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知足安乐,没有过不去的坎

不管怎样,总得有个目标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一样,所以成功人生的概念也各不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就是一个足够成功的人生。

梦想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的目标应该根源于孜孜以求的价值,应该扎根于你的心中,时时引导你的人生。在有限的人生中,目标可以帮你发掘自己的优势,把有限的精力发挥到最好。

就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戴维丝经历了一件特殊的事情,这件事给了她一次意外的震撼,使她开始重新思考人生。

那天,她正在卧室里打扫卫生,5岁的小女儿艾丽莎冲了进来,郑重其事地坐到她的旁边。

“妈咪,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她问道。

戴维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她又在玩什么想象力游戏了。所以,为了配合女儿,她假装认真地回答道:“嗯哼,我想,当我长大以后,我愿意做一个妈咪。”

“你不能这样说,因为你已经是妈咪了。再告诉我,你想成为什么?”艾丽莎紧逼着问道。

“噢,好吧,我想想……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会计师!”她再一次回答。

“妈咪,还不对!你本来就是会计师嘛!”

“对不起,宝贝儿。”她说,“但是我真的不明白你在期望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妈咪,你只要回答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就可以了。你可以是你想成为的任何人!”

戴维丝愣住了,自己到底还能成为什么呢?她已经35岁,已经有了固定的职业,还有3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有一个称职的丈夫,拥有硕士学位……对她来说,人生难道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改变吗?

她调整了一下自己,然后用一种征询的语气问女儿:“宝贝,你认为妈咪还能成为什么人?”

艾丽莎看着妈妈,十分肯定地告诉她说:“你可以成为你希望成为的任何人!不过,这要由你自己决定。你可以成为一个宇航员,也可以成为一个钢琴家,或者成为一名好莱坞明星……总之,只要你愿意,什么都可以!”

戴维丝非常感动。在女儿幼小的心灵中,妈妈还可以继续长大,还有许多机会去成为她想成为的人。在她眼里,未来永远不会结束,梦想永远都不过时。

那一次交谈过后,戴维丝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她开始起早锻炼身体,开始把每晚看肥皂剧的时间变为“读10页有用的书”,她开始用新奇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一切。

她在改变自己,虽然表面上她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她的心已经改变了。她时刻在为自己变成另一个新角色做准备,因为她有了理想和憧憬。

你想成为什么人,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到底能成为什么人,取决于你想成为什么人。如果你什么都不敢想,你就注定什么也不是。人生还是要有梦想的,梦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如果人生没有了梦想,就会失去动力,失去自己前进的方向。

爱迪生说:首先你要有一个目标,不管什么目标,只要你大脑可以想到的东西都可以作为目标,都可以创造出来。因为我相信,人可以创造出自己能够想到的任何东西。然后,你要有实现目标的欲望。不管你要实现什么目标,你都一定要有将其创造出来的欲望。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在加州南部一个小小的城镇中,一个小女孩抬着一堆书到了小小图书馆的柜台。

这个小女孩是个小读者。她父母的书满屋子都是,但都不是她想看的,所以她每个礼拜都会到坐落在一排木结构房子中的图书馆浏览。里头的儿童图书馆在一个隐蔽的角落,她就在这个角落里碰运气找她想看的书。

当白发苍苍的图书馆管理员正在为这个10岁的小女孩所借的书盖上日期戳印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新书专柜”的地方。她为写书这件事一再地惊叹,她想,在书中开创另一个世界是何等的荣耀。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她定下了她的目标。

“当我长大以后,”她说,“我要当一个作家。我要写书。”

管理员检索了她的戳记后,微笑着鼓励她,并没有像其他大人一样叫小孩儿谦虚点。

“如果你真的写了书,”她回答,“就把它带到我们图书馆来,我会展示它,就放在柜台上。”

小女孩承诺说,她一定会的。

她长大了。她在9年级时有了第一份工作——撰写简短的个人档案。每写一个档案,地方的报社都会给她1.5元钱。可在她看来,金钱的吸引力比让她的文字出现在报刊上的魔力逊色多了。

而距离写一本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为曾经就读的高中编报纸,之后结婚,有了自己的家,而写作的火焰还在内心深处燃烧着。后来,她又到一家大报社从事全职的工作,甚至还尝试编辑杂志。

还是没写书。

最后,她相信她有话要说,她终于开始了创作。初稿完成后,她把作品送给两家出版社过目,但遭到拒绝,于是她悲伤地把它丢在一旁。7年后,她旧梦复燃——她有了一个经纪人,也写了另外一本书。她把7年前写的书一起拿出来,很快,两本书都找到了出版商。

但书的出版比报纸慢得多,所以她又等了两年。有一天,内含这名自由撰稿人新书的邮包寄到她门前,她打开一看,哭了起来。等了这么久,她的梦终于实现了。

她记起了图书馆管理员的邀请和她的承诺。

当然,那个特别的管理员早已去世,小小图书馆也扩建成大图书馆。

她打电话问了图书馆馆长的名字,之后写了一封信,告诉馆长,她的前辈对小女孩的意义有多重大。她说自己在高中毕业后第30年的校庆时会回到小镇来。她写道,馆长会愿意让她带两本书送给图书馆吗?这对当时那个10岁的小女孩而言是件大事,似乎也是对鼓励过她的管理员表示尊敬的方式。

图书馆馆长复电表示欢迎,于是她带了她的两本书去了。

馆内,图书馆馆长热情地欢迎她,并向她介绍一位地方报纸的记者。然后,她把她的书交给馆长,馆长把它们放在柜台上,还附上了解说。泪水流满了女人的面颊。

她拥抱了馆长之后离开了,在外面照了一张相片,证明自己梦想成真,承诺也兑现了——虽然已经过了38年。

站在图书馆公布栏的海报旁,10岁小女孩的梦想和这名作家终于合而为一了。上头写着:欢迎归来,姜·米歇尔!

的确,成功的法则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准自己的方向,并坚持下去。成功者之所以稀有,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法则太简单了,没有坚持,不屑于去做。

其实,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我们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到达目标,也许在踏上第一千步的时候,仍然会遭到失败,但成功就在你一步步走过后才出现在你的眼前。

成功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向着自己的航向前进,执著地去寻找,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要有真正的主见

大流,一般说来,总是给人以正确、安全的感觉。于是,不少人都把“随大流”奉为处世名言。殊不知,这种盲目的“随大流”会使人们渐渐放弃思考的能力,日益迷失自己。因此说,要想成为杰出的人物,就必须摒弃“随大流”的思想,拥有自己的主见。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罗伯茨是英国格兰文森小城的一家杂货店店主。在玛格丽特5岁生日那天,父亲把她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啊。这就是爸爸赠给你的人生箴言,是爸爸给你的最重要的生日礼物,它比那些漂亮衣服和玩具对你有用多了!”

从此,罗伯茨着意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坚强独立的孩子,下定决心要塑造她“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有了父亲这样一个“人生导师”,玛格丽特坚实地成长着。

罗伯茨其实并不穷,但家里的生活却很清淡艰苦,没有洗澡间、自来热水和室内厕所,更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玛格丽特有一阵子迷上了电影和戏剧,她几乎每周都去一次电影院或剧院,有一天当她的零用钱不够而向父亲“借”的时候,父亲坚决地拒绝了,因为父亲特意要为女儿营造一种节俭朴素、拼搏向上的氛围。从小父亲就要求她帮忙做家务,10岁时就在杂货店站柜台。在父亲看来,他给孩子安排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不允许女儿说“我干不了”或“太难了”之类的话,借此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后来,玛格丽特入学后,她惊讶地发现她的同学有着比自己更为自由和丰富的生活,劳动、学习和礼拜之外的天地竟然如此广阔和多彩。他们一起在街上游玩,可以做游戏、骑自行车。星期天,他们又去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野餐,一切都是多么诱人啊。

幼小的玛格丽特心里痒痒的,她幻想能有机会与同学们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她回家后鼓起勇气,跟充满威严感的父亲说:“爸爸,我也想去玩。”罗伯茨脸色一沉,说:“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决定你该怎么办,不要随波逐流。”

见孩子不说话,罗伯茨缓和了语气,继续劝导玛格丽特:“孩子,不是爸爸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你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思想。现在是你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样,沉迷于游乐,那样就会一事无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力,你自己做决定吧。”

听罢父亲的话,小玛格丽特再也不说话了。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她想:“是啊,为什么我要学别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刚买回来的书我还没看完呢。”

罗伯茨经常这样教育女儿,要她拥有自己的主见和理想。在他看来,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随大流只能使个性的光辉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使玛格丽特从一个普通的女孩,最终成为一位连任三届的英国首相、执政十二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

有时候,多数人所做的不一定就是对的,跟着大多数人的步伐往前走可能是最安全的,但是盲目地随大流会让你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失去自己前进的方向,给你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随大流能带来个性的消失。我们的父辈从小就教导我们要向学习好的同学学习,要争当“三好学生”,一旦我们有一点“不务正业”,搞个实验设计或者学习个特长,都被立刻纠正或者叫停,因为那时大众的评判标准就是:学习好才是好学生,其他一概不管。

但是当进入新世纪以后,家长们都开始重视特长了,因为大家都在学,而且大有不学就落伍的感觉,于是乎,也不管孩子是否适合或者具备天赋,什么都要求孩子学,有的孩子甚至在一年内学了好几种特长,业余时间被剥夺不说,连正规的文化课都没学好,想有些个性,却什么都不精——就是这种从众的心理,造成了个性的消失。

而且,随大流的心理在群体高度一致性的基础上能使个人获得匿名感,因此,个人做事会无所顾忌,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时出现。比如,过马路红灯亮时,本来还打算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时再走,但是发现闯红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有了“大家都闯,自己一个人也没什么大事”的想法,也就无所顾忌了。大家都在好好地排队买票,突然有两个人不自觉地加塞,当时估计还很气愤,在内心谴责那两个人,但是发现第三个、第四个也加塞了,到第五个时终于绷不住了,也无所顾忌地加入到加塞的行列。还有很多像随地吐痰、贪小便宜、不遵守公共规则等现象,都是这种从众的行为,导致很多不文明成了一种屡禁不止的社会现象。

就这样,随大流的心理因为群体的共同行为给个人带来了淹没感,扼杀了创新的勇气和锐气。“少数服从多数”,是我们在选举或者决策中经常采取的方式,从课堂上的发言到开会时的表决,从思维的定式到惧怕风险的承担,无一例外地都有从众心理在作祟。这种心理有的是因为利益,有的是因为怕出风头,有的是因为要明哲保身,有的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将本来刚刚萌发的新思路和新观点活活地扼杀在萌芽状态。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影响,让我们的社会丢掉了不少创新。

随大流不是一无是处,在很多榜样的树立、规则的制订和执行、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等方面也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在当今提倡创新、鼓励个性飞扬的年代,我们就不要在随大流中迷失自己,要有坚定的主见,保持思想的独立性。

有失有得才是真实的人生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失去一些什么,也在不断地得到一些什么。人生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代谢过程。得此难免失彼,失此也可能得彼。失去了太阳,我们得到了闪烁的星星;失去了白天的热闹,我们得到了黑夜的宁静;失去了冬日的雪景,我们得到了春天的生机;失去了夏天的绚烂,我们迎来了秋日的丰收……有遗憾、有失去、有希望、有收获,这就是多姿多彩的人生。人生的美,有如风雨,而风雨的美,美在凄迷。这种有得有失的凄迷带着我们进入多层次的想象空间,进入润泽的、飘飞的、充满音乐与幻想色彩的人生世界。

既然失去的已经失去,也许今生都无法得到,但你会得到另外的一切,没有了爱情,我还有亲情,友谊,我还有事业;没有了双腿,我还有我的双手,去耕耘幸福的领地,开拓人生美好的前景。失去有时让人生更加美丽,因为在这世界大舞台,我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扮演的角色,那是别样的人生。有人说过,“上帝为我们关上了一扇门,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人生在世难免会有不少磕磕碰碰,但同时也会有不少的鲜花在我们身旁幸运地绽放。

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他心情很沮丧。有一天他遇见日本柔道大师,大师说:“你跟我学柔道吧,或许能重新长出左臂来。”小男孩听完,觉得生活又有了希望,便跟随老师开始学习。可是练了三个月,师傅只教了他一招,也没见左臂长出来。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师傅:“我是不是学得不够多,应该再学些其他招式?”师傅回答说:“不,你只需要会这一招就够了。等你能参加比赛了,左臂就长出来了。”他很相信师傅,为了能参加比赛他练习得很努力。几个月后,师傅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自己都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但对手还是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小男孩迷迷糊糊地进入了决赛。决赛的对手比小男孩高大、强壮许多,也似乎更有经验。关键时刻,小男孩显得有点招架不住了。此时师傅对他说:“继续下去!找回你的左手。”比赛继续,对手放松了戒备,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招,制伏了对手,最终获得了冠军。在回家的路上,小男孩鼓起勇气道出了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没能长出左臂,只用那一招怎么会赢得比赛呢?”师傅答道:“你用的那招是柔道中最难的一招,而对手破解这一招唯一的办法是抓住你的左臂,虽然你没长出左臂,但是你同样找到了它。你失去了左臂但你没失去整个人生呀!”后来小男孩成了世界级的柔道大师,只是因为他没有左臂。

虽然我们曾经有过像小男孩那样的辛酸,但人生本是一架不落的天平,有失有得,学会平衡自我,平衡你的人生,让悲壮演绎成欢歌,成就你美丽的花环。爱迪生曾说:“聋是我成功的条件之一。聋驱使我读书。我从底特律图书馆书架的最下面一本开始,读完了一个图书馆。聋使我断绝社交,有机会思考问题。有一位医生想治好我的耳聋,但我不愿意。”人生就是这样,哪会有不摔跤的小孩呢?有得必有失嘛!我们在失去美好的同时,总会在别处寻觅到遗失的美好。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的麻烦,我们总会失去些什么,失去金钱,失去亲人,失去朋友,也许当你不小心的时候也会将自己失去掉,失去在直观上看是可悲的,实际上很多的事情是无法抗拒的,我们应该去遵循自然法则,在自然而然的心境中去平和躁动的心,留下一点清凉,一份快乐,将自己的生命去点燃,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去追求未来!我们不必担心什么,也不必计较什么,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嘛!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33岁时就成了美国第一个百万富翁,43岁时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垄断企业——标准石油公司,每周收入近百万美元。作为一个资本家,他只追求怎么得,不愿意失去任何东西。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无常,一次,他托运价值400万美元的物品,为避意外之灾,他投了保险。但货物托运顺利,并未发生意外,于是,他为所交的150美元的保险费而懊悔不已,伤心得失魂落魄,病倒在床上。如此看重失去使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到53岁时,健康告急,医生们极力挽救他的性命,要恢复健康首先要调整他的心态,于是医生告诉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失去一定的金钱,要么失去自己的生命。他对此终于有了深刻的醒悟。他开始改变对得失的态度,面对失去的东西也比过去淡定多了。还热心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他先后捐出几笔巨款援助芝加哥大学等大学,并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除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和无知,洛克菲勒把钱捐给社会之后,感到了人生最大的满足,再也不为失去的金钱而烦恼了。他轻松快活地又活了45年。洛克菲勒虽然失去了金钱,但是他得到了最宝贵的生命,他失去的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但他得到了精彩的人生。

对于得失,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因为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古希腊时期,曾有一位学生问哲人苏格拉底:“请您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没见过您疾首蹙额,您的心情总是那么好吗?”苏格拉底说:“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任何时候,人都是贪心的,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所喜欢的东西。离不开现在拥有的,舍不得放弃所失去的,而拥有更多的情况下,往往最后失去的将会更多。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去转移自己的情绪,去追求你能追求到的,已经失去的,先暂且放一放,放下是一种智慧,一种新的人生理念。人相对宇宙空间是渺小的,是有限的,在追求中,不可能什么都会得到,给自己留下一定的空间去沉思,去冥想,坦然地面对得失。

天无绝人之路,更无绝人之境

王维有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诗以一种美妙的笔触将面对人生绝境的坦然心态传达了出来。

“水穷处”就是诗中的精华。走入其间,仿佛觉得自己登山而上,走着走着,淙淙的流水突然消失了,那就干脆坐下来,忽然看见朵朵白云于山头涌起,原来,水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天上的云,云还可生雨,有雨就会有水,那又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

生命过程中,在面对爱情、婚姻、工作的时候,当行至一段人生旅程时,忽然发现前面是一条无法继续走下去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感觉也油然而生。此时,最好的方式是回头看看,有没有退路,或者其他可走的路;就算真的没有别的路可走了,那就看看天空。其实,绝境,不在于身,而在于心,只要心灵可以天马行空,那无论什么时候、身处什么环境,都可以自在、愉快地欣赏身边的美丽,体会宽广的人生境界,就不觉得自己已经是“山穷水尽”了。

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在逆境中身陷绝地时,其实并非真的就没有路可走了,只是我们的心被灰心失望所蒙蔽,看不到前边的路。人生有高峰,也有低谷,若遇到低谷便以为是深不可测的悬崖绝境,不再前进,那不知要错过多少旖旎绝美的高峰。如果从现在起就开始紧闭双眼不再睁开,又如何能看到明朝的旭日?因为,所谓绝境,不过是奔跑前的热身,不过是前进时的后退……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谁没有“水穷”的时候,如果能常常用这种诗意的心态来对待人生,就会发现人生其实本无绝境。

是啊,“水穷处”既然已经近在眼前,那就不妨将所有的痛苦都放下,心无羁绊地坐下来,笑着去欣赏云起的美丽!人生并无绝境,只要心灵无绝境。人生之旅就是如此,既有春风得意的一帆风顺,也一定会有遇人不淑的曲折坎坷;有欢歌笑语前程似锦之时,也一定有失意挫败万念俱灰之刻。

其实,每个所谓的困境,都深深蕴含着上帝的善意。就像《圣经》故事中那些经受困难之后,又得着上帝祝福的圣人们一样,苦难,是为了让你获得更刚毅的信心,更强大的动力,更成熟的智慧,更坚定的心力。前提是:你不要把“苦难”当成世界末日,而是当成一种前进的力量,当成不断提升的机会,当成开阔眼界的过程,当成焕然新生的潜力,当成是上帝爱你的一种善意之举。

人生之路,又何尝不是如此?

但是,如果心中想的是绝境之后更加宽广的出路,当你为了竭力脱离现在的处境、想着要为更美好的未来而争取、并心甘情愿接受苦难的磨砺时,心中自然就会生出无穷的力量去面对它!同时,也就会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坚持不懈,这时就会有智慧不断迸发,因为,这个世界是为那些有能力为自己寻找出路的人预备的,我们的生命,注定也是需要一种面对“水穷”时能“坐看云起”的能力和心境。

人生无绝境。真正能承担、能坚持、能面对、能无畏、能坦然、能豁达,并能最终彻底改变境遇的人,最需要的,就是一颗“无绝境”的心,唯有信其无,才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力量与智慧,才担当得起任何一个有可能压在自己肩头的困境,去展望未来,去殷殷期待。

肯德基快餐是备受人们青睐的食品,可有关肯德基的故事却不是谁都知道的。肯德基年轻时,有过很多职业,作过职员,当过信差,做过厨师,他的一生经历过许多困境,失业也是家常便饭,但他总能在每次失意中以“无绝境”的心态,为自己打造新的希望。在他五十岁时,他以一种必胜的信念开办了肯德基餐厅,生意一直特别好。最终,他的肯德基连锁店发展到了全球。肯德基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对待逆境的心态,不是抱怨退后,而是以坦然无惧的心去乐观面对。

肯德基的成功,更在于其“人生无绝境”的心态。

我们都知道,生命并不是总是风和日丽的幸福之旅,而是时刻在幸与不幸、喜与悲、得意与失意、光明与黑暗之间摇摆着,这是人生的常态。

一位年轻时事业辉煌的演员不久前去世了。他生前的朋友在回忆起他的时候说:“他虽然现在才过世,但是其实好几年前他就已经陷入抑郁的状态,几度欲求死,却终不得。”听说,他的儿子几年前在一次车祸中遇难,绝望的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念,同时也丧失了求生的意志。朋友都曾经希望可以给予他一些帮助,能够带领他走出丧子的悲痛,但是他坚信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将自己囚禁在家里,不愿意见任何人,终日孤独地想念着已逝的儿子,他已彻底失去对生命的期待。

故事中主人公的丧子之痛固然是个很大的打击,但是人生既然已到“水穷”时,再绝望已是徒然,如果能将眼睛看向别处,自然会发现其他的出路。其实他完全可以放下揪心的痛苦,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此忘记痛苦的折磨,这样对自己也许才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人在面对揪心之痛的时候,固然会感到万念俱灰,但是再伤心,生活还是要继续过下去。我们要重新站起来,在慢慢整理自己的思念之后,就要开始新的生活。对于接下来的生活重新加以审视,然后为自己制订新的生活方案。如果在绝境前放弃坚持,然后陷入抱怨的情绪里,那人生就真的会成为绝境。

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在逆境中身陷绝地时,并非真的就没有路可走了。只是我们的心被灰心失望所蒙蔽,看不到前边的路。

人生有高峰,也有低谷。若遇到低谷便以为是深不可测的悬崖绝境,不再前进,那不知要错过多少旖旎绝美的高峰。如果从现在起就开始紧闭双眼不再睁开,又如何能看到明朝的旭日?

所谓绝境,不过是奔跑前的热身,不过是前进时的后退。所不同的是,智者奔跑前可以跳得更高、前进时能够退得更有力;而愚人却一味沉浸在黎明前黑暗中的悲痛中,郁郁不可自拔。这样,他们又如何能够迎来真正的奔跑和前进。

因此,不管你现在快乐与否,灰心与否,让我们共同记住:天无绝人之路,更无绝人之境。

真正快乐的人,是懂得知足的人

俗语说:“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可以说,不知足是许多苦恼、罪恶的根源。不知足的人心中似乎永远有火在烧着,时刻感到烦躁、不安。其实,真正快乐的人,不一定是有钱、有权势、有学问、有才干的人,而是懂得知足的人,虽然他可能贫穷、卑微、愚拙、无知,但却平安快乐。

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一天,老头儿牵着一匹马去赶集。他先与人换得一头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用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大袋烂苹果。

当他扛着袋子来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时,遇上两个英国人。闲聊中他谈了自己的经历,两个英国人听得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得挨老婆一顿揍。老头坚称绝对不会,说老婆一定会高兴万分。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如果他回家不仅未受老婆的任何责罚,老婆还很高兴的话,金币就输给他了。于是,他们跟着老头回到家中。

老婆见老头儿回来了,非常高兴,又是给他拧毛巾擦脸又是端水解渴,听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老头毫不隐瞒,全部一一道来。每听老头讲到用一种东西换另一种东西时,老婆都十分激动地予以肯定:“哦,我们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样好喝!”“哦,鹅毛多漂亮!”“哦,我们有鸡蛋吃了!”诸如此类。最后听到老头背回一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地说:“我们今晚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然后搂着老头,深情地吻他的额头……结果不用说,英国人就此输掉了一百多镑金币。

是啊,五味人生,应当学会知足。当你在吃饭的时候,不管饭菜是否可口,你都要知足,因为比起那些因为种种原因吃不上饭的人,你简直太幸福了;当你在家休息的时候,不管是否觉得无聊,都要知足,因为比起那些想回家却没有办法回家的人,你是多么幸福。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意思是说,知足者才能常乐。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说的也是知足常乐的道理。可以说,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从没有意义的比较开始的。你要明白,大千世界总有比你强的人,但是,“当你哭泣没鞋穿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有人没有脚”。所以,你要学会知足。

知足与快乐相关,知足后心境才能平和,待人才能安详,微笑才能自然。虽然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但也能够享受生命的精彩。这种人生境界是整日泡在荣华富贵之中,而又永远没有满足感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人生苦短,岁月如流,乐天知命,为什么不知足呢?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只要家庭和睦,快乐地过完每一天,何尝不是幸福呢?平凡人过着平凡的生活,怀着一颗平常的心,能快乐地对着每一件平凡事,这就是不平凡。只有知足者,人生才会常乐!

前进的路上,不能放慢脚步

美国学者罗伯特·列文曾经做过一次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节奏的比较》的调查。其中,人们步行速度最快的前10个国家依次是:爱尔兰、荷兰、瑞士、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法国、肯尼亚、意大利。步行速度的测试指标是:行人在闹市区单位时间内步行60英尺的速度。在这份调查报告里,中国两岸三地人们步行速度的排序是:香港排在第14位,台湾排在第18位,大陆排在第24位。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的步行速度与国家的经济状况成正比,步行速度越快,经济越发达。

在罗伯特·列文主持的这项调查里,步行速度最快的前10个国家除肯尼亚以外,其余9个均为西方发达国家。

假如在中国大陆做一次步行速度测试,那么,城市的步行速度一定快于农村的步行速度,沿海地区的步行速度一定快于西部地区的步行速度,甚至,在相隔不远的广州和深圳,人们也会明显感觉到深圳人走路的速度比广州人快半拍。

在拥挤的街道上,谁也无法容忍走路太慢的人堵在你前面,伦敦人把这种烦恼称之为“人行道之怒”。牛津街是伦敦的商业黄金地段,大约有6万人在这一带工作。一项调查表明,在牛津街W1这个邮政编码区域,有50%~60%的人每天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人行道之怒”。为此,牛津街一些商家于2000年12月4日发起“人行道之怒觉醒周”活动,向市议会送呈提案,希望把街道两旁的人行道分为两条——“观光步行街”和“快速步行街”并增派巡警,安装步行速度监测摄像机。规定在“快速步行街”上的步行速度不得低于3英里/小时。对步行速度低于3英里/小时的行人,应处以10英镑的罚款。

对于现代人来说,步行速度也是工作效率的体现。日本著名人力资源顾问福田永成曾在一本书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某公司欲从两位市场营销人员中推选一位做主管,这两位候选人的实力旗鼓相当,难分上下。举棋不定之中,老板突发奇想,分别打电话叫他们到办公室来。结果,一位用了80秒,另一位则用了110秒。于是,老板决定让用了80秒的人做主管——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输家有时只比赢家慢30秒。

在海尔集团的一次干部会上,张瑞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石头能浮在水面上的因素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但都被否定了。最终,有人站起来回答:“速度。”张瑞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

石头总是要往下落的,但速度改变了一切。用石头能打水漂,就告诉我们,石头在水面跳跃,是因为我们给了石头一个方向,此外,它还具有足够在水面漂起来的速度。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没有人为你等待,没有机会为你停留。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能会赢。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都是强调要赶在别人前头,不要停下来,这是竞争者的状态,也是胜利者的状态。我们要想在人生道路上获取成功,就必须比别人“走快”一些。

神舟电脑公司总是不断颠覆着一些传统的法则,因此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电脑市场中能持续成长发展。探究根源,你会发现神舟的超常规发展和经营策略,其实是建立在真正理解和掌握电脑产业和中国市场特点的基础上的,其中的秘诀只有一个字:快!以最快的速度,采用最新的技术,带来的反而是更好的价格。

电脑产业的核心是集成电路芯片,特别是进行数据运算和处理的芯片,如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等,而关于芯片的发展趋势,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顿·摩尔曾提出,“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英特尔公司正是在摩尔定律的指引下成长为全球芯片产业巨头的,其后又以其在电脑产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延伸出新的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倍”。每过2到3个时代,大家就开始预言摩尔定律即将失效,但人们总是找到了解决办法。时至今日,电脑产业的发展依然符合这一定律的指引。

英国有句谚语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捷足先登”的作用。

加拿大将枫叶旗定为国旗的决议通过的第三天,日本厂商赶制的枫叶小国旗及带有枫叶标志的玩具就出现在加拿大市场,销售火爆,而作为“近水楼台”的加拿大厂商则坐失良机。

有人曾形容说,美国人第一天宣布某项新发明,第二天投入生产,第三天日本人就把该项发明的产品投入了市场。

做生意讲求抢头啖汤,抢在别人的前边下手,才能占得先机。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但做起来时,却有不少人前怕狼,后怕虎,患得患失,犹豫不决,从而错失良机。

在2001年的电脑市场上,出尽风头的当属TCL电脑公司。他们推出的当时最低价位的P4电脑赢得了市场足够的注意,同时也为集团公司的品牌形象增色不少。TCL电脑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它抢先一步进入了P4市场。2000年6月,他们就开始筹备,11月,正式开始实施市场推广活动,抢在国内大型电脑厂商前面,率先进入了家庭数码化时代。这正是一种捷足先登。

人生就如一场没有里程的马拉松比赛,如果前半程的领先者不思进取放慢脚步,甚至原地踏步,那么,在不知不觉中,已是后来居上。 TW3W3dLBG4BrT32ycQpkX2q3XaQe4BMAZCEKXI1H0YXWZGXp/sT9eYsDtYyJbx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