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刻不容缓: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与救治

高血压等级不同,防治不同

高血压患者可根据病情进展的不同,制订合适的防治方案,不能一成不变采取最初的方案治疗,对于不同时期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以根据病情进展的情况来制订相应的防治计划。

高血压1期:主要特点为,血压上升,超过血压诊断标准,但是没有心脏、脑、肾脏损害。也就是说,检查心脏无扩大,肾功能正常,没有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也没有血管意外表现。眼底、心电图、X线都正常。也就是说,此阶段的高血压患者仅仅表现为血压上升。患者的收缩压为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为90~99毫米汞柱。

防治方案:此类高血压患者应当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诊,可以先通过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低盐饮食、降低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适宜锻炼等。如果进行半年到一年的治疗之后,效果仍然不是很好,可以进行药物治疗。

高血压2期:主要特点为:血压上升,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而且伴随以下几项中的任意一项:左心室肥厚(检查出心界向左下扩大,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能证实);尿蛋白或血肌酐轻度上升;眼底动脉全部或局部痉挛、狭窄。此阶段患者的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柱。

治疗方案:每2个月进行一次随访,了解血压控制情况之后,可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非药物治疗,同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在进行非药物治疗3~6个月治疗之后效果仍然不是很好,可增加药物治疗。

高血压3期:主要特点为:血压持续上升,并且伴随以下几项中的任意一项:高血压脑病或脑溢血、脑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视神经盘水肿。此阶段患者的收缩压高于18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110毫米汞柱。

防治方案:每1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及早发现高血压危险,控制血压水平,加强规范降压治疗,并且按时服药,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咨询医师,了解靶器官损害预警和评鉴,之后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学会自测血压,掌握血压动态

高血压患者或健康老年人可自行购买血压计,在家中自测血压或帮助家人测血压。自测血压的方法非常简单,可根据自测血压值调整降压药剂量。但是,多数人在测量血压的时候容易忽视一些细节,使得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所以,正确的测量血压的方法非常重要。

一、血压计的购买

提到测量血压,就不得不提及血压计的购买问题,血压计共分为三种: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式血压计、气压式血压计,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特点,那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才好呢?

水银柱式血压计:这种血压计应用最为广泛,该血压计的袖带宽度、长度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14岁以上成年人宽度为14,长度可绕上臂一周以上,小儿应当使用儿童专用袖带,否则,测量的血压值偏低。这种血压计准确性、可靠性高,误差小,但是较重,不易携带,而且里面的水银易漏出,导致环境污染或汞中毒。此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时候需要用听诊器听管音,不易掌握。

电子式血压计:电子式血压计大都和普通血压计、电子分析控制端相连,计算机能够自动加压,同时根据情况控制加减幅度,通过测量血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振动测量血压,分成腕式和手臂式两种。血液黏稠度较大的老人由于微循环不畅,因此,腕部、手臂血压相差较大,最好选择手臂式血压计,能够避免较大误差。此种血压计外观轻巧,携带方便,容易测量,显示清楚,心率、血压测量可一次完成。但是这种测量方法会受到周围环境、袖带滑动、摩擦等影响,相对于水银柱式血压计误差较大。

气压式血压计:此类血压计压力显示器与钟表相似,利用的是气压泵原理测量血压,国内应用较少。此类血压计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但是误差较大,不准确,刻度字数小,视力、听力不好的患者不宜应用。并且,此类血压计易损不易修。

二、测血压前做好准备工作

测量血压的时候,室内应当保持安静,室温最好在20℃左右。并且,测量血压之前一定要放松,可以深呼吸一两次稳定情绪,之后休息半小时左右。提醒大家,测量血压以前不能喝酒、咖啡、浓茶,也不可吸烟。测血压的时候采取坐姿或卧姿都可以,肘部和前臂可放到同心脏水平的位置。

三、测量时间要正确

血压波动有昼高夜低的特点,并且,白天时血压会出现波动,上午6∶00~10∶00和下午4∶00~8∶00的时候出现血压上升的高峰值。因此,想要判断药物疗效,应当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测量血压值:早晨刚睡醒的时候,此时的血压反应的是降压药作用是否可以持续至次日清晨;服用降压药2~6小时后,将测量结果同最高值比较,能够反应药物最大降压效果。

四、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用右臂测量血压,但是有些人两臂血压相差较大,应当同时测量后取平均值。对于半身瘫痪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应当测量健康一侧手臂。

测量血压的时候,要将袖带缠到右上臂,气囊中间处压到肱动脉,气囊下缘放到肘窝上2.5厘米处,袖带宽度可容纳1~2根指头即可,之后把听诊器放到袖带下肘窝肱动脉处。

然后,慢慢充气,压迫动脉,使得动脉血流停止,从感觉脉搏消失的时候开始继续加压,迫使水银柱上升30毫米汞柱。

边听脉搏,边将袖带放松,放松袖带的速率为2~3毫米汞柱/秒,等到压力下降到某种程度时,听诊器里面听到血流声时血压计上的数值即为收缩压。

继续将袖带里面的空气放出来,听诊器中的声音会越来越微弱,直至消失,这个时候,血压计记录的数值为舒张压。

测量血压的时候要将上肢向外伸展45°,手掌朝上,不管是躺着还是坐着,肘窝和心脏都应当处在水平位置。通常情况下,上衣袖应当卷到手窝处,如果袖口过紧,会勒到上臂,应当脱下袖子,测量过程中要放松手指,不能攥拳。

绑袖带的时候,袖带应当和肘窝相距一横指,袖带松紧度为能伸进1~2根手指。肱动脉位于沿小指一直向上至肘窝的地方,从内向外慢慢挪动即可扪到动脉搏动,将听诊器放到此处。注意,听诊器应当放到袖带外面。

压力囊放气的时候,一定要缓慢,通常为2~6毫米汞柱/秒。通常情况下,明确听到的声音为高压,没有声音为低压,特殊情况时声音变小为低压。看数值的时候,眼睛视线应当同刻度平齐。

在血压和病情稳定的时候,每周选出一天测量血压,测量3次,三次的时间分别是:上午吃药前、吃药后3~4小时、晚上临睡前。若1天内测量的3次血压值都不在正常范围中,可继续测量2天,或调整用药,情况仍旧没有得到改善应当及时咨询医生。

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之前情绪一定要平稳,避免紧张、兴奋、焦虑、发怒、忧郁等不良情绪。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如何防治

高血压和高血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血脂的升高会加重高血压病情。资料显示,很多高血压患者血压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比正常人高很多,同时伴随着脂质代谢紊乱,但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较低。此外,很多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高血压,二者为因果关系。

高血压、高血脂均为冠心病的诱因,高血压患者如果并发高脂血症,患上冠心病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二者并存,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比任患一项高,所以,高血压伴随高血脂的时候更要积极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压会持续上升,进而出现全身小动脉硬化,会影响组织器官中的血液供应,进而导致严重后果,成为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里面,心、脑、肾损害最为严重。

在我国,每年有150万以上的人死于卒中和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者高达数百万,所以,高血压为中年之后心血管病的主要诱因。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高血压对于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很多并发症可能同其他疾病并存,引发的并发症不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当提高对自身病情的重视程度,不能掉以轻心,积极控制血压,能够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

通常情况下,高血压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病,病情缓慢,不易察觉。并且,多数高血压患者最后死于脑卒中、冠心病等高血压并发症,使得高血压患者误认为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引发死亡,而高血压本身对人体并无大碍。实际上,预防高血压并发症首先要做的就是预防高血压。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主要和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引发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有关。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除了应当注意日常用药之外,平时应做好饮食调养工作,多吃些具有降脂之功的食物,如新鲜果蔬、豆类食品、燕麦、黑木耳等,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高血压患者正确的饮食习惯:

一、主食以谷类为主

主食讲究粗细搭配,可以在粗粮里面添加玉米面、燕麦等,保持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总量在55%以上。

二、热量分布要均衡

高血压患者不能饥一顿饱一顿,也不能偏食、厌食,晚餐不宜太丰盛,也不宜吃夜宵。膳食的成分中应当添加足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纤维、微量元素等。

三、新鲜果蔬应多食

应当确保每人每天新鲜果蔬的摄入量在400克以上,同时注意增加深色、绿色蔬菜摄入的比例。

四、增加豆类食品摄入量

多吃豆制品,不但能够降脂,还能够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每天干豆的摄入量应当在30克以上。

五、燕麦应多食

燕麦中含有降脂、控糖成分,它的保健功效非常理想。研究发现,燕麦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并且能够控制血糖、减肥、通便。老年人服用燕麦粥的时候应当多添加些水,不但能够降血脂,还能够补钙,可谓是一举两得。

六、黑木耳

黑木耳能够调节血脂黏稠度,还能够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研究发现,每天吃5~10克黑木耳,连续吃50~100天,血液的黏度就会降低,所以,吃黑木耳的人不易患脑血栓、心肌梗死。

七、以植物油为主

膳食成分应当降低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加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饱和脂肪酸的产热量不能超过总热量的10%,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7%~10%。增加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膳食中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能超过300毫克。

八、清淡饮食

平时尽量少吃油腻、煎炸、腌制食品,烹调的过程中最好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脂。那么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的日常生活都有哪些宜忌呢?

1.运动。适度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如果进行适量运动,不但能够有效增加身体热度,还能够增加体内内源性热原质,加快体内脂肪、糖类、蛋白质分解,利于血脂分解,还能够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清除,进而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延缓脏器衰老。因此,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要坚持锻炼身体,但是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尤其是老年人,应当以散步、打太极拳为主。

2.戒烟限酒。烟酒能够促进高血压、高血脂,因此,患者应当戒烟限酒。

3.控制盐的摄入量。有学者发现,高血压和盐敏感相关,部分盐敏感的人有钠泵基因突变,而这种突变有遗传性,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摄盐过多会出现高血压,而有些人摄入盐过量却不会发病。非食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过度减盐会影响糖、脂肪代谢,而对食盐敏感的高血压患者必须减盐,日常摄盐量应当在5克以下,对上述患者均不会有太大影响。

4.考虑脂质代谢的影响。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脂质代谢影响。研究发现,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适宜药物为乌拉地尔、呱唑嗪等α受体阻滞剂,它们既能够降压,也利于脂质代谢。但是有些降压药物会对脂质代谢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促进动脉硬化,如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均有这种副作用。

5.药物的配伍。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之后,如果高血脂症状并未好转,并且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时候,要在医生指导下与高血脂药物配合使用。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如何防治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比普通人患脑卒中的风险大3~6倍;收缩压从120毫米汞柱上升到140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发生率会提高3倍;单纯性收缩压从140毫米汞柱上升至159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发生率会上升40%。

如果血压升得很高,并且长时间不受控制,会引发脑功能动脉硬化、管腔变窄或闭塞,进而引发卒中,因此,高血压为引发脑梗死的重要因素。并且,高血压可能会引起脑部血管薄弱处形成微动脉瘤破裂出血,因此,高血压为脑出血的主要诱因。

那么高血压患者应当如何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呢?

1.稳定血压。血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发脑卒中,高血压患者应当在医师指导下服降压药,因此,应当避免服用大剂量降压药短时间内大幅度降压,通常情况下,2~3个月内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为宜。

2.稳定血脂。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出现脑卒中的概率更大些,因此,降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稳定血脂水平。

3.预防血凝。血小板凝集为出现脑卒中的病理因素,高血压患者可通过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常用药物为小剂量阿司匹林。

4.规律生活。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懂得调节自己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疲劳、情绪波动大,平时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熬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多锻炼身体,每天的运动量保持在半小时左右,量力而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没事可以散散步、扭扭秧歌、做做保健操等。

5.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很容易出现高血压,而此类患者的血管也非常容易受损,进而引发卒中。积极、有效控制糖尿病对于脑卒中的预防来说非常重要。

6.心理调节。此类患者平时应当保持豁达的胸襟和开朗的心态,懂得进行自我排解。平时可为自己增加些文娱活动,如书法、绘画等,对于身心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7.多喝水。平时应当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尤其在睡前、晨起之时,喝上适量的温开水更是有益身心健康。

8.畅通大便。便秘会加重腹压,进而引发血压上升,排便的过程中如果用力过度可能会诱发脑卒中,因此,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膳食,适当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以免发生便秘。

9.提高警惕。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发病以前都会有先兆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剧烈头痛、头昏目眩;四肢无力或麻木、吐字不清;突然精神恍惚,晕厥;情绪突变,暴躁或淡漠;常常打呵欠、嗜睡;经常呕吐或呃逆等。

那么,高血压患者平时应当如何规范自己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好地避免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发生呢?

一、摄入高钾食物

研究发现,每天进食大量新鲜果蔬的人出现脑卒中的概率更小,说明富含钾的果蔬有预防卒中之功。这是因为,高钾食物能够调整细胞内钾、钠比例,降低体内钠水潴留、血容量,还能够降血压、预防脑卒中。

二、摄入富含类黄酮、番茄红素的食物

研究表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因为坏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同时抑制其硬化能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类黄酮和番茄红素能够捕捉氧自由基,进而避免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并能够很好地预防血管狭窄、血凝块堵塞脑血管。日常应当增加富含类黄酮、番茄红素的食物的摄入量,此类食物主要包括胡萝卜、南瓜、西红柿、辣椒、草莓等。

三、饮食多样化

患者的日常饮食应当遵循多样化的原则,均衡摄入五谷根茎类、鱼肉蛋类、奶及奶制品、果蔬、豆类、油脂类等,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充足的营养素。

四、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研究发现,平时多吃富含硫氨酸、赖氨酸、葡氨酸、牛磺酸的食物,不但能够维持正常血管弹性,还能够改善脑血流,促进钠盐排泄,有助于预防脑卒中。

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膳食纤维为人体血管、肠道的清道夫,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如各种果蔬、糙米、全谷、豆类等,不但能够帮助身体排便,还能够预防便秘、稳定血糖、降胆固醇。

六、注意控制体重

出现卒中的患者通常由于行动不便而大大降低活动量,因此,每天的耗能量也会相应降低,所以,一定要限制热量的摄入,以免发生肥胖。

七、注意戒烟限酒

虽然适量饮酒对于血液循环有益,但是过量饮酒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进而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使得营养摄入不均衡。香烟里面的有害物质种类很多,这些有害物质容易导致微血管收缩,还会阻碍血液循环,进而增加卒中的发病率。

八、不能过量摄入甜食

甜食吃得太多,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进而诱发动脉硬化。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避免食用过甜食品。

九、不能吃得太咸或调味过重

平时尽量避免食用腌渍食品和腊味食品、蜜饯等,烹调的过程中也应当减少调味料的使用。因为太咸或调味过重的食物钠含量过高,容易加重脑卒中。

十、不能摄入大量兴奋神经的食物

平时少喝肉汤、鸡汤能够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少喝咖啡,因为咖啡中富含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此外,酒、浓茶、刺激性调味品都应当忌食。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如何防治

器官衰竭为高血压患者晚期病变恶化之后的并发症,最初会表现为单一器官受损,慢慢地可能会增加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器官受损。而众多器官受损之中,肾功能衰竭是最常见的。

肾脏为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也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一旦高血压对肾脏产生损害,还可能会因为肾脏对体液平衡的调节和血管活性物质等代谢障碍,增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不管哪种病因导致的肾脏损害,控制高血压对于肾脏病变的防治都是非常有益的。

肾脏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和高血压之间关系密切,高血压早期时,肾脏病变表现为饮水过多的时候容易出现水肿或饮食过咸后血压上升,而后,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会慢慢降低,导致尿液增多,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排泄量上升。治疗不及时,就会出现轻度到中度肾内小动脉硬化、萎缩、纤维化、肾功能衰退,血肌酐会上升等,并且,血液中尿素氮和血尿酸的量会增加。

血压不断上升、肾动脉的硬化程度越来越高,进而影响到肾小管的排泄、吸收,使得体内产生或代谢出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有毒物质在体内堆积,这就是尿毒症。尿毒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至严重阶段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全身系统症状。

高血压患者如果已经达到了尿毒症阶段,血压就很难控制在理想水平了,而且还要忍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痛苦,甚至还要通过肾脏移植手术来延续生命。

高血压患者应当经常观察自己的肢体是否出现浮肿,夜尿有没有增多,因为上述症状很可能预示着肾功能的损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那么为了预防高血压合并防肾功能衰竭都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尽量避免服用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很多药物、毒物对肾脏均有损害作用。就拿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已经出现了肾功能异常,应当停用利福平,避免大剂量服用解热镇痛剂、阿霉素、氯尿嘧啶等。

二、预防感染

高血压患者应当时刻预防感染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应当立即使用抗生素,但是禁止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免加重肾功能恶化。

三、控制好血压、血糖高

血压会加重肾功能恶化,所以要严格控制血压,通常情况下,血压应当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若血糖过高,应当及时应用胰岛素,以降低肾功能衰退的速度。

四、早发现、早检查

高血压患者夜尿多,出现蛋白尿或短暂性血尿,应当及时检查肾功能,检测24小时尿蛋白量。那么此类患者在饮食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1.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当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但并不意味着过少摄入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摄入得太少会消耗肌肉和内脏组织,因此,一定要摄入优质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的利用率较低,代谢之后产生大量含氮废物,因此不能任意食用。而动物性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利用率较高,可适量食用。

2.适量增加热量。适当的食物的摄入,如植物性油脂、蛋白粉等。因为限制蛋白质的情况下,米饭类的摄入量受到了限制,易导致热量不足,体内蛋白质被消耗,尿素量增加等,身体会慢慢消瘦,身体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

3.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要补充适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活性维生素D、叶酸、铁等。

4.维持钙平衡。钙不足的时候,应当增加牛奶的摄入量,也可以补充适量的钙或维生素D,能够降低继发性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率。

5.控制水分的摄入。肾脏衰竭,并且排尿量降低的时候,水分会蓄积体内,进而增加心血管负荷,引发全身水肿、体重上升、咳嗽、呼吸加速等,并发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包膜炎。并且,会由于透析中过度脱水而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症。因此,应当避免大量饮水,可适当漱漱口、嚼口香糖,以缓解口渴之感。

6.控制钾离子的摄入。钾离子广泛存在与肉类、深绿色果蔬、干豆之中,肾功能衰竭的时候,肾小管再吸收功能、肾脏清除率会降低,进而引发血钾蓄积。血钾过高会引发严重心脏传导、收缩异常,引发心搏无力,甚至死亡。肾功能衰竭的时候,要避免食用钾离子含量过高的果蔬,尽量不要吃生的蔬菜。烹调的过程中,蔬菜最好用开水烫一下,之后过滤其中的汤汁,再用油翻炒,以降低钾的摄入量。

7.控制钠离子的摄入。盐、酱油、番茄酱等调味品中都含有大量钠元素,腌制食品、罐头中含钠量也很高,钠本身能够调节水分平衡和肌肉活动,肾功能不全的时候不能将体内多余的钠离子排出体外,进而引发高血压、水肿、腹水、肺积水等,加重心脏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心力衰竭。所以,日常生活中避免上述食物的摄入,尽量以天然食品为主,烹调的过程中可适当添加葱、姜、蒜、辣椒、五香、肉桂等调味品,在增加食物口感的同时能够避免高钠。

8.控制磷离子的摄入。磷的主要功能为强化骨骼,几乎每种食物中都含有磷,肾衰竭患者会因为肾脏而不能正常工作,将多余的磷堆积在血液里面,引发高血磷,会导致皮肤瘙痒、骨骼病变。所以,患者应当慎食高磷食物,食物在进行烹调以前可以先放到开水中烫一下,能够去掉部分磷元素。

高血压合并肥胖症如何防治

肥胖和高血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肥胖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儿童时就患上肥胖症,很容易出现血压波动。而20~30岁的肥胖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比同龄正常体重者高一倍;40~50岁的肥胖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50%。

调查发现,身体的超重程度和高血压之间也有关系,体重越重,高血压的发生率就越大,中度肥胖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为身体超重者的5倍,为轻度肥胖患者的2倍。那么肥胖患者到底为什么诱发高血压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1.肥胖患者血液总量上升,心脏血液的输出量大,每分钟排到血管中的血液量增多,这是肥胖患者出现合并高血压的主要诱因。

2.肥胖患者血液里面的胰岛素和普通人相当,但是肥胖者大都有多食习惯,而多食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刺激交感神经功能,引发血管收缩,进而增大血管外周阻力,引发血压上升。高胰岛素血症还会导致肾脏增加钠的回吸收,提升血容量,引发血压上升。

3.还要提醒患者注意,和正常体重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合并脂质异常、糖尿病,再加上肥胖者体力活动比较少,因此容易出现动脉硬化。变硬的血管难以随血液排入而扩张,使得血压进一步上升。

但是,高血压合并肥胖的患者通过减肥之后,高血压症状能够得到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恢复正常。不但如此,减肥还能够改善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同时增强患者体质,因此能够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若通过减肥之后,血压仍旧不能降至正常水平,应当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高血压合并肥胖的患者应当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每次吃饭的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平时可增加适量杂粮、粗粮的摄入,利于身体健康;多吃些新鲜果蔬、高纤维食物;烹调过程中以清淡为宜,烹调的方法以蒸、煮、拌为主,尽量避免食用油炸、腌制之品。

为了减轻体重,高血压合并肥胖的患者应当控制热量的摄入,同时增加运动量,尽量不要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食物;注意减少零食热量,比如花生、瓜子、干果等;减少快餐食品的摄入,如薯条、炸鸡、奶油等;戒烟限酒。

此类患者平时可增加大白菜、茄子、番茄、豆芽、芹菜、竹笋、牛奶、豆浆、鱼、虾、蒜苗、冬瓜、大豆及豆制品、海带、木耳、香菇、山楂、燕麦片、苹果、柚子等的摄入。

为了防止超重,首先应当从控制饮食、增加体育锻炼方面入手,尤其应当控制脂肪摄入量。此外,坚持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时间紧迫而终止锻炼。将合理膳食、运动锻炼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控制体重、血压。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如何防治

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应当懂得如何控制血压。首先,应当了解冠状动脉供应特点。冠状动脉系统里的大部分分支行走在心肌中,心肌收缩会使得心脏壁内和心腔内压力增大,挤压冠脉分支,加大血流阻力,使得冠状血流迅速下降,甚至有些血流由于受到压力而向外膜血管中倒流。

血压水平与冠心病死亡率呈现出直线相关,血压下降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长期患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救治,会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死于冠心病。

冠心病也叫缺血性心脏病,简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为冠心病主要发生因素之一,其主要诱因为高血压通过影响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内膜通透性,进而引发动脉壁改变。

内皮细胞功能出现障碍,内膜表面不平滑,大量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聚集到内膜上,黏附的血小板和单核细胞会释放生长因子,同其他生长因子一起会引发平滑肌细胞从中层迅速游离到内膜,通过结石让结缔组织增生,进而引发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进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想要预防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应当合理调整饮食,限制饮食里面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并且要及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的摄入量,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平时应当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在一定程度降血脂、降血压、减轻体重,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循环。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坚持锻炼者要比久坐者冠心病的发病率低。

提醒高血压患者,清晨为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间,这是由于清晨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较高,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会导致小血管收缩,引发血压上升,甚至引起心肌缺血。并且,此时人体中的血液黏稠度较高,易形成血栓、并发症。

及早发现、治疗高血脂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同冠心病的相关疾病,尽量消除、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于冠心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吸烟很容易诱发冠心病,调查发现,在35~54岁死于冠心病的人里面,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四五倍,戒烟之后,心肌梗死、冠心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并且,戒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由此可见,吸烟量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密切。

冠心病患者都应坚持哪些好的饮食习惯呢?

一、饮食七八分饱即可

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200只猴子分成两组,每组各100只,一组猴子随意吃饭;而另外一组饮食定量供应,每次只让它们吃七八分饱。

连续如此,10年之后,任意吃饭的猴子肥胖多,胆囊炎多,死亡近半;而饮食七八分饱的猴子大都身材苗条,体型适中,多数长寿。此项研究表明,过量饮食不但会导致身体热量、脂肪、葡萄糖摄入过量,进而引发肥胖,也容易使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多,加重动脉硬化危险。此外,过量饮食之后,血液会集中在胃部,加重心脏负担,进而诱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

二、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通常情况下,健康人每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应当维持在10克左右,即相当于400克蔬菜,或100克水果膳食纤维的量。蔬菜、水果中富含大量膳食纤维,如四季豆、菠菜、芹菜、红薯、芋头等。膳食纤维不但有助于减肥,还能够预防结肠癌、乳腺癌、胃癌等,便秘等患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通便之功。并且,蔬菜中营养丰富,尤其是红黄蔬菜,富含类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能自行转化成维生素A,有明目、抗癌等功效。

三、多吃黑木耳

1983年,美国的一位心脏病专家发现一位华裔患者血凝时间延长,血黏度降低。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得知这位患者常常到“中国城”里吃“木须肉”。通过反复研究之后,确定血凝时间延长、血黏度降低为木须肉里面的黑木耳所致。

1985年,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每天吃10克左右黑木耳能够明显抗血小板聚集、凝集、降低胆固醇之功,其抗血小板凝集之功同小剂量阿司匹林相当。

四、肉类食物摄入有原则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以蔬菜和粮食为主,但是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的选择范围逐渐扩大。可有些人虽然明知身患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肥胖等症,却仍然忍不住吃肥肉,因为肥肉味香,能解馋。其实,肉类中坏胆固醇含量很高,大量摄入容易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所以,要严格控制肉类食物的摄入。

还有的人,听说肉类食物中胆固醇含量高而改吃素食,这种做法也是有偏颇的。肉类食物中优质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为人体正常生存、活动提供充足能量。所以,人体每天应当摄入足量蛋白质,每日瘦肉的摄入量更应当保持在100克左右。

牛肉、猪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食用此类肉时最好选择较瘦的部分,鸡肉要去皮烹饪,肉馅应当选择上好的瘦肉。动物内脏,包括肝脏、肚、肠、腰子等富含胆固醇的肉类,都应避免食用。此外,火腿、腊肠、午餐肉、肉罐头等胆固醇含量也非常高,应慎食。

煮和蒸都是非常好的烹饪方法,能够让脂肪充分流入水中,煮肉的过程中可以将漂浮的油脂撇出,以减少脂肪的摄入。

五、限制食盐的摄入

食盐虽然不会直接引发冠心病,但是食盐却和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有密切的关系。长久以来,食盐里面的钠元素一直被认为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之一,并且认为过量摄入食盐会加重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当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高血压患者将每天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即使没有患上高血压的健康人也应当限制食盐的摄入,不能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此外,食盐里面的钠离子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来说有诸多不良影响,甚至会加重患者心功能衰竭。每天摄入的6克食盐也包含着调味品中的盐量。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如何防治

心力衰竭就是指心脏各个机构或功能出现病变,使得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进而引发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了心力衰竭,而此病也成为老年人患病、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导致心力衰竭的因素很多,而血压上升为心力衰竭的重要诱因。血压长期偏高,尤其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很容易出现心力衰竭。

从中医的角度上将,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应当从补心、健脾、补肾入手,不但能够充足心气,还能够改善心脏功能。

中医认为,心病及肺,若肺出现病变,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至膀胱;而脾主水谷之运化,肾主水液、司二便,脾肺肾脏亏虚,水液代谢就会紊乱,水饮泛溢于外,或停聚体内,或上凌心肺而下肢水肿、胃肠道瘀血、腹水、肺瘀血、肺水肿等,所以,治疗心力衰竭之水饮痰浊,要分清脏腑。利水能够减轻心脏前负荷,进而改善心功能。但是气虚时间过久会损阴,若长期大量使用渗湿利水之品,会耗液伤阴,导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甚至阴竭阳脱。

不管是气虚、阳虚,还是水湿痰浊,都可能导致血脉瘀阻、血行不畅,所以,血瘀经常会贯穿整个疾病历程,在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在益气温阳的同时加活血化瘀之品,这样就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脏后负荷。

那么哪些饮食习惯能够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防治有益呢?

一、钾的摄入要平衡

钾的摄入量平衡与否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临床上,常见缺钾引发的严重心律失常、肠麻痹、呼吸麻痹等,而且容易诱发洋地黄中毒,引发严重后果。因此,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要增加含钾量高的食物的摄入,如橘子、香蕉、红枣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服用药物钾,或者服用含钾较高的利尿中草药,如金钱草、鱼腥草、茯苓等。

还要注意,如果排泄钾的量低于摄入钾的量,会引发严重高钾血症,多出现在严重心力衰竭、伴随着肾功能减损、应用保钾利尿剂不慎的患者身上。轻度患者可控制钾和钠的摄入量,同时停用保钾利尿剂。中度或重度高钾血症应当及时应用药物。

二、补充维生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低钠饮食的时候会觉得食之无味,再加上胃纳较差,因此,应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入,必要的时候,可口服维生素B、维生素C等。维生素的缺乏对于心脏健康不利,如缺乏维生素B1容易导致脚气性心脏病,还可能诱发高排量型充血性心衰竭。

三、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心脏病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较差,出现胃肠道水中、瘀血,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所以,摄入的食物应当容易被消化,最开始可食用流体食物、半流体食物,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四、钠盐的摄入要适宜

钠盐的摄入量增加很可能会加重原本出现的心力衰竭症状。为了预防、减轻相关症状,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无盐、低钠、低盐饮食。其中,无盐饮食就是指烹调的过程中不添加食盐和酱油,全天饮食之中含钠量低于70毫克。低盐就是指烹调的过程中,食盐的用量不超过2克/天。低钠就是指除了烹调的时候不添加食盐和酱油外,全天摄入食物的含钠量应当低于500毫克。

五、电解质摄入应平衡

钙和心肌收缩之间关系密切,低钙能够减弱心肌收缩,高钙会引发期外收缩和室性异位收缩,因此,保持钙平衡对于在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增加镁元素的摄入对于此病的治疗有益,因为镁元素能够解除心脏中的毒性物质,以维持心脏正常的工作节律。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镁元素的摄入量不足或服用利尿剂药物,使得镁元素的排出量过高或吸收不足,引发镁元素浓度下降,不及时纠正,会加重心力衰竭,进而诱发洋地黄中毒。

六、宜摄入多糖碳水化合物

此类患者多糖碳水化合物每日的摄入量应当保持在300~350克/天,容易消化,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较短,胃排空快,能够减少心脏受胃膨胀的压迫。最好选择富含淀粉和多糖的食物,防止摄入过量蔗糖、甜点等,以免出现胀气、肥胖、甘油三酯上升等。

七、饮食有度

心脏病患者的饮食要有度,每天总热能应当分成四五次摄入,以降低少餐后胃肠过度充血,以免增加心脏负担。晚餐要清淡,并且晚餐时间宜早,晚餐过后就不要再吃任何食物了。

八、脂肪摄入不能过多

过量摄入脂肪会抑制胃酸分泌,影响胃肠消化功能,还可能会包绕心脏、压迫心肌,或腹部脂肪过多引发横膈上升,压迫心脏,出现闷胀不适。此外,脂肪产热量高,不利于消化,容易增加胃部不适。因此,肥胖患者要控制好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60克。

九、热能、蛋白质摄入量不能过多

通常情况下,蛋白质的摄入量是不用严格限制的,每天每千克体重1克,每天50~70克,但是,蛋白质有着特殊动力学作用,很可能会增加机体代谢率、心脏额外能量需求,因此,严重心力衰竭的时候,蛋白质的摄入量也是要进行限制的,每天每千克体重0.8克。并且,肥胖对于循环、呼吸都是不利的,尤其是出现心力衰竭的时候,可能为更加严重的诱因。肥胖还会增加心脏本身的负担,所以,患者的体重应当维持在正常水平或略低于正常水平,应当选择低热能食物。

十、水的摄入量不能过多

有学者认为,普通患者每日液体的摄入量保持在1000~1500毫升,可根据病情和个体习惯而定,若心力衰竭较严重,特别是伴随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排水能力降低,可能会诱发稀释性低钠血症,为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诱因。应当在采取低钠饮食的过程中控制水分摄入。一旦出现上述状况,可以将液体摄入量限制在500~1000毫升,同时采取药物治疗。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如何防治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患者伴随着糖尿病,二者被称作同源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两种疾病在病因、影响、危害上有一定的共通性,所以经常合并发作。

高血压为糖尿病心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收缩压每下降10毫米汞柱,与糖尿病相关的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死亡率都会下降10%以上,降压治疗能够将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发生率降至74%。

在糖尿病患者里面,一半以上的II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所以,和非糖尿病患者比起来,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可能性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终末期盛衰的风险比普通患者高五六倍,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糖尿病、高血压的并存提高了心、脑、肾、靶器官发生的风险,并且常常伴随着其他心血管疾病,如白蛋白尿、血脂紊乱、高凝状态等。

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中若合并高血压,那么患左心室肥大、微量白蛋白尿、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就会增大一倍。

那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当如何用药呢?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如果已经达到130/80毫米汞柱,应当采用非药物治疗,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限盐、调节饮食结构等,如果持续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后,血压仍然没有降到130/85毫米汞柱,应当服用适量降压药物,通常情况下,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抗结剂、α1受体阻滞剂、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等。并且,此类患者还应坚持适宜的饮食习惯,下面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

一、了解食物特性

首先,患者应当掌握各种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特别是含糖量。并且,还要明确哪些食物自己不能吃,哪些食物要少吃,哪些食物可以适量多吃些等,还应当懂得营养价值相同的食物之间的交换方法。

二、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患者应当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每天摄入的每种食物都应当进行热卡的计算。

三、控制主食的摄入量

通常情况下,休息的患者每天主食的摄入量应当保持在250~300克;轻体力劳动者每天主食的摄入量应当保持在35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天主食的摄入量应当保持在450~550克。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土豆、山药、粉条等,如果食用上述食物可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主食可轮换食用或混合食用,能够提高营养价值。

四、粗细粮的搭配

主食定量之后,应当尽量多吃粗粮、豆类、蔬菜,这些食物中富含粗纤维、维生素、无机盐,能够有效预防血糖吸收过快,还可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便秘等。

五、不宜过量饮酒

酒中富含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能为身体提供热能,每克酒精的产热量高达29千焦,长期饮酒,对肝脏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容易引发血清甘油三酯上升,少量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饮酒之后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饮酒。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正在进行体育活动,应当注意,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同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那么运动之前应当摄入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情况下,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减少胰岛素的注射量,同时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防止出现血糖浓度过低。

六、不宜大量吃水果

水果容易消化、吸收,并且富含果糖、葡萄糖,因此食用水果后血糖会迅速上升,不利于患者病情的缓和。患者可以根据血糖、尿糖来控制病情,灵活掌握水果的食用量、食用种类等。

七、不宜使用过量甜食

高糖食物容易被机体吸收,因此会诱发血糖上升,进而增加胰岛素负担,加重病情。所以,此类患者不能食糖、果糖、蜂蜜、甜食,也最好不要喝含糖饮料。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如何防治

高血压患者容易患高尿酸血症的诱因虽然到目前为止尚不明确,但是可能的因素如下:高血压引发血管病变,会导致组织缺氧,使得患者体内乳酸生成增多,乳酸会抑制尿酸自肾脏排出,进而引发血液尿酸量上升;利尿药一直为抗血压的首选药物,但部分高血压患者服用噻嗪类利尿剂降压时间过久后,血容量会下降,使得尿酸在肾脏中大量重吸收,进而增加尿酸含量。尿酸患者虽然不一定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但血尿酸长期处在高水平,患者容易痛风。

研究发现,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时候,患者容易出现肾功能不全、冠心病、脑梗死等症,那么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当怎样控制病情呢?

(1)高血压和高尿酸都会对肾脏产生损害,所以,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当在选择降压药的过程中应用一些能够保护肾脏的药物。此类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有报道称,氯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是目前唯一一种既可以降血压,又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药,而且此药物降压持续的时间长,对心、脑、肾等脏器都有很好的保护之功。所以,氯沙坦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降压药物。

(2)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能够在医生指导之下服用促尿酸排泄药物。若患者合并痛风,还要针对痛风进行治疗。现在,常用促尿酸排泄药物包括丙磺舒、磺吡酮。但是要注意,尿路结石患者和每日尿酸排出量超过600毫克的患者不宜服用此类药物。并且,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当多喝水,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防止尿酸盐沉积到尿道之中,形成结石。

(3)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水杨酸类药物治疗疾病。常见噻嗪类利尿药包括:双氢克尿噻、氯噻嗪等;常见水杨酸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赖氨酸阿司匹林等。

介绍完此类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再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类患者的饮食宜忌有哪些:

1.蛋白质摄入要适量。标准体重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克,全天蛋白质摄入量为40~65克,应当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可适量摄入无核蛋白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但是要注意,无论摄入哪种蛋白质,都应当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碳水化合物摄入要适量。热量主要来源应当是植物性食物,如面粉、米等,但是不能过量,因为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会增加尿酸的排出、生成。

3.均衡饮食。慢性痛风或缓解期痛风的患者应当均衡饮食,可适当放宽嘌呤摄入限制,自由选择嘌呤含量较少的食物,注意,每日嘌呤的摄入量应当低于75毫克。平时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过度饥饿、饱食,平时多喝水,少吃食盐、酱油。

4.增加水分的摄入。平时多吃些水分含量充足的水果、食品,每天液体的摄入量应当维持在2000~3000毫升,这样就能够保证排尿量,促进尿酸排出,肾功能不全者应适量饮水。

5.控制脂肪摄入。此类患者每日脂肪的摄入量应当保持在50克左右,能够促进尿酸正常排泄。限制总热量的过程中,患者体重会发生变化,但是要注意,短时间减肥是不可取的,因为热量突然大量减少,容易诱发酮血症。酮体、尿酸争着排出体外,尿酸的排出量就会降低,容易促进痛风急性发作。因此,日常应当以素食为主,少量食用肉类、禽类、鱼类等,食用时可将其放入沸水锅中烫一下,充分排出肉中的嘌呤,降低嘌呤的摄入量。

6.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急性痛风患者每天嘌呤的摄入量应当在150毫克以下,防止增加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平时不可食用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沙丁鱼、鲤鱼、扁豆、干豆类、肉汁、肉汤等。

7.禁食刺激性食物。刺激性较大的香辛料、调味品都是应当限量食用的,如酒、辛辣调味品等。

妊娠高血压如何防治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指的是怀孕五个月之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症,重者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这种疾病严重威胁着母体和胎儿的生命安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不明确此病的诱因,所以很难完全避免。但是也不用过分担心,因为确诊的妊娠高血压只要定期做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注意休息就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妊娠期高血压症呢?

1.高血压。血压不低于140/90毫米汞柱,或者血压比怀孕以前或怀孕早期时升高25/15毫米汞柱,最好测量两次,间隔时间为6小时。

2.蛋白尿。单次尿蛋白不低于30毫克,最少检测两次,间隔时间为6小时;或者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低于0.3克。

3.水肿。体重增加高于0.5千克/周是隐性水肿。可以按照水肿的严重程度将其分成局限踝部及小腿(+);水肿延及大腿(++);水肿延和会阴部、腹部(+++)三个级别。

根据上述三个指标来判断高血压:仅有高血压,伴随或不伴随水肿,不伴随蛋白尿。

那么妊娠期高血压都有哪些危害呢?

1.脑。容易引发脑部动脉痉挛,导致脑组织缺血、水肿,进而表现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甚至脑部血管收缩,伴随血管栓塞,有点状出血,患者还常常会昏迷。

2.肾脏。肾脏缺血,毛细血管栓塞容易引发肾功能受损,进而出现尿少、蛋白尿,甚至肾功能衰竭。

3.心脏。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会引发心肌缺血、水肿、点状出血和坏死。因为周围动脉痉挛,会增加阻力,加重心脏负担,出现心脏衰竭。

4.肝脏。重度妊娠高血压容易导致表面出血,进而出现上腹部不适,血肿、甚至肝破裂出血。

5.眼。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缺血和高度水肿的时候,会伴随眼花、视力模糊等症,甚至出现暂时性失明。

6.对母体和胎儿。妊娠高血压容易导致胎盘早期剥离、脑出血、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产后血液循环障碍等。脑出血、心力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妊娠高血压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

7.对胎儿的影响。孕妇本身病情越严重,对胎儿的影响就会越大,重度妊娠高血压为早产、宫内胎儿死亡、死产、新生儿窒息或死亡的主要诱因。

那么妊娠期高血压的高发人群有哪些呢?

年轻初产妇和高龄初产妇;体型矮胖者;营养不良,尤其严重贫血患者;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双胞胎、羊水多、葡萄胎发病率高;有家族史,比如孕妇的父母辈曾出现过妊娠高血压;冬季和初春寒冷季节气压上升,容易导致妊娠期高血压。

那要怎样做才能预防妊娠高血压呢?

1.妊娠早期测量一次血压,之后定期检查血压,尤其在妊娠36周之后,每周都要观察血压和体重变化,有没有蛋白尿和头晕等自觉症状。妊娠如果出现在寒冷冬季,应当加强产前检测,秉承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2.妊娠中、晚期营养要充足,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非常有帮助。因为母体缺乏营养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

3.轻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当严密监测母体和胎儿,直到妊娠37周,如果病情仍然没有好转,可以根据产科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终止妊娠。

4.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胎龄如果大于37周,应当立即终止妊娠,胎龄小于5周要促胎肺成熟之后再终止妊娠。

5.对于有妊娠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来说,妊娠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各项指标的检测。孕前患上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的患者也应考虑妊娠高血压的发病。

那么妊娠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都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饮食秉承高蛋白、高钙、高钾、低钠原则。孕妇应适当增加蛋白质、钙、钾的摄入,同时注意低钠饮食。可多吃些鱼、肉、蛋、奶、新鲜蔬菜,及时补充铁和钙,少吃过咸食物。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都应当保持在100克左右,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遵循上述原则,就能够很好地预防妊娠高血压。

2.增加钙和锌的摄入。调查发现:增加钙和锌的摄入量能够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孕妇平时可适量增加鱼类、奶类、虾类等食物的摄入。

3.合理饮食。孕妇一定要遵循合理饮食的原则,控制体重的增加。

4.补充硒元素。研究发现,硒元素和妊娠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密切,硒元素的主要来源为各种食物,如海产品、动物肝脏、瘦肉、谷麦等。随着妊娠时间的推移,孕妇体内的硒元素含量会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孕妇体重硒元素的缺乏会随着病情的严重而加重,补充硒元素之后,平均动脉压、尿蛋白、水肿等都能够得到改善,进而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

5.控制脂肪摄入。尽量避免摄入动物脂肪,可用植物油脂代替,因为植物油脂不但能够为胎儿提供充分的脂肪酸,还能够协助清除多余脂肪。

6.控制热能摄入。肥胖孕妇如果摄入过量能量物质,很容易患上妊娠高血压,所以,孕前超重或者是本身就已经患上高血压的女性应当控制热能摄入,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7.限制钠盐摄入。钠盐的摄入应当控制在6克以内,并且避免高盐食物的摄入。如果本身喜欢咸味食品,可用部分钾盐来代替钠盐,以改善烹调口味。或是用葱、姜、蒜等调味品代替味精、鸡精、酱油等调味料,以降低钠盐摄入量。 y8k+5/m5hqhSh3/fcASgOIahcPA7niTybszdEp+2Fp1wV1AY8vIJ6ONeqDGU4O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