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求知·教育篇

青少年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求知和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间段,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知识,学会思考。本篇选取的《史记》名言故事,有“孺子可教”等给人正面启示的名言故事,也有“胶柱鼓瑟”等从反面给人警示的名言故事。了解这些名言故事,有助于我们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的求知精神。

一字千金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吕不韦列传》

将全书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吕不韦是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秦国。吕不韦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秦昭王孙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后来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丞相。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再说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还有一个原因,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筛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认为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书影为了慎重起见,成书后,吕不韦又让门人修改了几遍,直到确实感到满意为止。吕不韦对此书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

为了精益求精,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该书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咸阳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前去,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当然,这不一定就证明《吕氏春秋》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威势,没有人愿意出头罢了。不过,这样一搞,其轰动效应却是巨大的,《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大名远播东方诸国。这部作于战国时期的大作,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吕不韦编繤《吕氏春秋》,目的是要嬴政能按照他制定的施政方针行事。然而嬴政亲政后却把《吕氏春秋》抛在脑后,他遵循法家韩非的思想,加速了统一的步伐。秦始皇登上皇位后,由于他滥用民力,强征赋役,严刑峻法,滥杀百姓,很快就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以至于秦始皇死后不久,秦朝很快就走向灭亡。有的史学家认为,如果秦始皇当时采用《吕氏春秋》作为他的施政方针,秦朝的历史或许会延续。

“一字千金”通常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极高或文章的结构严谨文辞美妙。有时候也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当然,一篇文章真正要做到“一字千金”,让人无可挑剔,是很难的。所谓众口难调,每个人的欣赏习惯不一样,看法不一样,只要挑剔总能挑出问题来。我们写文章难以做到“一字千金”,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精益求精,将文章写得更好一些。

孺子可教

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留侯世家》

那老人走了约有一里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

张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

张良拾履雕塑张良很不高兴,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又何必计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约有一里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应该早点来。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五天后,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你又比我晚到,过五天再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张良对老人表示感谢后,老人扬长而去。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出谋划策,成就了不世之功。

“孺子可教”是一句赞语,是长者师者发现可造之才时的喜悦之语。你要成为栋梁之材,你就得是一棵好苗子,让人觉得你有培植的价值;你要成为引人注目的美玉,你就得是一块不错的璞玉,让人愿意来打磨雕琢你。要想成为长者师者眼里的可造之材,你就先需要打好基础,有扎实的功底,否则就好像在沙地上建房子,做的都是无用功。所谓“学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当然,只是打好根基是不够的,还要态度诚恳,虚心好学。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不尊师重道的人,一个狂妄自大的人,是没人愿意传授他们什么好东西的。

慈母有败子,严家无格虏

韩子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何也?则能罚之加焉必也。

——《李斯列传》

韩非先生说“慈爱的母亲会养出败家的儿子,而严厉的主人家中没有强悍的奴仆”,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能严加惩罚的必然结果。

李斯的儿子李由任三川郡守,群起造反的吴广等人向西攻占地盘,任意往来,李由不能阻止。章邯在击败并驱逐了吴广等人的军队之后,派到三川去调查的使者一个接着一个,并责备李斯身居三公之位,为何让盗贼猖狂到这种地步。李斯很是害怕,又把爵位俸禄看得很重,不知如何是好,就曲意阿顺二世的心意,想求得宽容,便上书回答二世说:

贤明的君主,必将是能够全面掌握为君之道,又对下行使督责的统治术的君主。对下严加督责,则臣子们不敢不竭尽全力为君主效命。这样,君主和臣子的职分一经确定,上下关系的准则也明确了,那么天下不论是有才德的还是没有才德的,都不敢不竭尽全力为君主效命了。因此君主才能专制天下而不受任何约束,能享尽达到极致的乐趣。贤明的君主啊,又怎能看不清这一点呢!

所以申不害先生说:“占有天下要是还不懂得纵情姿欲,这就叫把天下当成自己的镣铐”这样的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讲不督责臣下,而自己反辛辛苦苦为天下百姓操劳,像尧和禹那样,所以称之为“镣铐”。不能学习申不害、韩非的高明法术,推行督责措施,一心以天下使自己舒服快乐,而只是白白地操心费力,拼命为百姓干事,那就是百姓的奴仆,并不是统治天下的帝王,这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尧、禹是为天下献身的人,因袭世俗的评价而予以尊重,这也就失去了所以尊贤的用心了,这可说是绝大的错误。说尧、禹把天下当作自己的“镣铐”,不也是很合适的吗?这是不能督责的过错。

所以韩非先生说“慈爱的母亲会养出败家的儿子,而严厉的主人家中没有强悍的奴仆”,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能严加惩罚的必然结果。所以商鞅的新法规定,在道路上撒灰的人就要判刑。撒灰于道是轻罪,而加之以刑是重罚。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严厉地督责轻罪。轻罪尚且严厉督责,何况犯有重罪呢?所以百姓不敢犯法。圣明的君主之所以能久居尊位,长掌大权,独自垄断天下利益,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办法,而是在于他们能够独揽大权,精于督责,对犯法的人一定严加惩处,所以天下人不敢违犯。

贤明的君主才集权专制,使权力不落入臣下手中,然后才能斩断仁义之路,堵住游说之口,困厄烈士的死节行为,闭目塞听,任凭自己独断专行,这样在外就不致被仁义节烈之士的行为所动摇,在内也不会被劝谏争论所迷惑。因此才能卓荦独行逞其为所欲为的心志,而没有人敢反抗。像这样,然后才可以说是了解了申不害、韩非的统治术,学会了商鞅的法制。法制和统治术都学好而明了了,天下还会大乱,这样的事我还没听说过。所以,有人说:“帝王的统治术是简约易行的。”只有贤明君主才能这么做。像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实行了督责,臣下才能没有离异之心,天下才能安定,天下安定才能有君主的尊严,君主有了尊严才能使督责严格执行,督责严格执行后君主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满足之后国家才能富强,国家富强了君主才能享受得更多。所以督责之术一确立,君主就任何欲望都能满足了。

这封答书上奏之后,二世看了非常高兴。于是更加严厉地实行督责,向百姓收税越多越是贤明的官吏。二世说:“像这样才可称得上善于督责了。”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犯人,在街市上每天都堆积着刚杀死的人的尸体,而且杀人越多的越是忠臣。二世说:“像这样才可称的上实行督责了。”

父母爱孩子,慈爱是必要的,但绝不可娇惯、溺爱,该严的时候一定要严。对孩子做得对的,应当肯定赞扬;对孩子犯下的错误,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也是应当的,不可纵容姑息,否认爱就变成了害,而且后患无穷。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赵世家》

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为他们的将来考虑,为他们做长远打算。

赵孝成王元年(前265),秦国派兵攻打赵国,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这时候赵孝成王刚刚即位,赵国的大权由太后来职掌。秦国加紧了对赵国的攻势,赵国形势非常危险。于是赵国派遣使者出使齐国,希望得到齐国的救援。但是齐王坚持要求赵国的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然后才肯发兵救援。长安君是太后的小儿子,太后非常宠爱他,不忍心让他冒着危险到外国做人质,拒绝了齐国的要求。但是这个时候,赵国如果得不到齐国的救援的话,就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因此,赵国的大臣们极力进谏,劝太后同意齐国的要求。然而太后却固执己见,并且明确地告诉大臣们:“如果有人再来和我谈论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事情,我一定会把唾沫吐到他脸上。”

赵国大臣害怕了,不敢再向太后进谏。这个时候,左师触龙却主动求见太后,太后已经料到他是为了长安君的事情来的,准备一口回绝他,于是在宫中怒气冲冲地等着触龙。触龙进入王宫之后,小跑到太后跟前,坐下后向太后告罪说:“老臣我腿脚不灵活了,所以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您。我总是原谅自己的怠慢,但是又害怕太后的身体不舒服,所以非常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也老了,走不动了,来往都得乘坐车辆。”触龙又询问说:“您的饭量还行吧?”太后说:“现在每顿只能喝一点粥。”触龙说:“老臣我最近也没有食欲,就经常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这样才勉强增加了一点饭量,身体也感觉到舒适一些。”太后说:“可我没有时间散步啊。”几句家常的寒暄过后,太后布满怒气的脸上才稍微平和了一点。

触龙说赵太后这时候,触龙请求太后说:“我的小儿子舒祺没有什么出息,我已经老了,非常疼爱他,希望他能够做一名黑衣卫士,保卫王宫。我今天特意来,冒着死罪来请求您。”太后很感动,答应了触龙的要求。随后,她好奇地问:“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回答说:“男人比妇人更疼爱小儿子。”太后笑着说:“不是的,妇人疼爱小儿子的程度要远远超过男人。”触龙反驳她说:“不是这样吧!我觉得您对女儿燕后的疼爱程度要超过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我更疼长安君。”触龙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为他们的将来考虑,为他们做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当初您把燕后嫁到远方的时候,因为舍不得离开她而伤心哭泣。她走了以后,您同样想念她,但是却不希望她回来,因为您希望她的子孙都能够继承王位。”太后说:“是啊!”触龙说:“赵国三代以来,每位君主的子孙都有被封侯的,可是现在他们的后人还有在位的吗?”太后回答:“没有。”触龙又说:“这种情况不仅仅只发生在赵国,其他国家有君王的子孙封侯的,三代后还有在位的吗?”太后回答:“也没有听说过。”触龙接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难道说国君的儿子封侯后变坏了吗?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取得功勋却拥有尊贵的地位,没有付出劳动却获得了丰厚的俸禄。所以灾祸就自然降临到他们头上了。而今,您赐予了长安君尊贵的地位、肥沃的土地和贵重的宝物,现在国难当头,却不让他为国立功,等到您离开人世以后,长安君又能凭借什么在赵国安身立命呢?我是看到您为长安君的打算非常短浅,所以才认为您更加疼爱燕后。”太后完全被触龙说服了,同意了让长安君到齐国充当人质。

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履行诺言,派遣军队来解救赵国的危难。秦国知道齐国出兵后,立即把军队撤回,赵国的危难解除了。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左师公触龙的这句话,在两千年后的我们听来,仍然是至理名言。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为他们的将来考虑,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然而可悲的是,现在许多父母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看到许多家长送孩子去学钢琴学画画,他们也让孩子去学,也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考上一个好高中好大学是重要的,就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请各种辅导老师,结果弄得孩子苦不堪言,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得不偿失。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老子韩非列传》

善于经商的人,总是将货物深藏起来,却表现得像是什么都没有一样;君子虽然具有极大的德行,仍会在外表上表现得像是很驽钝的样子。

孔子携着众弟子,来到东周的首都洛阳,便向当地的贤人老子的住处而去。到了老子的住处以后,一干人即立在屋子前面,向老子请求接见。

老子向往清静,突然面对着一群“不速之客”,实在有点儿不知所措。不过老子没有怠慢,马上走出门外,对这群人问道:“请问各位,有何事指教?”

为首的孔子见到门前的老者清雅脱俗,料想就是老子,便上前恭敬地说:“晚辈乃鲁国孔丘,路经这里,想求教李耳先生,望先生不吝赐教。”

老子不喜繁文缛节,因此对孔子呵呵一笑,答道:“先生言重了,我没有什么能教导您的。不过您若是不嫌舍下简陋,倒是可以彼此闲聊切磋一番,聊以消遣时日。”

孔子平日拘谨惯了,遇到老子这样坦荡的态度,倒是有点向往而出神了起来。不过他赶忙振作心神,道了声谢,吩咐众弟子依着礼数,向老子问候,然后才进入老子的住处。

虽然老子的态度非常随和,但孔子仍是依循着礼仪行事,一举一动都不敢逾矩,因此显得十分拘束。两人在屋中谈了一阵,老子便觉得孔子太过严肃,十分无味,于是就对孔子问道:“您千里而来,想要向我讨教所谓的‘礼’,是吧?那么我请问您,您所说的‘礼’,是根据什么而说的呢?”

孔子一怔,随即回答:“大抵是先圣周公‘制礼作乐’而来。”

老子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是了。您所谈论的‘礼’,制定它的人早已烟消云散了,只剩下他的言论还留在世上而已。那么您现在所凭借的,不过是前人的骨骸罢了,不是吗?”

孔子又怔了一下,背脊突然感受到一阵凉意。老子继续说道:“还有,君子若遇到适当的时候就出仕为官,若遇到不适当的时机,就隐居起来。您现在这样汲汲营营,是不是有违圣人之道吗?”

一颗豆大的汗粒,忽然从孔子的额头上滑下,顺着鼻梁流到鼻尖,并在那里汇聚成一滴水珠,垂在鼻头两孔之间。孔子不好意思伸手将它拭去,偏偏那汗珠又抵死不愿自己落下,竟就这样卡在孔子的鼻头上,和孔子僵持着,令他尴尬不已。老子见到孔子的窘样,不忍让他太过难堪,便借故转头做些琐事,好让孔子有机会处理掉那恼人的汗珠。但是孔子毕竟是一代宗师,不愿以趁人不注意时用手抹汗此一有违光明之道的行为摆脱困境,便仍僵坐不动,静待“转机”。果然过不多时,便另有一滴冷汗出现,并随原路而下。等到这第二滴汗珠再流到鼻尖、两股汇成一道而滴下之时,方才解决了鼻头汗珠汇聚的难堪处境。

这一情景,仍旧是落入了老子的眼中。对于孔子的食古不化,老子实在无可奈何。于是,老子微微地摇了摇头,对孔子说:“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总是将货物深藏起来,却表现得像是什么都没有一样;君子虽然具有极大的德行,仍会在外表上表现得像是很驽钝的样子。所以,把您身上的骄气和多欲之气,通通都去除掉吧!把您身上的派头和过高的志向,也一起去掉吧!这些东西,对您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啊!”

老子的一席话,说得孔子开始感到有点儿无地自容起来。老子轻吁一声说道:“我所能提供给您参考的,就是这样子了。望您好生考虑一番,才不至于枉费了您此次千里远行的辛劳付出。”

老子意味深长地看着孔子,一副愿君多思量的神态。孔子知道此行已不会再多有收获了,便率众起身告辞,离开老子的住处。归途中,孔子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才智出众的人在日常琐事上显得很傻,很迟钝,很吃亏,但是在大事上却做的很出色,很成功。有大智慧大抱负的人,在生活当中不显山露水,而是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其做人的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强者求己的心态,从来没有太多的抱怨,能够真心实在地踏实做事,使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很多时候大智若愚伴随的是大器晚成,而大器晚成者往往都是无价之宝。

胶柱鼓瑟

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

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

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让他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作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有株连她。

胶柱鼓瑟,是用来形容那种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的人。说的是有个齐国人跟赵国人学弹瑟,由赵国人先调好了弦,齐人就将调弦的柱子用胶粘住了回家。三年弹不成一首曲子,那齐人埋怨赵国人。有个跟赵国人学艺的人来到他这里,询问他埋怨的原因,才知道这个齐人是多么蠢。对此,我们不应一笑了之,有时我们就是这个“齐人”,所以笑过之后,应当引以为戒。

韦编三绝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世家》

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他详细解释了《彖辞》、《锡辞》、《卦》、《文言》等。孔子读《周易》刻苦勤奋,以致把编穿书简的牛皮绳子也弄断了多次。

孔子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三岁时就死了父亲,靠他母亲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把他抚养成人。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学着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公元前500年,齐国的齐景公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那时候,诸侯开会,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称作“相礼”。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孔子担任这件事。

孔子到齐国后,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想把孔子留下来。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用他。

但是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对这件事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这些国家的国君没有一个采纳了孔子宣传的政治主张。

最后,孔子回到鲁国,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上。孔子在晚年还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等,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改,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在认识论和教育方面,它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主张。他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门下弟子有上千人。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了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他详细解释了《彖辞》、《锡辞》、《卦》、《文言》等。孔子读《周易》刻苦勤奋,以致把编穿书简的牛皮绳子也弄断了多次。他还说:“再让我多活几年,这样的话,我对《周易》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够充分掌握理解了。”

孔子到了晚年,真可谓是学富五车,博大精深,然而他为了研读《周易》,竟然把编穿书简的牛皮绳子弄断多次。其求知的态度,真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小子学习啊。类似的事例还出现在当今社会,我们喜爱的武侠宗师金庸,85岁赴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好学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效法啊。 rFdttARoAV3m7Jl8ww+nYv3LI9nf6fyJu+C9y/P7+Ssw2gTa4j5j0IYlGyJAX1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