的进取心。有效的辅助和引导可以培养出一个天才,压抑孩子天性则可能泯灭一个天才。

1.扬孩子所长,避孩子所短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本来可以成为的人,因为人是生而不同的,就像姚明无论怎么努力也成不了爱因斯坦一样,反之亦然,智慧父母懂得和孩子一起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天性并加以合理的引导。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对20世纪的艺术史无疑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毕加索,人们总喜欢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然而,人们却不知道在天才背后发生的故事。毕加索很有艺术天赋,5岁时所做的剪纸就已惟妙惟肖,创作的《手握大棒的赫克勒斯》绘画作品令人叫绝,毕加索被当地人称为天才。然而,被视为天才的毕加索却不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上课对于他来讲就是一种煎熬,他听课时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思想总是在稀奇古怪的幻想天地里遨游。上了两年学,还没学会简单的算术,更谈不上读书了。

毕加索后来回顾道:“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几?我脑子里根本就没去想。切莫认为我未作努力,我当时也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办不到。”一到下课时,同学们就跑到呆呆发怔的毕加索面前,逗弄他: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老师则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无法施教,经常跑到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为这事毕加索的母亲又羞又恼,觉得无脸见人。左邻右舍也一反常态,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是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儿,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他的父亲不也是一个小画家吗?不是和我们一样穷吗?”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讥嘲与蔑视,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毕加索读书不行,绘画是极有天赋的。这不只源自舔犊之情,还在于他对孩子的真正理解和赏识。

为了掩饰自己学习上的落后,毕加索总是毫不费力地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企图由此来躲避他学习上的无能。可是不论怎样,嘲讽却愈来愈猛烈,小毕加索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变得不爱说话了。为了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关键时刻,是父亲为他擎起一片蓝天。父亲每天坚持送孩子去上学,一到教室父亲便把画笔放在课桌上。既然孩子读书不行,就不要勉强他,更不能由此扼杀孩子的绘画天赋。这段时间,父亲成了儿子强有力的心理依靠,似乎离开了父亲,毕加索就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以至每天上学必须得到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的承诺后,毕加索才会松开父亲那温暖的手。

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毕加索的父亲从不因此而责骂他。

赏识自己的孩子,不是容忍孩子一错再错的缺点,也不是盲目地溺爱,如果孩子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弱点,而我们又一味不顾实际情况,恨铁不成钢,以恶言恶语、冷嘲热讽对待孩子,这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毕加索的父亲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也应该尽可能地扬孩子所长,避孩子所短,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2.辅助而不是塑造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有效地辅助孩子开发这种潜能就有希望获得巨大成就,而如果按既定方向塑造孩子则可能泯灭这种潜能,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生命的每一个内涵。不能开发孩子的潜能,是父母教育的失职和悲哀。

湖北省武汉市的舟舟,出生于1978年4月1日。父母给他取名胡一舟,意在希望他像一叶自由的小舟,快乐地去访问人生的每个港口。然而,舟舟还没有满月,竞被查出患有先天愚型病症。

尽管舟舟是智障,可他的父亲胡厚培还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他接触外面的世界。吃早餐时,胡厚培会给舟舟两块钱,让他自己出去买吃的,但舟舟经常是哭着跑回来。有几次,12岁的舟舟竟然光着身子哭着回了家,原来,有的孩子欺负舟舟,还扒光了他身上所有的衣服。胡厚培夫妇伤心极了,但他们还是不愿意把舟舟关在家里,使他失去生活和快乐的权利。

一天,舟舟的母亲张惠琴路过一家音像店时,发现一群人中不时地传来鼓掌声和喝彩声。她走近一看,原来是看似呆板的舟舟正在那儿进行音乐指挥,他的动作竟是如此地洒脱自如。突然,张惠琴心想:自己不能把舟舟培养成大学生,为什么不引导他向音乐指挥方向发展呢?当张惠琴兴奋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时,胡厚培十分赞同。

于是,张惠琴便从音像店买来《梁祝》、《卡门》、《拉德斯基进行曲》等曲子的磁带,随时播放给舟舟听。而舟舟无论在哪儿,一听见音乐,便不由自主地挥舞双手指挥起来。

1999年元旦前夕,中国残联特地邀请舟舟参加残联举办的春节晚会。在那次晚会上,舟舟将自己的音乐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受到钱其琛、吴仪、邓朴方等领导人的好评。邓朴方拥抱着舟舟,深情地说:“一切生命都是伟大的!”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哪怕天生有缺陷的孩子,他们也都有巨大的潜能等待父母去挖掘。做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发挥他们天性中的长处,克服他们的短处。遵照孩子的天性进行帮助,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而忤逆孩子的天性,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就会像螳臂当车一样自不量力。

二、如何回应孩子的好奇心

有一天,一位母亲看到了女儿的一张绘画作品。当时,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总是充满了想象,孩子的世界也应该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世界。可是,在她女儿的一幅名为《陪妈妈逛街》的画中,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数不清的大人们的腿……

奇怪!她拿着女儿的画深思了很久,终于解开了疑惑。原来,幼小的孩子还只有几岁,身高也几乎只能达到大人的腰部。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将孩子遮掩着,孩子除了能看到大人们的腿,还能看到什么呢?

妈妈如梦初醒,是啊,孩子们上街看到的不是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而是大人们的腿,这是他们的身高决定的;孩子对很多问题疑惑不解,这是由他们的年龄、智力和见识决定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用和大人相同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生活……

作为父母不应该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某些事物的“特殊”看法。比如孩子们会经常问:“妈妈,我是哪来的?”“妈妈生的。”“妈妈是哪来的?”“妈妈的妈妈生的。”“妈妈的妈妈……”经常和孩子在一起,你一定会发现他们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闯不完的“祸”,弄得大人往往觉得他们挺烦。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便会从孩子问这问那,摸这摸那中看出,其实他们是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世界,探个究竟。牛顿因为苹果从树上掉落而引起好奇,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对滚水把水壶盖子掀起产生好奇,进而探究其原理,才有蒸汽机的发明……

孩子常常对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往往蕴藏着不可预测的潜能,也是他们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创新的动力,获得智慧的关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幸福。

1.让孩子在满足好奇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当孩子对一件东西表示好奇并且开始表现出一种破坏物品的行为的时候,你该怎么做?有没有想过如果保护了物品你可能就无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了?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长辈们似乎更关心的是保护物品不被孩子损坏,而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不要调皮捣蛋,这样的观念是一种扼杀孩子好奇心的观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一些父母是怎样在无意中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创造性的形成。

保持孩子好奇心的诀窍是大人要有童心,要会换位思考。大人对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理解,甚至不耐烦,是因为孩子因好奇心而引发的问题大人早就知道了,站在大人的角度,没什么可解释的。正如作家桑姆·金丽所说:“我们的眼睛变得只盯着追求的目标,以至于对眼前的玫瑰花也不惊奇。”

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允许他们提问。其次不要敷衍孩子,要给孩子的提问以满意的回答。如果自己不懂,就带孩子一起去找答案。另外,家长要学会说这样一句话:“我真喜欢你爱提问题。”有时对孩子的提问还可以不马上提供答案,而是进一步提出一个疑问和悬念,激起他们更强的好奇心。最后,允许孩子探索,比如拆东西。家中如果有贵重东西,尽量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如果被他们看到给拆了,也千万不要责备他,否则对孩子的好奇心是致命的打击。

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创新的动力。创造精神就像是一双巨大的翅膀,能带着孩子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高飞。父母可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查德·费曼天生好奇,自称为“科学顽童”。他十一二岁就在家里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自己做马达、光电管这些小玩意,还用显微镜观察各种有趣的动植物。他还在其著作《别闹了,费曼先生》一书中讲述了自己在念研究生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了弄清蚂蚁是怎样找到食物,又是如何互相通报食物在哪里的,他着手做了一系列实验,如放些糖在某个地方,看蚂蚁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找到,找到之后又如何让同伴知晓;用彩色笔跟踪画出蚂蚁爬行的路线,看究竟是直的还是弯的。正是这些实验使他知道蚂蚁是嗅着同伴的气味回家的。

由此可见,费曼先生在物理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他强烈的好奇心不无关系。父母要想为自己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启发环境,就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满足好奇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2.制造悬念,用好奇心引导孩子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着知识一个最紧要的门径。”强烈的好奇心能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孩子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才会热爱学习,并主动学习。

小斯宾塞有一段时间只爱玩游戏,对书本不感兴趣。一天,老斯宾塞拿着个沙漏,告诉他说,这是古时候的钟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时,整好是三分钟。小斯宾塞想玩玩这个沙漏。这时老斯宾塞说,以沙漏为计时器,和爸爸一起看故事书,每次以三分钟为限。小斯宾塞很高兴地答应了。小斯宾塞果然静静地坐了下来。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留意看书,而是一直看着那个沙漏,三分钟一到,便跑去玩了。老斯宾塞没有气馁,他决定多试几次。这样数次之后,小斯宾塞的视线渐渐由沙漏转移到故事书上了。虽说约定三分钟,但三分钟过后,因为故事情节吸引人,小斯宾塞听得特别入神,他要求延长时间,但老斯宾塞坚持“三分钟”约定,不肯继续讲下去。小斯宾塞为了早点知道故事情节,就自己主动阅读了。

开始的时候,老斯宾塞在一旁陪伴孩子读书。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小斯宾塞也懂得询问了。不久,老斯宾塞教孩子学习查字典。他在以后的短短半年中,所学习的生字超过了很多大孩子。当然,故事书也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阅读兴趣了,小斯宾塞开始广泛地阅读有用的书籍,大大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在人类社会里,对任何事物都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的人,兴趣往往十分广泛,创造力也特别强。这种人对大家觉得平常的问题依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驱使着他们不断学习、积极进取。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想探个究竟,小的时候更是这样,孩子会对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感到惊奇,常常会向父母问这问那,久而久之,即使最有耐心的父母也会感到麻烦、费劲,其实他们往往忽视重要的一点,好奇心是促使孩子学习、成长的良机。好奇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学习的内容就像一壶白开水,没有一点悬念,没有人会对此产生兴趣,真正的趣味学习在于制造悬念,由浅入深。

有一对父母,他们不是把孩子看的书放在书桌上,而是把这些书籍藏起来,可爱的孩子觉得父母既然把它藏起来,肯定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便“偷”来仔细阅读。可见,只要掌握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别怕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是父母成功引导孩子的关键所在。

3.珍惜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应该怎样做

(1)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环境刺激是丰富多彩的。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事物具体地呈现在孩子的面前时,要让他们亲自去看看、听听、闻闻、尝尝,以至摸、掰、拆等摆弄一番。这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主动去探索生活中的奥秘。日常生活中,可以让他们多玩些色彩鲜艳的或者能活动、能发声的玩具,如各种娃娃、带动力的小汽车、飞机及小铃铛、玩具乐器等,从一开始就认识世界,丰富他们的眼界。在节假日还可以带他们出去郊游,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青山绿水都充满了知识的奥秘,对孩子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2)让孩子自己探索问题

有的父母只是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使孩子不能很好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3)为孩子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

根据孩子模仿性强、爱动的特点,可以让他们利用手边的工具,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体验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和乐趣。比如让孩子自己制作简单的玩具,自己设计一种游戏等。他们对于自己动脑筋想出来、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有一种偏爱和特殊的兴趣,因而类似活动有利于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经常与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父母可以和孩子多逛逛游乐园、动物园,因为户外活动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培养孩子创造精神的好环境。

(5)利用故事增强孩子的好奇心

故事是用口语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的,它有内容,有情节,形象生动,孩子一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不但能丰富孩子的知识,扩展孩子的视野,使他们从中懂得人生的哲理和人生价值,而且还能起到增强好奇心、丰富想象力,从而激发求知欲望的作用。

三、多给孩子观察的机会

人的智力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一个人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的精神世界就很贫乏,智力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观察是儿童积累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虽说有眼有耳就能看能听,但同时接触同样的事物,有的孩子能在脑子里留下准确、完整、丰富、深刻的印象,有的孩子却只有支离破碎甚至错误的印象。春游过后,二年级的琪琪写了一首描写大自然的诗,而有些同龄的孩子却写不出一个字。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与家长对孩子早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缺少日常刺激,感觉起作用的机会很少的环境下生活的儿童,在认识的内容上苍白无力,而且注意力涣散,易受暗示,缺乏学习能力。另一个实验表明:仅仅遮断触觉刺激,也会使被试者智力迟钝,手指灵活性下降,感情冲动,并出现离奇古怪的思维。

既然缺乏一般的感知就会使智力活动受到如此明显的不良影响,那么,缺乏有目的、计划的观察,对智力活动的消极影响就更大了。

1.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

观察能力是从事任何一种事业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许多人成为科学家、文学家,都和他们非凡的观察力分不开。一个人如能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就会随时发现问题,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达·芬奇14岁的时候,父亲送他到当时的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拜大名鼎鼎的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让达·芬奇跟佛罗基奥学画画。佛罗基奥的波捷卡画室是当时佛罗伦萨最先进的画室之一,佛罗基奥本人不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而且对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也有浓厚的兴趣。他非常重视几何学、解剖学、透视学等,喜欢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来处理绘画、雕刻艺术,运用科学来进行艺术实验。达·芬奇很高兴自己能师从伟大的画家。但是,令达·芬奇奇怪的是,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

达·芬奇心想:画蛋有什么难的?于是,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几十天。好学的达·芬奇终究无法忍受终日画蛋的生活,表现出了极端的不耐烦。佛罗基奥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这是在训练你敏锐的观察力呀。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你必须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在无数个鸡蛋中发现它们的细微的差别,从而抓住每一个鸡蛋的特征。”

佛罗基奥说:“你仔细观察一下,这只鸡蛋如果这么摆放,阴影在这一面,鸡蛋偏圆一些;如果你从那边看,鸡蛋就好像扁一些。从其他几边看,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改变鸡蛋的摆放位置,光线的投射又是不一样的,产生的效果就更不一样了。只有从不同的角度把握这个鸡蛋的形状,你才能真正把它画好。所以,你先得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鸡蛋,反复地练习画蛋,这样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

在老师的指导下,达·芬奇茅塞顿开,学会了应该怎样观察事物,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于是,他继续苦练基本功,并创造了一种被人们称为“薄雾法”的绘画技巧。

大量的事实证明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是思维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众所周知,人的身心发展除了一定的遗传作用外,更多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因此,要想让孩子拥有一个智慧的头脑,就应该勇敢地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敢于观察,善于观察,为他们的智力发展开启一扇明亮的“窗户”,为他们的大脑赋予一双“聪明的眼睛”!

2.培养孩子观察力的一般方法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中有80%~90%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吸收进来的。因此,有人说,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观察力,他的智力很难达到高水平。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一般人之上。”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他实验室的墙上写着醒目的六个大字:“观察,观察,观察!”

那么,怎样使孩子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呢?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对儿童的观察中发现,幼儿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是5岁以前。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你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这正是你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和认识事物的好时机。下面是我们给出的一些建议:

(1)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开阔视野。家长应抽时间带孩子多走走,多看看,接触外面的世界,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孩子会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引导孩子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给孩子懂得探索和发现之因果关系。

有一次,邻居一家三口到公园去玩,孩子非常高兴。妈妈提议三个人比比看,谁能最先找出春天的三种标志。孩子的兴致非常高,一会儿工夫,孩子说他找到了:春风吹来暖融融的;小河里的冰化了;柳枝上冒出了嫩绿色的小芽。这时妈妈夸赞说:“你真了不起,现在,咱们比比谁会动脑,会思考,谁能听到大自然的音乐,谁能感受到春天美妙的旋律。”这下,孩子眨着眼睛,仔细观察树枝、树皮,侧着脑袋倾听各种声音,每当有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使他感到欣喜。以后,他们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每次孩子都有新的发现,父母经常从孩子口中听到许多出乎意料的“哲理性”问题。

(2)在游玩中,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家长在领孩子游玩中,要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明确观察目的。一次,一个小孩在观察果园里的梨树后写道:“绿叶中间挂着一对对的鸭梨,它们肩并着肩,好亲密啊!它们个个大大的、黄黄的,垂向地面,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经常让孩子观察,孩子就会留心周围事物,逐步改掉那种凡事漫不经心、视而不见的习惯。

(3)给孩子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幅初看起来完全相同的图片,给两组幼儿观察。一组在观察前告诉他们这两幅看起来相同的图画有五处不同;另一组只是要求幼儿找出这两张图片中有哪些异同,而不告诉他们有几处不同。结果一组儿童平均讲出4~5处,另一组儿童只讲出3~7处。由此可见,在观察前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就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观察力。

(4)利用孩子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孩子的天性是对周围世界好奇。对于孩子好奇心、求知欲,家长要积极保护和利用。当孩子问“是什么?”、“为什么?”,除了一些不能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家长都不必急于将答案告诉他们,而应引导他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如早上送孩子上学,遇到大雾天,孩子会问:“为什么昨天路旁的树木花草、行人车辆看得清楚,今天却看不见?”家长不应急着把答案告诉他,而是反问到:“对呀,你看看到底是为什么?”孩子观察后说:“今天有一层东西挡住了眼睛,这层东西是什么?”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那叫雾。”接着还可反问:“天上什么时候有雾?雾后天气会有什么变化?”经常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和思考,那么孩子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会自己留意去观察、去找答案。

(5)观察时要引导孩子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要让孩子进行比较,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培养孩子比较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分辨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引导孩子进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观察蚂蚁和蚯蚓时,孩子问妈妈:蚂蚁为什么能搬动比自身重的东西而蚯蚓却不能搬动东西?这说明孩子观察得较细微,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应进一步向孩子讲解蚂蚁与蚯蚓的不同之处,引起孩子进一步比较蚂蚁与蚯蚓的不同生活习性,引导孩子在观察中去寻找答案。这样就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提高孩子的聪明才智。

四、及早发现孩子的天赋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3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个,加、减、乘、除的简单算法还要掰手指头,却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易如反掌似的。

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

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有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无独有偶,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手,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吃早点。

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他的意思是学生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却还没有那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国专家的预言都错了。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天赋,中国的学校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美国的学校则承认孩子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工作中让他们竭尽全力张扬他们的天赋。要想使预言不再出错,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的前程,现在中国父母惟一要做的也许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自己孩子的天赋不再受学校的侵害。

现在不重视孩子早期教育的父母不多了,但深谙教育之道的父母实在是太少,相当多的家长不知从何着手。他们或者盲目仿效别人(人家为孩子购置了一架钢琴,他也买一架),或者买一本育儿的书照章办事。结果人家成功了,自己却破财费力而“好心没好报”,道理简单,你的孩子天赋并不在此。由此可见,及早发现孩子的天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培养措施,才是科学的教子之道。那孩子的天赋如何发现呢?

1.给孩子提供广泛的机会

父母要想发现孩子的天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孩子接触各式各样的知识,鼓励孩子参与广泛的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因为很难说孩子的天赋在哪儿,所以如果不给他提供广泛的机会,他们就无法表现出来。现在有的父母把孩子一天到晚关在家里做作业,也就是把孩子表现天赋的大门给关上了,只留下了一条路———从书本和做题中获得能力的路,而这条路未必是孩子的最佳成才之路。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各种机会,留心观察孩子在各种表现中显露出来的才能。孩子的天赋往往表现在他们最感兴趣、最专注、最擅长的领域。所以应该鼓励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给孩子创造条件。

父母可以与孩子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果孩子对一项活动聚精会神,在某一类活动中玩的时间长,表现特别好,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有的孩子听到音乐就想动,这个孩子可能比较擅长肢体活动,这是父母需及时发现并注意培养的。细心敏感的父母常常能注意到孩子的不同寻常之处。

王涛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发现小王涛对乒乓球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于是千方百计为儿子创造各种条件,经常带他看乒乓球比赛,每天陪他练球,送他进业余体校,最终,王涛成为乒乓球奥运冠军。

汉密尔顿出生时体弱多病,医生断言他活不到一岁。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汉密尔顿8岁时,去看姐姐滑冰,他被晶莹的冰上世界和上面飞翔的人打动了,回家后跟父亲说他也想滑冰。父亲满足了他的心愿,教他滑冰,带他到滑冰场。又有谁能想到,他后来成了一个冰上之星,被人们称为“冰场上的精灵”。假如汉密尔顿没有去看滑冰,假如他的父亲因担心孩子体弱多病而拒绝了他的请求,汉密尔顿的一生能这么绚丽吗?

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5岁那年跟随父母去郊游,有一天晚上听到丛林中传来美妙的呜叫声,他被这种声音吸引,不由自主地找寻过去,发现那声音不是小鸟的叫声,而是一种蚂蚱发出的声音。从此他对昆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成了很有成就的昆虫学家。

让孩子广泛地涉猎各个领域,广泛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从中发现孩子的天赋。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后,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培养孩子成才的捷径。

2.顺应孩子才能的方向进行培养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父母要善于发现这种潜能并积极进行引导,只有顺应孩子才能的方向进行培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能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那就是父母教育的失职和悲哀。

从理论上来说,挖掘孩子的优势潜能是“补强法则”的一种体现。“补强法则”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提出来的。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根据美国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反复出现。比如,有个小女孩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周围的小朋友都说她穿的裙子好看,那么,她就会喜欢穿这条裙子。

其实,这种强化的动因来自周围人的尊重和赞赏,使主体自身产生了一种愉悦和自豪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就会让孩子获得自尊与自信。在家庭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就是父母要给每个孩子创造表现能力的机会,让他们都尝到成功者的喜悦,以此获得自信。不管哪个孩子,必然会有一些特殊的才能,只要父母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就一定能够被挖掘出来。

五、对爱问的孩子不要嫌烦

人为什么要睡觉呢?兔子为什么跑的那么快呢?孩子总会不停地问问题,他们无休止地问这问那,经常把大人们搞得很尴尬;他们离奇的“问”,也常把大人弄得瞠目结舌。孩子是世界的新客,他们对世界从一无所知到逐步认识。问,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开始;问,是他们探究世界的内在动力;问,是他们观察发现世界的最好方式;问,是他们好奇心得到满足的突破口。所以,面对孩子的提问,我们要“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也许,他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你就是发现鼓励他们的伯乐。

1.肯定孩子爱问的习惯

孩子在小时候对所听到的、见到的、小手摸到的都觉得很新鲜,这也是一种经验,他们的知识是由不同的经验而逐渐扩大的,对于很多事好奇,因而产生疑问,疑问就是儿童智慧之芽,若大人不让他们的疑问得到满足,无形中将会摘掉茁壮中的智慧之芽,是很可惜的。古人云:“学贵多疑。”不疑不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多疑好问,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就获得了知识,就更有学问。

面对这些无休止的发问,父母应不失时机地帮助他们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培养孩子爱问的习惯,家长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多思多问。当孩子向我们提出问题时,应尽量给孩子以较圆满、正确的答案,并不失时机地肯定、表扬孩子爱动脑筋的习惯。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爱迪生小时候就非常爱问问题,他甚至问自己的母亲为什么自己不能够孵出小鸡。上学以后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因此老师训斥他,并且把爱迪生的妈妈找来,当面数落她的儿子:“他脑子太笨了,成绩差得一塌糊涂,总是爱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我们真教不好你这样的儿子。”爱迪生的妈妈听了,觉得是老师不理解儿子,问题多是因为孩子爱思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她相信儿子的智力没有问题,而且比别人的孩子还要聪明很多。于是,她毅然对老师说:“既然这样,我就把我儿子带回家吧,我自己来教他。”老师听得愣住了,他实在不能理解这个“奇怪”的孩子还有他的“奇怪”的母亲。

从此,爱迪生的母亲就当起儿子的家庭教师。对于儿子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只要是她知道的,她就努力回答,不知道的,她就让儿子去看书。当她发现儿子对物理和化学很感兴趣后,就给儿子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她还劝丈夫把家里的小阁楼改造成儿子的小小实验室。就这样,在这个不怕被问“为什么”的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虽然没有在学校读过几年书,却搞出许多伟大的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像爱迪生一样喜欢问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小脑瓜总是装满了“为什么”。许多人都对孩子那些异想天开、稀奇古怪的问题不加理会,或者轻易否定。爱迪生的妈妈却认真地对待,细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这对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使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不至于泯灭,从小就能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爱迪生一生的成就就是有力的佐证。当你被孩子问到“为什么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星星”、“为什么地球是球形而不是个正方体”这类问题时,不要头痛,更不要厌烦,耐心一点,认真一些,甚至鼓励孩子多问问题,说不定你也能培养出一个发明家、科学家。

2.巧妙回答孩子的问题

小明今年5岁了,他的问题特别多,整天缠着大人问个没完没了:“为什么火车要在铁轨上跑?”“为什么鱼要在水中游?”“冬天河水为什么会结冰?”“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等等。面对这些不容易回答的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1)当孩子提出为什么时,父母要表扬孩子肯动脑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有的父母嫌孩子缠人,会对孩子说:“去去去,不要问个没完没了,长大了就会知道的。”这是不对的,这样做会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下去,孩子会因为怕父母责骂而不敢再提问题。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千万不能嫌麻烦,要鼓励、表扬孩子肯动脑筋,同时,要认真地和孩子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

(2)给孩子解答问题时,要多采用启发式方法。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如果问题太难,考虑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可以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如果问题不是太难,孩子自己动脑筋后能够回答,父母则不要将问题的答案说出来,而要对孩子进行启发,鼓励孩子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例如当孩子问道:糖在水中会溶解还是会沉淀?这时就鼓励他,你可以自己实验一下呀!结果,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索,积极性特别高。通过实验,孩子知道了糖、盐、酒精、醋……都会溶解于水中;而石块、沙子、土……则沉淀在水底。孩子经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了结论,很有成就感。在给孩子解答问题的同时,就应该教给孩子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使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3)有针对性地作答

孩子问:“月亮为什么跟着人走?”

这个问题基本上蕴含了3种信息:情感、观察力和求知欲。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问的动机不同。4岁左右的孩子是出于对月亮的观察和喜爱,家长首先应对他们的观察力表示惊喜,然后可用拟人化的方式回答:“因为月亮很喜欢你。”“月亮怕你跌倒,所以帮你照亮前面的路。”再大一点的孩子是出于求知欲,这时他们已经知道月亮离我们很远,可以回答:“月亮离我们很远,所以你走的时候,看起来月亮还在相同的地方,这就像我们坐在电车上时,觉得比较近的房子不断地往后退,而远处的高山却一动不动。”

孩子提问题时往往有特定的背景,如年龄、知识面、情绪、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等。回答问题时,家长要分辨孩子提问的动机,理解他提问的意义,再有针对性地作答。

(4)对一些怪问题的回答要干脆、利落,讲究方式

有时孩子故意提一些怪问题,目的在于难住家长,然后和父母讲讲条件。对这种提问,家长要干脆、利落,不要让孩子的小聪明得逞。还有一些问题的回答要讲究方式,不要弄巧成拙。如:一位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正干活的妈妈随口告诉孩子说“你是从河里捞来的。”结果,孩子每次从河边过都要看一看是否有小孩子,后果很危险。

这位母亲的回答就使孩子没有归属感,并且不科学。面对这个问题,家长可以把出生问题编成小故事讲给孩子听:爸爸把一颗种子放进妈妈的肚子里,种子会一天天长大,把妈妈的肚子撑得鼓鼓的,就像我们看到的邻居阿姨的肚子那样,等到种子成熟后,妈妈就把他生出来了,就像是你现在的样子啦!这样,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问题也得到了科学的解释。

(5)当不能正确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能不懂装懂,含糊其词

如果家长不懂装懂,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答案,对孩子来说,将受害一生。孩子知道真相后,也会埋怨家长,家长的威信也会扫地。

有位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家画《青蛙》的时候,突然问青蛙有没有耳朵。家长一时愣住了,平时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只知道青蛙叫的声音比较响亮,而且没听说过青蛙有耳朵。”为了面子和威严,家长就故意装作很有学识的样子给了孩子答案:青蛙肯定没有耳朵。孩子依然穷追不舍地问:“青蛙没有耳朵为什么等人一走近它身边时,它就会扑通一声跳下水呢?”孩子的反问问住了家长,家长吱吱唔唔答不上来。

对于一知半解的知识,好多家长有时为了不失面子,或保护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就硬是打肿脸充胖子。就像这个例子,青蛙是有耳朵的,在头的两边有两个灰色的圆圈,只是没有耳廓(就是耳朵外面的软骨部分)。孩子问的知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时要谦虚地向孩子说明自己也不知道,可以邀请孩子共同查找资料,共同找寻答案,或者对孩子说:“等你上学后你自己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做,可以激励孩子将来好好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

六、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

纵观世界对人类文明进程有重要影响的杰出科学家们,他们大多从小就开始动手操作,虽然有的行为被大人视为“破坏”,让大人皱眉、老师头疼,然而就是这些淘气的“坏”孩子,长大后却凭其从小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而成为发明家,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辉煌一笔。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是孩子一生受之不尽的无尽财富———思考、创造、智慧和动手能力。

1.孩子为什么“搞破坏”

小机器人的零件散落在客厅里,桌上的电话机被拔掉了线,台灯罩也掉到了地上……不用说,这又是小非干的事!刚满4岁的小非,越来越让他的父母不知如何是好了,小非一点也不笨,他说话早,走路早,动手也早,可他的动手能力实在太“强”了,只要是他玩过的东西就难逃被“肢解”的厄运。小非的父母应该怎么办?

小非的这种情形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儿童破坏性行为,孩子有这种的行为,父母大可不必紧张不安,我们不妨和儿童心理学家一起认识孩子的这种行为。

(1)用“破坏”来探索未知的世界

4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他们会利用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偶尔也会摔一下的方法,来看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您家的孩子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就请把家里的东西收藏好,给他一些安全的家用物品,或是买些耐摔的玩具,让他好好研究研究吧!这时,家长要慢慢引导孩子建立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东西不可以碰的概念。比如他可以玩一个小皮球、摆弄一个大水桶,但他不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当玩具,不然会有大麻烦。同时,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些组合式的玩具,鼓励他尝试组合不同的造型。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孩子手里的东西要少棱角且质量好。

对策:让“好奇宝宝”当修理工

如果孩子好奇地想知道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总想弄明白不停转动的大座钟里到底装了些什么?电视机里是否真有个会讲话的小人?那么,您修理家中物件的时候,不妨让他也来参与。您可以当着他的面拆卸家中废弃的物件,没有危险性的动手部分可以让“好奇宝宝”来操作。

(2)不要责备“笨拙”的探索者

4岁左右的孩子,手脑的配合还不是很协调。他们在四处碰触探索的过程中会由于手脑配合的不协调而产生许多“危险动作”,例如一不小心就把桌子上的杯子打翻了,或是把玻璃瓶打破了。其实,他不是故意的,您应该更耐心些,您可以责怪他,但目的是让他懂得什么是危险。

对策:让“闯祸宝宝”自己善后

对孩子无心造成的过失,您可以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杯子打翻了,就让孩子用抹布擦干桌子,玻璃瓶打破了,让他帮您拿来扫帚和簸箕。让孩子善后要比严厉地责备他好,毕竟他不是故意的。

(3)孩子无法控制他们的“蛮力”

孩子对力量的使用也有一个尝试的过程,因为他们还不了解应该用多大的气力去完成某件事,所以家里会出现抽屉被拉到地上,东西被摔坏等现象。这也是他们的正常行为,是孩子在学习与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

总之,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您应该做的不是惩罚,而是让他们领会哪些事他们做了别人会称赞,哪些事他们做了会造成伤害,从而让孩子了解普遍的社会规范,知道每个人做事的限度和应该遵守的法则。

对策:和“野蛮宝宝”玩“温柔游戏”

如果您孩子拉抽屉的力气用大了,不妨再让他慢慢地轻轻地拉一次。让孩子尝试从轻到重地使用力气也能使他学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力量,这对周围环境的损害也小多了。

(4)孩子用“破坏”来“抗议”

如果您发现孩子有破坏性行为,就应该多留心他最近的动向,说不定他的“破坏”情绪的起因是您对他过于严厉。有时候,孩子外在的破坏行为也是他内心困扰的表现。也许孩子只是觉得孤单,也许他只想引起妈妈的注意。

对策:和你的“抗议宝宝”谈一谈

4岁左右的孩子有无穷的精力,孩子善于“破坏”的背后很可能藏着一颗渴望探索的心。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特别是独生子女,让他们多和邻居家的同伴玩耍,节假日多去参加集体的游戏活动。爸爸妈妈不妨和孩子谈一谈,了解他们最近有些什么烦恼,或是他们有什么需要。

2.让孩子在“破坏”中锻炼动手能力

小孩爱搞“破坏”属天性使然,他们睁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对社会各类陌生事物充满新鲜、好奇,并身体力行,欲用自己双手探求这个未知世界。合理利用小孩这种天性,多方引导、鼓励,那么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萌芽将得到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日后处世能力的提高。下面来看一位家长的叙述:

李先生儿子小强今年刚上小学,放着家门口的学校不读,却舍近求远去了另一所学校,原因仅仅是那所学校有小强喜欢的无线电兴趣小组。李先生和有些家长不同,不仅支持孩子从小“不务正业”,还纵容孩子的“破坏”行为,他沾沾自喜地说:“这小子像我,我小时候就特别爱搞‘破坏’,经常拆卸东西,要不怎么会选择学工科呢。我觉得应当鼓励小孩子在‘破坏’中锻炼动手能力,我看过一个对创造发明者的调查资料,那些成功人士40%童年时代有过拆卸的‘破坏’行为。”可能多少有点遗传基因的缘故,我儿子从小就淘气好动,好奇心很强,特别爱鼓捣东西,什么都想动动,什么都想拆开看看。

他玩过的玩具只要能拆的基本都拆过,30多辆玩具小车全部拆得七零八碎,会打鼓的小熊,会叫的小狗,会下蛋的母鸡……都被他开堂破肚,七拧八卸过,有的被儿子折腾一番,又恢复了原样,有的从此就成了“残疾”,经常让他妈妈心疼得直叫:“你也不管管儿子,好好的东西拆成这样,整个一个败家子”。

因为有的玩具是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比较新奇和贵重,可儿子才不管那么多呢,什么玩具到了他手里,玩不了两下子,就拆成了一堆散件。因为有我的暗中保护和纵容,儿子拆卸东西的劲头很足,让你防不胜防。我的剃须刀,他妈的电动梳子,他外公的按摩器都被他拆坏过,更为离谱的是,他4岁多时,他舅舅过生日,几家人在一起聚会,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盯上了他舅舅家新装的一部多功能电话,在那悄无声息地拆卸起来,直到他舅舅的手机响了,朋友们抱怨祝福的电话打不进来,才发现是他搞的破坏。这下有点让人生气,妻子拉过儿子来就想打,我制止住了。不过这倒是引起了我的反思,我想不能光让孩子这么由着性子乱拆乱卸,还应当给孩子以指导,让孩子在“破坏”中锻炼动手能力,在“破坏”中增长智慧。

后来再买玩具时,我就比较注意选购可供孩子动手拼搭的建筑玩具,可让孩子拆、装的组合玩具,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愿望,又不至于造成太大的破坏。另外,我还注意收集一些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比如旧挂历、各种纸盒,包装袋、矿泉水瓶子、瓶盖、鸡蛋壳、用坏的闹钟和手表、不用了的旧电话机、电扇、收音机等,还给孩子准备了一些自然材料,像泥沙、石子、树叶、玉米棒、麦秆等。一方面给孩子创造一个搞“破坏”的天地,由着孩子拆拆卸卸,保护好孩子这种创新行为的萌芽;另一方面,又引导孩子在破坏的同时让他的动手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很多时候,我和孩子一起拆东西,比如一起拆收音机,边拆边给儿子讲收音机的原理,儿子对无线电的兴趣就是从拆收音机开始培养起来的。

还有跟儿子一起搞小制作,先从简单的制作起,用旧挂历做帽子,用蛋壳做不倒翁,用纸盒做家具,用泥沙、树棍做沙盘等,然后再教孩子组装拆开的东西,比如组装玩具小汽车。慢慢地我发现孩子的兴趣逐渐由破坏转移到了组装和制作上,他能几个小时在那鼓捣一个东西,当他自己组装的帆船下水起航时,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叫啊,跳啊,连我们大人都被感染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模拟的东西对儿子来说太不“解恨”了,他又瞄上了各种各样新奇的东西,亲戚们不管谁换了新款的手机,他都要摸一摸,玩一玩各种功能。家里的电脑、照相机也常被他看来看去,让我们胆颤心惊,惟恐又勾起他的破坏欲。好在儿子懂事了,他已经不随意破坏了,只是比较注意观察、探究了。儿子这种好奇还真有好处,我买了台照相机,带儿子逛公园,正照着相,突然镜头模糊起来,咋调都不是,急了我一头汗。儿子说让他看看,我有点不相信他能看出来什么名堂,但还是把相机递给了儿子,儿子三摸两摸,就兴奋地说:“好了!”我一看,可不,镜头又恢复了清晰,儿子告诉我,只是我无意按动了一个机关,把功能调到了近视上。没想到儿子动这动那的习惯还真派上用场了。为了满足儿子愈来愈强烈的动手欲望,我给他报了少年宫的无线电班和航模班。老师经常夸我儿子灵性,用工具在行,识图能力强,制作东西手巧,我心里想,这都是从小爱搞“破坏”练的。

七、妥善对待孩子的挑衅行为

孩子一天天长大,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唯父母之命是从,甚至有时会因为一些事情和父母赌气、争论或争吵。母子或母女之间出现某种程度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挑衅行为时,家长究竟该如何对待呢?

可爱的婉迪一向是比较好管教的孩子,但从去祖父母家度了一个暑假后,长了不少脾气,常常为了一些小事与妈妈无止无休地闹,搞得妈妈很头疼,小心翼翼地害怕违了她的心意。但妈妈越是小心谨慎,婉迪越是难侍候,像是一只小刺猬,动辄发怒。一天妈妈要带婉迪去做客,让她将身上搞脏的衣服换下,穿一件干净衣服,婉迪一口拒绝,妈妈将壁橱里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吸引婉迪,好让她改变主意,婉迪只紧守一个字“不”。

“那么你不想去露西家和露西玩吗?”“想去!”

“那就要换衣服。”“不换!”

“你这件衣服太脏,一定要换了再去!”“就不换!”

妈妈渐渐失去了耐心,抓住婉迪,开始给她脱身上的脏衣服,婉迪拼命挣扎,大喊大叫,将妈妈好不容易给她穿上去的衣服又脱了下来,几个回合下来,妈妈已满头大汗,不由张开手在婉迪身上打了几下,婉迪哭得更加厉害,转身又将那件脏衣服穿上,看着妈妈。妈妈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蹲下来说:“亲爱的,要不要吃冰激凌,我给你加上一些草莓酱?”婉迪点点头,“那把衣服穿上好吗?”终于妈妈给婉迪穿上了干净衣服。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还是甘拜下风,亲自为小公主买了冰淇淋。

婉迪在祖父母家受到了什么特殊待遇,不得而知,但妈妈对她的发脾气处理不当却是显而易见的。婉迪不肯换上干净的衣服是不合情理的事,她已经5岁,该懂得什么是干净什么是漂亮,到别人家做客该穿得干干净净,而且她也表示喜欢到露西家去,为什么还要闹呢?

她的目的是要好好展示自己的权威,她可以不听妈妈的话,逼着妈妈与她“打仗”。而妈妈也正是像她所希望的那样与女儿争执不休,因为妈妈急着带婉迪出门做客,因此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让她换上衣服。妈妈的这种背水一战的情景,婉迪也似乎有所察觉,因而更加有兴趣地与妈妈周旋了一番。

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她最终采用“利诱”,这当然不是明智的办法,这只能鼓励婉迪下次如法炮制。再有一个方法就是向女儿说明,去做客一定要穿干净衣服,身上的那件衣服绝对不能为人接受,如果婉迪不肯换,只好不去做客了,然后给她15分钟时间做决定,若超过15分钟,便给朋友打电话讲明情况取消这次活动。说完,妈妈应回到自己房间或厨房,独自安安静静地做事,摆出可走可不走的姿态,完全取决于女儿是否换衣服。这样婉迪没有必要再向母亲示威了,再僵持下去,还会失去一个和朋友聚会的机会,除非婉迪根本不想去,否则妈妈的策略是有把握成功的。

当然,这样做妈妈也会付出一定的牺牲,一场计划好的活动被迫取消,搞得朋友们也不开心,但这样做不仅为这一次的事件找到出路,更为今后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避免了麻烦。从冲突中撤离出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孩子的爱、感情和友谊。事实上,在发生冲突时或即将被卷入冲突时,从中抽身退出往往帮助我们保持了与孩子良好的关系。设身处地地想,当孩子很有挑衅性时,我们做父母的也很难保持冷静、友好的态度,大概都倾向于给他一个教训,让他尝尝我们的厉害。双方的这种敌对性会对相互之间的关系造成损害。所以,假如在生活中,你真的遇到和以上事件相同的情况,最好从矛盾升级中退出,留下一个想闹的孩子,他自知无趣,又没对手,又不好玩,最终只好放弃。

布鲁斯4岁,在厨房里同哥哥乔治一起在吃妈妈做的苹果饼,一不小心把喝着的果汁碰翻了,洒了自己一身。妈妈应声赶到,看见这一桌一地的脏乱情景,不由火气上升,但并未说什么,只是对布鲁斯说:“来,亲爱的,我们去洗一下,换件衣服。”布鲁斯跟着妈妈到了洗手间,等妈妈放好水,给他准备好衣服后,布鲁斯却变了主意,开始躲来躲去,不洗不换。妈妈给他讲了一会儿道理,仍不奏效,生气的妈妈当然按捺不住,上去紧紧地抱住布鲁斯,放到澡盆里,布鲁斯仍在里面挣扎,妈妈只好用力按住他,将他的胳膊抓出一条红印。

这个过程中,布鲁斯当然是不停地哭闹,妈妈则想尽一切办法驯服他。待擦净、穿衣一切都弄好后,布鲁斯抽泣着将自己关在房中,仿佛受了莫大的伤害。妈妈也回到自己屋里,感到一阵阵内疚。本来是很轻松愉快的事儿,却搞得儿子苦不堪言,母亲气喘吁吁。

在布鲁斯拒绝换洗时,妈妈应平静地对他讲:“这样脏会很不舒服,同时还会将其他东西搞脏。”如果布鲁斯坚持不换,妈妈可以走开,继续做自己的事,而布鲁斯最终觉得不舒服会回来找妈妈的。

在大多数这类冲突中,我们应很熟练地马上从冲突中撤退出来,孩子们的反应是可以预料的,也是很有趣的。孩子们十分依赖于与父母之间的联系,只此才能有安全与归属感。父母的撤离留给他们一个孤独的感觉,这样的局势是孩子们很不喜欢的。他们很快会意识到,只有改善自己的行为才能避免这种局面,不然的话爸爸妈妈都不理自己了,那是很难受的事。

有时特别淘气的孩子在被父母冷落后冷静下来,会想到自己的错误,或者很没理,或者很不好意思,他们会再找个机会悄悄跑到妈妈身边,嘻嘻哈哈或磨磨蹭蹭,以表示自己现在很乖。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故意挑衅,孩子的挑衅行为是一种试探,看看自己究竟能将父母推到哪里,界限是什么;或者是想探知父母对自己怎么样,他们是不是有办法对付自己,就像捉迷藏那样。父母从他们的挑衅行为面前即刻退出,等于告诉孩子“你走得太远了,这里就是界限。”孩子们会很快地领悟其中的道理,调整自己的行为,重新回到与父母合作的状态。

八、重视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

音乐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绝对压倒其他因素的。音乐是促进孩子成长成才的灵丹,它可最大程度地优化大脑的发育,增强孩子多种智能的发展;音乐还能培养孩子社会和情感方面的技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音乐能使孩子的动作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孩子能快乐地、有创造性地与别人沟通;音乐有启迪智慧、教化人类等种种了不起的功能,但首先必须让孩子喜爱音乐,学会倾听音乐,理解音乐,从听觉到心灵都沉浸在音乐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着的智慧和人格的力量,才能真正被音乐所打动,从而灵魂得到升华,变得更高尚、更有智慧。

1.“音乐活动”益于儿童成长

孩童时期的儿歌、动作以及音乐游戏,可以很自然地把幼儿引进语言、感官以及重要的运动能力的训练上。有节奏感的动作与语言、歌曲结合起来的“音乐活动”,能促进幼儿大脑的进一步发育,特别是大脑的“语言区”和“刺激控制区”。这两个区域对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不幸的是,这种有趣的、自然的“大脑训练”形式被电视和一些理论性太强的儿童早期教育方法所替代。

音乐是幼儿欢乐的源泉,孩子能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而且音乐的学习要求全身心地投入,这也就是它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的原因。在音乐活动中,孩子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发展。例如,一个新的音色、一首新的歌曲或乐曲很容易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因而在倾听、歌唱和演奏活动中,孩子的注意力便得到了锻炼。

孩子弹奏乐曲的时候,其注意力必须是集中的,在练习弹奏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注意力的训练。就是简单的主调音乐也有旋律、低音等多种因素,要求不同音高、不同节奏、不同音量、不同音色的多种音乐成分的准确配合,能不能合理、有效地分配注意力,无论对从事学术、事业,还是对管理、领导工作,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和能力。为了演奏好一首乐曲,必须将音乐上的听觉感知与手指、手臂和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巧妙自然地协调一致。这种锻炼不是单纯的“智力”,也不是单纯的“体力”或“灵敏”,而是对孩子将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不同风格音乐的选择上,简单、上口、优美、无伴奏的曲调或歌曲对儿童最合适。选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尤佳。歌词也应与孩子的世界相关: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充满美好的、天真烂漫的思想。专家们很推崇民歌,因为民歌是“词与曲完美联姻的产物”,旋律是“自然地浮出于语言”。当然,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老师和家长也没有必要整天让孩子生活在音乐的背景中,这也不利于健康。适当的静寂气氛能提高孩子的听觉分辨力。在安静的环境中,孩子能集中精力去听。总处在强烈声音刺激的环境的孩子会排斥音乐,也就失去了音乐潜能发展的机会。

当孩子有机会玩简单的乐器时,音乐的体验对其大脑的发育非常重要。使自身以外的东西发出声音,孩子就会极其兴奋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孩子会试着用乐器发声,用此方式来表达自己。当用鼓、铃铛、韵律棒等小乐器即兴“创作”时,孩子能够逐渐摸索出他们创造各种声音的能力和这些声音间的关系。当一个孩子是按父母的意志去演奏某种乐器(如钢琴或小提琴)而自己又不愿意时,就会有压力,会适得其反。所以,要让孩子自由地玩乐器,并从中得到乐趣,这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2.乐器有利于开发儿童的右脑

才华横溢、想人之不能想,想人之不敢想的爱因斯坦,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特殊的思考方式,他以高度的视觉思考逻辑,构思出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思考方式为什么不同于常人?这与他从小受艺术熏陶有关。爱因斯坦从小酷爱乐器,他对乐器的爱好来自他的母亲。母亲波琳·科克在爱因斯坦很小的时候就对其进行了启蒙教育,每当母亲坐在钢琴前弹奏悦耳的曲子时,小爱因斯坦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得入迷,母亲也感到了孩子有很强的音乐感。在爱因斯坦6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拉小提琴。随着时光的流逝,爱因斯坦对小提琴渐渐入迷,后来,小提琴成为他一生的至爱。虽然当时爱因斯坦在练小提琴时也感到很苦、很累,因为传统的小提琴教授法要让初学者一连几个小时反复、机械地进行弓法练习和指法练习,但是,在13岁之后,他就懂得了和声与曲式的数学结构,体会到了演奏莫扎特作品的技巧和奥妙。琴弦和心弦共鸣,他一生中的科学和艺术生涯也开始了。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在爱因斯坦身上,科学和艺术得到了统一和互补。不管旅行到哪里,爱因斯坦的身边总是带着一把小提琴,甚至参加柏林科学院的会议也要随身带着琴盒,以便会后拜访普朗克、玻尔时,能在一起拉拉弹弹。在思考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一旦爱因斯坦的思维陷入了低谷,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放下笔,拿起琴……当那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的旋律开始响起的时候,爱因斯坦的灵感也随之而来。

曾经有人说,爱因斯坦能够取得极高的成就,与他学习小提琴有很大的关系。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演奏乐器是一种细腻的艺术形式,它无处不在的张力能够使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发挥到极致。正是拉小提琴让爱因斯坦在数学的王国里能够自由、有创意地想象,正是拉小提琴让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深奥的理论中找到自己的思路。

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内外的专家认为:演奏乐器具有开发右脑潜能、调整大脑两个半球功能的奇特功效。世界心理学会曾随机将144名6岁大的孩子分成4组。在为期9个月的时间里,4个小组中有3组在著名的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分别参加了器乐、声乐和戏剧学习,而另外一组则没参加任何这方面的学习。检测表明,参加器乐和声乐学习的孩子的智商平均提高了7个智商分,而参加戏剧的小组及对照组的孩子则平均仅提高了4个智商分。

这种结果的产生是有科学依据的。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脑负责完成语言、阅读、书写、计算等工作,被称为“语言脑”;右脑负责完成音乐、情感等工作,被称为“音乐脑”。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因此,作为“语言脑”的左脑的利用率特别高,而作为“音乐脑”的右脑的利用率则特别低,这样,人的左右脑的功能往往是失调的。

实际上,作为“音乐脑”的右脑能够使人产生创造力、想象力及灵感,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来源,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设法开发和利用右脑,那将会大大提高人的智能。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强调:“只有当大脑右半球即‘音乐脑’也充分得到利用时,这个人才最有创造力。”

“音乐脑”的开发在幼儿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幼儿时期是“音乐脑”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音乐脑”的思维模式不仅容易形成,而且能永久保持。所以,幼儿期如能让孩子经常学习演奏乐器,就可以大大地开发“音乐脑”,提高孩子的智能。这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重大影响。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演奏乐器不但是一种消遣活动,而且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实验表明,从儿童4岁开始就让他们多听莫扎特或贝多芬的音乐,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成绩。即便是每天只弹10分钟的钢琴,儿童的智力测试成绩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九、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小时候有一定的绘画才能,将来长大了就很可能成为画家。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小画家和大画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大量的事实证明,幼儿时期画得相当出色的孩子,长大后真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为数并不多。但是,许多医生、科学家、设计师和画家的成才之路却常与儿时爱画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幼儿美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时期通过美术活动培养这种素质是非常有利的,为幼儿今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美术活动除了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外,还可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幼儿一旦形成了这种能力,就可以促进其他方面的学习,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不管孩子是否有美术天才,也不管孩子长大后当不当画家,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培养孩子的绘画才能,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无论对孩子的今天还是明天都有好处。

聪聪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他喜欢画画,入幼儿园前就爱用彩色粉笔在地上涂鸦,入幼儿园后画画的兴趣更强烈了。爸爸专门给他购买了彩色画笔,用废纸订了一些小本本,有的时候一晚上他就能画上一小本。爸爸妈妈只教了聪聪握笔的姿势和认识红、黄、绿、蓝等颜色,至于画什么他们从来不限定框框。

聪聪的画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十分夸张:飞机千奇百怪;汽车、枪炮是最新“研制”的;人和动物的某些特征相互“移植”,有时头比肚子大,美其名日“未来人”,有的后脑勺多长了一只眼,说是“外星人”;小鸡跟在妈妈身边不是在走路,而是张开翅膀像鸟儿一样飞翔。他还画过一张有关月亮的画,月亮上盖起高楼大厦,与地球架起了索道。问他架索道干什么?他说准备以后到月球上去住;问他想爸爸、妈妈怎么办?他说利用人工索道来接爸爸、妈妈;问他在那里吃什么,他说那里养着狼和老虎,可以吃狼肉和虎肉。他的画和话道出了儿童天真的本性。

聪聪画画的时候非常专注,旁若无人,仿佛完全置身于画的意境之中。画枪炮时嘴里就发出“嗒嗒嗒”、“轰轰轰”的枪炮声;画飞机时学飞机起飞的“轰轰”声;画战斗场面时还不住地喊着“冲呀”、“杀呀”,好像他就是画里的某个人。这种天真的行为让人觉得很好笑,但是如果用心体味,融进他的那种气氛之中,便会被深深感染。孩子的圣洁、纯真的心境所产生的美妙感觉难以用言语表达。

让孩子学画画,并不表示是想让孩子当画家,主要是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锻炼手的灵活性,使孩子在绘画中舒展自己内在的想象和情感,通过绘画把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尤其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毅力、耐力。

现在各种少儿美术培训班乃至幼儿园、小学的图画课,大部分从临摹入手,强调以“教师为主导”,限制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那种单纯把绘画技术、技巧作为美术启蒙教育重点的做法是脱离孩子生活实际的,也是违背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记得有份材料介绍,美国的孩子画太阳可以画红的、白的、黄的,而中国的孩子画太阳只能是红的,这充分说明了限制儿童想象力造成的弊端。

有一件事令人难忘:乐乐上幼儿园时,在一次绘画课上,老师让画一只大公鸡,而且老师还画了“样板”。但是,乐乐却画了一座大楼,然后在大楼的最高层画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将头伸向窗外引吭高歌,楼顶上有扩音喇叭,楼内有电视机、录音机,楼下还有绿绿的树木和一群正在散步的鸡娃娃。虽然画得不甚美观,但应该说这是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这幅画出自一位不满6岁的孩子之手已非易事,但因为没按要求去画,老师只给了个“及格”的成绩,乐乐委屈得直哭。放学之后,乐乐又哭着把画拿给爸爸看,爸爸没有责怪他,而对他的想象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用红笔给他打上了鲜红的“优”,然后把这幅画裁下来,贴在乐乐的床头上,乐乐破涕为笑,他认为爸爸的评判是最公平的。

儿童绘画是儿童本身的一种情感宣泄,体现了他们天真的童心、童趣,其中也折射着智慧的萌芽、性格的动向,他们更多的是为满足自己情感的宣泄,所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我行我素,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任何负担。如果把他们这种本性加以限制,让他们按照既定的意图画这画那,他们会感到不知所措,感到画画很难,有压力,慢慢地就会失去兴趣。在指导孩子画画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1)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孩子们都喜欢玩,都喜欢新鲜的东西,所以开头几次活动应该尽量多提供一些绘画工具,油画棒、毛笔、彩色水笔、水粉颜料、胶水、毛条、手工纸、铅画纸、卡纸、白报纸、彩色卡纸、旧报纸、广告纸等,和孩子一起玩绘画游戏、手工游戏,吸引孩子动手参与,渐渐地适应活动,乐于活动,期待活动的开始。

(2)给孩子积极的肯定。鼓励孩子大胆作画,多为孩子的进步加油鼓劲,多表扬多赞赏,给孩子多一点的自信。

(3)多引导孩子。在指导孩子画画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多给予引导、少示范,不能让孩子比着已有的画“照抄”。可以先画给孩子们看,然后将示范画收掉,鼓励他们自己画,画得不一样也很好。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去田野,去爬山,去看海,去动物园,让孩子随身带着画笔,在观察浪花、树木、建筑物、旷野、天空以及天上飞翔的小鸟、动物园里的野兽,产生创作的欲望时,马上画上几幅。这样做,比让孩子呆在家里画画效果好得多。

(4)注重和孩子交流讨论,帮助孩子丰富画面的内容。可以从主题交流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实物,鼓励孩子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画画的同时也要多交流,当孩子画不下去的时候,进行一些引导性的交谈,鼓励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想象,自己来丰富画面。

(5)尊重孩子。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喜好的颜色,即使明知不好看也不妨让他尝试一下,然后再比较给他看,这样做远比你说教的效果好。画画过程中不干涉孩子运用图形和颜色,让孩子做画画的主人,让孩子体验画画的乐趣,并进一步得到提高。孩子间不做无谓的个体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儿童绘画有一个过程和规律,画面是与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符合的,儿童学画画应表现儿童的感受和天性,应具有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有的家长不理解这些,对儿童的画过分挑剔,不给予尊重。常听说:“这孩子尽胡画,哪有把人画得比房子还高的?这画的是什么呀?难看死了!”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儿童画,要孩子照大人的想象画,画不好就命令:“擦了再画!”这样做会使孩子对画画产生畏缩情绪和厌烦情绪,这种教育方法往往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限制他们的自由想象空间而使其失去绘画兴趣。作为父母应经常鼓励孩子,任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不失为促进孩子成才的一个秘诀。 iW/va1C7g3kdST9QSR62ZyxBf52bCZxKI01p59ADGQwo/X6g+/7Yy6gtwsKGdgb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