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提高辨别力

1.改变消极的认知

试想一下,你去参加一场面试。你很重视这次面试,因为这份工作正是你喜欢的,而且薪资待遇也很不错,并且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于是,你做了很多努力,阅读大量资料,了解这家公司,准备专业知识,想好问答内容,你甚至买了新的西装,将皮鞋擦得锃亮。然后,你来到面试的公司。这时候,你发现,你面对的是数目不小的竞争者。最后,你失败了,没能拿到offer。你不知道最后谁获得了胜利,你只知道你失败了。

然后,这时候,你是怎么看待这次的失败的呢?是沮丧地承认自己不够优秀,无法胜任这份要求甚高的工作,还是认为自己运气不好,准备的资料恰好没有被问到?你的答案很重要。因为你的答案不仅仅是针对某个问题的回答,而是透露了你对问题、对外在世界的认知是偏向消极还是偏向积极的。

心理学家将人们对问题的认知分为三个方面。以对刚才那个问题的回答为例。

首先,你对问题的认知是自责还是责他。如果你认为面试失败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那么你就是在自责;如果你认为面试失败是因为运气不好,那么你就是在责他。

其次,你对问题的认知的延续方向。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就暗示着你在以后面对此类问题时也会缺乏应对能力;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则意味着以后“运气”发生改变时,你的应对能力会充分发挥出来。

再次,你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是否会泛化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认为自己能力不行,那么,在处理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行;而认为是运气的问题,则不会影响到你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心理学家们发现,通常情况下,那些抑郁的人在遭遇不幸时,会将责任归咎于自身,认为是自己在能力上欠缺,并暗示自己在未来遇到其他事情时,也会遭遇不幸或者失败。与之相反的是,那些积极阳光的人懂得客观认识自己的弱点,不因为一次失败而否定自己的未来,并且,不会将失败的挫折感泛化到其他事情上。正如威廉·詹姆斯“表现”原理所言的,消极的行为模式可以让人处于消极的心理状态,而积极的行为模式会让人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在对世界的认知上,这个规律仍然成立。

之前我们提到过,在对抑郁症的治疗方面,心理学家们通过引导人们采用积极正面的行为模式来改变抑郁的状况,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但是具体的治疗中,心理学家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能够通过这个方法快速改善抑郁的状况。比如说,那些没有受到明显的不好的事情刺激的抑郁症患者,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感到不快乐,就算在行为上作出过一些努力,他们的抑郁状况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于是,心理学家们开始探究新的方法来治疗抑郁症。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美国心理学家瓦特·弗里曼。

瓦特·弗里曼认为,使人们感到抑郁的原因是人的脑前部和中部的神经传输系统出现了故障。因而他认为,只要切断这两部分的联系,捣毁出现问题的部分,抑郁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为此,他发明了一个奇特的治疗手术——额叶切除术,并将之运用到对病人的治疗中。这个手术不能说一点作用也没有,接受过弗里曼额叶切除术的病人当中,不乏感到病情有所好转者。然而,接踵而来的便是手术的副作用。手术后,很多人出现了严重的后遗症,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连吃饭喝水等简单的事情都不知道如何处理,病人的家人只好重新手把手教他们。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的病人都能重新获得这些丧失的能力,因为这个手术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学习能力的丧失。

出于对病人的责任考虑,心理学家们开始淘汰这种极端的治疗手段,并致力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抗抑郁药物便应运而生。然而,这种方式也无法排除副作用,并且,病人长期大量用药,也会对健康带来损害。心理学家们只好再一次寻找更好的方法。终于,在本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于治疗抑郁症。这种方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抑郁症患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被命名为“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核心观点是: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改变不良行为和情感,首先要改变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针对这个问题,认知疗法通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由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引起的,因此只有通过改变和重建这种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学家贝克也指出,心理上出现的困难和障碍,其根源是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要接触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就必须发现、挖掘异常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个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者事件)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评价,对环境的认知和对事件的见解,等等。

詹姆斯认为,行为能够影响人的认知,同时,认知也会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人的行为,两者会行成一种循环关系。人们由于生活背景、成长经历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对问题的认知往往不同。例如,曾经被水呛过的孩子会视水为“恶魔”,不敢再去靠近,但享受过嬉水之乐的孩子则视水中世界为快乐的天堂。水本身其实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它既非恶魔也非天堂,水仅仅是水,只是被人为的认知披上了不同感情色彩的外衣,在不同的人心中显示出了不同的定义,从而在人们心中培育出不同的情绪,进而影响人的行为。正因为如此,积极的认知与积极的行为会形成良性循环,而不良的认知和不良的行为则会形成恶性循环。

认知疗法正是强调了不正确的认知会影响到人的心理与行为。因此,要改变抑郁的状态,就要重建认知。例如,一个女孩一直“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外貌不出众,学习和工作成绩平平,对异性没有吸引力,总是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水平。

因此,她心中充满了自卑,在同学、同事面前尽量“不出风头”,在异性面前也尽量“隐形”,甚至在父母面前都是小心翼翼,活得十分卑微。对于这样一个女孩,可以帮助她重建对自己的认知,从各方面重新评估自己,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再妄自菲薄,并且,扬长避短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当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明白自己也有优秀的一面之后,正能量便会在她心中聚集,她的行为也会受到影响,往更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直到她的整个精神面貌得到改变,变得自信满满,神采奕奕。

当然,认知疗法并非将方法停留在浅层次的解决某个问题的目的上,也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的表现。事实上,认知治疗的目标是深入地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纠正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以此来纠正人们适应不良状况的情绪或行为。认知疗法相比额叶切除术和药物治疗,在疗效和无副作用方面,有了飞跃的进步,因此被广泛采用。利用认知疗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加地积极、正面,不论是抑郁症患者还是普通人,我们完全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也应该有信心期待一个更积极正面的自己,以及充满正能量的情绪和行为,带着坚定的步伐去拥抱这个美丽的世界!

2.通过练习提高辨别力

爱情微电影《调香师》中有这样一段充满文艺味道的台词:“有人说长时间闻一种味道,你就会慢慢习惯它……也有人说视觉与知性相连,听觉与理性相连,触觉是从肉体相连,而嗅觉和记忆联系在一起。一个正常人能记住超过五千种气味。就像一组无形的密码,有时能在瞬间开启回忆的锁。”这段台词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人的辨别能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能从成千上万种相类似的事物中立即辨别出其中任何的一种。

这是真的吗?是编剧毫不顾及现实的瞎编,还是人类一厢情愿的幻想?威廉·詹姆斯很肯定地告诉我们,人类的确可以拥有非凡的辨别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并非上帝特别亲睐某个人而赐予他的“特异功能”,而是普通人都可以有机会拥有的能力,只要他愿意,只要他肯花时间去练习。之前詹姆斯提到过,我们通过身体来认知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实在是太丰富多彩了。每天,有难以计数的事物冲击着我们的眼球、鼻子、舌头、耳膜、皮肤等各个部位,通过这些部位,我们感受到了世界上的事物,认知了它们。然而,正如我们刚才所讲的,我们认知的事物多到难以计数,我们小小的身体,是如何精确地分辨如此庞大的事物数据的呢?比如,我们是如何分辨橘子、橙子、柚子等水果的香味,又是如何区分苏打饼、绿豆饼、杏仁饼等各种饼干的味道的呢?还有玫瑰花与百合花的区别,丁香叶子与芙蓉叶子的区别,以及每一个音符之间细微的差异,我们到底是如何做到将它们井井有条地存储在我们的记忆里,并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出来的呢?

詹姆斯引用了贝恩先生的话为我们解释:“外部对象一般通过多种感官影响着我们。海岸上的鹅卵石呈现给眼睛的是形状和颜色。我们将它拿在手里,用触觉这另一种感受来让形状的印象再现。将两块石头互相敲打,就会发出一种特有的声音。要使这样一个对象的印象保持下来,就必须有所有这些不同作用的联想。这样的联想,当成熟与稳固了时,就是我们的观念,是我们对鹅卵石的智力把握。转到有机世界,采摘下一朵玫瑰花,我们的眼和手会得到同样的形状效果,还有颜色和触觉效果,再加上气味和味道的新效果。将所有这些性质统一在一个集合体里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可以给予我们持久的玫瑰表象。当我们完全获得了它时,任何一个特有的印象都会使其他印象复苏,那气味、那样子、那多刺的茎的感受——这每一个印象都会让整个印象呈现出来。”

关于我们如何能够区分不同的事物,詹姆斯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即事物之间存在差异。他认为,统一序列中的每一个差异都可以被我们感知为一个确定的量。在这个序列中,每一个项似乎都是由上一个项和这个可感知的确定的量组成的。每一个存在差异的事物都拥有两部分的表征,一个是它和其他事物共同拥有的部分,另一个是它自己独特的部分。为此,他还给我们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一个红色的弹子球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便给我们留下了它专属的心理表征,并且这个红色弹子球给我们的所有东西,都是无法区分的、共存的。然而,当一个白色球相继其后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某些属性就会分离,通过对比的力量凸显出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个某些属性就是颜色。而当一只鸡蛋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又会有新的属性凸显出来,让我们注意并将之与红色球和白色球加以区别,比如鸡蛋的形状、鸡蛋壳触碰皮肤的触感、鸡蛋的颜色等等。

为此,詹姆斯总结出了可以使我们得以简单地辨别不同事物的条件:

首先,事物本身必须有所区别,要么在时间方面,要么在地点方面,要么在性质方面。如果它们之间的差异足够大,我们辨别起来会毫不费力。比如,辨别黑色条纹和白色螺纹,长方形和梯形等。但如果它们之间的差异十分微小,我们就需要投注更多的注意力才能使辨别活动开展下去。比如,辨别两颗做工非常标准的、形状相同的螺丝,手臂上距离非常近的两个触碰点等。

其次,不同对象对我们身体所激起的感觉,是紧接着相继施加到我们的同一个器官上,而不是同时施加。我们的感受一旦被唤起,它的对象和在它之前或之后出现的对象所带来的感受的记忆,就会让我们得以比较和做出判断。比如,我们要比较两个鸡蛋的重量,用同一只手依次掂量鸡蛋,比两只手同时掂量鸡蛋,前者要更容易区分出哪只鸡蛋更重。而如果两种声音同时发出,肯定不如这两种声音依次发出更让我们容易辨别。

因此,詹姆斯认为,辨别力完全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增强的。一些高技术类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有对微小的感觉差异的精细感知,以及对这些差异准确作出渐次肌肉反应的能力,而人们的确能够通过训练在提高自己某些方面的辨别能力。比如,台球运动员能够通过调整动作处理各种位置的球并运用恰当的力量和角度将它们击进洞里,品酒师能够通过品尝区分同一瓶酒的上半瓶和下半瓶的细微差别,调香师可以通过嗅觉鉴别不同的香调,粮食采购员能够通过触摸区别面粉的生长地,甚至有聋哑人能够识别出所有与他握过的手。

为了帮助人们更加敏锐地感受事物,认知世界,詹姆斯还教人们如何通过练习提高辨别力。这种方法的核心要素是我们要找到两种事物之间的异质关联物,它是我们分离所感知的项的重要条件。并且,这种异质关联物是可以累加的,它们可以让细微的差异积累在一起,变成更大的差异,以便于我们能够将事物区分开来。詹姆斯认为,对于放在一起的两个无法区分的事物来说,它们很可能各自都附着在不同的关联物上,从而让那些如此形成的复合物成为一个整体,得到非常清晰的断定。因此他提出:“练习对于增进辨别力所产生的效果,肯定部分地是由于分别受不同项影响的不同关联物之间的附加差异,对那些项之间的原初轻微差异的强化效果。”

这条理论看起来有些抽象而难以理解,让我们举例说明。以区分牛奶和豆奶为例。我们第一次喝牛奶,并且听说了它的名字,牛奶散发出来的气味,牛奶与口腔、舌头、食管等部位触碰时留下的感觉痕迹,以及当时的环境特征,都不经意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在下一次我们喝到牛奶时,这些记忆的全部或者某些部分又迷迷糊糊地被其中一种感觉带出来了,于是我们知道,我们喝的是牛奶。我们在只喝了牛奶没有喝豆奶之前,必然不知道牛奶与豆奶这二者的区别,即使从别人嘴里听过,也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上的一种非亲历的经验,因为豆奶并没有像牛奶一样将某种感觉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然后,我们在某种机缘下喝了豆奶。因为豆奶在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都与牛奶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以至于我们的第一感觉会误认为这是牛奶。但很快我们便会发觉到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别,我们也许一时说不出差别在哪里,但就是知道豆奶不是牛奶。经过询问,我们知道了豆奶的名字。同时,喝豆奶的经历以及相关的感觉也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后来,牛奶的味道与牛奶的名字对应起来,豆奶的味道与豆奶的名字对应起来。它们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感觉记忆,它们之间的差别变得稳定而坚实。最后,它们的背景、味道即感觉记忆都淡化了,只有名字凸显出来,而名字的区别比其他元素的区别要简单直接得多,因而对它们之间的辨别变得简单而直接。

同样的,其他的事物之间的辨别也遵循着这个规律。沃尔克曼也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两脚规的两个点触碰到皮肤的不同位置。最开始的时候,这两个触碰点并不能被分辨出来是两个,通过加大触碰点之间的距离,这两个点才被辨别出来。然后,他再逐步缩小两个触碰点的距离,并不断触碰皮肤,以让皮肤感受到。最后,两脚规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由一条帕里斯线缩短到了半条帕里斯线那么长,还依然可以被指尖感受到并被辨别出来。

根据詹姆斯的理论和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相信,只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去留意事物的背景、它们给我们的感官带来的感受,并留意事物与事物之间异质关联物,我们便能很容易辨别出看起来几乎没有差别的事物。而通过不断重复类似的训练,我们的辨别能力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即使是相邻很近的两人对皮肤的触点。

世界很大,光怪陆离,并且随时发生着变化,常常让我们觉得眼花缭乱。然而,一旦我们拥有了强大的辨别力,再复杂的事物在我们眼中都会简化成一个简单的名称或者概念,并且轻易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这对于我们认知世界的能力,是一种飞跃性的提高。世界很精彩,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去发现奇迹吧!

3.监听你自己的行动

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应该不会对这样的场景感到陌生:老师站在讲台上,要求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按照要求坐好,而通常,老师要求背部挺直,双脚并拢平直着地,双手放在膝上或是叠交于桌面上或者伸到背后,左右掌相握,脖子挺直,头平视前方,下巴微微上扬,看着黑板。而你可能也会记得,小时候那些“乖学生”总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坐得端正笔直,而那些“调皮蛋”则经常东倒西歪,或是整个上身干脆趴在桌上,脑袋懒洋洋地靠在桌面上。

有时候,老师会提醒一些坐姿不太规范的学生。甚至在课间操的时候,对学生们的站姿也有要求。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可能不会明白,当然,很多成年人至今也没有明白,老师为什么要严厉地要求我们保持如此“死板”的姿态,直到我们了解到这句古训——“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这句话是古人对站、坐、行、卧这四种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人体姿势的描述,也是要求,千百年来,这句古训一直被奉为圭臬。这句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即站着的时候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坐下的时候要像座钟一样端庄,行走时如疾风般迅速有力,卧床睡觉应像弯弓一样让身体保持优美自然的弧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别说是年幼的学子了,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甚至还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不过是古人对自己和他人制定的刻板的行为礼仪要求,在开放宽容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再遵守已经过时的刻板礼仪规范。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必急着下结论,先来了解一个实验吧。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里斯金德受到詹姆斯“表现”原理的启发,想知道既然人们的表情可以影响情绪,那么人体姿势对人的毅力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他设置了一个实验。

里斯金德招募了一批实验参加者,将他们分组,并让不同小组的实验参与者摆出不同的姿势。其中一个小组的实验参与者被要求保持弯腰驼背,耸拉着脑袋,瘫坐在椅子上的姿势,而另外一个小组的实验参与者则需要抬头挺胸,在椅子上保持端正笔直的坐姿。保持各自的姿态达到3分钟之后,里斯金德将所有的实验参与者邀请到了另外一个房间去,并要求他们做几道几何题,而且,他们还要尝试一笔画出一个复杂的图形。

很多实验参与者拿到题目就傻眼了,因为题目看起来并不简单,甚至大大超过了他们的解答能力。而实际情况是,里斯金德的确是在有意刁难实验参与者,因为他给出的题目不但难度很大,有很多题目甚至是无解的。里斯金德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安排,真正的目的不过是想知道,在面对困境或是预感到将要失败的情况下,实验参与者们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尝试着作出努力。结果,里斯金德发现:比起那些被要求摆出弯腰驼背的姿势的人,那些坐得端正笔直的人坚持做题的时间要更长,而且长一倍。在针对他们的情绪调查中,那些坐得端正的人也比那些坐姿不端的人感觉到更多的舒坦和愉悦,虽然,他们都没能成功将题目解答出来。

里斯金德的实验成功地证明了人体姿势对毅力存在着影响,即抬头挺胸、端正直挺等充满力量的姿势,会让人更有毅力,而弯腰驼背、头部下垂、松懈歪斜的姿势会让人不那么有毅力。这个实验结论不但与詹姆斯的“表现”原理保持一致,同时还显示出身体动作的微妙差别对人的情绪及精神状态也有着微妙而精细的影响。

受到这个实验的启发,心理学家们想知道“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这句古训是否具有心理上和教育方面的实际应用意义。于是,心理学家们来到一些学校,对学生们展开了实验。心理学家们随机抽取一些班级,并将每个班级的学生随机分成两部分,然后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了一些测试。这些题目是心理学家们请教育专家出的,题目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总体难度要高于学生们的正常解答能力,不过,这些题目都是可解的。另外还有一些记忆类型的题目,即要求学生背诵出题目中提供的文章。在学生们完成测试之后,心理学家们记录了测试的成绩和用时。然后,他们要求一部分学生按照“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平时的行动姿势,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被要求做出与之相反的姿势,即松懈的、慵懒的站姿和坐姿,缓慢的步调,随意的睡姿。当学生们保持各自的姿势一个星期之后,心理学家再次让学生们做了测试题,这一次的测试难度与实验开始前的难度基本一致。

结果,心理学家们根据两次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在第一次测试中,两部分学生的测试和总体用时没有明显的差别。其中,不排除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得更优秀,但就整个大组而言,两组学生的表现基本均衡。然而,在经过一个星期的姿势强调之后的测试中,学生们的表现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被要求保持具有力量感的姿势的学生,相比之前的一次测试,在成绩上有了提高,在用时上缩短了,也就是说,他们的答题正确率和答题效率提高了。而那些被要求保持慵懒姿势的学生,则在答题的正确率和效率上出现了减退的现象。这样一来,在第二次测试中,两组学生的成绩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更令心理学家们感到欣喜的一个发现是,被要求保持具有力量感的姿势的学生身上发生了一些更微妙的变化,他们不但比以前更加活泼开朗,更具有探索精神和自信心,同时在学习中也变得更有耐心和更有兴趣。相应地,那些被要求保持慵懒姿势的学生则变得内向懒散,精神面貌大不如前,在学习上也放松了许多。对于学生们的变化,心理学家们一面鼓励那些被要求保持具有力量感的姿势的学生继续保持之前的姿势,同时赶紧对被要求保持慵懒姿势的那部分学生纠正自己的姿势,像另一组学生一样保持一些具有力量感的姿势,并请他们的老师和家长监督他们纠正姿势。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心理学家们再次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测试,终于欣慰地发现他们的矫正实验取得了效果,这些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好转。

这个实验说明,人体姿势不但能影响到人的毅力,甚至对人们的智商和精神面貌都有影响。这个研究成果对于教育方面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很多学校开始积极地鼓励学生保持抬头挺胸的姿态,有的学校甚至强制学生养成良好的行动姿态。那么,这一类研究成果对于成年人,是否也有影响呢?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继续进行实验研究。他们通过将实验对象安排在电脑面前回答一些难度非常大的问题来进行实验。不同的是,有的实验对象在面对电脑时,电脑的显示器被调得很低,使得实验对象不得不弯着腰并低下头才能看清楚屏幕;而另一些实验对象在面对电脑时,电脑显示器被抬高了,使得验对象需要挺直后背并略微抬头才能更清楚地看到题目。结果,那些抬头挺胸的实验对象花了更久的时间来思考一个他们难以解答的问题,而那些弯腰低头的实验对象则更早地放弃了答题思考。并且,心理学家们观察到,抬头挺胸的实验对象的表情偏向于积极昂扬,他们觉得答不出题的原因是题目实在是太难了。而弯腰低头的实验对象的表情则偏向于消极沮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觉得是自己太笨了才答不出题。

现在,你是不是已经在检查你的坐姿和电脑显示器的高度了呢?赶快做出调整吧,用更有力的姿势行走、坐立,保持抬头挺胸的姿势,并让电脑显示器的中心位置始终处于视线的上方。你很快便会发现“表现”原理及人体姿势与情绪、精神和内心动力的相关研究蕴含着巨大的奥秘,身体姿势和电脑显示器的位置不但影响着你的学习、工作效率,还影响着你的精神面貌。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忽略身体感受上的细微差别。虽然表面看起来姿势与姿势之间的差别不大,甚至短时间内,随意松懈的姿势更能让我们感到放松和惬意,但是就长时间而言,充满力量感的姿势必然能够帮助我们聚集正能量,对我们有更加积极正面的影响。古人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对这个方面而言,也同样是非常精准的概括。所以,我们即使没有老师和长辈的督促,也应该自觉地对自己的姿势进行微妙地调节,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调整,最终找到对我们最有利的点,以激发潜藏在我们体内的巨大正能量,然后,借助这股正能量,我们便能更加积极敏锐地去认知世界。 kY+KnN3NFgdQtBfeiGFDBA9E+ernmpBkUmQ+BiiI1CqnkY+LYnRYwqp3kP8xX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