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学会顺势调整自己

适应环境的变化,跟上时代的脚步

世界在不断向前发展,我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没有什么事是一成不变的,包括我们的思想。只有让思想与时代同步,始终紧跟时代的潮流,在坚定理想目标的基础上,主动地学习、借鉴和吸收其他的先进思想,培养较强的前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努力使思想与时代发展同步,不故步自封,不停滞不前,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发展中把握机遇,才能铸就成功,攀上人生的高峰。

成长需要不间断地自我思考和重新定位,需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需要始终不懈地去探索和追求,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职业生涯之树常青。同时,在自我思考和重新定位的过程中,只有有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做指导,人的认识才会提高,思想才能净化,行为才能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与发展同步,也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在2000年美国杂志的排行榜中,《福布斯》财经双周刊排名全美杂志第11位。人们称《福布斯》杂志是美国资本家的工具。

也许你并不知道,这家美国最大的财经杂志,它80多年的发展成长就是一个美国式的经济神话。在1900年,当B.C·福布斯由苏格兰移民美国时,他是个几乎身无分文的穷光蛋。这位苏格兰裔的淘金者为了养活父母与9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兄妹,最初在一家地方财经杂志当记者。他凭着当财经记者时积累的知识以及对金融商业天生的敏感,于1917年告别打工生涯,自己做起了老板,创办了全新的财经杂志《福布斯》。20世纪初叶,正是美国金融商业大发展的时期,问世以来的《福布斯》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率先发布财经信息,在短短几十年中,它借助东风,飞速发展。该杂志每期发表的评说股市的“瞬间回顾”文章,以其独特的视角、翔实的数据、通俗的文风成了今日世界上所有关注华尔街股市人的必读之作。

《福布斯》杂志自1982年开始刊登美国400位富翁的排行榜,与《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强的排行榜一样,它成了国际经济最新变化的权威发布阵地。史蒂夫说;“此项工作开始时很困难,富人的财产诸如证券清单、年度报表很难估算。”但是,他们做成了。为了关注全球经济,《福布斯》杂志还办了一份英语版的全球刊。

史蒂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面包师每天都要拿出新鲜出炉的糕点供应大众。”他认为自己领导的《福布斯》杂志也应这样,与时代同步、追求变化、赶超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打败竞争者,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对每个人来说,我们不断地追求能使自己感到满足的奶酪,而且在找到后尽情地享用并习惯这个现存的奶酪,以为它会恒久不变。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现实生活中被我们习惯的那些状况一直在改变。随着环境的变迁以及时间的演进,那些原来存在的奶酪都有被搬走的可能,所以许多人懂得珍惜拥有的奶酪。

人生像在走迷宫,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碰上什么事。但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变化是会发生的,那么我们将会有更从容的心准备好迎战未知的事物。变化是无可避免的,但我们要学会接受事实,踏出新的步伐。

“及早注意事情的小变化,就能帮助提早适应即将到来的大变化。”在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事物变迁前的迹象,因此必须时时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不要沉浸在安逸舒适的现状中不能自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变化前先调适自己,赶上变化的脚步。

为了应付接连不断的挑战与困境,我们要随时注意任何改变之前的迹象。变化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唯有观察变化才能事先做好准备。要想跨出“适应变化”的第一步,就应该承认事实,抛弃旧有习惯。要知道,变化一旦发生,危机就会一直存在着,就算暂时躲开问题,迟早还是要面对危机,所以,越早承认事实,就能越早让自己分析如何做出适当的变化,减少花在逃避问题上的时间与精力。

当然,“抛弃旧有习惯”指的并不是要全然抛弃先前的一切习惯,而是指在变化发生之后,能斟酌自己应该调整或放弃多少会阻碍自己调整、变化的旧习惯。人是害怕改变的,一旦外在环境有了转变,便感到迷惑。许多失败者就是不先了解自己或身处的环境,却仍用着过去的做法,不知变通。然而,处在这个时代里,如果只是一味抗拒,那就只能永远扮演金字塔的底端。要想改变人生,只在于你是否能改变自己。

事情的成功与失败除了外在因素的影响,大部分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及能力。踏出第一步才有机会接触新方向,不断的尝试能够改变自己,能够适应变化万千的环境。所以,我们唯有不停地改变自己而去适应环境,才能跟上变迁的脚步。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才使生活更有趣,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战胜恐惧心理,快乐过好每一天

非洲大陆上,犀牛见了狮子狂逃,最后还是不幸被狮子捕获,咬断脖子而亡,成为狮子的美味。

印度热带丛林中,一只小耗子面对一条二三米长的毒蛇,不仅没逃,反而直勾勾地盯着蛇看。蛇缓缓地爬向它,宣告它死亡的迫近。如果让你猜猜它们谁能获胜,你一定会回答是蛇,因为蛇是耗子的天敌。但是这一次你错了。

耗子冲上去,对着庞大的蛇体一口咬下。蛇痛得左摇右摆,耗子小小的身躯被甩来甩去,就是不松口。蛇越摆越大,越摆越急,最后,渐渐无力,直至一动不动。两种不同的结果可以让我们想到,自然界本不存在什么天敌,只是智勇者胜。

反过来想一下,如果犀牛不是畏惧而逃,如果耗子没有咬蛇一口,那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也许犀牛会将狮子置于死地,蛇会吞掉耗子。

人和动物一样,都会在某种情形下产生恐惧心理。所谓恐惧心理,是指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具体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地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容易变得冲动。

按照英国神学家詹姆士·里德的说法,“许多恐惧都是来自我们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不理解,来自这个世界对我们的控制。为了实现完满的人生,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获得控制恐惧的力量。”

恐惧剥夺人的幸福与能力,使人变为懦夫;恐惧使人失败,使人流于卑贱。恐惧能摧残一个人的意志和生命,能影响人的身体、伤害人的修养、减少人的活力,进而破坏人的身体健康。它能打破人的希望、消磨人的志气,使人的心力“衰弱”至不能创造或从事任何事业。

恐惧能摧残人的创造精神,泯灭一个人的个性而使人的精神机能衰弱。人一旦心怀恐惧的心理、不祥的预感,则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有效率。恐惧代表和指示着人的自卑与胆怯,从古到今,它都是人类最可怕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

恐惧来源于人类自身对事物的不了解、不确定,它使我们丧失了正确处理事情的时机。面对危险和困惑,我们该如何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机会呢?

首先,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自己的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就会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恐惧的免疫能力。

其次,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情趣和坚强的意志,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用英雄人物勇敢顽强的精神激励自己。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磨炼自己,培养勇敢顽强的作风。这样,即使真正陷入危险情境,也不会变得惊慌失措,而可以沉着冷静,机智应付。

再次,平时要积极参加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比如,进行模拟训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无畏的精神克服恐惧心理。

另外,向你信任的人讲出你的问题。很多时候,朋友的理解和劝慰是非常有效的融化剂。还要培养对工作的兴趣,用忙碌来消除忧虑。要让自己明白,不管昨天和明天有多么糟糕,过好今天是最重要的。要明白消极和不满对身体很不利,而且大部分的烦恼是头脑中无端空想的产物,我们只要有了积极上进的思想,就会有无穷的力量战胜恐惧。

我们要鼓足勇气,打开束缚我们的绳索,努力战胜恐惧心理,让自己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斩断种种羁绊,学会大胆创新

以前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说美国的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美的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方法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

“思维定势”是由人们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它有助于人们迅速解决问题,而当情境发生变化时,则会阻碍人们采用新的解决方法。作为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思维定势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思维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去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有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也许并不陌生:篮子里有4个苹果,由4个小孩子平均分,最后,篮子里还有1个苹果。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是:4个小孩一人1个。这个答案,许多人可能不服气:不是说4个孩子平均分4个苹果吗?那篮子里剩下的1个怎么解释呢?首先,题目中并没有“剩下”的字眼;其次,那3个孩子拿了应得的一份,最后一份当然是最后一个孩子的。至于他把苹果留在篮子里或者拿在手上,这并没有什么区别。

经常看到一些人为解答这类问题而绞尽脑汁。他们困于认识的“积累性错误”,而不能识破题目布下的圈套。由认识的固定倾向所产生的消极的思维定势,是禁锢人们思维的枷锁。

思维定势可能是对过去某一阶段的经验总结,是经过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验证的“正确思维”。但是当事物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仍然固守“正确的”定势思维却行不通了。不突破思维定势,就只能被原有的框架束缚,就不可能激发出创造思维并取得新的成功。

有这样一个案例。1952年前后,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几万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有一天,一个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也不例外。这个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色。这一建议引起了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

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全世界,电扇就不再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这个例子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大量积压滞销的电扇就成了畅销品。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既不需要有渊博的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成千上万的电气公司,以前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

这显然是因为,电扇自从被发明出来就都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规定过电扇的颜色,但彼此仿效,代代相袭,渐渐就形成了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就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称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常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当中,便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思维定势。时间越长,这种定势对人们的创新思维的束缚力就越强,要摆脱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东芝公司这位职员提出的建议,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突破了“电扇只能漆成黑色”这一思维定势的束缚。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例子也能很好地说明突破思维定势可以使情况有所转机。

有家生产圆珠笔笔芯的工厂遇到了一个难题:圆珠笔在其芯内的油还没用尽前,钢珠就掉了。为此,这家工厂召集了许多高级技术人员探讨怎样延长钢珠的寿命,结果实验全部失败。正当厂长束手无策时,一个老工人建议:减短笔芯的长度,那么在钢珠的寿命结束前,笔油就已用完。这样一来,厂家的难题便迎刃而解。

人们经常把创新想象得太神秘、太复杂,并因此放弃创新,其实创新往往是最简单的。有了生活经验的积累,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就更容易想出简单有效的金点子。

法国著名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采蘑菇、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让人围上篱笆,竖上“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均无济于事。

玛迪梅普莱得知后,在路口立了一些大牌子,上面醒目地写道:“请注意!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

让思想冲破牢笼,就要胸怀凌云壮志,就要坚持高标准、追求高水平,就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要明白,思想走多远,路就会走多远。让我们斩断种种羁绊,学会大胆创新,拥有崭新的生活。

选择忘记,因为生活还要继续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追求事业的征途上,每个人都会遇到诸如晋升不利、就业不成、受压制和遭排挤等形形色色的不顺。在困境面前奋斗、进取,还是消沉、堕落,这往往是一个人能否在不断追求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人生并非理想化的,我们要勇于接受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考验,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百折不挠,做一个勇敢的跋涉者。须知风雨过后是彩虹,冬天过去春自来。只要能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苦难,面对挫折,那么坎坷就会化为坦途,眼泪就会化为歌声,陷阱也会助你成功,你就将成为把握自己的命运的“主宰”。

有一座山,高耸入云,飞鸟难越,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高。山前山后有两条路可供攀登,前山大路石级铺就,笔直坦荡;后山小路,荆棘丛生,蜿蜒曲折。

一天,父子三人来到山脚。父亲举手遮阳,眺望峰顶,声如洪钟:“你俩比赛爬上这山。上山有两条路,大路平而近,小路险而远。选择哪条路,你们自己定。”哥俩儿思忖再三,各自凭着自己的选择踏上征程。

两个月过去了,一个西装革履的身影出现在峰顶——哥哥走来了。他骄傲地走向充满期待的父亲,说:“我赢了,我赢了!这一路真是春风得意。在坦荡的大路上我只需不断向前。舒缓的坡度让我走得从容,平整的石阶使我心旷神怡。这里没有岔道让我伤神,没有突出的山石给我绊脚。实践证明,在平坦和崎岖间,只有傻瓜才会放弃平坦,选择崎岖。我获得了胜利!”

父亲慈祥地看着他:“你选择得的确聪明,一路走得也十分风光,我的好儿子……”

这之后不知过了多久,又一个身影出现了:他步伐稳健,全身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尽管瘦削,衣衫褴褛,但双目炯炯有神,透着聪慧与睿智。弟弟微笑着走向父亲和哥哥,从从容容地讲起路上的故事:“哦,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次旅程!感谢您,父亲,感谢您给我选择的机会。一路上,陡峭的山崖阻挡着我攀爬的脚步,丛生荆棘刺破了我裸露的臂膊,疲惫的身心增添着孤独的酸楚。但我坚持住了,我学会了灵活与选择,学会了机敏与自护,学会了独立与坚忍。路边的美丽景色,使我放慢脚步享受自然的馈赠。在山脚下,我看见山花烂漫,彩蝶翩翩,于是我与山花同歌,伴彩蝶共舞。在山腰,我看见绿草如茵,华木如盖。我拥抱自然的和弦,追逐欢快的节奏。这些往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可更多的时候是阴冷浓雾的环抱。放眼望去,黄叶连天,衰草满路,但我在黄叶林中看到丰硕的果实,从衰草丛内悟出新生的希望。我感觉自己在成熟,一寸寸地成熟。再往上,是没有一点生机的寒风和石砾,我曾想过放弃,但曾经的艰辛温暖着我,启迪着我,给我力量,给我信心,使我忘掉比艰险更艰险的死寂,抛掉比痛苦更痛苦的迷茫。我最终到达了这里!一路上,我阅尽山间春色,也饱尝征途冷暖,为此,我感谢您。”哥哥的眼中露出不解,但旋即消失,他说:“可是你输了!”

“是的,”父亲遗憾地说,“孩子,你输掉了比赛……”

弟弟极目远方,脸上露出平和的微笑:“但是,我赢得了人生!”

人生就是这样,正是因为崎岖,才更多了几分韵味,才更显得丰富。平坦纵然快捷,但却无法与崎岖之丰富相比——人生之崎岖往往在于其中包含智慧和成熟。

生活的道路上难免有一些艰难困苦,这些不应成为我们的心理负担,而应该是检验我们的试金石。

面对生活道路上的挫折和坎坷,人们有时候感到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没有安全阀的锅炉,压力终于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似乎有一天就会爆发——精神彻底崩溃。然而,生活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你必须选择忘记,因为生活还要继续。

荷兰福勒船舶公司有一艘船,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后来这艘船被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买下送给了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

很多人都来参观这艘船,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位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他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他总是有一种负罪感。到律师事务所来的人有很多是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那些人有的被骗,有的被罚,他们或血本无归,或倾家荡产,也有的因打输了官司落得债务缠身。他每次都想安慰这些人,可不知道该如何做。

参观完这条伤痕累累的船时,他想到了安慰那些人的办法,那就是让他们来参观这艘船。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有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都来参观这艘船。

这艘伤痕累累的船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那些在挫折中的人们: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宝刀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世界上没有有眼睛而不流眼泪的人,没有有呼吸而不叹息的人,没有有心脏而不伤心的人。没有经过苦难、磨炼、奋斗的人生是残缺的,因为,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高尔基有句名言:“苦难是一所学校。”人生道路是曲折的,它可能表现为徘徊彷徨的思考、坎坷曲折的经历、挫折逆境的困惑、命运之神的摆布。如果我们缺乏走坎坷不平之路的思想准备,在人生道路上一旦碰到苦难与挫折,就会陷入苦闷、焦虑、迷惘、忧愁,个别人甚至悲观失望,丧失驾驭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我们应该懂得,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人生,没有任何过程是白费的,包括所有的辛苦、泪水、心酸,每一笔都会增加你未来成功的光彩。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尝试去找别的出路

人们的性格各不相同,每一种性格都有或多或少的优点或缺点。人要扬长避短,就是说要发扬性格上的优势,避开或克服性格上的缺陷。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人类还存在,人们对自己的探索就不会停止。人之所以探索性格的问题,是因为人们希望自己能更好地把握世界。人们在自然和社会中寻求发展的同时,不断反求诸己,反躬自问,探索着行为与人性、性格的关系,以求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有一个法国人,42岁了仍一事无成,他也认为自己简直倒霉透了:离婚、破产、失业……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存价值和人生意义。他对自己非常不满,性情变得古怪、易怒,同时又十分脆弱。有一天,一个吉卜赛人在巴黎街头算命,他随意一试。

吉卜赛人看过他的手相之后,说:“你是一个伟人,你很了不起!”

“什么?”他大吃一惊,“我是个伟人,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吉卜赛人平静地说:“您知道您是谁吗?”

“我是谁?”他暗想,“是个倒霉鬼,是个穷光蛋,我是个被生活抛弃的人!”

但他仍然故作镇静地问:“我是谁呢?”

“您是伟人,”吉卜赛人说,“您知道吗,您是拿破仑转世!您的身体流的血、您的勇气和智慧,都是拿破仑的啊!先生,难道您真的没有发觉,您的面貌也很像拿破仑吗?”

“不会吧……”他迟疑地说,“我离婚了……我破产了……我失业了……我几乎无家可归……”

“哎,那是您的过去,”吉卜赛人说,“您的未来可不得了!如果先生您不相信,就不用给钱好了。不过,5年后,您将是法国最成功的人,因为您就是拿破仑的化身。”

他表面装作极不相信地离开了,但心里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伟大感觉。他对拿破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就想方设法地找与拿破仑有关的书籍著述来阅读。渐渐地,他发现周围的环境开始改变了,朋友、家人、同事、老板,都换了另一种眼光、另一种表情对他,事情也开始顺利起来。

后来他才领悟到,其实一切都没有变,是他自己变了:他的胆识、魄力以及思维模式都在模仿拿破仑,就连走路说话都像。

13年以后,也就是在他55岁的时候,他成了亿万富翁,法国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

这个故事说明,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只要能调整自己,积极行动,就能获得成功,取得光辉的业绩。

假设我们是一个要到海中捕鱼的渔夫,若不清楚现在是什么季节,应该在什么时辰到哪一个地方捕哪一种鱼,那么在茫茫大海中要将船开到哪里去呢?换句话说,不论做什么事,若能观察天时、地利、人和,了解哪一种才是最佳的选择,则能事事顺势而为,用很少的力气,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达到目标,得到最大利益。

人生没有永远的缺憾,也没有恒久的完善。任何人都不可让昨天重现,更不可把昨天的成功当做今天的骄傲,而应当始终把追寻的目光投向无尽头的远方,这才是壮丽人生的主题。

有一位法国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花盆的边缘首尾相接地摆放着一圈毛毛虫,同时,在离花盆6英尺的地方撒了一圈毛毛虫最喜欢吃的松针。这些虫子因为天生都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所以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边一圈一圈地行走。它们固执地兜着圈子,在经历了7天7夜后,终于在饥饿中死去。

实验结束后,科学家说了这样一句话:“毛毛虫中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够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远离死亡。”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同样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把一只瓶子以水平的位置放在桌子上,把瓶子的底部朝着有光亮的地方,瓶口敞开,先放进几只蜜蜂,只见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朝着有光亮的地方飞去,结果只能撞在瓶底上。蜜蜂发现自己永远也无法从瓶底飞出,只好认命,奄奄一息地停在有光亮的瓶底处。威克教授把蜜蜂倒出,依旧将瓶子根据原来的方向放好,再放进几只苍蝇。没过多久,它们一只不剩地全部从瓶口飞了出来。为什么苍蝇能够找到出路呢?原来它们坚持多方尝试,一旦发现道路不通,便会马上改变方向去找其他的出口,最终找到瓶口飞了出来。威克教授的结论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尝试去找别的出路,后者的做法往往比前者聪明且有用得多。

事实上,成功者遭受的失败或犯下的错误并不见得比一般人少,只不过他们敢于探讨,善于改变,直到成功。

认清环境,就是要提醒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清楚地知道,危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你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应该及时改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却没有谁想改变自己。其实,当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时,改变自己才是明智的选择。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做人要柔和、谦和,像水一样顺势而为;做事要诚实、踏实,像山一样拔地而起。

在生活、工作中,处处都需要顺势调整自己。跟领导处理好关系,跟客户疏通关系,不是在顺势,也是在造势。试问,如果你不是身处特定的环境,你会看中你跟某个具体人的关系吗?又有多少人是出于“友善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的前提来处理自己所有的人际关系的呢?我们都在不知不觉地运用着顺势思维来调整自己的哲学,只是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而已。

我们要学会识别自身的性格特征,发现自己性格中的优劣,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寻求性格与工作、事业的最佳组合,经营生活、婚姻、家庭,从而使自己无论置身何时、何地,都能处于一个有利的局面,把握成功的趋势,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步入成功人士的行列。

不要总是跟人吐露自己的不顺

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当你在事业上或生活中遇到不顺的时候,往往人的内心是比较脆弱的。比如家人生病、亲友死亡或者婚姻不和睦等等,这些突如其来的打击都会使我们心力交瘁,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这个时候,是很容易对他人产生一些不合乎逻辑的期待的。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把我们见到的每个人都当成是我们自己的朋友,向他们倾诉我们的不幸,并渴望获得安慰与同情。但是不论问题多严重,最好不要找同事倾诉,更不要四处找人哭诉。如果一定要发泄,也一定要找办公室以外的朋友,不然的话很可能给同事和你身边的人造成你“有病”的形象。

有些烦恼,有些失意或是希望别人安慰的问题,你应该把这些话说给心理学医生或是值得你信赖的家人或朋友听,千万不要逢人就开始倾倒自己心中的垃圾,这样不仅无法激起对方的共鸣,而且还会徒增对方的反感。

李某,虽然身为男性却个性柔弱,思想也很悲观,当他有心事时必定马上找人诉苦。他在大学时代曾经有过一段罗曼史,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而结束,这件事一直放在他心底,从那之后每当他与人聊天时,他就会哀怨地向对方描述自己的心酸。

有一次,李某参加同事的生日晚会,同事介绍一位朋友与他认识。晚会结束之后,同事的朋友抱怨:“和你那个李同事谈话真累!他一直在说大学时代如何认识某人、如何伤心地分手……我一句话也插不上,只好假装十分同情,耐心地等他说完。”

另外,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

“今天做什么都不顺利!”

“那真是令人讨厌的家伙。”

“我没有才能。”

“我是个做什么都不行的废物。”

每个人都会有失意的时候,包括事业上的失意、感情上的失意、家庭上的失意。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让人舒心的事很少,即使有舒心的事,人们也很容易忘记,萦绕于心头的大多是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事。失意本就是一种痛苦,搁在心里不找人倾吐更痛苦。据说,把失意的事闷在心里还会造成心理疾病,所以找人倾吐也是好的。向别人吐苦水的时候的确会感到轻松些,缓解了压力。但是这只不过是把淤积在自己心中的话吐露给别人听,获得短暂的满足而已!

吐露失意的事,不管是主动吐露还是被动吐露,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吐露失意的事无意中表现出了自己无能、软弱的形象。虽然每个人都会有失意的事,但如果你在吐露失意的事时,别人正得意,那么别人会认为你是个无能或能力不足的人,要不然怎么会失意呢?嘴巴上虽然不会说出来,但心里多少会这样想,而且失意的事一讲,有时会因情绪失控而一发不可收拾,造成别人的尴尬,这才是最糟糕的事。如果你的失意情绪引来别人的安慰,固然能得到一时的温暖,但你却因此而变成一个无助的孩子,别人的评语是:“唉,可怜!”

其次,吐露失意的事,别人对你的印象分会打折。很多人凭印象来给别人打分。一般来说,自信、坚定的人,他所获得的印象分会比较高,如果他还是个事业有成的人,那么更会获得尊敬,这是人性,没什么道理好说。如果你的失意事让别人知道了,他们下意识地会在分数上打折扣,本来80分,一下子就不及格了,而他们对你的态度也会很自然地转变,由尊敬、热情而变得不屑、冷淡。

另外,吐露失意的事会造成不良印象。你的失意事如果说了太多次,或是经由听者的传播,让你的朋友都知道了,那么别人会为你贴上一个标签:失败者!当别人谈到你时,便会想到这些事。

还有,吐露失意的事时难免会说某人的坏话。说别人的坏话和抱怨的情况是同样的,也许当下心里感觉畅快了,但你的听众可能会无法忍受,而产生这样的想法“不知道这人在私下里怎样讲我的?”因而失去对方的信任,甚至对你感到嫌恶。

无可否认的是,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每个人的视角也完全是被自己的思维框架左右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注意力,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不是每个人都是我们可以信赖的朋友,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你对他们倾诉一些你自己觉得感人的事情,其实并不会博得他们的同情,甚至会觉得你小题大做,没能力处理好一些简单事情。

每个人都会有不少烦心的事儿,大家可能都在“夹缝”中挣扎,何必总拿自己的不开心强加到人家头上呢?除非需要帮助,否则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要拉着人家陪你一道悲伤,此时你应该想到:还是自我调节为好。

放低心态,找到内心的平衡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精神生活似乎越来越匮乏。许多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迷失了方向,不知道明天将走向何方。不可否认,一些失利、挫折可能导致我们有怨言,但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这时我们就应该有个低调的心态,要把人世间的一些名利看得淡一些,把成败荣辱看得淡一些。一定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不要总是沉浸在对未来迷茫的幸福的期待当中,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妙,才能幸福;放低心态,这样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才能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走好自己的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在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情时都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比如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对社会产生怨气,认为是一些不正之风在作祟,从而对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对自己的遭遇深感愤慨;夫妻产生矛盾,就认为自己的命不好,没有一个贤惠温柔的女人与自己生活,才会导致这样的后果,从而让自己更加痛苦。其实人生的幸福和痛苦都是自己给自己强加的。只要自己把心态调低一些,开朗一些,就能感受到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庆幸值得回忆的地方。而如果我们整日都生活在悲愤当中,觉得上天对我们不公平,命运对我们多么不公,那我们就会整天生活在烦恼当中,整日被生活中的阴影包围着。

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和别人“攀比”,别人有的东西,我们没有,我们就无法快乐。其实这是我们自己的心理作用,我们只看到了别人有的东西,而没有看到自己拥有的东西,从而失去了自信。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结果就会不一样了。比如邻居发财了,我想他能靠本事赚钱,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一定能取得和他一样的成绩,其实他是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这样想,自己的心也就平稳了,也就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生活中不要老是看到别人,也要经常看到自己,要学会平平淡淡地生活,多想一些美好的东西,这样才能抛开一些私心杂念。

法国有位著名画家,平时只能坐在轮椅上,他手指变形,只能用指尖握笔画画。但他仍然坚持作画,而且坚韧不拔地画了许多精美的作品。

有人问他:“你生活那么不便,为什么还要作画呢?”画家回答:“有一天痛苦会结束,然而美的效果却永远长存。”

这位身残志坚的画家正是由于看到了现有的美好和对未来美好的期望才使人们感到幸福的存在。不会珍惜现在的幸福,也就很难得到幸福。

有两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人一同去寻找工作。一天路过一个大街时,他们同时看到地上有一枚硬币,其中的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理想远大,去捡一个硬币真是不值得,于是他头也不回地走开了。另一个人看到硬币,显得很激动,他俯身捡起了那枚硬币,他不愿看到钱就这样在他眼前白白地溜走。

两个人又同时来到了一家公司。那个狂妄一点儿的人嫌弃公司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过了一段时间就离开了。而那个捡硬币的人没有埋怨这一切,他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又相遇了,那个留下来工作的人已成了老板,而和他一块儿找工作的人,如今还在找工作。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定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不要总是沉浸在对未来迷茫的幸福的期待当中,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妙,才能幸福;放低心态,这样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起跑领先一小步,人生领先一大步

起跑领先一小步,人生领先一大步。不管在任何行业只要能够想到比别人领先一步,那么就能够抢占先机,在你的行业处于竞争优势。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才能在人们中间冒出头?其方法就是要比别人多一些机会。不管在任何行业只要能够想到比别人领先一步,那么就能够抢占先机,在你的行业处于竞争优势。

曾经市场流行的“迷你裙”就是起跑时领先了一小步,不但造就了玛丽·奎恩特“迷你裙之母”的地位,而且还为她带来了滚滚的财富。

1934年,有个名叫玛丽·奎恩特的女孩出生在威尔士的阿伯腊斯特威思,她是一名教师的女儿。在她16岁的时候,被送到了伦敦的金饰学院绘画系上学。毕业后,她在女帽商埃里克的工作室里开始她的设计生涯。她是个十分有思想的女孩,她独特的设计,是针对当时还没有引人注意的少女时装。在那时,女孩们着装没有特别新颖的款式,只是穿着母辈的老式衣服。看到这种情景,玛丽则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让年轻人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让她们的年龄和服装相配。

于是,玛丽·奎恩特在1955年便和她的丈夫亚历山大·普伦凯特·格林在伦敦著名的英王大道开设了第一家“巴萨”百货店。她们所服务的对象就是年轻人。当时她们的店面很小,也不被人知晓。更多人还不是很愿意接受这种款式的衣服。那个时期50年代的裙长只是到小腿肚上下,而因为迪奥在1953年只不过将裙下摆剪短了若干英寸,就被新闻界爆出了是一大冷门。但这却让玛丽·奎恩特看到了希望。让她更坚信服装界会有很大的变革,随后她就开始了新时期的服装革命。她当时的服装意识就是:“剪短你的裙子!”

1965年,她的迷你裙推向了市场,没想到赢得了广大青年的喜爱,不久就风靡全球。紧接着玛丽·奎恩特进一步把裙下摆提高到膝盖上四英寸。这时候,英国少女的装扮已成为令人羡慕和仿效的对象。这种风格被誉为“伦敦造型”。到了60年代中期,这种青年人的“伦敦造型”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的流行样式。全国各地的青年都非常热衷迷你裙,这使服装市场开始了新的变革。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款式的汹涌而出。比如新一代的设计家皮尔·卡丹、古海热、圣·洛朗、安伽罗等也都相继推出各式各样的迷你裙系列。同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美国,当她的船到达纽约时,美英时装团体组织了迷你裙大型表演。这时,那些一直保持保守的高级时装店,也开始悄悄地剪短了他们的裙子。为此,有位著名的时装大师让·帕杜曾嘲笑短裙是“笨伯头脑创造出来的”,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到半个世纪以后,人类服装史上首次出现这样短的裙子,玛丽·奎恩特赢得了最后的成功。

最开始,玛丽·奎恩特只拥有20台缝纫机和20个工人,到后来拥有了每年1200万美元的收入,拥有100多家时装商店,并分布全英国,它们专营摩登、别致、价格适中的时装,起皱衬衫,闪光的紧身运动衣等。著名的女装店如“你,快点”、男装店“贵族男仆”。后来她的经营范围遍及许多国家,仅美国就有320位经销商,她最终成为了百万富商行列中之一员。

由此可知,成功需要你是个有远见有思想的人,只要你敢于去尝试你大胆的想法,比别人领先一步,无论小富、中富、大富,你都能够富起来。 Y2E/vxVLbws0HygKF3rKtdYxBkGxL0b+eb2CS3eZlubEROzP4Qgul/o8yvsQJJb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