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37章 十五岁的赵偃(下)

赵偃十五岁的时候(下)

仅仅在承月台待了半月后,少年选择离开。赵国太子赵偃,亲自相送。

“怀臣,这几盒人参你带上吧。王宫里总不会缺,你伤又还没好,在路上兴许有用得着的地方。”

少年摇摇头,背着行囊又往后避了几步,垂眼低声说,“不必了。”

他神情很淡,沉默中却带着种不可改变的坚持。赵偃欲言又止地看着他,僵持半响,还是妥协地垂下了手。

“.......我以为你不叫我‘殿下’,我们起码还是朋友,”他苦笑,“不想竟只是我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

少年抬眼,漆黑幽深的眸子倏尔闪了闪,却最终又低头抿紧了唇,什么都没有说。

赵偃挥退了随从,亲自为少年牵马,同他一起并肩走在官道上。

此刻正值傍晚,远远天际烧成火红的一片,空中云层不断舒展流转,仿佛与这风拥云起,变幻莫测的中原大陆遥遥呼应。

“怀臣此番离去,打算去往何处?”

“......”少年背着包袱,专注地低头看脚下一块块青石板,“还没想好。”

“还没想好?”赵偃一愣,旋即一笑:“你臂上箭伤还未好全,便如此急着要走,我以为你是心中早有打算。”

“那大致方向怀臣可有打算?”赵偃又道,“是周游列国,还是准备回庐山?”

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然而赵偃问完后,少年居然少见地怔了怔,脸上显出一种茫然的神色。

楚国是必然不能去了,庐山也只剩一片焦土。惧于赵偃同样身为太子的身份,他条件反射地想要逃离,不想沦为又一个喜怒无常,翻脸无情的君王牺牲品。可此时想来,倘若要远离所有诸侯国君,他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入世的意义又在哪里?这天下之大,竟仿佛没有他安身的一席之地。

少年死寂地垂下眼。

“出了官道,便往左拐,”赵偃牵着马,回头指了指,声音带着些许笑意道,“直走到马厩,再往前,便是承月台。”

少年神情有些不解地看着他。

赵偃一双清亮的笑眼与他对视:“纵是你不在,承月台我也永远为你留着。只要......怀臣,从宫门去那里的路,你莫忘了。”

——从宫门去那里的路,你莫忘了。

——纵是你不在,承月台我也永远为你留着。

望着赵偃映在晦涩昏黄的斜阳中明朗俊逸的面容,少年瞳孔蓦然微微一紧。他失神般喃喃开口,声音极低地怔怔道,“那倘若,倘若我此去为他国效力,或于赵国不利......殿下也不改变主意么?”

赵偃眼底的笑意愈发深,远处一轮火红的落日映在他眼中,犹如一条蛰伏的欲起金龙。

他淡笑着望向少年,漫不经心开口道,“怀臣,你将我想成什么样的人了?”

“我想你留下,是希望你辅佐我,与我一同开创一个盛世天下不错。但比起幕僚,”他笑了笑,“首先你我更应当是知己。我赵偃此生幕僚或许有很多,但知己......”赵偃无奈一笑,摇了摇头,“能完全与自己心意相通一知己如此难求,我又如何舍得只因为他与我歧路,便舍之不顾?”

少年哑然,怔怔望着赵偃,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没有想到,在入世之初,遇到那样一个阴鸷冷酷喜怒不测的芈悍之后,竟会遇到这样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赵偃,对他说出这样一番完全不同的话。

喜怒无常,翻脸无情,残忍冷酷......少年曾以为这是所有为君者的共性,到而今,他看着赵偃,突然又有些迷茫起来。

他们二人之间彼此不再说话,不知不觉间很快便出了赵王宫。少年停下脚步,想从赵偃手中接过缰绳:“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独自离宫太过危险,殿下就送到此吧。”

赵偃侧身一避,躲开少年的手,快步往前走了几步,回头对他笑道,“无妨,我也习过武术,只是出宫逛逛不成问题。怀臣,你也太瞧轻我了。”

此时已至酉时,市集华灯初上,正是好一派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繁华之景。赵偃一边走着,一边时不时同少年介绍些许赵国特有的风情特色。倏尔,他双目一亮,拉着少年往路边一个小摊贩走去,在柜前挑挑拣拣一番,选出一枚玉佩勾在指上,对少年笑道,“君子如何能不佩玉?怀臣,你看这个如何?”

少年瞥过一眼,只见那纤纤红绳下缀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街市的花灯反射在其表面,就犹如在盈盈流转着月光。

“这个.......”

少年话未说完,赵偃便将玉佩在他身上比了比,似乎十分满意。“恰巧你喜欢着白衣,配上这皎皎白玉,更衬得怀臣出世不俗了。”

少年蹙眉,退后几步,刚想推辞,赵偃便又道,“你出游在外,钱财太显容易招来灾祸。这玉并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不过我一番离别的心意,怀臣你就别再拒绝了。”

说罢径自转向摊主,十分欣愉地问了价钱,爽快成交。

少年清冷寡淡的脸上显出一抹似是无奈的神色,但那无奈总归不是生气或是拒绝的,赵偃默默揣摩了一下,觉得有些像某种默认的意味。

于是便偷偷放心不少,他待自己与芈悍,终归是不同的。

赵偃与少年越走越远,夜色越来越深。直到赵偃将少年一直送到了都城边界,他终于再没有送下去的理由了。

赵偃抬头望了望浩瀚夜空,吁出口气,露出个故作轻松的笑容:“......我方才一直在想,要是这条路,还能再远一些就好了——这样兴许再走一会儿,怀臣你就会改变主意,留下来。”

少年垂目看着他,有些不知该怎么将这句话接下去的模样,只默默看着他,漆黑的眸子里犹如盛入了满天星辰。

“......去周游列国吧,怀臣。去看看邯郸的繁华,秦北的大漠,洛阳的牡丹花......”顿了顿,赵偃倏尔一笑,唇角勾起的弧度间隐隐有种睥睨天下的霸气与傲然:“然后你便会知道,你想要的盛世天下,山河永安,还是只有本王给的起......!”

他望着稍稍怔神的少年,忍不住一下子笑出声,方才不经意间初显的雏龙锋芒便瞬时又被掩盖了下去,恢复成那个丰神俊朗的少年太子。

赵偃在少年眼前晃了晃,比出三根指头,轻声道,“......真的,怀臣,我等你三年。三年里你若回来,你便是我的首席幕僚,我必定万事都信任于你。他日我继承王位,也将以你为文臣之首,举赵国之力施行你的想法构划......你的抱负都将会实现,如果你愿意,这个天下也会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当初芈悍想要留下少年,倾许的是高官厚禄,而赵偃想要留下少年,放上的筹码是以举国之力,换你一展胸怀。几乎没有谋士,能抵抗得了这样诱人的条件。

少年想,或许这便是他们的不同。

“殿下。”

四目相对之间,少年蓦然笑了一下。从赵偃将他从楚国带回来,还是第一次见他这般笑。

“你......”

少年低头,探手仔细在包袱中摸索起来,片刻后,他小心翼翼取出一块玉佩,认真放入赵偃掌中。

赵偃低头,月色下,那块碧绿透彻的玉佩在他掌中流转着温润柔和的光。这是他在江州送给少年的那一块玉。

“殿下多次赠我物事,其中情谊,怀臣心中感激不尽。”少年抬眼定定看着赵偃,一字一句认真道,“只可惜我身无长物,也无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回赠。唯有这块你从前送我的玉佩,能配的上殿下的身份。现下我将玉佩连带着这红绳.......”顿了顿,少年手指无意识绞紧几分,声音中似乎有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将玉佩连带着红绳一起回送给殿下,还望殿下不要嫌弃。”

赵偃闻言,下意识转眼将注意力放到那玉佩的红绳上。

只见那红绳的颜色暗淡陈旧,走向的纹理甚至起了毛边,尾端弯曲打圈,只一看,便知已是十分年代久远了。

换作他人必定觉得难以理解,不知为何要将如此破旧的一根红绳系在那样价值连城的一块佩玉上,又为何要将这红绳连玉,一同如此郑重地回赠给赵偃。

少年眼睫微微抖了抖,强迫自己一般将目光转开,紧握的手指不舍地缓缓松开红绳。

那根红绳,曾经日日夜夜系在他的脖颈上,贴在距离他心脏最近的位置,是他娘亲亲手编织的平安结。从出生开始,直到今日,少年戴了它整整十四年,就连当初离开庐山都没有取下来过。他娘亲说,这个小小的平安结,会保佑他一生平安喜乐。

“这个......是我娘留给我唯一的东西了。”少年声音轻轻地说,“殿下带着它,会保佑殿下平安的。”

赵偃点点头,手掌慢慢握紧,慎重地将玉佩收入怀里。

少年淡淡笑了笑,“殿下别送了,请回吧。天色已晚,快宫禁了。”

赵偃道,“我在赵国等你。”

少年没有再回他,径自接过了缰绳,向远离都城繁华的方向走去。

他知道赵偃或许仍在背后看着他,但少年不能回头。他心里还有很多事情,在这些事情想清楚之前,他什么也无法承诺赵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现在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

赵国都城外视力十里荒凉,少年就这么牵着马,一点一点往前走。

天上寂月一轮,万幸少年还有一匹马作伴,没有孤影身单。

他如此走了个把时辰,倏尔远处竟传来“哒哒”的马蹄声。此时已至深夜,少年以为是幻觉,可直到这马蹄声越来越近,地面石子都被震得微微起伏了,他才意识到这是真的有人靠近。

“吁——!”

一众穿着盔甲铁衣的骑兵勒马停在少年面前,激起地面半尺飞尘。

少年怔了怔,认出他们穿的是赵国服饰,还未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为首一个兵士便跳下马,半跪在少年面前,抱拳道,“方才我国太子在返回王宫途中遇刺,疑是楚人所为。殿下担忧那些刺客是为公子而来,昏迷前特地吩咐我等护送公子离开,小人来迟,还请公子恕罪!” 4g1z+K68DRvipQIXHKaFQPqeU/FjtRcrz6jdekK7WYdHLJCrvlkVskWsS6Juw6/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