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好父母成就好孩子
孙钰

第一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最初接受的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对孩子能否形成良好的品行、性格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常说,不同的家庭给儿童以不同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事情最难,一位心理学家回答“当好父母最难”,对此,很多家长深有同感。作为孩子的母亲,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无愧于孩子“首席教师”的光荣称号。

一、全面认识早期教育

“重生轻养”曾经是我国传统的育儿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现在早期教育受到社会尤其是家长的普遍关心与重视,这本来是一种令人欣喜的进步。但是,目前在早期教育的问题上,很多家长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误区,比如把早期教育仅仅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而且还把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早期的或超前开始的认字、计算等知识技能的训练。

从科学角度讲,早期教育既不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也不是提前、超前开始的对孩子进行的读、写、算等知识技能的训练。作为人生教育的起点,早期教育关注的是孩子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它要引导和促进孩子身心的发展,但不是要人为地加速孩子的发展;它要以孩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为基本依据,而不是不顾孩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过早地把那些孩子还不能理解的知识和技能教给他们,人为地造就出一批早熟的“小大人”,缩短孩子们的童年期。

早期教育的正确途径应当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能激励他们主动探索的环境,引导他们接触并认识周围生活中的物体、情景和人们,发展他们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积累和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培养认识与探索周围环境的兴趣。

1.早期教育不等于超前教育

近年来,年轻妈妈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这本来是个好现象。然而,由于妈妈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误区。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早期教育呢?确切地说,科学、适时的早期教育是有益的,不科学、任意超前的早期教育不仅无益,而且还是有害的。科学、良好的早期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不能片面化、绝对化。有人说“早期教育没做好,孩子这辈子就完了”,还有人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这些观点都太绝对化了。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许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不能说哪一个阶段是最重要的,哪一个阶段是不重要的,应该因人而异。北大的副校长陈章良7岁以前一个字都不认识,可他29岁就成了博士生导师,从这个例子来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比如,长跑起跑时慢了一两步、两三步是没有关系的,关键是中途要有实力,最后的一两百米能够很好地冲刺,开始落在最后也有可能得第一。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是这样,把人的成长过程看成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正是“早期教育决定论”的错误所在。

有不少妈妈都把早期教育理解为“超前教育”,“超前教育”是将教育时间大大提前,比如让孩子在4岁以前掌握4~6岁孩子的知识,4~6岁孩子学习小学的课程,小学时学中学的课程,中学时学大学的课程等。这种教育对个别人可能适应,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行不通的。当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确实存在“越超前越好”的倾向。有的省市“家庭教育大纲”甚至把“超前性”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教育原则提出来,有的商家也跟着推波助澜。于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超前教育。

其实,儿童时期是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但要促使其发展是有条件的。按照美国著名儿童学家格塞尔的思想,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两者之中他更看重“成熟”。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型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关系密切。他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双生子爬梯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让双生子中的一个从48周起每天做10分钟的爬梯训练,延续6周,到第52周,他已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先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周才开始训练,但两周后,这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爬到楼梯的顶端。由此,格塞尔得出的结论是: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效果不见得好,不见得有那个必要。不仅没有必要,还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弄不好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妈妈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希望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能在学习的竞争中占有优势。提前一些进行教育和训练,可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有一些优势,但这种优势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即或是有一些优势,也很可能只是一时优势,不见得能一直保持下去。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做过的一个实验就很能说明问题。把不同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从3个月起提前进行早期教育,另一组不进行提前的早期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试一次。他们发现,提前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智商平均高出15点。然而,并不能以此得出这种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的结论。因为有些拥有这种优势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四年级时,就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而另一组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通常都已赶了上来。

上述两个实验告诉我们,任意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不见得是一件有益的事,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的人自认为一定会早出人材,出高水平的人材。其实,这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是一种推测,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伊捷斯说过:“儿童超过自己年龄的发展,对于判断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不能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不排除缺少早期发展,后来却发生跃进的可能性。”

儿童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及时进行必要的培养教育和训练,但不应任意超前。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恐怕哪个妈妈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即不丰满也不甜美”的“早熟果实”的吧!因此,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早期教育也应循序渐进。

2.早期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1)极端期待心理引发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

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心理一旦极端化,必然在认识上诱发非理性思维,忽视孩子发展的实际,产生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为了满足心理期待(甚至是虚荣心),混淆孩子心理上的“可学”(潜能)与教育学上的“应学”(能力)之间的本质差异,盲目地“选择”一些打着科学旗号的“快速学习方案”、“神童培养计划”。

(2)庸俗功利心理引发“成人中心”的教育方式

任何教育都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即教育价值的追求。教育过程中的庸俗功利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短期效果,不惜以牺牲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代价。这是一种典型的“成人中心”的教育方式。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提前学习,错误地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一切为了“高人一等”。

(3)盲目攀比心理引发“无个性化”的教育

用熟悉的同学或同龄儿童的优良表现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如果使用得当,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相当多的妈妈攀比心理膨胀,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随意选择评价标准,盲目攀比,错位比较。其结果是孩子的个性消失,成长为顺从的“乖兔子”,抑或是孩子的个性扭曲,成长为叛逆的“坏豺狼”。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误区主要源于教育文化的缺陷与教育理念的偏失。当前,消除早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心理误区必须从家庭教育文化建设与开展亲子教育入手。就家庭教育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以家庭为单位,优化家庭精神生活环境,净化家庭教育氛围,减轻家庭教育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净化教育市场,端正教育舆论导向,传播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将家长的教育热情视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并且转化为理智的教育行为,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就亲子教育而言,一方面加强亲情教育,利用血缘与亲情为纽带增强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另一方面加强亲职教育,树立家长的职业教育意识与职业教育能力。“教育孩子是妈妈的天职”,良好的教育意识与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妈妈的自觉追求。

二、让亲子关系和谐

大家如果回首童年或许会感慨地发现,那些让您刻骨铭心受益终身的教育大都是您最喜欢最爱戴的人给予的,而那些美好的记忆与您所厌恶的人可能毫不相关。妈妈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就可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讨厌他们的老师,则可能讨厌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讲的一切。孩子对于父母或其他人的关系也基本上如此。大家面对现实也许会感到,当您与孩子的关系发生了问题,您的教育也会随之陷入困境。所以,如果用一句话说出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那就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

1.关键在定位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妈妈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妈妈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家长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家长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妈妈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妈妈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妈妈的“权威”,转而和妈妈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如果不去抓挠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2.跟孩子做朋友

孩子都想和妈妈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这让他们感到“被了解”。

爱默生曾说过:“被了解是件奢侈品。”的确如此。孩子需要被了解,并且是朋友般的了解,家长只有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才会为他们所接受,否则,你就无法和孩子建立起健全的关系。只有朋友的关系,才是彼此之间充满信任感的沟通。

在中国近代史上,出了三位特殊的女性,她们是: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姊妹,老大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孔祥熙是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部长;老二宋庆龄则嫁给了孙中山,被尊称为“国母”;老三宋美龄是蒋介石的夫人,宋家姊妹三人一生的成功与她们的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宋氏父母坚持三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不计毁誉,务必占先”,二是男女都一样;三是和孩子们交朋友。早年,宋嘉树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他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思想束缚的乐园,使三个女儿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在三个女儿中,宋霭龄和宋美龄天资聪慧,大胆泼辣,在她们刚满5岁时,宋嘉树就把她们送到寄宿学校———中西女塾去读书。老二宋庆龄与姐姐、妹妹一样聪明,但不像她们二人那样大胆泼辣,锋芒毕露。7岁时,父亲也把她送到了中西女塾。由于宋嘉树早年的教育讲究中西结合,在宋霭龄13岁时,宋嘉树夫妇便把她孤身一人送到美国求学,因此,宋霭龄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赴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子之一。两年后,宋氏夫妇又把二女儿宋庆龄也送到美国学习。当时宋美龄年仅11岁。由于年龄小,所以在威斯里安女子学校注册为特别生。从此,宋家三姊妹全都去了美国,接受西方高等教育,宋嘉树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

宋霭龄极富音乐和表演才华,宋氏夫妇便努力做大女儿表演的最佳“搭档”,另外几个弟弟和妹妹则是忠实的观众。傍晚时分,常常是由宋夫人熟练而凝神地弹奏钢琴,几个兄弟姐妹围在一起,听父亲和大姐的男女生二重唱。听着父亲纯美洪亮的嗓音在钢琴的伴奏下流淌出的美国南方民歌,宋家姐妹们从心底升腾起对父母的崇敬与热爱。二女儿宋庆龄沉着稳重、文静腼腆,和姐妹兄弟们在一起玩耍时,她总是最含蓄文雅的一个。不过宋嘉树夫妇是开明的家长,没有封建家长的威严,他们为孩子们营造的生活环境和气氛,也使宋庆龄在这方面得到了锻炼。

在假日里,宋家孩子们在院子里尽情玩耍,有时还爬过院墙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嬉戏;有时到田野里奔跑,到野外采集花草,捕捉虫鸟,无拘无束地欢娱嬉戏。有一次,姐妹几个玩“拉黄包车”的游戏,而且玩的颇投入,大姐宋霭龄扮作黄包车夫,二姐宋庆龄扮成乘客,弟弟妹妹们跟在身后又蹦又跳,玩的甚是开心。不料,由于“车夫”拉车用力过猛,黄包车失去控制,这下坏了,把“乘客”抛了出去。“车夫”知道闯大祸了,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最难受的是“乘客”,又疼又委屈,一脸的不高兴。

后来这件事被父亲知道了,他慈爱地对大女儿宋霭龄说:“做游戏一定要掌握分寸,拉‘黄包车’可不能光凭力气呀!如果是伤了乘客,那以后还怎么拉生意呢?”宋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宋嘉树又把二女儿宋庆龄喊过来笑着说:“我们的这位小‘乘客’宽宏大量,又勇敢坚强,真是个了不起的小英雄!”宋庆龄受到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也很快雨过天晴了。而宋嘉树夫妇在教育子女时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常常受到当今做父母的称道。

3.与孩子共同分享一种兴趣

世界闻名的丹麦童话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生于一个城市的贫民家庭。他创作出的童话故事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受到全世界儿童的热烈喜爱。他父亲虽以修鞋为生,但却深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领着安徒生沿着羊肠小道,攀上高处,给他讲欧登王城堡的故事,讲他小时候所经历的遭遇,讲穷苦人的故事。父亲明白自己不能给儿子提供什么好的玩具,看着小安徒生求知若渴的眼睛,他也常常感到很内疚。

有一天,他在做活时剩下了一块木头,顿时想到可以给孩子做些小玩意儿啊!他决定给儿子做几个木偶。父亲把木偶做好了,又对他说:“你去和妈妈要一些没有用的碎布来,给这几个小‘演员’缝制几件衣服。”小安徒生听了,高兴地叫道:“好啊,就去问妈妈!”他兴冲冲地跑到妈妈那儿,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给小木偶们各自缝了一套,安徒生细心地替他们穿好。父亲对他说:“它们是不是很像几个演员?咱俩玩‘演戏’怎样?”他们从院子里搬来一张桌子当作舞台,还从书架上找来一本名叫《荷尔堡》的书做剧本,就这样,父子两人在堂屋里演起戏来。他们互相练着台词,不时地争执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简直像两个专业的演员。爸爸滑稽的动作和幽默的语言把小安徒生逗得东倒西歪,实在演不下去了!妈妈这时也放下手里的活儿,当他们的观众。隔壁的邻居们也被笑声吸引了过来,都笑这父子俩真是疯了!

之后,安徒生又遇到一位对他创作很有帮助的人,一位在医院里专门给人收拾东西的老太太约翰妮,她是位和善并且会讲很多故事的老人,对这座古城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老树都能讲出故事来。讲完后她总是说:“这一切都是存在的,不是瞎编的。”安徒生认真地听着这些故事,听时他常流出眼泪或者大笑起来。日子久了,他听到了很多的故事,就把这些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自此以后,安徒生就迷上了故事,迷上了演戏。那些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对他来说,就像挪威古老神秘的森林一样吸引着他。为了演好戏,为了了解更多的故事,他疯狂地喜爱上了看书。这对他以后的童话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意识到机遇是要靠自己努力寻找的。于是在1819年6月的一天,14岁的安徒生走到母亲的面前,说出自己埋在心中多年的理想,“我要当演员,我要演戏。”他不顾家人好心的劝阻,毅然踏上了通往哥本哈根的漫漫长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安徒生在剧院牧童合唱队或士兵队里扮演小角色,度过了哥本哈根那漫长的冬天后,他逐渐意识到演戏并非他追求的最终目标。他开始改变追求的目标,他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支配演员的行动,他要写作。为了避开一些人鄙视的目光,他外出旅行,到法国、德国或者意大利,广泛接触生活在下层的穷苦人民,他为自己没有能力来帮助他们而感到痛心,于是他就用童话的形式把人民大众的疾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出来。他热爱编故事,以每年写一本书的速度勤奋写作。他的童话作品每写出一篇,都会得到世界性的赞誉。他在写童话故事的同时,还写小说和戏剧。几年以后,他用巨大的艺术创作成果证明了自己非凡的成功。他执着追求的梦想也得到了实现,他的童话作品一版再版,各种荣誉纷纷而来。

4.误解后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大人有时会错怪孩子,这很正常,因为许多大人不知道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孩子犯了错,要向大人认错,向被冒犯的大人道歉;可大人犯了错,错怪了孩子,却很少向孩子说声对不起,这就不正常了。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大人都不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在一所小学,就发生了老师向学生道歉的新鲜事。

一次,班主任梁老师走进教室,看见刘晨同学正在大声说话,就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批评了他。刘晨很不服气,对老师说:“不是我先说的,为什么光说我一个人?”梁老师没想到刘晨会反驳,顿时有些生气:“我就看见你说了!”刘晨的眼里涌出了泪水,不再吭声。晚上,刘晨想起白天的事,心里委屈极了。原来,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有同学高声说话,影响别人写作业,于是他站起来说:“你们别讲话了……”正在这时,老师进来了。怎么办?是把委屈憋在心里,还是告诉老师?刘晨决定写在日记里。第二天,语文老师批阅日记作业时,看到了刘晨的这篇日记,便马上交给了梁老师。梁老师了解到事情的真相,知道自己冤枉了孩子。怎么办?是找刘晨当面认错,还是公开道歉?梁老师想了一想,决定公开向刘晨道歉。在家长会上,梁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检讨了自己没有调查清楚就错怪刘晨的错误,并诚恳地向刘晨说了声:“对不起!”刘晨做梦也没想到,梁老师会对自己说“对不起”,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教师,能向一个11岁的小学生公开道歉是多么难得!这说明学生在老师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的,他把孩子看作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而给予尊重;同时,他又对孩子这样的未成年人用自己的真诚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人无完人”,谁都免不了会有过失。我们总不能像蜗牛一样,把所有的错误都装进一个大壳子里,天天背着,那有多累啊!其实,大人做了错事,也应该像孩子一样大胆承认并立刻改正。丢掉面子,丢掉错误,轻装上路,那有多轻松啊!

一次专家座谈会上,有位家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人犯了错误,面对孩子,应该怎样解释呢?比如说,孩子做了一件错事,我知道了就责备他,骂他。事后我发现错怪了他,但没有勇气向孩子承认错误,这一点让我们大人很难办。专家回答说:大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大人也要实话实说。如果能对孩子说一声:‘对不起,我错怪你了!’孩子是会非常感动的。

有时,家长老是放不下架子,觉得自己是大人,怎么可以随便向孩子说‘对不起’呢!其实这还是一个观念问题,我们跟孩子可以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有来有往,谁做得不对谁就认错。这样,反而显得大人很光明磊落,在孩子眼中也很有分量。

三、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冲突

独生子女任性、爱发脾气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如:自己的要求没能满足,就大哭大闹,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颇有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当孩子反抗我们时,我们的特权受到最大的打击,如果我们用民主的态度来代替专制,就不会卷入权力之争。教育孩子的过程可以说是无尽的冲突过程,孩子的执拗常使父母火冒三丈,却不知如何对付。

5岁的吉米使妈妈束手无策,每次该吃饭的时候,妈妈把饭盛好,放在桌子上,吉米不是在看电视,就是正玩得高兴,总是不来吃饭。气得妈妈只得打他几下。但有时刚刚揍完,他泪痕未干,就又东张西望不好好吃饭,或者只是这一顿好好吃,下顿饭又不按时吃。

妈妈总是想要告诉吉米:“让你吃饭你就吃。”而吉米的行动告诉妈妈:“我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5岁的吉米就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法来抵抗妈妈,打败妈妈。妈妈和吉米天天在较量。如果妈妈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这种关系是不好改变的。

我们可以用自然结果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叫了吉米两声,他还不来按时吃饭,等大家用完餐后,就把饭菜收拾起来,不再给他吃。如果他再来要零食,要喝牛奶、吃饼干,则坚决不给,要吉米等到下顿饭一起吃,就这样坚持下去。吉米饿了,又不能吃零食,下次便会按时来吃饭。我们态度应很明确:“吃饭是自己的事,你不来吃就只有饿肚子。”如果我们采取强迫手段要孩子一定按时吃饭,孩子就会反抗,互相对抗的结果会变成我们在鼓励孩子反抗。

5岁的罗伯特因为感冒、发高烧,两天没有去幼儿园。今天他稍好一点,想去游泳,妈妈说:“你不能去,你还没全好。”罗伯特噘起嘴不高兴。一会儿妈妈听到后门响了一下,罗伯特穿好了游泳裤,正要下水。“对不起,罗伯特,你今天不能游泳。”妈妈走过去把罗伯特拉了回来。罗伯特又哭又叫,朝着门又冲了过去。妈妈走过去,关上门,什么也没说,她也没有制止罗伯特哭泣。罗伯特哭了一阵,开始咳嗽。妈妈还是什么也没说,继续挡着门,不让罗伯特出去。最后罗伯特大叫道:“我恨你,妈妈。”然后到自己屋里去了。妈妈继续干自己的事,并不理会罗伯特。

这件事看起来妈妈是在与罗伯特打权力之战,罗伯特要去游泳,而妈妈堵着门不让他出去。这里妈妈有一个迫不得已的原因。在一般的情况下,妈妈可以考虑应用结果法,使孩子从结果中吸取教训。但此例的结果却是妈妈与孩子都难以承担的。没有哪个妈妈忍心让孩子生病以取得自我教育的结果,这样是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妈妈需要利用一下自己的权威,这是她的责任,保证孩子不再生病。妈妈在这里采取了非常冷静的态度,没有激化矛盾,更没有为维护自尊而采取过于激动的手段。

有些做父母的总是为自己辩解,似乎所有对孩子的逼迫行为都是为孩子们的利益才那样做的。我们真是为了孩子们吗?我们自己的利益是不是也在其中?如果孩子照我们说的做,我们是不是得到了自我的满足?我们是真的想做一个好家长,还是想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孩子很听话,从不违抗命令?我们是不是不顾孩子自己的意愿而行事?我们是不是想占上风?如果我们时常检查自己的动机,就会做得更明智、合理一些。

检查一下我们的管束结果,也能得到一些启示,了解我们是否在与孩子进行权力之争,主要不在方法,而在结果,我们“教育”孩子之后他们仍坚持原来的行为吗?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我们做父母的自己先做到了吗?他们是不是在反抗?我们的语调是不是告诉孩子们我们很霸道?我们的语调是不是表明我们很专横、很生气?坚持立场一般是用无声与平静来表达,为权力则是用争吵、生气的形式来表达。

只有了解儿童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对待孩子,以达到你所要求的目的。罗伯特发脾气,因为他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而并不表明他在“恨”妈妈。妈妈知道这只是一时的执拗。坚持住了,罗伯特会放弃。关键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帮助罗伯特冷静下来,不使对抗升级。

妈妈把车停在学校门口,4岁的金就是不下去。金病了一个星期没去上学,现在病好了,他还是不想去学校。妈妈央求说:“快点,金,都快上课了,老师和同学在等你。做个好孩子。”金却缩在车座上,不肯下去。妈妈向老师求救:“金不去上学,我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下,应采取与罗伯特的妈妈相似的处理方法,把他拉下车,不说什么,也不发脾气,很果断地去做,随情况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行动。如果妈妈不生气,冷静行动,就不会发生权力之争,也给金一个受教育的机会。

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要格外当心,不要让孩子的挑衅将你引入权力之争。这里面最关键的控制因素是作为成人和家长的自尊心和权威感。如果你火冒三丈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本身,而是因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这时你应当强迫自己退出冲突,否则便会误入歧途。

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在今天的社会中,民主的意识已渗透社会的各个层面,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里,施行绝对的权威都是不受人欢迎的。作为家长,我们不应也不能够再像以往那样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在家庭中,我们必须建立起和谐的合作氛围,对孩子施行引导和鼓励,用民主的态度来代替专制主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与孩子产生不必要的冲突。我们家长的地位不再是权威人士,而是通情达理的领导人;对孩子不是施行压力逼迫,而是引导、影响;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孩子服从我们,而是服从社会规范;我们不是用惩罚来制服孩子,而是引导孩子自我决定。

当我们的孩子反抗我们时,我们的特权受到最大打击。如果我们所关心的是事情的正确处理,而不是自己权力的范围,就会赢得孩子的尊重。如果用民主的态度来代替专制,我们就不会卷入权力之争。

用正确的态度来处理与孩子问的冲突,需要父母们的毅力和耐性。理解孩子,鼓励孩子,相互尊重,尊重事实的本来面目,以此来争取孩子,这些做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赢得孩子的合作,避免权力之争。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当孩子已经开始发脾气,使性子,局势已经有些僵化时,临时抱佛脚,想出一个逻辑结果来让孩子就范,这种方式是行不通的。

避免冲突,争取合作是我们的理想,无论从父母的角度还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合作是共同的愿望,冲突是不会让任何一方感到愉快的。合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彼此了解、协调、改善的过程。在合作中,我们应摸索出一些规律和技巧,鼓励孩子们与我们合作。合作必须靠赢得,而非强迫。正确的行为是鼓励的结果,强制不能带来根本的认同和长期的合作。

四、用真心和孩子沟通

很多家长总是无奈地说,每次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刚刚开始就吵了起来。其实这会增加交流的困难。在真正开始交流之后,交流双方都应保持理性的态度,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应以一种平等的身份来对待对方。对家长来说,在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不要一遇到与自己观点不符的地方就以“过来人”自居,全盘否定孩子的思想,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行事。“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没有家长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关键是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到用心。

父母经常会这样抱怨:“孩子什么事也不愿和我讲。”而孩子却诉苦说:父母不理解我们的需要,他们想说的就说个没完,而我说时他们却心不在焉。”其实孩子有许多事情、感受是很想跟父母说的。他们有欢乐、有苦恼、有意见,没有得到及时的交流,主要责任还在于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没有认真地或不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如何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实质上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有问题。不愿听孩子讲话、不和孩子谈心,你怎么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你又怎么可能帮助教育孩子?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父母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敞开心怀和孩子谈看法、讲见闻、说愿望、道欢乐、诉苦衷,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对话的家庭气氛。

有一个13岁的男孩子,由于母亲不再给他零花钱了,没钱去打游戏机,所以对母亲很反感。母亲说什么他都不听,事事与母亲对着干。这位母亲说:“为了孩子学习、生活得愉快,我经受的艰辛都不让孩子知道,没想到他现在这样对待我。”

后来,在外地做工的父亲回来了,他把自己的艰辛和经历都告诉孩子,不久之后,妈妈发现孩子竟然变乖了许多,问孩子的爸爸是怎么回事。孩子的爸爸说:“小孩子也是人啊,很多问题,你只要去跟他沟通,他就会明白了,你以前缺乏和孩子沟通啊!”母亲听了恍然大悟,从此特别注意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结果,孩子身上许多逆反的行为都消失不见了。

如果这位母亲以前就能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艰辛,那么,孩子就会理解母亲,改变自己对母亲的错误态度。那么,父母们应当怎样与孩子沟通呢?

1.要消除对孩子负评价的心理定势

父母对孩子过去的表现所形成的看法会影响现在对孩子所说话的理解,甚至误解和歪曲。不是一好百好,爱屋及乌;也不是一坏全坏,以偏概全。孩子是发展变化的,父母要排除主观偏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2.一定要认真听孩子讲话

对于孩子的话,父母应表现出热情和兴趣,并表现出很高兴和孩子沟通。孩子讲话时不打断、不批评,并能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说话的内容,使孩子感到他们被理解、重视和接纳。

3.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

父母要注意孩子内心的需要与感受,体会他们的心声、苦恼和心理矛盾,鼓励他们坦诚地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父母不赞同他们的某些行为,并不表示对他们的感受不理解、不认同。父母对孩子的感受认真加以理解和评价,将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4.言语要切合实际,合乎情理

父母与孩子交流思想情感要实事求是。无论是批评、表扬和评价,也无论是谈论家庭和社会问题,都要切合实际,有理有节,不能跟着感觉走,随着性子说。比如,你批评孩子一件事情没有做好,你不应这样说:“笨蛋,我已经说过一千次了,为什么还不改。”这就是夸大其词,于事无补。要运用切合实际、合情合理的沟通方法,培养孩子的理智感、自信心,增强教育效果。

5.沟通时言语要清楚、具体、明确

“好吧,你玩一会儿,就回来做作业。”这“一会儿”是多长时间,孩子有他们的打算,父母有自己的要求,两者不一致,结果产生冲突是必然的;同样,做父母的也不能接受孩子言语不详的话,否则也会带来麻烦。如孩子说:“妈妈,这个双休,我们几个同学到盘山去玩玩行不?”你不能马上明确表态。因为孩子和几个什么样的同学去,具体怎么安排的,什么时间回来都不清楚。父母与孩子间产生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往往是由于言语不祥、语义不清、模棱两可、似是而非造成的。所以,沟通要成功、有效,言语就要清楚、具体。

孩子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不会有自觉性,你不说明原因,只是“我说你做”,会有强迫命令之嫌,孩子会认为你主观,强加于人。所以对你的决定要说明原因。另外,当出现问题时,父母还应有自我批评精神,把属于自己的问题说清楚,不能把自己的毛病、问题模糊地敷衍带过,却去具体指责孩子的不对,那样孩子会认为你没有责任心,是不可信赖的父母。所以,与孩子交流时时刻刻都要抱有信任、友善、尊重的态度,口气不应有烦人、生气、责备或警告之意。

五、对孩子要巧用体罚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现在提倡对孩子进行鼓励教育。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在教育上很成功的父母,对惩罚本身都持有疑义,没有哪本教科书上或成功的教育者会在某种场合大谈惩罚的作用,体罚就更是名列队尾,不为提倡了。但体罚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并非完全没有其价值,对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的幼儿,某些时刻,体罚还是必要的。体罚的目的在于提醒孩子,社会对他们的行为是有限制约束的,他们不能为所欲为,尤其在一些场合不容多讲道理,需要迅速约束住孩子的捣乱行为。

对孩子施行的体罚大多是打孩子几下,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首先,不能在孩子身上乱打,不顾首尾,一气之下往往出手很重,结果使孩子受伤。一般来讲要打孩子的屁股,既对孩子的身体没有伤害,又使他们接受教训。另外,打孩子时,一定不能在气头上,这样容易转为一种发泄,而非仅仅为了停止孩子的不听话行为。有些大人打孩子,最终成为一种发泄行为,把他出不了的怨气发泄在孩子身上,这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有一个妈妈正在房间里打电话,5岁的孩子基米打开了电视,将音量调到最高。妈妈回头向他示意将声音降低,但基米躺在沙发上纹丝不动,妈妈过去将电视关上,又去接着打电话,但基米又用遥控器将电视打开。妈妈再次从基米手中抢过遥控器,将电视关上,基米毫不犹豫地从沙发上起身,跑到电视机前又一次打开了电视,并挡在电视机前使妈妈不能关上电视。妈妈匆匆结束了讲话,将电话挂上,一步冲到基米跟前,生气地将他扔在沙发上,狠狠打了几下,并且说:“你这个不听话的孩子,一点规矩也没有,我要让你尝尝苦头。”

这里妈妈有没有必要打基米几下呢?当我们打孩子时,是为了制止他们的行为不影响当前的局势,如果局势并不急迫,或造成的问题已不存在,就没必要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用体罚来教训孩子,这时候打孩子会令父母在过后觉得很不明智。在情绪激动时打孩子,一是父母容易反应过度,对孩子采取过于强烈的惩罚,或下手过重,或孩子抵触情绪过高,不能看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之处,只看到父母在对自己展示权威,不认为是由于自己犯了错误,应受惩罚,更不想在将来改正错误,积聚在心里的尽是对父母的不满。抵触情绪一旦形成,就会发展为敌对态度,一旦有机会,定要同父母较量较量。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已经挂上了电话,虽然是迫不得已,但局势已变,妈妈大可不必先去打他一顿,而应采取缓和的步骤,试着与基米聊一聊。当然,情况也许会比较特殊,妈妈正与对方讨论重要的事情,所以不愿放下电话,打断正在进行中的谈话,这时妈妈可以打基米几下,逼使他停止无理取闹,也使他懂得这样做是为了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即对他人的礼貌和尊重以及自己的行为应遵守的限度与规范。

对上例再深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基米或出于向妈妈挑衅或是与妈妈开玩笑,这两种心理导致他并不想象后果,不知这样做会给妈妈带来不便,如果妈妈能够主动撤离现场,到另外的房间去打电话,基米自觉无趣,一场冲突也就无缘而发,当然也就不会发展到非要体罚不可的程度。

在不得已情况下对孩子进行体罚后,稍过一会儿,父母应表示对孩子的爱,或拥抱或亲吻,使他们明白父母这样做是为了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是出于对他们的爱,不致因这场惩罚而损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任何情况下,体罚都应限制在有限的数目下。事实已经证明,越是挨打多的孩子越是不求上进或不守规矩,因为他们视挨打为一种惯例,特别是有些父母对孩子发泄种种不满的时候,并没有将这件事本身的过错讲清楚。孩子盲目地挨了打还不知原因何在,敌对情绪一旦确立,就会前功尽弃。如果孩子要常常挨打才能有所收敛,做家长的应该问一问自己,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明智,是否别有它途?

一位年轻的妈妈讲述了她“惩罚”儿子的过程:

一天,儿子放学回到家,他说他终于有了击败我的法宝了。他说他在学校学习了《儿童权利法》!通过学习,他了解到:他的房间不一定得由他打扫;他的头发并不是非剪不可;他不一定要吃我让他吃的东西;他有说话的自由;他有选择读什么书看什么电视的自由;他可以戴耳环;只要他愿意,他还可以文身或者在鼻子上打孔呢;如果我打他的屁股,他可以起诉我。所以,别碰他,因为他的身体只归他一个人所有,也不是用来让我拥抱或者亲吻的;我不能像他外婆对待我一样对他进行说教———这叫精神控制,也是非法的!他有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以后,我如果再侵犯他的权利,他会打电话给少儿服务部投诉我!

儿子有法律意识是一件好事。但是,我想让他知道生活中不只有法律,一个人也不能只有权利。第二天,我们去采购,尽管他百般恳求,我仍是没有给他买他喜欢的“耐克”鞋和“耐克”衬衫。我当着他的面向少儿服务部咨询我这样做是否合法。少儿服务部明确答复,他们并不关心我给他买的鞋子是杂牌的还是名牌的。接着,我取消了带他到驾校学车的计划;我拒绝给他买冰淇淋和比萨饼。我说,等一等吧,晚饭有猪肝和洋葱,因为这些都是我喜欢吃的东西,到时他可以和我一起吃。

我还说,不但如此,我还要将他房间里的电视机卖掉,用这些钱给我的汽车买几个新的轮胎;对了,我还要将他的房间包括他的床出租。因为少儿服务部只要求我让他有住的地方和满足温饱所需的衣服及食物。另外,我今后可以不给他零用钱,这些钱省下来可以给我自己买些东西呢。我可以不给他讲故事,甚至不和他讲话,因为我也有我的权利!突然,我看到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妈妈,我疼……”他伏在地上叫喊着。“怎么想起妈妈了?你可以向少儿服务部撒娇呀!”我扑哧一声笑了,儿子也笑了,伸开双臂等待着我将他抱起。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高明的惩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礼仪和是非观念。所以,当孩子犯错误时,运用一定的手段加以惩罚是完全必要的,而这个必要的前提则是“巧”。

六、不做强势妈妈

有人说:母亲一手摇着摇床,另一只手却在摇动整个世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在家里教育一个男孩,那是在为社会培养一个公民;如果你在家里教育一个女孩,那是在培养一个民族。因为她将来也会做一个母亲,会把自身的种种优秀品质代代相传。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抚养孩子是母亲的天职工作,母亲对社会的最重要的一种贡献就是在孩子的幼年阶段向他们传递自己对于人类思维成果和行为方式的理解。

确实,母亲的言行对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着相当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但如何正确地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却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所欠缺的一种技能。

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太没主见,依赖性太强,但很多妈妈却没认识到,这种没主见和依赖恰恰是由父母的大包大揽造成的,而妈妈在其中的影响力更要大于爸爸。因为受“家长特权”心理的影响,很多妈妈常常会把自己的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而孩子只能在这种种强加中拼凑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更多的妈妈变得越来越强势,孩子则在这种种的约束中变得越来越趋向“弱势”。下面是一些母亲的观点:

1.我是他妈,不听我的听谁的

方女士,企业财务:

也许是专业关系,生活中的我做事风格也很严谨。尤其是在对我儿子的管教上,我承认我有点主观,有时候几乎是专制。其实,可能是因为我父母从小对我管教严格的关系,我始终认为,家长就应该有家长的威严。现在的小孩吸收新事物的渠道和速度远远超过大人,你不严格管教,孩子很容易走岔路。一直以来,丈夫工作很忙,由我来管理儿子生活中的一切。这在我和我家人眼里已成定式,我也习惯了儿子的一切由我来安排。七八岁的孩子对许多事物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更不具备自己的判断能力,此时正需要家长的帮助和引导,我管教他约束他是理所当然的。

儿子今年夏天开始上学了,在我眼里原本乖巧的儿子,上学后,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偶尔还会违背我,或者与我争辩。记忆最深的是十一长假,他被同学邀请去家里玩,我答应了,长假休息七天,玩一两天,也不会影响学习,何况,我也希望他是个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人。但后来,他提出要回请同学来家里,我没答应,并不是小气,实在是怕麻烦。我和丈夫双方父母年纪都大了,平时根本没精力来帮助我们,一家的日常起居,包括孩子的接送,都由我和先生自己承担,很辛苦。难得有个长假休息调整一下,来这么一帮半大不小的小家伙,跟在他们后面转都来不及,太累人了。

孩子很委屈,找爸爸帮忙,最终还是被我拒绝了。先生怨我对孩子太严厉,我的理由是不立规矩,怎成方圆。尤其对小孩,只能是说一不二,经常出尔反尔,那还怎么立威信,他以后还能听你的吗?我就是要儿子明白,我是他妈,他听我的话是应该的。这次期中考试,儿子没能得双一百,他的解释是粗心。这种理由被我毫不客气地推翻了,不好就是不好,找理由只是为了给自己退路,让这个不好变成合理化,小小年纪就学会这一套,长大了,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吗?

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偶尔来看孙子,会不满我的教育方式。面对他们的不满,我会耐心地解释(当然是背着我儿子)。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蛮能理解我,最多把我说一通,也就不再干涉了。其实,我的专制只对我儿子,因为我认为这样做是必须的。他是我的儿子,我有教育他和培养他的责任,即便别人认为我太强势,但我认为有必要这样,至少在他目前这个年龄段。

2.母亲管孩子,天经地义

韩女士,外企员工:

我和丈夫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一度经常发生争执,后来,我们约定,因为他工作繁忙,本身也没多少时间来管教孩子,再说,我们生的又是女儿,所以,以后孩子的教育大事就以我为主。

其实,要管孩子还真不容易,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平时总是宠爱多于管教,尤其是作为母亲,总希望什么事都能替她考虑周到,不希望她吃亏,所以,下意识地就会把成人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她。可以说,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的成长道路是一帆风顺的,总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帮助她规避所能预测的不利因素,所以,很自然就会出现强势母亲的现象,我也不例外。

女儿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我只当是女孩子的天性,但小学两年级的时候,老师觉得她有文艺方面的天赋,希望家长能够多抽点时间重点培养。当初因为女儿年纪还小,学业也不繁重,所以我也就没反对。

女儿从穿衣到是否留长发,从书包的颜色到铅笔橡皮的品种都是由我一手操办。因为跳舞,老师希望女儿能够把头发剪短,孩子也觉得长发太烦,一出汗,头发就粘在脸上,很难受。但我有长发情结,总觉得女孩子留长发特别漂亮,还可以翻很多花样,戴各种头饰。因为我的坚持,女儿还是保留了长发。老公常常提醒我,管得太多,反而会害了孩子,但我不这么认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学业越来越重,每天应付作业就已经够累的,还要参加兴趣班,经常外出演出,能保持充足的睡眠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没时间管其他的闲事。所以,我想不管也不行。就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强势妈妈、弱势孩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环境所迫。管与被管的习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中逐渐形成的。

确实,像我女儿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很强,独立性相对较差,我也很担心。所以,我希望尽我全力让她少走弯路,少遭挫折,并希望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能随之增强。将来会发生什么事谁也说不清,至少在我还有能力管的时候,我仍然会继续我的做法,相信女儿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3.我的强势带出女儿的强势

吴女士,国企员工:

我认为,强势是要从小培养的。我很放心自己的女儿,相信她虽然是个女孩子,但不会轻易被人欺负。在学校里,也有男同学想欺负她,最终反被她教训了一通。后来,该男生的父亲还去学校找过我女儿。女儿回家把这事告诉我,听得出,她希望我也能去学校帮她说话,但我没那么做。

我一直教育女儿,不能以强欺弱,但也决不能无故被人欺负,你们同学间发生的事,应该由你们自己解决,作为家长最好别插手。如果你能做到让别人以后不敢欺负你,那是你的本事,做不到,你只能被人欺负后回家哭。女儿很好强,从那以后,在学校无论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她都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不久前开家长会,老师告诉我说:“你女儿真的很能干,胆子大,不轻易屈服,但也知道在适当的时候妥协。”那次同学家长来找她,老师问她为什么不叫妈妈来学校,她很理直气壮地说:“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应该自己解决,找家长来助威真没出息。”女儿的强硬在班里已经出名,只要她有强硬的道理,我支持。

4.强势妈妈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曹小姐,在读研究生:

母亲与小孩之间的关系一直较为微妙。如果真是说起强势妈妈这个概念,归到传统理念上,大家还是会认为:打是亲骂是爱。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强势”的程度,如果是将孩子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强行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我认为这个关系就有些畸形了。因为妈妈的出发点是使孩子明白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处事方法,如果一味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很可能会造成孩子超过自己年龄层次的心理负担,而且,从妈妈行为的逻辑起点分析的话,造成强势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客观上为孩子着想,很可能是生活、工作中各种压力的积累造成的。

换个角度,如果孩子在家中习惯了弱势的地位与应对方式,很可能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对妈妈强势地位的向往,从而在家庭之外产生过于强烈的对强势地位的需求;二是一直居于弱势地位,无法完成角色转换,在家庭之外也过于胆怯。

我们都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但如果有时候妈妈干涉子女太多,就会让孩子觉得“妈妈不好”了。毕竟妈妈的身份应该是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宽容以及尊重,而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听从自己的意愿。特别是当孩子一天天懂事,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朋友,所以,作为母亲,要多和孩子沟通和交流。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妈妈,她们自己在事业上是很成功的,同时,她们希望孩子也做到最好,作为她们争取面子的一种手段。一旦孩子没有做好,就可能就会遭到母亲的责骂,这样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其实,21世纪的孩子更应关注心理健康,让孩子的童年有一个美好快乐的记忆,也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七、运用有益的暗示教育

“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样东西总是目不转睛”、“看看,我们的孩子,他的精力多好,总是手脚不停”、“哎呀,这孩子哭起来像打雷一样,这太神奇了”、“看看这孩子真不简单,吃这么苦的药,一声不吭。”、“你看,他的力气真大,这么重的东西他都能拿得起”,如此种种,几乎所有孩子都有的表现,父母都应本能地把它描述成自己孩子不凡的禀赋。这种称赞无须夸张和虚饰,让孩子真的以为自己一定很出色。结果,这种暗示被孩子所接受,他们真的会表现很出色。

1.暗示的力量有多大

“你真笨,你看看,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出来!你啊,我看是稀泥糊不上墙,真是没指望了。”

“孩子,妈妈相信你,相信你努力后会取得好成绩,相信你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前一句是我们听到最多、说得最多、也最刺耳的声音,但由于经常会听到,经常会说到,所以也就习以为常,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了。然而,家长们是否会想到,久而久之,我们传给孩子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号呢?我们又向孩子暗示了什么呢?我们的孩子是否从母亲那里得到了这样的定论:“我不行,我很笨,我就这样了。”于是,破罐子破摔,你说我坏,我就坏得“吐血”;你说我笨,我就笨得不识东西南北。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

其实,孩子是否能够成才,与从小所得到的暗示,尤其是来自他最信赖、最权威人的暗示是分不开的。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两位心理学家公开宣称:他们发明了一种绝对正确的智能测验方式。为了证实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两人选择了一所小学的一个班级,帮全班所有的小学生做了一次测验,并于隔日批改试卷后,公布了该班5位天才儿童的姓名。20年之后,追踪研究的专家发现这5名天才儿童都有极为卓越的成就。这项发现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他们请求两位心理学家公布当年测验的试卷,弄清其中的奥秘。两位已是满头白发的心理学家,在众人面前取出一只布满尘埃的箱子,打开后告诉在场所有的专家及记者:“当年的试卷就在这里,我们完全没有批改,只不过是随机抽出了5份试卷,将名字公布。不是我们的测验准确,而是这5个孩子的心态很好,再加上父母、师长、社会大众给予他们的协助,使得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天才。”

可是,我们的孩子得到这样的暗示了吗?我们是否会鼓励孩子:“我的孩子,你是妈妈心中的天才!”如果你那正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也像那5名幸运儿童一样,经常得到你的鼓励:“孩子,妈妈相信你,相信你能成为最好的自己。”那么,你想到过孩子的反应吗?或许孩子会更加快乐自信;或许他们更加愿意多动脑筋;或许他们每天愿意多花一个小时看书;或许他们会更卖力地投入学习中,以获得更佳的成绩。这一切都是他们自愿的,因为他们更愿意成为最好的自己。

2.巧妙暗示法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应用那些让人不愉快的“要求、命令、必须”等词汇,而应通过“启发、暗示、商量”等形式来进行。暗示是无声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下面几种情景暗示或许能在教育孩子时对你有所帮助。

(1)眼神暗示:吃过晚饭,爸爸给东东讲故事。讲着讲着,东东的双手就搞起了小动作。爸爸没有停下来,不过他用眼睛紧盯着儿子的小手。不一会儿,东东的双手就“安静”了。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比语言能更细腻清晰地表达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说的话、要表示的态度暗示出来。

(2)表情暗示:家里来了客人,瓜瓜高兴得忘乎所以,发起了“人来疯”。他一会狂笑,一会尖叫,连爸爸的眼神也视而不见。于是爸爸猛地皱起了眉头。这下,瓜瓜总算看到了,声音也降低了不少。表情比眼神表现得更明确,人的表情能传达多种信息,比如肯定、可以、不能、不该等,使暗示对象做出反应。孩子做了好事,你对他赞许地点点头;孩子经过努力,解开了一道题,你对他会心地笑笑,都是一种最好的激励。

(3)行为暗示:在恰当的时候,以行为代替语言,有时比语言更有力量。例如,有一位母亲在吃饭时对孩子提出以后每天中午要午睡的要求。第二天,又发现孩子中午到处乱翻,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母亲没说一句话,而是走过去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铺开,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上床休息,这无声的语言提醒了孩子,马上主动上床午睡。

(4)认知暗示:父母应抓住孩子的思想状况,利用积极的认知暗示,以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孩子有许多不良习惯,父母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要求孩子给自己远方的好朋友或自己的老师写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养成了哪些好习惯,近期有什么打算。从此以后,这孩子果真克服了不少不良习惯,这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在于孩子在写信过程中进行了自我反省、自我认识,避免了心理对抗和厌烦。

(5)环境暗示:学习的环境对孩子具有微妙的暗示作用。根据家庭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这种情境:制定切合实际的家训于室内。家训要求简明扼要,对孩子有激励督促作用;悬挂名科学家画像;在孩子房间利用室内板报提出本周或近期的奋斗目标,这些都能在环境方面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暗示。

(6)语言暗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再根据不同情境学会用适合的语言、恰当的方式,注意用间接的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传递意愿、表达感情,能使孩子体验更深,更易接受,更易沟通情感。

八、向孩子敞开心扉

父母只有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但中国的父母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希望孩子向自己袒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往往成为亲子沟通的一道屏障。

事实上,父母向孩子敞开心扉,表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赖。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在孩子面前,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让孩子觉得你更亲近,从而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而且能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

当孩子问父母“你为什么不高兴啊?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应该与孩子谈一谈。如果搪塞地说:“没什么,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去玩你的吧!”那就等于是将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推开。

那么孩子从父母那里所得到的信息就是:父母如何不关我的事。那就等于父母自己向孩子关闭了沟通的渠道。

陈强失业了,可是碍于面子,他没有跟家里人提起这件事。但是他也不能总是呆在家里,所以只好到了上班的点就走出家门,在外面东游西转一番后,然后估计时间差不多了才回家。

有一天他刚回家,女儿甜甜悄悄地跑陈强屋里,对他说:“爸爸,我觉得你不开心,你是不是不上班了?”陈强愕然:甜甜不过才5岁,怎么会这样问自己呢?他脑袋里飞快转了一下,随口说了句:“没有的事,你不是见到爸爸每天早上按时出门,晚上又按时回家吃饭了吗?”

甜甜满腹狐疑地走开了,几天后,陈强发现似乎甜甜不大跟自己说话了。他心里很是纳闷,后来他从邻居嘴里得知,原来前几天甜甜所在的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到公园里游玩,不凑巧,那几天他在公园闲转,被甜甜看到好几次了。甜甜跟邻居说,他爸爸骗她,她再也不理爸爸了。知道了甜甜的“心事”后,陈强很是苦恼。

陈强的过失给女儿造成了不小“伤害”。其实这件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陈强向女儿敞开自己的心扉,亲子沟通畅通的话,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沟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施加科学的教育,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父母总是想让孩子向自己敞开心扉是不行的,父母也需要向孩子敞开心扉。

一位哲人说得好:快乐让别人来分享,就多一份快乐,把忧伤告诉给愿意为你分担的人,就减少一份忧伤。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也是应该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的,如果父母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到你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孩子就会更加尊敬你,并且也会向你敞开他们的心扉。

1.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状况

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我现在做什么工作,我的工作细节有什么,它对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有什么意义等。现在许多父母的确都很忙,但花点时间陪陪孩子,和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细节,谈谈工作的酸甜苦辣,聊聊成功的幸福体验,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父母埋怨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节约、自私、花钱大手大脚等。但是,如果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如何靠辛勤工作给家里挣钱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把金钱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孩子们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父母就可以应该把自己如何靠努力工作来谋生、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的道理讲给孩子听了。

2.告诉孩子你的隐私或秘密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太小,很多事情不能告诉他们,尤其是自己的隐私或秘密,让孩子知道了,会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知道他们是跟你共享隐私或秘密的人,他们就会更加的信任你,你也就能更加容易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3.让孩子明白你对他们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过高,过高了会对孩子造成压力和伤害。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孩子确立合理的期待。但是,这种合理的期待最好也能够让孩子明白,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们的期待并不过分,让他们明白父母对他们的具体期待是什么。父母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孩子一定也会从父母的期待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一定会努力成为一个不让父母失望的好孩子。

总之,父母与孩子沟通一定要讲艺术,只有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引起孩子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与孩子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使亲子关系融洽。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父母还应当把握住如下三点:

(1)创造合适的机会

“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如果你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然而,在你和孩子一起打完篮球,或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一起洗衣服时,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时候。要想多了解孩子的生活,就要多创造这些对孩子没有压力,和你一起活动的机会。

(2)提出问题要适当

提出太多的问题,最后会让孩子怀疑你的真实目的,间接的做法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一位妈妈询问心理医生,她的丈夫死后,孩子很伤心,她总想安慰儿子,很想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然而,每每提起此事,孩子总是闭口不提,对谁也不谈论此事。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妈妈不再问孩子的感受,而是有时提起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孩子一起回忆和丈夫在一起时一家人的快乐时光。儿子反倒一下子开口了,分担妈妈的痛苦,自己也不再那么郁闷了。

(3)控制自己的反应

向孩子敞开心扉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令你不高兴或失望的事情,你必须很好地控制你的情绪。比如,尽管你告诉孩子当年你如何地发奋读书,但孩子却并不对你的努力表示赞赏,你就可能很失望,但无论如何,你也不能让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孩子都不喜欢让父母失望,如果你过分表现出失望,就会给孩子心灵造成不良的影响。

九、做孩子心中理想的父母

所有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照顾与成长环境,都希望成为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那么的纯洁和无私。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到莫大幸福、对自己的父母感觉到满意了呢?

一位学者为寻找答案对孩子们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让这位学者大为惊讶,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撇嘴说:“不,我没觉着谁爱我。”

学者循善诱道,对孩子们说:“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们洗衣、做饭、照顾你们,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是很爱你们的……”孩子们不以为然地说:“那算什么呀!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

学者又问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们的呢?”

“我帮妈妈买醋,她看我没打碎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辫女孩说。

“我爸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歌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妈还没有回来呢,我就先给爸爸倒了。爸爸只说了一句“好孩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给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花,奶奶一直戴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最爱我的……”另一个女孩说。

怎样才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呢?答案似乎已经很明确,首先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们的爱,其次还要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理与需要,在孩子需要父母时,可以提供及时的爱与支持。依据学者研究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归纳研究结果发现,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父母一般应具有下列特性:

1.夫妻感情融洽、争吵少

理想的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说脏话、批评他人、只会命令指挥从不以身作则。夫妻感情融洽,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与气氛,让孩子视家庭为生活的保障与避风港。爱将全家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有了爱,生命才显得伟大;有了爱,生活才有意义。

2.和蔼可亲不打骂

一般的父母仍存有“棒下出孝子”等传统不当的观念。认为教养孩子以严,才能培养出有礼教的孩子。殊不知,打骂的教育足以培养出阳奉阴违的孩子,表面上服从父母,其实是口服心不服。

其次,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容易脾气暴躁、有攻击行为出现。如果孩子犯错之后,父母要教给孩子的是如何辨别是非对错的思考能力,而不是怒骂责罚的情绪发泄方式。孩子希望父母能容许孩子偶尔犯错的雅量,并给孩子将功补过的机会。

3.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位小朋友在谈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父母时这样说:“我心目中理想的家长应该是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的家长。父母在单位努力工作,我们在校也会努力学习;父母和邻居友好相处,我们在学校也会团结同学;父母温和体贴,我们也知道关心他人;父母遇事不急不躁,我们也能学会处世冷静;父母谈吐幽默、智慧大度,我们也能学会开朗活泼,学有所长。现在学校正在开展素质教育,今后社会上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我们希望自己拥有良好的成绩、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所以也希望家长能够经常带我们跑步、打球、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经常带我们参加公益活动,和我们一起看课外读物,我们就一定会有巨大的进步,给父母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总之,身教胜于言教,爸爸妈妈给我们带个好头,做个榜样。这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爸爸妈妈。”

4.不要经常出去应酬

理想的父母不要把公事带回家,要保留一点精力回家。晚上或假日,尽量减少应酬,与孩子约定的时间要遵守。如有失约时,也应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与说明。

5.经常陪孩子玩

由于父母忙着赚钱,经常疏忽孩子,认为只要孩子不出重大差错即可。理想的父母懂得随时抽空陪孩子玩。因为陪孩子玩不但可以联络感情,培养亲情,并可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其次,在玩的过程中可了解孩子的心事、想法、对父母的观感、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等,有助于了解孩子。陪孩子玩还可发展出共同的兴趣,陶冶孩子的心性,协助孩子发挥自主性、增强创造能力、增进想象力。

6.多说故事、多买故事书

理想的父母要经常抽时间多说故事给孩子听,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既可让孩子增加见闻,又能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7.不要在他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

虽然孩子的缺点不少,但父母应给孩子适当的自尊心,避免在他人面前谈孩子的缺点,批评孩子的不是,让孩子在他人面前下不了台,丧失自尊心。

8.不要逼孩子吃饭

孩子不吃饭虽然是一件令人厌恶的事,但理想的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生理状况,视孩子的生理状况合理安排饮食,不要勉强孩子把饭吃完,造成亲子间关系紧张。

9.不要剥夺孩子做事的机会

只要是孩子能力范围可及的事,尽量由孩子自己动手处理,除非孩子需要父母帮忙,否则不要事事代劳,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在孩子完成一件事时,除了验收成果之外,更不要忘了多予称赞鼓励。

10.无论多忙都要停下来听孩子讲话

理想父母懂得凡事倾听、凡事商量的道理。平日不管有多忙,只要孩子有此需求,都应停下来听孩子说话,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

正如每个孩子个性都不同一样,每个父母也各有自己的特性,所以要理想很难,尽力而为吧。“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让我们互勉,共同成为理想父母!

十、网络时代,和孩子一起成长

陈太太的儿子整天泡在网吧,不仅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还偷家里的钱去网吧上网。陈太太没少用“武力”管教儿子,可儿子就是改不了。与陈太太有相似难题的人还有不少,对此,有关专家提出,要了解孩子性格,对症下药。

据调查,目前进入网吧的网民七成以上是学生,其中50%进入聊天室,50%在玩网络游戏,大约总数的50%曾光顾过成人网站。孩子们整日泡在网上,生活规律被打乱,逃课弃学,甚至离家出走,这种种情形无不令家长们揪心。面对孩子的网瘾,家长该怎么办?我们提供了以下几条建议:

1.妈妈也有E—mail

小艳平时的功课很紧张,但她一有空就会上网放松一下,给自己的好朋友发个E-mail,用QQ、MSN等跟同学聊聊天,有时候下载一些自己喜欢的新歌。爸爸办公室的电脑和家里的电脑上都装了很多小艳下载的东西。爸爸妈妈都是中学老师,他们一直都不太干涉小艳的自由发展。

这学期刚开学不久的一个周末,小艳上网的时候收到了一封陌生的邮件,一打开竟然是妈妈发的。妈妈在邮件中讲了这两天跟爸爸学习申请邮箱和收发邮件的趣事,说网络原来这么好玩,电脑原来这么有用。小艳想起这一段时间来,每晚她做功课的时候,妈妈都没有看电视,而是跟爸爸躲在书房里,原来是在学电脑,对妈妈的感觉一下子亲近了很多。

从此,用E-mail聊天成了母女俩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很多不方便当面讲的话,妈妈也可以通过E-mail问女儿了。小艳觉得妈妈有时候更像是知心的朋友,她会调皮地问小艳有没有喜欢的男孩子,并教她怎样跟男同学交往。小艳有时候跟妈妈推荐一些新出的歌,妈妈总会认真地听,有时候还向小艳提出自己的意见。小艳说:“虽然妈妈在E-mail里面也会说教,但感觉跟妈妈有共同语言,妈妈给她发邮件,让她很有新鲜感,而且很多话能够听得进去。现在打开邮箱发现妈妈竟然给自己写了那么多的信,感觉很感动。”

现在的很多小朋友,他们不太愿意跟父母讲话而宁愿到网上去找网友聊天,其实父母如果换一种方式,用孩子喜欢也能接受的方式,如E-mail等方式跟孩子交流,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新的网络知识,父母也要有所了解,网络会成为家长与孩子之间很好的交流工具。

2.尊重孩子的隐私

过去很多家长喜欢在半夜突袭孩子的书包,看有没有情书字条之类的东西。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在网上跟同学朋友交流,一些父母便担心孩子的“恋爱”阵地是否转移到了网上,于是有的父母便把“卧底”的重点从检查书包、偷听电话转移到了网络上。

有一个男孩子特别喜欢上网,可是每当周末他在家里上网的时候,妈妈老是借口到房间里来,不是端杯水进来,就是送点心吃,或者提醒睡觉等,一进来总站在他背后看半天,让他有一种被监视的感觉,特别不舒服,后来就不想在家上网,干脆去网吧玩了。有一个女中学生,爸爸是个网络工程师,她发现每次父母跟她聊天都能掌握她的最新动向,连她跟同学间的一些小秘密父母都能知道,原来是爸爸“黑”了她的电脑,“偷窥”了她的很多秘密。为此,父女间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其实,网络只是孩子多了一种交流的平台和方式,父母不必要紧张过敏,并不是每个孩子上网都是沉迷于打游戏,也不是每个孩子在网上聊天就会学坏。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要胡乱猜疑,特别是一些对网络很精通的父母,即使破解了孩子的密码,知道孩子的动态,也最好能做到心中有数,适当引导,而不能横加干涉,不然会把孩子逼到网吧里去,造成孩子的不信任和父子间的隔膜等。

3.有力帮助自己的孩子

网络是把双刃剑,对孩子有积极的帮助,但如果不正确使用,沉溺其中的话,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作为父母,应该多了解网络的利弊,跟孩子一起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家长知道的越多,对孩子的指导和帮助就越大。

现在家长和孩子们相比,家长的计算机知识普遍少于孩子们。家长对计算机了解得不多,对孩子们长期接触网络心存顾虑,害怕他们上网耽误太多时间,又害怕他们在网上看一些不该看的内容,因此孩子上网时家长总是变着法子进行干预和监视,比如端杯水去,送点心吃,提醒睡觉等,无非是想进去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和干什么。相反,如果家长懂一些计算机和上网的知识,不仅对孩子的行为有所了解,而且你们之间还可以进行一些交流,这样不仅不用担心孩子们受到不好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增加亲子感情。

首先父母要认识到电脑游戏、上网聊天、网上交友、黄色信息等的危害性,网络游戏内容多是“攻击、战斗、凶杀”,青少年长期在虚拟环境中玩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会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不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所以对孩子玩网络游戏,父母一定要适当控制。

现在的小孩子都喜欢上网聊天,网络成为他们跟同学、朋友联系的一个重要桥梁,但在网上与素不相识的所谓网友闲聊,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还容易遭遇意外情况,网上黄色信息的侵害对中小学生的危害尤其巨大,会严重侵蚀孩子们的心灵。

家长们应该多跟孩子交流,支持和鼓励孩子正确运用网络,比如跟同学讨论问题,跟老师请教作业等,但对一些暴力、凶杀等内容的游戏坚决制止。父母可以通过网络的设置,禁止孩子上黄色网站等。

4.跟孩子一起制定网络规则

电脑网络是一种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许多父母常常借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经验来教诲自己的子女,可是面对网络,他们却有点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遭遇过,也没有办法从别处获得些经验,因为他们的同辈也没有遭遇过,越来越多的机构在努力让学生接受网络,越来越来的学生正在走入网络,家长们也就越来越不知所措。

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上网问题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措施:多数家长要求孩子在上网时必须有人监管,有的家长更是严令禁止孩子上网。同时也有部分家长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对孩子上网采取放任态度。

其实,不闻不问,或过度抓堵都不是科学的教育态度。不如跟孩子好好谈一次,然后制定一个上网规则什么的,大家一起遵守,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游戏的时候游戏,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最反感的是家长讲空话、讲外行话。家长可花点时间与孩子一起用电脑,甚至拜孩子为师,跟孩子学习电脑知识。在共同使用电脑中,要注意孩子的动向,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倾向。家庭电脑最好不要成为孩子一个人的专用品,让电脑成为家庭公用的,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规定时间优先使用。在共同的学习和使用中,家长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教导孩子如何选择合适的软件。最好家长能与孩子一同使用计算机,这样既可对孩子过滤一些有害信息,又可了解孩子的世界,更可增进亲子间沟通话题与内容。 P7khM8Df+wOUT757M5RZxslJKJv2+32mAza9U4byjM7wsr05WdsrYs+nHf3CmP2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