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血压的解读、救治及用药 无形杀手:揭开你的神秘面纱

高血压,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调查显示,在我国,平均每15秒钟就会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高血压为目前最重要、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人口日趋老龄化,除非广泛采取有效的措施,否则,高血压的发生率会继续升高。

高血压会引发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疾病,并且随着血压的升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肾脏疾病的发病概率也会增高,人体中的心、脑、肾都会受到严重的危害。

一、心脏

从发病机制上看,高血压对于脏器的损害,以及引发脏器病变是个漫长的过程。临床资料表明,高血压首先危害的就是心脏。调查结果显示,收缩压在120~139毫米汞柱的时候,冠心病发作风险比收缩压低于120毫米汞柱的时候上升40%。由此可以看出,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血压迅速升高还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加速心力衰竭。

高血压对心脏冠状动脉会产生损害,对心脏细小动脉的损害较小。血压上升,冠状动脉就会扩张,刺激血管内皮下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动脉壁胶原蛋白、弹力蛋白、黏多糖增多,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容易进入到动脉壁里面,久而久之,形成纤维增生。此外,平滑肌细胞内溶酶体增多,对动脉壁上胆固醇的清除率就会降低,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出现粥样硬化,心肌供血量下降,被称作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

研究表明,高血压引发的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并且调查显示,冠心病患者里面一半以上的人都存在高血压病史。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高血压对于心脏冠状动脉的损害很严重。

高血压通常容易使心脏结构、功能发生改变。由于血压长期高升不下,左心室长期受累,负担日趋加重,左心室就会由于代偿而逐渐扩张,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处在心功能代偿期,除了偶尔会出现心悸、气短等,不会出现其他症状。

代偿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左心衰症状,稍微活动就会出现气喘、咳嗽、心悸、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甚至出现肺水肿。X线检查和心脏超声等影像检查可能显示出左心室肥厚。所以,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得不好,很可能会在数年之后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

二、肾脏

肾脏是泌尿系统中的重要脏器,有很大作用,对肾脏危害较大的因素除了炎症、细菌感染以外就是高血压了。

病理研究表明,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是从细小动脉开始的,初期时,没有明显肾脏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只是某些肾单位出现纤维化玻璃样变,另一些正常肾单位代偿性肥大。随着病情的发展,肾脏表面会呈颗粒状,皮层变薄,出现萎缩,进而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发展成尿毒症。所以,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是个漫长的过程。

肾功能代偿不全的时候,很可能会因为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口渴、多饮、尿比重低等症。肾功能不全,继续发展的话,尿量明显减少,全身水肿,会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血液中的肌酐、非蛋白氮、尿素氮都会升高,双侧肾脏呈现出对称性轻度缩小。

肾脏功能不全或发展为尿毒症,对于肾脏的损害都是不能逆转的,当然了,肾脏功能不全阶段的患者注意保护肾功能,合理用药能够维持较长时间,随着肾移植、血液透析的出现,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期会延长,无论如何,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很大,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

三、大脑

高血压主要通过影响动脉血管危害脑,高血压早期,血管不会出现明显器质性损害。如果持续多年高血压,血管壁会慢慢硬化、失去弹性,管腔会越来越狭窄、闭塞。脑中的小动脉肌层、外膜不发达,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较差,长时间血压升高、血压波动大、精神紧张、降压药使用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引发脑血管病。

临床高血压引发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高血压脑病、腔隙性梗死等。脑出血为晚期高血压常见并发症。防止脑出血要从控制血压入手。因为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出血量、紧急处理情况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很大。脑出血的病死率较高,幸存者大都会留下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

四、眼底

眼底检查不但为眼科疾病诊断的依据,也是判断高血压程度、了解预后的重要检查手段。高血压对眼底产生的损害主要包括:

高血压发病早期,眼底检查多正常,若血压长时间增高,视网膜动脉容易硬化,随病情发展而出现视网膜渗出、水肿、出血,甚至视神经盘水肿,若治疗不及时,眼底会出现放射状蜡样小黄点,会引发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等,最后出现失明。

通常将眼底病变分成四级:第一级为视网膜小动脉稍出现狭窄、轻度硬化;第二级为视网膜动脉明显硬化,动脉出现“眼线反应”,动静脉出现交叉症状;第三级会加重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第四级伴随着视神经盘水肿。

病变程度的分级显示的是高血压进展程度,也就是眼底改变级别越高,高血压患病时间越久,病情越重。特别是视网膜出血、渗出和视神经盘水肿的时候,预示着体内重要脏器,如脑、心、肾等都有着不同程度损害。特别是出现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时候,说明已经发展到了不能逆转的程度。

何为高血压

现在,高血压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一旦患上高血压,就必须终生用药、预防并发症,因此,确诊为高血压之后,患者应当树立长期治疗的思想。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血压。血压就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单位面积侧压力。由于血管有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之分,因此,血压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血压、静脉血压之分。通常我们提到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血管内的血液就像水管里面的水一样,水对水管会产生压力,血液对血管同样会产生压力。水的压力取决于水塔容量和水管粗细,水塔里面的水越多,水管越细,水对管壁的压力就会越大,反之则越小。血压也是如此,血管扩张时,血压会降低;血管收缩时,血压会上升。主要影响血压的因素为动脉血压调节系统,即增减血容量、扩缩血管,或二者同时存在。

等到心脏加强收缩输血时,动脉里面的血压会上升,这个时候的压力被称作收缩压,也叫“高压”;心脏舒张回血的时候,动脉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为舒张压,也叫低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二者间的差额被称作脉压。

血压用毫米汞柱(mmHg)来计量,它与法定计量单位千帕的换算方法为1毫米汞柱约等于0.133千帕,也就是约7.5毫米汞柱为1千帕。

那么血压是怎么形成的?人体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等,它们相互联结,构成了基本封闭的管道系统。正常心脏是个力量很大的肌肉器官,就像是个马力非常大的水泵,它昼夜不停地工作着。心脏舒缩过程中,血液就会在身体的各个器官里面不停循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过程,无论心脏属于收缩还是舒张情况,都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我们平时测量的“血压”,其实就是对上臂肱动脉的血压测定,是对大动脉血管的间接测定方法。

血压的高低和血管弹性、外周血管阻力、心排血量、神经—体液感受器调节相关,各种原因导致的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血管阻力上升、神经—体液调节失常、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量增大,都会形成高血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定义高血压: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不低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不低于90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收缩压不低于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的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高血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下面就来仔细介绍一下高血压的特征:

1.“三高”

高血压的“三高”就是指: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患病率高:1991年,中国高血压患者共有9000万人,同时以每年350万人的速度增加,到1998年底,已增至1.1亿人,平均每三个家庭就有一个高血压病人。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18.8%,全国高血压患者达到了1.6亿人。致残率高: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率很高,在脑中风患者中,约有75%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40%的患者重残。死亡率高:高血压和心血管病占全国人口死因的41%。

2.“三低”

高血压的“三低”就是指: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知晓率低: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有53%的人检测过血压,44%的人了解自身血压水平。199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6.3%,农村为13.7%。服药率低:城市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为17.4%,农村为5.4%。但最近的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服药率已上升到28.2%。控制率低:未正规服药,虽然服了药,但血压并没有被很好地控制。1991年的全国调查显示,高血压的有效控制率不足3%。就是说,100个患者当中仅有3个人的血压被控制在正常水平,这就是为什么高血压会那么容易引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

原发性高血压没有明确的高血压诱因,占高血压总人数的90%以上。除了以上因素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等,以及精神因素,都可能促进高血压的发生。

医源性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所谓医源性高血压,其实就是医生用药不当而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超出正常值,进而引发的高血压,也叫药物性高血压。

此类高血压临床上并不多见,但是大家应当提高警惕。了解医源性高血压能够帮助我们区别原发性高血压和其他原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避免使用诱发高血压的药物,进而预防医源性高血压的出现。

到目前为止,医源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没有对其进行系统分类,可根据常用、可能引发高血压的药物种类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包括各种肼类抗抑郁药、帕吉林及呋喃唑酮等,主要是拮抗单胺氧化酶和其他酶类,阻碍细胞内外儿茶酚胺灭活,也就是阻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失活,使得血管收缩作用上升,临床表现包括:心慌、全身血管搏动、剧烈头痛、面色潮红、出汗、血压上升,大概有1/3患者颈项强直,出现恶心呕吐;有些表现出危象,如极度衰竭、血压显著上升、半身不遂、昏迷,甚至死亡。多数患者危象消失之后不会伴随明显后遗症。应以治疗为辅,预防为主,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尤其是帕吉林,出现严重升压反应的时候,可以反复注射酚妥拉明5~10毫克,直到严重不良反应消失。

二、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为育龄妇女的基本避孕措施,有些妇女服用避孕药后血压可能会上升,其发生率小于18%,停药之后,血压会逐渐恢复平稳。目前认为避孕药导致的血压上升和雌激素含量过高有关。雌激素能够增加肾素分泌,引发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浓度上升,而血管紧张素II会导致血管收缩,促进钠进入细胞中;还会导致醛固酮分泌上升,钠水潴留,进而引发高血压。此类高血压可通过停服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措施改善。

三、其他药物

主要包括具有糖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甘草等,导致血压上升的机制可能和糖皮质激素容易引发钠水潴留相关;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吲哚美辛等,此类药可减少体内前列腺素生成,进而使得血压上升;损害内脏药物导致的高血压,如非那西汀;直接导致血管收缩的药物,如麦角胺、毒扁豆碱和相关碱类。

上述药物引发的高血压虽然并不常见,但是高血压患者还是要慎重使用这些药物。降压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应当排除上述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

白大衣高血压、假性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有的患者看到医生就会紧张,如果这个时候医生要求患者测量血压,患者的血压就会立刻上升,但是医生离开之后,血压又会恢复到平稳状态,此即为高血压白大衣现象,意思就是说医务人员在场的时候患者的血压就会反射性上升。

美国的医学家曾经对三组患者进行过对比实验,实验人群中,292人以前被诊断是可疑高血压,42人已患高血压,37人血压正常。首先让医生为他们测量血压,同时做好记录,之后在每个人身上安一个动态血压监测器,24小时中每15分钟记录1次(晚上的时候每30分钟做1次记录)。结果发现,20%可疑者和50%患者血压波动处于正常范围。说明日常生活活动量并不会对血压产生显著影响。医学家认为,一看到医生血压便上升,其实就是对血压测量的条件反射,多出现在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或年轻临界高血压患者身上。其诱因可能为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受抑制。并且指出这种现象的高血压患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或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都能够消除或减弱上述现象。

可能有些人会对此表示怀疑,怎么可能有人看到医生血压就上升呢?实践证明,高血压白大衣现象的确存在,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的人也可能存在。有的人根本没有高血压病,但测量的时候血压却偏高。专家提醒,尤其是女性,被医生诊断出血压偏高的时候最好做一次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以免误诊。

我们通常提到的血压,就是指血压计从体外间接测量得到的血压值,要通过气囊加压在某个肢体上,阻断血流,之后放气,并且监听动脉搏动声音,听到动脉搏动音是收缩压,动脉搏动音消失是舒张压。若动脉壁硬化严重,则不能用正常压力阻断血流,只能通过高压力才可阻断血流。如今已证实,有些老年患者间接测量出的血压值很高,直接测量血压的结果却很正常,此即为“假性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能够通过直接动脉内测压确诊,或增加气囊内压力,让它远远超过桡动脉压,这个时候假性高血压患者会因为动脉管壁的硬化触摸到条索状桡动脉,而动脉管壁仍然较软的患者则不能触摸到桡动脉。假性高血压的出现率较低,但随年龄增长,发生率会逐渐增高,所以,周围动脉很硬、血压很高的高血压患者,若没有明显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伤,可以考虑是假性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患者的脏器血管出现动脉硬化,常常会伴随着脏器供血不足,其舒张压也不是很高,很难耐受降压治疗,通过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所以此类患者未确诊之前不能贸然进行降压治疗。确诊之后要治疗动脉硬化、脏器供血不足,以消除动脉硬化易患因素,逆转动脉硬化,进而保护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高血压病因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血压上升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体重因素、营养因素、精神和心理因素等。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每种因素和高血压的“渊源”。

一、遗传因素

很多临床调查资料显示,高血压为多基因遗传,同一家庭里面集中出现高血压患者,并非由于他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所致,而是遗传因素决定的。遗传性高血压患者共存在两种类型基因遗传:携带高血压病主基因,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高血压;携带高血压病副基因,如果这些人没有其他诱发高血压的因素,就不会发病,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手段从形态、生化、功能等方面查出这些遗传素质。

二、体重因素

体重和血压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有关资料表明,超重、肥胖的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比体重正常的人高2~3倍。前瞻性研究证明,在某段时间内体重增长快的个体,血压增长相对较快。我国人群研究结果表明,不管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都表明体重指数偏高,即为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三、营养因素

现代人的饮食日趋营养化,但高血压的人数却呈现出了递增趋势,因此,有专家开始研究膳食结构和血压调节之间的关系,较多的研究认为,过多摄入钠盐、过度饮酒、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比值低,都可能诱发高血压。而膳食中增加钾元素、钙元素,以及优质蛋白质的量能够有效防止血压升高。

四、精神、心理因素

研究发现,从事紧张度高的职业,如司机、电话员、会计、统计人员等,高血压的患病率比普通人高很多。这就说明高血压容易出现在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同时缺乏体力活动的人群中。

五、吸烟

吸烟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导致血压升高。专家研究发现,吸两支烟10分钟之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都会上升,进而引发心跳加速,收缩压、舒张压上升。吸烟者很容易患上恶性高血压,而且容易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死。此外,香烟中的尼古丁还会降低降压药的疗效,因此,防治高血压的时候还要注意戒烟。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也能看出,很多因素都和高血压的发病有密切关系,高血压病还可能为遗传、营养、体重、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高血压的病情分期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并非传染性疾病,通常情况下,可根据高血压和受损器官损害程度对高血压进行分期。我国将高血压分成了三期:

高血压1期:主要特点为,血压上升,超过血压诊断标准,但是没有心脏、脑、肾脏损害。也就是说,检查心脏无扩大,肾功能正常,没有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也没有血管意外表现。眼底、心电图、X线都正常。也就是说,此阶段的高血压患者仅仅表现为血压上升。此阶段患者的收缩压为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为90~99毫米汞柱。

高血压2期:主要特点为,血压上升,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而且伴随以下几项中的任意一项:左心室肥厚(检查出心界向左下扩大,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能证实);尿蛋白或血肌酐轻度上升;眼底动脉全部或局部痉挛、狭窄。此阶段患者的收缩压为160~179毫米汞柱,舒张压为100~109毫米汞柱。

高血压3期:主要特点为,血压持续上升,并且伴随以下几项中的任意一项:高血压脑病或脑溢血、脑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视盘水肿。此阶段患者的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110毫米汞柱。

高血压患者本人或医生若可以掌握高血压分期,依据不同时期通过不同手段治疗高血压,就能够收获不错的成效,进而改善高血压预后。

高血压的危害非常大,它会导致动脉压力异常上升,动脉血管就像流水管道,而心脏如同水泵,管道中的压力突然上升,泵就会加大力量将水泵到管道中,时间久了,泵就会受到损害;并且,长期高血压如果不及时降压,心脏会由于过度劳累变得肥厚,进而引发心脏功能衰竭,此即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管道中压力过大,脆弱、硬化的血管会破裂,发生在脑血管中,即为血性脑卒中。同样,肾脏中的毛细血管丰富,这些微细血管长期受高血压影响会出现硬化、狭窄,功能也会受损,进而使得肾毛细血管不能顺利排出体内毒素,使得毒素残留在血液中,久而久之,引发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出现高血压后不及时治疗,心、脑、肾三个重要脏器均会受损,进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而等到此时再想治愈可就困难了。所以,定期检查身体对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

高血压对人体器官的损害

高血压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因为它虽然没有显著的自觉症状,但是却会影响到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发各个器官功能衰竭,那么高血压究竟对人体器官有哪些损害呢?

一、对心血管产生损害

高血压主要损害的是冠状动脉血管,会使冠状动脉变得狭窄,出现粥样硬化,心肌供血量减少,进而引发冠心病。此外,高血压还会使心脏结构、功能发生变化。血压长期上升,会加重心室负担,左心室由于代偿变得肥厚、扩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

二、对大脑产生损害

高血压主要损害的是脑动脉血管,长期高血压会使动脉壁缺氧,进而导致营养不良,血管壁逐渐硬化、丧失弹性,管腔也会越来越狭窄,最终闭塞;或长期血压上升、血压波动较大、精神紧张、降压药使用不当,引发脑动脉痉挛等,促进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高血压脑病、腔隙性脑梗死等,脑出血病死率很高,疾病幸存者也会落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三、对眼睛产生损害

虽然高血压对眼底的损害出现得较晚,但随着高血压级别的上升,眼底改变级别会越来越高,病情越来越重。如果出现视网膜出血、渗出、视神经盘水肿,则说明体内重要脏器,如心、脑、肾都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四、对肾脏产生损害

泌尿系统会将体内的“废水”排出体外,肾脏为泌尿系统中枢,一旦高血压出现,就会损害肾脏,等到肾脏代偿功能不全的时候,损害就变成不可逆的了。

五、高血压和高血压病的区别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能将高血压和高血压病区分开来,认为它们就是一回事儿,高血压不过是高血压病的简称。实际上,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高血压其实只代表一个症状,而并非独立的疾病。很多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皆可能伴随血压上升。但这种高血压为继发上述疾病之后,常常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并非独立疾病,也称作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90%以上。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发现其发病原因,临床上认为动脉血压升高是它的主要特征,但是会随病情的进展而加重,心、脑、肾等脏器受牵连,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如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脑出血等。

二者的病理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同,原发性高血压只能通过积极治疗才可有效预防并发症;而继发性高血压应先治疗原发病,之后才能有效控制血压上升,仅仅通过降压药是很难控制病情的,因此,临床上遇到高血压患者时,应当首先排除其他疾病引发的高血压,才能更好地诊断疾病。

高血压的高发人群

如今,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高血压却多了?实际上,高血压的发生是有缘由的,而且有些人群是很容易患上高血压的,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人群。

一、肥胖者

研究发现,人体脂肪量和血压水平呈正相关,肥胖人群血压明显高于正常或偏瘦者,并且,多数肥胖者还伴随着高脂血症。肥胖患者大都喜欢吃咸食、酸食、辣食,使得食量大增,并且,肥胖者大都不爱运动,身体的产热量低于热量的消耗,使得脂肪大量堆积在体内,不能进行正常代谢,机体的血糖、血脂显著高于正常水平,进而诱发高血压。

二、吸烟和饮酒者

吸烟会引发肾上腺活动频率加快,进而加速心跳,导致血压上升,并且,香烟中富含尼古丁,能够抑制降压药功效。而大量饮酒,酒精浓度会短时间达到高峰,刺激血管的同时兴奋神经,加重心脏、肾脏负担,进而引发高血压。

三、爱吃咸的人

食盐的摄入和血压水平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每日食盐的摄入量提高2克,收缩压、舒张压会分别增加2.0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一旦钠离子和氯离子过量,心室血液充盈量、输出量便会增大,增加心血管负担,还会导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进而加重肾脏排泄负担,诱发高血压。

四、儿童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儿童由于家长不当的喂养而吃成了“小胖墩”,长期摄入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为儿童患上高血压埋下了隐患。此外,现在的儿童学业繁重、压力较大,占用了休息、玩耍时间。再加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使得很多孩子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全身血管紧张收缩,进而引发高血压。

五、中青年

研究发现,每周工作时间越长的人越容易患高血压和心脏病,这就是为什么中青年工作者经常出现过劳死、猝死等现象。

六、老年人

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占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2/3,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大敌。老年人的味蕾退化,吃饭的时候常常会觉得没味儿,不自觉增加盐的摄入量,这是老年人容易患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老年人的肾脏功能也在退化,使得身体中大量的钠离子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新陈代谢的过程不能顺利进行,进而诱发高血压。

七、孕妇

妊娠期高血压不但会影响孕妇健康,还会影响胎儿发育,所以,孕妇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怀孕期间全身水肿、视力模糊,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应当及时治疗。并且,妊娠过程中应当定期检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以防止妊娠期高血压的出现。妊娠高血压很容易对孕妇、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孕妇患上了高血压,很可能会由于全身小动脉频繁痉挛诱发身体其他脏器病变,对胎儿来说,会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导致胎儿死亡。所以,怀孕的时候,女性应当控制体重,定期做相关检查,适当运动,保证膳食营养的均衡。

八、有家族史者

很多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由于体内含有高血压基因,会随年龄增长而出现高血压。但是有些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却终生没有患上高血压,主要是日常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功劳。

九、司机

司机长期饮食不规律,昼夜颠倒,作息时间没有规律,并且开车的过程中要集中精神,长期处在精神紧张状态,进而引发交感神经异常活动、兴奋,使得血压上升。所以,司机不但要增加睡眠时间,保障营养,在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的时候还应当及时就诊。

高血压的预警信号

每种疾病发作之前都会有一些征兆,高血压也不例外,如果及时发现,采取科学的方法积极防治,就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将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高血压的常见征兆:

一、头晕眼花

高血压的头晕眼花症突然性和继发性都很强。但是由于这种天旋地转的感觉时间很短,很多人都不放在心上,可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当引起重视,提高警惕,突然头晕眼花、视力模糊,可能是脑卒中先兆。

二、头脑发胀

日常生活中,头脑发胀的现象很频繁,睡眠不足、伤风感冒、环境闷热、劳累等因素均可能诱发此症,通过适当调节、休息之后就能够得到缓解。但是,如果头脑出现持续性钝痛、发胀,并且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很可能为血压上升的预兆,此时不能乱用止痛药和治疗头痛的一般性药物,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三、针刺般胸痛、突然胸闷

日常生活中,心跳突然比平时快,并且频率不均匀,通常为心脏期前收缩。主要为心肌缺血、血管和血液异常引发病变所致。常常呈现出突发性、短暂性、剧痛性特征,还会伴随着血管堵塞、气促,进而引发胸闷。这也是血压上升诱发脑出血的前兆。

四、吐字不清

正在说话时,却突然表述不清、舌头打结,很可能由于情绪波动过大,引发血压上升,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所致。

五、眼睛疲劳、刺痛、看东西重影

通常,青年人血压上升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刺痛等症,多是压力大、长期受电脑辐射所致。对于老年人来说,一旦血压上升,反应就会非常剧烈,甚至会出现高血压危象,这是周围小动脉血管暂时性强烈收缩,引发血压剧烈上升所致。引发症状:头痛、头晕、呕吐、心悸、视力模糊等。通常情况下,血压上升导致的症状持续的时间较短,血压平稳之后病情能够好转,但若脑出血出现痉挛,进而伴随侧肢体活动失灵,甚至抽搐、昏迷等,抢救不及时甚至会死亡。此外,老年人因为颅压、血压上升,非常容易出现短暂性眼睛刺痛,视物模糊,出现重影,不要认为这仅仅是眼病,应当先测量血压,防止误诊。

六、四肢失常

有些人清晨或傍晚走路的时候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突然摔跤,千万不要认为是自己没走稳所致,可能是因为高血压诱发的轻微感觉障碍;还有时候人吃饭突然拿不稳筷子,觉得手无缚鸡之力,这种状况可能为短暂性生理现象所致,很可能是血压突然上升引发的四肢麻木,通常持续时间较长。

睡觉打鼾,可能引发高血压

可能有人看到这个题目时会觉得疑惑,打鼾怎么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呢?内科专家表示,有些高血压的出现实际上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致,那么,睡觉的时候打鼾为什么会引发高血压呢?

打鼾是常见的睡眠性疾病,多数打鼾者认为打鼾又不是什么大病,也就不放在心上。实际上,如果不治疗打鼾,不但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

美国的普拉不哈卡教授针对老鼠做了这样的实验:将几只老鼠关到笼子中,用类似人类睡眠呼吸暂停间歇频率切断老鼠氧气供应。同时,让另外一些老鼠生活在氧气含量较低的环境里,接近高原水平。十天之后,间歇呼吸氧气的老鼠患上了高血压。

结果显示出,两组老鼠最大的不同点为颈动脉,颈动脉为红褐色扁椭圆形小体,在颈内、外动脉分叉的后面,连接着动脉壁,它是由特殊细胞团包着结缔组织构成的,能够感受到氧气浓度变化,进而反射性地调节呼吸运动。

正常情况下,氧气水平下降的时候,颈动脉就会向神经系统发出指令,使得血压上升,输送出更多氧气。氧自由基便会将这个信号传输过去。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氧气水平反复下降,颈动脉里面的自由基就会过量,进而不断向神经系统发出血压上升的信号。所以,即使氧气恢复到正常值,血压还是会上升。

在中国,有很大一部分人睡觉的时候打鼾,而这些人中,将近1/4的人打鼾的时候会出现呼吸暂停。患者睡觉的过程中,每隔几分钟就会暂停呼吸15秒左右,整个晚上会暂停上百次。呼吸暂停的时候,体内氧气含量迅速降低,不但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还会导致血压上升、心率加速,损害机体中某些重要器官组织功能,甚至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症的患病风险、脂肪和糖代谢紊乱。时间久了,自然会引发血压上升。由此可见,治疗打鼾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防治都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体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很多标准判断高血压,及早体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同时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

目前,普遍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内,三次测量血压,取平均值,收缩压不低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不低于90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高压不高于140毫米汞柱,低压不高于90毫米汞柱,任何一项高出正常值就是高血压。了解了诊断标准之后,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断自己的血压状况了。

有些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之后,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也是高血压。

很多人都是这样,平时身体没有非常明显的不适都不会增检查身体,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等到疾病已经让你觉得非常难受的时候再控制,想要治愈可就难上加难了。那么高血压患者都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检查尿蛋白、尿糖、血肌酐、血钾、血尿酸、血尿素氮水平,以确定早期有没有肾脏损害及其损害程度,高血压是否为肾脏疾病所致、是否伴随糖尿病等,对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了解非常有帮助。

2.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来确定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功能状况,同时判断心脏是否出现肥大,是否存在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左室肥厚或合并冠心病等。

3.X射线和其他检查,如血管造影、CT检查定位诊断,能够判断有没有主动脉扩张、延长、缩窄等,以了解心脏轮廓动脉、肺循环状况等。

4.静脉肾盂造影、肾动脉造影、肾图、肾静脉血肾素水平和活动测定,对可能为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5.血、尿皮质激素和醛固酮水平测定对于内分泌性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6.眼底检查,了解小动脉损伤情况,便于对高血压病患者分级。眼底检查对临床诊断、治疗、估计预后等均有帮助。如果出现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则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周身小血管病变损伤程度。

7.血糖、血脂、血钙水平检查。

8.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动、静态血压情况,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9.年轻的高血压患者要做肾上腺B超检查,了解有没有肾动脉狭窄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就诊的时候最好将之前的检查结果带齐,然后仔细回顾自己的病情,这样一来,不但利于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复查。

初次就诊时,医生会询问患者有没有高血压或其他病史,如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什么时候得知自己的血压升高,有没有服用过降压药,服药种类、服药剂量等。

之后,医生会让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必要时会测定左右上肢血压甚至双下肢血压,了解是否存在差异;测量身高、体重,之后计算出体重指数;测量腰围;检查眼底;听颈动脉、腹部动脉、股动脉有没有杂音;全面检查心肺、外周动脉和肾脏情况等。

之后,医生会让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尿液分析、血钾、血钙、血肌酐、血糖、血脂水平。必要的情况下还会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这些检查能够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全面判断,以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疾病。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即使控制得很好,也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为的是监测患者服用的药物有无毒副作用。有些药物可能会使患者体内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不利。所以,服用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应当定期检测血脂、血糖、血尿酸变化,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种类。

定期复诊还能够及时观测病情进展,看看是否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有没有心肌肥厚、心脏功能改变等,利于医生诊断病情,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

合理用药,听从医生指导

高血压患者都清楚,高血压是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才能控制病情,但是一提到用药,各种问题可就接踵而来了。

如今,降压药物层出不穷,并且它也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措施。各种降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来自科学评估,主要为随机临床试验。通常以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作为终点来衡量。临床试验中,将一种降压药和安慰剂比较来了解该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或进行不同降压药比较,了解不同治疗方法之收益。

目前可见的降压药物种类繁多,一种药物有多种名称:商品名、通用名、化学名等,使得高血压患者购买或服用降压药物的时候很难辨认清楚。因此,服用药物以前,应当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定药物属于哪一类别、通用名是什么,之后,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常见的降压药物种类。

一、利尿剂

代表药物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吲哚帕胺等。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进而达到排钠利尿的目的,使得人体钠的排出量超出摄入量,血容量和细胞外液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最终达到降压的目的。

药物副作用:低钾、糖耐量降低、室性期前收缩、阳痿等,此类副作用多见于大剂量使用时,使用剂量较小能够减轻副作用。亲脂类利尿剂副作用较轻。

二、钙离子抗结剂(钙通道阻滞剂)

代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司乐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维拉帕米、恬尔心、合贝爽、波依定等。

作用机制:抑制钙离子通过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松弛平滑肌,降低周围阻力,所以有降血压、抗心绞痛之功。新型钙结合剂有高度血管选择性,具有降压机制,同时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侧肢循环,对脑、肾、肠系膜和肢体血管均有舒张作用。

药物副作用:头痛、头昏、面部潮红、心悸、踝部水肿、反射性心率加快,其中,短效制剂更明显些。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代表药物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II生成(血管紧张素II有明显升压作用),进而降低外周阻力,降压作用较强,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逆转左心室肥厚。

药物副作用:干咳、过敏皮疹,还可能出现血管性水肿、白细胞下降。

四、α—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包括:哌唑嗪、酚妥拉明、酚苄明等。

作用机制:阻断α1受体,降低外周阻力,不阻滞α2受体,对心输出量、心率影响较小。

药物副作用:产生耐药性,容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头痛、尿频、恶心、水肿、体重增加等。

五、β—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包括:普奈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作用机制:β受体在人体心血管系统各部分都存在,如果兴奋β受体,人的心率就会加快,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所以,阻滞β受体亢进会导致血压降低。

药物副作用: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诱发和加重哮喘,多出现在无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上。

六、复方降压制剂

代表药物包括:北京降压0号。

作用机制:复方降压制剂是我国特有的降压药物,具有非常好的降压疗效,在高血压防治中起到明显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降压效果显著。具有各组分含量低、副作用小等特点,非常受患者欢迎。北京降压0号为复方制剂,由氢氯噻嗪、氨苯喋啶、硫酸双肼屈嗪、利舍平组成,协同正作用,拮抗副作用,将利舍平、苯哒嗪组合在一起,降压作用更好,对心率的负面影响还可互相拮抗;将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组合在一起,前者的“排钾”能够同后者的“潴钾”相抵消,降低副作用,同时提高其他药物的降压功效。降压0号配方不但方便患者坚持治疗,还能增强降压疗效、提高药物安全性。

七、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物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作用机制:这是新一类降压药物,有很多和ACEI相同之处,包括心力衰竭患者方面的特殊价值,虽然没有可靠证据证明它能够减少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但与ACEI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咳嗽的副作用。 y8k+5/m5hqhSh3/fcASgOIahcPA7niTybszdEp+2Fp1wV1AY8vIJ6ONeqDGU4O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