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维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找公共租界的陈子良探长,借来了一个好东西。
等他回到中央巡捕房,谢立贞也回来上班了。
谢立贞在文件架里夹了两张按苏大维要求在乱葬岗拍到的照片递给他。
苏大维走进自己的房间,照片上三道车辙,除了他和汉奸的两辆车,另一道则是刚出厂没几年的福特v5,萧耕的宝贝座驾,还是谢立贞帮他向美国人特别订购的。
事情再清楚不过了。
葬礼上的那个人,虽然花了妆,但是以他过目不忘的本事,就是先前要抓的那个李师长!
华懋饭店,谢立贞和苏大维没抓到此人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在葬礼上,被这位大名鼎鼎的李师长揭穿他是日本人的爪牙,如何能心有不忿;
外面有那么多地方,为什么要在他家上演一场枪战?
难道是苏大维已经发现了密道!
既然已经识破他杀妻的不在场证明,为何又要故意隐瞒?
这小子真的打算摆他一道?
以苏大维的打算,这是要借机行事吗?
那目的是什么?绝不会真心真的替他除掉李师长吧!
想知道这一切,只能由他亲自上阵暗地跟着,看看这小子到底在耍什么花样?
埋尸荒冢,放火烧山,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
难道是他多疑?
不对,得再等等。
这是谁,为什么会有人半夜躲在荒无人烟乱葬岗?
为什么要等火都烧成这样了才往山下跑!
这两人,分明就是日本人要找的那两个国军的军官!
既然如此,索性将计就计,趁机立个大功也好。
不如找人跟着苏大维,等待时机顺便找出被藏起的严小二和其余同党。
坐收渔翁之利,岂不妙哉?
苏大维想到这里,惊出一身冷汗,萧耕这计划原本缜密无误,唯一的问题是老天爷不肯合作,半夜的一阵冷风居然破坏了他的全盘计划。
按照苏大维的推理,萧耕此人好大喜功,此事他应该还没有跟日本人汇报,也就不会现在交出李师长和金觉光。
而监视自己的人,也应该不是熟人,但是能够进出警察宿舍,想必是其他探长手下的人。
以金老爷子的能耐,金觉光没有带李师长回去,唐小仙迟迟又不与之联系,一定早就估计到肯定出事,不会主动来找两人。
严小二此刻的安全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金老爷子说的话,苏大维听进去了。
苏大维于是从陈子良那里借来了一个窃听器。
让早就看不顺眼萧耕的清洁工给装到他的办公室去。
接下来,苏大维和秦家宝以抓住害他儿子生病的僵尸的名义,若无其事的前往上海各区域进行调查,僵尸行踪成谜,所以调查范围将不限于法租界,还包括公共租界和华界。
上海滩这么大,以秦家宝的车技,要甩掉身后的尾巴,不过是小菜一碟。
为了不让谢立贞不被这件事影响,苏大维嘱托公共租界的陈子良探长,帮他完成监听。
苏大维和秦家宝,首先赶去了十六铺码头。
赵小云的身体怎么样了?现如今,只剩从她身上找出魉使者去向这唯一的法子了。
车开不进十六铺码头,如今这里已是一团乱,打架斗殴,你争我夺,层出不穷。
秦家宝带着苏大维,跟着上次给他消息的那个连家的小姑娘,总算绕道去了赵小云暂时居住的地方。
赵小云早先操劳过度,昨天又受了极大的刺激,已经米水不进了。
见到秦家宝时,恨不能杀了他。
苏大维赶紧拿出之前车士杰托自己拿给妻子的信。
信中车士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对妻子的深深的爱意,最后还提到了苏大维的“假死”计划。
赵小云看完这封信后痛哭流涕,她终于说出了一切。
原来,她随那个人来到上海后,因为得到了悉心的照顾,身上的病痛渐渐消失,精神状态也慢慢恢复了正常,她已经能够认出,面前的男人虽然顶着龅牙四的脸,却和从前的车士杰一样温柔善良。
为了唤醒赵小云的记忆,这个人常常跟她说话,买她喜欢的小吃,岂止是言行举止,连两人之间的悄悄话,和一些只有他们知道的往事,这个人都了解的一清二楚。
并且这个人,不光对自己,对那个孩子也很好,他对赵小云说,这个孩子虽然是仇人的儿子,但同样也是她的孩子,孩子是无辜的,他会珍惜他们。
这让赵小云非常愧疚,她最终没有在那个热面前表现出来自己的身体已经好转,因为这个猜想毕竟是太过荒谬的事情,而她也没有想好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可不久,她的孩子就出现了异常,整天不停哭闹,怎么都劝不住,从前在山洞的时候,孩子肚子饿,自己又找不到粮食和水的时候,那个妖怪就会让孩子吸食自己的血,孩子就会停止哭闹。
那时候她也糊涂,为了活命,只能如此。
但没有想到,在他们来上海不久后,孩子没有饿肚子,依然会出现相似的状况。
有一夜,她已经快要睡着了,忽然觉得胸口有点沉,一睁眼,是那孩子跳上了他们的床,赤红的双目在黑暗中发光,并且将獠牙对准了车士杰的脖子。
情急之下,她用自己的手臂拦住了孩子下去的嘴,那孩子撕咬着赵小云的皮肉,直到吸吮了到绽开的皮肤下流淌的鲜血,这才满意的停口。
这样的情形接下来又发生了好些次,赵小云见那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怕他终有一天会要了车士杰的命,只得带着那个孩子,连夜离开了。
她知道车士杰在华界做警察,为了让那个人找不着自己,便跑到了公共租界,暂时住在胡同里的一户好心人家里,帮人家洗衣衫为生。
没过多久,孩子又出现那种情况了,她只得用自己的血先让孩子吸食,防止他发狂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