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部分哲学相关作品1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

公元161年到180年,是马可·奥勒留·安东尼统治罗马帝国的二十年。他被人记忆和缅怀,不是因为他政绩显赫,而是因为在他执政后的第十年,他率军远征到多瑙河畔时,写成了著名的《沉思录》。

在安东尼还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是他的母亲和祖父把养育成人,长大后他接受了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在修辞、哲学、法律、绘画等方面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后来被安东尼·派厄斯皇帝收养,并于公元161年继承了王位,成为了罗马帝国显赫的君王。

在奥勒留执政的二十年里,罗马帝国遭受了很多的天灾人祸,水灾、地震、瘟疫、饥荒频频降临,蛮族的入侵,军事上的反叛,使奥勒留遭受了很多痛苦和磨难,生活的压力使他陷入了极度的悲观之中,而正是哲学让他一直支撑着,他试图用哲学来获得自己心灵的解放。在对生命的思考中,他断断续续的完成了《沉思录》的写作。

在奥勒留二十岁的时候,他逐渐接触了斯多葛派的哲学思想,从中他学会了让自己的身体听命于心灵,用理智来支配情感,他晓得了一切身外之物都是虚空的,没有任何意义,他把高尚的品德当作人生之中唯一的善,把道德败坏当作唯一的恶,这些哲学的思考使得他成为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虽然他的一生没有留下多少卓越功勋,但是,他在纷乱混杂的军旅途中完成的《沉思录》,确是历史上最感人的伟大著作。

《沉思录》中弥漫着一位具有道德感的统治者内心的独白,被无数历史名人视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在书中,奥勒留对人与神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考察,对理性和情欲之间的关系做了论述,对自我和他人之间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了严谨的剖析,他强调人应该过一种更加理性的生活,倡导人来遵循自然。他觉着人活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来积极的服务社会,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自己道德的修养,保持心灵的清静,书中阐述的处世智慧对西方文化思想带来了巨大的震撼;那种理性的平等思想和天下一家的世界观对后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这部优秀的著作,奥勒留发扬传承了斯多葛主义,并注入了新的精神,这使得斯多葛派的思想得以留传,并在西方文明当中深深的扎下了根。奥勒留在《沉思录》中所提倡的那种平等博爱的思想,得到了启蒙思想家们的肯定和认可,他号召的那种德行自足的说法引起了康德的注意,并为之而深深请到,而关于善恶的论述则得到了黑格尔的垂青。

《理想国》

柏拉图

《理想国》又被称作《国家篇》、《乌托邦》等,是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它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理想国》中的理念论是“一元至善论”,这时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在《理想国》讲哲学的地方并不多,用了大量篇幅来阐述如何建立一个至善的城邦,这种理想化的模式正是他“一元至善论”的理念在现实中的贯彻。这种理念在柏拉图后期关于“多元范畴论”的对话著作《巴门尼德篇》中给予了否定。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构造了理想政治社会的模式,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4种德行。他同时还提出了理念的重要性。《理想国》中有个统贯全篇的中心议题,即正义问题。全篇看来,虽然内容比较杂乱,但都围绕“什么是正义”这个问题展开。篇中从对“个人来说正义带来快乐还是带来痛苦、究竟是正义的人能够获得幸福还是不正义的容易幸福”来展开讨论。柏拉图用“以大见小”的方法来确定到底什么是正义,又分析如何在城邦中确立正义,后来,他发现城邦的正义就体现在社会各个阶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城邦的生活和谐有序。这是“大”的正义,对应于“小”的个人心灵来说,正义就是每个人心灵的发挥作用,让自己和社会达到和谐有序。最后柏拉图在比较中阐述了不管是对城邦和还是正对个人而言,只有正义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与智者相反,在政治学中,他把解决什么是正义的问题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他从个人生活开始,探询什么东西给人的生活带来善和正义,然后论证国家生活不过是个人生活的放大,进而讨论国家生活中的正义。即从个人道德入手论述政治学。

他认为,在理想社会中,包括三个自由民等级:工匠、武士和监国者。他指出,为满足人的需求需要分工,工匠创造社会必需品;掠夺与安全需要产生武士,武士擅长战争术和统治术;监国者统治社会,料理城邦福利。自由民处于哪一个等级不取决于财富,也不取决于出身,而是以天资为基础的。三个等级的划分有道德上的必然性,对应三种美德,工匠特有节制的美德,武士特有勇敢的美德,同时也有节制的美德,监国者特有智慧的美德,三种美德构成国家道德上的善。还有第四种美德,正义,它与前三者相结合。它意识着一种和谐的秩序。监国者的聪明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教育和训练。他们20岁前学习体育和音乐,30岁前学习科学,35岁前学习哲学,参加社会事务15年,50岁时成为社会统治者。

在文章刚刚讨论开始的时候,柏拉图还谈到了人死后,会不会因为生前做过很多的坏事而要在神那里受到惩戒。参与讨论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如果人在社会中行正义,肯定会吃亏的,他们觉得如果人有足够的能力去做邪恶的事情,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幸福的,就算是死了也不用担心神会来惩罚他,因为他完全有能力拿处一部分不义之财的向神灵献祭,请求神灵的宽恕。除了谈话的主角“苏格拉底”却并不认为是这样。尽管那些人对正义做出了很多定义,比如,“正义是欠债还债,天经地义的”“正义是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报答,无可厚非”“正义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正义是订合同立契约,似乎也完全正确的”“正义是强者的利益”等等。

在《理想国》中,“美”“善”“正义”“节制”“和谐”“智慧”“知识”等概念的融会贯通,都是对“至善”的不同诠释。

《理想国》一书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凡是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这部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对他此前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作了最为完整系统的表述,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构成了以后各种作为社会政治理想而提出的乌托邦方案的开端。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代表作。《形而上学》原是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学院讲课的讲稿、笔记或学生的记录,他去世后,该学院的第十一代继承人安德罗尼柯整理亚里士多德的旧稿与讲义,编纂了当时所能收集到的全部遗稿,把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著作编在一起,取名《物理学》或《自然哲学》;又把一些杂乱的讨论抽象问题的文章编在《物理学》之后,取名《物理学以后诸篇》,中文译为《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共14卷,各卷之间,甚至同一卷中有的章节之间也没有结构上的连续性。古代的注释家已对本书的结构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近代研究者大体认为:第1、3、4、6卷为第1组,第7、8、9卷为第2组,第10、13、14卷为第3组,构成《形而上学》的基干;第2、5、11、12卷则是插进去的。第1组4卷主要研究哲学的性质、对象和范围。其中第1卷是全书的序言,先讨论哲学的形成与性质,进而评介前人关于本原问题的看法。第2组3卷主要是关于实体(或本体)的学说。这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的核心部分。第3组的13、14卷驳斥了柏拉图及其学派将数和理念看作独立存在实体的观点。第10卷是从一般理论出发,论述“一”与“多”等最一般的数量范畴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进而说明各种对立与相反范畴之间的关系。第2、5、11、12卷仍然是讨论哲学上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述了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形成和性质。他把广义的知识或科学分为三大类,即实践的科学、制作的科学及理论或思辨的科学。制作科学(如诗歌)的任务是制造,其目的体现在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实践科学(如政治和伦理)包含行动的目的,其意义体现在行动或活动本身。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科学是自足的科学,尽管它们不直接指导具体的生产和制作活动。因此,实践科学要高于制作科学。但是,实践科学一般不包括自己的工作对象,比如,政治不包括作为其工作对象的城邦和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科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完全自足的科学。真正自足的科学是理论科学,这其中就有“形而上学”。它不仅包括行动的目的,而且还包括自己的工作对象,即思辨的内容。所以,亚里士多德将“形而上学”命名为“第一哲学”。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普遍的存在,而其他各学科则是从这个全体上割取一部分进行专门化的研究。

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通过对“四因说”的论证,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念论,以及德谟克里特的唯物主义原子论。关于“实体”的论述,在《形而上学》中居于核心地位。亚里士多德把“实体”定义为一切事物相关的本原,即等同于他所说的“作为存在的存在”。他还推论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非感性的实体,作为一切运动的第一发动者,实际上指的就是神。亚里士多德最终在神的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认为,神的活动是理论科学之“自我实施”的最佳典范,神是“思想的思想”,是宇宙万物的最初的动因和最终的目的。

《形而上学》不但集中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而且它还被后人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在西方长期享有极高的权威性。其中的许多名词、术语、观念已深入西方各门学科领域,直至今天还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对于我们了解亚里士多德本人的思想乃至古希腊哲学面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利维坦》

霍布斯

《利维坦》是由17世纪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霍布斯所创作,是一部非常有名的政治学著作。这本著作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列为领袖人物必须要读的名著之一,被列为政治书籍之首,在19世纪的欧洲,更是为各国元首所追捧,是王室教育的基础教材,也是国王日常必读书籍之一。

《利维坦》是西方近代第一部系统阐述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对于西方政治理论的塑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霍布斯在书中所阐述的思想,在西方被奉称为“霍布斯主义”,而霍布斯就是凭借着这本书成为著名的政治思想家。

“利维坦”是《圣经》中提及的一个力大无群海怪,霍布斯通过这个海怪来象征一个强大无比的国家。《利维坦》把国家比喻成一个动物,让无生命的抽象概念,具有了活生生的生命,由此可见,霍布斯的思考是坚韧的思考,这种思考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缺失的,如果不能如此的思考,想要把人生看透是绝对不可能的。

总之,不管是从法律的角度,还是从这学的角度,抑或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英国的霍布斯无疑是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所阐述的有关人类本性的理论,以及对法律和国家理论的探索等,对近代人类的文明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他亲自参加了英国在17世纪所发生的历史变革,如果我们形象的把霍布斯的思想当作政治和科技缩影的一面镜子,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利维坦》就是开启这面镜子的咒语。

《忏悔录》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忏悔录之一,也是奥古斯丁的众多著作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世界享誉的著名哲学著作和文学著作。奥古斯丁是古代基督教拉丁教父中著述最多的一人。《忏悔录》是他所有著作中最被传诵的。《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在中世纪拉丁文用法中,这个动词的含义代表着信仰的宣誓:“我信基督”。奥古斯丁使用“忏悔”一词注重的是表白对上帝的赞颂和信仰,其次才是自责和反省。但是,人们却是理解为过多的自我反省。因此我国过去都称此书为“忏悔录”;在欧洲则“忏悔录”已成为自传的另一名称。

从语气上来看,《忏悔录》似乎是奥古斯丁想要接着自己的口表达对上帝的称颂和赞扬。但是,从内容上来分析,好像又是奥古斯丁的精神自传。在书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阐述自己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以及小时候自己如何演变成“为作恶而作恶”的顽童,长大后又是怎样成为“荒唐放荡”的异教徒,最终明白了教义,又重新回归到了“虔诚向善”的基督徒的历程,他把个人的经历总结为人类的普遍状况。他说: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因此人类需要上帝的救赎才能免去罪责,在上帝的恩宠中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幸福。

《忏悔录》全书共十三卷,以内容言,可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记述他出生至33岁的一段历史。卷十至卷十三,即写出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情况(对于忏悔录的成书年代,据学者考证,应在400年左右,在奥氏升任主教之后,即395或396年,至401年之间)。

第一部分:卷一,歌颂天主后,记述初生至15岁的事迹。卷二、三,记述他的青年和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卷四、五,记述他赴米兰前的教书生涯。卷六、七,记述他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则记述他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卷九是他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一段事迹。

第二部分:卷十是分析他著书时的思想情况。卷十至十三,则诠释《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程,在歌颂天主中结束全书。

奥古斯丁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炙热的情感与深沉的理智,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深刻的思辨融合于《忏悔录》对上帝的赞颂与自我忏悔的行文之中,使得《忏悔录》不仅在哲学著作中独树一帜,而且在文学上也具有重要地位。是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它既是西方忏悔文学的源头,更是基督教理论的奠基之作。

在基督教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奥古斯丁关于《忏悔录》的思想都被视为基督教哲学的理论权威。时至今日,奥古斯丁的理论仍在基督教哲学中发挥着影响,奥古斯丁无疑是西方教会史上为数不多的、富有现代气息的基督教哲学家。

《悲剧的诞生》

尼采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24岁时,是他在担当古典语言学教授时期内,所创作的作品中最有代表的一部。在这本书里,尼采首次提及的许多的问题,后来为尼采在学术思想发展的道路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悲剧的诞生》问世之后,尼采才真正地走上了属于他自己的哲学之路,真正有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及一套哲学理论。尼采对于我们现今的时代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性,他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尤其是对人类的心理、道德、宗教,他预见了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符号论以及后现代主义,这些在他的文章里都有详尽的阐述。

《悲剧的诞生》充满心理学的理论和表述和对艺术奥秘的思考,尼采自称这是一本为艺术家写的书,为那些兼有分析和反省能力的艺术家专门量身定做的,尼采通过对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来的象征艺术的起源、本质以及作用。在这本书中充满了青年人不怕困难的勇气和淡淡的忧伤。

尼采的哲学触及到了人生的一些根本的问题,从而为生命哲学、实证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历史哲学等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提供了思想起点或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文克尔曼,他们分别阐述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以此来追溯希腊艺术繁荣的真正原因。但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发表了与前辈哲学家理论针对的思想表述,他说,真正促使希腊艺术繁荣的不是人民内心的和谐,而恰恰是人民内心的痛苦和矛盾,因为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人民便要产生了塑造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艺术冲动,要通过艺术来拯救民众。同样,尼采的思想对人们精神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是20世纪的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

存在主义哲学家无一例外的把尼采当作存在主义的先驱,或者通俗一点说把他当作实实在在的存在主义者。存在主义的思考,如存在到底有没有意义以及自我的失落寻求等问题,是有尼采在早些年间提出来的。《悲剧的诞生》的创作,尼采受到了叔本华以及瓦格纳的影响,这也促使他认识到只有在美的感觉中,生命和世界才有真正的价值,在《悲剧的诞生》中,唯一认同的价值就是美感价值。

《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作为第一部政治禁书而让世人瞩目。在人类思想史上,还从来没有哪部著作能像它一样,一面遭受着无情的诋毁和猛烈的攻击,另一面却获得了空前的声誉。它问世460年来,一直是政治家、谋略家、野心家关注的焦点。在西方,《君主论》被誉为影响世界的十大名著之一,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君主论》所阐述的观点也被称之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的斗争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法律,讲究人性;另一种是武力,讲究兽性。既然两者都现实地存在着,那么就毫无人道可言。因为,前者常常使人力不从心,迫使人们必须诉诸后者。所以,君王们虽满口说道德,却实际上时刻准备武力。马基雅维利也尊崇法制,却更看重为战争而生的军事——那才是君王们唯一的专业。他犀利的笔锋言前人不敢言的功夫可谓深入骨髓,他也对运用权谋术数作了非常详细的探讨:君王如果真想统治好国家,“就应该像野兽一样行动,要努力使自己既是狐狸又是狮子。若他只是狮子,就看不出陷阱;若他仅是狐狸,就无法抵御恶狼。所以,他需要成为狐狸以识别陷阱,也需要成为狮子以震慑恶狼。而那些只想当狮子的国王都是笨蛋。”

马基雅维利还是佛罗伦萨共和国常驻博尔吉亚宫廷的公使时,发生了一件事:博尔吉亚邀请邻国的四位君主来塞内加各利亚,他们都掌控着各自的小小王国,并统帅了各自的小小军队。表面上美其名曰开一个友好的会议,可当他们一到达,博尔吉亚就把他们全都杀害了。这种不光彩的行为,即使在罪恶的年代也不一定会得到赞成,可博尔吉亚的荣誉似乎只受到了轻微的动摇,而没使他失势。马基雅维利对这项罪行作了一个非常奇特的说明,他采用不同于其他一切怍品洗练、优雅和质朴的语言风格,非常冷淡地谈论此事;他为博尔吉亚果断的处理本领感到高兴,对谋害者的残酷和虚伪不表示愤慨,却对受害者的软弱不屑一顾,对他们的不幸和过早死亡不抱丝毫同情。

看来,伟大征服者的不义之举,人们常常荒唐可笑地惊叹和赞美;而小偷、强盗和杀人犯的类似行为,却在一切场合遭到轻视。即使前者的危害和破坏性比后者大得多,可他成功了,就被认为是英勇的;而后者,作为最低层和无地位人的愚蠢之举,却总是遭到愤恨。马基雅维利甚至不无羡慕地说,在日尔曼人的法律中,偷窃一定要受到惩罚,但是依靠强力的抢劫却不会。很快,马基雅维利又提到,佛罗伦萨之所以失落自由是因为没有像罗马那样集体审判反人民的叛逆罪,它只是设立法官来审理,“因为人少,所以,腐化他们也用不了多少人”。在这片充满怀念英雄美德的土地上,马基雅维利希望人民发挥主动的作用,为个体的自由,也为佛罗伦萨的自由。马基雅维利很清楚,道德义愤不但与正义、自由无关,而且更是它们最可怕的敌人。克服这个敌人的最终力量来自每个公民。“如果一个人是受民众的拥戴而成为君王的,他应该时刻也不能忘掉他们,并和他们保持联系……否则,轰他下台的也是民众。”

马基雅维利写下了《君主论》,以表达对君王的忠诚与崇拜,旨在赢得君王的宠幸。可它还没来得及发表,佛罗伦萨便爆发起义,共和国再次推翻君主统治。他向新政府谋求职位,却遭到拒绝,便在极度失望与痛苦中忧病而逝。

《新工具》

培根

《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新工具》是关于科学方法论的重要著作。培根的对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他的思想的指引下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征服了全世界,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人类不朽的座右铭。《新工具》为他赢得名声、确立地位。

在创作《新工具》之前,培根制定了宏大的写作计划《伟大的复兴》。《新工具》就是其中的第二部分内容。培根这一宏大写作计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论学问的进步》及其增补版《论科学的尊严及其发展》完成来阐述科学的具体分类;第二部分是通过《新工具》完成来论述“研究探索自然的真正方向”,为获得自然界的真正知识建立一种科学的方法,这是培根引以为骄傲的;第三部分是“宇宙的历史”或叫自然的历史,就是运用《新工具》中的归纳方法对各方面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第四部分是叫做“智慧的阶梯”,列举运用新方法取得成功的范例;第五部分是“新哲学的先驱”;第六部分是“新哲学或叫做实用科学”。在这个伟大的写作计划当中,《新工具》是他写作《伟大的复兴》之宏伟计划中唯一完成的一部分。

《新工具》一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主要讨论制定归纳法的原理。第二卷主要讨论收集事实的方法。在第一卷中,培根提出了他的“四假相”论。培根批判了传统的自然哲学,认为其最大的特点是崇尚争论,流于空谈。认为这是科学长时期停滞不前的一个原因。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培根讨论了三种理解自然的方法,即蚂蚁式的、蜘蛛式的和蜜蜂式的方法。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应该像蜜蜂那样从花朵上采集花粉,又以自身的能力将其消化。在第二卷中,培根提出了著名的“三表说”。

《新工具》的主要思想是:认识自然界不能靠演绎法,而应靠归纳法。演绎法一开始就从极抽象的原理出发,不论它的演绎过程是多么的精巧,都不能帮助人们理解自然,它是一种不结果实的方法。归纳法则教导我们:一开始要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出发,从中引出一些中间的、普遍的原理。归纳法是认识自然的科学的方法。

培根的《新工具》在写作形式上采用格言式的概述而不是通常的论文形式。

众所周知,培根的“新工具”是针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而创作的。培根强调,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已经与时代的要求不相符了,不是一种研究自然的科学方法。所以,“新工具”主要是为了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推理方法,培根批判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和三段论方法,认为《新工具》是对《工具论》的修正,是建立与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逻辑学在目的、方法、起点上有根本区别的逻辑学,是一种促进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方法。《新工具》中还包含了关于科学的价值和功能的理论,以及他的经验论思想。

培根创立了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开启了欧洲近代唯物主义之先河。虽然培根在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能动性和物质的多样性、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等一些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但是,真正使培根青史留名的是他在《新工具》中所提出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归纳法。这一方法使自然哲学从此走出了经院哲学的阴影,重新踏上自己的征程。

《我的哲学的发展》

罗素

《我的哲学的发展》是罗素1959年完成的一部经典著作,是罗素自己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综合和回顾。罗素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罗素对自己在和怀特海在1914年合著的《数学原理》一书的成就非常的重视。通过这本书,罗素建立了逻辑主义数学体系,旨在把整个数学归结为逻辑学。在本书中,罗素用大量篇幅来重点阐述了《数学原理》的基本思想。在罗素的一生之中,他的哲学思想屡经变更,但是他在《数学原理》中表示,他于1912年写的《哲学问题》可以作为他一生所有哲学思想的代表。

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巨匠,他的哲学思想对当代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受其影响最大的要算是逻辑实证主义学派和该学派的代表维根斯坦。他们的哲学论述中还能清晰地看到罗素的哲学思想的影子。《我的哲学的发展》是罗素所有哲学思想的总结,作为研究罗素的第一手材料,学术价值可想而之。在1920年的时候,罗素不远万里的来到了中国,在北京大学里举办了学术研讨会,主讲了“物的分析”、“心的分析”等哲学问题,对我国的学术界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我的哲学的发展》是罗素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的一个集锦。他所阐述的哲学近似乎用一种对宗教的痴狂来探索真理,一种与人心相剥离,甚至超越存在的本身而独立的一种真理。《我的哲学的发展》是个指南,是罗素所有哲学大厦的行动指南。

罗素的哲学思想没有任何的归属,也可以说,他属于任何一个哲学流派的哲学家,他的学术著作中所涉及到的学科见解是不能用简单的哲学理论所能够解释的。

《人性论》

休谟

当我们打开西方哲学史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休谟的影子。他把混杂在一起的两种知识做了详细的区分,对因果关系做了大胆怀疑致使他在西方知识界赢得了崇高的地位。他对人性做了深刻的剖析,开启了西方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主义,也为后来出现的功利主义埋好了伏笔;他的怀疑论为康德破除了独断主义迷梦提供了锐利的武器,他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成功的帮助维也纳学派开创了分析哲学运动。所有的这些功绩为休谟在西方哲学史上赢得了重要的一章。他的那部不朽名著《人性论》也当之不愧的被视为西方哲学著作中的经典。

《人性论》是休谟在1732~1736之间创作完成的一部哲学论述,全书共分3卷,四个部分,分别是引论、论知性、论情感、道德学做了充分的论述。作者把实验推理的方法推广应用于精神哲学的思考当中,以此来对人性中的理智和情感进行深刻的剖析,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科学体系。在第一卷《论知性》中,休谟着重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人的观念问题,提出了他的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学说。他先从总体上论述观念的一般特点及各个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对空间和时间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最后在第一卷的末尾处对人的理性进行了重点论述。如果说在《人性论》第一卷休谟探讨的主要是理性问题,那么在第二卷中休谟则重点探讨情感。以感觉性观点说明伦理学和美学问题,认为快乐的感觉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础。在这一卷中,休谟主要探讨了三种类型的情感:一是骄傲与谦卑;二是爱与恨;三是意志与直接情感。在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详尽的论述之后,休谟在第三卷中又对道德学问题进行探究,主要对快乐论、功利论等伦理学原理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除此之外对人性论、契约论等政治学原理也进行了阐述。他提出不是理性支配人的生活,而是意志和情感,道德和政治的基础是“自利心”,以及同“自利心”相辅相成的“同情感”。

西方学者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做论述的时候,都会把休谟放到三个重要的位置:他的情感主义思想促使政治哲学中的萌发了德行与正义的思考;他的财产权理论带了来了当代对于所有权的重新定位;他的有关经济发展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后来的政治经济学发展;他的政体理论直接构成了当代政治学的重要内容。时间的流逝无法掩盖这位伟大的贤者在哲学史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作为哲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使人仰望的,是他从人的认识和行动中看出的人的真正本性。当我们缅怀这位哲人的时候,就越发思念他的高尚与伟大。我们越持续地沉思默想,越会对他赞颂和敬畏不断增长。

《哲学原理》

笛卡儿

《哲学原理》是笛卡儿的重要哲学著作。1644年以拉丁文发表于阿姆斯特丹。他是一部篇幅较小但内容丰富的作品。在结构上分为以下部分:序言;第一章,论人类知识原理;第二章,论物质事物的原理;第三章,论可见世界;第四章,论地球。

《哲学原理》采取学术论著的写法,按照体系的形式分节依次论述,每一节前列有提要性的标题。序言部分,介绍了作为知识全体的哲学及其原理所要满足的条件,知识的分类及知识的功用;介绍这部著作的内容和阅读方法。第一章,人类知识的原理,可以叫做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其余三部分是物理学的内容。

在《哲学原理》中,笛卡儿认为哲学就是“关于智慧的研究”。研究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是进行哲学思考。哲学是无所不包的知识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形而上学,叫第一哲学,是关于各种知识的原理的;第二部分叫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的原理及其一切特性,即自然哲学;第三部分是具体科学或应用科学,包括医学、机械学、伦理学等。笛卡儿在论述这三部分的关系时说:“全部哲学就如一棵树似的,其中形而上学就是根,物理学就是干,别的一切科学就是干上生出来的枝。”“不过我们不是从树根、树干,而是从枝条采集果实。因此,哲学的主要功用乃是在于其各部分的分别有用,而这种功用,我们是最后才能学到的。”哲学是有用的,给人们带来利益,但是哲学是作为整体而有用的,如果没有形而上学和物理学,应用科学也是不能成立的。

笛卡儿的认识方法是理性主义的演绎法。笛卡儿自信地认为,自古以来,人类还没有找到一条达到真正知识的道路。只有他发现了真知之路,即从确实可靠的第一原理出发,运用理性,逐步地推论出复杂的知识。如果推论的起点是可靠的,又正确地使用了理性,那么推论出的知识一定是可靠的。

《哲学原理》系统地阐述了自然规律、宇宙论,说明物理世界的形成和发展,解释了“元素”或在地球上最常见的物体和它们的性质。笛卡儿所开创的新哲学思潮,在17世纪西欧大陆国家得到广泛传播,成为欧洲大陆哲学的主流。在近代西方哲学和科学发展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伦理学》

斯宾诺莎

《伦理学》是斯宾诺莎花费了10多年的工夫才写成的。全书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讨论神,第二部分讨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第三部分讨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第四部分讨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第五部分讨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

同他的前辈笛卡儿一样,斯宾诺莎力图以科学的方法(几何学)建立起严密的哲学体系。斯宾诺莎本人希望以逻辑的一致性和系统性解决笛卡儿的哲学问题。在笛卡儿那里,存在着二元论的对立缺陷。思维、存在、神是三个独立的实体。斯宾诺莎则想用逻辑的方式把三者统一起来,消除二元论的对立而建立一元论的本体论。斯宾诺莎的本体论是由实体(神)、属性和样式的学说构成的。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实体、神和自然是一个东西。神就是实体,实体也就是神。斯宾诺莎的“神”也被人们称为“泛神论”或“自然神论”。神的概念表达了斯宾诺莎的一元论本体观。

斯宾诺莎在近代哲学中属于大陆唯理论一派,他的认识论主要包括知识分类论和真理论。斯宾诺莎把所有的知识分为三种:感性知识、理性知识、直观知识。斯宾诺莎认为,第一种知识产生于人的感觉能力,它表示的观念是模糊的。第二种和第三种知识产生于人的理性能力,它表示的观念是清晰明白的,而且第三种知识比第二种更为确实。能够产生科学知识的认识方法只能是理性的方法,理性是认识的灵魂。

斯宾诺莎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学说都是为其伦理学说服务的,而伦理学说是其哲学体系的顶点。善是斯宾诺莎伦理学说的核心概念。斯宾诺莎把善也分为三个层次:情感之善、理性之善、情感和理性相统一的至善。情感之善是善的直接表现。情感从直接性上反映了什么对人有益,什么对人有害,从而,情感也就表示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斯宾诺莎认为情感是一个混淆的观念。它可能出于主动的情感,是真的善;也可能出于被动的情感,不是善。因此,需要用清晰明确的观念代替混淆模糊的观念,即需要用理性代替情感来更深刻地把握善。用理性指导人的行为,使行为符合善的规定。善经过理性的规定,在概念上清晰确实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在实践中,理性中的善虽然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但是人受法律的强迫,只能是直接地避恶,间接地行善。这种状态下,人是不自由的。要想成为自由的人,就必须把外在的必然性变为内在的必然性,即将被动避恶变为主动向善。这种善就是将情感之善和理性之善相统一的善,斯宾诺莎称为“至善”。主动的情感和理性结合,为人准备了通往自由的道路。在自由之路的终止处,就是情感与理性的融和,也是斯宾诺莎哲学系的终点,即所谓的“对神的理智的爱”。“对神的理智的爱”就是至善,它是一种人格模型。至善作为人格模型是人的最高道德境界,是道德品质在人身上最完满的体现。人达到了至善就获得了自由。在至善中,人完全融进自然之中,与整个自然和谐一致。“对人的理智的爱”反映了斯宾诺莎对人生的追求:有知识的生活,有情感的活动,不死而活生生的自然!

斯宾诺莎的思想对后来哲学影响深远。黑格尔宣称:“斯宾诺莎是近代哲学的重点: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要么不是哲学。”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所阐发的哲学思想在近现代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蕴涵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鼓舞着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和德国启蒙思想家,许多思想家通过他指出的神即自然的道路走向了无神论。

《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

黑格尔哲学统治着19世纪德国的思想,是德国资产阶级世界观,也是整个资产阶级最高的思想顶峰。一方面他放映出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他也真是的再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特点。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黑格尔精辟的论述了他全部的思想精髓。

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我们可以笼统的了解到,黑格尔在这部著作中所阐述的主要观点以及这部著作的重要价值。不仅如此,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还提及了他以后哲学中出现的一些观点:例如:真理或者说“绝对”,是一个体系的过程;真理是科学概念的体系,实指真理是概念的发展过程;“绝对”主体,是主体与客体不断对立又不断统一的发展过程,等等。《精神现象学》主要阐述了对于人的意识,从刚开始的感情的感知逐渐发展成为绝对知识过程,这是个非常漫长的历程。《精神现象学》在哲学的道路上被人们比喻为游记,他为描述了意识通过历史向着自我认识行进的旅程。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运用了辩证法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探索,人的意识和精神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从最低级的阶段到顶峰之间的矛盾历程。精神现象学身上具有“意识发展史”的烙印。精神现象学所研究的领域和精神胚胎学以及精神古生物学有所相似,是对不同阶段的个人意识做了详尽的论述,这些阶段可以被看做是人的意识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缩影。不可否认,精神现象学用辩证法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问题是合理的,也是科学的,值得我们从中去学习,但是,在此基础上泛滥的唯心主义思想是要坚决抵制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并不是孤立的研究一系列的意识形态,也不是单纯的从时间上来研究人的意识和心理的活动,而找不到阶段性的特性和独特的形态。就如同黑格尔所说的那样,精神现象学是一个个连接在一起的灵魂道路,通过这些阶段,灵魂会一点点的知晓自己以前的不足,会明白作为思想和行动的指挥者,在先前的历史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缺陷和错失。

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对西方的近代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19世纪后期,英国和美国的经院哲学家大多数都是黑格尔的门徒,在宗教学的领域,还有很多的神学家依然追随着黑格尔的脚步。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就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共产主义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就是黑格尔的忠实信徒。从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经过消化吸收,运用在了自己的思想理论之中。时至今日,在很大的一部分西方哲学家的脑子里,依然挥之不去黑格尔的影子,黑格尔思想体系的强大魅力,是他们无法避忌的,黑格尔成为了历史中经久不衰的思想神话。黑格尔哲学在历代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一代哲学巨人,黑格尔给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精神现象学》作为黑格尔最为著名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超常的哲学才华。整部书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有机的哲学体系,其中充满了现实而卓绝的智慧,蕴藏了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

1798年,英国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了《人口原理,人口对社会未来进步的影响,兼论葛得文先生、孔多塞先生和其他著述家的推测》,由于受到统治阶级的肯定和支持,1803年发行第二版,第二版将原来的名称改为《人口原理对于人类幸福之过去及现在之诸影响的考察,附考察将来关于消除或缓和由人口所生的弊害的研究》。这就是后来的《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一部非常伟大的著作,也是引起在科学社会领域争议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对人口的认识对世界人口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人口原理》是专门正对法国的革命和革命的激进思潮而创作的一种社会“试剂”。马尔萨斯直言不讳地说,他写着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证实一下,那些关于人类和社会的完善理论是否正确。它所揭示的真理在于安稳社会被统治阶层,让他们不要受那些煽情言论的影响,让社会的统治阶层“无须担心革命的过火行为”。

《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提出了构建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一是食物作为人类维系生存的保证,二是两性之间的性欲要保持衡状。第二个方面,他还提出了两个级数的理论,在对人口增长不加任何的限制,增长是呈现几何级数,其增长力是无限的,而相应的生活资料却只能以算数级数来增长。第三个方面提出了通过被动型抑制人口和主动性抑制人口的方式来减少人口。被动型抑制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和各种疾病,主动性抑制则是通过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等方式来控制人口。第四个方面,阐述了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在后来再版《人口原理》中,马尔萨斯又提出了道德抑制。即一些没有能力赡养子女的人要晚婚或者不要结婚,而在未婚前要保持贞洁。

除此之外,在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中,作者把自己的理论观点概括为三个命题,即“人口增加,生活资料有限,必然被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也必然增加;人口增加快,必然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这样人口和生活资料才能保持均衡。”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阐述道:失业和贫困是人口自然的法则所作用的结果,与社会制度没有任何的关系。财产私有制度是发展人类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智慧,有助于提高人类良好的品德。因为财产有限不至于因为纵欲生育过多的子女。因此,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明确反对当时英国施行的贫困法。同时《人口原理》的理论还建议,工人的工资应该随着人口的而增加而进退。在第二版的《人口原理》中,马尔萨斯还建议运用土地肥力递减规律作为他的人口理论的基础。《人口原理》用一些抽象的人口规律来试图代替历史的人口规律,为资本主义的财产私有制度做忠实的辩护。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的出版开创了新纪元,使人们开始思考人口的问题,并且对这一问题有了较为正确的看法。马尔萨斯所作的预言比其他人所作的预言都更有根据,更令人充满希望。

《人类理解论》

洛克

《人类理解论》是洛克关于经验论的哲学著作,它的任务是探究知识的性质和人类探究真理的能力。全书分为四卷:第一卷的内容是批评“天赋观念”论;第二卷主要研究作为知识的来源的“观念”,说明“实体”“样式”“关系”这些复杂观念是如何形成的;第三卷关注的是“话语”,阐述关于“概念”的学说、“名义本质”与“实在本质”学说;第四卷是“知识与意见”,洛克阐述了他的知识论。

“观念”是整个著作的中心范畴。洛克认为,观念只是作为认知的心理活动的对象时才存在,比如思维、感知这样的活动。它们不能离开这些活动而存在。思维和感知总是肯定某物,这个物总是心灵中的观念。观念是感知所指向之物,决定感知活动的内容,心灵如何感知,观念就如何存在。外在的对象不再是我们感觉和思维的直接对象,而是间接对象。我们思维和感觉的直接对象是观念,所有的观念都来源于经验。洛克批判了天赋观念说,主张心灵“白板”说。他认为人心中没有天赋的观念,人初生时心灵本身没有任何观念,思维不是心灵的本质,即人心如一块无痕迹的白板。

洛克把观念确定为思维的对象,把观念作为知识的来源,而观念又是感官感觉外物和反省心灵自身的活动而得到的。这样我们的思维就变成一个间接性,即思维的直接对象是观念,不再是外部世界。这是洛克认识论的贡献所在。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回答知识的起源、确定性和范围问题,而知识的范围又是从知识的本性、确定性引申出来的。观念是思维的直接对象,而知识又是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的。于是,洛克说“所谓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所生的一种知觉”。也就是说,知识是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知觉。按照我们对观念之间是否符合的知觉的清晰程度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直觉知识、解证的知识、感觉知识三类。关于知识的范围,洛克认为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知识不能超出我们所拥有的观念的范围。而观念的范围又小于实在的范围,所以,知识的范围远远小于实在的范围。这使洛克的认识论带有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倾向。同时,洛克在知识论上,没有把它的经验论原则贯彻到底。按着他的经验论原则,我们只能有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不能有关于实在的知识。而洛克肯定了观念与外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可知的,这无疑超出了经验的范围。

洛克关心知识的性质和范围,在一定意义上,是为了阐明当时新科学的前景和描述它的局限性,劝阻那些对超出我们能力之外的事物的不必要的玄想。因为玄想助长了怀疑主义。洛克试图避免两个极端:形而上学的玄想和不合实际的怀疑主义,为新科学提供一个系统的、坚实的基础。马克思的评价:“人们感觉需要一部能够把当时的生活实践归结为一个体系,并从理论上加以论证的书,这时洛克关于人类理性的起源的著作,很凑巧地在英吉利海峡那边出现了。它像一位久盼的客人一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著作,也是公认的政治哲学经典之一。被称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主要是关于法的概述以及法与政体之间的关系;第二卷讨论的是法与政治权力的关系;第三卷论述了法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孟德斯鸠在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政治法律哲学中最基本的理论——“理性论”。他认为,法是世界上存在的“根本理性”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一般的法律就是人类的理性。法律和国家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有关系,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等等也有关系。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是所谓“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所集中讨论的不是具体的法律规范本身,而是法的精神,即法律符合人类理性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所以,孟德斯鸠把法律置于决定地位,认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而专制则是对人性的蔑视和对自由的践踏。他进而深入探讨了自由赖以存在的体制条件,并借此找到恢复自由的基本手段——三权分立,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主张宪法统率下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使法律、自由与宪法结合起来,奠定了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也是孟德斯鸠对政治理论最杰出的贡献。书中还提出了“地理”学说,用了巨大的篇幅论述法律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关系。由于孟德斯鸠特别强调地理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所以他成了资产阶级社会学中地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此外,孟德斯鸠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进步意义的法律理论和经济理论。

《论法的精神》于1748年在日内瓦出版。出版后轰动一时,两年内连续印行了22版,并很快被译为多种文字。该书中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张法治、实行分权的理论,对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在这部书中他提出的三权分立的学说剔除了霍布斯等人的专制主义主张,汲取了洛克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学说,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经过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的政治洗礼,已成为现代西方政治的主要组织原则之一。

《哲学通信》

伏尔泰

《哲学通信》是伏尔泰在英国流亡期间(1726~1729)以通信方式表述自己哲学、宗教和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原书1733年以英文出版,书名为《论英国人书简》。1734年法文版问世后,立即遭到查禁,巴黎最高法院于1734年6月10日以鼓吹信仰自由、危害宗教和社会秩序的罪名判决当众焚毁,但这本书却一再被秘密再版,成为当时法国进步青年的基本启蒙读物。

《哲学通信》是伏尔泰在英国的观感和心得的总结。书中收集了伏尔泰的25封书信及信注。在这些书信中,伏尔泰以介绍英国社会的方式,用独特的视角和笔触表达了他个人鲜明的哲学、宗教、政治观点,并以比较的方式抨击了法国社会的种种落后与愚昧。“通信”涉猎内容极为丰富,除哲学、宗教、政治领域外,还涉及商业、科学、文学等众多内容。短短的25封信中,伏尔泰描绘了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表达了对英国的政制度、宗教自由、科学昌盛等现实的赞誉和崇敬。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结合向法国读者介绍了培根、洛克和牛顿的思想,表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像洛克一样,他的哲学思想前提是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书中重点论述认识论问题,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感觉是感官接受外物刺激引起的。它强调感觉是观念的唯一来源,人的头脑唯一具有的能力是对感觉得来的观念进行组合和整理。书中力图克服洛克关于“反省观念”的不彻底性,把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贯彻到底。从此出发,书中尖锐地批判了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特别强调这种形而上学体系的危害性,认为天赋观念论不仅阻碍人类知识的增长,而且为神学提供根据,代替早已破产的经院哲学而为灵魂不灭等宗教信条作哲学辩护。该书坚持与宗教唯心论斗争,认为宗教和教会统治是人类理性的主要敌人。阻碍文明进步,是最大的社会祸害。他受同时代机械论的影响,缺乏对物质与运动统一性的认识。书中用牛顿力学的原理解释物质和运动,把物质看作消极被动的因素,认为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物质不会自己运动。因此承认宇宙设计师和第一推动者神的存在,表现出自然神论的思想。

《哲学通信》绝没有其他哲学著作那样艰深晦涩。它更像一双关注新鲜事物的好奇眼睛,扫描着英国的所见所闻,用辛辣、诙谐、幽默又不乏深刻的语调,深入浅出地讲述着一个个娓娓动听的哲学故事。该书不仅奠定了伏尔泰哲学的基本路径,而且通过对英国经验论哲学、宗教宽容政策及政治平等理念的推崇与赞誉,导致法国哲学走出唯理论传统束缚而接受经验论思想,并且由此拉开法国启蒙运动的帷幕。

《人类理解研究》

休谟

《人类理解研究》是休谟的哲学代表作。休谟在书中阐述了他的基本哲学思想。提出了哲学史上著名的“休谟问题”。休谟问题涉及的是“关于事实与实际存在的推理”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因果联系的问题。这一问题通常亦称“归纳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事实、实际情况的推理的可靠性问题,另一是其必要性的问题。休谟不仅认为关于事实、现实存在的归纳推理是不可靠的,而且认为在实际上由前项到后项的过渡中,推理并不是必要的、必需的。他认为我们之所以认为某些东西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与其说是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不如说是由于习惯。

《人类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包括观念理论、因果关系和怀疑主义,还包括“神迹、天意和来世”等思想。休谟将自己的哲学称为“人的科学”,指的是与自然科学相对的对人的本性的研究,因此,休谟又称这门科学为“人性科学”。这里所谓的人性具有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了与人的认识、情感、趣味、道德和社会行为等有关的方面。“人性科学”的提法是与近代启蒙思潮的兴起、人性的崇尚和重视相适应的,同时也是理论哲学即将与自然科学分手这一趋势的反映。

在《人类理解研究》中,休谟全面分析人类认识活动,指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对包括宗教、无神论和绝对的怀疑主义哲学的批判,引出他的“温和怀疑主义”哲学思想。作为一位温和的怀疑主义者,休谟认为,一个合理的推理者在一切考察和断言中应该永久保有某种程度的怀疑、谨慎和谦恭。温和的怀疑主义或学院派的哲学既可以经久又可以有用。哲学的结论也并不是别的,只是系统化的修正过的日常生活的反省。休谟指出,我们可以来找寻的科学和研究的固有题目有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科学,一是完全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实际和事实的存在。休谟还进一步指出,神学的最好的最牢固的基础乃是信仰和神圣的启示;道德学和批评学是趣味和情趣的对象,而不是理解的对象。除了包含着数和量方面的推理,以及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任何经验的推论的书籍,其余的书籍所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投在烈火里。

休谟是英国经验主义和科学自然主义传统中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这个传统强调观察和归纳比形而上学思辨更重要。就他的时代而言,他的观点比较激进,在认识论、伦理学和宗教哲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契约论》

卢梭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政治理论著作。1762年4月出版于阿姆斯特丹,被译成多种文字。卢梭在说明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之后,在此书中探讨了如何在社会状态下实现社会平等问题,提出民主共和国的社会理想,试图创立一种真正合法的社会契约来取代历史上以牺牲人的自由和平等为代价的社会契约。全书分为四卷:第一卷论述人类自然状态到政治状态的过渡以及社会契约的根本条件;第二卷论述立法;第三卷论述政府形式;第四卷除继续上卷论题外,论述巩固国家体制的方法。

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平等,任何人都没有强使他人服从的天然权威。人们之间基于自由意志而订立的社会契约是国家的唯一合法基础。契约的目的是达到每个结合者的平等和自由。平等是自由的前提,它的核心是财产私有制基础上的同等权利。自由则是个人自由与社会服从相一致,即每个公民既是主权者的一个成员,又是国家的一个臣民。卢梭把国家设想为一个公共人格,具有自己的生命和意志。国家的意志必须以人民的公共利益为基础,永远着眼于全体共同的目标,才是公正的。卢梭认为,主权具有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被代表的性质。主权必须由人民集体直接行使。法律的制定权只属于人民。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它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人民通过定期集会,决定是否保留现有的政府形式,以及是否让执行者继续当政。为了防止政府可能篡夺主权,卢梭又提出小国论,以保证人民集会,监督政府。卢俊承认宗教的社会作用。他认为,人们进入政治社会后需要由宗教来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由于基督教有害于国家,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公民宗教”。它并非严格地作为宗教教条,而只是维系人们关系的社会性的感情。

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说代表了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激进的民主思想。《社会契约论》是激进资产阶级民主派革命理论的集中概括,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对十八世纪法国革命和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国家都起过积极作用,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以及两国的宪法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卢梭的民主主义思想。

《道德情操论》

亚当·密斯

《道德情操论》是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于1759年首次出版,全书共有七卷构成,主要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以及道德评价的性质。在该书中,斯密汲取了哈奇森的道德感学说和休谟的同情论思想中“成分”,经过研究思考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情感理论体系。斯密极力反对神学家用天启来解释道德的最终根源。他觉得道德是人的本性中所有同情的情感所带来的,他把人类的正义感和一切与道德有关的情感,完全用同情的理论来解释,并且诠释了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且以此为基础来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 3KBvC/c6aWfRdbNeF92EsFwOS+Sb8rE1YEuecAOEPVfCF2UFpfwRgaFGsYN1U+Z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