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别让生气伤了你的身体
杨建宇

第一章生气愤怒火气大,既伤心情又伤身

生气愤怒是一种不良情绪,是消极的心境,它会使人闷闷不乐,低沉阴郁,进而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有关医学资料认为,愤怒会导致高血压、溃疡、失眠等。同病毒一样,愤怒是一种心理病毒,会使人重病缠身,一蹶不振。总之,生气愤怒是伤身的一大祸根。

生一次气,全身都受伤

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不顺的事情会时有发生。面对种种不顺心的事情时,总会有人没完没了地抱怨,一直耿耿于怀而不能释怀。但是抱怨也好,不能释怀也罢,最终对身体没有一点点的好处。因为,人一旦为这些事情恼羞成怒,就容易产生愤怒情绪,而把愤怒压在心头必然有损身体的健康。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10大害处:

1.伤脑

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出血。

2.伤神

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3.伤肤

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4.伤内分泌

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5.伤心

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6.伤肺

肺是人体的呼吸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就是说通过肺的呼吸作用,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生命体的活动,而生气时,会加快吸气的频率,缩短呼气的时常,肺泡不停地扩张,根本无法收缩,使肺得不到休息,肺气失宣。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7.伤肝

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8.伤肾

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9.伤胃

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10.伤乳房

也称之为乳癖,中医认为多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所致,也因冲任失调,气滞痰凝所致。

爱生闷气,肝脏最容易受伤

常见这样一种人,性格内向,有事喜欢憋在心里,生气也是闷头不语。这种情况对身体尤其是对肝脏是有百害而无益的。

爱生闷气的人容易肝气不疏,还会连累脾胃,导致人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和腹泻,在吃饭时与别人发生争吵也会出现这种症状。大怒伤肝,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出现面红目赤、头痛、头晕的症状,经常发火的人容易失眠、工作效率低、记忆力变差。

肝气郁结还可能导致抑郁情绪或内分泌紊乱,比如出现月经不调、皮肤长痘长斑等。从西医的角度来看,人生气时,体内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堆积于肝,从而损伤肝脏。

肝在志为怒

提起怒,人们都不会陌生。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变化,是人对外界刺激的情志反应之一。由肝之精气所化,故说肝在志为怒。

人在应当生气时而轻微发怒,属正常的情志活动,可发泄心中的郁闷,使肝气疏泄正常,气血调畅,不会致病。但是突然的大怒或经常发怒,过度愤怒,则易损伤肝脏。

怒志人人皆有,但大怒或郁怒不解,对于机体是一种不良的刺激。大怒暴怒,可导致肝气升发太过,表现为烦躁易怒,激动亢奋,称为大怒伤肝;郁怒不解,则易致肝气郁结,表现为心情抑郁,闷闷不乐,称为“郁怒伤肝”。怒由肝之精气所生,若肝之精血不足,不能涵养怒志,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则稍有刺激,就会发怒。《杂病源流犀烛》中也指出:“治怒为难,惟平肝可以治怒,此为医家治怒之法也。”临床辨证属郁怒者,当以疏肝解郁为治;属大怒者,当以平肝降逆为治。

所谓“怒则气上”,气上也称气逆,包括气机上逆和横逆两个方面。由于肝主疏泄,主阳气升发,调节人体的气机和血的运行。当人体受到不良刺激发怒时,过度愤怒,引起肝失疏泄,就可导致肝的气机逆乱,阳气升发太过,血随气逆,可见面红目赤、呼吸急促、或间而呕血,甚至昏倒。经常暴怒,则损伤人的阴血,出现头昏、目赤、舌红等症。反之,肝的阳气亢盛或阴血不足,阳气升发太过,则稍有刺激,即易发怒而使肝气横逆,影响脾胃,可见腹胀、泄泻、恶心或吞酸、呕吐等症。

愤怒会让人生“火气”

忧郁、愤怒、思虑过度都会使身体机能失去平衡状态而生“火气”,让人上火。临床常见的“上火”类型有:

1.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2.肺火

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3.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4.肝火

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5.肾火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上了火该怎么办?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烟喝酒。另外,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实是最好的“灭火剂”。

心中有怒气,血压会增高

研究发现,强烈的焦虑、紧张、愤怒、惊吓、恐惧、压抑等情绪波动,以及长期繁重的劳动和过度的精神疲劳,是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当人在愤怒或痛苦时,由于动脉外周阻力的增加,致使舒张压明显上升。

生气时人处于应急状态,说得通俗一点,就相当于在为战斗做准备,精神高度紧张。生气时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机体会全面调动储备能力,消耗的能量就大;另一方面,对于血压高的人、具有微动脉瘤的人或者血管畸形的人来说,血压突然升高,血管容易破裂,从而导致脑中风。

此外一项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的形成还与人的性格有关系,容易激动、争强好胜、雄心勃勃、常感到时间不够用而心理压力很大的人、或过于耿直的人、胆小怕事的人、常常忧郁苦闷的人,比较容易患高血压。

另外,在既往没有心脏病的成年人中,爱发火、常对人怀有敌意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19%;那些明明生气了却强忍着不发火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高出一倍。这是因为总将愤怒情绪憋在心里,其血压会反复升高,最终导致心血管系统受损。因此高血压患者或高血压高危人群,一定要留意自己的血压,尽快压住怒火。

带“怒气”入睡,会严重影响睡眠

西方有句俗话:“永远不要带着怒气上床”。一项发表在美国《神经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与清醒的状态相比,睡眠可能让人对糟糕经历的记忆更加牢固,那些让人愤怒的画面会更长久地出现。

另外,带着“怒气”入睡,还会让人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导致失眠或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因此要告诉自己,晚上生气着急也没用,不如先宣泄怒气,睡一个好觉再说。

年轻时脾气暴躁,后患无穷

美国科学家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从大学时代就脾气暴躁的年轻人,在今后岁月里出现健康问题的概率较那些脾气温和的同龄人要大。研究人员同时表示,这些脾气暴躁的年轻人并不注定一辈子都会不健康。如果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能够逐渐学会控制和改变自己暴躁性格的话,那么他们的健康状况仍有望得到改善。

研究人员发现,从人的整个发育过程来看,脾气暴躁通常出现在青春期后期。为此,他们对2000名从60年代中期开始上大学的白人受试者的脾气状态以及23年以后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时代就显现出脾气暴躁的年轻人步入中年后的健康问题多多。这些人多会抽烟成瘾、酗酒,并常常伴随着没有社会支持的不安全感。这些人多在90年代开始患有肥胖症,同时,患忧郁症的比例较高,家庭生活多为不和谐。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这些人中间,有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有了较大的改善,所以上述情况则不与他们为伍。但是,也有一些人,脾气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步增长。这些人患忧郁症和肥胖症的危险是其他人的两倍。

研究人员表示,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应在年轻时就开始学会不要暴躁,遇事要冷静,这样才有助于人在今后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脾气有变,当心疾病来袭

在脾气变化的背后,常常隐藏着多种严重的疾病。这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精神分裂症

脾气改变若发生在青壮年尤其是青年人身上,首先应考虑患精神病,而最常见的又是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主要表现是:情感淡漠,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意识清楚,但思维紊乱,讲话内容缺乏内在联系等。

2.老年性痴呆

如果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记忆力下降之后,发现其性格变得主观、固执、急躁、喜怒无常、自私、多疑、常常为生活小事而争吵,和家人处不来时,甚至蛮横无理或行为古怪,幼稚或愚蠢,让人啼笑皆非,难以捉摸。这时要想到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老年性痴呆。

3.慢性疾病

常见的有:肺心病——出现幻觉,言语错乱或行为反常等;肝硬化——出现烦躁、易怒甚至毁物、打人等粗暴行为。

4.更年期综合征

如果更年期妇女出现性格改变,变得急躁、好生闷气、好挑剔,或抑郁、焦虑不安,或合并有乏力、失眠、多汗、心悸等植物神经失调症等,应想到更年期综合征。

脾气不好的人容易患感冒

心情和脾气与感冒的关系非常密切,富有幽默感的人得感冒的几率非常小。相反,那些性格怪异、心情不好的人则更容易得感冒,且得了感冒要多花好几天才能恢复。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尤里·吉德,对63名住在养老院里、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仅以老年男子为例,在两个月的跟踪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心情乐观、经常大笑的男子身体非常健康,与那些整天心情郁闷的老人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一天到晚老是愤世嫉俗、暴躁易怒、与他人搞不好关系、性格怪异的人得感冒的危险要比别人大得多。只有那些有幽默感的人,也就是说那些有能力看到生活光明一面,对年龄持乐观态度的人身体才健康。

所以,坏脾气的人应该注意纠正一下,学得幽默一些,这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不易得感冒。

秋燥易怒,可能“气”出糖尿病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原因,也就是说,生气也能“气”出糖尿病来。因此,医学上已把糖尿病归属于身心疾病范畴。

糖尿病的发病病理在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情绪时,交感神经兴奋,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间接地抑制了胰岛素分泌。

如果这种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则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被最终固定,进而导致糖尿病。尤其是在燥热的秋天,人更容易发怒,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则很有可能“气”出糖尿病来。

心情不愉快,当心胸肋痛

当精神上受到刺激、心情不愉快时,不少人会感到腹部胀满,两肋隐隐作痛,同时伴有乏力、嗳气、食欲减退等表现,这就是临床上所说的“结肠肝曲综合征”和“结肠脾曲综合征”的症状。

“结肠肝曲综合征”常出现右上腹胀或压迫感,可伴有上腹及右前胸疼痛,而且胀气越严重,疼痛越明显。每当肛门排气后,疼痛可大为减轻或消失。这种疼痛还可向右肩、背等处放射,易被误诊为肝胆疾患。“结肠脾曲综合征”则以右上胸腹处胀痛为主,常向左肩、背放射,且痛无定处,可伴有胸闷不适、胸骨下端压迫感及心悸等。

中医认为,情志不舒易造成气分郁结、气滞不通,以至“肝失条达,肝气犯胃、肝脾不和”。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人的心理变化会影响到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其中也包括消化系统。因为人在烦恼生气时,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吞入大量气体,有时多达数升,虽然这些气体大部分通过嗳气而嗝出,但仍有一部分进入肠腔;另外,心情不畅,还影响到管腔内脏的植物神经系统,致使消化道的蠕动功能减弱。食物在大肠内停留过久,在肠腔内各种细菌的作用下,不断分解发酵,也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特别容易积聚在结肠转弯的地方,即解剖学上的“肝曲”、“脾曲”之处。结果,肠管积气膨胀,牵拉、刺激末梢感觉神经而出现两肋疼痛等症。

赌气进食,身体会吃不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在愤怒和紧张时,胃液分泌量会大量的增加,胃酸也会相应增多,而过量的胃酸则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从而引起胃黏膜损伤性病变。且人在生气时会减少胃的血流量,从而引起胃动力减弱,使得长时间停留在胃部的食糜和胃液混合物对胃黏膜会造成伤害。研究还发现,生气时会摄入更多高油、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面对这顿突如其来又不健康的“大餐”,消化系统可能受影响,导致腹泻或便秘等问题。

人难免有不如意、生气的时候,有很多人会选择大量进食缓解情绪,但是这种做法会对身体带来伤害。生气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饮食不当的话就会加重胃肠道功能负担,所以在赌气时非常想进食的话,就去吃那些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适量食用的话是安全的。当心情非常不好时,通常会感觉到腹部有明显的饱胀,其实这是胃在发出警报,不可以再勉强进食了,赌气进食只会让身体吃不消。

吃饭前后动怒有损身体健康

常言道,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愤怒、烦闷的情绪总是难以避免。但是,古人告诫我们:“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发怒”。意思是说,吃饭前后动怒有损健康。

中医认为,大怒伤肝。过度愤怒会使肝气横逆上冲,出现面红目赤,严重者还会呕血、晕厥。从西医角度看,人生气时,体内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该物质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堆积于肝,从而损伤肝脏。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储藏肝糖原,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新陈代谢,还有造血和凝血作用。此外,肝脏还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身体内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药物等都需要依靠肝脏解毒。所以,发怒之后马上吃饭,或一边吃饭一边生气,不但不利于消化,还相当于在“服毒”。

发怒之后,人们往往还会左思右想。中医认为“思伤脾”,伤脾会出现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会导致气血不足,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贫血等症状。

西医认为,发怒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还会引起胃溃疡。所以,吃完饭后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要动怒,以免影响消化,伤及气血。 6xzYbzJ2s7XxTXdV/vKmWd3NK82lnIQU6fjCNvPOpzuxM7OMvpRflPxg0hqUtC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