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顺其自然,一帆风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道德经·第1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道德经》“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说明的,否则,它就一定是失去了“道”的真实含义了;“名”是不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凡是可以用文字来命名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名”。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1篇中,首先提出“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也是连串贯通全书八十一章脉络的线索。在这一篇中,老子为我们讲述了“道”和“名”的概念,以及“无”和“有”的真意。老子所讲的“道”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恍惚状态,是先天地而生,天下万物的生母: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滋养天地万物;它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支配天地万物,却从来都顺其自然而不加以干涉。

由此可知,老子所讲的“道”,指的就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也可以称作是我们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只看认识这些规律,顺从而不违背这些规律,适应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先来听一个故事:五代时有个宰相名叫冯道,冯宰相养了不少门客。所谓门客,就是一种闲人,寄食在名人的门下,有时帮助名人冯道像出出主意。有一天,一个门客给别人讲老子的《道德经》,不想一开篇就遇到了天大的难题。古时候讲忌讳,尊者的名字不能随便说。“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可怎么讲?“道可道”,实在是不可道,因为这个“道”字正是主人的名讳,是不能讲的。于是他只得把“道可道非常道”,读作:“不可说,不可说,非常不可说。”

这位门客没有想到,其实他的这句话是歪打正着地一下子触及到了“道”的皆谛。道的确是不可说的,说出来就不是道了。

《道德经》一书之所以如此命名,其原因:第一,它要阐明的观点就是什么是“道”;第二,它要阐明的观点就是什么是“德”。搞清楚这两点,并掌握其概念的要领,才能逐步走进其所营造的特殊境界。

自从有概念开始,这个世界就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实的实有的世界,另一部分就是虚无的宇宙。一个可以用肉眼看见,另一个只有用心灵才能感受得到,而且还不是一般人的心灵。人类自从成为万物之灵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并且依靠它们进行着生产活动,也依靠它们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从而成为地球的主人。然而,我们人类的语言和思想活动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想认识和掌握这百亿年前就已存在的“道”,还是相当困难的。但是,我们人类是一个充满信心的物种,让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去寻找和认识这种古老的终极规律。正是在这种永不停歇的探索和发现中,我们了解到人生和宇宙大道之间的距离,并且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让我们去思考宇宙大道和人类自身的真意。而提出这一思考方式的就是老子。 DMRrlnRXPOXy03ChK8H28CWlkwE2IBxujItVlnaH0mAECAQ5YcnlYF0d9qqZVa/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