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重视身体与心理联结

1.身体与头脑运作的神秘联系

一个溺过水的人可能终生不会再下水学游泳,一个被电击过的人看到电线便忍不住浑身一颤,一个被刀子割伤过手的人,即使伤口早已愈合多年,看到刀子仍然会感到来自曾经被割伤的指尖部位的疼痛……

这一切是为什么?是梦靥,还是咒语?其实都不是,这只是储存在身体上的记忆时刻在提醒人们避免伤害,是铭刻在头23脑中的恐惧感反过来控制着人的行为。

威廉·詹姆斯曾向我们详细阐述过大脑半球与行为教育的问题。他提出设想:一个婴儿第一次看见烛光,出于特定年龄的本能反应,他伸出手去触摸了烛火,结果手指被灼伤了。这一系列动作激发了大脑半球的知觉,并且在伸出手的感觉、灼伤的手指、收回手的运动上留下了痕迹,伸展的观念、灼伤手指的观念和收回手的观念在婴儿的记忆里留下了影子。当烛光再一次出现在婴儿的面前,这些影子不管是清晰还是模糊,都会跳出来阻止婴儿再次触摸烛火。所以会有这样的俗语来描述一次被灼伤的经验会使手指永远得到保护的事情——“被灼伤的孩子畏惧火焰”。

“过去经验对于这个问题,威廉·詹姆斯是这样总结的:过去的经验的痕迹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储存在其中。当被当下的刺激唤起时,它们最先一定是作为对过去的好处与坏处的表象而出现的;然后就进入负责避开坏处、确保好处所带来的利益的运动神经通道。”

后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保罗·埃克曼在詹姆斯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对面部表情与情绪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致力于探索“表现”原理对人身体的影响的奥秘,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埃克曼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在实验前先测量实验参与者的心率和体温,并详细记录下来。接下来,他让实验参与者分别回想自己认为最气愤的一件事以及做出生气的表情。同时,埃克曼分两次测量了实验参与者的心率和体温,并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他发现,当实验参与者回忆气愤的事情时,他们的心率会提高,体温会降低;而做出生气的表情时,身体上的变化也是如此。埃克曼还从对立面做了实验,即让实验参与者回忆开心的事情,以及做出开心的表情。此时,他得到的结果是:回忆开心的事和做出开心的表情时,人们的心率都会降低,体温会上升。

当然了,这种现象不排除是某一个人类群体的特殊反应。为了确保实验的普遍性,埃克曼带领他的研究团队远渡重洋,来到西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上,对与原来的实验参与者没有任何地域共性的岛上居民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实验的结果与他之前得出的结论惊人地一致。毫无疑问,这种反应是人类的共性。

这一实验结果再次证明了“表现”原理所概括的真理:行动能够直接影响头脑的运作。现代心理学家正在积极地研究如何将这个理论用于实践中,以便通过相对简单的行动让人们从思想上感受到正能量的影响,从而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下面的案例便是“表现”原理实践运用的一个典型。这是来自一位心理医生的详细记录:

一位年迈的母亲忧心忡忡地带着女儿来到心理医生的工作室,请医生救救她的女儿。原来,她的女儿患上了忧郁症,已经四次自杀未遂。这位忧虑的母亲因为害怕失去女儿,只好昼夜不歇地守着她。

当医生问到她,女儿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忧郁症的症状时,她却答不上来,只能告诉医生她的女儿从小就不喜欢笑。医生安慰了这位憔悴无比的母亲一番,然后单独与他的患者聊了起来。

“你现在遇到了什么难题吗?”医生问道,一边暗暗观察她的表情。

女孩想了想,摇了摇头。她摇头的动作十分自然,看不出掩盖的成分。

“那么,你是否经历过什么让你感到特别难过的事情?或是对你打击特别大的事情?”医生接着问。

女孩仍旧摇了摇头,表情不曾发生过任何变化。

此时,医生已经发现,这位女孩从进来到现在,一直板着一张脸,还时不时皱一皱眉,仿佛遇到了十分烦恼的事。医生记得,这个女孩的表情似乎从来没有放松过,她瘦小的身体和尖细的脸颊上,无时无刻不在传达一个强烈的讯息:她很不快乐。

然而,根据女孩的回答,她眼下和在此之前,都没有什么特别烦恼的事。可是,她是如何患上忧郁症并三番五次企图自杀的呢?医生断定,这其中必然有不为人知的原因。他决定继续询问他的病人。

“你是否常常感到很不快乐?”

这一次,女孩停顿了几秒,然后点了点头。

医生的心中闪过一丝惊喜,至少,他的病人不是那种不肯沟通的人。

“你是否一直是现在这样的表情?”医生的话题直接而简单,他的目的是不给患者留下思考的空间,只凭直觉回答他的提问,以确保答案的真实性。

女孩先是愣了愣,也许是医生的和蔼和此刻的环境让她感到安全,她缓缓地说出了一件发生在多年前的事情。当时的女孩只有十三岁,是一个开朗乐观的女孩,喜欢很夸张地张嘴大笑。有一天,她暗恋的同班男生无意中对她说了一句话:“你的嘴巴可真大,笑起来就更大了,像一只猴子。”这句话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女孩来说,无疑是残酷的审判,瞬间就将她那颗快乐的、爱美的心打入地狱。从此以后,自卑、胆小便如影子般伴随着她的整个成长期。她不敢笑,生怕自己的“大嘴巴”遭到同学的嘲笑,也怕引起心仪男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她上扬的嘴角变成了习惯性下垂,脸上的肌肉也僵硬起来。即使她已经长大成人,客观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嘴巴并不难看,也不再喜欢笑了。

医生怜惜地看着眼前的女孩,充满诚意地告诉她:其实,你的嘴巴长得挺好看的。不仅是嘴巴,你的五官也长得很端正。我猜,你笑起来的样子肯定十分好看,你那个男同学当年一定是跟你开了个玩笑。

女孩的脸色终于起了变化,她半信半疑地、第一次直视医生的眼睛,从医生的眼睛里,她看到了关怀和赞许。她的嘴角动了动。

医生点点头,鼓励她试着笑一笑,并强调他很期待看到她的笑容是什么样子。

女孩尝试了几次,终于露出一个不太自然的笑容。

医生继续鼓励,“看,我果然没猜错,你笑起来的样子真的很好看!”

女孩羞涩地笑了笑,这次,是发自内心的笑。

医生感到很欣慰。接下来,医生告诉女孩一些“小诀窍”——他特意对她强调这并不是治疗方案,因为她根本没有病——回家对着镜子练习笑容,尽量让自己笑得灿烂,笑得神采飞扬。他还鼓励女孩有空多来跟他“聊天”,因为他的工作“十分枯燥无味”,他想跟她“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以放松由工作带来的疲惫”。

这个方法很快取得成效,女孩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说话的语调也更加的轻松愉悦。从对话中,医生了解到,女孩不再向以前那样莫名其妙感到不快乐,相反地,她常常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快乐的人。

这是一个身体影响头脑运作的例子。快乐的感觉可以被行动制造出来,一个消极自闭的人能够通过练习笑容找到快乐。

只要愿意从行动上努力,身体上的积极行动,必定带来思想上的乐观向上。

2.握手与言谈隐含着能量

在我国传统的社交行为中,握手只是社交初级阶段的一个礼节性动作,并未受到多大的关注。在社交行为中,人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社交对象选择先伸手还是后伸手、掌心面向的方向、使出的力度,接下来才是社交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心理学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行为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握手、言谈等社交行为。

心理学家们发现,握手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巨大的奥秘。它不但能传达友好、敷衍、抗拒等基本的社交信息,还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状态,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这类研究起源于威廉·詹姆斯的“表现”原理,他不但提出微笑能使人快乐,而且认为人类行为包括走路和说话方式等方方面面都能够影响人们的感觉。为了探索这个理论所蕴含的实用价值,后来的心理学家们设置了一些实验。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们选择了一所大学里的一个班级做实验,当然,这个班级是随机选择的,男女比例均衡。他们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用于行动上的实验,评论组用于信息方面的收集。首先,几位研究人员按照事先预订好的力度等级,一一与实验组的每一位成员握手,并在握手记录单上记录下他们从对方那里感受到的力度。与此同时,评论组的成员要填写一张评论表,这张评论表是关于实验组成员的性格、学习成绩、行动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为了避免评论的主观性,实验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将随机分配给三位评论组的成员分别进行评论。最后,研究人员对一大叠的握手记录单和评论表进行了统计和对比。结果发现,在握手中表现得比较有力量感的人,有95%的人在评论中得到更偏向于“性格开朗”“学习成绩好”“行动力强”“社交能力强”“说话抑扬顿挫”等评论。而在握手中表现得缺乏力量感的人,绝大部分得到了“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来往”“学习成绩一般”“行动力弱”“说话语调平淡”等评论。

接着,心理学家们换了一批学生进行试验。这一次,他们同样是与这些学生握手并评出力量等级,不同的是,这次换成学生自己给自己填写评论表。结果,这一次试验得出的结论与上一次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握手比较有力度的人,对自己的感觉和评价都是偏向于正面的。

这次的实验反映出,人们的握手和言谈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握手和言谈是隐含着能量的,并且这种能量会通过握手和言谈传递出来,被他人所感知。

那么,既然一个人握手和言谈中隐含的能量能够被他人感知,这种能量能否被自己感知呢?美国心理学家萨拉·斯诺德格拉斯做过一个与这个疑问相关的实验。为了减少实验结果的主观性,她假装要做一个关于身体活动对心率影响问题的研究,要求实验参与者用不同的方式走路,并持续三分钟。她将实验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被要求昂首挺胸大步走,并摆动胳膊,让自己的四肢显得更有力量感;另一组则被要求眼睛盯着地面小步走,并尽量用脚底拖地的方式走,好像脚上被人绑上了千斤巨石那般沉重。完成了这些动作后,实验参与者还要给自己的快乐指数打分。

结果,实验表明,大步走路的人比拖着步子走路的人感觉更快乐;拖着步子走路的人并没有什么沉重的心事或是烦恼,却莫名其妙地感到缺乏力量,心情沉重。这正好验证了詹姆斯的“表现”原理:通过身体上的改变,能够创造出快乐,让内心充满正能量。

无独有偶,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艾米特·费尔腾也痴迷于研究制造快乐的简单快捷的方式,并探索人们用快乐和自信的方式说话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于是,他招募一批实验参与者,进行了一组实验。

按照实验的惯例,实验参与者被分组了。这次,是分成两组,并且每组都分配一沓卡片,一共有60张,每一张卡片上面都写上了不同的句子。

第一组实验参与者按照指示,顺着卡片将上面的话大声念出来。第一张卡片上写的是:今天既不比过去好,也不比过去差;第二张卡片写着:然而,我今天感觉确实不错;第三张卡片上的话比第二张更积极。接下来的每一张卡片上的话都比前一张更积极正面。

第二组实验参与者同样也按照要求大声念出卡片上的话。

不同的是,他们的卡片上面写的是“东方列车行驶在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之间”“土星有时候与太阳和地球连成一片,所以我们看不到它”“希望钻石能通过普通的邮政业务从南非运送到伦敦”等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客观句子。

朗读阶段完成后,费尔腾请所有的实验参与者给自己的快乐指数打分。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参与者的得分普遍高过第二组实验参与者。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积极正面的语言可以令人感到更加快乐。这个实验大大地鼓舞了各国的心理学家积极投入到为人类制造快乐的研究中来。

来自德国的心理学家赛比娜·科赫就做了一些关于人类活动与头脑中思想的实验。她先是深入研究了舞蹈动作对人们内在情绪的影响,并发现当人的身体在进行流畅舒展的运动时,人们会感到快乐;而如果让身体从事一些简单枯燥的机械动作,人们则会感到情绪低落,甚至是烦躁抗拒。比如,反复不变的基础性舞蹈动作,会令舞蹈者感到枯燥无味、时间难熬;

而活泼多变的舞蹈动作,则让舞蹈者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度过练习的时间。

后来,科赫根据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开始了实践运用的历程。她通过训练人们的握手方式,帮助人们为自己在对方心中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科赫创造出“顺畅”的和“生硬”的握手方式各三种,将他们运用到调查中。前者的方式是握住别人的手,缓慢流畅地上下移动自己的手;后者的方式则是握住对方的手后,突然将手停下,稍后又突然快速地将手抬起来。结果她发现,“顺畅”的握手方式比“生硬”的握手方式给人的感觉要好得多。于是,她开始教人们有意识地练习“顺畅”的握手方式。当练习者的握手达到熟练自然的状态时,再鼓励他们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帮助自己在对方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科赫的握手方法,可以说是对“表现”原理实际运用的又一成功案例,也是值得我们去实践的一个好方法。

詹姆斯提出“表现”原理,绝不仅仅是告诉人们要挤出僵硬的微笑来制造表面的快乐,或是通过大步走路来假装身体里蕴藏着大量的正能量。他只是想让人们领悟到,人们走路的方式、说话的语气,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细小行为,都蕴含着能量,它们是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思想的。如果能从积极正面的方面运用这一点,快乐将不再是可遇不可求的“天堂之花”,而是我们唾手可得的福音。

3.快乐传递的能量持久度

很多人在拍照的时候会双手或单手伸出食指和中指组成一个大大的“V”字,一边发出“yeah”或是“茄子”的读音,嘴大大地咧开,嘴角上扬,一个灿烂的笑容在一瞬间被制造出来。当这个瞬间动作被定格在画面上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画面中的笑容并不像是被手上的“V”字和“yeah”或“茄子”的发音制造出来的,而更像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快乐。那么,这种快乐到底是表演式的还是真实的流露呢?用威廉·詹姆斯的“表现”原理来解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笃定的答案,那就是真实的。

有过拍摄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拍摄照片的时候,并非所有的人都处于兴高采烈的状态。但笑不出来的时候怎么办呢?人们发明了一个好办法,即做出上述所说的手势和发音。“V”是英文单词“victory”的首字母,表示胜利、成功的意思。人们在发“yeah”或“茄子”的音的时候,嘴张开,牙齿露出来,面部肌肉牵动脸上的笑肌,使得这个表情看上去与真正的笑容几乎一模一样。当然,这个动作不仅仅是表面那么简单,从“表现”原理所陈述的关于笑与快乐之间的关系来看,应该是人们先做出了这个动作,手上的和面部的动作唤起了关于快乐的表情的记忆,提醒人们这是快乐情绪,于是,这种感受被人们接受,滋生出快乐的情绪,再通过表情和手势传达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准备拍照的时候有的人明明不快乐或是心情平淡,但是做出这个手势和发音,他们被定格在画面上的形象总是让人感觉到他们十分快乐。如果你仍然觉得这只是想当然的解释,那么我们来看一组实验吧。

这组实验的设计者叫詹姆斯·莱尔德,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时候,他正在罗切斯特大学从事临床心理学的博士研究。

在研究中,他无意中发现了微笑与快乐之间的神秘联系。在翻阅了威廉·詹姆斯的著作之后,他对“表现”原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决定要亲自一探究竟。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著名的实验。

莱尔德无疑是个谨慎的学者。为了不影响实验的真实性,他假意让实验参与者们参与研究面部肌肉的神经电极活动,并将一个假的电极放在实验参与者的眉间、嘴角和下颚,然后让实验参与者如实汇报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当实验参与者通过皱眉“并起眉间的电极”和通过咬牙切齿来“收缩下巴上的电极”时,他们所填写的情绪报告表上显示的是焦虑、愤怒、悔恨等情绪;而当实验参与者按照要求拉上嘴角以“上拉嘴角的电极”的时候,他们的情绪体验是快乐、高兴、轻松等。也就是说,前者通过相应的动作让人感觉很快乐,并聚集正能量,后者通过相应的动作让人感觉生气,并聚集负能量。

连实验参与者自己也表示,在做出相应的动作后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起伏,是很短的时间内变得快乐或愤怒,连他们自己也不知其因。

这个实验再一次证明了威廉·詹姆斯“表现”原理的伟大之处。

既然快乐可以被一个行为或一个表情在瞬间制造出来,那么由此产生的正能量是否会随着这个行为或表情的停止而结束呢?詹姆斯给我们的答案是:不。

这就不得不谈谈有关注意的问题。詹姆斯是这样给注意做注解的:它是心灵以清晰和逼真的形式,在那些看上去同时具有可能性的对象或者思想的序列中,占有其中的一个。意识的聚焦和集中就是它的本质所在。它意味着从某些事情中退出来,以有效地处理其他事情。詹姆斯认为,注意的唤起可能来自外部的刺激,也可能是某种未知的内部变化的结果;而它所带来的改变,就是集中于一个单一的对象,而将所有其余事物都排除在外,或者是处于这种状态和完全涣散的状态之间的一种状态。

让我们来举一个更形象一点的例子。外科医生有时候会在看到器具扎入病人皮肤之前,先看见血从他要为其放血的病人的胳膊里流出来。这种现象该怎么解释呢?原因是外科医生将注意力投注在为病人放血上面,而不是用器具扎入病人的皮肤。同样,铁匠可能会在看见锤子重击铁块之前就看见火花飞溅的场景,而实际上这时候火花根本不可能溅起来,因为锤子还没落到铁片上。这是因为铁匠将注意力放在了火花上,而不是捶打铁块的动作。

根据詹姆斯的观点和这两个例子,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快乐一旦被制造出来,由快乐传递出来的正能量一旦聚集,是不会立即消散的。比如说,快乐的情绪受到关注,可能来自于我们上述例子中所提到的拍照时摆出“V”字造型或发出“茄子”的读音。这种注意所带来的改变,就是使我们集中于快乐的情绪上,其他的情绪会被自动忽略,尤其是与快乐情绪相隔较远的负面情绪。因为心灵趋向于在注意一个对象的时候,会放弃其他的对象。

所以,快乐的情绪一旦受到比较强的注意,会有与之相类似的情绪加强快乐的感觉,它是不会轻易被其他的情绪所弱化和取代的。它会继续忠诚地为我们传递正能量,使我们打起精神,专心感受源源不断的快乐,自动忽略负能量的存在。

下面是一项心理学方面的真实实验案例,其目的在于证明快乐可以持久地维持在人们中。心理学家招募一些普通的志愿者参加实验。经过调查了解,他们身上最近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尤其是喜事。来到实验室后,这些志愿者接受了情绪测试,心理学家们发现,他们的情绪处于相对“中性”的状态,即没有感受到特别开心,也没有觉得特别烦恼。然后,心理学家让其中一部分志愿者尽量表现出很高兴的情绪,他们可以哈哈大笑,也可以面带微笑,甚至可以手舞足蹈,总之,竭尽所能地表现出自己在很快乐时的状态。另一部分志愿者则待在一个房间里,什么也不用做。这一组是作为对比的。

在持续了好几分钟的大笑或者静坐之后,心理学家给所有的志愿者分配了新的任务。其实,这些任务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让志愿者们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例如给两根绳子打结,刷洗碟子,整理一堆凌乱的书籍等等。接下来,志愿者们的表现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刚刚表现过高兴状态的志愿者们高高兴兴地打着结、洗着碟子、整理着书籍,有的还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歌,就好像他们接受了一个特别令人开心的任务一样。而同样的任务在没有表现高兴状态的志愿者那里,则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的特征,这部分志愿者面无表情地做着这些他们看起来或许有些枯燥无味的“家务活”。而从完成这些任务的结果来看,高兴状态的志愿者们整体而言比没有表现过高兴状态的志愿者们要完成得好,具体表现在这些方面:结打得更好看,更紧实,碟子刷洗得更干净,书籍被分类整理得井井有条。另外一些志愿者则多少像在敷衍这些任务。

在所有的任务结束后,心理学家们再一次对志愿者们进行了情绪测试。他们发现,曾表现出高兴状态的志愿者们的情绪有了明显的变化,相比之前的测试,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十分开心”“充满快乐”等选项。没有表现过高兴状态的志愿者们的情绪变化不太明显,有个别志愿者可能因为实验项目的“枯燥”,在情绪上出现了变坏的趋势。

这个实验向我们证明了,短短几分钟的开心表现,便能有效地聚集正能量,让快乐持续下去。心理学家们设想,如果人们经常表现出开心的状态,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拥有更多快乐的时间。

这样看起来,快乐并非什么难事。我们虽然无法令自己每时每刻都保持将注意力集中在快乐的情绪上,也不能确保快乐的情绪从来不会被其他情绪所取代,但假如我们怀抱着一颗积极的、向往快乐的心,并总是记得花上几秒钟的时间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令自己感受到情绪上的巨大改变,收获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让我们的快乐情绪持续得久一点,更久一点。这样,我们的人生中快乐的时间就会延长,相对来说,烦恼的时间就会变短。何乐而不为呢?

4.不同自我的竞争与冲突

在一个小学课堂上,一个八岁的小男孩被问到“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他用充满稚气的声音响亮地答道:“我想成为昆虫学家!”此时,他正在为世界上千奇百怪的昆虫痴迷不已,觉得不探查到所有昆虫的秘密他就无法睡着觉。到了中学后,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他的答案已经换成了斩钉截铁的另一句话:“我想当一名医生!”因为他又迷上了给人们治好病之后的成就感,并且坚信自己有治病救人的天赋,一定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医生。然而,最后这位小男孩既没有成为昆虫学家,也没有成为医生,而是当了一名警察,表现也还不错。他热爱自己现在的职业就像热爱生命一样。

但你千万别以为他之前的理想是假的或是随口说说,又或者是兴趣转移。事实上,当初的小男孩即使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仍旧很喜欢昆虫,也崇拜医生,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儿时的理想,甚至会时不时幻想一下假如自己真的成了昆虫学家会多么有趣;或者假设自己是一名医生,该多么受人尊敬。也就是说,这些角色同时存在于这个人的身上,他们对这个人来说,都是真实的“自我”。在某个时间段,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自我,其对应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人生理想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在一个人人生最开始的阶段内,成为这当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是有可能的。”

然而,同时他也理性地提出:“并非我不愿意(如果我能够)既英俊又丰满又穿着漂亮,还是一个了不起的运动员,一年能挣一百万,智慧、快活,是一个让女人一见钟情的人,还是一个哲学家、一个慈善家、政治家、武士、非洲探险家,还是一个‘交响诗人’和圣人。但是这根本不可能。”“要使其中任何一个成为现实,其余的就必须或多或少受到限制。”比如,“百万富翁的工作与圣人的工作相矛盾,快活的人与慈善家之间也会磕磕绊绊,哲学家和让女人一见钟情的人也不能很好的共处一个屋檐之下。”因此他认为,“对于大部分欲望对象来说,自然本性限制我们只能在许多得到表征的事物中选择一个。”“我经常得坚守我的‘经验自我’之一而放弃其他。”

其他一些心理学家们也在研究人的性格的多面性。比如,一项针对儿童行为的研究就显示,孩子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研究者们将一群孩子带到暑期夏令营,借此偷偷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并记录下来。在夏令营的第一天,孩子们有的表现得十分兴奋,很合群,有的则表现得内向安静,不喜欢跟其他孩子一起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表现并非始终如一。当遇到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时,内向安静的孩子也能表现出活泼顽皮的一面,甚至对伙伴们恶作剧。而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项目,即使最活泼最有精力的孩子也会提不起劲。

研究者们还做了一个有趣的测试。他们将孩子们带到一个事先布置好的树林里,在这里,有些草丛或者树叶下会放着一张纸币,并且比较容易被发现。他们以“单独冒险”的名义要求孩子们独自穿越那片树林,目的是观察他们在独自面对“遗落”在地上的纸币时会有什么表现。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大部分孩子都遇到了纸币,但一些孩子的表现却与之前的表现不一样。有的平时表现诚实的孩子,并没有将捡到的纸币交出来,而是偷偷观察到周围没有人之后迅速地将纸币塞进了口袋里;而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却在捡到纸币时兴奋地告诉他们的伙伴,并为用捡到的纸币买零食一起分享还是交给老师处理等问题争论不休;个别平时偶尔会撒谎的孩子,出人意料地将钱交给了老师。

这个实验与“性格决定行为”的理论大相径庭,却恰好与威廉·詹姆斯的观点吻合,即人们的身上有多个自我存在,并且这些自我是截然不同的。无独有偶,生活在20世纪的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也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一些观点,取得了心理学研究上的重要成果。乔治发明了一套独有的方法,即“固定角色治疗”。他也认为,人的性格不是固定的,人在一生中会变换不同的身份。想要有效地治疗心理疾病患者,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身份认同。

具体方法是:首先采用角色建构测验法弄清楚患者眼中的世界建构是怎样的。可以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测验,以便了解自己由哪些“自我”组成。接下来便是固定角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给出患者一种相对具体的自我模式,要求他们尽量表现出或者说扮演出这一面,就像试穿一件新衣服一样。这件衣服可能跟自己以往的穿衣风格不太一样,但并不是自己所排斥的,甚至是自己内心所悄悄向往的。他鼓励患者去试一试,以便让他们以新的方式来行动,以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并顺势变成一个新的人。

这种疗法其实与“表现”原理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它们同样是鼓励人们用行动改变自己。先在行动上养成习惯,再由这种习惯推进思想上的改变,最后整个人从外到内都发生质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并不是将自己变成别人,仅仅是用某个自我战胜了另一个自我,让处于主导地位的自我和处于次要地位的自我发生了角色换位。正如詹姆斯所说:“寻找他那最真实、最有力、最深层自我的人,必须认真审视那个清单,选择出一个,把自己的信任押在上面。于是所有其他的自我就变得不真实了,但是这个自我的命运是真实的。”

根据詹姆斯的观点,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的自我,并且这些自我之间还互相竞争,不乏冲突。正因为如此,如何找到那个最具有潜力的自我,将其提升到最主要的位置(或者说最真实的位置)成为每个人的重大任务。并且,这个任务越早完成,你的人生奋斗目标越清晰,力量也越集中。这毫无疑问是增加成功几率的良好途径。这就好像你的面前出现了很多条路,每一条路上都有不同的风景,每一条路都能够通向一个终点,每一个终点可能都有一个你想要的东西守候在那里。但你只能选一条路去走,放弃其他的道路。否则,你将无法到达任何终点,也得不到任何东西。所以,除了选一条对自己来说更容易走过去,且终点放着自己最渴望得到的东西的路,你还能怎么办呢? emC9kOM1Cf5Cc47cEBRnrYr3Zo1qJiYLFnAFJjmf8Kvqfc8d4JST8oFJHrDv91E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