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身残志坚的女作家——张海迪

【简述】

张海迪,1955年9月17日在济南出生。1960年,她刚刚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其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锋”,其二是“当代保尔”。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于山东作家协会,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2008年11月13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张海迪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事迹】

张海迪张海迪于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她出生的时候体重足足有9斤。因为她生得健康又聪明伶俐,所以,父母为她起了个乳名叫“玲玲”。玲玲的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他们对这个聪明又活泼的长女寄托着美好的希望。女儿虽然生在泉城,可他们毕竟更爱大海。50年代有部著名的电影叫《白夜》,有首著名的歌曲叫《尼罗河之声》。母亲说,莫斯科的“白夜”、尼罗河的歌声是迷人的;祖国渤海之滨的笛声也应该是令人神往的,女儿的大名就叫“海迪”吧。

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像很多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幻想。她快乐而活泼,整天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连下楼梯的时候也不老实。人们看到她欢蹦乱跳、有说有笑的时候,就冲口而出叫她“玲玲”;人们看她做事聚精会神,对奇妙无穷的世界提出一串串问题时,又正而八经地叫她“海迪”。

然而,一家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厄运会降临到小小的张海迪身上。

1960年,就在张海迪进入幼儿园那一年,这一天,小海迪正在幼儿园里排练节目,活泼可爱的她又唱又跳。突然,她觉得眼前一阵发黑,摔倒了。平时,她摔个跟头,总是自己不声不响地爬起来。这次,她用尽全身力气,还是站不起来。她着急了:“阿姨,我的腿,我的腿哪儿去了?”

父母把她抱进医院,医生在反复给孩子会诊之后,遗憾地说:“孩子得的是脊髓血管瘤,恐怕今后……”

这病据说起因是偶然的。在运动中,脊椎里一条细细的血管突然破裂了。也许不过是一滴血,变成血块,挡住了脊髓的通道,由于它的挤压,脊髓的搏动便减弱了,甚至完全梗阻。当时,数不清的医生都希望拿出自己最大的本事,让这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站起来。

但是,就像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遇到许多疑难问题一样——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但眼下只能是一筹莫展。

张海迪的父母虽然痛苦,但并不灰心,他们带着女儿跑遍了济南、武汉、北京等大城市的医院,小海迪先后接受了4次大的手术,她的6片脊椎板被摘除,可是,她的病情却越来越重,竟然从身体的第二胸椎以下基本没有知觉了。也就是说,身体有三分之二失去了部分知觉和功能。后来,她不得不靠在轮椅的扶手上,用胳膊支撑着,才能勉强坐得住。

张海迪爸爸妈妈的心情像秤砣一样沉重。女儿才这样小,她该如何度过未来的生活呢?她能否经受得住生活中更大的考验呢?他们思索着该如何引导幼小的女儿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这艰难的第一步。海迪的爸爸给她买来了收音机,妈妈给她订阅了《小朋友》,许多叔叔阿姨给她买来了玩具,雪征妹妹一步不离地陪伴着她……数不清的人纷纷送来了对她的关怀、照顾和帮助。

小海迪很懂事,她从不哭闹,只是有时会呆呆地看着墙上那张照片。这是她在上幼儿园时照的。白色的连衣裙,使她显得格外精神;两条小腿站得直直的,膝盖下的肉窝还清晰可见。这张照片现在格外珍贵了。只有它记录了海迪曾经和常人一样有着健全的双腿!

然而,这一切远远不能补偿瘫痪给这个小姑娘带来的痛苦。当别的孩子高高兴兴去上学的时候,她只能从窗户里远远地望着。小女孩那幼弱的心灵,简直要被痛苦压碎了。她听到窗外传来的“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的书包怎么忘了呢!”……心里很难过,她很想亲身感受一下与他们一起去上学的欢乐,也想感觉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梦。对于张海迪来说,只能是轮椅上的梦。等她醒过来,一切都没有改变。她的一生注定要在这个冰冷的、死寂的、无情的轮椅上度过!

这一天,小海迪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这话刚说出来,她就看见妈妈转过身去,两只手捂住了脸。她想,妈妈一定是哭了。妈妈说:“孩子,妈妈和爸爸会让你学到知识的!”

妈妈见女儿这样渴望上学,渴望学习知识,她下定决心,说什么也要尽量满足女儿的心愿。张海迪不能去上学,就请老师来教她。可家里请不起,也请不到专职的老师,妈妈爸爸只能在下班后亲自教她。

自从海迪7岁的时候起,爸爸妈妈就努力地给她报名上学。但是,一连3次,老师看到她那瘫痪的双腿,都摇摇头拒绝了。

上学,真的只成为了一个梦想,每天,张海迪只能趴在窗台上,羡慕地看着别人去上学。

张海迪八九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带她坐火车去武汉治病,他们坐在硬座车厢,火车咣当咣当开得很慢。一路上,父亲怕张海迪的脊椎疼痛,就让她靠在自己胸前坐着。每当父亲的大手握住张海迪的小手,她的眼泪就会悄悄流下来。父亲身上有一股淡淡的烟味儿,小海迪像小动物一样翕动鼻子,闻着那种熟悉的烟味儿,父亲的味道让她觉得亲切,还有一种可依靠的感觉。

在旅途上,张海迪从不会感到寂寞,因为父亲会给她读书,给她读胡万春的小说《骨肉》,萧平的小说《三月雪》。张海迪就靠在父亲的胸前,听着他读书,感觉真的就像听大提琴独奏那样沉静而优美。父亲的嗓音很浑厚,就像大提琴发出的共鸣。

父亲是一个热情善良的人。那一次在火车上,广播员请旅客帮助打扫卫生,父亲一听,赶忙把张海迪安顿好,就去拖地,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回来,脸颊上还流着汗水。父亲自豪地对张海迪说:“你知道吗?我拖干净了好几节车厢哪。”

父亲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张海迪,他读的书也影响了女儿。张海迪读过的很多苏联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都是父亲给她买的,或是借的。比如《叶尔绍夫兄弟》、《静静的顿河》、《朱可夫传》等。这种阅读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张海迪10岁那年,一家人坚持让她第四次报考入学,这次命运似乎对张海迪露出了微笑。济南市经五路小学的老师看她的确是一个聪颖、上进的孩子,破例同意她报考了。在发榜的那天一大早,爸爸就背着她来到了学校门口。海迪着急地在密密麻麻的名单里寻找自己的名字。当她看到大红榜上写着“张海迪”3个字时,高兴地拍着手大声呼喊起来:“我上学了,我上学了!”他让爸爸背她在校园里走了一大圈,这是教室,那是操场,张海迪指指点点,别提多高兴了。

回家后,爸爸特意给她买了一个小书包,妈妈为她买了一双新鞋子。

可是,第二天,张海迪的病又一次复发了。当别的孩子兴奋地背着新书包走进美丽校园的时候,妈妈却带着她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她要去北京治病。

如果说张海迪上过学的话,学校的校门只对小海迪开放了半天!

妈妈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满足海迪求知的愿望。爸爸妈妈决定在下班以后与高位截瘫的身体较量。学校进不去,张海迪就在床上铺开了课本。平时,她躺在床上,腰腿僵硬,脚背直伸。如果能使支配肌肉的神经松弛下来,使下肢稍稍能够屈伸,她就能坐起来了。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她天天捶腿肌,用力搬下肢。胳膊每用一次力,肋间神经就钻心一样的疼。她吞下两倍的止疼药,硬是咬着牙关按、摸、捶。有时让妈妈帮忙。妈妈舍不得用力,她不高兴;妈妈用力了,她送给妈妈的是挂着汗珠的笑脸。

经过努力,僵硬的腿脚终于软化了。当她能倚着被子坐一会儿,或挣扎着用胳膊支撑着趴在桌子上时,她惊喜万分。残疾退一分,自己就向前跨上一大步。“别人能会的,我也要会。”有时,小伙伴问她:“玲玲,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她回答说:“我想当一名医生,让每个不能行走的孩子都站起来!”

说来容易,其实,非常艰难。手术造成的肋间神经痛不停地折磨着她娇小的身躯。一点点效果的取得,也要靠拼命的努力才能成功。疼痛的折磨和终日努力的疲劳,使这个小姑娘常常累得筋疲力尽。要在家里学会小朋友们在学校里正常教学中学到的东西,谈何容易!

有时候,张海迪实在无力完成作业了,就对妈妈说:“这些作业我明天再做行吗?”这时候妈妈就会郑重地对她说:“今天的事今天应该做完!”这句话对于小海迪来说,无疑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使她在困难面前鼓起了勇气,奋勇向前。她在心里告诉自己:“学习是自己的事,绝不能拖拉,我要像在学校里的孩子一样,每天完成作业!”

张海迪在前进,病情也毫不放松地加大对她的威胁和折磨。尽管玲玲非常有决心,但病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辫子,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她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所有功课中,张海迪最喜欢学习语文。10岁时候就能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她不气馁。她很喜欢读《卓娅与苏拉的故事》,可她拿到的是那种用老方法排版的书,里面多数的汉字都是繁体字,又是竖排的格式。对10岁的孩子来说特别难读,遇到不认识的繁体字,她就凭经验来猜。

一次,张海迪从书中看到一句“妈妈领著我到楊樹林时”,虽然猜出了另外的几个繁体字的意思,却不知道“楊樹林”是什么意思。她想,从“林”字看,“楊樹”应该是一种树,那么,这个“树”字应该就是“樹”的另外一种写法;“楊树”又是什么树呢?一定是一种很常见的树。于是,她开始在心里念着自己知道的各种树名,当她默念到“杨树”时,心里一亮:“楊”的写法,与“杨”字不是很像吗?看来,“楊树”就是“杨树”!想到这里,张海迪非常高兴。

这样,在猜字过程中,张海迪早早地认识了许多汉字并掌握了有关的知识。有一天,妈妈送给她一本日记,是红色漆皮的。妈妈说:“玲玲,以后你要天天写日记!”当时,张海迪并不知道该怎么写日记。起初,她写的是:“今天我读了×××书,今天我吃了药。”这些日记,用词单调,也没有什么情感,经过妈妈的开导后,她终于明白了写日记的秘密,那就是要把每天的重要事情与情感都写出来。

从此以后,张海迪开始把所有亲情、友情的温暖都写进日记,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长大以后,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张海迪认为,当初如果没有坚持写日记,后来就不能成长为作家。

除了语文,张海迪对别的功课也非常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间。在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她自己的话总结说:“我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在那座刷着红漆的三层楼里,张海迪度过了15年的时光,爸爸妈妈的爱,小伙伴及朋友的爱,也使张海迪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1970年,张海迪15岁的时候,父母从济南被下放到农村,她也跟着父母到鲁西北农村——莘县十八里堡公社尚楼大队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有一天,村西头一位大嫂抱来一个病得连话都不会说的孩子,才刚刚5岁,他就是张海迪刚刚认识的那个“小不点”。大嫂说:“你是城里的闺女,懂得多,给看看孩子是怎么回事?”

张海迪伸过手摸摸孩子身体,孩子身上发烫,凭直觉,体温大约在摄氏40度以上。一见这情景,张海迪着急了:“这孩子病得不轻,赶快去十八里堡医院!”

大嫂一时也没了主意,一阵手忙脚乱,又加上当时条件差,延误了送孩子上医院治疗的时间,那孩子最终没有救过来。

面对大嫂一家人失去儿子的痛苦,张海迪终日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若是能治病该多好!小不点啊小不点,一个多好的孩子!”所有这一切,都使张海迪产生了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我一定要学会治病!我不能眼看着病魔这样猖狂地折磨人、摧残人!”

从这一天起,张海迪下定决心学习医学,为农村缺医少药的人治病。由于病魔缠身多年,张海迪多少懂得一点医学常识。在济南,一位军区后勤部卫生所的曹大夫曾经用新针疗法连续给她针灸过3个月,这种疗法的特点是取穴位少、下针深、刺激强,在病人精力不集中的时候找好穴位,猛一针扎下去也不痛。当时张海迪觉得这疗法有创见,于是特意买了本《新针灸法》,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下乡时,这本书也带来了,就放在自己的枕头底下。现在何不借此一试身手。

于是,张海迪让爸爸进城买了盒银针和一些药棉、纱布,开始学习针灸。她先把药棉捻成团,再用纱布裹成球儿,就在上面练习进针、取针,但棉花球几天就软了,针一扎就下去,一取就出来,在上面练是练不出好本领的。

张海迪首先想到自己的双腿,腿上集中了几百个穴位,它是一个最理想的、有着韧性的“海绵体”。在腿上练针,可以循着穴位,试出它的深浅,可以扎到最高限度。张海迪愉快地打开《新针灸学》,按书上说的,找出一个个穴位,每找出一个,她都要在上面用笔尖画上点儿,又一个点儿……腿上画了无数个点儿,她的腿成了花花腿。

张海迪一天天地在上面练习行针、取针。她的针法越来越熟练,选取穴位越来越准确。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之后,张海迪发觉这两条腿毕竟是死腿,尽管它俯首帖耳地听自己的调遣,心甘情愿地受她役使,但是腿的神经系统是麻木、迟钝的,有时一根三寸长的银针扎下去,也引不起一点儿反应。

张海迪想了想,放弃了双腿,又与自己的两臂、面颊、胸部交上朋友。这些部位的针感是强烈的,但有时穴位选得不准,或扎得太深,就会感觉疼,有时还要见点血。

有一天夜里,静悄悄。立在姐姐房门口的妹妹海燕,惊奇地望着姐姐海迪。只见姐姐右手捏着一根几乎看不见的长针,正对着桌上的镜子,扎自己的舌头呢。也许是扎疼了,姐姐微微一颤,但又扎了起来。海燕心里想:怪不得姐姐的舌头有些肿呢。她走进房间,挨姐姐坐下,小声问:“姐姐,疼吗?”“疼。但不怕!”姐姐冲她笑了笑,又扎了起来。海燕知道,姐姐那么坚强,是因为人们给了她温暖和力量啊!

一次次,张海迪的胳膊扎肿了,面颊也扎肿了,甚至为此晕死了过去……

不付出超人的代价,就不可能取得超人的成绩,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要学会任何东西,都要付出比正常人更多的辛苦与努力。在一无人指点、二无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张海迪完全依靠自学一点一滴地掌握针灸的要领。红肿的胳膊、斑斑的血迹,换来的是自己从一名病人逐渐到医生的转变。

慢慢地,她终于能给老乡们治疗一些常见病了。人们听说这个小姑娘能给人治病,于是,前来就医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她的医疗水平,张海迪想尽了办法,从此,她把自己的零用钱、爸爸妈妈过节给自己买衣服的钱都存起来,买来医学书籍、体温计、针灸针、人体模型、常用药等。在昏暗的灯光下,她以顽强的毅力读完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针灸学》、《内科学》等。

小有成就的张海迪在学医出名以后,找她寻求帮助的人非常多,一次,一个让进口药的说明书难倒的大伯来请她给翻译翻译,这可就难倒了她,张海迪望着失望而去的老人的背影心中十分难受,于是她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

终于,她成为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在为人治病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靠在轮椅上,她的肋间神经常常感觉剧烈的疼痛,脊椎也变了形。但是,她坚强地忍受着这一切。有人半夜来敲门,她也会接待。有的病人来不了,她还会主动上门就医。她不仅能够为大家医治一些常见病,还能够医治一些疑难病。当有些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她就写信请教专家、大夫。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张海迪为村民们治病达1万余人次。在为乡亲们治病的过程中,张海迪感受到了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张海迪的父亲也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在张海迪记忆中,几乎没听他叹息过。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听见他响亮的笑声。他们在乡下那几年,每天晚上村里的男人都喜欢来找父亲聊天,父亲买了很多烟叶,放在一个小筐里,他和那些乡亲一起卷烟抽,还和他们一起用大碗喝瓜干酒。父亲喝酒海量,一次喝一斤白酒不在话下。

1973年春天,张海迪一家就要离开农村了。父亲请乡亲们到家里喝酒,他用豪饮和大家告别,他们从傍晚一直喝到天亮。

之后,张海迪跟随爸爸妈妈离开了农村,来到了城里。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张海迪又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开辟了一条为人民服务的路。她学画画、学音乐、学外语,在医院继续为人治病,在县广播站当一名修理工……

张海迪在自学英语的时候,没有老师教,她就做自己的老师。她采取了读一页书就撕掉一页的强化学习方法。她自学了大学英语专业之后,又学习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近20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她进一步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了《人体解剖学》、《内科学》、《针灸学》等十几种医学书籍,以此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能为社会多做些贡献,这就是幸福。我想,当一个人能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的时候,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一生了。”张海迪这样说。

张海迪的事迹感动了周围的每一个人,也在报纸和媒体上被广泛地宣传。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张海迪的自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和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社论《让理想的光芒照亮生活之路》。宣传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的故事。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一时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她的事迹因此为世人所熟悉,短短一个月内,她本人就收到2000多封读者来信。

1983年3月,共青团中央做出了《关于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和向张海迪学习的决定》。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了张海迪事迹报告会实况,近2亿人收看了这个节目,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5月9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共青团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5月12日,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中央领导人关于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题词。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8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是:“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6月,张海迪开始在北京、山东等地进行巡回演讲,6月18日,“张海迪事迹展览”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学习张海迪活动的高潮。

张海迪一下子变成了公众人物。一时间,采访、信件如雪片般飞来。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此时的张海迪正在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由于长年大量服用止痛药,她几次因药物中毒导致间歇性呼吸停止,濒临死亡边缘。

演讲中的张海迪1983年3月11日下午,她在人民大会堂做完报告回到下榻的招待所后,又一次突然陷入昏迷,停止了呼吸,经紧急抢救,才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团中央紧急研究决定,马上送张海迪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治疗,停止一切活动和采访,已安排好的宣传报道照发,暂时不报道张海迪病危的消息。

渡过这次危机之后,张海迪没有接受组织安排的重要职务,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选择了文学创作作为自己的职业。这是一条更加艰辛的道路。她要自己开辟一条全新的,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取得成功的道路。于是,她悄悄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10年之后,当人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她身上的时候,她已经是硕果累累了。从1983年起,她先后翻译了十几万字的《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她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她的译作、散文集和小说多次获“庄重文学奖”、“优秀图书奖”、“优秀妇女读物奖”。长篇小说《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其中,《生命的追问》和《绝顶》都是再版多次,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愤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除了写作,张海迪还一直坚持做大量的社会工作。她用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她曾3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她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她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她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联副主席,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2008年11月13日,张海迪当选新一届中国残联主席。

张海迪白天从事社会工作,参加各种会议、活动,到了夜晚,就在灯下笔耕。然而,普通人谁能够想到,她走过的每一步需要忍受着多么大的痛苦!

1991年,当她听到自己患了癌症的诊断结果的时候,在一刹那间,竟然有一种解脱的轻松感:“对我而言,我最大的快乐是死亡。现在自己终于可以死了。”

但是,她却活了下来。

在40多年的时间里,她每天都是在极其难忍的疼痛之中度过的。有些手术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做的。锋利的手术刀、尖利的钢针几十次甚至几百次在她的皮肉中穿过,这种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她甚至说过这样的话:“在我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其实没有多少事情是能够真正使我感觉快乐的事情。但是,我可以为了别人的快乐而活着。”

快乐是很难的,我们正常人常常为了短暂的快乐,愁苦经年,张海迪更难。张海迪看上去很快乐,哪怕是在最痛的时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灿烂的笑脸。张海迪现在的身份是作家,但写作是痛苦的,她得了大面积的褥疮,骨头都露出来了,但她还在写。有一次参加节目时,主持人朱军问她:“你这样坐着是不是很难受?”她说:“是的,非常难受,可我已经这样坐了40年。”过了一会儿,张海迪又微笑着说:“回过头来想,我的确是个非常顽强的海迪,残疾对于人类来说是个大痛苦,但总是需要有人来咀嚼,我感谢生活给了我一支能说话的笔,它让我去倾诉了,去抗争,我不仅活着,而且在写作中放飞了心灵。今天坐在这面窗前,看着眼前这一大片青草地,我希望能够像你们一样,用双脚一步一步地感受大地的温馨、亲切,找回我以前曾经拥有过的走路的感觉……”

张海迪说:“我能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受的痛苦……我这些年来从没有为病痛哭过,让自己哭的是为那些热心关爱自己的人。”因为她心里有爱,所以,能够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受的痛苦。在张海迪的日记中有这样一首诗:

世上既有苦水,也有美酒,

就看你怎样去追求。

只要你能昂起头,

苦水也能化美酒。

【总结】

首先,张海迪是广大残疾人的楷模。残疾人面前也有一条宽阔的道路在延伸。为了走完漫长的人生之路,要身残志坚,与生命抗争,不悲观,朝气蓬勃,锲而不舍地学习、工作、开拓、进取,做有理想、有志气的人——这是张海迪精神给予所有残疾人的启迪。

其次,张海迪也更是我们健康人的楷模。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同命运抗争,坚强不屈,不因为身体的缺陷而灰心气馁,甚至以顽强的毅力学习医学,克服疾病与困难,并且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热爱自己的工作。

张海迪为什么能以病残之躯开拓了一条自学成才,为四化做出贡献之路呢?她说得好:“一个人病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只要勇敢地战胜困难,就能够创造出美丽的新生活。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要使自己的一生有意义,就要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光和热奉献给党……愿意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这些话是张海迪对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这肯定能引起我们对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目的、理想和幸福等问题的思考。因为我们有些人缺的正是信心、毅力呀!

张海迪以自己的光辉青春,谱写了一曲交响乐;她高昂的奋斗精神在亿万人心中唤起了强烈的共鸣。当年这位年轻的瘫痪姑娘,在那样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下,以非凡的毅力、巨大的勇气,抱着乐观向上、渴求知识的进取心,勤奋学习,顽强奋斗,结出了光彩夺目的丰硕果实。张海迪是我们伟大时代孕育出来的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为新一代树立了一个光辉的英雄形象。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勤于思考,奋发向上,掌握知识,尽责社会,这就是张海迪精神。它体现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张海迪的“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格言,充分体现了她的奉献精神,是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楷模。我们要学习张海迪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好好学习,不断进步,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IPe2CnITkNLV7R9SOyUPpOa7P+sqSFoXI1LkmNVAaJKWOjQb//2WQj8yaN7ZLN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