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严谨做人,谦虚做事

学会忍让,大丈夫能屈能伸

忍,实在是医治磨难的良方。忍人一时之疑,一定之辱,一方面是脱离被动的局面,同时也是一种对意志、毅力的磨炼,能为日后的发愤图强、励精图治、事业有成奠定基础。

要知道,现实生活本身并不全然是理性的,其中也充斥着很多无奈的逻辑。譬如,某些人的性格带有攻击性,这就意味着另一些人往往会无端地遭到挑衅。如果我们对所有的“攻击”,都施之以“反击”的话,那我们生活的环境将充满火药味,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忍让者,忍耐也,谦让也。一般说来,社交过程中如果产生什么矛盾的话,说明双方可能都有责任,但作为当事人,应该主动地“礼让三先”,从自己这方面来寻找原因。忍让,实际上也就是让时间、让事实来“表白”自己。在社交中,采取忍让的态度可以让很多事情“冷处理”,可以摆脱相互之间无原则的纠缠和不必要的争吵。

有位智者即说:“几分容忍,几分度量,终必能化干戈为玉帛。”

曾有一对父子坐火车外出旅游,途中有位查票员来检查乘客的车票,父亲因为找不到车票而受查票员怒言责备。事后,儿子就问父亲,为什么刚才不反目以对呢?父亲说:“儿子,倘若这个人能忍受他自己的脾气一辈子,为何我不能忍受他几分钟呢?”

“不说最后一句话,则可以避免纷争”,这应是时时警醒自己的座右铭。

忍让是一种美德。亲人的错怪,朋友的误解,讹传导致的轻信,流言制造的是非……此时,生气无助于雾散云消,恼怒不会春风化雨,而一时的忍让则能帮助恢复你应有的形象,得到公允的评价和赞美。懂得忍,知道能屈能伸的人是一个强调和谐与平衡的人,即使心里有一个很讨厌的人,也不会表现在脸上,让对方或大家知道,因为他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的感觉,这就是能屈能伸的和谐原则。能屈能伸的人遇到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时,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不想参与的理由。但如果别人一再相劝,他很可能就会为了顾全大局而妥协,放弃自己原有的坚持,一切遵循民意。

能忍不仅有利于人际交往,更是成大事的必备条件——大丈夫能屈能伸,方能成就大业。

对每个人来说,都要学会忍让,学会在忍让中锲而不舍地追求,在忍让中更深刻地感受人生。“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让。努力吧!”——莫泊桑实践了福楼拜的这句赠言,最终成为世界文坛的一颗明星。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忍”的最佳境界?

经常明确地意识到目标的存在,使自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不断提高运用头脑思考的能力。

试着去了解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意义所在。一旦能够理解了以后,对工作保持的态度,就会从“应该做”进入“必须做”这种积极性的意识形态。这样一来,便能减少工作时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从而愉快地完成工作。否则,一味地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不但会增加不少的麻烦和痛苦,而且,精神上很容易疲劳而变得毫无效率可言。

培养安于困境的习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的情境时,常常会表现出逃避的倾向。但是为了能够做好自我控制,就必须忍耐这种困境所带来的痛苦。那么时间一久,自然会在不知不觉间,培养出一种安于困境的耐力,从而能够全神贯注地集中在自己的工作上。

学习抑制冲动的情绪。这件事乍看之下,似乎很难。但是,只要我们稍微冷静地加以分析,便可以发现,要抑制冲动的情绪,事实上是很简单的。不过,对于比较强烈的冲动或欲望,还是应该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使其有机会尽量地发泄出去比较妥当。

按照上面所叙述的方法,经常不断地作自我训练的话,很快,你将会在潜意识之中,很自然地进入“忍”的最佳境界之中。

对自己严格,对别人宽容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总是要和朋友、同事相处并发生各种关系,总要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态度?答案是,还是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好。

曾经有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执掌晋国刑狱的大法官李离,由于误听下属的不实之词而错杀了人。于是,他便把自己拘禁起来,请求死罪。在晋文公的一再劝说下,李离仍觉得自己罪过太大,始终不肯接受赦令,坚持己见,最后拔剑血刎。李离不诿责推过,自律甚严,以自己的死承担责任,他的崇高的思想美德被后人传颂至今。

“我的确解剖过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是鲁迅用于严于律己的一句话。严于律己在于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在道德修养上都能严格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那这个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当然,我们对自己严格,不等于对他人也要严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豁达宽容。

康熙年间,宰相张英老家与一位姓叶的侍郎毗邻而居。张家打算扩大府第,要邻居让出三尺地面,以便张家修墙。可叶府根本不买账。张家见叶家寸土不让,便修书一封给张英。张英见信后,对家里人倚官仗势的做法非常不满。于是便写了首诗给张夫人,张夫人便命家人退后三尺筑墙。叶府深受感动,也主动退后三尺,于是便形成了“六尺巷”。

在现实生活中,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会起争执,如果你退一步,你会发现海阔天空。时时用严己宽人来约束自己,生活中不仅会多出一份快乐,一份和睦,一份平静,更多的则是解脱。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自古以来的优良道德传统,在今天仍然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同别人的相处中,由于他能够很好地关心别人、尊敬别人,所以,他也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尊重。这也就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如果受到了别人非礼的待遇,他首先要“反躬”自问,检查自己在处理问题时,是不是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如果自己有不对的地方,就应当坚决改正,如果自己并没有不对的地方,也就不要再去同这种人计较了。

从“严于律己”的角度来说,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自己和同事、朋友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时,自己应当自觉地关心和照顾他人的利益。一旦发生矛盾,要主动地替别人多想一些,做到宽以待人,而宁愿自己吃亏一点。

二是在同别人相处时,要力求做到“施恩莫记,受惠必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凡有施惠于他人、给别人以好处的事,就不要记在心上,甚至应当把它忘掉,因为忘掉了对他人所施的恩惠,才不会老想着让别人来报答自己,对别人存着抱怨的情绪。反过来,凡是受到了他人的恩惠,得到了别人的好处,就一定要想尽办法,加以报答,甚至要更多地、成倍地加以回报。

三是在同他人的交往中,时时都要有一种“设身处地”的思想,来理解别人、体贴别人。

在人与人相处时,要拿自己做譬喻,推己及人,从而达到更好地关心别人的目的。当自己有困难或遭到不幸时,总是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因而,在别人遭到困难和不幸时,自己就应当主动地去关心他人。只知道责怪他人不关心自己,而不知道关心别人的人,是永远也不会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可以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既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能够化解人和人之间的许多矛盾,增强人和人之间的友好情感,有利于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共同发展。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就一定可以在同他人的相处中,严格要求自己,宽恕地善待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谦虚谨慎,低调为人

庄子的《让王篇》中有一个故事,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的:

楚国的一个屠夫叫屠羊说,他曾跟着遇难的楚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的。后来楚昭王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复道: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摊,生意依旧红火,还要什么赏赐呢?

昭王过意不去,再下命令,一定要屠羊说领赏。于是屠羊说更进一步说,这次楚国失败,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没有请罪杀了我。现在复国了,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也不能领赏。我的文武知识和本领都不行,只是因为逃难时偶然跟国王在一起,如果国王因为这件事要召见我,是一件违背政体的事,我不愿意让天下人讥笑楚国没有法制。

楚昭王听了这番理论,更觉得这个羊肉摊老板非等闲之辈,于是派了一个更大的官去请屠羊说来,并表示要任命他为三公。可他仍不吃那一套,死活不肯来,并说:我很清楚,官做到三公已是到顶了,比我整天守着羊肉摊不知要高贵多少倍。那优厚的俸禄,比我靠杀几只羊赚点小钱,不知要丰厚多少倍。这是君王对我这无功之人的厚爱。我怎么可以因为自己贪图高官厚禄,使我的君主得一个滥行奖赏的恶名呢?因此,我绝对不能接受三公职位,我还是摆我的羊肉摊更心安理得。

故事中的屠羊说确实非等闲之辈,能拥有如此的见识,保持一颗难得的平常心实在不易。居功不自傲,依然平常心,这是我们需要向他学习的。

福特曾说:“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有了许多成就就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了。许多人一开始就奋斗得十分起劲,但前途稍露光明后,便自鸣得意起来,于是失败立刻接踵而来。”

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参观太庙。看到一个制作精巧的陶器,就问看庙的人它是什么。看庙的人回答说:“这叫敬器。如果装满水,它就会翻倒;如果空着,它同样也要倒下;只有把水装得正好,它才能立着。”孔子听了,深有感触地说:“世界上哪有满了不倒的呢?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里有很深的学问呀!”

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是成功的大敌,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时,绝不应骄傲自大,而应该迎接新的挑战,挖掘新的潜力,洞察新的机会,攀登新的高峰,把原来的成功当成新的起点,从而到达新的人生境界。当然,我们也会在不断的进步中体验到实现自我的快乐和幸福。

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必然会招致他人的反感,暗中吃大亏而不自知。有功劳的时候,克制自己的狂妄、自满之心,才不会招致灾难。恃才傲物,视他人如同酒囊饭袋一般,用语言去嘲讽、羞辱别人,这只能证明你自己的人格不够完善。漫骂、嘲讽、羞辱是一把双刃剑,在小瞧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贬低自己的人格。

卢文从一所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与他同时进来的同事要么学历没他高,要么学校没他好,为此他很有优越感。

当领导分配他做最基础的工作时,他便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一次,在结算时,他把一笔投资存款的利息重复计算了两次,虽然最终没有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但整个公司的财务计划却被打乱了。

事后,他却觉得就像做错了一道数学题,改正过来,下次注意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的这种态度让主管很不放心,以后再有什么重要的工作,总找借口把他“晾”在一边,不再让他参与了。没过多久,这位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就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拜拜了。应当说,他不是败给了别人,而是败给了自己,因为自命不凡的人早晚是要吃苦头的。

自命不凡的人之所以总是失败,是因为他没有一颗谦虚的心,一个宽广的胸怀,如果他能在春风得意的时候,考虑到对手正在厉兵秣马地不断进取,他就会更加小心地提升自己,并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样才能够保住自己的成绩和地位。那些有了一点功劳就洋洋自得,对别人指手画脚的人,会失去所有人的心和自己的前途,而那些真正伟大的人从不这样。

在爱因斯坦50岁生日这一天,关于爱因斯坦的文章几乎出现在全世界所有的报纸上。在柏林的爱因斯坦的住所中,装满了好几篮子的从全世界寄来的祝寿的信件。

然而,此时的爱因斯坦却不在自己的住所里,他在几天前就到郊外的一个花匠的农舍里躲了起来。爱因斯坦的儿子问他:“爸爸,您为什么那样有名呢?”爱因斯坦听了哈哈大笑,他对儿子说:“你看,甲虫在球面上爬行的时候,它并不知道它走的路是弯曲的。我呢,正相反,有幸觉察到了这一点。”这就是爱因斯坦,一个谦虚的人,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名声越大,他就越谦虚,因而他能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一直不停地前进,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能量无限放大。

我们做人也应当秉持这样的态度,永远谦虚谨慎,永远低调为人。或许我们很多人还谈不上“大智”,那就更需要低调谨慎,绝不能自命不凡。事实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如果自命不凡、骄傲自满,那就将停滞不前,很快就会被曾经落后于你的人赶上。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只会得到惋惜与不屑,在孤独中茫然。

保持谦虚谨慎,才能守住辉煌

这是美国一所著名大学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在教学楼的台阶上,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挤做一团,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这群天之骄子的脸上充满了自信与骄傲——这是他们参加毕业典礼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了。

一些人在谈论他们现在已经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则谈论他们将会得到的工作。带着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所获得的自信,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并且能够征服整个世界。

他们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考试将会很快结束,因为教授说过,他们可以带他们想带的任何书或笔记。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他们不能在考试的时候交头接耳。

他们兴高采烈地冲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5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脸上的笑容更加生动了。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学生们看起来不那么自信了,他们的脸上是一种恐惧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整个班级。

他俯视着眼前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然后问道:“完成5道题目的有多少人?”没有一只手举起来。

“完成4道题的有多少?”仍然没有人举手。

“3道题?”学生们开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面面相觑。

“那一道题呢?”

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

“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教授说,“我只想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4年的工程学习,关于这项科目仍然有很多东西你们还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然后他微笑着补充道:“你们都会通过这个课程,但是请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学习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在接待他时,他表现得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什么?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吗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很多人往往踌躇满志,觉得自己懂得实在不少了,其实,骄傲自满只会让人失去他人的信任和自己的前途。若觉得自己挺了不起,那么看看这些人是怎么做的:

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但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岱的缺点。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到哪儿去听自己的过失啊!”

京剧大师梅兰芳,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总是执弟子之礼,经常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全不因为自己是名演员而自傲。

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同到一家人家做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宾朋皆社会名流,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齐白石显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兰芳到了,主人高兴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忽然,他看到了被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让开别人一只只伸过来的手,挤出人群向画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他致意问安。在座的人见状很惊讶。齐白石深受感动。几天后他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道: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梅兰芳不仅拜画家为师,他也拜普通人为师。有一次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在众多的喝彩叫好声中,他听到有个老年观众说“不好”。演出结束后,梅兰芳来不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老人指出:“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声称谢。以后,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他演戏,请他指正,称他“老师”。

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的新教授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诸多荣誉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为人。安德烈逝世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称他“是世界上最谦虚的人。”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式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是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

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在晚年时,国家准备授予他爵位,以表彰他在物理、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但被他拒绝了。法拉第退休之后,仍然常去实验室做一些杂事。一天,一位年轻人来实验室做实验。他对正在扫地的法拉第说道:“干这活,他们给你的钱一定不少吧?”老人笑笑,说道:“再多一点,我也用得着呀。”

“那你叫什么名字?”

“迈克尔·法拉第。”老人淡淡地回答道。

年轻人惊呼起来:“哦,天哪!您就是伟大的法拉第先生!”

“不”,法拉第纠正说,“我是平凡的法拉第。”

满招损,谦受益。道理无需多讲,看看这些人这些事就可以了。这些人在各行各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是因为他们有天分和勤奋,也因为他们虚怀若谷的品质。倘若爱迪生有了一项发明就沾沾自喜,还会有后来的发明大王吗?功成名就、扬眉吐气固然是好事,但假如因此而骄傲自满,实在是得不偿失。因为不管曾经多辉煌,它总是会很快过去。

贪得无厌的人其实是在愚弄自己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贪得无厌的人其实是在愚弄自己。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与之一起提高的,还有人们的贪婪。很多人虽然有了宽大的房子,有了精美的汽车,然而他们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看到别人的房子更大,看到别人的汽车更好,于是便心生嫉妒,产生了强烈的追求欲望。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以致废寝忘食,他们不断地加快追逐的脚步,始终想要拥有的更多。到最后,他们甚至忘记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他们肯停下自己的脚步,好好查看自己所拥有的,其实已经很多了,然而贪婪的欲望,却促使他们不断地去追逐更多。他们可能在物质上不断地富足,这种不知足的心态却让他们感受不到快乐,始终处于焦虑和不满之中。而事实上,一个人快乐与否,并不取决于他有多少金银财宝,而是取决于他的心灵。

有个富翁去海边旅游,看见一个渔夫正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便责备他说“大好时光,你怎么不多打点鱼呢?”渔夫反问道:“打那么多鱼干嘛?”富翁说:“卖钱啊!”渔夫再反问:“卖那么多钱干嘛?”富翁说:“有了钱,就能像我这样,有自由,有快乐,悠闲地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散步。”渔夫说:“我现在不正快快乐乐地躺在沙滩上吗?”富翁听后默默地转身走了。

有一句话说:“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于他拥有的多,而在于他计较的少。”富翁计较的多,终日繁忙,即使难得有一天抽空出来走走,也放不下心中的贪欲,即便是欣赏美好的阳光,他的心中也无法安闲。而渔夫计较的少,相比富翁他虽然贫穷,却怡然自得,幸福快乐。

贪婪并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却能让人丧失原本拥有的快乐。小时候,我们骑着自行车潇洒地满大街转,无忧无虑快快乐乐;长大后,我们坐上了舒适的汽车,却很难找到当初的那些洒脱和快乐。一个人,如果被无止尽的贪婪占据了心灵,那么他的快乐人生也会被贪婪悄悄地偷走。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铤而走险,做出败坏品行,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事情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位僧人从林中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两人见状,便拉住那个僧人问道:“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僧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却忽然发现了一坛子黄金。”两个人感到好笑,说:“这僧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问道:“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僧人说:“还是不要去了,这东西会吃人的。”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黄金在哪里吧。”

僧人告诉了他们具体的地点,两个人跑进树林,果然在那个地方找到了黄金。好大的一坛子黄金!其中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天黑再往回运吧。这样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等半夜时再把黄金运回去。”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去取饭菜去了。

留下的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那该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棒子把他打死,那么,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回去的那个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人提着饭菜刚回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用木棒狠狠地打了一下,当场毙命了。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里就像火烧一样地疼,这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前,他想起了僧人的话,他的话真的应验了,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有明白呢?

假如没有这坛金子,两个好朋友恐怕依然会快快乐乐地,每天傍晚在林中散步,享受着生活的美好。金子激发了两个人的贪欲,最终导致两个人反目成仇,痛下毒手。贪婪,让人变得自私,将幸福快乐推向无底的深渊。

人们总是渴望着得到某些东西,认为得到这些东西之后就会变得快乐。然而一旦得到之后,人们往往想要得到的更多。这种无法满足的贪婪让人们同幸福快乐背道而驰,渐行渐远。做人不能贪得无厌,要珍惜现在手中所拥有的。

俄国诗人普希金曾经写过一个童话故事,名字叫做《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对老夫妻生活在海边的一所破房子里,他们很贫穷,每天老头出海打鱼,老太太则在家织布洗衣,处理家务,虽不富足,但生活也算快乐。

一天渔夫捕到一条金鱼,金鱼请求渔夫放了她,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愿意答应渔夫的任何请求。好心的渔夫没有要报酬,将金鱼放回了大海。当他回家和老太太讲起他的奇遇时,没想到老太太对他破口大骂,让他去找金鱼讨要报酬。

开始,老太太只是让老头向金鱼要了一个新木盆,然后是一座新房子。拥有了这些之后,老太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更加贪婪,她想要做贵妇人,想要做女王,金鱼都一一实现了她的愿望。没想到最后,她居然想要做海上的霸王,让金鱼服侍她。老头向金鱼讲了老太太的要求,金鱼没说什么,游回了深海。老头回到家,发现他们依然住在破房子里,用的还是那个破木盆,金鱼收回了她曾经允诺他们的一切。

贪婪是可怕的,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如果老太太的欲望能适可而止,恐怕也不至于落到破房子和破木盆的境地。人常常会因为贪婪而犯傻,做出很多愚蠢的事情来。所以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让贪婪蒙蔽了自己的眼睛,甚至侵蚀了我们的心灵。贪婪是一种顽疾,人极易成为它的俘虏,变得越来越贪婪。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贪得无厌的人其实是在愚弄自己。我们感受不到幸福快乐,很多时候便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如果适当放下贪婪,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满,我们的心中也会充满美好。

别让骄傲阻碍前进的道路

高傲的人只能让人厌烦,要知道人外有人,太过骄傲只能自取其辱。

在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不仅有失败的痛苦,还会有成功的喜悦,但如何来对待成功呢?是谦虚谨慎还是骄傲自满?谦虚谨慎能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得更大的成功,而骄傲自满则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犹如有色眼镜一样,使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自以为是,最终止步不前。

人们总是不会缺乏骄傲的理由,一件新衣服,一种新发型,都能引起他们的骄傲之情。骄傲和虚荣常常是一对孪生兄弟,虚荣的结果常常是骄傲,但骄傲并不以虚荣为理由,即使人类已经放弃了虚荣心的时候,他仍然是那样的骄傲。

有成绩不能骄傲,做人不能骄傲。骄傲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它让所有人都分享到它的“恩泽”,只是每个人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手段来表现它罢了。我们常常批评别人太过骄傲,但是却看不到自己有同样的品性:如果你自己没有骄傲之心,就不会觉得别人的骄傲是种冒犯。

骄傲有很多的害处,但最危险的结果就是让人变得盲目,变得无知。骄傲会培育并滋长盲目,让我们看不到眼前一直向前延伸的道路;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到达山峰的顶点,再也没有爬升的余地,而实际上我们可能正在山脚徘徊。所以说,骄傲是阻碍我们进步的大敌。同情我们敌人的不幸,常常更多的是由于骄傲而非善良,我们之所以对他们表示同情并不是我们出于安慰的好心,而在很大程度上为了显示我们比他们高一筹。在我们劝导行为不端者时,诉诸他们骄傲要比诉诸他们善良更有效。只有真正有卓越才能和表现的人才有资格骄傲,但很多人并不具备这些,所以他的骄傲就只能是伪装的假骄傲,是一种虚荣的表现。

谦虚是一种美德,一种高尚的情操,所以高尚的人必然谦虚。

19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到瑞士去度假,但他并不是单纯地四处游玩,而是每天仍然背着画架到各地去写生。

有一天,贝罗尼正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站在他身边看他画画,还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没有反驳,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又遇到昨天那三位女游客,她们此时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那三位英国女游客看到他,便朝他走过来,向他打听:“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致意,回答说:“不好意思,我就是贝罗尼。”三位英国女游客大吃一惊,又想起昨天不礼貌的行为,都不好意思地跑掉了。

骄傲是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个方面或领域有卓越价值的肯定,是人对自己成绩的认知。骄傲是人难免的情绪,但过度的骄傲就是高傲。一个心怀高傲的人,是不会把别人放在眼里的,他们都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但这些人都忘了,高傲的人只能让人厌烦,要知道人外有人,太过骄傲只能自取其辱。

所以说,做人最忌骄傲自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个人的成就中都包含着别人的支持和帮助,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感谢他人的功劳。否则,只能让别人觉得你过于傲慢,最终会因骄傲而封死了前进的道路。

培养良好的习惯

俗语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对于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美国的约·凯恩斯也曾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我们日后成才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在工作中经常拖拖拉拉、敷衍塞责的时候,当一个人经常不回家而是坐在酒桌、赌桌上的时候,当一个人经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的时候,当一个人总是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时候……他们以为自己得到了很大的便宜,却没有想到,就在他们为此而高兴的时候,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经老了。这时回想一生,才知道这些他们当时以为很短暂的习惯却组成了生命的全部,塑造了自己的一生,而这一生并不是他们年轻时代所希望的一生。当他们想重新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所以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同时,良好的习惯也会带来好运,带你走向成功。

有一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即将开始。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规定,考生必须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迟到一定时间之后禁止考生入内。考场纪律和准考证上都明确标示,各大媒体也在考前一再提醒。

考试当天下午,在上海某大学考点,在规定的时间以后一连来了4名迟到的考生。当老师告诉他们不得入内时,这几名同学目瞪口呆,这时才想起看准考证。他们纷纷表示没有看见该规定,请求老师放行。其中一位苦苦哀求:“我为今年考研已经准备了三年,我很有信心考上,老师给我一次机会吧。”另一位考生边哭边说老师不近人情。

这几位考生迟到的理由,有的是因为睡觉睡过了头,有的是因为吃饭晚了,最主要的是他们都忽略了“考前15分钟入场”这一规定。据说全国很多考点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这件事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凡事要养成“确认”的习惯。例如,平时写完作业认真检查;考试的时候仔细审题;与别人约好的事情要提前落实等。而确认只是众多习惯中的一个。

人一生中要不断培养各种良好习惯,小到饮食、休息、卫生,大到接人待物、礼仪礼貌。习惯就是养成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会让你受益无穷。譬如,快速走路,快速完成手头的工作,一般人可能对此不以为然,但如果你能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快速行动的习惯,进而是有紧迫感的习惯。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坚持做到凡是可以在今天做完的事,绝不拖到明天或后天去做。明天的事情今天做完了,晚上可以考虑后天的事,如此把时间往前移。

反之,那种凡事拖拉的人,总是习惯遇事拖一天,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这类人不仅使大脑使用的频率降低,而且即使用大脑,也是整天想着以前的事情,没有空间思考新事情,时间长了,思想就不会有创新。这种拖拉的习惯会逐步变为依赖,使人离成功越来越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清晨尽早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块面包,然后就开始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著的30几本教育方面的书和300多篇学术论文都是利用早上五点到八点这段时间写成的。可以说,是好习惯成就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只有一个有好的品质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才会获得成功。也只有乐观、对待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做任何事情都非常仔细的人,才会有更远大的理想。

一个人明确了理想,并为之努力,就会有上进心,精力就会集中,就能养成不断激励自己的习惯。有了理想和目标的拉动,人的潜能就会被无限地发挥出来,这不仅使你觉得自己有才干,同时还会让你胸襟开阔。当你有了兴趣,就会产生热情,热爱了这一行,你才可以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功。

习惯的养成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的,而且一旦养成就不容易发生改变。习惯如同一棵不断生长的树,根基越雄厚,就越难以撼动。也许在养成好习惯的开始阶段,我们会觉得有些困难,因为人是一种很容易被懒惰打败的动物。当我们坚持到一定程度,习惯的力量就会慢慢显现,我们便会喜欢上这些好习惯,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促使我们做得更好。

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生,成为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五彩阶梯。

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不会自高自大

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高明、太有能耐,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那么他必将遭到打击,承受严重的挫折。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一个人最无知的表现,就是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而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等,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价才是有自知之明。

当我们审视自己时,不能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主观地认为自己如何如何,而要把自己放到社会中与其他人作对比,如此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别人进行对比时,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善于肯定别人闪光的地方,谦虚地向他人学习,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

在列车上,一个自称是大学数学系博士生的小伙子正在向坐在对面的一个漂亮女孩儿自我吹嘘。他口若悬河地讲述着他的人生经历,沉浸在自我炫耀的满足之中,根本没有心思去理会周围的人,也丝毫不注意自己大声的谈话对别人的影响。

突然,一个民工模样的年轻人打断了他的话,说想让他帮忙算一道数学题。博士生问是什么题,年轻人说是一道小学五年级的题。博士生觉得对方是有意挖苦自己,于是有些恼怒地说:“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拿一道小学的破数学题找一名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来做,你也太看轻我了。”年轻人平静地说:“我感觉你算不出来。咱们可以打赌,如果你愿意的话。”博士生非常自信,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和年轻人赌一赌。年轻人的题是三个“5”、一个“1”,每个数字只准用一次,用四则运算,使结果等于“24”。博士生拿出笔开始在纸上组合这几个数字,算了近5个小时,列车已经快到终点站了,还是没有算出来。年轻人问博士生是否认输,博士生振振有词地说:“我看这道题根本没有答案,你要是能把它算出来,我就认输。”

年轻人拿过纸和笔,只几秒钟的工夫,就在纸上写出了算式:(5—1÷5)×5=24。

博士生默算了一遍,顿时满脸通红,再也不说话了。

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不会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而是对自己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充分地估测自己,给自己找准位置,做自己能做和该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高明、太有能耐,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那么他必将遭到打击,承受严重的挫折。过于自负,过分自我膨胀,不能客观地审视自己,就注定会走向失败。

刘梅是某市人事局的一名职员。由于她工作认真勤奋,成绩突出,没过多长时间,就被人事局领导推荐到该市某区人事局做了主任。

在她刚到区人事局当主任的几个月当中,她对自己的境遇很是得意,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从此可以高高在上,藐视一切了。她每天都使劲儿吹嘘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把自己如何拼搏、如何被重视、如何受到上司的表扬等等经历反复地在同事面前讲述,唯恐别人不知道。但让她意外的是,同事们听了她的长篇大论,都非常不舒服,而且唯恐避之不及。这使得她百思不得其解。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根本没一个人再理她了,甚至连上面的几位局长都不愿理她。一段时间里,她觉得自己活得很空虚,也很孤独,每天回到家里都没有精神头儿,不停地唉声叹气。有一天晚饭后,她的丈夫看到她有心事,决定和她做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在听了她的烦恼之后,丈夫一语点破了她的自负心理,她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每个人都有爱表现的心理,只不过各自表现的方式不一样。喜欢炫耀自己、对别人说三道四的人往往并没有多少才学,就算有点儿才学,拿自己的聪明招摇卖弄,唯恐他人不知,也是极其愚蠢的表现。真正有才学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他们从来不担心自己无用武之地,更不会为别人是否看重自己而瞎操心。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谦虚而豁达的人总是能够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狂妄自负、自以为是、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最终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成功又从何谈起?

郑鹏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做技术员。凭着自己的才智和勤奋,他很快就被提升为企业工程估价部主任,专门估算各项工程所需的价款。他的工作能力很突出,但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过于自负,从不肯接受别人的批评。

有一次,一个核算员发现他的一项结算估算错了5万元,由于发现得很及时,使公司避免了经济损失。事后,老板把郑鹏找来,指出他算错的地方,请他拿回去更正,并希望他做人谦虚一点儿,工作再细心一点儿。盲目自大的郑鹏哪里肯认错,他听不进批评的话,反而大发牢骚。老板念他平时工作成绩不错,就原谅了他,只是叫他以后要注意。不久,郑鹏又有一个估算项目被他的老板查出了错误。老板把他找来,准备和他好好谈谈这件事,以防止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给公司造成更大的损失。老板刚一开口,郑鹏就有些不耐烦了,他认为老板故意和他过不去,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老板根本没想到郑鹏竟这样固执己见,还随便怀疑自己,便对郑鹏说:“现在我只好请你另谋高就了,一个不许大家指出他的错误、不肯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人只会给公司带来利益损害,我们不会留用这样的人。”

自信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而脱离实际的自负不但不能帮助你成就事业,反而会影响你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严重的还会让你招致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挫折,就像郑鹏。所以,想要获得成功,一定要及早抛弃自负心理,以谦卑低调的心态处世。 koXD//w5RvN4yPWTu7E2lnAdx6p2V9abXlNUVOz6rhXjZPsSfqG58edARU7ObRJ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