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部分哲学相关作品2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对人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做了简要的说明。首先,他觉得同情心是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同情能让心情彼此愉悦,并且能够减轻痛苦。在在第一卷第三、四、五章引出关于情感适宜性的原理:即通过判断别人的感情与我们的感情是否一致,来确认是否合宜。因为相互间的同情能够产生一致的情感。如同教导别人的人如果能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去考虑,就会和当事人产生一致的情绪共鸣,也就是两个人共同努力就会产生两种美德,在教导别人的人中产生和蔼、公正、宽容的美德,而在当时人当中则产生崇高、庄重、自制的美德。当然,冷漠、卑鄙、下流等是以上论述的“适应性”的失败。

斯密在世的时候,一共发表了两部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作品,即经济学理论著作《国富论》和伦理学著作《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在伦理学方面的地位并不比《国富论》在经济学方面的地位低,而对于斯密来说,他对《道德情操论》的钟爱甚至要高过《国富论》,在他一生中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来不断完善和修订《道德情操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向世人强调,道德对社会是非常的重要的。

斯密通过从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人们追逐财富的最终动因,但是他把人类经济活动的全部动因都归结为道德和情感,这就完全偏离了轨道,这也是斯密的所不能突破时代局限性。尽管在《国富论》中,他也适度的强调了经济因素的作用,但是在《道德情操论》中,他把道德和情绪的作用过于夸大,甚至神化的无所不能,使该书的科学性大打了折扣。在斯密看来,只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符合逻辑的,是最和谐完美的。因此,他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人格化,觉得道德高尚,并富有“同情心”。

事实上,《道德情操论》写作并不比《国富论》晚,相反比《国富论》要早发表17年,但是不能说《道德情操论》是斯密早期的思想,而《国富论》是斯密晚期的思想。两本书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只是把分析人性的角度和方法做了变化,同情和关怀是人的理性需求,与利己本性没有任何的冲突。可以这样的说:道德情操论》是《国富论》的另外一面。

《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中的第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匠心独具,是康德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一部。该书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全书分为“导言”“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几大部分。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思想,为整个批判哲学甚至是整个先验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全面提示了人类知识的基本原理,以先验哲学的角度丰富了认识论,并在此前提下创立了先验逻辑;它对人类理性固有矛盾的揭示,直接成为思辨辩证法产生的前提。另外,它从先验逻辑层面对独断论形而上学的批判,触动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要害。

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考察,以便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这样才可以既避免独断论,又避免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在康德看来,纯粹经验基于经验带给人类知识,但是实践经验不是基于经验,而是“先验”,它假设了人类的自由意志,上帝和道德。因此,康德试图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书中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立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为信仰留下了地盘。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代表作,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全面提示了人类知识的基本原理,以先验哲学的角度丰富了认识论,并在此前提下创立了先验逻辑;它对人类理性固有矛盾的揭示,直接成为思辨辩证法产生的前提;它从先验逻辑层面对独断论形而上学的批判,触动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要害,也可以说是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正是这部巨著开始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哲学革命,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奠定整个批判哲学体系以及往后的全部哲学研究工作的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基础,成为康德哲学对后世直到当代西方哲学,经久不衰的深刻影响的最本原的源泉。

《小逻辑》

黑格尔

《小哲学》是黑格尔哲学著作《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逻辑学的单行本,为了有别于他两厚册的《逻辑学》(《大逻辑》),通常称为《小逻辑》。《小逻辑》和《大逻辑》内容基本相同,但文字简明扼要,大体上是《大逻辑》的一个提要或缩写。另外,《小逻辑》比《大逻辑》成书较晚,一些观点比《大逻辑》更成熟,发挥得更充分,其中一些部分还是《大逻辑》所没有的。批判形而上学,创立和发挥唯心主义辩证法,是黑格尔这部著作的最重要成果。

在《小逻辑》中,黑格尔围绕哲学的定义,阐述了哲学是什么、哲学和现实的关系哲学和辩证法的关系、哲学和哲学史的关系、以及哲学的部门划分等问题。

黑格尔认为哲学可以规定为对事物思维着的考察,也就是发现事物的本性是概念或理念。哲学是一个关于理念发展的辩证逻辑体系,而哲学史是理念自身发展的外在历史形态,它和逻辑学相对应。逻辑和历史既一致,也有差异。逻辑决定历史,而历史带有外在性和偶然性,因此,历史是不能等同于逻辑。黑格尔把哲学体系当作自我证明、自我回归的圆圈来处理,具体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即逻辑学。第二,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即自然哲学。第三,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即精神哲学。

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即研究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研究理念的纯粹规定,这样一些纯粹规定的系统就是代表人类思维的基本原理的逻辑学,同时还代表着事物的本性。逻辑学的概念就其是思和物的统一来说,就是真理本身。真理的逻辑和形式逻辑不同,后者处理的是思维的有效性问题,是非真谬逻辑,而真理的逻辑是有内容的真谬逻辑。在黑格尔的哲学中,逻辑学、认识论和本体论三者是统一的。

黑格尔认为,这种既是思想规定同时也表达了事物的客观本性的理念或“纯粹思想”,可准确称之为“客观思想”。客观思想作为主客统一或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直接表现的就是绝对的规定和内容。黑格尔批判了以往哲学家对待客观性的三种态度:朴素的态度、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直觉主义。

黑格尔认为真理作为逻辑真理,其发展过程应该包括三个环节,因此他的逻辑学也分为三篇:首先是关于思想的直接性,即自在或潜在的概念的学说,也就是存在论;其次是关于思想的反思性或间接性,即自为存在和假象的概念的学说,也就是本质论;最后是关于思想返回到自己本身和思想发展了的自身持存,即自在自为的概念的学说,也就是概念论或者称之为理念论。

黑格尔系统地建构了辩证逻辑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概念的推演既是分析的过程,又是综合的过程。辩证法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得到了新的解释,成为了哲学寻求确定性的更高级方法,而对立统一的原则则是这方法的核心。《小逻辑》一书中,黑格尔涉及了几乎哲学史上的所有范畴,并在自己的逻辑体系中,运用自己独特的哲学方法予以新的解释。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最为著名的作品,出版于1819年。该书全面阐述了叔本华唯意志主义的哲学观。这本书不光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他的哲学主旨是:宇宙唯一的真正的本体是意志,那些可见的、可触摸的现象只是真实存在的意志的表象。他的体系不可避免地走向悲观主义。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世界是我的表象”和“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即外在世界只是感觉和表象的世界。但在表象世界的背后,还存在一个意志世界。意志是万物的基础。整个世界就是意志,意志是唯一的,不可分的实体,人的认识和理性就是意志客观化发展到一定级别后的产物。“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即世界的精神内核是“生存意志”。生存意志是指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生存下去的欲望,生存包含两个意思:“饮食”是个体的生存,“男女”是种族的生存。该书在内容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研究的内容是服从充分根据律的表象,经验和科学的客体,它们构成一个表象世界;第二部分是“世界作为意志初论”,研究内容是意志的客体化,构成一个意志世界;第三部分是“世界作为表象再论”,内容是关于理念和艺术的客体,构成一个理念世界;第四部分是“世界作为意志再论”,研究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构成一个伦理世界。四部分正好体现了从认识论到本体论,到艺术论,再到伦理学的演变进程。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引进了古代印度的智慧,吸收了柏拉图的理念,充实了康德的自在之物,织就了一幅生命意志的图画,指出了一种宁静弃世的伦理学。他直接影响并启发了意志主义另一代表人物——尼采,通过尼采对许多现代哲学流派都产生了影响,如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学说等。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公认重要而又很难理解的作品,也是尼采著作中最富灵感、最具有表现力的作品。它以直觉的、片断的、格言体的形式表述了尼采几乎所有的重要的哲学思想:“强力意志”、“上帝已死”、“重估一切价值”,最重要的是,查拉图斯特拉是超人的预言者,是同一事物永恒轮回的导师。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篇至关重要的序言和22篇演讲,演讲地点主要集中在一个叫作“斑牛镇”的城镇里。第二部分同样由22篇演讲构成,演讲地点主要在幸福岛及其周围。第三部分的16篇演讲是在查拉图斯特拉渡海返回他的山洞的途中所作。第四部分包含20篇演讲,在查拉图斯特拉的洞府及其周围完成。

根据尼采自己对这部著作结构梗概的说明,第一部分的内容是“混沌或自然:‘关于自然的非人化’”,显然尼采是用“混沌”或“自然”取代基督教的“上帝”,揭示“上帝已死”的人类存在状况。第二部分是“关于使经历形体化的闪现——怀疑——讥讽……”查拉图斯特拉将与人类存在更亲密的接触。尼采认为第三部分是他“迄今所写的一切最为内心的精神;它翱翔在天堂之上:‘遁世者的最后欢乐。’”所谓“一切最为内心的精神”,应是指那“最为沉重的思想”,即相同者的永恒轮回;然而“遁世者的最后欢乐”表明查拉图斯特拉极度的灰心失望,也预示着他的说教失败的命运。尼采在1883年9月3日写给柯萨利茨的一封信中说道,“在第三部中,可怜的查拉图斯特拉确实陷入了忧郁之中——如此的灰心失望,与他的‘悲观主义’相比,叔本华和菜奥帕尔迪看来似乎只是新手和初学者。”尼采最后这样谈论第四部:“犹如赞美酒神的合唱诗那样包罗万象,永恒之环。”可以说,第四部综合了前三部所表达的思想,把整部著作联结在一起,犹如永恒之环把同一事物的永恒轮回联结在一起。尼采藉由查拉图斯特拉超越了对最后的人的怜悯,并且最终明白了必须通过强力改造人类,这样人类才会接受他的学说。

《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早期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他对梦的材料、来源、本质、功能、象征性、解析法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梦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其内容在于愿望的达成。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潜意识层次的“原欲”是梦的愿望的核心和梦形成的根本动因,因此,泛性论是其关于梦的理论的突出特点。梦的解析就是释梦者调动梦者的“自由联想”,辅之以自己对梦的象征的知识,由梦的“显意”推知“隐念”的过程。

《梦的解析》刚出版时受到了学术界的冷遇,10年以后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在弗洛伊德生前就再版了8次,曾被人誉为他“最伟大的著作”。《梦的解析》1900年初版,全书分7章,分述释梦的历史和方法,梦愿望的达成和伪装,梦材料的来源和运作方式以及梦的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从性欲望的潜意识活动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即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松懈,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梦的内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他将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掩盖着欲望(隐义)。白天受压抑的欲望,通过梦的运作方式瞒骗过检查以满足欲望。梦的运作方式可分为四种:一是凝缩,即将多种隐义集中简化以一种象征出现。如花即为许多心爱事物的象征。它的作用是在梦中进行的,目的是为逃避“梦的检查”。二是移置,或称换位,即指把被压抑的欲望调换成不重要的观念。它也是在梦中进行的,目的也是为逃避“梦的检查”。但是醒后回想梦中的经历时,仍会受到“检查”,那就是梦者将梦中颠倒错乱的材料再加一番整理。这种“整理”过程包括戏剧化和润饰。三是戏剧化,就是将抽象的隐义变换成具体的形象。如一妇女梦见被马践踏,是代表她内心顺从了男友的要求。四是润饰,或叫加工改造,就是指醒后把颠倒错乱的梦境加以条理化,使之更能掩饰真相。一般认为,这种整理使梦成为一种统一的、某种近乎首尾连贯的东西,这是“梦的工作”的最后一个过程,即“二重加工作用”。精神分析家释梦时则要透过梦的运作机制,由显梦寻出隐梦,发现梦者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为便于揭示潜意识的欲望,释梦可与分析自由联想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精神分析治疗中,释梦和自由联想分析构成了治疗神经症患者方法的核心部分。

对于该书的评价,好坏不一:鼓吹者认为,《梦的解析》开拓了研究梦的崭新领域;实验心理学家则因释梦的种种说法,不能实验,缺乏客观标志而不屑一顾。就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来说,释梦却是他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该书出版后随着精神分析学派的传播、发展,曾轰动一时,它的思想对文学艺术,历史和宗教均有重要影响。

《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主要内容是索绪尔在日内瓦大学三次普通语言学课程的讲座。索绪尔在生前并没有写成书籍或讲义,到1913年去世后才由他的学生根据同学们的课堂笔记和索绪尔的一些手稿及其他材料编辑整理而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新的原则和新的概念,其中包含了索绪尔几乎全部的语言学思想。该书1916年在日内瓦初版。它先后被译成德、西、俄、英、日等国文字,影响遍及全世界。全书除“绪论”外,分为一般原则、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回顾语言学的问题等五部分。

“绪论”简单叙述语言学的历史和它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对象、言语行为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文字表现语言和音位学。一般原则部分主要讲语言符号的性质、符号的不可变性和可变性,以及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中的种种理论问题。共时语言学分8章,除概说外分别论述语言系统的结构原则;同一性、现实性和价值;语言价值;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聚合关系);语言的机构;语法及其细分和语法中抽象实体的作用等。历时语言学也分8章,除概说外分别叙述语音的演变;语音演变在语法上的后果;类比作用;类比与演化,流俗词源;粘合作用等。地理语言学部分分4章,分别论述语言的差异,地理差异的复杂情况,地理差异的原因和语言波浪的传播。最后,回顾语言学问题部分分5章,分别叙述历时语言学的两个情景,最古的语言和原始型,重建,人类学和史前学中的语言证据,以及语言系属和语言类型。一般原则和共时语言学两编是全书的核心,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新理论、新方法基本上都集中于此。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重要贡献主要是:(1)区分语言和言语。(2)区分共时和历时。(3)符号理论。(4)系统理论。(5)符号学、音位学及其他。

《现象学的观念》

胡塞尔

现象学是二十世纪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西方哲学流派之一。《现象学的观念》是胡塞尔第一次纲领性地阐述现象学基本思想的导论性著作。本书以较短的篇幅阐述了现象学丰富的内容,并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将现象学的大体轮廓逐步呈现于读者面前。

《现象学的观念》一书是由胡塞尔在哥廷根大学讲学时的五篇讲稿汇编而成。该书集中阐述了现象学的基本思想:中止判断,先验还原,本质还原和时间构造。正文部分由一个讲座思路、五篇讲稿和三篇附录构成。

讲座思路是胡塞尔在作完最后一次演讲的当天晚上写下的,可能是为了澄清自己讲座的内容,条理比较清晰,但有些内容超出五次讲座,特别是最后一部分有些内容在整个讲座中并没有充分展开。

五篇讲稿是本书的中心内容,与讲座思路在内容上略有差别,有些观点并不完全对应。但从整体上说,讲座思路是对五篇讲稿的概括和总结,五篇讲稿则是讲座思路的具体展开,因此内容更丰富、更具体。

第一讲是现象学还原的康德之路。首先以康德的方式提出为何进行认识批判问题。通过对自然的思维态度和哲学的思维态度的区分,胡塞尔揭示了对认识进行自然的素朴反思存在的矛盾及其导致的消极后果,进而提出认识论或真正的认识批判的双重任务,以及认识批判作为认识现象学所独有的哲学方法,即现象学的方法。

第二讲是现象学还原的笛卡儿之路。借助笛卡儿的怀疑方法,确立了认识批判的第一出发点,并通过对两种内在和超越的区分,分析了认识的超越问题。认识批判必须以无可置疑、绝对自明的内在认识为开端,笛卡儿的怀疑考察方式则提供了这样的开端。但还需要进一步的还原,因为它还存在超越问题。以往自然认识存在的矛盾都与认识的超越问题有关。超越有两种形式,但无论在哪种意义上理解超越都是一个谜,因此必须对一切超越进行现象学的还原。

第三讲初步确立了现象学的研究领域。通过认识论的还原,排除一切超越之物,确立了现象学的地盘,即纯粹的现象——纯粹的我思,分析了纯粹的现象的客观有效性问题。但以笛卡儿的怀疑方式所获得的我思的明证性只是个别的被给予性,现象学的认识作为本质认识,不能局限于个别的被给予性,必须从个别扩大到一般,由此引出对先天概念的分析。

第四讲主要阐述意识的意向性和明证性问题。意向性是从意识活动方面考察意识。通过本质还原,进入现象学的一般领域。意识的意向性又将意识对象引入这个研究领域,这样就再一次扩展了现象学的研究范围,并将这个范围最终限制在纯粹明证性的领域内。明证性是胡塞尔现象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可以说,他的整个哲学都建立在明证性的基础上。这里胡塞尔着力批判了感觉论的明证性,强调只有现象学的明证性才是真正的明证性。

第五讲提出对象构造的思想,并对具体的意识如知觉、回忆、想象、符号思维以及时间意识的构造等做了简要的分析。对象构造的思想是从意识对象方面考察人的意识,目的在于阐明认识和认识对象的关系、认识对象在意识中构造或显现自身的各种形式以及这些形式之间的关系。这些是现象学的主要任务,但要完成这一任务却不容易。

三篇附录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是理解现象学的一个佐证。

《现象学的观念》是胡塞尔思想从描述现象学转向先验现象学的标志性著作,在胡塞尔的思想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胡塞尔把世界还原为现象、还原为自我存在,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认识与谬误》

恩斯特·马赫

恩斯特·马赫(1838-1916)奥地利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物理方面,他做了关于冲击波的实验研究使他闻名于世,成功的测定了气流速度与音速的比值,即“马赫数”。“马赫数”等术语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光学和动力学方面也成就非凡、“马赫角”、“马赫波”、“马赫反射”等学术概念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生理学和心理学领域,他围绕感觉的分析进行的研究,发现了“马赫带”的生理现象,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思想,被称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先驱”,尤其是他对经典力学的敏锐洞察和中肯批判,对机械论的自然观提出了批评,被爱因斯坦称为“相对论的先驱”。

《认识与谬误——探究心理学论纲》的缘起是这样的:在1895年冬天,马赫开设了一门“探究心理学和逻辑”的课程,力图把探究的心理学尽可能地还原为浅显易懂的科学概念。最终,马赫对那些材料进行了研究和诠释,以认识论的心理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为主要内容,成功的完成了《认识与谬误》。该书是马赫四十年教学和实验研究的智力结晶,作为一位摆脱了任何体系的朴素观察者,他的思想冲破任何传统的束缚。《认识与谬误》这个名称来自于该书第七章,在这一章,他探讨了从同一心理来源衍生出的知识和错误,如何仅仅在对特定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上才能区分开来;错误像知识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人的认识。

《认识与谬误》是马赫晚年系统地、综合地阐述其哲学思想的结论性著作。它大量运用了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病理学,乃至神话传说等方面的材料和例证,阐明了通俗思维与科学思维间的近似关系。马赫认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构成自我,主体与客体彼此相互依赖;物质界与精神界包含着共同的因素,并非处于尖锐对立之中;广义的我,就是包含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宇宙。

《认识与谬误》是马赫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集中、综合、成熟的阐述,是马赫科学哲学的创新卷。马赫希望,“这将激励年轻的同行、尤其是物理学家作进一步的反思,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那些经常忽略领域,因为在这些领域向探究者提供了许多关于他自己的思考”。

在他的书出版以后,他给威廉·詹姆斯邮寄去了一本,詹姆斯回信说:“你的《认识与谬误》非常的精彩,在我阅读的时候几乎忘记了世界上的所有。”美国科学史家E.N.希伯特在评论该书时说:“这些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赫的学识非常的渊博,他的实验非常精彩的,意义重大,价值非凡,他在文字中做了非常精辟的批注,读者被他批判气质所倾倒,他对科学敏锐的洞察,对习俗和权威的漠视让我们肃然起敬。”

在法国实证主义到逻辑经验主义过渡过程中,马赫是的非常重要人物。他怀疑态度的独立性和认识的相对性的思想,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家,被西方哲学界奉为第一位科学哲学家。

《实用主义》

詹姆士

1898年,詹姆士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发表题为《哲学概念和实践效果》演说,把沉默20年的“皮尔士原理”重新做了精彩绝伦的阐述,在社会上和学术界的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06至1907年间,就同一问题进行了进行多次演讲,1907年,詹姆士把这些演讲的材料整理成书,就是后来的《实用主义》,从而把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运动推展开。他的演讲在哈佛收到了热烈的追捧,每次讲课的时候,不仅课堂里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学生。1912年詹姆士的学生和朋友编辑出版了《彻底经验主义论文集》。

《实用主义》包括初版的序和8讲,另外附有詹姆士后来写的4篇论文,全书主要论述了五个问题:气质决定论;实用主义是一种方法;实用主义的真理论;实用主义与人本主义;彻底的经验主义。真理论是詹姆士实用主义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詹姆士甚至认为可以把实用主义看成是一种真理论。他将真理与功效、实用价值联系起来,将概念的意义与概念的实用效果联系起来。他在不少地方将概念的意义直接等同于其实用效果,将真理说成是我们的信仰中的好的或方便的东西。詹姆士的真理观被人们探讨最多的、也是遭非议最多的便是其“有用即是真理”之说。

《实用主义》的问世,标志着实用主义体系的正式形成。《实用主义》一书不仅集中地体现了詹姆士本人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同时也是整个实用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而且也是古典实用主义的经典文献,是了解和研究实用主义的必读的著作。

《哲学的改造》

杜威

杜威的《哲学的改造》一书,从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真理与人生价值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寻找哲学改造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寻找他的哲学发展的生长点,并提出哲学改造的任务。他力图把他的哲学同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活与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使哲学成为实用的哲学,这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追求实际利益的需要。

作为一位世界级的大哲学家,杜威和大多数哲学家不同,他没有把自己禁锢在自己哲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上,而是在时代的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之中,寻找自己哲学新的增长点。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而且在《哲学的改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认为哲学不是哲学家头脑中刻意臆造出来的,而是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在工业、宗教、政治、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变化和危机中,去寻找哲学改造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去建筑新的哲学发展的生长点。这一点不仅是《哲学的改造》一书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也是杜威一生始终不渝的哲学信念,这也是杜威思想生命力的活的源泉。

杜威并不是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做修正或增补,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以及现实的需要,在否定了传统哲学的基础上的重新构建新的哲学。

《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1889~1951)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现当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哲学家的哲学家”。学术界普遍认为,近现代哲学曾经发生了两次重大意义的转向,一次是由康德的影响下由早期的本体论研究转向认识论研究,另一次则是由维特根斯坦的带领下由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

当20世纪20年代初,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界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哲学思想曾经一度使西方哲学界备受震撼。和他同时代的哲学家,以及许多他以后的哲学家,或多或少得受到过他哲学思想的影响。包括他的老师罗素也曾一度接受了他的哲学。维特根斯坦在现代西方哲学界经久不衰,这都要归功于《哲学研究》。该书是他全部哲学思想的集结,对逻辑经验主义哲学、日常语言哲学的发展,而且对哲学方法论、逻辑学(尤其是数理逻辑)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阐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如“语言游戏说”、“家族相似”、“意义即用法”等。这些也是我们阅读此书时应主要关注的内容。而且《哲学研究》里面没有复杂的哲学术语,每一句话都很平易,在表面上甚至显得通俗易懂,但是实际上却有很深的道理蕴藏在其中。在《哲学研究》中,很难捉摸维特根斯坦许多表述的真正用意,有时候倍感突兀。让一位从来都没有了解过维特根斯坦的人读它,不会《哲学研究》当作哲学著作,也是可以理解的。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所关注的是语言哲学的问题。他觉得由于哲学史上的很多辩论争论大多是因为误用了语言所造成的,所以哲学就是语言分析,研究哲学得真正目的就是澄清语言的真正意义。

在创作《哲学研究》之前,维特根斯坦就有一部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叫做《逻辑哲学论》,主要阐述的是他早期的哲学思想。而《哲学研究》主要是他后期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在《哲学研究》中阐述的哲学思想与《逻辑哲学论》的哲学思想截然相反。所以维特根斯坦一生的哲学思潮明显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尽管前后两部著作所论述思想都与哲学有关,但是,他前期关注的是人工语言,而后期却倾向于日常语言,维特根斯坦一生哲学思想,从而分别启发了两个不同的哲学流派,他前期提倡的人工语言对逻辑经验(实证)主义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哲学研究》中所赞同的日常语言则开“日常语言学派”之先河,不仅如此,维特根斯坦给哲学思想界也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由于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所论述到哲学思想,否定了他关于人工语言和哲学的关系,所以对维特根斯坦研究,应该把注意力多放在对他后其思想的掌握上。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界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不管是他早期的哲学著作《逻辑哲学论》,还是代表他后期思想的《哲学研究》都对哲学流派的产生具有不可小视的历史作用,而且这两部著作构成了两种被认为正反相对的哲学,这在哲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有人说,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把上个世纪的唯心主义转变成了这个世纪的分析哲学,是一场“革命”,也有人说维特根斯坦第一次把现代哲学方法“推进到决定性转折”在英国出版的《今日伟大思想》中就有两卷把维特根斯坦列为了20世纪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成果的代表之一,尽管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的评判众说风云,但是,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界的重要地位是可动摇的。

《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是英籍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代表作,也是其一生中出版的唯一的书籍篇幅的著作。本书是在他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兵期间写的。现在被广泛的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这是一本精心构造的极其简短精炼的著作。该书除序言外,正文部分均由排列有序的格言式的句子构成,是维特根斯坦冷静的思考,后对文中的句子不断锤炼,因此文笔风格非常特殊。这种行文的方式,是从他崇拜的德国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的哲理散文中效仿的来的。

《逻辑哲学论》的内容分七个部分:世界就是所发生的一切东西;那发生的东西,即事实,就是原子事实的存在;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基本命题则是其本身的真值函项);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

从这七个论题的顺序看,维特根斯坦首先对世界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原子事实。接着他又把原子事实同思想联系起来,认为思想就是事实的逻辑形象。思想是通过命题来表述的,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有意义的命题与现实是相对应的。这样,维特根斯坦就把语言和世界联系起来了,并进而从对世界的逻辑分析过渡到对命题的逻辑分析。维特根斯坦研究了命题的三种主要形式,即基本命题、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和命题的一般形式。通过对命题形式的分析,维特根斯坦为思维划定了一条界线,并对传统哲学的问题进行了考察,最终得出存在着不可说的东西,对此应当保持沉默。这是该书的结论和主旨。

维特根斯坦觉得传统哲学所阐述的大多数命题都没有任何意义,都是因为哲学家不理解人类的真正语言逻辑而造成的。对于自己所阐述的命题,维特根斯坦也否定了所存在的意义。他说:可以这样来理解,当人们通过了解这些命题,从而达到思想上的超越,回过头来再看我的这些命题就会发现没有任何的意义,那个时候,只能把这些命题所抛弃,才能真正的认识这个世界。

《逻辑哲学论》是一本哲学著作,是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讨论哲学问题的著作。维特根斯坦指出: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哲学的目的是使思想在逻辑上明晰。哲学的唯一严格正确的方法就是:除了能说的东西,也就是除了自然科学的命题,即与哲学没有关系的东西之外,不说什么事情;并且指明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而唯一正确的哲学方法是为自然科学而舍弃哲学。

和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著作《哲学研究》相比较,《逻辑哲学论》的伟大之处显而易见,因为它比《哲学研究》更容易看清楚。虽然寓意有时晦涩难懂,但从总体上看主旨明确,思路明晰,论理严密。篇幅极短而所处理的哲学论题无所不包。

《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创作于1926年,是存在主义的基本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的萌芽,在战后对哲学和其他人文科学中的广泛运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20世纪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奠定了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基础和方向。整个著作分为层层递进的三个部分:从日常生活的解释学,到清醒的畏的意志论及其对日常状态的否定,最后到本真的生存的时间性和历史性及其对前两个部分的重新解释。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史上的巨著,海德格尔的这部《存在与时间》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存在与虚无》

萨特

《存在与虚无》是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的奠基之作。他本人最重要的思想和观点都包容在这部洋洋洒洒,既精彩又冗长的著作中。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虚无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为自身的存在;第三部分论述为他人;第四部分论述有、做和存在。

萨特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一块石头是一块石头,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就石头来说,它是其所是,这件事物的存在总与它本身相合,这就是“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实际是指人的存在。在萨特看来,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未来的我不一样,我的意识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正因为有意识,所以人的本质就不固定。人一生下来,他没有本质,而只好做为存在体存在世界上,本质是后天的,是通过人的意识自由选择的,意识选择是纯粹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人的选择都不相同,因此,人的本质也不相同。“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就是这个。但是人总不能忍受人的本质的不固定性,这种情境造成人的不安全感受,所以,人要努力寻找使自己由“自为的存在”变为“自在的存在”,变得像那磐石一般有不可动摇的坚实性。然而这可能吗?萨特沮丧地看到,由于人有意识,这可恶的意识,使人总处于摇摆之境。只要人活着,他就找不到他的坚实性。人的存在的极端不稳定性和偶然性是他命中注定,是悖论。于是,人面对着虚无。没有他自己时,世界对他是一片虚无,有了他自己,这个自己却是本质空缺的自己,所以他面对的仍然是虚无的感觉。不过人类特有的尊严在这里诞生了。萨特自豪地说:正是这种虚无才是行动意志的基础。于是,“自由”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萨特对自由简直是着了魔的,这是一种无限的自由,一种绝对的自由。他说:“人命运是自由的。意味着人要做上帝。”“一旦自由在一个人的灵魂里爆发了,神明对这个人就无能为力了。”这些响亮的口号不难想象在战后,一片价值废墟之上,是如何振聋发聩了。人生而自由,是不应该受到奴役的,德国法西斯是倒行逆施,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人类对于上帝的信仰,所以,小知识分子由衷地感谢萨特为他们提供一种非传统的思想。存在主义号召人们面对恐怖与荒谬的现实而又能看到人的尊严并保持自己的特性,对他们来讲,这是一条十分理想的自救之途。

“他人即地狱”是萨特流传深广的思想。个体有了自由,必须面对他人。我们两个人不能成为一个人,其根源就我们的意识多样性。你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样,这使我常常觉得恐慌,因为我看见我所设定的世界突然间从我的手指尖逃脱了,逃向另一个人的设计之中,这个人不断地注视着我,因为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他也企图设计我,于是我被迫要变成他者的存在,我原始的堕落就是因为他者的存在造成的。

《客观知识》

波普尔

《客观知识》是当代著名西方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后期的重要著作,波普尔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社会政治家、历史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西方最著名的思想家,享有非常高的世界性声誉。并且以清晰和完整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家。在西方才能辈出的哲学家中,卡尔·波普尔是第一个有意识的去构建文化体系的人,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包括了科学哲学、社会政治哲学、历史哲学和理解的理论。

除爱因斯坦以外,在改变人们的科学理念方面,似乎还没有人比波普尔作出更大的成就。不管是政界要员,还是财界“大腕”,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波普尔学说的影响。他那独具慧眼的证伪主义方法论,以及关于民主社会的“三大悖论”,即民主悖论、宽容悖论、自由悖论,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他那标新立异的“开放社会观”,曾引起世界轰动,至今仍是学界感兴趣的问题之一。

《客观知识》是波普尔在1960~1970年之间所有的论文和演讲的集子,其中只有两篇是他以前的时候写的。《客观知识》里面的文章大多数都发表过,有很多的课题表现了作者思想达到顶峰时期,并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还有不少作品延续了他的哲学思想。比如归纳问题、理论与观察的关系问题、科学与真理问题、知识与批判问题,他们的真正价值对于波普尔来说与时间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新的智力兴趣和新的思想倾向逐渐的呈现了出来。这本书的发表标志着,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从孕育发展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一过程的完结。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和知识的进化论观点。

这一时期,《客观知识》标志着批判理性主义从方法论和认识论扩展到本体论,进而把研究的焦点转移得到对世界的性质和结构以及整个宇宙进化的阐释。在《客观知识》中,波普尔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进化论”和“三个世界”的理论,引起了众多哲学家、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和激烈的争论。《客观知识》对我们研究西方科学哲学具有非常重要参考价值。

在波普尔以后的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一种文化转向的趋势,他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方法论把逻辑实证主义在现代科学时期的垄断地位彻底的打破了。带来了流派纷呈的繁荣局面,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方法论的研究发展,使方法论的研究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实际的方向前进,因此,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客观知识》对科学哲学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本书旗帜鲜明的反对主观主义知识论,对客观主义知识论分外看好。它决然的与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的常识知识论传统相决裂,并表达了对西方哲学其支配作用的主观主义的强烈批判。波普尔觉得只是不是不变的观念,而一些哲学家比如笛卡儿等却认为知识是永恒不变的信念。波普尔把传统思想分析为一连串等式,他们把自己的一些感觉当作只是来传承。波普尔指出传统认识论的主要错误之一在于以为没有读者就没有书,他明确的支出传统认识论在研究方向已经错了,因为它太过专注研究主观知识,从而偏离了道路。最后,他指出探索客观主义是认识论研究的最终归宿。

《西方哲学史》

罗素

《西方哲学史》是罗素的一本讲述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著作,出版于1945年。该书全面考察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20世纪中叶西方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罗素将哲学看作某种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基于对哲学的这种理解,他认为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来自科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影响,并据此把西方哲学发展史划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揭示了在哲学的发展历程中,科学与宗教、社会团结和个人自由是如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与哲学交互作用的。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种,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自有其特色。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认为,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哲学家们是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后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之一。因而,他在该书中,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例如,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的哲学,书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希腊化时代的社会历史情况;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经院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书中介绍了从5~15世纪基督教发展的知识。其次,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从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书中所要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本身的优越性为选择标准,而是更加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他们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书中也占有一席地位。

该书也有其不足之处。罗素在本书的美国版和英国版序言中也指出了一些局限,除此而外,最明显的局限是,由于其哲学立场所决定,罗素对思辨哲学所抱有的偏见和轻视态度使他不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是如此。

《西方哲学史》不仅是其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大多数人了解西方哲学的首选读物,是西方整个社会文化传统的一部理论结晶。

《词与物》

福柯

《词与物》是福柯的代表作,1966年出版,全名为《词与物——人类科学的考古学》。该书最主要的论点在于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套异于前期的知识形构规则,而现代知识型的特征则是以“人”做为研究的中心。既然“人”的概念并非先验的存在,而是晚近知识型形塑的结果,那么它也就会被抹去,如同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这本书的问世使福柯成为一位知名的法国知识分子,但也因为“人之死”的结论而饱受批评。

《词与物》共分三部分:前言、第一编、第二编。第一编考察了第一个认识型的中断,第二编则考察了第二次认识型的中断,以及“人”和人文科学的诞生和消失。

福柯强调他在这本书里作的是一种考古学研究,但这绝不是通常意义上作为研究古代文物的考古学,而是指的“知识考古学”。福柯认为,在不同时代的知识论述中,事物是有一定秩序的;正是以一定的秩序为基础,语言、知觉和实践才是有效的,并且三者或多或少地表达了秩序。“这样,在人们也许称之为对有序代码的使用与对秩序本身进行反省之间的所有文化中,就存在着纯粹的秩序经验和秩序存在方式的经验。”而这本书研究的就是这种秩序经验,要研究的是在何种基础上知识和理论才是可能的,知识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秩序空间中被构建起来的。所以,福柯关心的并不是具体科学知识的进展情况,也不是科学的分类问题,也不是知识是否为真以及如何为真的问题,他研究和关心的是整个知识领域、整个认识论领域,知识是通过何种秩序经验而成为可能的。因此他提出了认识型的概念。

在《词与物》中,福柯通过考古学研究,考察了16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中的两次认识型的中断。第一个中断,由文艺复兴时代过渡到古典时代,发生的时间大约是17世纪中叶;第二个中断,发生在19世纪初,由古典时代过渡到现代性,这个现代性一直延续到福柯自己所处的时代。在西方文化中,有时将文艺复兴之后,就开始称作现代,因此,由培根、笛卡尔之后的西方哲学称为现代哲学,而笛卡尔被称作第一位现代哲学家。而福柯则的研究则表明,即使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文化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在19世纪初有过一次突然性的认识型的转换,从而产生了一种与古典时代有极大差异的现代认识型。所以,现代性认识型中的理性,已经不同于古典时代的理性,但这其实并非理性本身的进展,而是“物的存在方式,以及那个在对物作分类时把物交付出知识的秩序的存在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福柯的考古学研究还研究了现代的人文科学,他认为在古典时代“人”并不存在,只是随着19世纪初现代认识型的出现,才出现了“人”,关于人的所谓人文科学,如心理学、社会学、文学与神话研究。但是人文科学不是科学,而是处在与生物学、经济学、语言学相临近的位置而取得了貌似科学的假象。既然“人”只是近期的一个构思,那么这个构思也可能消失。“人”,应该成为知识的实证领域,而并非科学的对象。随后,福柯的研究还表明,随着精神分析学、人种学的发展,以及同样不谈及人本身的语言学的发展,“人”将终结了,“人”将消失。

《物种起源》

达尔文

从古老的单细胞生物从有着复杂生命结构与思维的人类诞生,生命行程历经了三十多亿年,从低等到高等,形形色色的生物从出生到灭亡,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在主宰着这一切,主宰着生物的繁衍和存亡呢?为此,一些对生命演进机理持不同见解的各门各派人们展开激烈论战。最终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达尔文经过大量研究探索,最终形成了具有无可争议的说服力的体系。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命起源于一个原始细胞,生命是不断进化而来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充满了生存斗争,进行着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揭示了一个自然界的伟大秘密,给学术界和人们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这个生物学领域的伟大发现对全人类的思想无疑是一个洗礼,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了轰动,它是一场革命,为人类探索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时至今日,人们还是把生物学研究分为达尔文以前和达尔文以后两个时期。100多年来,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达尔文把人类从神学的束缚中彻底的解脱了出来,将人们的思想从上帝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物种起源》震撼整个人类灵魂,是人类认识长河中极具思想价值的珍品,也给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物种起源》一书是进化论的奠基著作,它用大量可信的证据充分的证明生物的进化,又合理地阐明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达尔文总结了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材料,论证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从一个或少数几个原始类型进化而来,揭示出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表明进化在事实上已经发生,至于是怎样具体的发生的,达尔文在对动植物在家养状态和自然条件下状况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认为适者生存使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趋于灭绝,而那些适合各种自然条件的个体则生存了下来,就这样,通过长时间的自然抉择,适应的变异逐渐积累,形成新的物种。达尔文用自然选择理论阐明了物种的起源以及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把进化论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成功的将各个学科从神秘的神学笼罩中牵引了出来,对整个人类的思想进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建设,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物种起源》问世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赞赏。马克思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恩格斯也指出:“目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此外,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

《正义论》

罗尔斯

约翰·罗尔斯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任教。罗尔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便潜心于社会正义问题的研究,先后发表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等论文。《正义论》便是他集这些论文之精粹并经过重新思考而形成的一部完整而一贯的理论著作。该书自1971年问世后,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重视,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正义论》之所以能起到如石击水的效应,关键在于它打破了西方政治哲学万马齐喑的冷清局面。

《正义论》一书共分3编9章。第一编“理论”讨论对正义的界定,正义的历史发展,正义的作用,正义的内涵以及原始状态等观点;第二编“体制”分析如何用第一编确定的正义原则来剖析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生活,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层面,这里较为详尽地反映出罗尔斯高度思辨的正义观的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他作为一名学者提出的解决西方社会矛盾、冲突、民瘼的方策;第三编“目的”探讨伦理和道德领域中的课题,涉及善、自尊、美德、正义感、道德感情、自律等一系列课题。

《正义论》,顾名思义,是研讨正义的。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他把正义观的规定视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正义的主题就是社会的基本结构。罗尔斯批判了西方社会现存的两种正义观:功利主义和直觉主义,尤其反对功利主义。罗尔斯是一位改良论者,他相信要改良西方社会体制,关键在于改变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的正义观。罗尔斯指出了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存在的种种弊端,也间接地批评了西方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公正现象,如分配不平等,欲望至上,种族歧视,贫困问题等。罗尔斯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建立契约论的正义观。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简单说来可称作正义即公平的理论。罗尔斯推论出正义原则的一般表述:所有社会价值——自由与机会、收入与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都应平等地分配,除非任何价值的不平等分配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这个一般的正义观又可分解为两个层次,这就是罗尔斯最著名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第二,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可以合理地指望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确定了正义的两个原则之后,罗尔斯便将它们贯彻于社会基本结构。

罗尔斯的整个正义理论是改良主义的,即他想对资本主义制度做出某种修正,以缓和并协调日益剧烈的社会冲突。不过罗尔斯没有直截了当地讨论现实问题,而是将正义原则及其展开部分均置于假设的条件下,并将其提炼到高度思辨的水平。《正义论》是一部学术内容丰富、思辨难度颇大的著作,它不仅反映了西方学术界20年来争论的主要问题,而且深刻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内在矛盾。

《哲学与自然之镜》

理查德·罗蒂

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中美国哲学家罗蒂认为,认为哲学严格的来说不能算为一门科学,传统哲学一直以来都认为,哲学是处于所有学科的巅峰的说法是不能够成立的。世界是世俗的世界,我们应该从实用的、解释性的和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哲学,而不能一味清高的为谈哲学而谈哲学。因为这反本质主义的哲学观使他赢得了广泛赞誉,奠定了罗蒂在当代哲学界的崇高地位,但是,与此同时,他的这种观点也遭到了许多严厉批评。《罗蒂和实用主义》是罗蒂记录了他和当代美国的7位哲学大家的一个辩论集,其中涉及了与罗蒂相关的诸多热门话题。

本书获得广泛影响的一个社会性原因恰在于,作者以深厚的分析哲学素养,对过去三十年间美国分析哲学教师培养出来的大批中青年人文学者,用分析哲学家熟悉的语言,指出了分析哲学当前发展中的证结所在,因而易于引起共鸣。因此这本书首先应看成是一本关于当代美国哲学思想的论著。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是乔斯坦·贾德的一本以深入浅出方式介绍哲学的悬疑小说,原著以挪威语写成。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曾在高中担任哲学教师多年,精通哲学、文学与教育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自从1986年第一部作品问世以来,已逐渐成为挪威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坛旗手,特别是随着1991年《苏菲的世界》的出版发行,立即在世界文坛上引起广泛的影响与轰动。

《苏菲的世界》自1991年出版发行之后,世界上已有35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长期雄踞各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仅在欧洲大陆销售量就达300万册之巨,日文版的《苏菲的世界》1995年6月底发行仅仅一个月时间就畅销50余万册。《德意志星期日汇报》曾为该书在德国的出版、发行配发书评文章:“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可谓是空前的。他再次用事实证明了哲学并不是脱离现实的学院人士在象牙塔里所写的东西。”而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则认为:“该书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未曾修习哲学概论的人,可以把它作为一本最佳的入门读物,而学习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本书则是温故而知新的得力之作。” UFF9msCrDQma+o5cBErEPBlSAXnBy4f1e3xJE0Ix1Hq51rjwVE//3ZzV9qO2rQ1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