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沉不住气,心浮气躁就会迷失自我

沉不住气,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

有人曾经问艾森豪威尔将军:“在您一生中,什么样的对手最让您感到害怕和头痛?”艾森豪威尔很坦率地回答说:“自己的情绪。”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我们经常表现得大喜或者大悲,顺心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喜形于色、得意忘形,而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表现得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有时候我们渴望表现自己,有时又千方百计地想要去逃避,其实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无法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乃至于被情绪牵着走,所以容易冲动行事,容易被外在的情况干扰内心的判断。

范仲淹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外事外物而受到任何干扰,也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所掌控。在人生得意之时,不妨淡然一笑了之;人生失意之处,只需安然置之;遭受不公待遇时,要当成没事发生一样;面对诱惑时,不要过于冒进和冲动,要看得更加长远一些;在做决定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能感情用事;面对自己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时,要懂得从大局出发,认真去完成工作;面对简单的事情时,不能过于轻视和草率,要谨慎认真地去做。

其实,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沉住气,都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而应该将情绪好好掌控好,不能冲动、浮躁,不能意气用事。比如西点军校倡导学员们应该有一颗勇敢的心,但是他们更重视理性的勇敢,也就是说,这种勇敢不应该是情绪化的,不是一种自我膨胀和头脑发热状态下形成的勇气。教官们常常给学员作出形象的比喻:“如果你是一个准备惩凶除恶的西部牛仔,而且手里还拿着一支枪,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冲上去给每个歹徒来上一枪,而是要先观察形势,要看看对方有多少人,要看看自己枪里有多少子弹,还要想一些更加安全有效的进攻策略。”

哲学家康德说:“人这一生只犯了一种错误,那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正因为控制不了情绪,你才会陷入痛苦、悲伤、绝望、自大、疯狂的状态之中;正因为控制不了情绪,你才会失去更多的机会,才会一次次做出错误的判断;正因为控制不了情绪,我们才会落入别人的陷阱,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通常来说,我们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我们也有那样的机会去做好一件事,但往往会因为个人情绪的失控把事情搞砸,最终和成功失之交臂。

所以一个人并不缺乏成功的机会和能力,但是往往缺乏冷静的头脑和自控能力,很多人之所以功败垂成就是因为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所以最后被情绪牵着走,而做出糟糕的判断和决定。吴王阖闾一时气急而杀死了伍子胥,一时高兴又放了勾践,这种感情用事的做法无疑为自己埋下了祸患,所以被越国灭掉也就理所当然了。项羽身上有江湖气,常常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做决定,高兴时对将士百般体贴,不开心时又拿他们出气,以至于赏罚不明,刚愎自用。因为气愤而焚烧了阿房宫,用人不当而错失了韩信,不听劝告而气死了范增,犹疑不决而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结果天下大势扭转,他成了自刎江边的穷途霸王。

曾国藩则是一个非常冷静而淡定的人,在清朝末年那种风云变幻的年代中,曾国藩自然知道该如何明哲保身,他始终都明白身边处处都隐藏着风险,所以一定要冷静面对,绝对不能感情用事。进入官场之后,他因为对抗洪秀全的太平军而有功于朝廷,一年之内曾连升十级,这样的丰功伟业恐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但是曾国藩始终保持足够的理性和冷静,没有因为这份功业而骄傲自满,反而表现得更为谨慎。他的弟弟曾经说过湘军的战斗力是整个大清朝最强的,足以成就大事,曾国藩却让他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在对抗太平军的时候,曾国藩率领湘军和对手数次交战,有过胜利,也有过失败,其中最惨痛的一次是他和石达开在鄱阳湖上进行水战,结果湘军大败,几乎被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覆灭,曾国藩气得要跳水自杀,幸亏被众人解救下来。事后,曾国藩很后悔自己的失态,决定重新振作,并冷静下来制定新的作战方针,最后湘军再次崛起,并在消灭太平军的战斗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善于克制自己,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是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因为如此,他才一度成为晚清的第一宠臣和第一重臣,就连慈禧太后也要敬他三分。而正当他处在人生的巅峰时,他没有留恋富贵名利,反而清心寡欲,激流勇退,最终告老还乡,这种进退有度的表现,正好证明了他是一个内心非常强大的人。

一个强大的人,必须要具备强大的自制能力,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必须要拥有一个冷静的头脑和一颗镇定的心,能够克制和掌控自己的情绪,能够始终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最合理的决策。做人不能让自己跟着情绪走,而要成为真正的掌控者,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驾驭好自己的情绪,才能驾驭好自己的人生,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控制整个人生的走向。

心浮气躁会让你处处栽跟头

在围棋上有这样一句棋诀:“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顾者多败。”意思就是说那些自重不贪的人,通常都会有所收获,而轻薄喜欢占便宜的人却常因为目光短浅而遭受损失。那些不主动发动攻击先积极寻求自保的人,在博弈的时候经常会赢,而贪婪不经思考的人喜欢贪功冒进,因此多半都会以失败告终。其实人生如棋,棋盘上的道理在生活中一样行得通,那些冲动、不稳重、心浮气躁的人,经常会想着占一些小便宜,而且急功近利,行事又不计较后果,结果往往要吃亏,因为这种人通常不会冷静下来分析问题,也不善于沉住气忍耐和等待,缺乏更为长远的目光。

事实上,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最应该求稳,想一口气吃成胖子或者一招击垮对方,往往不够现实,想要尽快找到成功的捷径也不够现实,这样不仅不能够把握机遇,反而会盲目冲动而陷入生活的陷阱之中,给自己带来危险。心浮气躁的人通常都缺乏大局观,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总是会被眼前的微小利益所诱惑,总是贪功冒进,缺乏长远的计划和持久的动力,虽然欲望非常强烈,但是却终究难以获得成功。

明朝的武宗皇帝昏庸无能,常年荒废政事,以至于太监刘瑾趁机把持朝政,刘瑾不仅独断专行,而且还将东西两厂都收归己用,就连朝堂之上,也有众多的大臣愿意听从他的号令。正因为势力庞大,很多人都称他为“站皇帝”。

杨廷和是当时的名臣,更是朝中的首辅大臣,位高权重,只有他能够和刘瑾掰一掰手腕,而他也早就想要扳倒刘瑾,当时很多人都建议杨廷和出面,大家直接和刘瑾对着干。杨廷和却没有同意,他明白如今的刘瑾势力很庞大,如果自己直接和对方发生冲突,那么最终可能会遭到迫害,不如静观其变,等待最佳的出手时机,所以他一直都表现得很冷静。

而反观刘瑾,因为没有人可以制约他,他非常骄横自大,而且想要快速夺权,从而掌控整个朝廷大小事务,所以他更加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很多大臣都忍受不了他的欺压,私底下都非常气愤。杨廷和一看时机到了,于是立即联系众人,然后一举扳倒了刘瑾。

不过让人气愤的是,武宗皇帝很快又轻信小人,朝纲很快陷入混乱之中,当时国内矛盾非常尖锐,起义军众多,而蒙古人则一直虎视眈眈,多次进军骚扰,妄想着覆灭明朝。杨廷和认为问题太多,但是不能过于着急,否则会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所以他总是保持不问世事的姿态。后来武宗皇帝看到情况越来越糟糕,于是让杨廷和主持政务。

杨廷和一下子总揽大权,但是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进行改革,而是保持冷静,慢慢应对,他觉得如今的朝政已经打了一个很大的死结,需要一点点才能解开,如果冒然就下重手,那么这个结可能会越来越紧,越来越复杂。正因为他耐住性子,稳重而冷静地一点点进行修缮和改革,才使得国家的运转慢慢恢复正常。

做人要镇静持重,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懂得沉住气,不能心浮气躁冲动行事,凡事都要冷静思考和分析,要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时机不到的话,就要等待最好的时机。很多人喜欢快刀斩乱麻,喜欢速战速决,一遇到问题,就巴不得马上解决问题,但是很多时候,不能过于浮躁和心急,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否则会烫坏嘴巴和舌头。

其实,这就像治病一样,当一个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要总是想着吃一两副药就能够药到病除,实际上治病需要有耐心,需要慢慢调理,需要慢慢治疗。尤其是一些重病,更不能心急,如果迫不及待就下猛药,那么只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加重病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慢慢养病,要有长久心,要有耐性,更要理性地看待疾病,越是心急,就越容易出现误诊误医的情况。

心理学家发现,每个人都具有趋利性,这种趋利性往往会逼迫我们加快自己的行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如此渴望获得成功,我们才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快点接近目标,也才会被一时的利益迷惑双眼。因此,印度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这一生所要做得最完美的一件事,应该是把自己的节奏放慢一些。”节奏慢一些,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我们才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节奏慢一些,我们才会放下心中的浮躁,才会静下心来体验生活,才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人说浮躁是一个陷阱,你越是心急,就越是要跳入陷阱之中,但浮躁有时候更像是一把割伤自己的刀,我们越是心浮气躁地追求生活目标,就被自己伤害得越深。所以做人还是淡定一些,陶渊明经不起这种伤害,所以回归了故里田园;林逋经受不起这种伤害,所以选择了和梅花、仙鹤一起生活;梭罗也经不起这种伤害,最终拿着斧头躲到了瓦尔登湖畔的森林中。这些人都找到了一个能够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地方,所以他们的功业最终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古代波斯国的诗人萨迪曾说:“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一个心浮气躁的人是不善于等待机会,也不善于把握机会的,因为他们没有那样的耐性和理性,只有那些稳重老成的人,只有那些能够沉得住气的人,才能够等待最佳的出手时机,才能够用最合理的方法来赢得成功的机会。

不要物质富了,心却穷了

1935年,纽约市的某个法院中进行了一场非同寻常的审判,当时一个老妇人在超市里偷走了一些面包,很显然这种偷窃行为冒犯了国家法律,所以法官毅然对老妇人做出罚款10美元的惩罚。可是这个老妇人毕竟是为了养活挨饿的小孙子才会偷面包的,可以说正是因为没有人救济这一老一小,才会导致偷窃行为的发生,而冷冰冰的法律和人情并没有给予老人足够的同情。于是在审判结束之后,在一旁旁听的纽约市市长拉瓜迪亚脱下了自己的帽子,然后往里面放入10美元,他对众人说:“现在请每个人交50美分的罚金,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拉瓜迪亚的举动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而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一桩美谈,但是拉瓜迪亚的话实际上恰恰指出了现实社会的一个弊端,那就是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的心却越来越贫穷了。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富足的社会,可是我们往往也生活在一个冷漠的、无趣的、孤独的社会当中。

在如今这个以金钱和地位来标榜成功的年代中,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认真看完一本书了?自己究竟有几个知心朋友?自己是不是在工作之余感到无所事事,而且时时觉得孤独寂寞?自己是不是经常防备着身边的人?自己是不是越来越不关心周围的事情?自己是否想过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自己是否想过如今快乐已经越来越少了?

当我们贫穷的时候,我们有朋友,有最简单但最快乐的聚会,有一个卑微的梦想,有充足而自由的时间,有关怀他人的爱心和勇气,除了钱,我们可能拥有一切快乐的要素。可是当我们渐渐富裕时,总是浮躁地把钱当成一切,当成生活的重中之重,以至于忽视了精神生活的追求,忽视了自己的梦想,忽视了对自己内心的充实。

我们常常说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过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过于看重物质生活,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以至于忽视了精神修养的提高,忽视了对人格、道德、学识上等精神生活的培养,可以说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我们的心却开始变得越来越空虚、空洞。

很多时候,我们也要尝试着重新充实自己的内心,无论外面的生活多么精彩,无论物质生活的诱惑多么大,都要沉住气,都要听从内心的声音,不能浮躁地被生活所诱惑和俘虏,而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注重内心生活的充实。孔子在评价自己的得意门生颜回的时候,忍不住赞美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身居陋巷,吃的是粗茶淡饭,但依然过得很快乐,原因就在于他的内心很充实,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信仰,所以能够苦中作乐。杜甫一生都想着入世当官,可是时不我待,这个愿望始终没有能够达成,可是他并不因此而感到空虚,相反地,他总是时刻记挂着百姓,始终在自己的诗歌中寻找寄托,正因为如此,他能够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而有些人虽然身处富贵之家,虽然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有着人人羡慕的地位,但是精神生活却很贫乏,他们没有朋友,没有理想,没有什么爱心,没有属于自己的快乐,这种人生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意义。所以做人不能够浮躁,不能够把钱、把物质生活看得太重,虽然物质追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毕竟每个人都要过日子,但是绝对不能为了物质而放弃精神上的提高,而抛弃自己的信仰、理想和修养。

金庸先生出生于浙江海宁,所以他对浙江原本就有一份非常浓厚的故乡情结,尤其是对于杭州,他更是非常向往,为了能够时常到杭州游玩,他就花重金在杭州建了一个私人别墅。不过装修之后,金庸先生突然发现房子太过豪华了,心里觉得非常不安,最后就把房子捐了出去。很多人感到不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金庸先生非常惭愧地说:“我名声有了,地位也高了,但是学问却少了。”

这就是一种觉悟,一种对精神生活的觉悟。这一点其实和鲁迅非常像,鲁迅是现代伟大的小说家,无论是从财富、地位,还是名声来说,都很少有人比得上他,正因为如此,他便滋长了一些坏脾气。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一件小事》,在文章中,他说自己有一次坐人力车赶路,不巧车夫在路上撞倒了一个老女人,于是停下来搀扶人家,鲁迅觉得自己赶路要紧,而且那个女人也并没有摔坏,于是埋怨车夫多事,而且让他不要理会,可是车夫却执意停下来,并将老女人送到附近的巡警分驻所。鲁迅看到车夫远去的背影,突然觉得自己实在太卑微了,内心愧疚不已。

2005年,美国社会学家鲍勃曾经在波士顿发起了一项“找回自己”的行动,很多人放下了工作,他们拿出了自己小时候写的日记,拿出了小时候玩过的玩具,请来了小时候的玩伴,有的人甚至赶往曾经学习过的学校。这些人都有过自己的快乐,有过自己最美好的记忆,他们的生活曾经也很充实,他们的心灵也曾经很富有,只不过在追逐物质生活的过程中,都一一被忽视和抛弃了。鲍勃通过这项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记忆,更重要的是提醒人们注意充实自己的内心,不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成为没有心灵语言、没有心灵故事的空洞躯壳。所以我们平时也应该保持冷静和淡定,要注重充实自己内心生活,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阻碍成功的不是能力,而是目光狭隘

当一个人身处隧道之中,他的视野就会被限制在隧道之内,眼睛里所能看到的空间只和隧道一样大,所以身处隧道之人常常误以为隧道外面的天地无非也就这么大。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隧道视野效应。这个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常常容易被自己的环境所局限住,常常会因此而变得目光狭隘,没有办法看到更远、更宽广的世界。

其实隧道视野效应就和坐井观天的故事一样,井底的青蛙每天所能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所以它眼中的世界也只有井口那么大,可是如果它能够跳出这口井,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庄子·秋水》中也说过一个故事,大河因为接受百川的灌溉,一路奔流东去,它认为自己的视野最开阔,谁都比不上自己,可是到了北海,才发现大海无穷无极,看不到尽头,于是望洋兴叹。

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犯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错误,总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最出色的,殊不知自己可能被环境限制了视野,最终反而会贻笑大方。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取得成功,原因并不在于能力比别人差,不在于我们的专业能力不够强,而在于我们的眼界。一个人能够看到多远,往往就能走多远,我们如果目光狭隘、目光短浅,那么我们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比别人走得更远,没有办法比别人做得更好。

艾森豪威尔是美国历史上十位五星上将之一,还是“二战”盟军的总指挥。其实论带兵打仗的能力,艾森豪威尔和其他很多名将相比,甚至要差一些,但是在所有上将中,他的晋升速度是最快的,他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他之所以会创造这些奇迹,就在于他拥有比别人更长远的目光,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大局观,可以说他天生就是一个指挥家和领导者。

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人立即选择参战,不过美国政府却陷入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派兵的问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太平洋战场上对付日本人,还是将主要力量放在欧洲战场用来对付德军。面对这个问题,国务卿马歇尔和罗斯福总统一筹莫展,此时艾森豪威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日本国土太小,在亚洲又孤立无援很难有什么大作为,而从长远来看,欧洲的德国实力雄厚,一旦德军征服整个欧洲,那么美国就更加被动,到时很难击败希特勒和法西斯,所以美国现在应该联合欧洲各国对付德军,阻止希特勒的阴谋得逞。

从情感的角度来说,美国民众更倾向于向日本复仇,而且日本人在亚洲的扩张也的确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何况艾森豪威尔本人也曾在菲律宾服役六年,对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可是他并不想因为个人的感情而影响大局。他冷静分析了时势,从全球大局出发,认为主要攻打日本是一种短视行为,并不可取,于是直接提出了“先欧后亚”的战略主张,并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美军赴欧作战统一指挥问题的报告。

马歇尔和罗斯福非常欣赏他的大局观意识以及沉着冷静的头脑,于是批准了这个战略计划,而且让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军总指挥,在欧洲战场上,运筹帷幄的艾森豪威尔最终成功击垮了德军。

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战略性的眼光、全局性的思维往往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统帅和将军的区别,这就是老板和工程师的区别,这就是指挥者和执行者的区别。一般来说,领导者在专业能力上可能会存在缺陷,有的人甚至一窍不通,可是他们具备别人不可比拟的开阔眼界,他们能够看得更深、更远,能够想得更为全面,所以他们最适合领导别人。而有些人虽然拥有出色的执行能力,但是目光短浅,往往难以成就大事。有人说:“领导是双眼,而非双手和双脚。”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真正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是长远的目光,而不是做事的手和走路的脚,事实上,你需要的不是能力,而是眼界。

正因为这样,当每个人都想着如何提高自身能力,想着如何成为能力最强的那个人时,不妨冷静地想一想,其实自己最需要的是超出常人的眼光,是开阔的眼界,只有比别人看得更远、更广,我们才更容易获得成功。所以我们每个人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视野,不能将自己局限在某个狭小的空间里,也不能将自己局限在当前,凡事要沉住气,不要盲目做出判断和决定,应该更好地分析问题,要看得更深远、更宽广一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把简单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着要做大事,要成就一番大的功业,因为我们常常认为想要获得成功,想要让自己不平凡一些,那么就要做出别人不能做成功的事,就要做成一件非同凡响的大事。可是事实上,成功并不是依靠干大事来获得的,我们常常会认为成功者很伟大、很不平凡,可是这些人也许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为社会创造多少巨额的财富,相反地,很多成功者都是从简单的小事做起的,他们原本是做小事的小人物,他们每天都在为一些很琐碎的事情而操心忙碌,但是最终因为做好了这些简单的小事而成就了不简单的功业。

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以总裁福特的名字来命名的,不过严格说起来,福特公司并不是福特创建的,福特并非是创始人。福特公司的前身也是一家汽车公司,福特大学毕业后,才走进这家公司应聘,当时这家公司已经小有名气了,所以公司的应聘者很多,竞争也非常激烈,而福特无论在学历、经验还是相貌上,都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不过最后他却成为幸运儿,被公司录取,据说原因就在于福特抓住了一件小事。

在应聘的时候,福特走进办公室,不过他看到了地上有一张废纸,于是就顺手捡了起来,然后丢进了垃圾桶里,而正是这个简单微小的动作引起了董事长的注意,经过一番交谈,董事长认为福特是一个非常踏实且专注细节的人,为人有想法,但是能够从小事做起,说起话来没有半点浮夸。经过几分钟的短暂交谈,董事长毫不犹豫就选择了他,并告诉福特说:“会做小事的人才能干成大事。”事实也证明了董事长的眼光,福特很快成为公司里的顶梁柱,并最终成为这家汽车公司的掌门人。

其实任何一件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如果我们能够将那些看似很简单的小事做好,实际上就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当然,我们常常忽略那些小事,常常梦想着做成一件大事,然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如果眼光很高,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大事上,而忽略身边的小事,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很多并不是那些做出别人没做过的大事,相反,他们所做的都是一些再简单不过的小事。比如乔治·阿玛尼原先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设计师,要是比创意和智慧,很多人都甩他不止一条街,但是阿玛尼注重面料和设计,每一道工序都能够精益求精,一针一线他都尽量做到最好,所以他的设计总是能够受到大批消费者的欢迎,而阿玛尼也迅速成为最有魅力的品牌。

在可口可乐面世之前,很多人都认为做饮料是挣不了钱的,所以在1919年当厄内斯特·伍德拉夫花费250万美元巨资从“可口可乐之父”阿萨·坎德勒的继承人手中购买可口可乐公司时,很多人都认为伍德拉夫疯了,认为一个男子汉要干一番大事业,而不是在简单的饮料上面浪费时间和金钱。他们还说即便是找遍美国,也不会有人对饮料这种小生意感兴趣的,可是伍德拉夫却在简单的饮料生意中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世界上的饮料巨头。

达·芬奇小时候曾经向艺术家弗罗基俄求教,弗罗基俄看到达·芬奇聪明好学,就答应收他为徒,可是他只愿意让达·芬奇练习画鸡蛋。达·芬奇练习一段时间后,就厌烦了,他对老师说自己是来学习真正的美术的,是学习那些复杂的东西,而不是画鸡蛋。弗罗基俄听完后非常生气地说:“鸡蛋虽然是最好画的东西,但是要真正画好它,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天下没有一样的鸡蛋,而且角度和光线的不同,画出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只有把鸡蛋画好了,功夫才算到家,画起其他东西来,才能变得更加简单。”

达·芬奇听后恍然大悟,于是专心画鸡蛋,结果技艺很快得到提高,鸡蛋也越来越纯熟,等到鸡蛋画得非常完美时,老师对他说:“你的画工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了,将来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画家。”果不其然,依靠画鸡蛋起家的达·芬奇很快成为世界级的美术大师。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一开始他们就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恰恰是从最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从那些看起来最简单的事情做起,结果等到他们将这些小事做到极致的时候,就慢慢做成了大事。所以说一个人想要让自己变得不简单,想要让自己与众不同,那么不一定非得要做一些大事,不一定非要做别人没有做过或者没有想到的事,事实上,你只需要做平时最容易被忽略的事情,只要做好那些最简单的事情,那么就已经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了,就已经成为了不起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很浮躁,都不愿意沉住气来做事,动不动就想要做大事,想要成为大人物。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想着成为将军,可是当一个好士兵其实也不错,而且想要成为将军,那么首先就要当好一个士兵,当一个优秀的士兵。能够把一件小事做好,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本身就很了不起。“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说过:“如果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那么就以最伟大的方式去做渺小的事情。”所以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和淡定,不要轻视那些小事,更不要忽略那些小事,因为真正能将简单的小事做好的人,往往具备干大事的潜力。

凡事不强求,尽人事而听天命

唐代著名的惟俨禅师和弟子们讨论树叶,时值严冬,他指着枯树问弟子:树木到底是枯萎好一些,还是茂盛好一些?其中一个弟子立即回答说:“茂盛应该会好一些。”另一个弟子说:“我想可能枯萎会更好一些。”惟俨禅师听了不住地摇头,弟子有些疑惑,于是就问禅师究竟什么状态才是最好的,禅师淡然地回答说:“枯萎的让它枯萎,茂盛的让它茂盛。”这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境,凡事都不去强求什么,生活呈现出什么样子,那就是什么样子,我们没有必要依据自己的私欲和想法去期盼做出什么改变。

有关这种顺其自然的心态,用超脱一些的观点来说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一切都依据现实情况发展的结果来定,自己并不去强求什么。事实上求得一个好结果是每个人都想要得到的,但是世事并非尽如人意,很多时候,生活就会和我们开玩笑,我们难以心想事成,难以达成心愿和目标。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去计较和强求一定要有什么样的结果,既然失败了就证明时机还不到,不如顺其自然,坦然接受。如果坚决不肯放手,始终还想着如何翻身,那么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其实,一个人努力了、付出了,就没有什么可惜的,就没有可后悔的,有时候过程远比结果更加重要。所以人要懂得知天命,要懂得顺应生活,强求不会带来任何幸福。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只要努力活过了,那么活成什么样的状态就无关紧要了。”对于我们来说,人生需要付诸努力,需要我们全力以赴,这是一种状态,但是全力以赴未必会有称心如意的结果,既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不如坦然放手,这也是一种状态。这两种状态是不矛盾的,前一种是进取心,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后一种则是豁达心,是一种领悟生活后的淡然心境。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努力过了,只要想办法经历过了,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去强求什么好的结果,最后收获什么,就不妨安心地接受什么。一个人只要做好自己就足够了,只要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那么就应该无怨无悔,就应该能够过得充实了。

很多篮球选手,终其一生可能也没有获得过冠军,他们也渴望获得冠军,但是却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没有获得冠军而自暴自弃,而刻意贬低自己的职业生涯。NBA最著名的小个子球员艾弗森在2014年选择了退役,他曾经梦想着得到一枚总冠军戒指,甚至为此到了疯狂的地步,谁知天意弄人,直到退役这天他也没有将戒指戴在手上。很多人都为他感到可惜,可是在退役这天,他看得很开,觉得自己既然努力了就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他告诫自己应该尊重生活,并骄傲地告诉所有人自己就是无冕之王,就是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我们常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是你的终究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无用,还不如放宽心,淡定地面对,强求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快乐,只会让自己在失败和痛苦中越陷越深。正因为如此,我们没有必要把结果看得太重,一切还是要顺其自然,顺安天命,凡事只需自己付出努力即可,只要自己一直为梦想而拼搏即可,至于结果会怎样,完全不用太过担心和计较。

老艺术家葛存壮在谈到自己的人生时说:“我的自然条件不行,没长一张英雄面孔,就得顺其自然,我在事业上有追求,但没有野心,从来也不奢望能成大明星,不会在那方面动心思。”正因为抱着平常心态,正因为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生活,他才能够获得非凡的艺术成就,才能够在工作中找寻到生活的快乐。

相对于葛老的淡定而言,很多年轻人则想方设法要成为大明星,哪怕经受各种各样的困难,也要想办法成为舞台上最耀眼的人物,想办法成为主角,可是往往只是做一些无用功。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宽心,坦然接受现实,这样反而可以寻找其他的出路,反而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角色,如果执著地吊在一棵树上,只会让自己走入死胡同中。

作家亦舒也劝告世人说:“何必同自己过不去,只有这么多,不去做非分之想,让自己开心点。”人应该洒脱一些,自己能走到哪一步就算哪一步,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算是什么程度,没有必要想着更多更好的东西,没有必要去强求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只要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了,那么一切就可以听从天命安排。

其实万事万物皆有规律,恰如岁有四季,人有常情,事物各安其性、各行其是,所以古人谆谆告诫我们要“不违天时,不夺物性”,你可努力去改造,但是一定要知天命、循天理,强求只会破坏这种自然法则,只会让自己一无所获。佛家人讲究一切随缘,“随缘自适,烦恼即去”,只要遵循自然,一切都不去强求,那么人生就不会存在烦恼,生活也能变得轻松快乐。随缘不是一种随意,不是一种消极的世界观,而是说要沉住气,要注意遵循生活法则,要尊重现实情况,要懂得用一种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

够得着的美好,才是稳稳的幸福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他们将大小不一的几只猴子放在同一个大笼子里,然后往里面放入一些花生,结果猴子很快就抢成一片,当然最强壮的大猴子每次都能够顺利吃到花生,而年老体衰的猴子和一些小猴子则什么都吃不到。这个时候,科学家开始在笼子上方悬挂一串香蕉,结果猴子们看到香蕉后开始不再理会地上的花生,而是拼命地跳起来够那些香蕉,可是每次都无功而返。

能力稍弱的猴子看到连强壮的同伴也吃不到香蕉,于是干脆作罢,只好捡起地上的花生来吃,而那些强壮的大猴子却一直盯着香蕉不放,一次又一次地跳跃着,可是一无所获。一直等到自己精疲力竭,它们还死死盯着香蕉。而此时地上的花生已经被吃完了,弱小的猴子们都吃得饱饱的,美滋滋地在一旁睡觉。

猴子是贪婪的,人也是如此,可是即便再贪婪,也不要去追求那些不可得的东西,不要去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个人要抓住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要试图去获取那些自己够不到的东西。凡事要随缘,做人不要太过强求,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不是你的终究也得不到,求而得之会是一种缘,求而不得也是一种缘,所以徐志摩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种洒脱的个性和豁达的心态实际上正是收获幸福的前提。

当然,谁都希望获得美好的东西,谁都有美好的理想,但事实上真正的幸福在于你手上抓住的,在于你能够抓住的,而不是那些你想要得到却不能得到的东西,更不是你幻想出来的那些东西。一个人当然有权利拥有自己的梦想,当然有权利追逐自己的梦想,但是如果梦想不能变成现实,那么实际上到头来只是一个让你空欢喜的梦,你无论投入多少心血也无法真正把握这种虚无缥缈的幸福。

做人要有梦想,但更应该务实,毕竟生活不是仅仅依靠梦想就能支撑起来的,想要过好生活,就不要只是做梦,而应该将梦想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梦想必须要有照进现实生活的可能,这样才值得一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际上是一种执拗。这种做法实际上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痛苦,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烦恼和恐慌之中。

比如,现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在追星,其中一部分人甚至梦想着可以结识这些明星,可以和明星成为朋友、恋人,但事实上,追星族的这种想法很幼稚,因为你根本没有多少机会去接近他们,更没有多少机会去拥有他们。其实明星和偶像最大的作用就是一种精神慰藉和寄托,如果你将明星当成一种可以占有的私人物品,那么只会让自己沉迷其中,从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事实上,我们往往都很偏执,不肯轻易低头,不肯轻易放手,有时候即便明知道此路不通,也还是要坚持走下去;明知道这样东西不属于自己,仍然还要固执地去追求。人生有坚持,人生足够执著,有时候的确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为那些不可得的东西伤心费神,那么就很不值得了。做人偶尔要懂得放手,转而去努力抓住真正能够抓住的幸福,因为当你过度沉迷在不可得的幸福中时,恰恰会忽视自己应有的幸福。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如果我们知道如何适当而平静地生的话,我们就将知道如何适当而平静地死。”这“适当而平静”其实就是要求人们要抛弃非分之想,要主动顺应自己的生活节奏去生去死,要懂得把握自己的生活,要抓住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就足够了,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趋于自然的生活方式,没有奢望也没有妄念,只是安然地守住自己固有的那份快乐和幸福,这就是最美好的生活。至于那些不属于自己生活范畴的东西,不要去多想,不要有嫉妒之心,不要有觊觎之心,其实想多了无用,到头来不过是增加了烦恼和恶念而已。

都说“幸福太瘦,指缝太宽”,每个人都想着得到更多的东西,都想着收获那些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但很多东西是不属于我们的,当我们试图张开大手去攫取时,实际上它们仍旧要从指缝中慢慢逃走。相反地,如果一个人总是妄想得到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会忽视自己拥有和应得的东西,最终可能会一无所有。与其这样,为何不紧紧抓住自己原有的那一份幸福呢?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渴望成为盖茨那样的首富,但是盖茨只有一个,你没有那样的机会,也没有那样的资本去成就他那样伟大的功业。每个女人都渴望成为安吉丽娜那样性感的女明星,不仅长相出众、事业有成,而且还拥有人人羡慕的帅气丈夫和完美家庭,但你不可能拥有她那样的福气。事实上,我们想象中的幸福片段只是海市蜃楼而已,根本不可能实现,我们没有那样的机遇去体验那种让人血脉贲张、羡慕不已的完美幸福。既然这样,不如坦然放下,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转而追求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但是当它蹲在泥地里呱呱叫的时候,天鹅是永远也不会来到它跟前让它享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从不切实际的梦中醒过来,然后多吃一点虫子,这才是创造幸福生活最应该做的事。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总是把目光放在那些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上,这个世界上好东西很多,能够让人感到快乐的东西也很多,但是只有真正能够抓在手心里的才是最真实的,你才能够真正感到幸福。

都说妄想是人身上最大的罪恶,所以我们要坚决抛弃妄想,而用务实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用最客观的眼睛来看待自己的人生,凡事都要脚踏实地,要着眼于现实生活,要从最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观点出发,以此来展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把握幸福,并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fHJTLuegJaChEf9hRnv4/MqaYNH43kG1IXDVszkXQJXISnRaLfr3SdmRD27y5JX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