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般来说,理解别人的情绪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就困难了。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情绪操纵术告诉我们,要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应该远离怒火,停止抱怨。

你在工作中,是否也曾经遇到失去控制、失去理智的时候?你发火之后,情况有所改观吗?你的愤怒和抱怨得到缓解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愤怒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更糟糕。如果你在工作中失去冷静,为怒火所控制的话,可能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智者就应该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

消灭情绪的愤怒之火

可以说,人类最糟的罪就是愤怒。小孩子会突然发脾气而弄得一家不宁;太太发脾气会引起头痛病;丈夫发脾气会失掉胃口……毫不夸张地说,愤怒是罪恶的源泉,可以使人生出怨恨,最终导致家庭不和、社会纷扰。

里德福德·威廉姆斯和其妻子合著过《愤怒可以杀人》一书,这本书的书名对41岁英年早逝的威廉姆斯来说成了一种不幸的预言。

11年前,威廉姆斯在工作中弄伤了背部,从那以后他就失去了工作并一直承受着疼痛的折磨。他是个很爱生气的人——因为受伤他生气,因为背伤不愈他生气,因为老板不公平他生气,因为家人和朋友不够体贴他生气……

威廉姆斯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待着,不回朋友的电话,总是为自己的不幸生活而郁郁寡欢,就这样把自己封闭起来。只要一问和他以前生活相关的事情,如“你还和以前的同事们见面吗?”他就马上显得很生气。

有一天,他正在街上走,突然看见了他的一个“仇人”,结果他一下子就双手抓着胸口摔倒在地。他被急救车送到了当地的医院,在那里,他告诉医生说,他一看到那个人就火冒三丈,接着就感到胸口剧烈地疼痛,医生判断他是心脏病发作。

之后,这种情绪仍伴随着他。41岁的时候,他第二次心脏病发作。在医院里,心脏病专家、心理医生、牧师、他的兄弟和妻子围在他身边,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别再这么生气了,不然你会死的,你的心脏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了。威廉姆斯的脸上又出现了那种习惯的表情,眼泪也出来了,他回答道:“不!我宁愿死也不能接受这一切,我无法做到不生气。”他的这句话同时也预告了他的死亡。

三个星期后,当威廉姆斯对着电话怒气冲冲地大喊大叫的时候,他的心脏病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发作了。当他的妻子发现他时,他已经死了,死的时候手里还抓着电话机。

愤怒和疲劳总是接踵而至,而且任何情感都是要耗费精力的。生气时,身体需要能量来调动各个部位,使其摆出进攻的姿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全身的肌肉收缩。愤怒时,人们会感到异常兴奋,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当松弛下来时,就会感到疲乏不堪。

如果我们每天都要愤怒,一天就要经历几次这种兴奋而后疲乏的恶性循环。可以想象出,人的精力会被这种不断骚扰的愤怒耗费多少,光想一想这种状况就让人感觉累。

有项调查证明,在不爱生气的人中,有67%的人每天早晨醒来时会感到精力充沛、头脑清醒;而与此相对,那些经常生气的人只有33%有这样的感觉。当被问及是否有过愤怒后疲乏不堪的感觉时,56%的不爱生气的人回答说有,高达78%的爱生气的人说有。

有一次,史蒂夫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等着拿药,而他旁边的一位年纪较大的人却等得焦躁不安,恨不得把药剂师吃了。“你们这些人知道你们在干什么吗?你们太没有效率了。我不能因为你们工作没做好就在这里干等!”那个人喋喋不休地说着。

史蒂夫主动对他说:“你的感觉应该不是很好,是不是感到很累?发这么大的脾气会把人累坏的。我很明白这种状况,朋友,因为我以前也是这样。可是,说真的,这么做不值得,真不值得。”回家后,史蒂夫开玩笑地对妻子说:“你猜我今天遇到谁了?我遇到以前那个整天生气的我自己了!”

一般来说,人们的行动在受到限制、愿望不能实现、做事遇到挫折、权利被侵犯、劳累过度等时,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但无论是什么原因产生的愤怒,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由于愤怒,还会引起食欲降低、食而不化。经常这样,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必将发生紊乱。

愤怒还可以影响人体的腺体分泌。如正在哺乳的母亲,由于发怒可使乳汁分泌减少或使其成分发生改变,这对婴儿是十分不利的;又如人在受了委屈、侮辱而发怒时,泪腺分泌增强,泣不成声。再如,随着愤怒的程度和时间的增加,唾液可由增加而变得枯竭。比如有的人在争吵开始时唾沫横飞,逐渐就会变得口干舌燥,吵嚷声也随之慢慢消失了。此时,人的唾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即使是吃平时最喜欢的东西也会觉得食之无味。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愤怒从来都不会没有原因,但没有一个是好原因。”其实,愤怒本身不过是你情绪冰山的一角,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被其他的情绪所引发,如害怕、怨恨或不安。所以,既然愤怒不可避免,我们要做的就不是压抑愤怒,而是找到引发自己愤怒的情绪,在愤怒之前将其消除,从而去掉愤怒带来的消极影响。

愤怒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伤害身体,也会给我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消灭情绪的愤怒之火,控制愤怒情绪。

冷静,生气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坏脾气是一把双刃剑,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会伤了自己。生气只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所以古人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发火会产生心跳加快等一系列反应,对健康不利。所以,不要轻易发火。

芭芭拉是个非常美丽的已婚妇女,但也是个非常容易生气的人。家长会上,老师委婉地说她儿子吉米有“多动症”的倾向,芭芭拉当时就怒火冲天,回家后不由分说地扣了吉米一个礼拜的零用钱,并责令他吃完饭后在卧室罚站两个小时,不准看电视,不准玩游戏。

吉米非常委屈,但看着盛怒中的母亲,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卧室,开始折腾自己所能折腾的一切东西。于是,芭芭拉第二天还得收拾吉米弄乱的卧室,她又开始对着儿子大吼大叫。

由于芭芭拉总是容易发火,不分对象和场合地发脾气,摔东西,丈夫凯瑞就开始尽量少回家。芭芭拉没有了发火的对象,只好以吃东西来发泄。结果,本来非常美丽苗条的芭芭拉,因为不断地生气吃东西,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比婚前增加了70多磅。

“我没有办法,因为凯瑞不回家。我竭力压抑我的愤怒,能压多久就压多久,通常是三到六个月,然后我就会突然爆发,一下子把气全撒出来。”芭芭拉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发火和吃东西,最后的结果就是:“我记不清自己曾反复增减了多少体重,但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这都是因为生气。”

其实,发火是人经历挫折的一种后天性反应。人们以自己所不欣赏的方式消极地对待与自己的愿望不相一致的现实。如同水受到激发,就会泛滥;火受到激发,就会蔓延;人受到激发,就会作乱。发火,可以让温婉可人的美女变成泼妇,也可以让彬彬有礼的君子变成小人。

其实,当受到侮辱或攻击时,发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它只能使你陷入社交的困境。由于情绪失控,头脑不清醒,就更难达到摆脱困境的途径。在这种情形下,唯一可取的办法就是保持冷静。

冷静是一种积极的、由静转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冷静能使自己客观地从对方的攻击中寻找出不符合事实、不近情理之处,抓住他的弱点,分析他的目的,然后采取对策,加以揭露,予以反击,使自己从劣势转为优势,转危为安。

拿前面所举的事例来说,芭芭拉以发火来对待儿子的“多动症”。刚开始,吉米是有点害怕,但没多久,他发现妈妈也只是只会发火的纸老虎,根本不会对他进行什么强制性措施,因此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胡闹了。而丈夫凯瑞在偶遇了脾气温柔的清洁工艾米后,渐渐找到了男人的威严感。两年后,芭芭拉收到律师发来的离婚协议书,于是她更加生气,又开始拿起一大堆垃圾食品狂吃。她实在想不明白,凯瑞居然为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如自己的清洁工而甩了她。

生气可以解决问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情不会因为你发火而有所转变,别人也不会因为你愤怒而对你谦让。相反,你的愤怒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别人会更加反感你,甚至在你遭遇困境时落井下石。

心理专家曾对一大批在职员工做过一项调查,就愤怒问题及健康状况对他们进行了提问,还问到他们是否有过旷工的经历。心理学家先问第一个问题: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你有没有因为生病而不工作的情况?

有意思的是,那些有习惯性愤怒,也就是每天生气一次或更多的问题的人比那些不爱生气的人对这个问题给出的肯定回答要高出四倍多。同样,那些当时感到强烈愤怒甚至是暴怒的人出现旷工的可能性比那些只感到有些不悦的人高出两倍。

这个发现让心理学家相信,很多员工会由于愤怒而旷工,而身体上的病患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合乎规则的借口。如果特别生气,那受伤的可能性是不生气时的7倍。暴怒的时候,受伤的几率是不生气时的12倍。

发火对身体不利,对工作同样也没什么好处。事实证明,没有一个老板喜欢爱发火的员工,而容易发火的人比起那些不爱动怒的人一生会更换更多的工作,被辞退或主动辞职的次数更多,事业的稳定性更差,最终,可供他们挑选的工作会越来越少,只好找到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而不是有步骤、有选择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很多脾气不好的人会找一些能容忍他们动辄发火的工作(条件是能把活干完)。这样,就等于为他们自己的坏脾气找了一个“安乐窝”。可不幸的是,大多数这样的工作都是危险性大而报酬低的工作,于是他们就更加爱生气,让同事觉得不好相处,老板觉得不好管理。所以,这些人永远无法晋级,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被辞退。所以说,要想不断地进步,获得事业的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因为,发火只会让你得罪很多人,只会令自己“失道寡助”,只会让自己更失败。

所以,请在发火之前深吸三口气,告诉自己:“我要冷静,生气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当你想出口伤人时,请告诉自己:“我要冷静,发火只会让事情更糟糕。”记住,远离怒火,停止抱怨,才可能受到老板的赏识,获得同事的友谊,才可以快乐地晋级,直至成功。

遇事要冷静,学会冷处理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可能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比如夫妻不和、邻里不睦、同事不谐等等。这时候,发脾气和抱怨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所以,我们不如学学“冷处理”的方法,把正在闪射的“火星”冷却。

学会冷处理,就会冷静地调整事态,面对各种复杂的变化时就会从容不迫,处逆境而不乱,受打击而不惊。学会冷处理,就可以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矛盾慢慢消失,化成一片祥和。

美国一名男子因伤害他的前妻而被法庭责令到心理专家那里进行愤怒管理的辅导,但男子并不是很乐意,因为他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更没做什么应被看做是违法的事。男子辩解道:“我一般是不愿和人发生冲突的。我总是尽可能地避免冲突。我生气的时候也不会骂人,包括我的前妻,因为我不想伤害别人的感情或让他们难堪。我宁可把很多火气都压在自己心里,也不会轻易去伤害别人。那天我本来不愿和她发生冲突,我本来是想离开而不是争吵,但是她站在门口挡住了路,所以我就把她推到了一边,然后她就打电话叫来了警察。”

既然不想伤害别人,为什么还要暴力地推开前妻呢?心理学家相信,他的本意也许并没有想伤害前妻,但是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看到前妻挡在门口,就气血上头,上前推了一把,而这种“身体伤害”就成了他上法庭的铁的证据。这一推,就让前妻的前额撞到了墙角,受了伤,也让自己吃了官司。如果能提前想想后果,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不去采取行动,一切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呢?

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很多事情,有时难免会有不如意,很容易就会发火。但是,发火只会令事情更加糟糕,而冷处理则会显出你的大度,显出你的睿智。一个有涵养的人,是很少发火的,因为他们知道,生气无法解决问题,冷处理才会让一触即发的矛盾烟消云散。

费尔和米歇尔结婚后,由于两个人都非常自我,所以总是争吵不断,互不相让。米歇尔怀孕后脾气更坏,费尔一气之下,就有了外遇。等他们的女儿满一周岁后,两人就离了婚。当费尔和安娜再婚时,米歇尔在婚礼上大闹一场,说费尔是一个混蛋,不负责任,是感情骗子。说安娜是狐狸精,只会勾引别人的丈夫,最后还是会被费尔这个花花公子抛弃,弄得大家不欢而散,朋友们也看尽了笑话。

其实,安娜并不是费尔和米歇尔的第三者,她是在他们离婚之后才和费尔相识、相爱的。米歇尔的大闹让她很伤心,也很委屈,但她没有抱怨,也没有责问费尔,而是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来对待这件事。

米歇尔大闹婚礼时,安娜拦住娘家的朋友,让米歇尔尽情地发泄,丝毫不拦她。米歇尔骂骂咧咧,但因为没人回应她,只好愤怒又伤心地走了。第二天,安娜独自去看米歇尔和她的女儿,并给她们送去2万美金,说这是费尔和她的一点心意,希望孩子可以进好一点的托儿所,还说费尔对不起米歇尔,她很抱歉,只要她能补偿的,一定会尽力,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将心比心是最重要的。米歇尔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她后来也知道了安娜并不是第三者,而且这个女子竟然那么大度,任自己在她的婚礼上大吵大闹,已经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又见人送来了费尔从来没想过给的抚养费,就更加愧疚了。慢慢地,米歇尔也就不再去找他们的麻烦,而费尔也因为安娜的“大事化小”而更加珍惜这份婚姻。在两人的生活中,每次费尔发脾气,安娜总是安静地听着,等费尔累了,安娜就送上一杯茶水,说:“累了吧?那就喝口茶歇会儿吧。”如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喝过茶后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如果有一些原则性的事情,安娜就会在费尔冷静的时候说说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本来脾气很暴的费尔也不再乱发脾气,开始心平气和地和安娜过日子了。

如果米歇尔像安娜这样懂得“冷处理”,也许她和费尔就不会离婚了。安娜遇事很会“冷处理”,不仅让丈夫的前妻对自己慢慢消除了敌意,还让丈夫对自己更加依恋和感动。

的确,夫妻和情侣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磨合。磨合,就是一种“冷处理”。耳鬓厮磨,花前月下,当然美好。但是,舌头和牙齿也有碰撞的时候,何况是两个具有独立个性、独立见解的人?如果是两情相悦,就不要计较小节,出现了矛盾,千万不要火爆地发脾气,而要冷静下来,多点理性分析,多想想对方的好处,适时沟通,多向对方靠拢,还有什么隔阂不能消除呢?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有好处,它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宽容别人,也会殃及自身。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很容易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

心理平和,心情愉悦,也能让身体更健康。所以,当有些事情一时想不通时,不要去钻牛角尖,应暂时把它放一放,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遇事多一分冷静,学会冷处理,就可以大事化小,化干戈为玉帛,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和谐。

愤怒的时候,请尽量不要草率地下决定

在所有不愉快的情绪中,愤怒可以说是最难摆脱,也是最难控制、最具诱惑力的负面情绪。人在愤怒的时候,很容易失去理智,冲动地做一些事情,甚至作出遗恨一生的决定。情绪操纵术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请尽量不要草率地下决定,否则作错了决定,后悔晚矣。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男子出差回来,走到家门口,却听见了男人打呼噜的声音。他非常伤心,就默默地走开,发了一个短消息给老婆:“离婚吧。”老婆觉得很意外,认为老公一定是在出差时有了外遇,就同意了离婚。

三年后,两人相遇了,老婆忍不住问他当年为什么要提出离婚。得知是听到男人的打呼噜声之后,老婆忽然忍不住笑了:“你为什么不进去看看?”

“看什么?给彼此留点面子吧。好聚好散!”

“当年那是瑞星软件的小狮子。”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女性的愤怒是一种懦弱,而男性的愤怒却被认为是办事很有魄力。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男人因为当时不可抑制的愤怒,冲动地提出了离婚,却不知,那是多么幼稚的决定。看看已经为人妻的贤惠女人,男人岂是一个后悔了得?

冲动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在实际生活当中,冲动导致的损失也是不可弥补的。因为冲动,你可能从此失去一个你心爱的人,失去一个好朋友、失去一批顾客……因为人在发怒的时候,往往已经失去了理智,基本上无法支配自己的行动,从而做出让人后悔不已的事情。

在婚姻生活和朋友交际中,不能冲动;在工作中,我们更应该远离怒火。研究者发现,爱生气的员工往往十分冲动,做事不计后果。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需要、期望、目标能否得到满足,而没有考虑大局,想想公司的需要和目标。比如,如果老板在快下班的时候问他能不能加班赶完一个急活儿,他会生气地大声说:“绝对不行,今天我该做的工作我都做完了,我下班后不能加班。”然后就气冲冲地离开了。

这样的人往往认为老板是觉得自己“人善被人欺”,或者是自己的能力不一般才会被要求加班。所以,他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提升。而如果被提升的是别人,他就会愤愤不平,并且从此以后开始消极怠工。他会不断地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不能公平地对待我?”

可是,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会生这么大的气。明明知道生气会让自己的处境更糟糕,为什么还要生气,还要冲动地顶撞老板?

愤怒就像一面镜子,一面观察自己的镜子。看看这面镜子,你能看到什么呢?也许你像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也许你对自己和同事的期望太高。然而,也许有问题的不是他们,而是你自己。看看周围的同事,他们是不是也像你一样在工作时怨气冲天。如果他们做着同样的工作而没有生气,那你就应该问自己:为什么别人不生气而你却这么生气?

其实,冲动是一种最无力也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它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在你冲动地说一些话,做一些事时,愤怒往往像暴风骤雨一样来得猛、去得快,但在短时间内会有较强的紧张情绪和行为反应。当愤怒的情绪郁结于心时,会产生强大的力量,一旦发泄,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2006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决赛中,法国大师级球星齐达内,在加时赛的最后10分钟用头冲撞对方球员,用一张红牌为自己的世界杯生涯画上了句号,并导致整个球队把冠军拱手让给了意大利。

齐达内用头撞对方球员,很多人都说是因为意大利球员马特拉齐先辱骂了齐达内,故意激怒他,本性好斗的齐达内立刻情绪失控,冲动地做出了违规行为,被裁判红牌罚下。结果可想而知,齐达内的离场,让紧绷着弦的法国队失去了灵魂支柱,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会出现这种冲动的行为。队员们心绪不稳,气场也弱了很多,失败几乎已经定局。

冲动就像是在喝酒,一旦你喝了第一杯,就会一杯接一杯地喝下去,越喝越醉。愤怒就像酒瘾一样,让易怒的人控制不得,一旦陷入愤怒的情绪里就无法自拔。

一般来说,使自己生气的事,都是触动了自己的尊严或切身利益,很难一下子冷静下来。所以,当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眼看控制不住时,可以采用及时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放松,鼓励自己克制冲动的情绪。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告诉我们,在某些容易惹人生气的特殊情况下,不可意气用事,不要冲动。因为在缺乏周详考虑的情况下,头脑一发热,做事不加思考,极容易出事端,草率地做出伤害自己和伤害别人的事。

要想很好地操纵自己的情绪,就请远离冲动,不要草率地作一些冲动的决定,因为人一旦发怒,就会忘记一切,失去理智,错过解决问题和冲突的最好时机。人在愤怒的支配下,往往会伤害别人的感情和尊严,这样做,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请远离冲动,让自己平和地面对一切。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鼓起勇气

居里夫人说:“失败者总是找借口,成功者永远找方法。”这里所说的借口,也可以说是抱怨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在失败面前,人们总能找出种种借口,编织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的懦弱、错误和无能。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总是充斥着这样、那样的借口和抱怨,但是抱怨有用吗?

一位招聘经理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每次面试,我都会问应聘者‘你为什么离开上一家公司’。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我是想正面了解他对以前所在公司的评价。如果他说以前的公司多么多么不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不管这个人有多优秀,我都不会录用他。因为我相信,那些整天喜欢抱怨的人,做事也不会用心。”

事实就是这样,没有一个老板喜欢常常抱怨的员工,他们要的是结果,而不是各种借口和抱怨。当一个员工经常把不满、不幸的事挂在嘴边,过分抱怨自己太辛苦、太累、老板不重视自己……不仅不会得到同事和老板的同情,反而会让大家反感。

丹尼斯在一家电器公司做销售员。半年后,他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就愤愤不平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哪天惹急了我,老子就不干了!”朋友立刻说:“我举双手赞成你,丹尼斯,这样的老板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丹尼斯一怔,问:“为什么?”

朋友说:“如果你现在走,老板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还在这里时,努力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离开公司,这样,你的老板就会受到重大损失,会非常被动。”

丹尼斯觉得朋友说得非常在理,于是就停止了抱怨,专心地努力工作。事遂所愿,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工作,丹尼斯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朋友听说了他的业绩,就说:“现在是时机了,要赶快行动啊!”

丹尼斯喝了一大口啤酒,兴奋地说:“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不断给我加薪,并和我长谈过,准备让我做他的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对丹尼斯来说,抱怨让自己灰心丧气,只想辞职走人,但停止抱怨,努力工作,却换来老板的加薪和赏识。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与其抱怨老板不重视我们,不如反省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气候有冷暖,人生有四季。人生在世,有谁能事事如意?所谓的“万事如意”,只是人们的美好祝福,生活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平淡或者失意。面对失意,有人选择了坚强,有人选择了逃避,更多的人则选择了抱怨。然而,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面对不如意,只有勇敢向前,让自己更强大。而不是退缩,为自己找安慰。

比尔·盖茨说,一个善于为失败准备借口的人,无论怎么掩饰,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懦夫。面对问题时,与其怨天尤人,哭天喊地,不如鼓起勇气,向命运回击。

要想拥有没有抱怨的世界,首先要学会寻找原因,从源头去审视自己,我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才能彻底得到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尼维尔有五个兄弟姐妹,家境贫寒,他们的父母经常因为钱而吵架。母亲经常催父亲多挣些钱,以便能维持家里的开支,并能时不时为五个孩子买点儿好东西。但他们的父亲却往往是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就是大发脾气,抱怨老板不重视自己,抱怨老婆没有好工作,然后两个人就开始摔东西吵架。

忽然有一天,他们的父亲开始穿着衬衫打着领带,他们的母亲也不再抱怨。原来,老板让尼维尔的父亲做销售,而不只是在仓库搬运货物。一家人都非常高兴,开始和睦相处了一段时间。但好景不长,脾气暴躁的父亲很快开始和客户吹胡子瞪眼,气走了好几个公司的客户,被老板重新调到仓库不说,还扣了两个月的工资。这样一来,尼维尔一家又回到了以前那种近乎贫穷的生活。母亲非常生父亲的气,抱怨日益升级,两人最终离了婚。

其实,人生中并不总是事事如意,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适应它。既然无法改变什么,那就不要随意抱怨。要明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你所受到的待遇是有它“存在”的背景、条件和原因的。一个失败的人,自身也有欠缺的地方。所以,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了,一切都有可能改观。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都请停止抱怨,因为那没什么作用。抱怨只会让事情更加糟糕,而且伤人又伤己。要做一个能掌握自己情绪的人,就要学会端正心态,远离抱怨,用潇洒豁达的人生态度去生活。

舒解精神压力,活出健康人生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只是表达方式和生气的频率不同罢了。有的人会忍而不发,而有的人则喜欢尽情地发泄;有的人只是偶尔生气,而有的人则每天都会怒气冲冲。然而,没有人会主动去选择生气。

生气是基于我们神经系统的一种本能反应。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都有可能对彼此产生不满,从而心生怒气。而过度的愤怒会对一个人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你的不满还没有爆发之前,请把你的不满说出来,越早越好,而不要让愤怒之火把自己烧得遍体鳞伤。

愤怒就其本身的特性来说是短暂的。它就像拍打沙滩的波浪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对大多数人来说,5到10分钟之后,火气就下去了。但对某些人而言,愤怒会挥之不去,并有可能愈演愈烈。每个人都希望能快乐幸福、心境平和,但愤怒的潮水会将这一切淹没。

有一次,一个叫鲍比的男人找到心理专家金特里。鲍比说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他和女朋友之间发生了一件事,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他们本来为这个周末做了一些计划,但她突然之间就更改了计划,并且事先没有告诉自己,这让鲍比很不高兴。

心理专家金特里问:“如果我们把生气的程度分为10个等级,在你听说她改变主意的时候,你到底有多不高兴呢?”

鲍比说:“我觉得应该有4级。”

金特里说:“如果是4级,那你就不是不高兴,而是生气,或者说是愤怒。我把4到6级称为愤怒,而1到3级才是不高兴。那么,你有没有告诉你的女朋友你很生气?”

“没有,我只是把我的怒火埋在心里了,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然后我们就一起出去吃饭了,可是等了好长时间饭菜也没有上来,而在这期间,我心里的火气越来越大,我想那时候我的愤怒应该有6或者7级吧。”

金特里说:“二者是不一样的。6级意味着你非常愤怒,但7级表明你的愤怒是暴怒,虽然是轻度的暴怒,但仍然是暴怒。”

“那就是6级。”

金特里分析道:“那个时候你离暴怒只有一步之遥了。对于你的愤怒,你是否采取了一些措施呢?”

鲍比想了想说:“当时没有,我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和女友一起出发去看棒球赛了。可是还没有到达棒球场,我们就在车里吵了起来。我不知道是什么把我惹恼了,反正当时我非常生气,一拳打在汽车的通风口上,一下子就把它打裂了。我想我当时愤怒的等级有9级或者10级。”

其实,如果当时鲍比在刚刚感觉不高兴的时候就大胆地说出来,告诉他的女朋友,她这样不和他商量就改变计划,使他觉得不公平,以后这样的事情要跟他商量,也许后面的不愉快就不会发生了。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没有及时地说出自己的不满,结果导致自己越来越愤怒。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说出你的不满,越早越好。

一个朋友讲了一段他的灰色记忆:大学毕业后不久的那个夏天,对他来说可谓多灾多难:先是以运输为生的父亲出了车祸;接着是公司裁员,资历最浅的他被列入名单。这还不够,在大学就读的女友又来了分手信。心智还幼嫩的他,一时间仿佛觉得天塌地裂。可他生性骄傲,硬是咬牙离开了公司,给家里寄去了自己的生活费,心平气和地答应与女友分手。做完这一切,他一个人在大街上买了杯可乐。他一个人坐在遮阳伞下,看着一杯褐色的饮料,心情可想而知。可还没有等他喝上几口,就将杯子打翻了,可乐洒了一桌,也洒了他一身。就在那一瞬间,他突然泪流满面,压抑的情绪决堤了。

后来,他由脆弱到坚强,由幼稚到成熟。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人们,发泄并不代表软弱;相反,懂得发泄,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应对人生挑战。

每个人都会有不良情绪,而压抑是大忌,我们必须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只有这样,才能每天保持一种好心情。同样,如果一直把愤怒压在心里,以至有一天到了要爆发的地步,那这种爆发会产生什么后果,是不可预测的。

约翰在公司里的人缘很好。他性情温和、待人和善,几乎没有人看他生气过。有一次,一个朋友经过他家,顺道去看望他,却发现他正在顶楼上对着天上飞过来的飞机吼叫。朋友好奇地问他原因。

约翰说:“我住的地方靠近机场,每当飞机起落时都会听到巨大的噪音。后来当我心情不好或是受了委屈、遇到挫折,想要发脾气时,我就会跑上顶楼,等待飞机飞过,然后对着飞机放声大吼。等飞机飞走了,我的不快、怨气也被飞机一并带走了。”

回家的路上,朋友不禁想着,怪不得他的脾气这么好,原来他知道如何适时宣泄自己的情绪。

人活于世,不可能事事顺利,出现一些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船一样,必须要有些载重,才能航行。一味地压抑心中不快,并不能解决问题。在生活节奏紧张、繁忙的现今社会中,人们有必要学习如何舒解自己的精神压力,这样才能活出健康豁达的人生。

眼界要开阔,目光要长远

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人们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甩掉怨气,夯实做人的底气,已成为许多人面临的共同课题,而“忍”就是一则能让人保持良好心态的良方。“忍耐”从某种积极意义上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家也把“忍耐”看成是全身远祸的法宝;清代曾国藩则认为:“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法门。”人的一生是不断奋斗的历程,在这奋斗的过程中,也就是在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底气。毕竟,胜负得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具备忍耐的胸怀,那么,不管有多大的压力,都会风平浪静、转危为安。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可见,所谓的忍耐并不是懦弱,而是在积蓄力量。

20世纪20年代,有两家老字号的药店。一个叫万寿堂,另一个叫济世堂。两个老东家都是极其和善的,虽然离得很近,但相互之间泾渭分明,各做各的买卖,倒也相安无事。可是到了30年代初,万寿堂的后人继承了父业,对父亲的那种保守的经商之道极其不满,于是他便从价格、品种等各个方面进行改制,对济世堂药店展开了全面的攻势,力图挤垮济世堂,从而垄断当地的药店。

凭着自己年轻、敢想敢干,再加上世家的功底,几个来回,年轻人就把济世堂搞得非常被动。在万寿堂的强大攻势下,济世堂的经营每况愈下,虽然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仍然没有办法挽回这种局面,于是便宣告停业。

年轻人心高气傲,这一次大获全胜,自然趾高气昂,计划着更进一步的发展。他哪里知道,济世堂其实并没有完全垮掉,并未到非关门不可的地步。凭实力,济世堂也完全可以再与“万寿堂”好好地较量一番,但济世堂的老板却没有那样做。他忍下了这口怨气,不想直对万寿堂的锋芒,弄得两败俱伤,而是避开万寿堂的正面进攻,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迎接万寿堂的挑战。

不久,济世堂换了个地方,在远离万寿堂的一条街上重新开张了。既然不能与万寿堂同街经营,换个地方总可以吧?但新店把原来的大铺面换成了小门面,昔日大药店的气派已不复存在。消息很快传到万寿堂老板那里,他不禁心花怒放:济世堂,你已经被挤出了这条街,再也别想回到这条街上来与我争地盘、抢顾客了。得意之余的他没有进一步作出策略排挤济世堂,而是放了济世堂一马。

过了一些日子,济世堂的又一家分号开业了,还是小铺面,也仍然“躲”着万寿堂。有人便提醒说:“济世堂又开了一家分号,买卖不错,有可能是想东山再起,我们要有所防范啊。”万寿堂老板却并未放在心上。

后来,济世堂相继开了几家类似的小药店,和万寿堂的生意也不相上下,两家相安无事,似乎没有发生过抢夺“地盘”的恩怨一样。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三年之后,经过一番准备,济世堂突然宣布自己将在老店旧址重新开业。万寿堂的老板惊骇不已,他没有想到被自己挤走的济世堂还会东山再起,给自己造成了放虎归山之患。他打算像三年前那样发动一次商战,趁济世堂立足未稳,把它再一次赶出去,可很快发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他终于才明白济世堂在这三年中,已经开了许多的分号,分散经营销售,销量自然大得多。更令人吃惊的是,万寿堂早已在济世堂的层层包围中。

自济世堂总店恢复之后,生意十分红火,顾客络绎不绝,再加上分号的销售,每年的利润极其可观,而相比之下,万寿堂的生意则少了很多。

济世堂在遭到突然的“袭击”之下,没有做鱼死网破、两败俱伤的拼命挣扎的打算,而是暂忍一时之怨气,寻找良机,终于东山再起,压倒了万寿堂,夯实了自己的底气,为自己争得了一口气。

所以说,做人,眼界要开阔,要将目光放长远。一时的失败不算什么,不要为过去的事情生气、懊悔,重要的是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为自己争口气,如此下去,总有成功的一天。

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年轻的时候家里非常穷,总是穿妈妈做的布鞋出门。当走在学校或大街上的时候,总是觉得别人看不起他,说他老土。于是他攒了很久的钱,买了双皮鞋。他每天穿着皮鞋出门,他觉得这样会使自己有点底气,可事实上他心里一直觉得很不是滋味。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在金钱方面已不再窘迫,他觉得只要舒服,穿什么样的鞋都无所谓。他常常穿着布鞋,但是并没有觉得低人一等,反而看到许多敬仰的目光。

其实,一个人穿什么鞋、穿什么衣服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活得有底气。自卑往往会使人丧失做人的底气,丧失基本的自信。也正是因为自卑,没有勇气主宰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心态上就起伏不定,在行动上就犹豫不决,这样的人只会一生都碌碌无为。

人要自信,要夯实做人的底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向前。

天下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有打不破的坚冰

小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任创意总监陈兰的助理。这天,总经理办公室送来一份文件给陈兰,说是要三天后拿出一个创意草稿。当小王把文件送到陈兰的办公室时,她正在跟客户打电话,看了看小王手里的文件,陈兰摆手示意她放在桌上。可忙碌的陈兰接完电话后,一时忘了这件事,文件被埋在案头。三天后,当总经理向陈兰要这个方案的时候,她却完全想不起这件事。她叫来小王,一通呵斥,批评她办事不力。小王当着总经理的面,一个劲儿地解释,并把当时的情况形容了一下,这让陈兰很下不了台,不久以后就借故换掉了小王,小王感到非常委屈。

作为一个公司新人,最怕的可能就是被人误解了。面对直属上司的责难,生怕会在更高的领导面前失去信任。所以小王拼命辩解,结果却把事情越弄越糟。

如果你被误解,你会做些什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有些人认为,被人误解,没必要争辩,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自己;有些人会非常愤怒,极力去跟人争,跟人吵,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要知道,不论是被别人误解还是误解别人,只要是一种负面意义的误解——把美好误为丑恶,把善意误为恶意,把真诚误为虚伪,把正确误为错误,把鲜花误为毒草……都可以成为人生中的一层阴影,一种难堪,一种痛苦。

人际间的摩擦、误解乃至纠葛、恩怨总是在所难免,如果我们总是用仇恨的目光对待他人的误解,生活就只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要知道,纷繁复杂的人生总是会牵涉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随便哪一方面、哪一时刻的有意无意之间,都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误会。而且,误会比人际关系不良会更多一层痛苦,它是对原来美好关系的破坏。这种破坏并非主观的、有意识的、故意的,而只是因为互相的隔膜、沟通不畅和感情的客观障碍所致,是不难解决的问题。一句笑话,一个脸色,一篇文章,一封书信,一道传闻,一件用具……其实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所引起的误会。

有些误解初时不深,若不及时消除,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裂痕愈大,误会愈加深。而事实上,误解既已形成,不论是你遭到了误解或你可能正在误解别人,只要互相疏通,就能达到理解,使误会消除。

通常,在日常交往中,那些性格内向的,个性特别的,自视清高的,狂妄傲慢的,说话常信口开河的,爱挑剔小节的人很容易在交际中与他人产生误会。与上述这些人交往,不论是初次交往还是多次交往,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容易令对方产生歧意,是否可能遭到误解,或者自己是否对对方存有偏见和误会。

如果你已经自觉意识到遭到了误解,最简便的办法当然是直接与误解你的人解释交流,真诚相见。而不要搁在胸中,不要犹豫顾忌。你可以借一次家宴、一次公关活动或一次约会、一个电话互剖衷肠,把疙瘩解开,让两个人重归旧好。

如果对方把你视同仇敌,对你误解太深,已经对你形成偏见。那么,你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动用误解者亲近的并且信得过的人,让他在你们中间作桥梁,作媒介,把误解者的怨气和意见,把你的诚意和本心都通过这位中间人予以传达疏导。到了一定时机,你们就可以发展到直接解释交流了。记住,天下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有打不破的坚冰,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无论有多大的误会,最终总能化干戈为玉帛的。

一切前导和基础就在于当你受到误解的时候,能够宽容大度,主动地想办法去消除对方的误会,这是君子的度量,同样也会受到朋友的尊重;相反,如果当你受到误解的时候,如果对对方之误厌恶憎恨,压根儿不想去消除它,更不愿主动去做疏通工作,以为那样做会降低身份,丢了自己的面子,损伤了人格,那么不但误会不会被解决,反而会给别人留下话柄。

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意思是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算得上国家的君主。对我们而言,如果在小小的人际关系圈内也受不得丝毫委屈,那就只好形孤影单了。要明白,每个人都有缺点,所以不要计较太多,不要让误会纠缠着你,要把别人对你的误解一挥而去,做一个快乐的人。

用平常心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在家人、朋友或同事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一些知识和才能一般的人,往往能很轻易地得到理想的职位,拿着高工资;而一些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都很强的人,却在职场上处处碰壁。于是,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声:“公司太不公平了,为什么不给我多发奖金?”、“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高学历又有什么用?”、“这件事太不……”

的确,不公平的现象确实存在。可是抱怨、愤恨也无济于事,生活还得继续。

有人说,要想成功,就要给自己制订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用热切的渴望、积极的行动去实现它,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世界的不公。因为世事没有百分之百的公平,一味地追求公平只会让人心理失衡;一味地为了公平去争斗,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远离自己的目标。

况且,有时候,我们所认为的不公平,只是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因此,就更要放宽心了。

一个农场的葡萄熟透了,如果当天不把葡萄全部摘完的话,葡萄就会烂掉,而农场主自己又不可能在一天内把葡萄全部摘完。于是他到市场上找了一群人,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在今天帮我把葡萄全部摘完的话,我就给你们每人一块金币。”这群人听后非常高兴,就到葡萄园里摘葡萄。

中午的时候,农场主发现葡萄还剩了很多,看情况这些人不可能在天黑前把葡萄都摘完,于是他又到市场上找了一群人,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在今天帮我把葡萄全部摘完的话,我就给你们每人一块金币。”这群人听后,也非常高兴地到葡萄园里摘葡萄。

可是到下午2点钟左右的时候,这个农场主发现这批人虽然非常卖力地摘葡萄,但他们还是不可能在天黑前把葡萄全部摘完。于是他又到市场上找了一群人,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在今天帮我把葡萄全部摘完的话,我就给你们每人一块金币。”这群人听后,也非常高兴地到葡萄园里摘葡萄。

当日落西山的时候,葡萄终于全部摘完了。农场主先把最后一批人叫过来,给了他们每人一块金币,这群人高兴地走了。他又把第二次招来的人叫过来,每人给了他们一块金币,这群人并没有表现得非常高兴,但没有说什么,也走了。当他把第一次招来的人叫过来,给了他们每人一块金币的时候,这些人不高兴了。他们说:“为什么我们干的活儿比后来的这些人多,但给的钱怎么都是一个金币呢?”

很多人都会有同感。事实上,所谓的“不公平”感,其实是来源于与自己的劳动和报酬无关的其他人。是我们觉得人与人之间不公平。

人们因出身背景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公平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其实,公平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认识到这一点,也就不会再心有不甘,而去千方百计地追求百分之百的公平了。只要以平常心对人对事,就会获得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9OEOoZ/9lF2NfCrv23g5YbiX6mZ8EfZ+UYbqzFKLrxGpW2GMrX3IKHtvCIyg/dd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