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学会交际 成为做人做事的赢家

No.08 每个人都生活在圈子里

做人应该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你可以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不受工作单位的约束,但你不可能是一个没有圈子的人。实际上,居住在城市的哪个角落,对人的影响远不像少儿时期的影响那么重要,真正影响你生活、改变你生活的,是那个看不见的圈子。

1.有圈子易成事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其实是告诫年轻人“有圈子易成事”的另一种说法。

如果一个圈子形成的时间过长,而且成员非常固定,就有可能墨守成规,使圈内人的思维僵化、陈腐,这是圈子的负面效应。纵然如此,仔细观察身边各行各业,各类成功人士,无论做事业还是休闲娱乐,仍摆脱不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这亦是人性使然。

生意场上风云突变,没有常胜将军,一时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况时常会有,如果一味机械地照合同办事,很可能既“掐死了”合作对象,也把自己推入“火坑”。倘若合作伙伴是圈内好伙伴,关键时刻高抬贵手,其结果很可能是柳暗花明。一般生意场上讲究优先照顾老客户的利益,就是由于合作多年,彼此了解对方的信誉度,熟悉适应了对方的办事风格,会产生一些心照不宣的默契,这是从具体的合同条文中无法获得的信任保障。可见,要想把生意做大做稳,圈子的作用不可小视。

在生活中,圈子无处不在。例如,象棋爱好者大都有固定的棋友,能进入这个固定圈子的人下棋水平基本上是相当的;与水平相当的人游戏,才会有一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快感;就连外出打工当保姆的小姑娘,也会下意识地结成自己的圈子,因为只有这样,她才不感到孤独。

人的精神层面的交流基本是在圈内进行的。可能一个人每天会面对许多人,说很多话,但真正的心里话是对圈内人说的。办公室的对桌同事近在咫尺,倘不是圈内人,恐怕心灵的距离也很远。

圈子对于成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圈内人共同去做一件事时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圈子里做事,由于彼此互相信任、有默契,因此会获得较高的效率。

同业人比较容易组成圈子,以同学会、同乡会等衍生出的圈子也不在少数。但最有生命力和持久性的圈子可以不论职业、性别、性格,唯有一点必须相同,即兴趣相同、主要目标一致,而且总在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当网络生活成为21世纪主流生活模式之后,人们的圈子会扩展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泛。上网交友可能是人们建立圈子的一种新途径。但是,不论圈子如何拓展、拓展得多大,圈子的痕迹仍然存在。

2.自我封闭心理要不得

有一位女孩,读高中一年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她慢慢产生了摆脱父母的心理,开始利用自己的书房和小书桌,每天偷偷写日记,藏在抽屉中,不让妈妈看。她希望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世界,可是面对纷繁的现实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沉重的学习压力,她又有一种不安全感。于是,她开始变得孤僻,害怕人际交往,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封闭心理。有时候,她独自一人在小河边望着宁静的河水流泪,顾影自怜。她渴望与同学交往,羡慕其他同学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参加集体活动,可她却又害怕主动与别人交往,还抱怨别人对她不理解、不接纳。

这种心理特征就是自我封闭,与外界隔绝,孤单寂寞,生活在个人小圈子,难以与人交往,自我封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一种心理疾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自我封闭心理?一般来讲,有以下四个原因:

(1)过分自尊的心理所致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提出了人的自尊需要。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欢,但是这种自尊的需要仅仅是自己本人的一种希冀,能否在事实上实现,则取决于他人对自己言语、举止、行动的评价和肯定。如果说将自尊的需要作为一种行动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在理论上没有错误,但问题是这种自尊心理不能过分。一个人在社交中如果过分自尊心理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就会总是担心自己的行为不适当,怕受到其他人的轻视,甚至有时会因为过分自尊,而不愿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担心相比之下,会显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失去自尊心。如此思来想去,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往来,慢慢地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了。

(2)自卑情绪所致

自卑是人们对自己虚设的一种自我否定,也就是“自己轻视自己”,缺乏自信和自强。这种心理一般表现为害怕失败,或者说不能正确对待失败。日本有学者认为有自卑感的人,一般属于下列10种类型之一:

为了追求超过限度的愿望而心焦气躁;由于企求赞赏的愿望太迫切,不时行之于言表,如果不能如愿,则反过来责备别人;产生自己是十全十美的错觉,因而自以为有实际本身没有的力量;企盼做出超出能力的事,由于没有实现,因而经常消极地嘲笑自己;曾经在竞争上输给别人,却一直难以忘怀;被别人的成功所压倒,叹息“鸿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没有测量自己的尺度,总是以别人的尺度测量自己;逢人便说:“我的工作条件不好,怎能成功?”借此逃避自己的责任;经常担心被别人看穿自己的烦恼,因此与人接触总是存有戒心;不敢面对缺乏能力的自己,刻意逃避自己。

事实证明,有自卑感的人,总是畏畏缩缩,社交时自然会“不战自败”。

(3)羞怯心理的影响

怕羞者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他们总是把别人看做是自己的“判官”,这样一来,与其他人在一起就会感到不自在,特别是和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往,这种“不自在”好比芒刺在背。久而久之,怕羞的人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他人交往。

(4)愚昧无知所致

一位西方心理学家指出:“愚昧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例如,众人正在谈论一个话题,如果一个根本不知晓此类问题的人处在这种社交场合下,他若是不介入谈论,就会明白地告诉他人自己是无知于此道;若是介入谈论,便会由于无知而“出丑”,所以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便会使他封闭自我,不参与社交,孤立于一隅。

3.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

要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就要克服上述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己,勇敢面对社会、面对他人,走向成功人生。

(1)要有成功社交的愿望

只要你想进入社交圈、想成为社交圈中的一员、想受到大家的欢迎、想有许多朋友,你就会努力去学习社交,你就会运用你的一切智慧去掌握社交的技能,最终会学会社交。

(2)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和别人交往,你就会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地展示自己的优点,你就会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就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不要怕自己不行,要相信自己会比别人做得更好,只要你有自信心,你就会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

(3)敞开心扉,多与人交谈,坦诚相待

谈话是开心的钥匙,只要与人交谈就会收到交际的效果。多与人交谈,就会渐渐地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与人坦诚相待,容许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彼此包容、达成一致,就会与他人建立友谊。这样,你就能够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学会了交际。

No.09 调整好人际交往中的“期望值”

所谓“期望值”,是指人们希望自己所想或所做的事情达到成功的一种比值。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都希望自己所想或所做的事情获得成功,但客观事实又往往不遂人愿。有的事成功,有的事没有成功;有的事一定意义或部分地成功,有的事却完全办糟了。事情成功了,令人兴奋;事情没有成功,令人懊恼、悲伤。尤其是办事前寄予成功的“期望值”越大,而一旦事情没有成功或办糟之后,其失落感就越强,心理上越得不到平衡,由此内心的悲伤、痛苦愈强烈。如此状态,势必影响工作,妨碍身心健康,贻害无穷。

因此,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最好是要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把其调节在最恰当的位置。若能如此,你就可以免受其难了。

1.如何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1)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你对自己都没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认识,连自己的“底”都不清楚,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2)事前要有两种思想准备

无论是结交他人,还是办事情,都有成功或不成功的两种可能。对于事情的结果只想到成功而不想到失败,是不客观、不现实的态度。干练成熟的人,做任何事之前都有两种思想准备。他们办事时常常胸有成竹,不因事情顺利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也不因事情受挫而悲观失望、牢骚满腹。比如作为一个冷静成熟的谈判者,就应该有两种准备,不要把成功的期望值定得太高或太低。如果期望值太高,就会容易麻痹大意,谈判前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应商定的对策,就不会去认真准备,结果“大意失荆州”,被对方弄得措手不及而陷入被动;如果期望值太低,你就可能丧失信心,或怯场,或精神委靡不振,而失去自己的优势,让对方牵着鼻子走。

(3)事先不妨将不利因素估计得严重一点

俗话说“先难后易”,是说任何事宁可在事先将不利因素估计得充分一点,也不要在事后才悔恨不已。因为事前尚有应变回旋的余地;事后却“生米煮成熟饭”,要想挽救已来不及。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有利的因素估计过多,而对不利因素估计不足,故而造成“后悔”。这是因为人们对事情成功的“期望值”偏高,结果反过来掩盖了人们的视线,使他们看问题片面、静止、主观、易冲动,而缺乏冷静客观的分析,于是做出错误的或不明智的选择。

(4)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适时地调整好“期望值”

由于人们对人情世故的把握程度有限,不可能事事能掐会算。因此,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就是十分重要的了。这就是说,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及时地根据情况的变化,来审视和调节自己的“期望值”,适时地采取相应变通措施,才可以避免或减少失败。事变我变,人变我变,不把希望盯在某一点上。成功的可能性小了,就要后退一步,或改弦易辙;如果成功的可能性大了,就应全力以赴、奋勇拼搏。

2.善于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有一次,我的朋友向我谈起他的苦恼。他说:“我的妻子什么都好,就是爱发脾气,三天两头向我发火,我现在确实有点受不了。”我的朋友算是一位文弱书生,他为妻子的这种性格烦恼到了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步。现在,他妻子一发火,他就在图书馆里一天不出来,但这最终不是长久之计。

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有各种特点,其中之一叫情绪特点。它包括情绪的强弱性、稳定性和情绪的主导性,即在一个人身上的情绪经常起主导作用,如乐观、抑郁、愉快、低沉等。脾气暴躁的人,他们性格的情绪特点,一般都是稳定性、持久性差,而强度又比较高,于是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容易发脾气。

你是否也喜欢发脾气呢?如果你不爱发脾气,你肯定不喜欢同爱发火的人在一起。可是无论我们在学校里,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总会遇上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勇敢,有的怯懦;有的温和,有的暴躁……你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避免不了要和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尤其是现在处于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增多,人们的社交活动也更加频繁。由于工作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需要,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各种职业不同、兴趣不同、思想观念不同的人,自然,这些人的性格也会不同。

一个人想和所有的人都成为亲密的朋友,那是不实际的,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尽量学会和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我们就能和更多的人相处得很好,工作起来就能更顺利。应该看到,既然人们的性格不同,待人接物的方式自然会有所差别。当你看到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以后,不要觉得这也看不顺,那也看不惯,更不要讨厌和嫌弃别人,这会使你产生对某人的不满或其他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可能会影响你与对方在其他方面和谐相处的能力。

世界上的事物本来就千差万别,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认识了这种差别,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就不会强求别人处处和自己一样。如果你希望对方改变性格,不妨学会适应对方性格,这样更可能成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适应不同性格的人、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呢?可以从以下方面注意:

(1)求大同,存小异

性格不同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往往不同。我们要学会在不同之中,发现共同之处。例如,若你是一个性格平和的人,你给张三提意见,可能言辞不那么尖刻,语气也较委婉。如果你身旁有一位性格直率而倔强的同志,他给张三提意见,可能单刀直入、语言尖锐,甚至可能转向批评你,说你给别人提意见时拐弯抹角。这时候,如果你只看到那个直率的同事展开批评的态度和方法跟你不同,觉得他太鲁莽、太不讲情面,你可能会感到跟他格格不入、合不来。如果你看到你们两人除了提意见时的方式不同外,还看到他和你也一样,也是出于一片好心,真心帮助同事,这时,你可能就不会觉得他粗鲁无情,而觉得他有难得的古道热肠,同时也不会计较他对你的批评。多发现别人与自己的共同点,“求大同,存小异”,就容易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2)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要了解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你对一个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离。例如,一位清洁工认为柜台收银员讲话不够客气,她对此不满意。但当她想到自己做清洁工劳动后由于疲劳而容易被激怒时,她对收银员的不满情绪就打消了。因为她了解到收银员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工作劳累、紧张、身体及情绪状况不佳,这时,她反而希望顾客们能多加体谅收银员。

(3)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胸怀应该宽一些,气量应该大一些

假如你的妻子或丈夫爱发脾气,你是否也跟着暴跳如雷呢?这时,你首先要忍让,待爱人脾气发过以后,应当启发他(她)的理智,让他懂得发脾气是不好的。你没有必要也发火,否则这种情况往往一发不可收拾;而事后的讲道理,则有助于克服他们爱发脾气的不良性格。

(4)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要注意讲究不同方式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也要区别对待。这不是指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世故圆滑,也不是那种逢场作戏的玩世不恭。我们所说的待人有别,是指要了解性格不同的人都有其自身特点,我们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恰当态度。

总之,世上的事情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每个人在思想上或性格上都有缺点,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谁要寻找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永远没有朋友。要学会在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身上找出优点。例如,急性子的人,要知道慢性子的同事考虑问题比较周全,特别是做某种需要耐心的工作时,他就很恰当;而慢性子的人,要知道急性子的同事,做事往往不拖拉,很豪爽,这样,不同性格的人不仅能够和睦相处,还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No.10 成功有赖于团结合作

由于竞争成为各个领域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团结互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竞争的社会更需要合作精神。事实上,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士,都是善于合作的人。

1.李嘉诚善于合作

可以说,“李嘉诚”这个名字在海内外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分析他成功的一生,助他走向辉煌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于合作,善于和各类竞争高手团结协作。在他的团队中,聚集着这样一些人:

霍建宁,毕业于香港大学,后去美国留学,1979年学成归来加入长江实业集团,出任会计主任;1985年被委任为长江实业董事。他有着非凡的金融头脑和杰出的数字处理能力。

周千和,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追随李嘉诚,是与李嘉诚先生南征北战多年的创业者。他勤劳肯干,真诚待人,为人处世严谨精明。

周年茂,周千和的儿子,曾在英国攻读法律专业,对各项法律条文了如指掌,属书生型人才,是经营房地产的高手,被李嘉诚指定为长江实业发言人。

洪小莲,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就是李嘉诚的秘书,跟随李嘉诚二十余年,为李嘉诚立下了汗马功劳。她精明能干、雷厉风行,颇有“女强人”之风。

上述四员大将均属创业奇才,李嘉诚把他们拢在自己麾下,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拥有人才的大老板。他深深明白,成功离不开团结协作。今日这种经济竞争,说到底更是一种人才的竞争。如果拥有了各种人才,并引导他们发挥各自的长处和聪明才智,就能在竞争中取胜。

李嘉诚还采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把团结协作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了避免东方式的家庭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他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大胆启用洋人。Erwin Leissner是他高薪聘请的第一位洋人,请来之后,立刻遭到大家的反对。但是,李嘉诚却不为所动,而是任命Er win Leissner做了总经理,负责日常行政事务。接着,他又聘请了一位美国人Paul Lyons做经理,由他配合200位基层管理人员实行企业国际化管理。20世纪80年代,他又大胆启用了英国人马世民。马世民聪明好学,积累了大量融合东西方企业管理精华的管理经验,是个难得的人才。当时,虽然马世民还名不见经传,但李嘉诚却提升他做了和记黄浦董事兼总经理。

由李嘉诚一手构建的拥有一流专业水准和超前意识、组织严密的管理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李嘉诚财团之所以能够成为跨国财团,和他周围那些能干的中国人、外国人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李嘉诚大胆启用的那些外国人,在帮助他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方面,既充当了“大使”,又充当了冲锋陷阵的“士卒”。正如一家评论杂志所称道的那样:“李嘉诚这个管理团队,既结合了老、中、青的优点,又兼备了中西方色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如今,李氏王国的业务包括房地产、通讯、能源、运输、货运码头、零售、财务投资及电力等,十分广泛。试想,如果李嘉诚先生不与他人合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纵使他有三头六臂,也很难创造这么伟大的事业。因此,李嘉诚的成功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团结协作的成功。

2.懂得合作,才有机会

古人早就认识到了合作的重大作用。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过一句名言:“每一个凡人,其实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禹。”凡人成为伟大的禹的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团结协作。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以后,设宴款待群臣。席间,他对群臣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治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在竞争中,如果你不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也许会失去许多机会。

詹德和、罗泰安是某橡胶公司的两位职员,厂长要在他们两人中选出一个人提升为生产科长。谁更合适呢?詹的工作能力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他喜欢竞争,总想击败对方,在专业技术方面比对手罗要强。罗的工作显然没有詹出色,但他知道如何与其他部门配合,并且与每一个人都很合作,他力求在各方面配合公司的目标,常找时间去各部门看看,了解其他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借以增加自己的知识。最后,厂长选了罗作为生产科长。厂长说:“詹是我们工厂最好的领班,但他的事业眼光太狭窄,把自己局限在专业中,限制了晋升的机会。如果只把自己局限在专业里,至多不过成为一个熟练的技术人才而已。”

过去我们还提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认为只要这样就能够干成大事。事实上,光靠这一点是不够的。要想合作得好,尽快出成果、见成效,这个合作的团体还必须协调一致。就像一支正在行进的队伍,尽管听着号令,一起迈步,但是如果其中的一个人慢了半拍,那么,整个队伍就会显得不协调。所以,只是把人员组织起来是不够的,还应使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供其他成员不具备的特殊才能。

有人曾经问过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您是如何指挥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的?”卡拉扬说:“我只强调三个音,使我的乐队变得和谐。首先强调‘起音’,起音不齐,乐曲就乱。第二是个人的‘专业音’,不管是吹喇叭的还是打鼓的,要表现出自己在专业上认为是最好的、最高段的音。第三个音是‘团队音’,当你打出自己的专业音之后,还要考虑到整体,是不是会成为干扰别人的音。”

No.11 摒弃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王,他有十个儿子,这十个儿子平时因争权夺利,相互间勾心斗角,扰得整个皇宫不得安宁。一天,老国王得了重病,他自己也知道快要不行了,于是就把十个儿子都叫到身旁,拿出十支箭来,让十个儿子每人折一支,十个儿子轻轻一折,就将箭折断了。然后老国王又拿出十支箭,并把这十支箭紧紧地捆扎在一起,让十个儿子折,可十个儿子用尽力气,谁也折不断。这时十个儿子都明白了老国王这样做的目的。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却比花岗岩还坚硬。这说明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众人的力量才是巨大的。

一个出色的球队,并不是只靠几个大腕球星就能支撑起来的,取得好成绩还需要整个球队的团结协作,需要一个好教练,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需要坚实稳定的替补球员。

芝加哥公牛队的辉煌和没落正说明了这一点。乔丹、皮彭以及当年公牛队的其他成员解散后,个人都没有什么太好的表现,只有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创造三连冠的神话。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也格外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他说:“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分工合作的社会,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能包打天下。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善于同别人合作。

微软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湘辉博士说:“就招聘员工而言,我们有一套很严格的标准,最必要的是团队精神。如果一个人是天才,但其团队精神比较差,这样的人我们不要。中国IT业有很多年轻聪明的人才,但团队精神不够,所以每个简单的程序都能编得很好,但编大型程序就不行了。微软开发Windows XP时有500名工程师奋斗了2年,编写了5000万行编码。软件开发需要协调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员共同奋斗,缺乏领军型的人才、缺乏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1.懂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已经有过许多这方面的体验:许多石头堆积起来可以变成一座巨大的高山;许多砖头垒筑起来,可以砌成万里长城。蚂蚁虽小,但许多蚂蚁团结在一起,能拖动一根很大的骨头;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许多人的力量汇合在一起,就能够变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2.个人主义会损害自己与他人的利益

从表面上看,个人主义好像是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使自己暂时获得了实惠,但实际上,个人主义损害了朋友或者其他人的利益,也必将损害了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使自己在需要他人时缺乏帮助,缺乏朋友之间的友谊与温馨,从而最终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当各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个人主义很容易给他人带来伤害,一个有个人主义思想倾向的人,可能会时常不顾及他人的利益与感受。每个人都有自由,不能被别人干涉,同样也不能干涉别人的自由,每个独立的人在这样的规则之下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No.12 培养有效的沟通习惯

与人沟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成功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一个人的成功,很大部分靠人际关系,个人的能力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要想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必须与别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使别人乐于为你的成功之路牵线搭桥。否则,就很难获得成功的机会,在生活中也会由于人际关系不畅而苦恼。可见,不懂得人际沟通的技巧,就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

有效的人际沟通,可以使我们建立更融洽的人际关系,便于我们培养成功的人际关系。培养有效的沟通习惯就要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

与人的相处是门大学问。我们每日所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人,也许对方是情绪易变、有成见、自负和虚荣的人,因此,交谈时不得不注意说话的技巧。在与他人交流沟通上,要多关怀,少干涉;多赞美,少埋怨;多肯定,少批评;多宽容,少苛求;多感恩,少计较。

人际关系的经营全在于有效沟通,要用真心沟通。要做到“时时给人关怀,处处为人设想,事事给人方便”。没有什么比自己得不到对方的认可更令人恼怒的事,这会让人觉得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无关紧要而失去价值,甚至引发敌意。

如果你想培养沟通的技巧,又不知从何下手,那么你可以试试下面的几条策略。

1.讲出来

要坦白地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对不要批评、责备、埋怨、攻击对方。

2.互相尊重

只有尊重对方,才能有效地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你也要适当地找出对方不尊重你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否则很难与之沟通。

3.不说不该说的话

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往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来弥补,正是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甚至还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终生遗憾。

4.情绪不好时不要沟通

情绪不好时很容易冲动而失去理智,这很容易让事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后悔莫及。因此,在情绪不好时,不要与人交往,尽量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在理智的情况下与人正常交往。

No.13 争一步不如让一步

有一年轻人正要过独木桥时,刚走几步,不巧对面已有一位孕妇走来,于是他很有礼貌地转身走回桥头,让孕妇先过。待孕妇走过后,年轻人又走上了桥,但走到桥的中央,遇到一位挑柴的樵夫,年轻人又走回桥头,让樵夫过了桥。

第三次,年轻人不敢贸然上桥,待独木桥上无人行走时,才匆忙上了桥。快到桥头时,迎面而来的是正推着独轮车赶路的农夫。年轻人这次不愿回头,很客气地向农夫说道:“先生,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理,说道:“你没看见我正推着车赶集吗?”两人互不相让,这时,河面上浮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位僧人,两人则请僧人为他们评理。

僧人问道农夫:“你真的很急吗?”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市集了。”僧人回答:“你既然急着赶集,为何不尽快让年轻人过桥呢?你只要退几步即可,年轻人和你就可以过桥了。”农夫一言不发。

僧人又笑着问年轻人:“你为什么要农夫让路?”年轻人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经让了许多人,若继续让农夫,我便过不了桥。”“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僧人反问道,“你既然已经让了那么多人,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此话说得年轻人满脸通红。

“争”与“让”之间,智慧的人常常能够有正确的选择。那些富有智慧的人,一般都具有与世无争的性情,这种退让,往往能够获得人们的尊敬与热爱。而那些“争”的人,恰恰相反,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也行有时候让你退让有些勉强,不想退让,以为这样做可以把事情办得更加顺利,成功的希望更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你先退让一步,才会使他人退让。这就像拳击一样,伸着的拳头要再出击,必须要先收回来方有力量。

豁达大度、胸怀宽广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俗话说“宰相肚里能行船”,古往今来的史实表明,凡事业上取得成就的,绝非是那些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人,而是那些胸怀坦荡、豁达大度者。

有这么三种人:一种人离生活太近,不免陷于利害的冲突;一种人离生活太远,往往又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还有一种人与生活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这种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豁达大度的人。豁达大度,是人生的一种美,一种艺术。

豁达大度的人,他总是有着健全的人格;他潇洒、坦荡、热情、开朗;他决不会被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所困扰。他是一条江、一条河,直奔于大海。

在豁达大度的人面前,你不必为说错一句话担惊受怕,也不必为做错一件事而惴惴不安。因为他是个明智的人,他知道,所有人,包括他自己,是不可能没有错的。所以,豁达大度的人为人宽容。

豁达大度的人更有着惊人的“免疫力”,尖刻、势利、贪婪、嫉妒几乎与他无缘。他不会文过饰非,更不会暗箭伤人;他光明磊落,是热爱别人也为别人所热爱的人。

相反,不豁达大度的人,不但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而且有时可能导致事业受阻。

三国名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就是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下场却很悲惨,居然被吕蒙一个奇袭,兵败地失,掉了脑袋。

关羽兵败被斩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吴联盟破裂,吴主兴兵奇袭荆州。蜀吴联盟的破裂,原因很复杂,但与关羽其人的骄傲与争强好胜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他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瞧不起东吴,也瞧不起孙权,致使蜀吴关系紧张起来。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谨到他那里,替孙权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求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这本来是件好事,以婚姻关系补充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关羽放下高傲的架子,认真考虑一番,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家虎女肯嫁犬子乎?”显然不把对方放在眼中。关羽的骄傲与好斗,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生命。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但中国人有一大毛病就是死要“面子”,“人要脸,树要皮”,为了他们所谓的面子,常常以死抗争,不肯屈、不肯退让,结果到最后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连事业都不保了,生命都不保了,留着再光鲜的面子又有什么用呢?英雄项羽就是个为了面子而死的典型例子。他打了败仗后路到乌江,本来他是可以乘坐渔船进回江东的,但他放弃了。因为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结果他选择了自刎。他的死成全了他的面子,成全了一代英雄的气节。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多少感叹。

要懂得争与让的关系,我们必须理智地看待人生,理智地对待名利。

1.争夺容易导致两败俱伤

今日社会的进步、繁荣是在这种优胜劣败的激烈竞争下而促成的。然而,负面性的争夺,双方勾心斗角,最终会导致两败俱伤,严重者将造成社会动乱不安。适时适度的谦让,是和谐的根源。

2.包容是一种美德

尊敬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在争与让的问题上,要有境界,要有品格,要能包容别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许多事实证明,只有包容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事业才能够成功。

No.14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快乐

康德说:“一张笑脸可以引发无数张笑脸,但一张哭丧的脸却永远孤独。”的确,一个人如果以笑脸待人,那么,周围的人都会受到愉快的感染。但一个人如果以哭丧着面孔来待人,别人也会感觉郁闷而疏远他,那么,他就会感受到孤独。

米契尔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小镇,春天一到,他的花园里鲜花怒放,阵阵花香飘过围墙,令全镇的人都很神往。几个好奇的孩子想:院子里肯定有奇花异草,听说有一种长着大眼睛的花还会给小朋友唱歌呢。于是孩子们打起主意,决心探个究竟。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孩子们搭起人梯跳到花园里,他们在花丛中寻找着,毁坏了许多鲜花和嫩草。后来,他们被仆人发现,赶出了院子。

米契尔大为恼火,把这事讲给朋友听。朋友笑看说:“为何不把围墙拆了呢?”米契尔说:“那我会丢失好多的财产!”朋友笑了,说:“有围墙又怎样?连一群孩子都挡不住,何况身手不凡的大盗呢!”

米契尔听从了朋友的劝告,彻底拆掉了围墙。于是,孩子们首先进入花园。他们仔细寻找心中的神花,结果,根本没有什么奇花异草。米契尔的朋友把孩子们请到客厅,并让他们美餐了一顿,然后对孩子们说:“在花园中种下你们心中的神花吧!”孩子们高兴得跳起来,然后跑到花园里去了。因为米契尔拆掉了围墙,全镇的人都可以欣赏花园中的美景,米契尔为此得到了全镇人的爱戴。

一天,一伙大盗来到米契尔的家,准备将他家洗劫一空,他们刚闯入花园,就被不远处护花的孩子们发现。小杰克跑到洋房报告情况;小冷森跑去镇上通知大人们,结果大盗们被及时赶到的米契尔和镇上的人们捆绑起来。

庆功会上,米契尔对所有人说:“我要感谢你们,你们使我认识到一个伟大的道理———这个世界上只有敞开的花园最安全最美丽。”米契尔的话博得了所有人最热烈的掌声。

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独占也并不意味着拥有,懂得分享的人生,可以让我们收获更多。

只有懂得分享才能真正拥有幸福和快乐,如果一味地封闭自己,不主动去与人交往和分享,那么永远也品尝不了人生快乐的滋味。

汤姆是一个工程师,在生活中屡屡受挫,虽然人过中年,但事业还是一无所成。因此也常常无端地发脾气,抱怨别人欺骗了他。终于有一天,他对妻子说:“这个城市令我失望,我想离开这里,换个地方。”

无论朋友们如何相劝,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他最终和妻子来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搬进了新居,这是一幢普通的公寓楼。汤姆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对周围的邻居未曾在意。

一个周末的晚上,汤姆和妻子正在整理房间。突然,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汤姆很后悔来的时候没有把蜡烛带上,只好无奈地坐在地板上抱怨起来。

门口突然传来轻轻的、略为迟疑的敲门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

“谁呀?”汤姆在这个城市并没有熟人,也不愿意在周末被人打扰。他很不情愿地起身,费力地摸到门口,极不耐烦地开了门。

门口站着一个小女孩,她怯生生地对汤姆说:“先生,我是您的邻居。请问你有蜡烛吗?”

“没有!”汤姆气不打一处来,把门关上了。

“真是麻烦!”汤姆对妻子抱怨道,“讨厌的邻居,我们刚刚搬来就来借东西,这么下去怎么得了!”

就在他发牢骚的时候,门口又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门口站着的依然是那个小女孩,只是手里多了两根蜡烛,红彤彤的,就像小女孩涨红的脸,格外显眼。“奶奶说,楼下新来了邻居,可能没有带蜡烛来,要我拿两根给你们。”

汤姆顿时愣住了,他被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呆了,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谢谢你和你奶奶,上帝保佑你们!”

生活告诉我们,帮助别人的人最幸福。每个人都有能力帮助别人,一个能够为别人付出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我们应该从自己身边的朋友开始,看看有哪些朋友需要你的帮助,你一定要伸出援手,相信你能带给他们温暖和帮助,你自己也将从中收获快乐。

1.勤奋是获得成功的前提

数学家杨乐在中学时代,把解数学题当成是一种享受,从初二到高三的五年里,他做了一万多道题。这种勤奋的学习精神给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他深有体会地说:“杂技演员走钢丝的本领,是长年累月勤学苦练的结果。想靠小聪明侥幸获得成功,那只能从钢丝上摔下来。勤奋是获得成功的前提,自身的优势不应引来懒惰。”可见,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依靠勤奋来实现。

2.分享成功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

善于与他人分享你的成功,你将会获得他人的认可,从而获得整个社会的认可。这是你与他人合作共赢的基础。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要能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真正的朋友该是在患难时期能一起走过,成功的喜悦能一同分享。当然这种分享,不是炫耀自己的战功,而是一种精神范畴的鼓励和欣赏。

3.分享别人的成功的喜悦

有这样一个故事:父子二人在湖边比赛打水漂,父亲技高一筹,儿子不服气,不停地练习,终于有一次超过了父亲,而父亲却没有看见这一幕而不相信,更没有赞赏他的孩子。一向坚强的小男孩竟然委屈的流下眼泪。这个故事告诉我:当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时候,他需要有人和他一起来分享这份喜悦。

文章中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儿子为了超过技高一筹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终于打出了超过父亲的好成绩,而父亲却为此露出怀疑的神情,这使一向坚强的小男孩流下了眼泪。儿子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打出水漂,多么不容易,你却没有看到……”最终,父亲弄清了儿子伤心的原因———他的胜利果实没有人与之共同分享。

有一位学习很努力的小学生,学校举行默写比赛,她认真复习后得到满分,心里十分高兴,想早一点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爸。一进家门,她就向爸爸报喜,可爸爸一边看报纸,一边头也不抬地说了一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应该的。”小姑娘听后心里冷了大半截,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她多么想听到爸爸对她的赞赏啊,哪怕是一句也好呀!正在她失望的时候,妈妈过来了,亲了亲她,然后说:“我的女儿真棒!”小姑娘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有妈妈与她一起分享快乐!

如果你将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会得到两份快乐。一个人即使独自享用美味佳肴,也索然无味;一个人获得成功,如果无人知晓,无人关注,也就会失去乐趣。共同分享会使甜的更甜,香的更香,快乐的更加快乐。所以,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时候,应该与他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T+IYF+802zouhpt803RSNlJIs97+/cWBPLccfD5Z8Rxp1SuD8nVMqozSoLwFnR8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