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篇 刚柔鉴:刚柔并济,取长补短1

阳刚之气过盛者,多有勇无谋;阴柔之气过盛者,多懦弱无能。能进能退,能屈能伸,当刚则刚,当柔则柔,是对成大事者的要求。

一、刚柔之辨

【原文】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名曰“先天种子”,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消息直与命相通,此其皎然易见。

【译文】

已经鉴别出神骨的清浊优劣之后,应当进一步辨别刚柔。刚柔是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原名为“先天种子”,其中柔弱不足的,用补;阳刚过度的,用泄。刚柔的此消彼长与人的命运是互相关联的,这就像皎洁明亮的月光,是比较容易看见的。

【解读】

五行消长的状态

五行是我国古代先哲们创造的一种物质观。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组成的,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的发展变化,都是随着这五种要素的盛衰而不断变化和相互作用。这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世间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其实是自然关系呈现与持续运作。其中的“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尚书》中则认为“行”是指一种自然的运行,是遵循本身的作为所呈现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的运动,属于一种自然的作为。所以说,当鲧矱用阻的方式治理洪水时,上天便会震怒,因为鲧矱的这种行为违反了自然规律,导致天命之降于禹,而禹因势利导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坏水性,坏了自然之性,就必定会引起天怒,因而也一定引来人们的共怨。从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五行代表着物质的运动,代表着万物之宗。如果不遵循五行而行,就会像鲧矱一样,遭到上天的惩罚;相反,如能遇到事情能依循自然规律,因事而治,就一定会比盲目的胡作非为要顺利。

那么,我们首先必须知道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要素所具有的各自属性:

金的特性: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这好比日落西山。古代人称为“金曰从革”。其中“从革”是指“变革”的含义。引申扩展则是指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这些都属于金。

木的特性:具有生发、条达特性。这就像日出东方。古人称为“木曰曲直”。其中“曲直”是指树木生长的形态,也就是说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引申扩展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这些都属于木。

水的特性:具有寒冷、向下特性。这就好比北方寒冷。古人称为“水曰润下”是指水有滋润物体和向下的特点。引申扩展为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这些都属于水。

火的特性:具有炎热、向上特性。这就好比南方的炎热。古人称为“火曰炎上”。其中“炎上”是指火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扩展为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这些都属于火。

土的特性:具有长养、化育特性。这好比中原肥沃。古人称为“土爰稼穑”,也就是说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扩展为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这都属于土。在古代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的说法。

五行生克之数

文中说,“刚柔,五行生克之数”。其意思是说,五行相生相克,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行具有相生和相克的的作用。相生是指事物的相互促进、助长或滋生的关系;相克则是指事物的相互克制、抑制或制约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的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就如同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辅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由此可见,如果五行之间的生克制衡关系失常,则事物的协调性便遭到了破坏,从而出现反常的变化现象,在自然界则表现为自然灾害,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

此外,五行之间还出现反常现象,主要是“亢乘”和“反侮”。亢乘,物盛极为亢太过。凡事物亢极则乘。乘,乘虚侵袭,强而欺弱,相克太过。反侮,五行中并不只存在着顺克,有时也会出现逆克,如旺克衰、强克弱的现象。譬如:土旺木衰,木受土克;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金旺火衰,火受金克,这种逆克,叫反克也称反侮。反侮,反过来欺侮。

在古代,人们在预测和判断人命运的时候,看人的面相不仅要充分合乎自然性,而且还要充分合乎社会性,然而这种合乎自然性和合乎社会性落到实处,就是符合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即阴阳互转、五行生克。

对此,老子就有深刻的见解,他说:“兵强就会被消灭,木强就会被折断。柔弱的事物属于生存发展这一类,刚强的事物属于没有发展前途这一类。”老子指出的是柔弱胜刚强。树木过于坚硬就会折断,金属过于坚硬就容易折断,皮革过于坚硬就容易破裂;人过于残忍和武断,就会引来祸端。而灾祸往往都是从最开始的萌芽阶段开始的,倘若不加以警觉和防范,那么后悔就晚了。

金朝皇帝完颜亮就十分残忍,简直就是丧失天良、灭尽人伦的昏庸人。当时,岳飞是宋朝的大将,不幸被害,宋朝失去了一个英勇善战的大将,从此再也不能常打胜仗了。这时候,作为金国的宰相完颜亮则自认为劳苦功高,对于皇帝的所作所为则是逐渐厌恶,便心生邪念,想杀掉皇上,自立为皇帝。终于得到一次机会,他将熙宗杀掉,谋取了皇位。完颜亮上台后,看到金朝乃番邦异族,不讲究礼仪,就立刻将那些开国元勋们,如完颜斡带、完颜粘罕、完颜兀术等人的后裔,无论老少,不论功劳多少,全部杀光。然后将他们的老婆、女儿,全都带入后宫,供他淫乐。这些人,都是完颜亮的叔母、姑妈、姐妹辈。然而他却完全不顾她们与自己的血缘关系,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的人。

此外,完颜亮为了营建自己的新都,大兴土木。当时宋朝有一个叫柳永的书生,写了一首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完颜亮看见后,生出羡慕之情,想象如果自己的土地也能够像词中写的那样繁花似锦,该有多好。于是他就下达命令,发兵江南,征伐宋朝。他的母亲单太后对他的行为有些不满,就对他说了几句反对的话,结果却惹怒了他,他夺过卫兵手中的狼牙棒,将母亲活活打死。

后来,完颜亮率兵六十万人,一路上滥杀无辜,攻到了安徽和县。随后,又下令手下收集船只,准备南渡长江。结果令完颜亮想不到的是,末将虞允文带着残兵败将,驾着捉泥鳅的小船,蚂蚁似的出江作战,打败了完颜亮的第一次进攻。完颜亮面对自己进攻的失败,勃然大怒,将败退回去的金兵全部推进江中喂鱼,自己带领大军,来到下游的瓜州准备渡江。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的根据地大本营的人早已忍无可忍,趁他远在江北,发动政变,已经拥立完颜雍为帝。

当完颜亮得知消息后,觉得大事不妙,唯恐两面夹击,便命令属下强渡长江,结果江没渡成,金兵死伤惨重。而这个时候,完颜亮不但不安抚士兵,反而却残暴地斩杀败兵,致使许多士兵都溃退回国,一些士兵趁夜杀死了完颜亮,提着他的头回国报功去了。

这便是人的残忍导致的下场。忍有许多种,而唯一不可取的就是残忍。如果一个人对于事情都能够做到不残忍,而是一种宽容的忍耐,就可以换来成功和幸福,甚至还可以保身,颐养天年,否则必定遭灾祸和覆灭。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过刚则必折,过柔则必败。这正如人们所说的“弓硬弦常断、人强祸必随”。这就需要我们随时而刚、随机而柔。也就是说,对人要因人而异,采取刚柔并济。再如,元朝末年,朝廷十分昏庸无道,各地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纷纷揭竿起义。其中以朱元璋为领袖的起义军,处处以农民利益为本,所作所为都顺应民心,为了能将民众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他广召天下英雄豪杰,决心推翻元朝统治。

朱元璋发出号召不久,就有各路英雄好汉投奔而来。很快一支强大的队伍就组成了。但此时正好缺一名运筹帷幄的领兵元帅,于是朱元璋就召集群众举荐帅才。他的手下有个名叫胡大海的人,突然想到了自己有个姑表兄徐达,在小的时候曾经受到高手名师指点,不仅对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而且还熟读兵书,胸有韬略,可称为天下奇才。只因为不满现在朝廷的昏庸才退隐山庄,过着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

于是,胡大海便向朱元璋举荐了此人。朱元璋听后十分开心,立即准备了一份厚礼,派胡大海前往他的住所,请他一定要把徐贤士请出山来。胡大海接到命令后,也立即赶往徐达的住处,并传达了他的来意。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徐达竟然说:“多承贤弟美意,只是愚兄久居深山,一向孤陋寡闻。往日所学已荒废,怎敢担此重任?加之父母年迈,愚兄未进寸孝,怎好撇舍远离,实难从命!”

胡大海听徐达这么一说,知道这是在委婉地拒绝他,他十分了解徐达是个谨慎的人。因为他对朱元璋并不了解,又怎么能够轻易出山呢?尽管胡大海对徐达说尽朱元璋的为人的好话,徐达就是不肯点头。这下让胡大海开始觉得有些棘手。心想如果我不把徐达请出山,那么我回去又如何向主帅交代,索性不如留下来跟徐达“磨”到底。

第二天,胡大海又去徐达家开始劝说他。徐达的家人接见了他,并对他说徐达有重要事情出远门了,而胡大海心中明白这是徐达故意躲避出去了。这让胡大海开始着急起来,在他家里来回直转圈子。当他看着徐达家干净、整洁的四合院,忽然一个主意涌上了心头。

这天深夜,徐达家突然起火,庄上的人也被大火所惊醒,顷刻间徐达家浓烟滚滚,整个房屋都被大火所笼罩,大火一直烧了大半夜。而徐达家所有的房屋,都被这一场大火烧成了灰烬。

当徐达得知消息急忙赶回来,听人说自己的老母也葬身火海之中的时候,痛哭流涕,捶胸顿足,哭得死去活来。就在这时候,只见胡大海骑着马气喘吁吁地赶来说道:“表哥,不要哭,赶快追拿放火之人,为姑母报仇雪恨。小弟看得清晰,是一群土匪所为,小弟追了半夜,而这伙人却且战且退,小弟身孤力单没有办法,只好赶回来叫人。”

徐达一听,急切拉着胡大海说道:“老弟,我们这就去追。”嘴里还骂道:“我非擒住这伙毛贼不可,将他们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

大约追到天亮时分,果然发现前面有一伙人马在往南行。徐达见到后,便打马猛追。那伙人见有人追来,也加快了马速。直到徐达的马跑不动了,才放慢了速度。而这时候,前面的人马也慢了下来,好像故意跟胡大海和徐达逗着玩一样。就这样徐达他们追了好长时间,怎么也追不上。气得徐达干着急,却没有任何办法。

胡大海看到徐达气得不轻,就劝说道:“哥哥不要过分上火,相信这伙毛贼也跑不掉。都怪你不听小弟的话,才闹出了今天这烧身大祸……”这话提醒了徐达,他心里一动:难道这是胡大海请不动我才设下的诡计?想到这里,他一把揪住胡大海要他说出事情的真相。

这时候,胡大海才赔礼告罪,把事情真相说了出来。原来胡大海见无法请动徐达,便想出这个笨办法:他首先吩咐手下人连夜备好车辆,假装一伙土匪闯进徐宅,将他的姑母及嫂子、侄儿一起接走,接着又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装上了车,然后放了一把火,把徐宅烧个片瓦无存,以此来切断徐达留恋故土的心。胡大海最后笑着说:“老哥如果想要见到我姑母,只有随小弟去军营走一趟了。”

徐达听完后,哭笑不得。见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如今自己也无家可归,长叹一声,最后随胡大海到朱元璋大营去了。

朱元璋见到徐达后,觉得他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于是就拜徐达为三军大元帅。徐达也见朱元璋果然是个礼贤下士、平易近人的主帅,更看出这个人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业,这才相信胡大海之前所说的话句句是真,也就没有再推辞,衷心帮助朱元璋出谋划策,领兵东征西战。

由此可以得知,胡大海为了请徐达出山,先是以柔对待,结果不但没有请出徐达,而是使徐达躲避了起来。于是胡大海又采取了刚的计谋,制造了一场土匪火烧徐宅的局面,假装一伙土匪闯进徐宅,把徐宅烧个精光,最后使徐达断了留恋故土之心,最后使徐达不得不随胡大海到朱元璋大营去。从这就可以看出,刚柔并济才是取得胜利的最好手段。

五行中的阴阳均衡

如果人观察出五行中的某一方面“行”的不足处,那么在其他的部位也可以弥补,这也正如《老子》中所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倘若有一处“行”有余,那么其他的部位就可以加以削弱。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比较中和平衡的“刚柔相济”。譬如说,如果人的眼睛没有好的佳相,形或神都不足,而耳朵的神和形却十分有余,那么耳朵的佳相就可以弥补眼睛的不足,反之也是同样道理。

“不足用补,有余用泄”在阴阳五行中是辩证的重要体现。阴阳的概念,在古代人们称它为世界上最基本的矛盾现象或属性。凡是动的、热的、强壮的、明亮的、公开的、充实的、亢进的、有力的、向外的为“阳”;凡是静的、冷的、柔弱的、昏暗的、隐蔽的、减退的、无力的、内向的则为“阴”。“阳”则包含了“刚”的含义,即刚健、正直、坚强、进取和有为等;而“阴”则包含了“柔”的含义,即委婉、隐忍、曲折、退守和虚无等。两者是互相联系的。比如金旺,就是说物极必反,刚极易折,则用水来泄金之旺;如水太弱,不足以济事,就用金来生水,助其弱势。这种总体的观念,可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观点。在运用“不足用补,有余用泄”的时候,则应遵循事物圆虚消长的道理——阴阳均衡,刚柔相济,五行和谐统一的规律。

就性质而言,刚柔即阴阳,刚为阳,柔为阴,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阳刚显露在外,阴柔蕴含在内,二者既相互对立又互相依存,彼此保持均衡是常态,一旦失去均衡,事物就会发生变化。用太极图来表现最为形象。在一个圆圈中有一个白色的阳鱼和一个黑色的阴鱼,阳鱼头抱阴鱼尾,阴鱼头抱阳鱼尾,彼此互相纠结,浑融婉转,恰成一圆形,无始无终,无头无尾,无前无后,无高无下。最妙的是阴鱼当中有阳眼,阳鱼当中有阴眼,相互包容,相互蕴含,相互激发,相互转化而又相互依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太极图包含了宇宙中的道理,同时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人一旦过柔,就会驯顺无骨,无法立足。曾国藩一生功名,最终毁于津门,这就是过柔。过刚就是挺然独立,事则不远。海瑞就是因为过刚,而一生历经坎坷,也不被重用。他一生治学,以刚为主,自号“刚峰”,人们都称他为“刚峰先生”。

海瑞,字汝贤,琼州府琼山县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试中举人。第二年进入京城,就立刻向朝廷上《平黎策》,希望开道立县、以安定乡土。这个策子当时传诵一时,有见识的人读后都对此大加称赞。

海瑞在做闽南平县教谕的时候,一天御史来到学校视察,主管学校的官吏全部跪在地上谒见,只有海瑞挺立而行长揖礼,他说:“参谒台臣应当注意礼节。这里是学宫明伦堂,是老师教授学生的地方,本不该屈身下跪。”后来,海瑞升为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知县,但他依然穿着布袍,吃着糙米,还命令家中的老仆种菜自给自足。

一天,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时,因为驿站所供应的东西不完备而大发雷霆,并把驿吏抓起来,倒悬在房梁上。海瑞知道后说:“过去胡公巡查部属的时候,他命令凡是经过的地方都不要摆设酒食和帐幕等物品。如今这个人行装富足,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于是,就命令手下把胡公子衣袋里面的黄金数千两全部纳入公库里,并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胡宗宪。胡宗宪心中明白事情的真相,无奈理亏又无法开口,只好任由海瑞处置。

还有一次,鄢懋卿以都御史总理盐政,巡视部属经过淳安县的时候,供应菲薄,海瑞便高声告诉他:“淳安小县,不能容纳车马。”鄢懋卿听后十分愤怒,但是一向听说海瑞很有名声,只好收敛威风悻悻离去。

当时正是明世宗执政时期,但他却常常不临朝听政,而是深居西苑,专心设道场祈祷神佛。朝廷大臣白杨最、杨爵看到明世宗的行为,便直言劝谏他,却不幸获罪。后来朝中再也没有人敢议论朝中的政事。面对这样的局面,海瑞则挺身而出,直言上疏说:“天下都一致认为陛下不称职。”

世宗收到海瑞的奏章后,龙颜大怒,将奏折摔到地上,命令手下立即捉拿海瑞。宦官黄锦在旁边则说:“海瑞这个人一向有无知狂妄的名声。当他上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冒犯皇上,而一定会判死罪,于是就自己预备了一口棺材,与妻子诀别,在朝廷外等待问罪,而且家中的奴仆都已经遣散,没有留下一个人,看来他是不准备逃走的。”

皇帝听后,就将奏章留下,数月不作批示。没过多久,世宗患了疾病,总是闷闷不乐,召下阁臣徐阶商议内禅帝位一事,对他说:“海瑞所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这个人可以与纣王时期的比干相比,只不过朕不是殷纣王而已。如今朕已经生病这么久,无法临朝听政。”又说:“只怪朕自己没有谨慎珍惜,才落得如此窘困的境地。可如果朕从西苑出去,返回大内,不就等于接受这个人的辱骂了吗?”于是他手批海瑞奏章,以“谩主毁君”为罪状将海瑞逮捕入狱,并追究主使者。没过多久,就移交到刑部,拟定死罪。但是刑部议罪奏章依然在世宗的手里,没作批示,户部司务何以尚猜想世宗并没有要治海瑞的意思,便上书请求释放海瑞。世宗看到他的上书后,便诏令锦衣卫把他杖打一百下,带上枷锁关进狱中,昼夜拷打审讯。两个月后,世宗死去,穆宗即位,何以尚和海瑞都被释放。

其实,世宗刚死的时候,朝廷外百官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刑部主事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都断定海瑞将来会被释放,就摆设酒食款待海瑞。而海瑞以为是自己将要被砍头,这是临行的款待,便肆意地吃喝起来,毫无顾忌。当刑部主事贴近他耳旁说:“嘉靖皇帝刚刚去世,先生如今就要被释放出去了。”海瑞听后,放声大哭,就把刚吃进的东西都吐了出来,昏厥在地上。醒后的海瑞依旧是哭声不绝。后来海瑞被释放,并恢复了原职。没过多久又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翌年(1567年)初,擢尚宝司司丞,调任大理寺右丞。

海瑞上任后,历任两京通政使司左、右通政。又于隆庆三年(1569年)夏,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十府,治所在苏州。他所管属的官吏都十分畏惧他的威望,那些昔日曾贪黩不廉洁的人多数都自己弃官而去。而有权势的人家大门原本是漆成赤红色,如今听说海瑞来到,就改漆成黑色。监督织造的宦官,也都减少了抬轿和侍从的数量。

只要海瑞一声命令,所有的官吏都怀着恐惧的心情遵照执行,有些有能力的豪强都逃避起来。而奸诈的人多数都趁机揭发仇家的阴谋,世家大族的人常常有被诬告蒙受冤屈的。海瑞又减省驿站传递公文、转运货物或官员过往休息等项的冗费。到这里出差职的人,都得不到很好的安排,由此对海瑞怨恨的人也逐渐多起来。

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上书弹劾海瑞。其中给事中舒化,上书斥责海瑞迟滞而不明白政体,应该以南京清闲的官职安置他。没过多久,给事中戴凤翔也上书弹劾海瑞庇护那些奸诈的人,以及欺凌有权势的官僚地主,不断地猎取名誉而败坏政治等。结果,海瑞被改任督南京粮储,不到半年就被免职。随后海瑞到云南赴任,但适逢高拱被召用主掌吏部,而高拱平日里怨恨海瑞,因此,趁机将海瑞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而海瑞就在此时称病辞官,归返家乡。

万历元年(1573年),国事由张居正执掌,他对海瑞也是十分不欣赏,上任后,他就命令巡抚御史去查访海瑞。御史来到琼山县深山里巡视海瑞,海瑞则杀鸡为黍,与御史相对而食,御史看见海瑞居室内冷落凄切,非常贫寒,便叹息离去。回去后御史便告知张居正所探得的情况,而张居正心中依旧畏惧海瑞严峻刚直,虽然朝廷内外诸臣都上书举荐海瑞,但是却始终不予召用。

神宗时期,多次想要召用海瑞到北京任职,但是执国事大臣暗中阻止,后来海瑞被升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而南京都察院诸官平日里苟且怠惰,海瑞却以身作则,清廉无私,因此得罪了诸位官员,致使他们纷纷上书毁谤海瑞。海瑞到此,知道自己已经深陷水火之中,便屡次上书请求退休,但神宗总是安慰他并留他,不允许他离职。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死于南京职守。

由此可见,以柔克刚,柔中含刚,刚中存柔,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才是为人处世的最佳方式。从古至今,具有刚的人还是多数,而柔的人则为少数。如果一个人以柔为主,将刚蕴含于柔中,则表现的是一种“柔道”。而“柔道”不仅是治国治民的最佳手段,还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有效捷径。譬如,刘备一生以“哭”来打动别人,这种哭就是一种柔,因此,打动了关羽、张飞,使他们忠诚地跟随他出生入死。

所以说,作为今人我们一定要明白以柔克刚的道理,使柔刚二者均衡,并且事实也证明“柔道”比“刚道”更加行之有效,事半功倍、为利久远,更是“刚道”所远为不及的。

由五行观人

刘备识得孔明得三分天下,孔明识得姜维终后继有人。伯乐相马,贵在识马。俗话说:世间百态,人各有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识人之道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根据人的脾气秉性、性格特点来分,也可以根据人的相貌、举止来分。

在古代,人们常以阴阳刚柔以及五行学说来品鉴人物。他们依据人的长相、形体,将人归类为五种:

金形之人:这种人较消瘦,骨态较露,关节突出。头、肩、腹、手、脚都比较小。从五官上看,脸型偏方,肤色较白。其性情较强悍,心比较急,做事能够当机立断。性情急躁,坚定不妥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有成名的可能性。金形的人多数为官将之才。

木形之人:这种人身材多挺直瘦长,头比较小,身背较宽。手足也小,皮肤略青。木型的人多属于劳碌型,一生忙碌操劳,任劳任怨。心胸开阔型,这类人做事能循序渐进,能与人共事合作,明智可靠,认真公正,慷慨,有理解能力。

水形之人:这种人肩小,腰腹大。喜欢动不喜欢静。走路的时候,身体容易摇晃,手足都比较大,腰身长而靠下。这种人皮肤比较黑,心、体都比较弱,极易随波逐流,缺乏自强,需人扶植。人容易劳心,不适合劳力,但这种劳心也不要过度。这类人具有说服力,做事被动依赖性比较强,有上进心,谦虚,不太坚定,灵活敏感。

火形之人:这种人面尖头小,肩背宽,身体强壮,手足也比较小。肤色偏红。脾气暴躁,不重视钱财,变化无常,信用较差,能从全面考虑问题,但缺乏做事的勇气,没有耐心。这类人有进取心和雄心壮志,有自信心,有个性精神,为人果断坚强。但缺乏耐心,做事精力充沛,有领导能力。

土形之人:这种人肩宽背厚,腹肉饱满,四肢匀称。土形人脸圆头大,肤色较黄。心地温和,不喜欢趋炎附势,也不弄权玩势。这类人做事迟钝刻板,缺乏想象力,客观现实主义者,怕担风险,慎重,有事业心,坚贞,有组织能力。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我国一向以伟大的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其中的骨气,便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古往今来,许多民族英雄都用生命的代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做人要有骨气。譬如,屈原宁愿死也不愿看到国家灭亡的骨气;司马迁,宁愿忍受宫刑也不愿放弃生命、放弃理想的骨气;勾践,忍辱负重十多年只为心中的理想抱负不灭;苏武,被外敌捉走为其牧羊几十年只为心中有一信念,最终可以回到自己的国土。还有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等很多人,他们都是很有骨气的,但只因各人所表现出来的方式不同。

人是不能没有骨气的。动物可以没有骨气,因为它可以不明白事理,看不清世道的善与恶,也没有人格和思维。而人拥有骨气,那便是人的自尊,更是对人世间丑恶的反抗。正义的精神源于骨气,民族的自尊源于骨气,对社会的责任更源于骨气的激发。

“亚圣”孟子生活在诸侯混战、动荡不安的战国时期,但他对人的骨气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说人富贵显达了不能丧失骨气,在物欲中迷失;人贫穷困苦不能丧失骨气改变心志;人受到武力的威胁就更不能丧失骨气轻易屈服。由此可见,骨气是做人的根本,没有了骨气就像奴隶社会的奴隶,没有权利与自由,没有自尊与人格,任人驱使与买卖。

孟子曾说,齐国人因为生活的困苦而沦为乞丐。但是他们却从不以乞讨为生而丧失人格。有位齐国的富人看到有位乞丐十分可怜,就想收他为门徒,将一碗饭扔在地上,对他叫道:“嗟!来食!”而这位乞丐是有骨气的,他知道那富人的卑鄙的用意,他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这就是一个人有骨气的真实写照。

由此看来,没有骨气就无法立身,甚至会引来灾祸。同时一个有骨气的人,也一定会以“不贪”作为修身之宝,这样才能超越他人,战胜物欲度过一生,否则就会得不偿失。李莲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莲英一生十恶不赦,干尽了坏事,受到了天下人的指责。他是直隶河间府人。从小失去父母,无人管教,最后沦落成流氓无赖之徒。曾经因为私贩硝磺,被捕入狱,释放后便改行补皮鞋,用“皮硝李”三个字为招牌,勉强维持生计。当时在河间那个地方,许多人都愿意当太监。李莲英有个叫做沈玉兰的同乡也进宫做了太监。两人相处十分融洽。沈玉兰见李莲英生活得很辛苦,便要李莲英另寻出路,李莲英见他做太监过得非常好,认为做太监十分风光,就让沈玉兰引荐一下。

有一天,沈兰玉在公共场合偶尔听到有则消息说西太后(即慈禧太后)听说北京市上流行一种新的发式,就让梳头房太监给她梳这种样式,可是连续换了几个人都不随她心愿。于是,沈玉兰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莲英,说这次可是一个进宫的好机会。李莲英听后,便花了数周时间游遍了京都的妓院,仔细揣摩了窑姐的各种发式,最终学成了这一技艺。

随后,李莲英由沈兰玉推荐进入宫中,李莲英便对慈禧太后细心地照顾,慈禧太后对他的技艺也十分欣赏,便把他留在了身边。再加上李莲英为人十分机警,又善于揣摩别人的心事,所以格外受到慈禧太后的宠幸。李莲英的房间与后宫距离很近,太后经常到他那里去坐坐,聊聊家常,在他房间里有十把座椅,太后坐过的有七八把。凡是太后坐过的椅子,李莲英都用黄缎蒙起来,以此来讨慈禧的欢心。又由于慈禧晚年好静,不爱说话,李莲英就将她所用的东西,如饮食、汤药、服饰、车马等,件件准备得都十分周到,没有出一点差错。每当李莲英休假的时候,其他太监都免不了挨打,这些太监常常哭泣着求李莲英为自己代班。可以说,慈禧在世的日子里,李莲英几乎没有离开过她的身边。

后来,宫中的东太后去世,李莲英更加肆无忌惮。由原来的梳头房太监晋升为总管,从此他掌握政权,权倾朝野,无恶不作。有许多人巴结他,都得到了显位,例如张荫桓、陈璧等人。李莲英在当时可谓是被慈禧宠爱有加,无人可比,他可以同慈禧平起平坐,有什么好吃的慈禧都会给李莲英留着。在李莲英四十岁的时候,慈禧赐给了他许多珍品和蟒缎,与朝中重臣相同。内到军机大臣,外至各省督抚,都送礼祝贺。慈禧死后,李莲英又为隆裕太后所庇护,直到病死。

李莲英死后,其他太监都偷窥他的财富,寻思谋取,派心腹四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除了他在原籍及各银号金店存款外,仅宫中储存的现银就有三百余万两。总计所受的赃款大约有千万两银子,众太监共谋瓜分,因分赃不均而发生了争斗。于是受伤的小德张便将这件事情报告给隆裕太后,太后让内务府大臣查办,将所有存款一律充公。

后来,宫中大兴土木,购置各种西式用器,东交民巷各洋行生意兴隆,都是由李莲英这笔赃款“报销”的。

所以说,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有了刚骨,更要懂得如何做人修身,这样才能够称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李莲英虽然能够做到为人圆滑,赢得人的喜欢,但是他最终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刚骨之气,遭到后人的唾弃。作为今人,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要做就做个有骨气、充满正气的人,而不是自私自利,最后即使富有一世,也会留下贪财或者十恶不赦的罪人的骂名。

刚中有柔,柔中带刚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意思是说天下的东西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任何可以攻克强的东西都不能胜过它。因为弱能胜过强,弱能胜过刚,世间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往往却无法做到。因此圣人说:“能够承受起全国侮辱,才能配做一国的君主,能够承受住国家的灾难”。

《论语》中也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其意思是说,做人要刚柔结合,把握好一个度。能刚能柔,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庄子曾在《山木》中讲到了一个故事,东海有一只名叫“意怠”的鸟,这种鸟非常柔弱,总是挤在群鸟中苟且偷生。飞行时又不敢飞在鸟的队伍前面,也不敢飞在鸟队的后面,吃食物的时候也不敢抢在第一,只是捡其他鸟剩下的食物。因此,它既不会受到鸟群外的伤害,也不会引起鸟群内的排斥,每天都生活得十分悠哉,远离忧患。从这可以看出,柔并不是卑弱和不刚,而是一种生活处世的方法。

从古至今,有很多忠臣都是因为不明白刚柔之道,过于“刚”而遭到不幸。比如,比干刚直不阿,直言进谏,最终遭到商纣王的杀害。在曾国藩看来,柔就是手段,刚就是目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这才是柔的实质。

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约请赵惠文王相会在西河外的渑池(在今河南省渑池县),互相订立友好盟约。渑池原本属于东周管辖范围,但秦国已经掌控了这一管辖地区,对此赵惠文王十分担心会被秦王作为人质而扣留。于是,他召集诸位群臣一起商讨对策。

赵惠文王说:“秦王曾经以会盟的名义欺骗了楚怀王,将楚怀王囚禁在咸阳,到现在楚人还对此十分伤心难过。如今又约我相会,他会不会像对待楚怀王那样对待我呢?”

而廉颇和蔺相如都一致认为,倘若赵王不去赴约,就表示向秦国示弱,这会让秦国觉得赵国力量薄弱,胆小如鼠,会叫秦国瞧不起的。蔺相如则表示愿意护送惠文王一同去赴会,廉颇也表示愿意辅佐太子坚守国土。

赵惠文王听说蔺相如愿意一同前往,一颗心逐渐平静下来,便高兴地说:“蔺大夫都能够完璧,又何况寡人呢?”

平原君赵胜说:“昔日宋襄公独自去赴会,结果遭到了楚国的劫持;鲁君与齐王相会于夹谷,幸亏有左右司马陪同,才全身而退。现在虽然有蔺大夫为您护驾,最好也要挑选五千名精兵作为随从,以防不测。另外,再派大军离三十里外屯扎,这才是万全之策。”

赵惠文王听后,觉得平原君所说的十分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劝谏,让李牧为中军大夫,同时率领精兵五千名相随,并让平原君率大部队紧跟他的后面。廉颇将赵惠文王一直送到边境上,对赵王说:“大王同虎狼之王相会,结果是令人难以预测的。如今我与大王相约,想必来往道路上所用的日子超不过三十天。如果到了三十天后,还不见您归来,我就请求按楚国的办法立太子为王,以杜绝秦国非分的想法。”赵惠王也表示同意。

后来,赵惠文王和秦昭襄王按期相会于渑池。双方摆酒畅饮,喝到半酣,昭襄王借着酒意说:“我听说赵王精通音乐,我这里正好有宝瑟,烦请赵王弹一曲,以助酒兴吧!”赵王顿时脸红了,但又不好推辞。于是,秦王侍者将宝瑟放在赵王面前,赵王便弹了一曲。秦王听后,连声称好,并笑着说:“我以前曾听说赵国的先祖赵烈侯十分爱好音乐,没想到您也继承了先祖的爱好。”接着,他让御史记下这件事,秦国御史就执笔取简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相会在渑池,赵王为秦王鼓瑟。”

这时候,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说:“赵王听说秦王也精于琴声,我便专门带来瓦器,请求秦王来为赵王敲击,以此来互相娱乐。”秦昭襄王听后十分气愤,对蔺相如根本不理睬。蔺相如则将盛酒用的瓦器取来捧着,在秦王面前跪着请秦王敲击,秦王始终是不肯答应。

蔺相如见秦王态度如此坚决,便又说道:“大王是不是因为你们秦国强大的兵力来欺负人?但是,我在五步以内,就可以把血溅到大王身上。”秦王的左右侍从听到蔺相如如此大义凛然的话,都觉得十分畏惧,谁都不敢上前一步。秦王虽然满是不开心,但是又十分害怕蔺相如的威严,无奈只好勉强地将瓦器敲了一下。蔺相如这才站起身来,将赵国的御史召了上来,也让他写上:“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与秦王相会于渑池,秦王给赵王敲缶。”

秦国大臣看蔺相如如此欺负他们的秦王,个个都十分不满。其中就有几位大臣从宴席中站起身来,直接对赵王说:“今天赵王惠顾,请您割舍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吧!”蔺相如也不甘示弱,也对秦王说:“既然赵国已经献十五座城池给秦国,那么秦国也应该有所回报,就请秦国用咸阳为赵王祝寿吧!”

宴席结束后,秦国的客卿胡阳等人都私下建议秦王把赵王拘留起来。而秦王却不同意他们这样做。因为他已经听探信的人说,赵国布署得十分周密,大军就驻扎在附近,因而不敢贸然行事。同时,他也知道用武力是不可能占到便宜,就更加敬重赵王,两人便相约为兄弟,双方都保证互不侵犯。

为了获得赵国的信任,秦王将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作为人质留在赵国。而秦国大臣对秦王这种做法都十分不理解,秦王则解释说:“赵国力量现在很强大,我们暂时是不能讨伐它。将王孙送到赵国做人质,就是为了让赵国对我更加信任,那么我就可以专心致志来对付别的国家了。”大臣听后,才恍然大悟,都称赞秦王的远见和智谋。

赵王从渑池会回来后,心中一直感激蔺相如为自己所挽回面子。就对众臣说:“我能拥有蔺相如,就好比泰山一样安稳,赵国的地位也重过九鼎。蔺相如的功劳真是无人能比啊。”于是,就拜蔺相如为上卿,位出廉颇之右(在古代,人以右最尊贵)。

一向被赵王所器重的廉颇眼看蔺相如职位高于自己,心中十分不平衡,认为赵王的做法有些不妥。他心想:“我出生入死,攻城掠地,维护了赵国的安全,按情理上说,我才是功劳最大,而蔺相如只是动用了嘴皮之功,能有多少功劳。可是官职却要在我的上面,况且他曾经只是宦官的宾客,出身低微,我又怎么甘心居于他的下面呢?以后别让我看到他,要是看到他,就一定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我也不是好惹的。”

廉颇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则是事事小心,唯恐与廉颇发生争执。因此每次上朝,都称病不去。宾客们私下都认为蔺相如是因为害怕廉颇。

有一天,蔺相如因事外出,正好廉颇也外出。路途中蔺相如远远看见廉颇的军队,就赶紧让手下的人将车马赶到一边的小巷中躲起来。等到廉颇的车队过去后,他才出来向前走。宾客对蔺相如的做法十分气愤,就一起来到蔺相如跟前说:“我们远离故土,抛妻弃儿投奔您的帐下,是因为仰慕您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廉颇与您同是一国大臣,况且您还位于他之上。而廉颇口出恶言,您不仅不报复,反而见到他却如此胆怯,这让我们觉得十分羞愧,真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决定辞去。”

蔺相如听到宾客的这一番话,笑着说:“在你们看来,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呢?”

宾客们说:“那当然是廉将军比不上秦王。”

蔺相如接着说:“这就对了,以秦王的威严,天下没有人可与他抗争,而我却敢当面斥责他,侮辱他的群臣。虽然我没有什么才能,但也不会怕一个廉将军。我之所以这么做,就因为考虑到国家的安危。你们想,秦国如今不敢对赵国进攻,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与廉将军自相残杀,那么两虎共斗必有一伤,这样不就为秦国侵犯赵国提供了机会。所以说,我之所以忍着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这也是将国家大计放在首位,个人的得失放在次位。”

宾客们听到蔺相如这番解释,都为他的大度和长远见识所折服,从此更加敬佩蔺相如。

然而,蔺相如越是谦让廉颇,廉颇越生气。赵惠文王也十分担忧这件事。虞卿就自告奋勇说和廉颇与蔺相如。虞卿见到廉颇后,便先歌颂一番他的功劳,然后话锋一转,说:“论功劳是你最大,但论气量你不如蔺相如大。”并将蔺相如对宾客所说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听后,觉得十分惭愧,便肉袒负荆,跑到蔺相如家中请罪,说:“鄙人志量浅狭,不知相国如此宽容,就是死也不足以赎罪。”

蔺相如则是赶紧扶起廉颇,说道:“我们两人能够并肩做事,为社稷的重臣,将军能够体谅,就是我们国家十分幸运的了。”

从此以后,两人相约,拜为生死之交,刎颈不变,后人所说的“刎颈之交”和“负荆请罪”就是由此得来。

由此可见,廉颇虽刚,但最后却被蔺相如的柔所折服。而蔺相如面对秦王具有的大义凛然,就是刚;对廉颇的大度,则是柔。这便是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所以说生活中的我们也一定要学会这种该刚则刚、该柔则柔的处世原则,这样才能够成就大事。

二、外刚柔的性格特征

【原文】

五行有合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顺者多富,即贵亦在浮沉之间。金与火仇,有时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其贵非常。然所谓逆合者,金形带火则然,火形带金,则三十死矣;水形带土则然,土形带水,则孤寒老矣;木形带金则然,金形带木,则刀剑随身矣。此外牵合,俱是杂格,不入文人正论。

【译文】

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相仇三种关系,这种关系叫做“合”;“合”又有顺合与逆合之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种辗转相生就是顺合。相貌外形归入顺合中的人中多会致富,但是却不会尊贵,即使偶然尊贵,也总是浮浮沉沉、升升降降,难以保持长久。金以火为仇敌,因为火能克金,但是,有时火与金又相辅相成,金无火炼不成器。类而推文,火仇水,水仇土,土仇木,木仇金等等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这就是逆合。形貌上带有这种逆合的人就会非常高贵。在逆合之相中,如果是金形人带有火形,便非常高贵,相反,如果是火形带有金形,到了三十岁就会死亡;如果是水形人带有土形之相,那么就会一辈子孤苦伶仃;如果是木形人带有金形之相,便会非常高贵,相反,如果是金形人带有木形之相,那么就会有刀剑之灾,杀身之祸。其余以此类推。至于除此之外的那些牵强的说法,都是杂格,不能归入文人的正统理论。

【解读】

五行形相

在古代,人们对人的形体,常运用五行来分类,来说明人的性格、品德和命运。古人将这种方法称为“五行形相”。五行形相就是说,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性质,用类比取象的方法,把人的形体相貌、性格气质归类为五种:金形、木形、土形、火形、水形。古人的“人禀阴阳五行之气而生身”的哲学观念是“五行形相”的理论依据。

《五行象说》曰:“夫人之受精于水,故禀气于火而为人,精合而神生,神生而后形全,是知全于外者,有金、木、水、火、土之相,有飞禽走兽之相。”其意思就是说,由于禀气不同,人的性格气质不同,因此有不同的相形,于是便有五行之相的分类和飞禽走兽之相的分类。《神相全编》也有歌诀概括了这五种形相的特征与命理,其曰:“木瘦金方水主肥,土形敦厚背如龟,上尖下阔名为火,五样人形仔细推。木色青兮火色红,土黄水黑是真容。只有金形是带白,五般颜色不相同。青主忧兮白主表,黑主重病及官方。若还进职并添喜,看取新黄满面光。”还有相学家将仁、义、礼、智、信五德附会于五行形相之中,即所谓以五德配五行,认为木形人宜多仁,金形人宜多义,火形人宜多礼,水形人宜多智,土形人宜多信。

这都表明了,古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它的所构成元素也是金、木、水、火、土,具有自然之性,因而说:“禀五行以生,顺天地之和,食天地之禄,未尝不由于五行之所取。辨五行之形,须尽识五行之性。”其意思是,人生于五行,与天地相合,既然来自五行,那么,要想了解五行的形态,就必须知道五行的性状,知根知底,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人的双重性格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内外兼有。内向型的人表现为文静、爱思考、细致。外向型的人表现为活泼、开朗、灵活。内向型与外向型两类性格各有优缺点,如果能融合这两者的优点,取长补短,那么做事就会具有判断力,知道如何进退。

人的双重性格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综合了内外两种性格的优点,二是指综合了两种人性格的粗犷和细腻的长处。伟人就具备双重性格,他们既有男人的粗心、豪爽,不拘于小节,还有女性的细腻、柔情,善解人意。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他们既豪迈勇敢,英气勃发,又懂得关心人,并胸怀大志,开创一番事业。

伟人的成功,从性格学上讲,就是充分融合两种性格类型各自的长处而形成的。即使他自身不具备这个特点,也会在他身边副将的身上体现。譬如,刘邦原本是一个粗人,但张良却非常细心。他们的结合就是刘邦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

还有北宋初期幽州人吕端,从小聪明好学,成年后风度翩翩,对于家庭琐碎小事毫不在意,心胸豁达,乐善好施。有一次,吕端奉太祖赵匡胤之命,乘船出使高丽。突然海上狂风大起,巨浪滔天,飓风吹断了船上的桅杆,吓得一船人都胆战心惊,唯有吕端面无表情,依然十分平静地在那里看书。

到了宋太宗赵炅时代,吕端被任命为协助丞相管理朝政的参知政事。当时老臣赵普推荐吕端的时候,曾对宋太宗说:“吕端不管得到奖赏还是受到挫折,都能够十分冷静地处理政务,是辅佐朝政难得的人才。”

宋太宗听后,便有意提拔吕端做丞相。有的大臣对此十分不满,在他们看来吕端“平时没有什么机敏之处”,太宗却认为“吕端大事不糊涂”。后来,吕端成为宋太宗的宰相。在处理军国大事的时候,吕端充分体现出机智灵敏、果断坚决的才能。每当朝廷大臣遇事难以做出决策的时候,吕端则常常能较圆满地解决问题。

淳化五年,归顺宋朝的李继迁叛乱,宋军在与叛军的作战中,将李继迁的母亲抓去了。宋太宗便单独召见参知政事寇准,决定杀掉李母。而吕端早就预料到太宗会将李母处死,等到寇准退朝后,吕端便巧妙地询问寇准:“皇上是不是告诫你不要把你们所商议的事情告诉我?”寇准脸上则显出十分为难的神色。吕端见寇准并没有将话封死,继续说道:“我是一朝宰相,倘若是边关一些琐碎的小事,那么我也不用知道;如果是国家大事,你可不能故意隐瞒我啊。”

吕端、寇准都是深明大义、熟知轻重的人,所以吕端才敢公开地向寇准询问他与皇帝商议的事情。寇准也明白吕端话中的意思,就不再隐瞒,将太宗的意思如实告诉了吕端。吕端听后,便说:“这可不行,如果这样下去,必定会引起祸患。”于是急忙上殿启奏太宗说:“陛下,春秋时期,楚霸王项羽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扬言要杀死他的父亲。刘邦为了成大事,根本都不理他,何况是李继迁这样卑鄙的叛贼呢?如果杀掉李母,只会让叛军更加坚定他们叛乱的决心。”

太宗听了吕端的话,仔细琢磨,也觉得十分有理,便问吕端那应该怎样处置李母呢。吕端则很有远见地回答说:“不如把李母放置在延州城,对她好好照顾,即使不能很快招降叛贼,也可以引起他良心上的不安;而李母的性命依然可以控制在我们手中,这不是更好吗?”吕端的这一番话,让太宗点头称赞:“如果没有吕卿,朕险些坏了大事。”后来吕端巧妙运用攻心战术,避免了事态扩大,李继迁最终不得不归顺宋朝。

从中可知,在处理李继迁的问题上,吕端及时纠正皇上的错误决策,避免了祸患。那么在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上,吕端更是一点也不糊涂,而是周全地处理问题。

宋太宗至道三年,皇上赵炅病危,内侍王继恩十分忌恨太子赵恒英明有为,便暗中串通副丞相李昌龄等人图谋废除太子,另立楚王元佐。楚王元佐是太宗长子,原为太子,因残暴无道,太宗便废弃了他。吕端知道后,就秘密地让太子赵恒入宫。太宗一死,皇后命令王继恩、吕端来见。吕端观察到王继恩神色有些不对,知道这其中一定有事情发生,就将王继恩骗进书阁,把他锁在里面,派人严加看守,自己则冒着生命危险去见皇后。皇后因为受王继恩等人怂恿,已经产生了另立楚王元佐的意图,但见吕端来,便问道:“吕丞相,太宗皇上已经去世了,是不是让长子继承王位才合乎道理?”吕端回答说:“先帝立太子赵恒,正是为了今天,怎么能违背他老人家的遗愿呢?”皇后见吕端反对废太子赵恒,便不再说话。而吕端见皇后犹豫不定,就立即说道:“王继恩企图谋反,已经被我抓住。希望皇后赶快拥立太子才能保天下安定啊。”皇后见事情已经这样,无奈只好让太子继承皇位。

太子赵恒在福宁殿即位的那一天,垂帘召见群臣,吕端担心这其中有诈,便请求赵恒卷帘听朝。当吕端登上玉阶,仔细看了一番,确认是太子赵恒时才退了下来。随后,他带领群臣高呼万岁,庆贺宋真宗赵恒登基。

由卷帘认准了是自己拥立的皇帝才肯行礼,可以看出吕端确实是大事不糊涂。他善于忍耐平时的小事,在对于重大问题的细节上,却一点也不糊涂,不忽略,总是将问题处理得十分到位、周全。

大柔非柔、至刚非刚

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起初带领湘军连打了七次胜仗,名声大振。但后来在武汉一次惨败,这让他觉得没有脸面回去见江东的父老,于是便想投河自尽,但是却被属下救下。回到湖南老家后,他不断读《道德经》,悟出了“大柔非柔、至刚非刚”的道理。他开始总结教训,将失败最终归于后备供给不足。此后,曾国藩复出,一半时间在前线带兵打仗,而一半时间用在京城搞后备工作。他把荣辱和后方官员拴在一起,渐渐进入顺境,最终建立功勋。

后来,曾国藩生病兼守母孝,在家依旧思索人生的哲理,最后他又终于明白了道家思想的精要所在,于是他从读书和当京官时的儒家,转初办湘军时的法家,而变为即将问鼎政治高峰的道家。力诫自己做人做事要忍耐、要柔韧,像水般处事为人。随后,曾国藩再次出山后,对所有以往排挤他的人都笑脸相迎,对所有他所看不起的人也都笑脸相迎,奉行“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姿态,这样一来,他在官场上得心应手。在皇帝赏识他的时候,他采取儒家姿态,赢得了皇上的更加信任;在他独自办事时,采取法家,严刑峻法,使事情办得十分公正;而在与同僚相处的时候,他采取道家一味的谦退,与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由此看来,正是曾国藩这种大柔非柔、至刚非刚的性格,才使他一生官运亨通,成就了辉煌的事业。作为今天的我们也应该懂得这其中的道理,进而学习借鉴,这样一来相信凡事都不再棘手,而能顺利达到你的理想目的地。

哪种性格更易成功

人一般有四种性格,分别是:外刚内刚型,即嘴硬心也硬、嘴狠心也狠型,如秦始皇、成吉思汗;外柔内刚型,即嘴软心硬、嘴不狠心狠型,如刘邦、曹操;外刚内柔型,即嘴硬心软、嘴狠心不狠型,如项羽;外柔内柔型,即嘴软心也软、嘴不狠心也不狠型。

那么哪一种性格类型的人,事业更加成功呢?以卫青和霍去病为例,来说明性格的不同,人生的境遇也不同。

卫青的母亲卫媪,本是平阳侯的妾,先生下女儿卫子夫和卫少儿,又暗地与郑季私通生有卫青。少年时候,卫青跟随父亲郑季,郑季便叫他去放羊。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卫青去了一次甘泉宫,宫中一人见了他,便说他将来一定会做官,并且官能封侯。卫青则笑着说:“我能够天天不挨打受气,就很满足了,哪里敢去想封侯。”

卫青的大姐姐卫子夫因为跟随平阳公主而得到汉武帝宠爱,陈皇后便十分愤怒,派人去捉住卫青,想杀他以泄私愤。当时,卫青有位好友名叫公孙敖,同几位壮士一同救出了卫青。汉武帝知道后,便认为卫青有奇才,封他为侍中。后来,派他随大军出征匈奴。那时期,同时代的李广等名将击匈奴有成有失,只有卫青有功无过,大家都佩服汉武帝的识人才能。

后来,卫青升职为大将军,但为人谦恭有礼,以仁治军,平和柔韧,不张声势,爱恤士卒,不擅权功,士卒都愿意为他效命。右将军苏建兵败,一个人逃回,部将们都认为苏建弃军独回,应当斩首以严军法。卫青却说:“我同大家情同手足,虽苏建失军当斩,但我们都是臣子,等呈报天子,让天子裁决才好。”这便是平和柔韧的卫青。

而霍去病是卫青的另一个姐姐卫少儿与平阳县吏霍仲儒私通而生,他却与卫青的性格不一样。他为人直言仗义,非常勇敢。十八岁随卫青出征匈奴。汉武帝便叫他学习《孙子兵法》,霍去病说:“打仗主要看方略如何,不必多学古人兵法。”汉武帝就为他修建了一座院落,他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与当初卫青听人说他将来会封侯时的话语截然不同。霍去病行军打仗不大体恤士卒,士卒缺粮,他仍然意气风发地追击匈奴。这与卫青以仁治军也不相同。

李广的儿子李敢,因为李广随卫青击匈奴误期自杀的事情,对卫青一直心存怨恨,便伏在路边打伤了卫青。卫青则将这件事情隐瞒了过去。骠骑将军霍去病知道后,非常气愤,于是借李敢随汉武帝到甘泉宫打猎的机会将李敢射杀。汉武帝问起李敢的死因,霍去病则说李敢是追猎时与鹿相撞而死。

这便是两种不同性格人物的表现。卫青属于内向型,霍去病属于外向型。而他们的做事风格也不相同,一个是柔和谦虚,一个则是胆大勇敢。两个人都功名盖世,威震朝野。但唯一不同的是,霍去病比卫青出生得晚,但却比卫青死得早,这也是因为他的胆大勇敢所导致的。

然而,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最主要的还是看人的品质好坏,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正确与否。粗心者能否细心,细心者是否果敢,而不能因为他小心谨慎而认为是胆小怕事,也不能因他的不拘小节便当做是豪迈英雄。同样,通过性格看个人成败也是一样。最重要的还是看人物性格中的优缺点。因为人的性格并不能单纯地归为一种,往往它都具有混合型。比如看内向的人是否在关键时候犹豫不决,敢于行动;外向型的人是否能够把握住细节,而不计粗略。这样就能判断这个人的能力了。总之,一般事业辉煌的人往往都具备双重性格。

性格决定人的命运

俗话说,性格决定人的命运。同样,性格也决定事情的成功与失败。

项羽和刘邦在中国历史上是楚汉相争中的两大霸王,项羽是锐不可当的二十七岁霸王,刘邦是年逾五十的垂老之人;项羽是名将之后,刘邦则是无名的农家子弟;项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刘邦本身并没有什么才能。后来,项羽称霸天下,声势如日中天,而刘邦仅被封为汉王,所据之地偏远险阻。但是,两人最终的结局却是截然不同。项羽在三十二岁时,兵败自刎,全盘皆输;刘邦则承袭了秦始皇的大一统格局,尽收天下,开创了绵延四百年的汉朝。

纵观项羽和刘邦两人的性格,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有远大的理想,有过人的包容力和忍耐力,以及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之所以导致两人不同的人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两人的性格不同所致。

项羽的性格是缺乏耐心,眼高手低,但他自信心强,做事又积极;刘邦的性格则是我行我素,喜欢夸口,但他慷慨好施,善交朋友。

项羽出生于将门贵族,崛起于秦始皇大秦帝国动荡的时候,他拥有用兵如神的军事天赋,仅仅用三年的时间,他率领五国联军直入秦都咸阳,终结了大秦帝国,以霸王之名威震宇内;他凭着天赋的军事才能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在他二十七岁起,就逐步立下惊人的战功;他用兵别有洞见,敢于行险,善于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士卒的心,形成强大实力。他原本应该成为一个掌控天下的人,但是,他与出身贫寒的刘邦对峙争锋数年后,在楚汉争霸中却尝到一败涂地、四面楚歌的滋味。他虽善战,政治谋略却不敌老谋深算的刘邦,灭秦之后一连串失策的扰民、焚宫、封王、杀义帝等举动,引发了四起的民怨及诸王叛乱,终于让长于收买人心的刘邦羽翼丰满,布下牢不可破的圈套,霸业昙花一现,功败垂成。

项羽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谋略和视野。司马迁《史记》中记载:项羽是位英雄,他的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气概何其豪迈。英雄项羽最终自刎而死。

也有人认为项羽最大的失误,就是在鸿门宴上未听从谋士范增之言,以至放虎归山,招致最后的失败。这一失败看出项羽在政治上是个分辨不出真假的人,又在险境中不能急中生智、化险为夷。其实这都是因为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他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爱慕虚荣,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这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胸怀。

《史记》中记载这样一个片段: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丰鸿门,闻刘邦欲关中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击压刘邦十万军。刘邦恐,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卑曲称臣,高颂项王。项羽显然沾沾自喜,颇以为得意,遂听从项伯言而“善遇”刘邦。这就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而王默然不应”的千古遗憾。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令秦人大失所望。

由此可见是项羽的性格毁了他的一生。这对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英雄来说,是个致命伤。项羽的成长过程,只是一部勇猛成长史,却忽略了对更高层次人格的追求和塑造。因此说,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失败,而他也只不过是一名强悍的勇士而已。

而刘邦的高明地方就在于,他能知人善任,宽宏大量,宁愿斗智而不斗力。即所谓的内刚外柔。这也正是刘邦能够在那个动乱、烽火云涌的时代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刘邦虽然出身十分普通,与大将后裔身份的项羽相比根本不及。但是刘邦却不失领导的气质,善于不断提升自己,他将信陵君作为榜样,给自己定了人生的高度,而且还常常学信陵君的处世、行为方式。例如,他学到了用笼络手段壮大力量的方法。也就是善于根据情势揣摸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吸引他人为己所用。这便造就了他理性和工于心计的性格,因此受到了人们的爱戴。

从表面看,刘邦似乎没有什么才能,但是他的身边却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等都忠诚为他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地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刘邦做事还比较有分寸,楚国长老都称赞他说:“沛公,长者也。”史书记载:汉元年十年,沛公兵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项羽兵败死后,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

同时,刘邦遇事还十分冷静。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可见,这种以己之短敌彼之长的傻事,刘邦是不会做的。他为实现大谋,坚忍克己。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刘邦竟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惊怒,要挟计划因之破产。刘邦原本性情贪财好色的,但是为了达到目的,他能克制自己。这与项羽每攻城破镇后“收其货宝妇女”有所不同。

总之,人的性格是人成就大事的重要因素。争霸中的项羽与刘邦都是胸怀大志的人,但是却因为彼此的性格不同,而使各自的人生也不同。从人的禀赋优越来看,项羽优于刘邦,但是项羽却不注重自我修养,遇到事鲁莽冲动,毫不克制,结果以失败告终;而刘邦表面平平,但却善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以高标准来完善和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克制天性中的不良成分,所以他取得了成功。

范蠡:由性格知人

性格在心理学上是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是人格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性格的发展、形成及变化,和人的遗传、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遗传因素通过气质和智力而影响人的性格。人在遗传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气质,按照自己的活动方式,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比如同样是助人为乐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在帮助人时动作敏捷、热情溢于言表,而黏液质的人则沉着冷静,情感蕴含在心。气质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所决定,所以,一开始气质就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

同时,人的智力和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智力和性格都受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性和类型的影响,而智力对人性格形成是有作用的。这作用在人的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来。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冷静地审时度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这样就会促使自己勇于克服困难,在艰难险阻中表现出自觉、大胆、果断和坚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那些政治家、发明家、作家、艺术家,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他们都兼有高度发达的智力、创造力和优良的性格特征。

此外,环境还是性格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环境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圈子以及工作实践来反映性格的。可以说,性格随着人所处环境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的变化,但总体上人的性格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范蠡知道自己不辞辛劳、忍辱负重地帮助越王完成复国雪耻的大业后,也得不到越王的倍加宠爱,但是却可以展现自己一身的聪明才智,也会因自己所做出的成就而扬名天下,所以他任劳任怨地帮助越王灭吴之后,决定立刻归隐。同时,他还劝另外一复国名臣文种与他一同归隐,并对他说:“勾践这个人,豺颈狼心,只可与他同患难,不可与他同富贵。”但文种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灭吴之后正是享福的时候,所以不愿意离开。结果,就在范蠡离去之后,勾践就派人送了一把剑给文种,这时候文种才十分后悔自己没有听范蠡的规劝。

可见,范蠡对自己侍奉的君主是十分了解的,以及他对当世名士和自己的儿子们也十分了解。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关进了监狱,准备临刑处死。但是他却认为“万金之子,不死于市”,于是就想派小儿子去救他的兄长,结果大儿子却觉得这么重要的事应该是交给他做才对,因为他是长子。但陶朱公范蠡深知大儿子的性格,执意不让他去,但是最后经不住大儿子和妻子的苦苦哀求,只好无奈地让他去了。在大儿子临行前,他交代一定要去求楚国的名士庄生,并赠送他黄金千两,千万不可与庄生发生争执。

庄生是个很清贫的名士,在楚国极其受到人们的尊崇,楚王对他也是言听计从。范蠡的大儿子找到他后,便将事情说给了他听,并将黄金交给了他。为了让大儿子放心,庄生就收下了黄金代为保管,准备事成之后再还给他。庄生便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巧言说服了楚王,楚王也准备释放在押囚犯(包括陶朱公的小儿子)。但范蠡的大儿子却不知道庄生私下为他办事的实情,只认为是楚王大开天恩,于是就马上找庄生要回了千两黄金。结果激怒了庄生,本来就不贪钱的他,气愤之下就又到楚王那里对范蠡的儿子进了谗言,结果范蠡的大儿子最后只等到了他弟弟的尸体。

范蠡的大儿子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去后,全家人听到这个消息十分伤心,都从屋中出来痛哭迎接。但是范蠡却苦笑着说:“我就知道他一定会害死他弟弟的。他并不是不爱他的弟弟,只是从小和我在一起,看惯了生活中的各种艰苦,所以他对于钱财就非常重视;而他的小弟,从生下来就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这种富裕的生活,让他哪里知道钱财是怎么来的。营救犯法的人,是要一大笔本钱的,只有让不吝啬钱财的人去,才能做得到。我之所以让小儿子去,就是因为他能够丢得开钱财,而大儿子却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不,结果证明了他只会害死了他弟弟。所以这早就在我的预料之中,我也早就准备好他带着丧事回来了。”

可遇深虑,难与捷速

性格沉稳的人,比较文静,办事不会大张旗鼓,作风也是十分细致入微,认真执著,具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所以,通常都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和能手。其缺点就是由于过于沉静,而使自己的行动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即显得行动不够敏捷,还因为凡事都仔细分析,三思而后行,因而抓不住生活中擦肩而过的机会。此外,这样的人还没有更多的兴趣,不太关心周围的事物。虽然平日里不爱讲话,但是他所看问题能够十分透彻,只是不愿意说出来,这样就很容易被人忽略。

王湛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平日里总是不爱说话,也从不会表现自己。别人欺负他的时候,他也从不与人斤斤计较。因此,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个大傻瓜。从而,有很多人都瞧不起他。就连他的侄子王济也看不上他。在吃饭的时候,桌子上明明有许多好菜,但是王济就是不让他吃。王湛吃不到大鱼大肉,就让王济给他点蔬菜吃,但王济又当着他的面把蔬菜也吃了,王湛也没有生气。

有一天,王济偶然到叔叔的房子里去玩,看见王湛的床头上有一本《周易》,这是一本很古老又难读懂的书。这让王济很是纳闷,在他看来,这位“傻叔叔”怎么可能读懂这样部书呢?于是就问:“叔叔我看你床头上有本书,你为什么要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上呢?”王湛回答说:“身体不好的时候,坐在床头随便看看。”

见叔叔如此回答,王济还是怀疑叔叔读《周易》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便有意请王湛说说书中的一些意思。王湛便为他讲解了书中的一些内容,并分析其中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非常中肯,讲得也十分精炼而有趣味,这可是王济从来没有听到过的。

于是,他留在叔叔的住处,好几天都不愿回去。经过与叔叔的接触和了解,让他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比起叔叔来简直是相差甚远。他便惭愧地叹息说:“我家里竟然有这样一位博学的人,可我都三十岁了还不知道,这可是我的一个大过错啊!”几天后,他要回家了,王湛便将他送到大门口。

王济有一匹性子很烈的马,特别难骑,于是他就问王湛:“叔叔爱好骑马不?”王湛说:“有一点喜欢。”接着就骑上这匹烈马,只见他姿态悠闲轻巧,速度快慢自如,连最善骑马的人也无法超过他。王济对他平时骑的马也特别喜爱。王湛又说:“你这匹马虽然跑得快,但受不得累,干不得重活。我看到督邮有一匹马,是一匹能吃苦的好马,只是现在还小。”王济便听了叔叔的话,将那匹马买来,精心地喂养,等到它与自己骑的马一样大了,就进行比试。这时候,王湛又说:“这匹马只有背着重物才能知道它的能力,在平地上走是显不出优势来的。”于是,王济就让两匹马在有土堆的场地上比赛。跑着跑着,只见王济的马果然摔倒了,而督邮的马还像平常一样,稳稳当当。

通过这些事情,王济从内心深处更加佩服叔叔的学识和才能。他回家后,便对父亲说:“我有这样一位好叔叔,他比我可强多了,可我从前却一点儿也不知道,还经常轻视他,真是太不应该了。”

曹武帝平时也认为王湛是个呆子。有一天,他见到王济,就又像往常一样与他开玩笑地说:“你屋里傻叔叔死了没有?”如果是在过去,王济一定会笑而不答,可这一次,王济却大声回答说:“我叔叔根本就不傻!”接着,便把王湛的才能学识一五一十讲出来,这也让武帝震惊并相信了。后来,王湛还当了汝南内史。

由此看来,王湛平日里只会不断提高自己,从不去追求虚荣和过分地表现自己,这可谓是人生的智慧。也正是因为王湛这种善于忍耐、不追求虚名的性格,才获得他人真正的敬佩与赏识。

韬谲之人

所谓韬谲之人,是说这种人机智多谋,深藏不露,心中城府深如丘壑,善于权术,反应也快。如果立场不坚定,很容易成为大奸之人,通常见风使舵,察言观色确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诡智多变。办事能采取比较得体的方法,表面谦虚,实际上不会吃哑巴亏,暗藏着报复的想法。这种人不论在乱世还是治世都能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是懂得变通的善于保全自己的一类人。因诡智多变,可能节气不够,如果忠正有余,有气敢往,就会成为张良一类的奇才。所以这样的人可以为辅佐之人,但不能专权。

据《史记》里记载:秦始皇本应是吕不韦的儿子,而不该是秦王的后代。但这个偷梁换柱的前因后果足以充分体现了吕不韦的韬谲诡智特点。

吕不韦原本是个有钱的商人。秦昭王时期,立次子安国君为太子,而安国君最宠爱的姬是华阳夫人,但是她却没有生育能力。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老二叫子楚,很不得安国君的喜欢,御史子楚被派到赵国做人质。赵国屡次被秦国攻打,因而子楚在赵国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有次,吕不韦到赵国去办事,当他看到处于困境中的子楚时,便认为他是个奇才,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于是就帮子楚策划,并给予他很多活动经费。吕不韦对子楚曾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应当立为新秦王。但他宠爱的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要立太子,华阳夫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你能讨得华阳夫人的欢心,那么你与其他兄弟争太子位的时候,不就有了很好的助力吗?我愿意为你提供千金作为经费。”子楚面对吕不韦的如此帮助,叩首称谢。

随后,吕不韦又去华阳夫人面前开始讨好,对华阳夫人说:“子楚在赵国日夜泣思君王和夫人。”华阳夫人听了十分兴。吕不韦又买通华阳夫人的姐姐,叫她对华阳夫人说:“你以美色得安国君喜欢,但一旦年老色衰,又没儿子,该如何托付后半生?子楚虽然排行老二,但有贤名,又能附和你,倒不如让安国君立子楚为太子,这样你一生都不用担心了。”经过吕不韦的如此吹捧,子楚的名声也因此日渐厚重。吕不韦同一个舞姬同居,舞姬有了身孕。就在这个时候,子楚对她一见钟情,希望吕不韦能够让给他。这让吕不韦大怒,但他转念一想,自己所有的家业都已经耗在了子楚身上,不如放长线钓大鱼,钓出一个千古的奇才来,就痛快地把舞姬送给了子楚,而不声张她怀有孩子的事情。

公元前259年,舞姬产下了一子。子楚认为这是自己的儿子,便将小孩取名为政。年老的秦王八年后驾崩,太子安国君即位,同年又因腹疾而亡。吕不韦一手安排的后备君子楚顺利地登上王位,是为襄王。但是三年内,这个运气十分不佳的子楚也死了,而吕不韦的私生子——子政继承了王位。

由此,吕不韦做了十年的涉政丞相,着手重塑秦国的形象。由于秦国地处西北边区,经常受到游牧民族威胁,后来虽然变成战国时代军事武力最强之国,但它的人民却被其他各国认定为粗鲁,没有文化。为摆脱这一形象,吕不韦从各国邀来三千宾客,包括学者、艺术家、哲学家、诗人、演说家和有名望的人,用自己的钱供他们住在秦国首都。吕不韦供这些人吃、住、娱乐,也请他们将个人所精通的天地万象、古今之事编成一本百科全书,结果编出了当时内容最完备的一本书,名为《吕氏春秋》。吕不韦也深以此书为傲,曾悬赏千金,征求是否有人增益此书。但却没有一个人应征。

虽然,吕不韦的这些手段看起来有些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实际上他是以谋略任秦国的宰相,已经为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帝国打下良好基础。吕不韦是个粗俗、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白手起家的人,他的故事使很多人受到启发。此外,吕不韦还有杰出的地方就是,秦国是法家的坚强据点,而法家通常将商人鄙视为寄生虫。也有官员耻笑吕不韦出身于粗鄙商人,但也有人说,很多官员才干还不如商人。有人直截了当地向一个对吕不韦财势眼红的贵族说:“你在权力斗争中斗不过吕不韦,才会去骂他不知礼节。”

随着秦始皇的一天天长大,吕不韦开始担心他会发现自己和他的母亲的私情。于是他就设下诡计,让这个热情如火的太后自己走上了毁灭的道路。根据史家描述,吕不韦先找到一个很健壮的年轻人。太后见后,立刻对他表现出兴趣。吕不韦便顺水推舟,将这个年轻人送给了她。他便建议太后将他的情夫剃光头,拔掉眉毛,让他看起来像个宦官。一切安排好后,奸诈的吕不韦又设法放出声去,让秦王嬴政知道太后养了个假的宦官,而且这对男女还要谋反。并极力要求秦王诛这个年轻人及他的九族,并将太后锁入冷宫一生不得出来。 6VpbhL+Nr7hW579ifJp26zOEtiemm+2I24z4KV/IN+88vAnqNXa9BwjFVfHkqeI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