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激发良好自我意识的行为

1.良好自我感受的来源

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我们总是不难发现,每个人走路的方式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人抬头挺胸,大步流星,似乎正奔往一个美好的前程;有的人垂头丧气,步伐拖沓,好像前方是世界末日;而有的人则犹豫不决,双眼茫然,看上去根本找不到方向,也没有清晰的目的地。在这些人的脸上,同样也对应着不同的情绪——自信满满,忧心忡忡或者迷茫懵懂。

通常,我们会认为,不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发源于他们内心的情绪。也就是说,人们的内心受什么情绪控制,他们的行为也会受这种情绪的控制。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威廉·詹姆斯曾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注意、赞成、否定、作出努力的活动,被感受到是头脑中某种东西的运动……当注意一个观念或者属于一个特殊感觉域的感觉时,运动就是当其发生时被感受到的感官调节。”他举例说,如果没有感受到眼球中的压力、集中、分散和适应性调节的变动,就不能用视觉词语进行思想。也就是说,先是某种身体上的运动引起了相应的感觉器官的感觉,这种感觉再引起了思维,最后根据思维才得出结论。这与“表现”原理中关于行为与思想的关系是一致的。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的正确性,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

招募一批志愿者(都是一些来自社会普通阶层的人,各方面都处于中等水平),将他们随机分配成三个小组。心理学家先是让这三个小组的人描述他们对自我的感受,并给自己打分。

然后,实验真正开始了。第一组人由专业的形象设计师进行精心装扮。他们穿上高档的服装,佩戴名牌手表和饰品,发型也被重新设计。第二组人仍旧穿着他们平常的衣服,只是被要求面带微笑、昂首阔步地走路,言行举止尽量用力。第三组人则按照原来的样子,既没有穿着打扮上的变化,也没有言行举止上的要求。这三组人被要求进入人群中走一圈。实验参与者们完成任务后,心理学家再对这三组人进行测试,让他们描述自己对自我的感受,并且打分。

实验结果很有意思,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人对自我感受的描述都起了变化,整体上而言,他们对自我的感受变好了,评分也比之前要高。第三组则维持在原来的水平。

第一组人的变化不难解释:一个人的衣着打扮发生了改变,通常意味着社会自我发生了改变。高档服装和名牌手表、饰品以及良好的个人形象使一个人的社会自我得到了改善,相应地,他的自我感觉也会得到提高。但这种感觉一定是短暂的,当实验参与者回想起自己真正的社会自我时,他们对自我的感觉会很快回复到之前的水平。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第三组人的自我评价没有变化。而第二组人的自我感受的变化,则恰恰验证了威廉·詹姆斯的理论。所以他说:“我们的自尊和自信是因为内脏和器官而变化的,而不是因为感觉,更不是因为周围人对我们的态度。”

詹姆斯经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当人们感到自我满足时,伸肌受到神经支配,会使眼睛明亮有光,步态轻盈,鼻孔扩大,唇间挂着特有的笑容。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戴娜·卡尼也发现,自信的人倾向于自我感觉良好,愿意冒险。在他们的身体里,与人的控制力相关的睾丸激素含量更高,而与人的压力有关的皮质醇则含量偏低。基于此,卡尼做了一个实验,目的是验证当要求一些人表现得更有控制力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卡尼将实验参与者们分成两个组,并请他们帮忙评估一个新的心脏监控系统,当然,这只是个幌子。她真正的目的并不在于什么捏造的监控系统。势,比如抬头挺胸,视线上扬,双臂交错放在脑后,双腿翘起放在桌面上,或者站在桌子后面,身体前倾,双手撑在桌子上等等。另一组人则摆出与控制力毫无关联的姿势,比如双脚着地,双手握拳放在膝盖上,低头,视线投向地面,或者交叉双臂或双腿站着。

保持各自的姿势一分钟之后,实验参与者们按照要求评价自己的“强大”“负责”指数。结果证明,做出具有控制力的姿势的第一组打分明显高于第二组。也就是说,姿势对人的自我感觉影响非常大,而且人们的行为能够引发不同的感受。卡尼没有满足于单向的实验结果。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发现,她对实验参与者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每一名实验参与者得到两美元的现金,并被告知可以在直接留下这些钱和用这些钱作为猜硬币游戏的赌资之间做选择。假如拿这笔钱做赌资并且赢了,他们将得到四美元,当然,如果输了,他们手里仅有的两美元也会被输掉。结果,在摆出强有力姿势的人当中,80%的人选择用两美元做赌资参加猜硬币游戏,而另一组人则只有60%的人参加猜硬币游戏。也就是说,强有力的姿势能够使人催生冒险精神和取得胜利的自信心。

最后,卡尼决定充分利用实验的资源,将实验进行到底。她通过收集实验参与者的唾液来监测他们血液中蕴含的睾丸激素和皮质醇,并与实验开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摆出具有控制力姿势的那一组实验参与者血液中的睾丸激素含量更高,皮质醇含量更低,而这个神奇的变化仅仅来源于过去一分钟里的表现——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仿佛更有控制力。

后来的心理学家们将詹姆斯及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临床治疗上。他们对待一些特别胆小、自卑的自闭症患者,并不是从言论上给他们灌输积极向上的“大道理”,而是建议他们在走路时视线以微微上扬的方式看向前方,面带微笑,并且将步子迈得更大、更用力。他们还叮嘱病人,不要关注别人的表情和目光,而是关注来自胸膛中畅快的呼吸和大腿上肌肉有力的伸缩。

这种方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不少病人表示,他们按照这样的方式走路,会感觉自己“不那么糟糕了”“不再那么害怕人群了”“觉得自己似乎并不比别人差”。尽管他们在开始尝试时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要面带微笑而且用略带夸张的方式走路,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不能一直用眼睛小心地盯着路面而是望向正前方的低空。

这些自闭症患者的社会自我并不曾发生改变,改变的是他们的自我感觉——由先前过度的自我不满变得有些许的自我满足。这种自我满足并非来自经验上的成功,而是直接来源于他们走路时微微上扬的下颌,用力扩张的胸腔以及有力伸张的大腿肌肉。

我们不难观察到,那些性格开朗、充满自信的人,总是抬头挺胸、大步流星地走路,他们的步伐与脸上飞扬的神采交相辉映,像是一幅生动的画。如果你还在为自我感觉不够好而烦恼,为什么不试试从行动上改变自己呢?当你昂首挺胸、阔步向前,当你用微笑装点自己的脸,说不定很快就会发现:其实我也很不错!

2.自爱,你爱的是哪个我?

说起“我”,可能十有八九的人都会理解为:我自己。但其实,事情往往并没有那么简单。对其他人而言,我就是我,不是张三,也不是李四,不是他和她,不是你,而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我。但詹姆斯却极其细致地将自我分成几个更细微的构成要素,即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和纯粹自我。当我们把关注点投注在一个单独的“我”上时就不难发现,“我”并非一成不变的和一眼可以看穿的。事实上,“我”更像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每个面的形状都不一样。不同的人看见“我”会描述出不同的样子,在不同的时间、场合里,面对不同的人,“我”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不管是哪个面,什么样子,都是“我”的组成部分。这些不同的面,具有差异的自我,共同组成了一个立体的、复杂的“我”。这个“我”,才是完整的我。

这并不难理解。比如说,一位精明强干的“职场白骨精”,在职场上的干练利落丝毫不输给男人。但回到家里,她很可能会变成温柔的贤妻良母。在工作场合,她可能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女性,身着昂贵的名牌服装,提精致的包,穿价值不菲的鞋子,谈吐也十分优雅谨慎。然而在家中,她很可能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妇女,随意地着装,与家人说说家常话,管教孩子,下厨做饭,身上几乎没有“女强人”的刚性,浑身上下都是低眉顺眼的家庭主妇的样子。并且,很有可能,这个女人在职场和家庭之外,还有另一个面,或许是世人眼中的文艺女青年,或许是一个喜欢八卦的“长舌妇”……

如果你非要去探究哪个才是真实的她,那么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不同场合的她都是真实的,她不过是表现出了不同的自我而已。没人知道她是如何在各种角色间互相转换的,这似乎是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或许,她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做就能轻松自如地实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大概是这样构成的,身上存在多个自我。不同的是,有些人具有更强的人格同一性,而有些人没有。这时候你可能已经回想起,你也会有一些不同的面,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特质,就像是由好几个人拼凑起来的一样。你有时候会很喜欢自己,有时候却不由自主地反感甚至厌弃自己,你或许曾经以为那是不良情绪的间歇性发作,并未作深入的观察和思考。现在你可能已经开始发现一个规律:当你喜欢自己的时候,通常是你表现为某个特定的面的时候,而你反感自己的时候,也是因为你的某种特定表现。

也就是说,我们总会倾向于喜欢自己的某个面,对其他的面,我们则没有特别的情感:对某些面,我们甚至一点儿也不喜欢。原因就是,我们内心住着很多个“我”,有些“我”身上具备的因素是我们喜欢的,当这个“我”表现得尤其突出的时候,我们就喜欢“我”。例如,积极乐观、快乐的、优秀的“我”。而有些“我”身上具备的因素是我们不喜欢的,被我们的潜意识所抗拒的,当这个“我”从一堆“我”当中跳出来充当主角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反感自己。例如,情绪暴躁、消极的、失败的“我”。当然,这所有的一切,并不妨碍我们喜欢那个整体的“我”。所以,我们的整体表现仍旧为“自爱”。只是,我们真正所爱的那个“我”到底是哪个“我”,却对我们“自爱”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到自爱,很多人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顾影自怜”这个词。顾影自怜可以说是自爱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极具典型性。让我们举一个文学方面的例子,顾影自怜的代表人物——《红楼梦》当中的林黛玉。林黛玉看见天上的冷月,便联想到自己身世的凄凉,人生的清冷;看见落花,便哭诉自己多舛的命运,慨叹生命的脆弱;哪怕是在别人眼中再平常不过的春去秋来,到她这里也能变成青春易老、红颜薄命的唏嘘……

虽然林黛玉只是书中的一个文学形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林黛玉”何止一个?除了《红楼梦》里虚构的林黛玉,现实生活中还有千千万万的“林黛玉”们。“林黛玉”们看似对自己充满了不满,常常自嘲,也不会照顾自己,但其实他们都很爱自己。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怜悯有加,迷恋自己身上的文学气质,深陷于内心的忧伤而不肯自拔。尽管,他们不一定体弱多病,也并非个个都文采逼人,更不是寄人篱下、孤单无助的柔弱女子。在现实中,他们可能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不论从外貌上还是气质上相比,都相去甚远,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将自己想象成林黛玉转世,绛珠草投胎。

为什么?因为林黛玉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梦。她弱柳扶风的身姿,多愁善感的性情,痴情多才的特质,伴随着绛珠仙草的美丽形象植根于每一位热爱文学的人心中,也在无形中引导着无数文艺女青年自比林黛玉,沉溺进那个美丽的梦中,不想醒来。

她们深深爱着内心的那个柔弱女子,由开始的希望她就是“我”、“我”就是她,演变成后来的以为她就是“我”、“我”就是她,丝毫没有认识到那个有着林黛玉影子的“我”不过是精神的自我,充其量只是具备了林黛玉的某些特点,更多的是自己的自我想象,而非真正的林黛玉。她们迷恋的只是林黛玉受人喜爱的一面,比如外貌姣好、文采一流、痴情、脱俗。她们忽略的往往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一面,如林黛玉的尖酸刻薄、消极小气、钻死胡同、死心眼等。

这样的爱本身就是不理智的、片面的、不客观的自我认识。所以,过度沉溺于“林黛玉”情结的人,最后往往走上与林黛玉类似的命运之路。因为她们习惯了用林黛玉式的行为方式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最后不得不引导自己走向林黛玉式的命途。

当代人当中,这种自爱则更加普遍。在很多人的心理和行为上,“我”就是家庭的中心,群体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自爱”显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大部分人都渐渐具备了“自爱”的意识,关注自己,怜惜自己,心疼自己,照顾自己。

但往往,单一的“对自己好”并非真正的自爱,或者说,并非准确无误地爱上了应该爱的那个“我”。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不同的“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我们才更要耐心地与自己对话,静下心来看清楚,哪一个才是更贴近于我们本质的真实的自我,哪一个才是需要我们好好去爱,耐心倾听的自我。因为,爱上错误的人,顶多像是患了一场感冒,离开那个人就会痊愈。但如果爱上了错误的自己,就无异于带领自己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至于最终你会到达哪里,没有人知道。也许,你根本无法走到终点,因为一条错误的路可能注定没有终点。最可悲的是,有人居然还挺享受那种没有归宿的“悲剧美”,被悲剧感动,被自己感动,陷入自我陶醉的泥塘,浑然不知悲剧再美也还是悲剧。

我们小时候写作业,总是会认认真真地看题目,老老实实思考问题,不敢胡乱填一个答案就交差。因为老师告诉我们,只有写对了答案才能得到红勾勾。自爱,有时候很像写作业,只有爱对了自己,懂得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值得爱的特质,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物质与精神,适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适合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跟具备什么特点的人在一起才能和谐长久,我们才能得到幸福。

3.获得自信的方法

一个刚刚遭遇失败的姑娘,独自蹲在房间里,双臂环抱着自己的膝盖,哭得伤心欲绝。看上去,她的整个世界都塌了。她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还失去了对未来的期望。她不敢相信自己会再次幸运地拥有机遇,不敢期望自己会获得成功,因为在刚刚失败的那事件上,她做得是那么糟糕,糟糕到足以让她从根本上怀疑自己的能力。并且,原本并不相信命运的她开始接受自己的遭遇是天注定的,“人定胜天”都是些没有遭遇过真正无法抗拒的困难的人说出来的鬼话。上帝让你遭遇什么,你就得遭遇什么,无法逃脱,无法抗拒。

这是小说里带见的场景和心理描述,也是普通人在人生道路上时常会出现的状况。这是一个关于认定命运和自信的问题,也是心理学探究的领域之一。传统的观念认为,缺乏自信会导致人们忍受有辱人格的行为,“表现”原理主张的却恰好相反。威廉·詹姆斯认为,不是低自尊导致人们忍受有辱人格的行为,而是参与有辱人格的行为打击了人的自尊心,从而导致人缺乏自信心。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接近真实呢?这是我们想知道的,也是心理学家詹姆斯·莱尔德想探寻的。于是,有了下面这个实验。

莱尔德招募了一批实验参与者,并与之签订实验协议。然后,实验参与者们被带到实验室,先是填写了一份关于自尊心的调查问卷,然后被带往另一间屋子。屋子里有一个桌子,上面放着砝码、刀子、叉子,以及一条蚯蚓——活的。实验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将要通过抛硬币来决定是举起砝码还是切开蚯蚓并吃掉它,没有第三个选择。由于事先已经签了实验协议,实验参与者也不能选择退出实验。

接下来,便有一部分实验参与者被硬币“选中”要举起砝码,而另一部分实验参与者则被硬币“指定”要吃掉蚯蚓,别无选择了。这时,在一些实验参与者打算无奈地硬着头皮吃下蚯蚓时,实验人员表示吃蚯蚓的步骤要稍微后延,然后请他们完成第二份自尊心调查问卷。

结果显示,实验参与者的自尊心急剧地下降。正如莱尔德所预料的,当人们发现自己不得不做一件有辱自尊的事情时,他们很可能会认为自己真的自尊心不强。

实验并未就此结束。莱尔德想验证一下,在实验室里刚刚被激发出来的低自尊心是否会改变人们的行为。于是,就在实验参与者们填完第二份自尊心调查表后,举起刀叉准备吃蚯蚓时,却突然被实验人员再一次制止了。实验人员带着歉意说自己弄错了,实验参与者们有权利选择要举起砝码还是吃掉蚯蚓。现在,他们有权更改自己的选择。事情出现了戏剧性的结果,之前抛中任务要举起砝码的实验参与者们,当然没有将自己的任务改变为吃掉蚯蚓。可是,之前被指定要吃掉蚯蚓的人,在面对重新选择的机会时,竟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改变自己的任务而举起砝码。在要吃蚯蚓的人当中,没有改变任务的人竟然占到了80%。这个令人惊讶的数字验证了莱尔德的猜想:低自尊的人会更加被动地认为他们理应碰到并接受不好的遭遇。

所以,我们会看到,许多在人生中遭遇到不幸的人们,会变得没有自信,容易自我怀疑,把自己的命运轻易交给所谓的“上天”“上帝”去控制,不再努力与不幸抗争。即使后来不幸过去了,他们仍然无法笃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是战战兢兢地担心自己会再次遭遇不幸,就是变得小心翼翼不再轻易尝试新鲜的事物。哪怕是遇到一点微小的、能够很容易便战胜的困难,都可能被他们放大成人生路上的巨大坎坷,变成不可逾越的鸿沟。

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詹姆斯通过“表现”原理给了我们一个解释:“一个不断犯错误、到了中年还在山脚下被错误包围的人,很容易进入自我不信任的惨淡心境,在他实际有能力对付的考验面前退缩。”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受到了他所遭遇的不幸的影响,他感到自我绝望时,会比平时更加敏感地预感到不幸,害怕不幸,逃避不幸。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不自信的根源来自哪里。那么,利用“表现”原理来获得自信,就变得相对简单一些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获得更多的自信。

曾有心理学研究者招募一批实验参与者进行了一个关于简单地改变外貌来获得自信的实验。他们让实验参与者戴上眼镜后做一套智商、性格方面的测试卷。当然,为了不让实验参与者的心理受到干扰,他们事先对实验参与者谎称这个实验是为了测试他们戴上的新型眼镜对人感受能力的影响。另外,他们还设置了一组没有戴眼镜的对比实验对象。结果显示,在智力测试上,两组实验参与者的指数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在性格测试上,戴眼镜的实验参与者明显觉得自己性格更稳定、能力更强,且知识更加广博。但实际上,他们并非真的比没有佩戴眼镜的人更加博学和有能力。

这个结果其实不难解释。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人们的经验,脑力劳动者佩戴眼镜的比例要大大高于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高的人患有近视的比文化程度低的人更大。因此,思维惯性让人们习惯了将眼镜与“智慧”“学识”“稳重”“能力”等特质联系在一起。当平时不戴眼镜的人戴上了眼睛后,潜意识里,他们也会认为自己具备了以上一些能力,从而变得更加自信。

当然,获得自信肯定不仅仅是给自己佩戴一个眼镜那么简单。根据“表现”原理的启示,我们还可以开发出很多办法让自己获得自信,比如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走路,用响亮的声音大声与人交谈,做出一些比较有控制力的姿势,在衣着打扮上更接近自己所崇拜的人等等。

当你在行动上这样做了,并且成功让自己感觉更好了之后,你的行为和思想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你越感到自信,就越能够自然地做出一些自信的行为。在这种行为的指导下,你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变得更加自信而具有控制力。

之前不敢下的决定,不敢说的话,会很自然地变成你行为的一部分。如此循环下去,直到你真的变成这样的人。“表现”原理将带着你走上自信与成功的星光大道,而你要做的,只不过是从行为上开始改变自己。

4.适当做出改变

你是否在哀叹自己越来越大的年龄数字并怅然若失地挂念自己的青春时光呢?你是否在怀念自己错过的一些奋斗机会并责怪自己呢?你是否在为失去的一切美好而感到懊悔呢?你是否为无法制止时光流逝的脚步而无奈和苦恼呢?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不仅不会得到心理补偿,反而会愈加懊恼、悲伤、失落、悔恨,因为你在这样做的同时,心里也明白清晰地一遍遍告诉自己:我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你真的回不到过去了吗?从严格的时间空间来说,我们的确无法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时光里。但从身心状况上来看,“回到过去”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上一节,我们提到过兰格通过实验让一些老人们重回更年轻的身心状态中。在兰格的研究基础上,英国广播公司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来向大众证明兰格实验研究的可信度。

英国广播公司招募了6位老年人参加实验,这6位老年人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英国名人。他们曾经是各自领域里的风云人物,只是,现在他们都表现出了暮年的衰老。英国广播公司炮制了兰格的实验条件,将他们的生活环境仿照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设置,连一些毫不起眼的细节也没有放过。正是在这个年代,这6位名人都处于他们人生的巅峰状态,刚取得骄人的成就。短短的一两天时间,老人们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记忆力、体力、精力、大脑思维能力都有所增强,情绪也有所好转。其中,88岁高龄并且三次中风的女演员利兹·史密斯,居然摆脱了对拐杖的依赖,可以尝试自己行走了。而原本落寞、抑郁的板球裁判迪基·伯德则开始兴高采烈地参加派对,并且像以前那样大出风头。舞蹈家莱昂内尔·布莱尔重返帕拉蒂姆舞台后,设计了一组舞蹈动作,要知道,他已经多年没有做这些事了。

名人们的变化令英国大众大为吃惊,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有些人对这个实验表示质疑,认为是英国广播公司在作秀。而有些人则深深相信如果表现得更加年轻,可以减慢变老的过程,于是他们积极地在行动上做出了改变。

其实,不仅仅是兰格的实验,另外还有纽约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也研究过人的行为与变老之间关系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研究员们对500名实验参与者进行了追踪调查实验。实验开始的时候,研究员们记录了所有的实验参与者参加的一些能刺激大脑的活动和刺激身体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阅读、自由写作、填字游戏、棋类游戏、讨论、弹奏乐器,以及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自行车、舞蹈、爬山等体育活动。等到这500名实验参与者全部都度过75岁之后,实验人员统计了他们患老年痴呆症的数量及程度,然后发现,保持阅读的人患痴呆症的几率下降了35%,经常做填字游戏的人患痴呆症的几率下降了47%,喜欢跳舞的人患痴呆症的几率下降了76%,并且让人们觉得自己更年轻。除跳舞以外,几乎所有其他的身体运动都没能降低患痴呆症的作用。

这个调查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辨别能力方面的训练比纯粹的身体运动更能让人保持年轻。研究者分析,可能是因为阅读、填字游戏和舞蹈类活动常常涉及到不同的内容,有利于帮助人们改变一些固定思维,使人们处于经常变化的状态。而身体类的活动除了在最初的阶段需要投入注意力以便熟练以外,越往后就越变成了遵循习惯的动作,因此给人们带来的改变并不明显。所以,改变对人们很重要。

说到改变,兰格的另一项实验也体现了改变的惊人力量。在这个实验中,兰格让人们扮演空军飞行员,目的是验证人们表现得似乎是空军飞行员以后,是否会对其视力产生影响。这一次,将近20个空军军官学员参加了实验。在实验前,他们接受了视力检测,然后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实验参与者来到飞机模拟器上后,试着像真的飞行员那样开动飞机,操作各种键,并观察驾驶舱外的情况。另一组实验参与者也坐到了飞机模拟器上驾驶员的位置,却被告知飞行模拟器是坏的,他们只能坐在这里看一看,体验一下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感觉。所有这些实验参与者都被要求透过驾驶舱窗口读出飞机侧面的字。

实验结束后,兰格再次对所有的实验参与者进行了视力测试。结果,她再一次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欣喜不已。原来,那些仿佛真的在驾驶飞机的实验参与者视力提高了40%,而另一组被告知飞机模拟器是坏的实验参与者,其视力则没有什么变化。这个实验可以看作行为对人的辨别能力有所影响的再一次证明。

以上的各项试验无疑向我们证明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打破常规,做出改变,会让身体变得更有活力,并且帮助我们聚集正能量,让我们的身心处于更年轻健康的状态中。因此,想要让自己“永葆青春”,不妨做出一些改变吧,不为实验也不为作秀,仅仅是为了自己。

下面,我们向大家推荐一些有效而又简单的方法,帮助大家做出改变。

练习项目:

读一本没有读过的书,了解一位作家。

换一种曲风来欣赏音乐,学一首新歌。

看一档没有看过的综艺节目,或是电影。

尝试着玩一种从没玩过的益智游戏,但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试着品尝一些平时不怎么吃的食物,或者尝试不同口味的甜点。

与不太熟悉的人尽量深入地交谈,或者交一些新朋友。

换一种穿衣风格,让自己看起来耳目一新。

去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看风景。

练习方法:每隔几天便做其中一项或几项事情,以防止自己的生活保持固定不变。

除此以外,你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掌控生活。始终掌控自己的生活,自己购物,打扫卫生,照顾自己及家人,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不以苍老、病痛等为借口怜惜自己、纵容自己,或是放弃喜欢的兴趣爱好。越是怜惜自己的人,越觉得自己可怜并且无助。相反,那些不服老、不服输的人,总是充满力量感,即使变老和病痛也不能将他们打败。

保持活跃。保持对世界以及周围环境的关注,不仅要“关心粮食和蔬菜”,也要关心世界的新发展、新动态。尽可能地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各种变化,尝试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学习动力,不要因为年老或是性格的原因与世界产生隔离。缩在自己的“壳”里其实并不安全,真正能让你获得安全感的,还是你自身的能力。当你觉得自己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便不会再担心被淘汰。

保持年轻心态。想象自己比当下年轻至少二十岁,鼓励自己珍惜“青春”,多学习,同时享受生活,保持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精神,拒绝哀叹衰老。

保持年轻姿态。将自己当作年轻人那样去生活,在得体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年轻一些的衣服装扮。快步走路,坚持运动,无论做什么都要求自己更快速地完成。

经常改变。经常尝试一些没有尝试过的事物、食物,以及学习、运动和娱乐项目。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突破旧有的条条框框,不断创新,让自己更富于变化,拥有更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状况的能力。

总之,永远不能满足现有的状况,永远要追求变化,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最大的改变,成为最好的自己! kEQTY5Ag3IsnQvErDpqaMptvKXF5BxEUup8DMCqTPZHj28kiKrmIkZ5bzodizk6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